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护士专业实务(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试卷 6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不符合生理性黄疸的是( )(分数:2.00)A.一般 714 天自然消退B.表现为食欲下降,哭声低弱C.生后 23 天开始出现黄疸D.早产儿可延迟 3 周消退E.血清胆红素浓度2052molL2.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约在( )(分数:2.00)A.25 天左右B.20 天左右C.15 天左右D.10 天左右E.5 天左右3.禁止给患儿擦冰水浴或乙醇浴的情况是( )(分数:2.00)A.有高热惊厥史B.高热伴喘息C.高热伴循环不
2、良D.高热伴腹痛E.高热伴头痛4.不符合正常新生儿特点的是( )(分数:2.00)A.身长在 47cm 以上B.体重在 2500g 以上C.头围在 36cm 以上D.出生时胎龄满 3742 周E.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皮肤硬肿发生的顺序是( )(分数:2.00)A.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B.臀部面颊下肢上肢全身C.上肢臀部面颊下肢全身D.面颊臀部上肢下肢全身E.面颊下肢臀部上肢全身6.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不包括( )(分数:2.00)A.母亲患糖尿病B.孕母吸烟C.手术产D.早产儿E.遗传7.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每日黄疸上升超过( )(分数:2.00)A.15mgd
3、lB.25mgdlC.35mgdlD.5mgdlE.12mgdl8.为预防新生儿出血,维生素 K 1 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分数:2.00)A.口服,连用 3 天B.口服,连用 5 天C.肌注,连用 3 天D.肌注,连用 5 天E.肌注,连用 7 天9.早产儿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 )(分数:2.00)A.5060B.7080C.8593D.9095E.9510010.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占体重的( )(分数:2.00)A.25B.39C.510D.215E.72011.患儿男,早产儿,胎龄 36 周,出生后 8 天,两天来发现患儿不哭,拒乳、反应低下,体温 34,
4、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象皮样,考虑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是( )(分数:2.00)A.复温,逐渐调高保温箱温度,使体温逐渐达 36左右B.滴管或鼻管喂养,开始 80kcal(kg.d),以后逐渐调至正常所需热卡C.补液,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 6080ml(kg.d),糖盐比为 4:1D.青霉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防治感染E.地塞米松静滴,每次 051mgkg,12 次日12.患儿女,5 岁,母乳喂养,出生第 3 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四天皮肤出现黄染而来院就诊,体检:体温 36,脐部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5、,治疗首选的抗生素是( )(分数:2.00)A.庆大霉素B.头孢呋辛C.林可霉素D.红霉素E.丁胺卡那霉素13.患儿女,15 天,母乳喂养,每天 810 次,体重 32kg,家长询问小儿室内应保持的湿度,护士告知正确的是( )(分数:2.00)A.3040B.4050C.5565D.6570E.70以上14.关于未成熟儿维持正常体温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体重越重,箱温越高B.体重2000g 者,应早置婴儿暖箱保暖C.相对湿度 5565D.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2426E.体温维持在 3653715.患儿男,7 天,反应迟钝,哭声无力,小腿及大腿出现硬肿,测体温 32,
6、腋一肛温差为正值,暖箱温度宜为( )(分数:2.00)A.35B.33C.30D.28E.2616.关于新生儿的正常呼吸正确的是( )(分数:2.00)A.浅表、不规则呼吸B.可有短暂的呼吸暂停C.以腹式呼吸为主D.主要靠膈肌呼吸E.以上都正确17.患儿女,7 天,换尿布时发现阴道分泌物为粉红色的黏液,护士应该对其母解释黏液来源为( )(分数:2.00)A.阴道腺未成熟B.真菌感染C.受母体刺激素影响而出现的假月经D.阴道黏膜炎症E.处女膜破裂18.患儿女,3 天,生后 72h 出现皮肤轻度黄染,考虑为( )(分数:2.00)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肝炎C.先天性胆道闭锁D.新生儿溶血症E.
7、生理性黄疸19.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硬肿症,首先应进行的是( )(分数:2.00)A.供给足够的热量B.加强皮肤护理C.逐渐复温D.预防各种感染E.供给足够的液体20.新生儿颇内出血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分数:2.00)A.缺氧因素B.高渗液体输入过快C.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D.产伤因素E.机械通气不当21.患儿女,8 个月,因高热伴有喷射性呕吐入院,现在患儿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前囟隆起,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分数:2.00)A.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B.保持室内安静C.让患儿平卧位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E.静脉用降颅内压药应先快后慢22.患儿男,8 个月,夜间常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查体见方颅
8、、肋骨串珠。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B.操作轻柔以防骨折C.添加含维生素 D 的食物D.指导合理喂养E.提倡进行站立锻炼23.牛乳喂养的足月儿,生后 6 天,出现烦躁不安、肌肉抽动,可见惊跳,抽搐发作时伴有呼吸暂停和发绀,发作间期一般情况良好。急查血钙浓度,其可能的结果是( )(分数:2.00)A.血清总钙18mmolLB.血清游离钙12mmolLC.血清总钙22mmolLD.血清游离钙15mmolLE.血清总钙28mmolL24.一个胎龄 38 周的新生儿,因围生期窒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此患儿在病情稳定后最重要的措施是( )(分数:2.0
9、0)A.放入暖箱B.静脉高营养C.尽早康复干预D.给营养神经的药物E.防止交叉感染25.一个胎龄 33 周的早产儿,生后 3 天,表现为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 34,小腿及大腿皮肤发凉、硬肿,对该患儿不适宜的处理措施是( )(分数:2.00)A.快速复温B.供给足够的热量C.控制感染D.支持疗法E.对症处理二、A3/A4 型题(总题数:6,分数:30.00)患儿男,3 天,为早产儿(34 周),生后第 2 天体温 34,哭声低弱,拒奶,查体可见全身及四肢冰冷,臀部及两小腿外侧轻度水肿,皮肤光滑呈暗红色,按之呈凹陷性水肿,口唇略发绀,呼吸音低,尿少,实验室检查:血
10、白细胞 5510 9 L,血糖 20mmolL。(分数:6.00)(1).该患儿应首先考虑( )(分数:2.00)A.新生儿溶血症B.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C.新生儿肺炎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该患儿的护理诊断最主要的是( )(分数:2.00)A.有窒息的危险B.有受伤的危险C.体温过低D.有体温改变的危险E.吞咽困难(3).该患儿最应进行的护理措施是( )(分数:2.00)A.复温B.预防受伤C.健康指导D.预防窒息E.清理呼吸道早产儿,男,日龄 1 天,有窒息史,主要表现嗜睡,肌力低,查体: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初步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分数:6.
11、00)(1).可能出现脑损伤的部位是( )(分数:2.00)A.大脑皮质B.大脑前脚C.大脑基底节D.大脑矢状窦E.脑室周围白质(2).欲行 CT 检查,最适合的检查时间为( )(分数:2.00)A.生后 16 天B.生后 25 天C.生后 1 周左右D.生后 10 天左右E.生后 2 周左右(3).该患儿病情平稳后,促进脑功能恢复的护理是( )(分数:2.00)A.固定肢体在功能位B.维持氧饱和度的稳定C.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D.减少探视次数E.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干预措施某新生儿出生 6 小时,进行预防接种。(分数:4.00)(1).接种卡介苗的正确方法是( )(分数:2.00)A.前臂掌侧
12、下段 IDB.三角肌下缘 IDC.三角肌下缘 HD.上臂三角肌 HE.大腿前部外侧 IM(2).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 )(分数:2.00)A.前臂掌侧下段 IDB.三角肌下缘 IDC.三角肌下缘 HD.上臂三角肌 IME.大腿前部外侧 IM新生儿男,生后 3 天,体重 3200g,皮肤巩膜发黄,血清总胆红素 280mmolL。(分数:6.00)(1).根据该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应考虑为( )(分数:2.00)A.正常新生儿B.生理性黄疸C.高胆红素血症D.新生儿低血糖E.新生儿颅内出血(2).应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分数:2.00)A.换血疗法B.光照疗法C.输全血D.输血桨E.输白
13、蛋白(3).对该新生儿最主要的观察重点是( )(分数:2.00)A.尿量B.瞳孔C.体重D.体温变化E.皮肤、巩膜黄染程度新生儿女,出生第 5 天,因全身冰冷、拒奶 24 小时入院。查体:T35,反应差,皮肤是暗红色,心音低钝,双小腿皮肤如硬橡皮样,脐带已脱落。(分数:4.00)(1).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A.新生儿水肿B.新生儿红斑C.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皮下坏疽(2).应首先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分数:2.00)A.指导母乳喂养B.复温C.加强脐部护理D.给氧气吸入E.遵医嘱用抗生素患儿男,胎龄 35 周,生后 3 天,臀位产,用高位产钳,Ap
14、gar 评分 4 分,复苏后出现嗜睡,并时有惊厥,前囟隆起。(分数:4.00)(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是( )(分数:2.00)A.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B.新生儿颅内出血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破伤风E.新生儿低血糖(2).对该患儿采取的护理措施不适宜的是( )(分数:2.00)A.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惊扰B.烦躁不安、惊厥时可用镇静药C.抗生素预防感染D.可使用维生素 K 1 ,以控制出血E.降低颅内压执业护士专业实务(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试卷 6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不符合生理性黄疸的是( )(分
15、数:2.00)A.一般 714 天自然消退B.表现为食欲下降,哭声低弱 C.生后 23 天开始出现黄疸D.早产儿可延迟 3 周消退E.血清胆红素浓度2052molL解析:解析:生理性黄疸:(1)足月儿生后 23 天出现黄疸,45 天达高峰,57 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 周;早产儿黄疸多在生后 35 天出现,57 天达高峰,79 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 34 周。(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 12 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 15 毫克分升。(3)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
16、及尿色正常。2.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约在( )(分数:2.00)A.25 天左右B.20 天左右C.15 天左右D.10 天左右 E.5 天左右解析:解析: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 10,生后 10 日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3.禁止给患儿擦冰水浴或乙醇浴的情况是( )(分数:2.00)A.有高热惊厥史B.高热伴喘息C.高热伴循环不良 D.高热伴腹痛E.高热伴头痛解析:解析:高热伴循环不良的患儿应禁止给患儿擦冰水浴或乙醇浴。4.不符合正常新生儿特点的是( )(分数:2.00)A.身长在 47cm 以上B.体重在 2500g 以上C.头围在 36cm 以上 D.出生时胎
17、龄满 3742 周E.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解析:解析: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 3742 周,体重2500g,身长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主要特点有: (1)外表特征:出生时哭声响亮,四肢屈肌张力高而呈屈曲姿态,皮肤红润,胎毛少,覆盖着胎脂;头发分条清楚;耳廓软骨发育好、轮廓清楚;乳晕明显,乳房可摸到结节;指甲长到或长过指端;足底皮纹多。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完全遮蔽小阴唇。 (2)皮肤黏膜及脐:新生儿皮肤薄嫩,血管丰富,易损伤而引起感染,脐带生后 17 天脱落。 (3)体温: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易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 (4)呼吸:呼吸中枢未发育成熟,以腹式呼吸为主
18、,频率较快,每分钟约4045 次。 (5)循环:新生儿心率较快,约每分钟 120140 次。 (6)消化:新生儿胃呈水平位,易发生溢乳。生后 12 小时内开始排出黑绿色胎粪,若生后 24 小时仍无粪便排出,应检查是否有消化道畸形等。 (7)泌尿: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易出现水肿或脱水症状。生后 24 小时内排尿,如生后48 小时仍不排尿,需查找原因。 (8)神经:新生儿大脑相对大,脊髓相对长,新生儿生后已具备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和颈肢反射,生后数月自然消失。 (9)免疫: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IgG,但数月后渐渐消失,IgA、IgM 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易患呼吸道和消
19、化道感染。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皮肤硬肿发生的顺序是( )(分数:2.00)A.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B.臀部面颊下肢上肢全身C.上肢臀部面颊下肢全身D.面颊臀部上肢下肢全身E.面颊下肢臀部上肢全身解析:解析:新生儿硬肿:由皮脂硬化和水肿所形成,其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硬肿发生顺序是: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 20;双上肢 18;前胸及腹部 14;背及腰骶部 14;臀部 8;双下肢 26计算。6.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不包括( )(分数:2.00)A.母亲患糖尿病B.孕母吸烟C.手术产D.早产儿E.遗传 解析:解析:新
20、生儿窒息病因有母体疾病、子宫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难产、胎儿因素等,不包括遗传因素。7.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每日黄疸上升超过( )(分数:2.00)A.15mgdlB.25mgdlC.35mgdlD.5mgdl E.12mgdl解析:解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有以下特点:(1)出现早: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2)程度重:足月儿大于 129mgdl,早产儿大于 15mgdl。(3)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 5mgdl。(4)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8.为预防新生儿出血,维生素 K 1 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分数:2.00)A.口服,连用 3 天B.口服,连用 5 天C.肌注,连
21、用 3 天 D.肌注,连用 5 天E.肌注,连用 7 天解析:解析:为预防新生儿出血,维生素 K 1 应肌注,连用 3 天。9.早产儿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 )(分数:2.00)A.5060B.7080C.8593 D.9095E.95100解析:解析:早产儿有缺氧症状,应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使血液中氧含量维持在 PaO 2 在508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 8593。10.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占体重的( )(分数:2.00)A.25B.39 C.510D.215E.720解析:解析: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 10,
22、生后 10 日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11.患儿男,早产儿,胎龄 36 周,出生后 8 天,两天来发现患儿不哭,拒乳、反应低下,体温 34,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象皮样,考虑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是( )(分数:2.00)A.复温,逐渐调高保温箱温度,使体温逐渐达 36左右 B.滴管或鼻管喂养,开始 80kcal(kg.d),以后逐渐调至正常所需热卡C.补液,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 6080ml(kg.d),糖盐比为 4:1D.青霉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防治感染E.地塞米松静滴,每次 051mgkg,12 次日解析: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选复温
23、,逐渐调高保温箱温度,使体温逐渐达 36左右。12.患儿女,5 岁,母乳喂养,出生第 3 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四天皮肤出现黄染而来院就诊,体检:体温 36,脐部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首选的抗生素是( )(分数:2.00)A.庆大霉素B.头孢呋辛C.林可霉素D.红霉素 E.丁胺卡那霉素解析:解析: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首选的抗生素是红霉素。13.患儿女,15 天,母乳喂养,每天 810 次,体重 32kg,家长询问小儿室内应保持的湿度,护士告知正确的是( )(分数:2.00)A.3040B.4050C.5565 D.6570E.70以上解析:
24、解析:新生儿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2224,相对湿度 5565。14.关于未成熟儿维持正常体温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体重越重,箱温越高 B.体重2000g 者,应早置婴儿暖箱保暖C.相对湿度 5565D.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2426E.体温维持在 36537解析:解析:未成熟儿维持正常体温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2426,相对湿度 5565,体温维持在36537,体重2000g 者,应早置婴儿暖箱保暖,A 项中体重与箱温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 A 项错误。15.患儿男,7 天,反应迟钝,哭声无力,小腿及大腿出现硬肿,测体温 32,腋一肛温差为正值,暖箱温度宜为( )(分数:2.
25、00)A.35B.33C.30 D.28E.26解析:解析:复温:是硬肿症患儿治疗护理的关键,分为两种类型:(1)体温30:肛腋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硬肿症患儿,可置于 30的暖箱中,每小时监测肛温 1 次,于 612 小时体温恢复正常。(2)体温30:肛腋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应置于比实际体温高 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 1,不超过 34,1224 小时体温恢复正常。16.关于新生儿的正常呼吸正确的是( )(分数:2.00)A.浅表、不规则呼吸B.可有短暂的呼吸暂停C.以腹式呼吸为主D.主要靠膈肌呼吸E.以上都正确 解析:解析:新生儿主要是腹式呼吸,主要靠膈肌呼吸,呼吸呈浅表、不规则特点,
26、可有短暂呼吸暂停,呼吸频率比较快,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 4045 次。17.患儿女,7 天,换尿布时发现阴道分泌物为粉红色的黏液,护士应该对其母解释黏液来源为( )(分数:2.00)A.阴道腺未成熟B.真菌感染C.受母体刺激素影响而出现的假月经 D.阴道黏膜炎症E.处女膜破裂解析:解析:假月经:部分女婴在生后 57 日,可见阴道流出少量的血液。是因母体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消失引起,一般不必处理。18.患儿女,3 天,生后 72h 出现皮肤轻度黄染,考虑为( )(分数:2.00)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肝炎C.先天性胆道闭锁D.新生儿溶血症E.生理性黄疸 解析:解析:生理性黄疸
27、: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 23 日即出现黄疸,57 日最重,1014 日消退。19.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硬肿症,首先应进行的是( )(分数:2.00)A.供给足够的热量B.加强皮肤护理C.逐渐复温 D.预防各种感染E.供给足够的液体解析:解析:复温是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治疗护理的关键。20.新生儿颇内出血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分数:2.00)A.缺氧因素B.高渗液体输入过快C.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 D.产伤因素E.机械通气不当解析:解析: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见于颅脑外伤、新生儿产伤、缺氧常致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脑肿瘤、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等,也常致颅内出血。21.患
28、儿女,8 个月,因高热伴有喷射性呕吐入院,现在患儿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前囟隆起,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分数:2.00)A.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B.保持室内安静C.让患儿平卧位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E.静脉用降颅内压药应先快后慢解析:解析:该患儿高热伴有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前囟隆起考虑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应侧卧位并抬高头部 1530,有利于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头部疼痛。22.患儿男,8 个月,夜间常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查体见方颅、肋骨串珠。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B.操作轻柔以防骨折C.添加含维生素 D 的食物D.指导合理喂养E.
29、提倡进行站立锻炼 解析:解析:方颅、肋骨串珠是佝偻病激期的表现,此期应减少负重,防止骨骼畸形,故该患儿不宜进行站立锻炼。23.牛乳喂养的足月儿,生后 6 天,出现烦躁不安、肌肉抽动,可见惊跳,抽搐发作时伴有呼吸暂停和发绀,发作间期一般情况良好。急查血钙浓度,其可能的结果是( )(分数:2.00)A.血清总钙18mmolL B.血清游离钙12mmolLC.血清总钙22mmolLD.血清游离钙15mmolLE.血清总钙28mmolL解析:解析:根据该患儿的表现可诊断为新生儿低钙血症,查血清总钙18mmolL(7mgdl)或血清游离钙09mmolL(35mdl)。24.一个胎龄 38 周的新生儿,因
30、围生期窒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此患儿在病情稳定后最重要的措施是( )(分数:2.00)A.放入暖箱B.静脉高营养C.尽早康复干预 D.给营养神经的药物E.防止交叉感染解析:解析: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智能与体能的康复训练,促进脑功能恢复。25.一个胎龄 33 周的早产儿,生后 3 天,表现为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 34,小腿及大腿皮肤发凉、硬肿,对该患儿不适宜的处理措施是( )(分数:2.00)A.快速复温 B.供给足够的热量C.控制感染D.支持疗法E.对症处理解析:解析:复温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暖箱的温度,快速复温可使体温骤然上升,则外周血管扩张,内
31、脏供血不足,可致中枢缺血或温度进一步下降。另外,快速复温会导致凝血因子消耗过多,易发生DIC 及肺出血。二、A3/A4 型题(总题数:6,分数:30.00)患儿男,3 天,为早产儿(34 周),生后第 2 天体温 34,哭声低弱,拒奶,查体可见全身及四肢冰冷,臀部及两小腿外侧轻度水肿,皮肤光滑呈暗红色,按之呈凹陷性水肿,口唇略发绀,呼吸音低,尿少,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 5510 9 L,血糖 20mmolL。(分数:6.00)(1).该患儿应首先考虑( )(分数:2.00)A.新生儿溶血症B.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C.新生儿肺炎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解析: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
32、综合征临床表现: (1)低体温:体核湿度(肛门内 5cm 处温度)常降至35,重症30。低体温早期,腋温一肛温差值(腋一肛温差)为正值或 0;重症、或病程长,腋一肛温差变为负值。 (2)硬肿:由皮脂硬化和水肿所形成,其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硬肿发生顺序是:小腿一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 20;双上肢 18;前胸及腹部 14;背及腰骶部 14;臀部 8;双下肢 26计算。 (3)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常有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环障碍表现;严重时可呈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衰竭表现。(2).该患儿的护理诊断最
33、主要的是( )(分数:2.00)A.有窒息的危险B.有受伤的危险C.体温过低 D.有体温改变的危险E.吞咽困难解析:解析:该患儿查体可见全身及四肢冰冷,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体温过低。(3).该患儿最应进行的护理措施是( )(分数:2.00)A.复温 B.预防受伤C.健康指导D.预防窒息E.清理呼吸道解析: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应最先进行复温,是患儿治疗护理的关键。早产儿,男,日龄 1 天,有窒息史,主要表现嗜睡,肌力低,查体: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初步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分数:6.00)(1).可能出现脑损伤的部位是( )(分数:2.00)A.大脑皮质B.大脑前脚C
34、.大脑基底节D.大脑矢状窦E.脑室周围白质 解析:解析:该患儿“嗜睡,肌力低,查体: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根据其临床表现,可知该患儿最可能为脑室周围白质出现损伤。(2).欲行 CT 检查,最适合的检查时间为( )(分数:2.00)A.生后 16 天B.生后 25 天 C.生后 1 周左右D.生后 10 天左右E.生后 2 周左右解析:解析:CT 检查最适合的检查时间为生后 25 天。(3).该患儿病情平稳后,促进脑功能恢复的护理是( )(分数:2.00)A.固定肢体在功能位B.维持氧饱和度的稳定C.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D.减少探视次数E.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干预措施 解析:解析:新
35、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功能障碍者,固定肢体在功能位,病情平稳后,早起开展动作训练,给予感知刺激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脑功能恢复。某新生儿出生 6 小时,进行预防接种。(分数:4.00)(1).接种卡介苗的正确方法是( )(分数:2.00)A.前臂掌侧下段 IDB.三角肌下缘 ID C.三角肌下缘 HD.上臂三角肌 HE.大腿前部外侧 IM解析:解析:卡介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注射(ID)。(2).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 )(分数:2.00)A.前臂掌侧下段 IDB.三角肌下缘 IDC.三角肌下缘 HD.上臂三角肌 IME.大腿前部外侧 IM 解析:解析: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在出生后 24
36、 小时内及 1 月、6 月各注射 1 次。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新生儿男,生后 3 天,体重 3200g,皮肤巩膜发黄,血清总胆红素 280mmolL。(分数:6.00)(1).根据该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应考虑为( )(分数:2.00)A.正常新生儿B.生理性黄疸C.高胆红素血症 D.新生儿低血糖E.新生儿颅内出血解析:解析:该患儿血清总胆红素 280molL,超过 2052molL,为病理性黄疸,应考虑高胆红素血症。(2).应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分数:2.00)A.换血疗法B.光照疗法 C.输全血D.输血桨E.输白蛋白解析:解析:该
37、患儿应立即采取蓝光疗法,可适当输入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3).对该新生儿最主要的观察重点是( )(分数:2.00)A.尿量B.瞳孔C.体重D.体温变化E.皮肤、巩膜黄染程度 解析:解析:对该类疾病患儿,应重点观察其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来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评价黄疽进展情况。新生儿女,出生第 5 天,因全身冰冷、拒奶 24 小时入院。查体:T35,反应差,皮肤是暗红色,心音低钝,双小腿皮肤如硬橡皮样,脐带已脱落。(分数:4.00)(1).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A.新生儿水肿B.新生儿红斑C.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皮下坏疽解析:解析:根据
38、题干可知患儿发生了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应首先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分数:2.00)A.指导母乳喂养B.复温 C.加强脐部护理D.给氧气吸入E.遵医嘱用抗生素解析:解析:复温是治疗护理的关键措施,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复温。患儿男,胎龄 35 周,生后 3 天,臀位产,用高位产钳,Apgar 评分 4 分,复苏后出现嗜睡,并时有惊厥,前囟隆起。(分数:4.00)(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是( )(分数:2.00)A.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B.新生儿颅内出血 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破伤风E.新生儿低血糖解析:解析:该患儿为臀位,用高位产钳助产,易发生产伤,Apgar 评分 4 分,表明已发生了新生儿窒息,且生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故最可能的是新生儿颅内出血。(2).对该患儿采取的护理措施不适宜的是( )(分数:2.00)A.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惊扰B.烦躁不安、惊厥时可用镇静药C.抗生素预防感染 D.可使用维生素 K 1 ,以控制出血E.降低颅内压解析:解析:该患儿为颅内出血,A、B、D、E 项所采取的措施可防止加重颅内出血。患儿无感染的表现,无需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