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1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8037       资源大小:134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19及答案解析.doc

    1、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 19及答案解析(总分:2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新修本草B.本草经集注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2.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使用的是(分数:2.00)A.辛味药B.甘味药C.酸味药D.苦味药E.咸味药3.有些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对其进行(分数:2.00)A.切片B.分拣C.发汗D.熏硫E.搓揉4.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定时,加入钌红试液显红色的后含物是(分数:2.

    2、00)A.糊粉粒B.草酸钙结晶C.碳酸钙结晶D.菊糖E.黏液5.可通过膨胀度进行鉴别的药材是(分数:2.00)A.哈蟆油B.人参C.黄柏D.五味子E.西红花6.具有“金井玉栏”特征的药材是(分数:2.00)A.白术B.天麻C.苍术D.桔梗E.当归7.不宜用煎煮法提取的中药化学成分是(分数:2.00)A.挥发油B.皂苷C.黄酮苷D.多糖E.蒽醌苷8.判断中药化学成分结晶纯度的依据是(分数:2.00)A.结晶的熔点和熔距B.结晶水的数量C.结晶醇的数量D.结晶的速度E.结晶的大小9.益母草碱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吡啶类B.异喹啉类C.莨菪烷类D.吲哚类E.有机胺类10.具有升华性的生物

    3、碱是(分数:2.00)A.麻黄碱B.小檗碱C.川芎嗪D.长春碱E.药根碱11.多糖含有的糖基个数的范围是(分数:2.00)A.5个以上B.10个以上C.50个以上D.100个以上E.1000个以上12.主要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分数:2.00)A.丹参B.葛根C.地黄D.麦冬E.薄荷13.异羟肟酸铁反应显阳性的是(分数:2.00)A.黄酮类B.香豆素类C.蒽醌类D.强心苷类E.生物碱类14.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分数:2.00)A.碘-碘化钾反应B.甲基化反应C.酶解反应D.乙酰化反应E.盐酸-镁粉反应15.薄荷挥发油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无环单萜类B

    4、.单环单萜类C.双环单萜类D.三环单萜类E.四环单萜类16.从含皂苷的水溶液中萃取皂苷的常用溶剂是(分数:2.00)A.石油醚B.三氯甲烷C.乙醚D.正丁醇E.苯17.结构中含有 -去氧糖的苷类化合物是(分数:2.00)A.环烯醚萜苷B.葸醌苷C.皂苷D.黄酮苷E.强心苷1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盐炙药物(分数:2.00)A.知母B.黄柏C.川芎D.杜仲E.巴戟天19.炮制阿胶珠时,每 100kg阿胶丁,用蛤粉(分数:2.00)A.10kgB.20kgC.3050kgD.5060kgE.80100kg20.经过蒸制使药材软化,还可以防止变绿的药材是(分数:2.00)A.地黄B.川乌C.黄芩D.黄

    5、精E.何首乌21.散剂的水分含量是(分数:2.00)A.不得过 60B.不得过 70C.不得过 80D.不得过 90E.不得过 10022.多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其中结构明确的成分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的(分数:2.00)A.50B.60C.70D.80E.9023.注射用油的酸值应(分数:2.00)A.不小于 01B.不大于 01C.不小于 02D.不大于 02E.不大于 0324.含糖块状茶剂的含水量为(分数:2.00)A.1以下B.2以下C.3以下D.4以下E.5以下25.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含水分不得超过(分数:2.00)A.20B.40C.60D.80E.10026.关于片剂包衣目的的

    6、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隔绝空气,避光,防潮,提高药物稳定性B.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C.包薄膜衣,可加快药物的溶出D.包肠溶衣,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E.包控释衣,可控制药物的释放27.关于药物 -环糊精包合物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减少药物刺激性C.增加药物的溶解度D.增加药物的靶向性E.使液体药物粉末化28.能够明显改变血液流变学的中药是(分数:2.00)A.柴胡B.桔梗C.川芎D.半夏E.麻黄29.切面有多数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饮片是(分数:2.00)A.防己B.柴胡C.龙胆D.川牛膝E.知母30.银柴

    7、胡原植物所属的科是(分数:2.00)A.蓼科B.毛茛科C.豆科D.石竹科E.五加科31.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断面纤维性,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极苦的药材是(分数:2.00)A.绵马贯众B.防己C.狗脊D.何首乌E.苦参32.外表面白色,残留橙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体轻,质韧,纤维性强,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的药材是(分数:2.00)A.桑白皮B.秦皮C.地骨皮D.黄柏E.杜仲33.续断的产地加工方法是(分数:2.00)A.切片B.搓揉C.硫熏D.烫E.发汗34.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的药材是(分数:

    8、2.00)A.鸡血藤B.大血藤C.桑枝D.钩藤E.苏木35.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的药材是(分数:2.00)A.罗布麻叶B.淫羊藿C.枇杷叶D.大青叶E.番泻叶36.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萼筒圆柱状,稍弯曲,棕褐色,上部有 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的药材是(分数:2.00)A.菊花B.辛夷C.金银花D.丁香E.洋金花37.呈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的药材是(分数:2.00)A.马钱子B.栀子C.牛蒡子D.沙苑子E.金樱子38.茎方柱形,节稍膨大,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

    9、光滑,味极苦的药材是(分数:2.00)A.香薷B.穿心莲C.半枝莲D.广藿香E.茵陈39.鉴别麝香的性状特征术语是(分数:2.00)A.虎牙B.大挺C.挂甲D.银皮E.剑脊40.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多孔,似蜂窝状。体轻,质松易碎,有吸湿性的药材是(分数:2.00)A.滑石B.石膏C.炉甘石D.朱砂E.芒硝二、B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120.00)A能散 B能补 C能泄 D能下 E能涩(分数:6.00)(1).苦味的作用特点是(分数:2.00)A.B.C.D.E.(2).咸味的作用特点是(分数:2.00)A.B.C.D.E.(3).酸味的作用特点是(分数:2.00)A.B.

    10、C.D.E.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反(分数:6.00)(1).天南星配生姜属(分数:2.00)A.B.C.D.E.(2).生大黄配芒硝属(分数:2.00)A.B.C.D.E.(3).生半夏配乌头属(分数:2.00)A.B.C.D.E.A液-液萃取法 B沉淀法 C硅胶色谱法 D聚酰胺色谱法 E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数:6.00)(1).根据物质形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2).根据物质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3).根据物质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2.00)A.B.C

    11、.D.E.A结晶或重结晶 B溶剂沉淀法 C离子交换色谱法 D盐析法 E透析法(分数:6.00)(1).适合酸、碱或两性化合物分离精制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2).利用物质在溶剂中因温度不同而溶解度发生改变使之分离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3).根据分子量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A鞣质 B胆汁酸 C士的宁 D木脂素 E补骨脂内酯(分数:6.00)(1).马钱子的有效成分是(分数:2.00)A.B.C.D.E.(2).通常作为中药无效成分的是(分数:2.00)A.B.C.D.E.(3).属于香豆素类的是(分数:2.

    12、00)A.B.C.D.E.A甾体皂苷 B达玛烷型 C齐墩果烷型 D乌苏烷型 E羽扇豆烷型(分数:6.00)(1).人参皂苷 Rb 1 是(分数:2.00)A.B.C.D.E.(2).知母的主要成分为(分数:2.00)A.B.C.D.E.(3).柴胡皂苷是(分数:2.00)A.B.C.D.E.A生大黄 B酒大黄 C熟大黄 D大黄炭 E清宁片(分数:8.00)(1).清上焦实热宜选用(分数:2.00)A.B.C.D.E.(2).泻下作用峻烈的是(分数:2.00)A.B.C.D.E.(3).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4).年老体弱者便秘者宜选用(分数:2.0

    13、0)A.B.C.D.E.A增强活血调经的作用 B增强活血补气的作用 C补血又不致滑肠的作用 D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E止血和血的作用(分数:6.00)(1).当归酒炙能起到(分数:2.00)A.B.C.D.E.(2).当归土炒能起到(分数:2.00)A.B.C.D.E.(3).当归炒炭能起到(分数:2.00)A.B.C.D.E.A电解质输液剂 B营养输液剂 C胶体输液剂 D含药输液剂 E眼用制剂(分数:6.00)(1).右旋糖酐(分数:2.00)A.B.C.D.E.(2).参麦注射液(分数:2.00)A.B.C.D.E.(3).脂肪乳输液(分数:2.00)A.B.C.D.E.A薄荷水 B炉甘石洗剂

    14、 C胃蛋白酶溶液 D右旋糖酐注射液 E松节油擦剂(分数:4.00)(1).属于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是(分数:2.00)A.B.C.D.E.(2).属于混悬型液体药剂的是(分数:2.00)A.B.C.D.E.A阿胶 B阿拉伯胶 C鹿骨胶 D龟板胶 E鹿角胶(分数:4.00)(1).属于皮胶剂的是(分数:2.00)A.B.C.D.E.(2).属于甲胶类胶剂的是(分数:2.00)A.B.C.D.E.A甘油明胶 B聚乙二醇 C可可豆脂 D半合成山苍子油脂 E香果脂(分数:4.00)(1).富有弹性,常可作为阴道栓基质的是(分数:2.00)A.B.C.D.E.(2).具有同质多晶型,过热可使其熔点下降而不

    15、易成型的栓剂基质是(分数:2.00)A.B.C.D.E.A老蜜 B蜜水 C嫩蜜 D中蜜 E生蜜(分数:4.00)(1).含糖及脂肪多的药粉制备蜜丸(分数:2.00)A.B.C.D.E.(2).黏性差或富含纤维的药粉制备蜜丸(分数:2.00)A.B.C.D.E.A表观分布容积 B零级速度过程 C清除率 D速率常数 E隔室模型(分数:8.00)(1).转运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的体内药物转运过程,称为(分数:2.00)A.B.C.D.E.(2).血液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称为(分数:2.00)A.B.C.D.E.(3).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为(分数:2.00)A.B.C.D.E.(4)

    16、.描述药物体内速度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是(分数:2.00)A.B.C.D.E.A切片 B发汗 C熏硫 D干燥 E蒸、煮、烫(分数:6.00)(1).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为便于干燥,通常须(分数:2.00)A.B.C.D.E.(2).个较大、坚硬或肉质的药材,为便于干燥,通常在干燥前应先(分数:2.00)A.B.C.D.E.(3).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使内部水分向外挥散,此法称(分数:2.00)A.B.C.D.E.A大黄根茎 B生大黄片 C酒大黄 D熟大黄 E大黄炭(分数:8.00)(1).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黏牙,有沙粒感(分数:2.00)A.B.C.D.

    17、E.(2).表皮深棕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分数:2.00)A.B.C.D.E.(3).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有焦香气(分数:2.00)A.B.C.D.E.(4).表面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断面有“星点”(分数:2.00)A.B.C.D.E.A味连 B雅连 C云连 D白芍 E赤芍(分数:8.00)(1).多单枝,较细小,弯曲似钩(分数:2.00)A.B.C.D.E.(2).多单枝,微弯曲,“过桥”较长(分数:2.00)A.B.C.D.E.(3).根多分支,聚成簇,形如鸡爪,为(分数:2.00)A.B.C.D.E.(4).圆柱形,棕褐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及纵皱纹(分数:2.00)A.B.C.D

    18、.E.A薄荷 B荆芥 C益母草 D广藿香 E细辛(分数:8.00)(1).气微,味微苦的药材是(分数:2.00)A.B.C.D.E.(2).具有气辛香,味辛辣,麻舌特征的药材是(分数:2.00)A.B.C.D.E.(3).气香特异,味微苦的药材是(分数:2.00)A.B.C.D.E.(4).具清凉香气,味辛凉的药材是(分数:2.00)A.B.C.D.E.A板片状 B单卷状 C筒状 D双卷筒状 E反曲状(分数:6.00)(1).牡丹皮的形状多为(分数:2.00)A.B.C.D.E.(2).厚朴的形状多为(分数:2.00)A.B.C.D.E.(3).石榴树皮的形状多为(分数:2.00)A.B.C.

    19、D.E.A三氧化二砷 B二硫化二砷 C含水硫酸钠 D含水硅酸镁 E含水硫酸钙(分数:4.00)(1).雄黄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B.C.D.E.(2).滑石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B.C.D.E.三、C 型题(总题数:4,分数:20.00)外用膏剂中的软膏与膏药在中国应用甚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痈疽篇”中已有“疏砭之,涂以豕膏”的记载。汉代名医华佗在施用外科手术后,常习用“神膏”以促进伤口愈合。现代研究显示,外用膏剂可经皮给药而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分数:4.00)(1).透皮吸收是指(分数:2.00)A.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表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B

    20、.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皮肤进入皮下组织而产生全身作用C.药物进入真皮,起到局部治疗作用D.药物渗透表皮到达深部组织E.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2).关于外用膏剂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起保护、润滑作用B.软膏剂中的药物通过透皮吸收,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C.黑膏药可起保护、封闭和拔毒生肌等作用D.黑膏药只能起局部治疗作用E.橡胶膏剂不经预热可直接贴于皮肤,但药效维持时间短某药材,主根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气微,味苦回甜。(分数:6.00)(1).该药材是(分数:2.00

    21、)A.白芷B.川芎C.三七D.藁本E.羌活(2).该药材主产于(分数:2.00)A.云南B.四川C.河南D.东北E.新疆(3).该药材的支根称为(分数:2.00)A.剪口B.绒根C.芦头D.归头E.筋条某药材呈类圆柱形,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似羊角,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分数:6.00)(1).该药材是(分数:2.00)A.羚羊角B.地黄C.玄参D.天麻E.百合(2).该药材主产于(分数:2.00)A.甘肃B.四川C.河南D.东北E.浙江(3).该药材堆放 36 天,使内部水分向外渗出,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习称(分数:2.00)A.渗水B.发汗C.干燥D

    22、.阴干E.失水某药材,呈椭圆形或长条形,表面黄白色,有纵皱纹及由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顶端有红棕色鹦嘴状的芽苞;底部有圆脐形疤痕。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味甘。(分数:4.00)(1).经鉴定,该药材是(分数:2.00)A.商路B.木香C.天麻D.川芎E.茯苓(2).该药材的入药部分为(分数:2.00)A.根B.根茎C.块茎D.球茎E.根及根茎四、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中药配伍的目的是(分数:2.00)A.增强疗效B.改变药材性状C.降低毒副作用D.改变药性药味E.扩大适应范围42.下列哪些中药属于“怀药”(分数:2.00)A.地黄B.牛膝C.山药D

    23、.菊花E.细辛43.用于衡量挥发油的主要化学常数有(分数:2.00)A.酸值B.酯值C.相对密度D.折光率E.皂化值44.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的苷类有(分数:2.00)A.五环三萜皂苷B.强心苷C.甾体皂苷D.环烯醚萜苷E.四环三萜皂苷45.按分散体系分类,液体药剂主要类型有(分数:2.00)A.溶液B.高分子溶液C.溶胶D.混悬液E.乳状液46.可用滴制法制备的剂型有(分数:2.00)A.软胶囊B.蜜丸C.浓缩丸D.滴丸E.蜡丸47.属于口服片剂的有(分数:2.00)A.咀嚼片B.舌下片C.分散片D.泡腾片E.口腔贴片48.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分数:2.0

    24、0)A.药物性质B.辅料C.制剂工艺D.剂型设计E.贮藏条件49.牛黄的鉴别特征有(分数:2.00)A.“乌金衣”B.“挂甲”C.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甘D.可分为管黄和蛋黄两种E.体轻,质松脆易碎,断面金黄色,可见同心层纹50.羚羊角的性状术语有(分数:2.00)A.乌云盖顶B.通天眼C.手可握把D.骨塞E.莲花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 19答案解析(总分:2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新修本草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解析:解析:本题考

    25、查历代本草著作的学术意义。本草经集注,作者为陶弘景,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载药 730种。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神农本草经,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2.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使用的是(分数:2.00)A.辛味药B.甘味药C.酸味药D.苦味药 E.咸味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五味的缺点。 辛味药: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甘味药: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酸味药: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苦味药: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脾虚便溏者慎用。3.有些药材在产地加工过

    26、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对其进行(分数:2.00)A.切片B.分拣C.发汗 D.熏硫E.搓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产地加工方法。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对其进行“发汗”处理。方法为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例如玄参、茯苓、续断、杜仲、厚朴等均需发汗处理。4.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定时,加入钌红试液显红色的后含物是(分数:2.00)A.糊粉粒B.草酸钙结晶C.碳酸钙结晶D.菊糖E.黏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内含物的鉴定。 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用醋酸甘油试液装片

    27、,置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未糊化淀粉粒有偏光现象;已糊化的无偏光现象。 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试液呈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加 90乙醇,脂肪油不溶解,挥发油则溶解。 菊糖:加 10-萘酚乙醇溶液,再加浓硫酸,呈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加硫酸溶液,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 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硅质:加硫酸不溶解。5.可通过膨胀度进行鉴别的药材是(分数:2.00)A.哈蟆油 B.人参C.黄柏D.五味子E.西红花解析:

    28、解析:本题考查膨胀度。 定义:指每 1g药品在水或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后所占有的体积(ml)。 适用药材: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素类的天然药品。 中国药典规定: 车前子膨胀度不低于 40; 哈蟆油膨胀度不低于 55; 葶苈子膨胀度:南葶苈子不低于 3,北葶苈子不低于 12。6.具有“金井玉栏”特征的药材是(分数:2.00)A.白术B.天麻C.苍术D.桔梗 E.当归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鉴别术语。具有“金井玉栏”特征的药材包括桔梗、黄芪、板蓝根、甘草等。7.不宜用煎煮法提取的中药化学成分是(分数:2.00)A.挥发油 B.皂苷C.黄酮苷D.多糖E.蒽醌苷解析:解析:本题考

    29、查煎煮法。煎煮法是最传统的方法,将中药材加水浸泡后加热煮沸,从而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此法简便,缺点是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宜用此法。8.判断中药化学成分结晶纯度的依据是(分数:2.00)A.结晶的熔点和熔距 B.结晶水的数量C.结晶醇的数量D.结晶的速度E.结晶的大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结晶纯度的判断。结晶纯度判断主要依据: 结晶形态和色泽; 熔点和熔距; 色谱法; 质谱法; 核磁共振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9.益母草碱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吡啶类B.异喹啉类C.莨菪烷类D.吲哚类E.有机胺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碱的分类。有机胺类生物碱的结构特点是氮原子不在

    30、环状结构内,如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10.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麻黄碱B.小檗碱C.川芎嗪 D.长春碱E.药根碱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碱的性状。多数生物碱为结晶形固体。少数液体状态和小分子的固体生物碱具有挥发性,可用水蒸气蒸馏,如麻黄碱、伪麻黄碱、烟碱。个别生物碱具有升华性,如咖啡因(咖啡碱)、川芎嗪。多具苦味,但甜菜碱:具有甜味。绝大多数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但小檗碱、蛇根碱呈黄色;药根碱、小檗红碱呈红色。11.多糖含有的糖基个数的范围是(分数:2.00)A.5个以上B.10个以上 C.50个以上D.100个以上E.1000个以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多糖的定义。由

    31、10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多糖),多糖一般无甜味,无还原性。纤维素、甲壳素、淀粉、肝糖原均为常见的多糖。12.主要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分数:2.00)A.丹参 B.葛根C.地黄D.麦冬E.薄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主要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 主要含醌类成分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紫草等。13.异羟肟酸铁反应显阳性的是(分数:2.00)A.黄酮类B.香豆素类 C.蒽醌类D.强心苷类E.生物碱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香豆素的显色反应。 异羟肟酸铁反应:香豆素的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可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成异羟肟酸,然后再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合成盐而显

    32、红色。 三氯化铁反应:具有酚羟基的香豆素类可与三氯化铁试剂产生颜色反应,通常是蓝绿色。 Gibb 反应:Gibb 试剂为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Emerson 反应:Emerson试剂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生成红色缩合物。14.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分数:2.00)A.碘-碘化钾反应B.甲基化反应C.酶解反应D.乙酰化反应E.盐酸-镁粉反应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盐酸-镁粉反应(HCl-Mg): 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橙红色至紫红色。 异黄酮、查耳

    33、酮、橙酮、儿茶素类无此显色反应。15.薄荷挥发油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无环单萜类B.单环单萜类 C.双环单萜类D.三环单萜类E.四环单萜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薄荷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薄荷挥发油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单环单萜,主要含有薄荷醇,其左旋体习称薄荷脑,是薄荷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工业上用直接冷冻法制备。16.从含皂苷的水溶液中萃取皂苷的常用溶剂是(分数:2.00)A.石油醚B.三氯甲烷C.乙醚D.正丁醇 E.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皂苷的溶解度。皂苷极性较大,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在含水正丁醇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因此,正丁醇常作为提取皂苷的

    34、溶剂。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17.结构中含有 -去氧糖的苷类化合物是(分数:2.00)A.环烯醚萜苷B.葸醌苷C.皂苷D.黄酮苷E.强心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糖的分类。根据 C-2位上有无羟基分成 -羟基糖(2-羟基糖)和 -去氧糖(2-去氧糖)两类。-去氧糖常见于强心苷类,是区别于其他苷类成分的一个重要特征。1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盐炙药物(分数:2.00)A.知母B.黄柏C.川芎 D.杜仲E.巴戟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盐炙药物。 炮制所用盐水为食盐水。食盐水为食盐加适量水溶化,经过滤而得。 作用: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还能引药下行,缓和药物的性能,

    35、增强药物的疗效。 盐炙药物: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车前子、砂仁、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泽泻、沙苑子等。19.炮制阿胶珠时,每 100kg阿胶丁,用蛤粉(分数:2.00)A.10kgB.20kgC.3050kg D.5060kgE.80100kg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炮制阿胶珠。取蛤粉适量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类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每 100kg阿胶丁,用蛤粉3050kg。20.经过蒸制使药材软化,还可以防止变绿的药材是(分数:2.00)A.地黄B.川乌C.黄芩 D.黄精E.何首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蒸法。黄芩经

    36、过蒸制使药材软化,杀死酶类,防止黄芩苷因水解而变绿。21.散剂的水分含量是(分数:2.00)A.不得过 60B.不得过 70C.不得过 80D.不得过 90 E.不得过 100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 粒度: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通过七号筛的粉末总量不得少于 95。 水分:不得过 90。 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应无菌。22.多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其中结构明确的成分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的(分数:2.00)A.50B.60C.70D.80 E.90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药注射剂的半成品。 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的纯度应达到90以上; 以多成

    37、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的 80。23.注射用油的酸值应(分数:2.00)A.不小于 01B.不大于 01 C.不小于 02D.不大于 02E.不大于 03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 种类:主要是大豆油,此外也用麻油、茶油、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等。 要求:酸值应不大于 01;皂化值应为 188195;碘值应为 126140。24.含糖块状茶剂的含水量为(分数:2.00)A.1以下B.2以下C.3以下 D.4以下E.5以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茶剂的质量要求。 (1)干燥温度一般为 80以下,含挥发油类茶剂应控制在 60以下。 (2)水分要求 含糖块状茶

    38、剂的含水量为 30以下; 不含糖块状茶剂的含水量为 120以下; 袋装茶剂、煎煮茶剂的含水量为 120以下。25.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含水分不得超过(分数:2.00)A.20B.40C.60D.80 E.100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含水分不得超过 80。26.关于片剂包衣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隔绝空气,避光,防潮,提高药物稳定性B.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C.包薄膜衣,可加快药物的溶出 D.包肠溶衣,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E.包控释衣,可控制药物的释放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片剂包衣目的。包薄膜衣,一般会延缓药物的溶出。27.关于

    39、药物 -环糊精包合物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减少药物刺激性C.增加药物的溶解度D.增加药物的靶向性 E.使液体药物粉末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 -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刺激性;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使液体药物粉末化。28.能够明显改变血液流变学的中药是(分数:2.00)A.柴胡B.桔梗C.川芎 D.半夏E.麻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改变血液流变学的中药。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抗血栓作用的中药包括丹参、川芎、赤芍、益母草、水蛭等活血化瘀药。29.切面有多数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饮片是(分数:2.00)A.

    40、防己B.柴胡C.龙胆D.川牛膝 E.知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川牛膝的断面特征是切面有多数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30.银柴胡原植物所属的科是(分数:2.00)A.蓼科B.毛茛科C.豆科D.石竹科 E.五加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药材的来源。银柴胡原植物所属的科是石竹科。31.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断面纤维性,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极苦的药材是(分数:2.00)A.绵马贯众B.防己C.狗脊D.何首乌E.苦参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苦参的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断面纤维性,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极苦。32.外表面白色,残留

    41、橙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体轻,质韧,纤维性强,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的药材是(分数:2.00)A.桑白皮 B.秦皮C.地骨皮D.黄柏E.杜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桑白皮的外表面白色,残留橙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体轻,质韧,纤维性强,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33.续断的产地加工方法是(分数:2.00)A.切片B.搓揉C.硫熏D.烫E.发汗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发汗。为了促使药材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便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玄参、茯苓、续断、杜仲、厚朴等均需发汗处理。34.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

    42、,剥落处显暗红棕色。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的药材是(分数:2.00)A.鸡血藤B.大血藤 C.桑枝D.钩藤E.苏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的药材是大血藤。35.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的药材是(分数:2.00)A.罗布麻叶B.淫羊藿 C.枇杷叶D.大青叶E.番泻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

    43、片近革质的药材是淫羊藿。 炙淫羊藿:表面浅黄色,显油亮光泽。有羊脂油的腥气。36.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萼筒圆柱状,稍弯曲,棕褐色,上部有 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的药材是(分数:2.00)A.菊花B.辛夷C.金银花D.丁香 E.洋金花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萼筒圆柱状,稍弯曲,棕褐色,上部有 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的药材是丁香。37.呈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的药材是(分数:2.00)A.马钱子 B.栀子C.牛蒡子D.沙苑子E.金樱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呈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

    44、,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的药材是马钱子。38.茎方柱形,节稍膨大,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光滑,味极苦的药材是(分数:2.00)A.香薷B.穿心莲 C.半枝莲D.广藿香E.茵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茎方柱形,节稍膨大,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光滑,味极苦的药材是穿心莲。39.鉴别麝香的性状特征术语是(分数:2.00)A.虎牙B.大挺C.挂甲D.银皮 E.剑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毛壳麝香:表面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麝香仁和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香气浓烈而特异。40.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灰

    45、白色,显粉性,多孔,似蜂窝状。体轻,质松易碎,有吸湿性的药材是(分数:2.00)A.滑石B.石膏C.炉甘石 D.朱砂E.芒硝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多孔,似蜂窝状。体轻,质松易碎,有吸湿性的药材是炉甘石。二、B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120.00)A能散 B能补 C能泄 D能下 E能涩(分数:6.00)(1).苦味的作用特点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咸味的作用特点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酸味的作用特点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本组题考查五味的特性和效用。辛能散

    46、、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反(分数:6.00)(1).天南星配生姜属(分数:2.00)A.B.C. D.E.解析:(2).生大黄配芒硝属(分数:2.00)A. B.C.D.E.解析:(3).生半夏配乌头属(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配伍关系。 (1)相须: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大黄配芒硝,能明显增强

    47、攻下泻热效果;全蝎配蜈蚣,能明显增强止痉作用。 (2)相使: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3)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4)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故生姜杀生半夏,生姜杀生南星。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说法。 (5)相

    48、恶: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6)相反: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半夏与乌头相反。A液-液萃取法 B沉淀法 C硅胶色谱法 D聚酰胺色谱法 E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数:6.00)(1).根据物质形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根据物质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根据物质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的分离与精制。 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离 (1)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行分离(结晶、重结晶)。 (2)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的极性和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 水提醇沉法(水醇法); 醇提水沉法(醇水法)。 (3)利用酸碱性进行分离。 酸提碱沉法(酸碱法); 碱提酸沉法(碱酸法)。 (4)利用沉淀试剂进行分离。 最常见的是铅盐沉淀法。 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进行分离。 (1)两相溶剂萃取法(液-液萃取法)。 (2)分配柱色谱法。 正相色谱; 反相色谱。 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进行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1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