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护士专业实务(新生儿的护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新生儿易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是因为以下哪种免疫球蛋白不能透过胎盘(分数:2.00)A.IgAB.IgGC.IgMD.IgEE.SIgA2.新生儿访视时,以下健康指导错误的是(分数:2.00)A.喂养与保暖B.日常护理C.预防疾病和意外D.促进亲子间情感的联结E.指导添加辅助食品3.新生儿排胎便时间多在(分数:2.00)A.生后 6 小时内B.生后 8 小时内C.生后 10 小时内D.生后 12 小时内E.生后 24 小时内4.下列哪
2、项是新生儿容易发生溢乳的原因(分数:2.00)A.胃呈直位B.贲门括约肌过于发达C.幽门括约肌不发达D.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E.贲门括约肌不发达5.母体免疫球蛋白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是(分数:2.00)A.IgMB.IgAC.IgGD.IgDE.IgE6.一早产儿,不吃、不哭、反应差,哭声尖叫、阵发青紫,脑脊液外观红,可诊断为(分数:2.00)A.新生儿脑膜炎B.新生儿颅内出血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湿肺E.吸入性肺炎7.早产儿主要的护理诊断不包括(分数:2.00)A.体温调节无效B.婴儿喂养无效C.有感染的危险D.不能维持自主呼吸E.体液不足8.早产儿持续吸氧时间不宜超过(分数:2.
3、00)A.2 天B.3 天C.4 天D.5 天E.6 天9.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保持安静,避免各种惊扰B.头肩部抬高 15一 30,以减轻脑水肿C.注意保暖,必要时给氧D.经常翻身,防止肺部淤血E.喂乳时应卧在床上,不要抱起患儿10.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依据应除外(分数:2.00)A.缺氧史B.尖叫C.产伤史D.嗜睡、拒乳E.感染病灶11.关于生理性黄疸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生后 23 天开始出现黄疸B.表现为食欲下降,哭声低弱C.一般 714 天自然消退D.早产儿可延迟 3 周消退E.血清胆红素浓度12.黄疸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者应首先
4、考虑(分数:2.00)A.新生儿生理性黄疸B.新生儿溶血症C.新生儿肝炎D.新生儿败血症E.胆道闭锁13.新生儿硬肿症肛温30时复温的要求是(分数:2.00)A.迅速复温B.48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C.812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D.1224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E.2448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14.一新生儿于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最恰当的处理是(分数:2.00)A.正常现象。可暂时观察B.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C.肝功血清学检查D.检测母子血型E.肝胆 B 超15.新生儿硬肿症有下列特点,但除外(分数:2.00)A.常因寒冷、感染、早产引起B.大多数患儿伴有低体温C.凡有皮下脂肪积聚的部位均
5、可发生硬肿D.可伴有水肿E.硬肿部位可有波动16.新生儿硬肿症体温低于 30者,复温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先用暖被或绒毯包裹B.放于比体温高 12的暖箱内C.箱温每小时升高 1D.争取在 46 个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E.争取在 1224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17.预防佝偻病应强调(分数:2.00)A.母乳喂养B.及早添加辅食C.及早口服鱼肝油D.及早服用钙剂E.经常晒太阳18.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喉痉挛多见于(分数:2.00)A.新生儿B.2 岁以下小儿C.2 岁以上小儿D.学龄前儿童E.学龄儿童19.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时,下列处理原则哪项是正确的(分数
6、:2.00)A.立即肌注维生素 D 2 或 D 3B.迅速给服大剂量维生素 DC.快速静脉推注 10葡萄糖酸钙D.缓慢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E.大量维生素 D 和钙剂同时使用20.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典型的惊厥发作是(分数:2.00)A.一日数次发作,醒后活泼如常B.一日数次发作,伴有智力落后C.高热抽搐,颈项强直D.惊厥、昏迷伴有贫血E.间断反复发作惊厥伴有大小便失禁21.引起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最主要的因素是(分数:2.00)A.日光照射不足B.维生素 D 摄入不足C.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D.婴儿生长过快E.以上都不是22.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分数:2.00
7、)A.方颅B.肋骨串珠C.出牙延迟D.肌张力低下E.易激惹、多汗23.患儿,4 岁,曾患佝偻病。查体见:鸡胸、严重的“X”形腿。该患儿的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多晒太阳B.多作户外活动C.给予预防量维生素 DD.给予治疗量维生素 DE.可考虑矫形手术治疗24.11 个月小儿,至今扶起时尚站立不稳。经检查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下列治疗与护理哪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鼓励母亲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B.增加富含维生素 D 的辅食C.补充钙剂D.口服维生素 DE.加强站立和行走锻炼二、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16.00)一早产儿,胎龄 34 +2 周,体重 2 450 g,于
8、生后 2 小时喂糖水,无呕吐,吮吸力可。(分数:8.00)(1).此患儿喂奶时间为(分数:2.00)A.生后 24 小时B.生后 46 小时C.生后 68 小时D.生后 8 一 10 小时E.生后 1012 小时(2).每次喂乳量应遵循的原则为(分数:2.00)A.不发生溢乳B.尿量不少C.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D.吸乳时口周不发绀E.体重增加(3).对此患儿护理措施不正确的为(分数:2.00)A.注意病情变化B.注意脐部护理C.肌注维生素 K 1 预防出血D.集中各项操作E.必须放人温箱中保暖(4).早产儿入暖箱时,温度调节的依据是(分数:2.00)A.成熟度B.体重C.病情D.生后天数E.以上
9、均正确患儿男,7 个月,一直人工喂养,因惊厥就诊入院。该患儿每日惊厥 34 次,每次约半分钟,入院查血钙明显降低,诊断为婴儿手足搐搦症。入院后再次惊厥。(分数:4.00)(1).对该患儿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分数:2.00)A.将患儿抱起送急救室B.口腔放入压舌板以防舌咬伤C.针刺人中穴止惊D.约束患儿肢体以防摔伤E.将患儿放平呼叫(2).对该患儿急救处理时应选择(分数:2.00)A.缓慢静脉注射 10的葡萄糖酸钙B.快速静脉注射 20的甘露醇C.给予维生素 D 30 U 肌注D.肌内注射硫酸镁止惊E.静脉注射地西泮3 个月婴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近日来夜啼,睡眠不安。头部多汗,查体可见枕秃,未
10、见骨骼畸形,X 线无异常。(分数:4.00)(1).该患儿应考虑为(分数:2.00)A.佝偻病早期B.佝偻病活动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E.佝偻病激期(2).该患儿若选用口服给药法,维生素 D 的治疗量应持续(分数:2.00)A.2 个月B.3 个月C.1 个月D.4 个月E.5 个月执业护士专业实务(新生儿的护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新生儿易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是因为以下哪种免疫球蛋白不能透过胎盘(分数:2.00)A.IgAB.IgGC.IgM D.IgEE.SIgA解析:
11、解析:母体 IgM 不能透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 IgM 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2.新生儿访视时,以下健康指导错误的是(分数:2.00)A.喂养与保暖B.日常护理C.预防疾病和意外D.促进亲子间情感的联结E.指导添加辅助食品 解析:解析:对 4 个月以上婴儿进行访视时方可指导及时添加辅助食品。3.新生儿排胎便时间多在(分数:2.00)A.生后 6 小时内B.生后 8 小时内C.生后 10 小时内D.生后 12 小时内 E.生后 24 小时内解析:4.下列哪项是新生儿容易发生溢乳的原因(分数:2.00)A.胃呈直位B.贲门括约肌过于发达C.幽门括约肌不发达D.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E.贲
12、门括约肌不发达 解析:5.母体免疫球蛋白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是(分数:2.00)A.IgMB.IgA C.IgGD.IgDE.IgE解析:6.一早产儿,不吃、不哭、反应差,哭声尖叫、阵发青紫,脑脊液外观红,可诊断为(分数:2.00)A.新生儿脑膜炎B.新生儿颅内出血 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湿肺E.吸入性肺炎解析:解析:以上选项中,只有新生儿颅内出血可表现为这一系列症状。7.早产儿主要的护理诊断不包括(分数:2.00)A.体温调节无效B.婴儿喂养无效C.有感染的危险D.不能维持自主呼吸E.体液不足 解析:8.早产儿持续吸氧时间不宜超过(分数:2.00)A.2 天B.3 天 C.4 天D.5
13、 天E.6 天解析:解析:吸氧时间过长可产生氧疗并发症。9.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保持安静,避免各种惊扰B.头肩部抬高 15一 30,以减轻脑水肿C.注意保暖,必要时给氧D.经常翻身,防止肺部淤血 E.喂乳时应卧在床上,不要抱起患儿解析:解析:应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防止加重颅内出血。10.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依据应除外(分数:2.00)A.缺氧史B.尖叫C.产伤史D.嗜睡、拒乳E.感染病灶 解析:11.关于生理性黄疸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生后 23 天开始出现黄疸B.表现为食欲下降,哭声低弱 C.一般 714 天自然消退D.早产儿可延迟
14、3 周消退E.血清胆红素浓度解析:12.黄疸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者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新生儿生理性黄疸B.新生儿溶血症 C.新生儿肝炎D.新生儿败血症E.胆道闭锁解析:13.新生儿硬肿症肛温30时复温的要求是(分数:2.00)A.迅速复温B.48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C.812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D.1224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E.2448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解析:14.一新生儿于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最恰当的处理是(分数:2.00)A.正常现象。可暂时观察B.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C.肝功血清学检查D.检测母子血型 E.肝胆 B 超解析:解析:疑为新生儿溶血病。由母婴血
15、型不合引起,Rh 溶血者大多在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15.新生儿硬肿症有下列特点,但除外(分数:2.00)A.常因寒冷、感染、早产引起B.大多数患儿伴有低体温C.凡有皮下脂肪积聚的部位均可发生硬肿D.可伴有水肿E.硬肿部位可有波动 解析:解析: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16.新生儿硬肿症体温低于 30者,复温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先用暖被或绒毯包裹B.放于比体温高 12的暖箱内C.箱温每小时升高 1D.争取在 46 个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E.争取在 1224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解析:17.预防佝偻病应强调(分数:2.00)A.母乳喂养B.及早添加辅食C.及早口服鱼肝油D.
16、及早服用钙剂E.经常晒太阳 解析:解析:喉痉挛多见于 2 岁以下小儿。18.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喉痉挛多见于(分数:2.00)A.新生儿B.2 岁以下小儿 C.2 岁以上小儿D.学龄前儿童E.学龄儿童解析:解析: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惊厥发作时,在急救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钙剂治疗和维生素 D 治疗。常用 10葡萄糖酸钙 510 ml,以 1025葡萄糖液稀释 13 倍后缓慢推注(10 分钟以上)。症状控制后按维牛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补充维牛素 D。19.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时,下列处理原则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立即肌注维生素 D 2 或 D 3B.迅速
17、给服大剂量维生素 DC.快速静脉推注 10葡萄糖酸钙D.缓慢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 E.大量维生素 D 和钙剂同时使用解析:20.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典型的惊厥发作是(分数:2.00)A.一日数次发作,醒后活泼如常 B.一日数次发作,伴有智力落后C.高热抽搐,颈项强直D.惊厥、昏迷伴有贫血E.间断反复发作惊厥伴有大小便失禁解析:21.引起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最主要的因素是(分数:2.00)A.日光照射不足 B.维生素 D 摄入不足C.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D.婴儿生长过快E.以上都不是解析:22.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分数:2.00)A.方颅B.肋骨串珠C.出牙延迟
18、D.肌张力低下E.易激惹、多汗 解析:解析:颅骨软化、方颅、前囟迟闭,出牙延迟为佝偻病的激期表现。23.患儿,4 岁,曾患佝偻病。查体见:鸡胸、严重的“X”形腿。该患儿的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多晒太阳B.多作户外活动C.给予预防量维生素 DD.给予治疗量维生素 DE.可考虑矫形手术治疗 解析:解析:该患儿佝偻病后遗症严重。24.11 个月小儿,至今扶起时尚站立不稳。经检查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下列治疗与护理哪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鼓励母亲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B.增加富含维生素 D 的辅食C.补充钙剂D.口服维生素 DE.加强站立和行走锻炼 解析:解析:佝偻病活动期应避免早站
19、、久站和早行走,以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二、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16.00)一早产儿,胎龄 34 +2 周,体重 2 450 g,于生后 2 小时喂糖水,无呕吐,吮吸力可。(分数:8.00)(1).此患儿喂奶时间为(分数:2.00)A.生后 24 小时B.生后 46 小时C.生后 68 小时 D.生后 8 一 10 小时E.生后 1012 小时解析:(2).每次喂乳量应遵循的原则为(分数:2.00)A.不发生溢乳B.尿量不少C.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 D.吸乳时口周不发绀E.体重增加解析:解析:喂乳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3).对此患儿护理措施不正确的为
20、(分数:2.00)A.注意病情变化B.注意脐部护理C.肌注维生素 K 1 预防出血D.集中各项操作E.必须放人温箱中保暖 解析:解析:体重大于 2 000 g 者在箱外保暖即可。(4).早产儿入暖箱时,温度调节的依据是(分数:2.00)A.成熟度B.体重C.病情D.生后天数E.以上均正确 解析:解析:根据早产儿体重、成熟度、生后天数和病情,给予不同保暖措施。患儿男,7 个月,一直人工喂养,因惊厥就诊入院。该患儿每日惊厥 34 次,每次约半分钟,入院查血钙明显降低,诊断为婴儿手足搐搦症。入院后再次惊厥。(分数:4.00)(1).对该患儿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分数:2.00)A.将患儿抱起送急救室B.
21、口腔放入压舌板以防舌咬伤C.针刺人中穴止惊 D.约束患儿肢体以防摔伤E.将患儿放平呼叫解析:(2).对该患儿急救处理时应选择(分数:2.00)A.缓慢静脉注射 10的葡萄糖酸钙B.快速静脉注射 20的甘露醇C.给予维生素 D 30 U 肌注D.肌内注射硫酸镁止惊E.静脉注射地西泮 解析:解析:静脉注射地西泮,控制惊厥,预防喉痉挛。3 个月婴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近日来夜啼,睡眠不安。头部多汗,查体可见枕秃,未见骨骼畸形,X 线无异常。(分数:4.00)(1).该患儿应考虑为(分数:2.00)A.佝偻病早期 B.佝偻病活动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E.佝偻病激期解析:(2).该患儿若选用口服给药法,维生素 D 的治疗量应持续(分数:2.00)A.2 个月B.3 个月C.1 个月 D.4 个月E.5 个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