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7809       资源大小:4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1、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5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住院治疗中突然出现呕吐、头痛伴视物模糊,考虑可能为(分数:2.00)A.DICB.贫血加重C.颅内出血D.视网膜剥离E.药物的不良反应2.血常规检查指标中提示炎症的是(分数:2.00)A.红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血小板E.单核细胞3.患儿,3 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 80gL,为改善贫血症状最佳的食物是(分数:2.00)A.牛奶及乳制品B.鱼虾及高热量饮食C.动物肝脏及高蛋白饮食D.

    2、紫皮茄子及高蛋白饮食E.海带、紫菜及低蛋白饮食4.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外周血涂片的最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5.患者,女性,28 岁。每次月经过多,时间长,贫血,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心悸气短,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贫血为(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贫血C.缺铁性贫血D.肾性贫血E.维生素 B 12 缺乏6.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是(分数:2.00)A.铁利用不良B.铁摄入不足C.铁吸收不良D.慢性失血E.缺乏叶酸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的关键

    3、是(分数:2.00)A.去除病因与补充铁剂B.输血与添加辅食C.去除病因与输血D.添加辅食E.输血与补充铁剂8.小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第二次相等(第二次交叉)发生在(分数:2.00)A.46 天B.46 周C.46 个月D.46 岁E.6 岁以后9.血液病患者最应警惕的情况是(分数:2.00)A.皮肤黏膜血肿B.呼吸道出血C.消化道出血D.泌尿生殖道出血E.颅内出血10.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分数:2.00)A.出血和感染B.进行性贫血C.进行性消瘦D.肝、脾、淋巴结肿大E.黄疸1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出现(分数:2.00)A.面色苍白B.皮肤紫癜C.肛周感染D

    4、.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E.全血细胞减少12.患儿,男,8 岁。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为 88gL,护士告诉家长该患儿的贫血程度是(分数:2.00)A.无贫血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13.患儿,女,7 个月。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需服用铁剂,护士指导家长口服铁剂的最佳方法是(分数:2.00)A.加大剂量B.餐前服药C.与牛奶同服D.与维生素 C 同服E.使用三价铁14.患者,男性,50 岁。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分数:2.00)A.皮肤黏膜B.呼吸道C.消化道D.泌尿生殖道E.颅内15.患者,女性,36 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

    5、后告知患者禁用的药是(分数:2.00)A.泼尼松B.阿司匹林C.红霉素D.阿莫西林E.地西泮16.患者,女性,30 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 3610 12 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 6810 9 L,血小板 1510 9 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分数:2.00)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心衰E.牙龈出血17.凝血因子缺乏患者最适合输入的血液制品是(分数:2.00)A.新鲜血浆B.冰冻血浆C.干燥血浆D.红细胞悬液E.血小板浓缩悬液二、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患者,男性,56 岁。主诉疲倦无力 2 个月余,伴心悸、头晕、失眠,诊断缺铁性贫血

    6、,给予铁剂治疗。(分数:4.00)(1).护士在发给铁剂时应指导病人(分数:2.00)A.避免与牙齿接触B.研碎后服下C.多饮水D.避免与酸性药物接触E.少饮水(2).在保证药效的同时应禁忌(分数:2.00)A.空腹服B.服用稀盐酸C.饮茶D.饮水E.饮食三、A3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儿,男性,58 天,33 周早产,出生体重 2050g,生后人工喂养,食欲佳,目前检查血红蛋白 100gL,红细胞数 2810 12 L。(分数:6.00)(1).护士考虑患儿是(分数:2.00)A.生理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7、血(2).护士指导家长对婴儿补充铁剂的时间是(分数:2.00)A.出生后即给B.出生后 2 周C.出生后 1 个月D.出生后 2 个月E.出生后 6 个月(3).护士对家长进行铁剂的用药指导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在饭前服用B.应从小剂量服用C.长期服用可致铁中毒D.可与维生素 C 同服E.铁剂补充至 Hb 正常后 2 个月左右停药患者,女性,40 岁。因大面积烧伤 2 周,伴感染性休克,护士在观察病情时发现其皮肤上有瘀点、瘀斑。该患者神志不清、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 7050mmHg,无尿。立即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 4010 9 L,纤维蛋白原 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8、,3P 试验阳性。(分数:6.00)(1).该患者出血的原因是(分数:2.00)A.血小板减少B.血管损伤C.纤维蛋白合成障碍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该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分数:2.00)A.组织完整性受损B.排尿异常C.组织灌注量改变D.有窒息的危险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为了控制病情,应立即使用(分数:2.00)A.肝素B.维生素 KC.糖皮质激素D.氨甲苯酸(止血芳酸)E.肝素加氨基己酸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5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

    9、.0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住院治疗中突然出现呕吐、头痛伴视物模糊,考虑可能为(分数:2.00)A.DICB.贫血加重C.颅内出血 D.视网膜剥离E.药物的不良反应解析: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出血性疾病,出现呕吐、头痛、视物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考虑为颅内出血。2.血常规检查指标中提示炎症的是(分数:2.00)A.红细胞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D.血小板E.单核细胞解析:3.患儿,3 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 80gL,为改善贫血症状最佳的食物是(分数:2.00)A.牛奶及乳制品B.鱼虾及高热量饮食C.动物肝脏及高蛋白饮食 D.紫皮茄子及高蛋白饮食E.海带、紫菜及

    10、低蛋白饮食解析:4.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外周血涂片的最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解析:5.患者,女性,28 岁。每次月经过多,时间长,贫血,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心悸气短,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贫血为(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贫血C.缺铁性贫血 D.肾性贫血E.维生素 B 12 缺乏解析:6.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是(分数:2.00)A.铁利用不良B.铁摄入不足 C.铁吸收不良D.慢性失血E.缺乏叶酸解析: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的关键是(分

    11、数:2.00)A.去除病因与补充铁剂 B.输血与添加辅食C.去除病因与输血D.添加辅食E.输血与补充铁剂解析:8.小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第二次相等(第二次交叉)发生在(分数:2.00)A.46 天B.46 周C.46 个月D.46 岁 E.6 岁以后解析:解析:小儿白细胞分类主要是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 30,随着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必然也逐渐下降,生后 46 天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以后整个婴幼儿期均以淋巴细胞占优势,至 4 到 6 岁时再次相等(第二次交叉),6 岁以后逐渐与成人相似。9.血液病患者最应警惕的情况是(分数:2

    12、.00)A.皮肤黏膜血肿B.呼吸道出血C.消化道出血D.泌尿生殖道出血E.颅内出血 解析:解析:各种血液病临床表现:出血常见部位是皮肤黏膜(口腔、鼻腔、牙龈等)、关节腔、内脏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及阴道出血)。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出血,多危及生命,颅内出血先兆常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继之昏迷,血小板测定常在 3010 9 L 以下,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颅内出血。10.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分数:2.00)A.出血和感染 B.进行性贫血C.进行性消瘦D.肝、脾、淋巴结肿大E.黄疸解析:1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出现(分数:2.00)A.面色苍白B.皮肤紫癜C.肛周感

    13、染D.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E.全血细胞减少解析:12.患儿,男,8 岁。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为 88gL,护士告诉家长该患儿的贫血程度是(分数:2.00)A.无贫血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 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解析:13.患儿,女,7 个月。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需服用铁剂,护士指导家长口服铁剂的最佳方法是(分数:2.00)A.加大剂量B.餐前服药C.与牛奶同服D.与维生素 C 同服 E.使用三价铁解析:14.患者,男性,50 岁。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分数:2.00)A.皮肤黏膜 B.呼吸道C.消化道D.泌尿生殖道E.颅内解析:15.患者,女性,36 岁

    14、。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后告知患者禁用的药是(分数:2.00)A.泼尼松B.阿司匹林 C.红霉素D.阿莫西林E.地西泮解析:解析:阿司匹林适应证:镇痛、解热;消炎、抗风湿;关节炎;抗血栓;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阿司匹林禁忌证: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时;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或腐蚀性胃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本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16.患者,女性,30 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 3610 12 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 6810 9 L,血小板 1510 9 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分数:2.00)A.贫血B.继发

    15、感染C.颅内出血 D.心衰E.牙龈出血解析:17.凝血因子缺乏患者最适合输入的血液制品是(分数:2.00)A.新鲜血浆 B.冰冻血浆C.干燥血浆D.红细胞悬液E.血小板浓缩悬液解析:二、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患者,男性,56 岁。主诉疲倦无力 2 个月余,伴心悸、头晕、失眠,诊断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分数:4.00)(1).护士在发给铁剂时应指导病人(分数:2.00)A.避免与牙齿接触 B.研碎后服下C.多饮水D.避免与酸性药物接触E.少饮水解析:(2).在保证药效的同时应禁忌(分数:2.00)A.空腹服B.服用稀盐酸C.饮茶 D.饮水E.饮食解析:三、A3 型题(总题

    16、数:2,分数:12.00)患儿,男性,58 天,33 周早产,出生体重 2050g,生后人工喂养,食欲佳,目前检查血红蛋白 100gL,红细胞数 2810 12 L。(分数:6.00)(1).护士考虑患儿是(分数:2.00)A.生理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解析:(2).护士指导家长对婴儿补充铁剂的时间是(分数:2.00)A.出生后即给B.出生后 2 周C.出生后 1 个月D.出生后 2 个月 E.出生后 6 个月解析:(3).护士对家长进行铁剂的用药指导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在饭前服用 B.应从小剂量服用C.长期

    17、服用可致铁中毒D.可与维生素 C 同服E.铁剂补充至 Hb 正常后 2 个月左右停药解析:患者,女性,40 岁。因大面积烧伤 2 周,伴感染性休克,护士在观察病情时发现其皮肤上有瘀点、瘀斑。该患者神志不清、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 7050mmHg,无尿。立即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 4010 9 L,纤维蛋白原 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P 试验阳性。(分数:6.00)(1).该患者出血的原因是(分数:2.00)A.血小板减少B.血管损伤C.纤维蛋白合成障碍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解析:解析:由题干可看出患者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说明病人发生了 DIC

    18、,也就是进入了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衰竭期: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和酸性环境中血液的高凝状态,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易发生凝集,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该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分数:2.00)A.组织完整性受损B.排尿异常C.组织灌注量改变 D.有窒息的危险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解析:解析:组织灌注量改变:个体处于因毛细血管血液供应减少而造成细胞水平上的含氧量和营养降低的状态。患者皮肤上有瘀点、瘀斑,血小板 4010 9 L,血压 7050mmHg,可以诊断出患者组织灌注量改变。(3).为了控制病情,应立即使用(分数:2.00)A.肝素 B.维生素 KC.糖皮质激素D.氨甲苯酸(止血芳酸)E.肝素加氨基己酸解析:解析:肝素和血液中的抗凝血酶(AT)形成复合体,加强 AT对凝血酶及活性凝血因子a、Xa、a 及a 的灭活,发挥抗凝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