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8063       资源大小:131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

    1、执业药师(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试卷 11及答案解析(总分:2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能准确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病理变化本质的是(分数:2.00)A.舌象B.症状C.脉象D.症候E.现病史2.症见虚寒之象的患者,其病机可以是(分数:2.00)A.阳虚B.阴虚C.阳盛D.阴盛E.阴阳俱虚3.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除了(分数:2.00)A.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B.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C.治理和调节气血之运行D.治理和调节水液代谢E.治理和调节生殖功能4.痰色黄而黏稠,多属(分数:2.00)A.燥痰B.风痰C.湿痰D.热痰E.寒

    2、痰5.表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五心烦热B.发热汗出C.畏寒喜暖D.发热恶寒E.形寒肢冷6.真热假寒证的治法是(分数:2.00)A.以寒治热B.以寒治寒C.寒者热之D.用热远热E.用寒远寒7.补阴时,酌情配用补阳药的治法是(分数:2.00)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补阴益阳8.患者喉痒干咳,连声作呛,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伴鼻塞、头痛、身热微恶寒,舌红少津,苔薄白,脉浮数。证属(分数:2.00)A.风寒犯肺B.风热犯肺C.燥邪伤肺D.肺阴亏虚E.肺气亏虚9.下列哪一项不是火元的属性或功能(分数:2.00)A.产生温热B.腐熟食物

    3、C.使皮肤润泽、油腻D.使皮肤粗糙E.轻、锐10.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分数:2.00)A.0001(01)B.002005(25)C.006008(68)D.020040(2040)E.050070(5070)11.处方中对药品品质提出要求的处方药名是(分数:2.00)A.炒山药B.淮山药C.左秦艽D.陈佛手E.紫丹参12.中药贮存中易发生酸败的剂型,不包括(分数:2.00)A.合剂B.酒剂C.片剂D.糖浆剂E.软膏剂13.下列主肾虚的是(分数:2.00)A.青B.赤C.黄D.白E.黑14.合理使用中药是指(分数:2.00)A.最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B.促使中药学科日臻完善C.最大

    4、限度地发挥中药的治疗效能D.将中药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E.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15.阳虚的老年人应选用的滋补药为(分数:2.00)A.生脉饮B.六味地黄丸C.人参归脾丸D.龟龄集E.天王补心丹16.与用药剂量、药理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副作用B.毒性作用C.后遗效应D.过敏反应E.继发反应17.专卷收载民族药的药物专者是(分数:2.00)A.普济方B.本草纲目C.太平圣惠方D.中华本草E.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8.气虚证的临床表现通常可见(分数:2.00)A.舌淡B.脱肛C.小便清长D.恶寒喜暖E.头重如裹19.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实质是

    5、(分数:2.00)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E.辨证论治20.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分数:2.00)A.水痘B.麻疹C.风寒犯肺D.头痛E.恶寒2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分数:2.00)A.四诊合参B.辨证论治C.整体观念D.辨病论治E.援物比类22.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分数:2.00)A.扶正祛邪B.调整阴阳C.标本先后D.调理脏腑E.治病求本23.三因学说指的是(分数:2.00)A.水、火、土B.血、肉、脂肪C.骨、骨髓、精液D.汗液、火便、小便E.“隆”“赤巴”“培根”24.白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分数:2.00)A.流行性感冒B.风疹C.疟疾D.伤寒E

    6、.扁桃体炎25.下面哪项不宜作为处理患者投诉的人员(分数:2.00)A.经理B.当事人的主管C.当事人的同事D.当事人E.店长26.仙灵脾是哪味药的别名(分数:2.00)A.肉桂B.娑罗子C.莱菔子D.淫羊藿E.川续断27.最易变色的中药饮片是(分数:2.00)A.白芷B.麦冬C.香附D.泽泻E.银花28.下列易泛油的中药饮片是(分数:2.00)A.大黄B.黄柏C.黄芪D.白芍E.当归29.肾功能不全慎用的是(分数:2.00)A.三七B.草乌C.艾叶D.川楝子E.五倍子30.下列见于杂病中者,多为中风征兆的是(分数:2.00)A.舌态强硬B.舌态痿软C.舌态颤动D.舌态吐弄E.舌态短缩31.多

    7、见于肾的病变的是(分数:2.00)A.胸痛B.胁痛C.脘痛D.腹痛E.腰痛32.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不见(分数:2.00)A.口渴咽干B.皮肤干燥C.五心烦热D.尿少E.便干33.我国第一部药典是(分数:2.00)A.千金翼方B.普济方C.太平圣惠方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外台秘要34.妇女月经先期,经色淡红,质稀,量多者应属(分数:2.00)A.气虚B.血热C.阴虚D.阳虚E.血寒35.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辨证论治和天人相应B.辨病施治和整体观念C.整体观念和配伍用药D.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E.辨病施治和辨证论治36.脾气虚患者常见的面色是(分数:2.00)A.青黄B.萎黄

    8、C.青紫D.晦暗E.枯槁37.属反治法的是(分数:2.00)A.热者寒之B.寒因寒用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E.寒者热之38.中药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损害为(分数:2.00)A.神经系统损害B.皮肤及附件损害C.消化系统损害D.呼吸系统损害E.心血管系统损害39.患者表现有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少华,语言謇涩,舌体不正,舌色淡紫或有瘀斑,苔薄自,脉细涩无力。应辨证为(分数:2.00)A.气虚血瘀B.肝阳上亢C.风痰阻络D.肾精亏损E.痰瘀痹阻40.藏医认为,风元偏盛的药物性能则是(分数:2.00)A.重、腻B.凉、钝C.热、锐D.轻、糙E.以上都不是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

    9、:24.00)A有效的 B最佳的 C缺一不可的 D相对的 E既经济又实用(分数:6.00)(1).合理用药做出的选择是(分数:2.00)A.B.C.D.E.(2).合理用药的各条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B.C.D.E.(3).合理用药倡导的用药方式是(分数:2.00)A.B.C.D.E.A针对所用药物或出现意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B使患者用药后迅速达到预期目的 C药物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 D控制医疗保健费用的过度增长 E药物使用方法易被医生和患者掌握(分数:6.00)(1).合理用药的有效性是指(分数:2.00)A.B.C.D.E.(2).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是指(分数:2.00)A.B.C.

    10、D.E.(3).合理用药的经济性是指(分数:2.00)A.B.C.D.E.A马钱子及其制剂 B蟾酥及其制剂 C雄黄及其制剂 D含汞的中成药 E黄药子上述中药的中毒机制分别为(分数:6.00)(1).机体吸收后迅速弥散到各个器官及组织,并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而产生各种毒性(分数:2.00)A.B.C.D.E.(2).具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分数:2.00)A.B.C.D.E.(3).首先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分数:2.00)A.B.C.D.E.A辨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异病同治 D同病异治 E辨

    11、病论治(分数:6.00)(1).同种疾病,若其表现的证不同,则治法应采用(分数:2.00)A.B.C.D.E.(2).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其治法应采用(分数:2.00)A.B.C.D.E.(3).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称为(分数:2.00)A.B.C.D.E.三、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48.00)A津 B液 C卫气 D宗气 E营气(分数:8.00)(1).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的的精微物质是(分数:2.00)A.B.C.D.E.(2).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的精微物质是(分数:2.00)A.B.C.D.E.(3).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的精微物质是(分数:2

    12、.00)A.B.C.D.E.(4).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的物质是(分数:2.00)A.B.C.D.E.A炮制类 B修治类 C采时、新陈类 D品质类 E颜色、气味类(分数:8.00)(1).九孔石决明加注术语属于(分数:2.00)A.B.C.D.E.(2).紫丹参加注术语属于(分数:2.00)A.B.C.D.E.(3).酒蒸大黄加注术语属于(分数:2.00)A.B.C.D.E.(4).霜桑叶加注术语属于(分数:2.00)A.B.C.D.E.A蚤休 B莎草根 C大腹子 D坤草子 E鼠黏子(分数:8.00)(1).香附的别名是(分数:2.00)A.B.C.D.E.(2).槟榔的别名是(分数

    13、:2.00)A.B.C.D.E.(3).重楼的别名是(分数:2.00)A.B.C.D.E.(4).茺蔚子的别名是(分数:2.00)A.B.C.D.E.A本草纲目B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C神农本草经D温疫论E黄帝内经(分数:8.00)(1).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分数:2.00)A.B.C.D.E.(2).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分数:2.00)A.B.C.D.E.(3).我国医药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分数:2.00)A.B.C.D.E.(4).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分数:2.00)A.B.C.D.E.A牵牛 B郁金 C三棱 D海藻 E五灵脂(分数:8.00)(1).人参畏(分数:2.

    14、00)A.B.C.D.E.(2).巴豆畏(分数:2.00)A.B.C.D.E.(3).丁香畏(分数:2.00)A.B.C.D.E.(4).芒硝畏(分数:2.00)A.B.C.D.E.A白及 B白芍 C党参 D五灵脂 E京大戟(分数:8.00)(1).藜芦反(分数:2.00)A.B.C.D.E.(2).甘草反(分数:2.00)A.B.C.D.E.(3).川乌反(分数:2.00)A.B.C.D.E.(4).附子反(分数:2.00)A.B.C.D.E.四、B1 型题(总题数:7,分数:28.00)A面色淡黄,枯槁无泽 B面、目、身俱黄 C面色黄而虚浮 D黄而鲜明如橘子色 E黄而晦暗如烟熏色(分数:4

    15、.00)(1).萎黄的特征为(分数:2.00)A.B.C.D.E.(2).阴黄的特征为(分数:2.00)A.B.C.D.E.A肺肾阴虚咳嗽 B痰湿阻肺咳嗽 C燥邪犯肺咳嗽 D外感风寒犯肺咳嗽 E肝火犯肺咳嗽(分数:4.00)(1).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并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者(分数:2.00)A.B.C.D.E.(2).咳嗽,痰稀色白,伴头痛,寒热,脉浮紧者为(分数:2.00)A.B.C.D.E.A土元 B水元 C火元 D风元 E空元(分数:4.00)(1).重、稳、温、钝、柔、腻六效源自(分数:2.00)A.B.C.D.E.(2).寒、糙、浮三效源自(分数:2.00)A.B.C.D

    16、.E.ApH5565B2454mmol24hC100mgLD88176mmol24hE150mg24h(分数:4.00)(1).尿蛋白定量正常值参考范围是(分数:2.00)A.B.C.D.E.(2).男性尿肌酐正常值参考范围是(分数:2.00)A.B.C.D.E.A附子 B栀子 C苍术 D白及 E玫瑰花(分数:4.00)(1).易泛油的饮片是(分数:2.00)A.B.C.D.E.(2).易变色的饮片是(分数:2.00)A.B.C.D.E.A阴证 B阳证 C阴虚 D阳虚 E亡阴(分数:4.00)(1).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分数:2.00)A.B.C.D.E.(2).

    17、无热恶寒、四肢逆冷、爪甲色青(分数:2.00)A.B.C.D.E.A气机逆而向上的症状 B胀闷、疼痛 C内脏下垂 D胁肋灼痛 E全身功能活动低下(分数:4.00)(1).气陷证的辨证要点是(分数:2.00)A.B.C.D.E.(2).气逆证的辨证要点是(分数:2.00)A.B.C.D.E.五、C 型题(总题数:5,分数:40.00)治疗原则主要讨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内容。(分数:10.00)(1).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转归,是由于(分数:2.00)A.正盛邪退B.邪盛正衰C.正虚邪恋D.

    18、邪正相持E.由虚转实(2).肝病日久,两肋胀满疼痛,并见舌质瘀斑,斑点,其病机是(分数:2.00)A.气滞血瘀B.气不摄血C.气随血脱D.气血两虚E.气血失和(3).在表风寒之邪不解,发展为高热、口渴、便秘,是(分数:2.00)A.表病入里B.里病出表C.寒热错杂D.虚实错杂E.表热里寒(4).扶正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益气温阳B.滋阴养血C.填精补精D.活血化瘀E.补养精气(5).心脏病患者患感冒后先治疗感冒,属于(分数:2.00)A.祛邪B.扶正C.标本同治D.急则治标E.缓则治本患者两天前受寒,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舌淡红,苔薄白,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

    19、有余,如水上的漂木。根据脉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分数:6.00)(1).此脉应属于(分数:2.00)A.浮脉B.濡脉C.芤脉D.洪脉E.虚脉(2).其主病是(分数:2.00)A.寒证B.热证C.表证D.里证E.痛证(3).若脉象按之有力,则为(分数:2.00)A.里寒B.表虚C.里实D.里虚E.表实女性,23 岁,妊娠 4个月,身体无病,脉象应指往来流利,如珠走盘,根据脉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分数:4.00)(1).此脉应属于(分数:2.00)A.紧脉B.弦脉C.洪脉D.滑脉E.细脉(2).正常情况下,除孕妇外,此脉还可见于(分数:2.00)A.老年人B.青壮年C.婴幼儿D.哺乳期妇女

    20、E.更年期妇女由于中药饮片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有的怕热,有的怕光,有的怕冻,有的易吸湿,应根据各种饮片特性妥善养护。如养护不当将会发生虫蛀、发霉、变色、泛油、腐烂等变质现象。为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必须熟悉各种饮片的性能,摸清饮片贮藏养护规律,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分数:10.00)(1).最易变色的中药饮片是(分数:2.00)A.白芷B.麦冬C.香附D.泽泻E.月季花(2).最易虫蛀的中药饮片是(分数:2.00)A.前胡B.红花C.佛手D.麻黄E.川芎(3).最利于害虫生殖繁殖的温度是(分数:2.00)A.1525B.2030C.2536D.1835E.2060(4).中药

    21、库房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分数:2.00)A.45以下B.55以下C.65以下D.75以下E.85以下(5).引起中药酸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分数:2.00)A.油脂B.皂苷C.色素D.有机酸E.生物碱19681999 年间,世界卫生组织的监测中心从 55个国家收集了 8985份与草药不良事件相关的报告并因此对草药可能的风险和危害性向医生和病家发出了警告。(分数:10.00)(1).追风丸中的有毒中药是(分数:2.00)A.附子B.朱砂C.蟾酥D.轻粉E.雄黄(2).长期大剂量使用黄药子引起中毒的机制是(分数:2.00)A.使心脏停止收缩期B.毒性成分可通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中毒症状C.损害干细胞

    22、而发生黄疸D.抑制呼吸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E.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及血管运动中枢(3).六应丸主要毒性成分是(分数:2.00)A.儿茶酚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蟾酥毒素E.砷化物(4).不是引起乌头类药物中毒的原因的是(分数:2.00)A.药物生用B.皮肤接触C.服用过量D.煎煮过短E.与酒同服(5).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是(分数:2.00)A.对毒性药品的使用方法,剂量及使用中出现的有害反应进行监督和考查B.对合格药品在超量使用时出现的有害反应进行考察C.对合格药品在出厂前进行一系列动物实验的监督和考查D.对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进行监督和考查E.对过

    23、期药品在超量使用时出现的有害副反应进行考查六、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分数:2.00)A.阴阳学说B.整体观念C.八纲辨正D.辨证论治E.五行学说42.患者,女,24 岁,闭经 3个月,到中医院就诊。导致闭经的常见原因有(分数:2.00)A.气虚血少B.血热内炽C.血寒凝滞D.血瘀不通E.气不摄血43.蒙医是蒙古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蒙医认为,妊娠禁用药应包括(分数:2.00)A.毒剧类药B.刺激性药C.利尿类药D.峻烈泻剂E.稀血破痞类药44.药师指

    24、受过高级药学专业教育或在医疗预防机构、药事机构或制药企业中,长期从事药物调剂、制备、检定和生产等工作,并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药学人员。药师应保障患者用药的(分数:2.00)A.安全B.有效C.经济D.合法E.及时45.合理用药基本原则中“经济”的含义,是指在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必须做到(分数:2.00)A.用药不滥B.经济实用C.利于环保D.降低发病率E.用法简便46.妊娠期妇女的生理、药理特殊性,以及胎儿在整个孕期中对药物的敏感性,在对孕妇用药时要从母婴两方面考虑,权衡利弊,以防用药不当,确保母婴安全。妊娠禁用的药物有(分数:2.00)A.番泻叶B.甘遂C.牵牛子D.三棱E.桃仁47

    25、.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属性的概括。中医将人体分为阴阳气血,又将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痰及虚实等。下列各项不属于“证”的是(分数:2.00)A.气血亏虚B.便秘C.风寒犯肺D.中风E.疮疡48.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与炮制术语有关的药名有(分数:2.00)A.酒蒸大黄B.蜜炙麻黄C.麸炒山药D.远志去心E.山茱萸去核49.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非处

    26、方药的含义包括(分数:2.00)A.消费者可以直接从商店购买B.具有法律属性C.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D.治疗轻微病证的药品E.必须经国家批准和公布50.老年人的脏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四少”现象的出现,“四少”主要是指(分数:2.00)A.细胞数减少B.细胞内水分减少C.组织局部血液灌流量减少D.总蛋白减少E.血液内药物浓度减少执业药师(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试卷 11答案解析(总分:2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能准确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病理变化本质的是(分数:2.00)A.舌象B.症状C.脉象D

    27、.症候 E.现病史解析:解析: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由于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深刻、准确地揭示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所以中医治疗以辨证为本。2.症见虚寒之象的患者,其病机可以是(分数:2.00)A.阳虚 B.阴虚C.阳盛D.阴盛E.阴阳俱虚解析:解析:阳虚则寒属虚寒证阴胜则寒属实寒证,两者都可以表现出寒象;阴阳两虚或以阴虚为主阳虚为辅,或阳虚为主阴虚为辅。3.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除了(分数:2.00)A.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B.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C.治

    28、理和调节气血之运行D.治理和调节水液代谢E.治理和调节生殖功能 解析:解析: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调节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即通过肺的治节使呼吸节律均匀,平稳深沉,有利于气体交换。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即通过肺的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协调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治理和调节气血之运行:肺通过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着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对人体的水液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4.痰色黄而黏稠,多属(分数:2.00)A.燥痰B.风痰C.湿痰D

    29、.热痰 E.寒痰解析:解析:痰色黄而粘稠者,多属热症。5.表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五心烦热B.发热汗出C.畏寒喜暖D.发热恶寒 E.形寒肢冷解析:解析:表证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苔薄、脉浮为主。常兼以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状为主。以起病急、病程短、有发热恶寒或恶风的症状为辨证要点。6.真热假寒证的治法是(分数:2.00)A.以寒治热B.以寒治寒 C.寒者热之D.用热远热E.用寒远寒解析:解析:反治法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是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

    30、的方法,故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7.补阴时,酌情配用补阳药的治法是(分数:2.00)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E.补阴益阳解析:解析:对于阴阳偏衰,即阴液或阳气的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应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这种治法为“阳病治阴”;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这种治法为“阴病治阳”;若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

    31、。由于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故在使用上述治法的同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8.患者喉痒干咳,连声作呛,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伴鼻塞、头痛、身热微恶寒,舌红少津,苔薄白,脉浮数。证属(分数:2.00)A.风寒犯肺B.风热犯肺C.燥邪伤肺 D.肺阴亏虚E.肺气亏虚解析:解析:干咳作呛,痰黏不易咳出,为燥邪伤肺之证;燥易伤津,故见唇鼻干燥;鼻塞、头痛、身热微恶寒、舌红少津、脉浮数均属燥袭肺卫之象。因此,该病属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9.下列哪一项不是火元的属性或功能(分数:2.0

    32、0)A.产生温热B.腐熟食物C.使皮肤润泽、油腻D.使皮肤粗糙 E.轻、锐解析:解析:五元中的火元具有热、轻、腻、锐的属性,温和及熟腐的功能。温和的功能产生人体体温;熟腐的功能可消化、糜烂食物;具有腻的属性,使肌肤润泽油腻。10.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分数:2.00)A.0001(01)B.002005(25)C.006008(68)D.020040(2040)E.050070(5070) 解析:解析:白细胞是一个“大家族”,正常血液中白细胞以细胞质内有无颗粒而分为有粒和无粒两大类,前者粒细胞根据颗粒的嗜好性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后者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每类细胞的形态、

    33、功能、性质各异。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 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嗜碱性粒细胞 0001(01);淋巴细胞 020040(2040);单核细胞 003008(38)。11.处方中对药品品质提出要求的处方药名是(分数:2.00)A.炒山药B.淮山药C.左秦艽 D.陈佛手E.紫丹参解析:解析:药材的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到疗效。如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等。12.中药贮存中易发生酸败的剂型,不包括(分数:2.00)A.合剂B.酒剂C.片剂 D.糖浆剂E.软膏剂解析:解析:易发生酸败的剂型有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等。

    34、13.下列主肾虚的是(分数:2.00)A.青B.赤C.黄D.白E.黑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望色。青主寒、痛、瘀及惊风证。赤主热证。黄主虚证、主湿证。白主虚寒证,主失血证。黑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14.合理使用中药是指(分数:2.00)A.最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B.促使中药学科日臻完善C.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的治疗效能D.将中药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E.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 解析:解析:所谓合理使用中药,是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达到以最小

    35、的投人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之目的。15.阳虚的老年人应选用的滋补药为(分数:2.00)A.生脉饮B.六味地黄丸C.人参归脾丸D.龟龄集 E.天王补心丹解析:解析:老年人偏于阳虚的应服用温补型滋补剂,如龟龄集。16.与用药剂量、药理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副作用B.毒性作用C.后遗效应D.过敏反应 E.继发反应解析:解析:变态反应亦称药物过敏反应,本质上是一类病理性免疫反应,由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过敏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停药后可恢复,重者甚可致死亡。从接触抗原至出现症状,时间差异很大,反应持续时间也不相同。17.专卷收载民族药的药物

    36、专者是(分数:2.00)A.普济方B.本草纲目C.太平圣惠方D.中华本草 E.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解析:解析:中华本草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 60多家单位 500余名专家历时 10年共同编纂而成的。全书总共 34卷。前 30卷为中药,包括总论 1卷,药物 26卷,附编1卷,索引 2卷。共收载药物 8980卷,备考约物 571种,插图 8534幅。引用古今文献 1万余种,计约2800万字。后 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 1卷。18.气虚证的临床表现通常可见(分数:2.00)A.舌淡 B.脱肛C.小便清长D.恶寒喜暖E.头重如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气虚

    37、证常见临床表现。气虚证常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重,舌淡,脉虚无力。19.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实质是(分数:2.00)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E.辨证论治 解析:解析:中医学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辨证”,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论治”,所以说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20.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分数:2.00)A.水痘B.麻疹C.风寒犯肺 D.头痛E.恶寒解析:解析:风寒犯肺属于证。2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分数:2.00)A.四诊合参 B.辨证论治C.整体观念D.辨病论治E.援物比类解析:解析:整体观

    38、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援物比类是中医学的思维特点之一;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而非辨病论治;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分别是审内察外,整体统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求因,审因论治。22.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分数:2.00)A.扶正祛邪B.调整阴阳C.标本先后D.调理脏腑E.治病求本 解析:解析:中医治则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治疗原则就是“治病求本”,其他治则都是治病求本的具体体现。23.三因学说指的是(分数:2.00)A.水、火、土B.血、肉、脂肪C.骨、骨髓、精液D.汗液、火便、小便E.“隆”“赤巴”“培根” 解析:解析: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及“隆”“赤巴”“培根”,因此

    39、称这三大因素为三因,是藏医学理论的核心。24.白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分数:2.00)A.流行性感冒B.风疹C.疟疾D.伤寒E.扁桃体炎 解析:解析:白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扁桃体炎。25.下面哪项不宜作为处理患者投诉的人员(分数:2.00)A.经理B.当事人的主管C.当事人的同事D.当事人 E.店长解析:解析:当事人不宜作为处理患者投诉的人员。26.仙灵脾是哪味药的别名(分数:2.00)A.肉桂B.娑罗子C.莱菔子D.淫羊藿 E.川续断解析:解析:中药饮片的别名:中药饮片使用的品种繁多,历代文献记载和各地区使用情况常有差异,造成中药饮片名称繁杂众多。同名异物,异名同物,名称相似等经常可见。因此要求

    40、中药调剂人员必须掌握中药饮片的正名、别名等,如:淫羊霍的别名为仙灵脾,娑罗子的别名为梭罗子,莱菔子的别名为萝卜子。27.最易变色的中药饮片是(分数:2.00)A.白芷B.麦冬C.香附D.泽泻E.银花 解析:解析:易变色的中药:中药变色范围很广,严格来说各类药在流通过程中,色泽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是有的不甚明显罢了。而药品一旦遭受发热生霉泛油之后,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尤其是一些色泽鲜艳的中药,如玫瑰花、月季花、白梅花、款冬花、腊梅花、菊花、玳玳花、红花等。28.下列易泛油的中药饮片是(分数:2.00)A.大黄B.黄柏C.黄芪D.白芍E.当归 解析:解析:当归是易泛油的中药饮片。29.肾功能不全

    41、慎用的是(分数:2.00)A.三七B.草乌 C.艾叶D.川楝子E.五倍子解析:解析:肾功能不全慎用草乌,草乌对肾功损害较大。30.下列见于杂病中者,多为中风征兆的是(分数:2.00)A.舌态强硬 B.舌态痿软C.舌态颤动D.舌态吐弄E.舌态短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望舌态。其中舌态强硬见于杂病中者,多为中风征兆。31.多见于肾的病变的是(分数:2.00)A.胸痛B.胁痛C.脘痛D.腹痛 E.腰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问疼痛。腰痛多见于肾的病变。32.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不见(分数:2.00)A.口渴咽干B.皮肤干燥C.五心烦热 D.尿少E.便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津液不足证以

    42、皮肤、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口渴、下肢萎弱,脉细数为常见临床表现。五心烦热是阴虚内热的表现。33.我国第一部药典是(分数:2.00)A.千金翼方B.普济方C.太平圣惠方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外台秘要解析:解析:我国第一部药典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4.妇女月经先期,经色淡红,质稀,量多者应属(分数:2.00)A.气虚 B.血热C.阴虚D.阳虚E.血寒解析:解析: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妇女可出现月经先期、量多;气虚血液生化不足,故经色淡红、质稀。35.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辨证论治和天人相应B.辨病施治和整体观念C.整体观念和配伍用药D.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E.辨病施治和辨

    43、证论治解析:解析: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36.脾气虚患者常见的面色是(分数:2.00)A.青黄B.萎黄 C.青紫D.晦暗E.枯槁解析:解析:脾气虚患者常见的面色是萎黄。37.属反治法的是(分数:2.00)A.热者寒之B.寒因寒用 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E.寒者热之解析:解析:反治法又称从治。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38.中药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损害为(分数:2.00)A.神经系统损害B.皮肤及附件损害 C.消化系统损害D.呼吸系统损害E.心血

    44、管系统损害解析:解析: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症状不一,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全身系统性损伤的临床表现。39.患者表现有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少华,语言謇涩,舌体不正,舌色淡紫或有瘀斑,苔薄自,脉细涩无力。应辨证为(分数:2.00)A.气虚血瘀 B.肝阳上亢C.风痰阻络D.肾精亏损E.痰瘀痹阻解析:解析:该患者半身不遂伴有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少华,语言誊涩,舌体不正,舌色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无力,应辨证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方选补阳还五汤。40.藏医认为,风元偏盛的药物性能则是(分数:2.00)A.重、腻B.凉、钝C.热、锐D.轻、糙

    45、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藏医认为,风元偏盛的药物性能则是轻、糙。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24.00)A有效的 B最佳的 C缺一不可的 D相对的 E既经济又实用(分数:6.00)(1).合理用药做出的选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合理用药的各条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合理用药倡导的用药方式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所谓合理使用中药,是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也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

    46、,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之目的。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四者缺一不可。A针对所用药物或出现意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B使患者用药后迅速达到预期目的 C药物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 D控制医疗保健费用的过度增长 E药物使用方法易被医生和患者掌握(分数:6.00)(1).合理用药的有效性是指(分数:2.00)A.B. C.D.E.解析:(2).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是指(分数:2.00)A. B.C.D.E.解析:(3).合理用药的经济性是指(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合理用药的有效性是指使患者用药后迅速达到预期目的。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是指针对所用药物

    47、或出现意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合理用药的经济性是指控制医疗保健费用的过度增长。合理用药的简便性是指药物使用方法易被医生和患者掌握。A马钱子及其制剂 B蟾酥及其制剂 C雄黄及其制剂 D含汞的中成药 E黄药子上述中药的中毒机制分别为(分数:6.00)(1).机体吸收后迅速弥散到各个器官及组织,并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而产生各种毒性(分数:2.00)A.B.C.D. E.解析:(2).具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分数:2.00)A.B. C.D.E.解析:(3).首先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分数:2.00)A

    48、. B.C.D.E.解析:解析:含汞的中成药中毒机制为机体吸收后迅速弥散到各个器官及组织,并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而产生各种毒性。蟾酥及其制剂的中毒机制为具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马钱子及其制剂中毒机制为首先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A辨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异病同治 D同病异治 E辨病论治(分数:6.00)(1).同种疾病,若其表现的证不同,则治法应采用(分数:2.00)A.B.C.D. E.解析:(2).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其治法应采用(分数:2.00)A.B.C. D.E.解析:(3).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称为(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同种疾病,若其表现的证不同,则治法应采用同病异治。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其治法应采用异病同治。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称为辨证论治。三、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48.00)A津 B液 C卫气 D宗气 E营气(分数:8.00)(1).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的的精微物质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的精微物质是(分数:2.00)A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