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兽医公共卫生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状态一般是( )(分数:2.00)A.不稳定B.非常稳定C.相对静止D.相对稳定E.非常不稳定2.有机磷农药的靶器官是( )(分数:2.00)A.瞳孔B.唾液腺C.骨骼肌D.神经系统E.平滑肌3.有机氯农药进入动物机体后,主要蓄积于( )(分数:2.00)A.皮肤B.脂肪C.肌肉D.脾脏E.淋巴结4.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 )(分数:2.00)A.高毒性的B.中等毒性的C.低毒性的D
2、.微毒性的E.无毒性的5.可诱发人或哺乳动物皮肤癌的物质是( )(分数:2.00)A.石棉B.煤焦油C.双氯甲醚D.亚硝酸盐E.黄曲霉毒素6.目前已经确认致畸动物的致畸物是( )(分数:2.00)A.甲基汞B.氰化钾C.三聚氰胺D.双氯甲醚E.亚硝酸盐7.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污染物是( )(分数:2.00)A.氯丹B.滴滴涕C.毒杀酚D.狄氏剂E.亚硝酸盐8.甲基汞进入机体后的靶器官是( )(分数:2.00)A.脑B.心脏C.肺脏D.脾脏E.肾脏9.水俣病是指( )(分数:2.00)A.铅中毒B.砷中毒C.镉中毒D.汞中毒E.氟中毒10.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缺乏( )(分数:2.00
3、)A.硒B.碘C.锌D.钴E.钼11.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分数:2.00)A.粮油制品B.调味品C.肉与肉制品D.水果及其制品E.蔬菜及其制品12.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分数:2.00)A.具有毒性作用B.导致肠道菌群失调C.细菌耐药性增加D.引起心血管疾病E.引起变态(过敏)反应13.评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指标是( )(分数:2.00)A.大肠杆菌B.大肠菌群C.沙门氏菌D.菌落总数E.布鲁氏菌14.大肠菌群的特性不包括( )(分数:2.00)A.发酵乳糖B.产酸产气C.无芽孢D.革兰氏阳性E.需氧和兼性厌氧15.动物肉品中不得检出( )(
4、分数:2.00)A.志贺氏菌B.微球菌C.乳酸杆菌D.嗜盐杆菌E.黄色杆菌16.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的特征为( )(分数:2.00)A.腹痛B.腹泻C.呕吐D.发热E.肌肉麻痹17.所有食品动物禁用的药物是( )(分数:2.00)A.赛拉唑B.巴胺磷C.氯羟吡啶D.呋喃唑酮E.氯硝柳胺18.不具有游离作用的是( )(分数:2.00)A.破伤风毒素B.肉毒毒素C.抗毒素D.内毒素E.外毒素19.通过食用猪肉传播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 )(分数:2.00)A.绦虫病B.棘球蚴病C.旋毛虫病D.肝片吸虫病E.日本血吸虫病20.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是( )(分数:2.00)A.炭疽B.结核病C.旋毛
5、虫病D.钩端螺旋体病E.日本血吸虫病21.属于互源性人兽共患病的是( )(分数:2.00)A.棘球蚴病B.日本血吸虫病C.肉孢子虫病D.旋毛虫病E.肝片吸虫病22.属于人兽并重的人畜共患病是( )(分数:2.00)A.炭疽B.马脑炎C.旋毛虫病D.棘球蚴病E.囊尾蚴病23.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是( )(分数:2.00)A.沙门氏菌病B.猪链球菌病C.流行性出血热D.牛海绵状脑病E.高致病性禽流感24.猪场带猪消毒最常用的消毒药是( )(分数:2.00)A.01高锰酸钾溶液B.01氢氧化钠溶液C.03食盐溶液D.03过氧乙酸溶液E.03福尔马林溶液2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鸡应作
6、( )(分数:2.00)A.产酸处理B.冷冻处理C.高温处理D.盐腌处理E.销毁处理26.常用于染疫皮张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是( )(分数:2.00)A.化制B.高温高压C.化学消毒D.煮沸消毒E.紫外线照射27.对患结核病的奶牛应作( )(分数:2.00)A.高温处理B.化制处理C.销毁处理D.生物热处理E.化学消毒处理28.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水疱病病猪应进行( )(分数:2.00)A.高温处理B.冷冻处理C.盐腌处理D.销毁处理E.产酸处理29.不能用生物热消毒法处理病畜粪便的疫病是( )(分数:2.00)A.口蹄疫B.猪瘟C.炭疽D.猪丹毒E.布鲁氏菌病30.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最常用且经
7、济的方法是( )(分数:2.00)A.焚烧B.掩埋C.化学消毒D.生物热消毒E.机械性清除31.经过好氧处理后的屠宰污水上层清液,在排放前常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分数:2.00)A.氯化消毒B.碱消毒C.酸消毒D.过氧化消毒E.表面活性剂消毒32.动物诊疗场所选址,距离畜禽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动物交易场所应不少于( )(分数:2.00)A.40mB.60mC.80mD.100mE.200m33.动物诊疗机构兽医人员进入高危险性人畜共患病病区时需使用的加强防护用品是( )(分数:2.00)A.工作服B.工作帽C.工作鞋D.防护镜E.医用口罩34.动物诊疗结构至少应有两个分区,其中之一必须是(
8、)(分数:2.00)A.动物手术区B.动物诊疗区C.动物处理区D.动物疫病区E.动物消毒区二、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30.00)A工业三废污染 B饲草种植中农药残留 C畜禽养殖中兽药残留 D食品流通中掺杂掺假 E食品加工中添加剂使用(分数:6.00)(1).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 )(分数:2.00)A.B.C.D.E.(2).肉制品中的多氯联苯主要来源于( )(分数:2.00)A.B.C.D.E.(3).猪肉中的盐酸克伦特罗主要来源于( )(分数:2.00)A.B.C.D.E.A孔雀石绿 B己烯雌酚 C氯霉素 D克伦特罗 E呋喃唑酮(分数:6.00)(1).一养牛户,为治疗奶
9、牛乳房炎,将某种禁用药物注入奶牛乳房中治疗数日,使乳中大量残留该药物,可以引起食用者骨髓造血机能受到抑制,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牛奶中最可能残留的禁用药物是( )(分数:2.00)A.B.C.D.E.(2).一养牛户为了促进肉牛生长,长期给肉牛使用某种禁用药物,使肉牛中大量残留该药物,长期食用对食用者的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有可能引起癌变。牛肉中最可能残留的禁用药物是( )(分数:2.00)A.B.C.D.E.(3).一养猪户,为增加瘦肉率,减少脂肪沉积,在饲料中非法添加某种禁用药物,造成猪肉中大量残留该药物,可引起食用者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和疼痛等中毒
10、症状。猪肉中最可能残留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A沙门氏菌 B葡萄球菌 C李斯特菌 D肉毒梭菌 E大肠埃希菌(分数:6.00)(1).一中年妇女食用熟猪头肉后,发生腹痛和腹泻,随后出现发热、败血症和脑膜炎症状。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分数:2.00)A.B.C.D.E.(2).一男童夏天饮用牛乳后,突然发生恶心,反复剧烈呕吐,唾液很多,上腹部疼痛,并有腹泻。呕吐物中混有胆汁和血液,腹泻为水样便。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分数:2.00)A.B.C.D.E.(3).一男青年食用牛肉罐头后,出现头晕,无力,
11、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困难,吞咽和呼吸困难,脖子无力而垂头等肌肉麻痹为特征的症状。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分数:2.00)A.B.C.D.E.A醛和酮 B多环芳烃 C多氯联苯 D亚硝酸盐 E胺类化合物(分数:6.00)(1).肉品发生腐败变质时,由于蛋白质分解,会产生不良气味且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的物质。这种有害的物质最可能是( )(分数:2.00)A.B.C.D.E.(2).熏肉、羊肉串等肉类在熏、烤过程中,因与明火和烟接触,温度高,会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这种有害物质最可能是( )(分数:2.00)A.B.C.D.E.(3).为了使肉制品成色
12、良好,加工中添加一种护色剂。但添加过量或混合不均匀时,食入较多的该种物质可引起食用者出现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缺氧症状。肉品中这种有害物质最可能是( )(分数:2.00)A.B.C.D.E.A溶解氧 B生化需氧量 C化学耗氧量 D悬浮物 E混浊度(分数:6.00)(1).一定时间和温度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受微生物分解所耗去水体溶解氧的总量是( )(分数:2.00)A.B.C.D.E.(2).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和一些还原物质所耗氧量是( )(分数:2.00)A.B.C.D.E.(3).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为( )(分数:2.00)A.B.C.D.E.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
13、兽医公共卫生学)模拟试卷 5 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状态一般是( )(分数:2.00)A.不稳定B.非常稳定C.相对静止D.相对稳定 E.非常不稳定解析:解析: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因此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一般是相对稳定的。2.有机磷农药的靶器官是( )(分数:2.00)A.瞳孔B.唾液腺C.骨骼
14、肌D.神经系统 E.平滑肌解析:解析:靶器官指某种有害物质首先在其中达到毒性作用的临界浓度的器官。有些物质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性作用直接由靶器官表现出来,此时效应器官就是靶器官;有些物质的毒性作用是通过靶器官以外的其他器官表现出来的,如有机磷农药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而效应器官是瞳孔、唾液腺等。因此,有机磷农药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3.有机氯农药进入动物机体后,主要蓄积于( )(分数:2.00)A.皮肤B.脂肪 C.肌肉D.脾脏E.淋巴结解析:解析:靶器官与蓄积器官有区别,毒物对蓄积器官不一定起毒性作用,虽然其有害物质浓度高于靶器官。如有机氯类杀虫剂在脂肪中可以达到很高浓度,但靶器官却是中枢神经系统
15、和肝脏。因此,有机氯农药进入动物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4.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 )(分数:2.00)A.高毒性的B.中等毒性的C.低毒性的 D.微毒性的E.无毒性的解析:解析: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常常是低毒性和缓慢作用的,常常是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过量负荷而发生亚临诊作用,即不出现临诊症状,用一般的临床医学检查方法难以发现阳性体征的病理损害作用。因此,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低毒性的。5.可诱发人或哺乳动物皮肤癌的物质是( )(分数:2.00)A.石棉B.煤焦油 C.双氯甲醚D.亚硝酸盐E.黄曲霉毒素解析:解析:石棉纤维被吸入人体内,附
16、着并沉积在肺部,造成肺癌;双氯甲醚为剧毒吸入物,靶器官为肺;亚硝酸盐导致食道癌和胃癌;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主要诱发肝癌;而煤焦油作用于皮肤,可以诱发皮肤癌。6.目前已经确认致畸动物的致畸物是( )(分数:2.00)A.甲基汞 B.氰化钾C.三聚氰胺D.双氯甲醚E.亚硝酸盐解析:解析:致畸作用是指环境污染物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新生儿或幼小哺乳动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目前,已经确认的致畸动物的致畸物有甲基汞和某些病毒。7.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污染物是( )(分数:2.00)A.氯丹B.滴滴涕C.毒杀酚D.狄氏剂E.亚硝酸盐 解析:解析:环境激素是指环境中存在一
17、些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中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动物和人的内分泌功能。许多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雌激素活性,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主要包括杀虫剂,如氯丹、滴滴涕、毒杀酚、狄氏剂等,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烷基苯酚化合物,丁基羟基茴香醚等。因此,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污染物是亚硝酸盐。8.甲基汞进入机体后的靶器官是( )(分数:2.00)A.脑 B.心脏C.肺脏D.脾脏E.肾脏解析:解析:汞有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 3 种形式,其中甲基汞性质稳定,通过食物链富集,难于排出体外。甲基汞毒性很强,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因此,甲基汞进入机
18、体后的靶器官是脑。9.水俣病是指( )(分数:2.00)A.铅中毒B.砷中毒C.镉中毒D.汞中毒 E.氟中毒解析:解析:水俣病发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日本水俣湾地区,是历史上首次发生重金属污染的重大事件。经科学查明是由于水俣湾地区化工企业采用汞作催化剂,将大量含汞的废水排入附近的海湾,导致当地居民食用该水域的鱼类而引起甲基汞中毒。因此,水俣病是指汞中毒。10.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缺乏( )(分数:2.00)A.硒B.碘 C.锌D.钴E.钼解析:解析:地方性克汀病是胚胎时期和出生后早期碘缺乏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造成的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和聋哑等。一
19、般患病率占甲状腺肿地区入口的 15,严重地区可高达 510。因此,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缺乏碘。11.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分数:2.00)A.粮油制品B.调味品C.肉与肉制品 D.水果及其制品E.蔬菜及其制品解析:解析: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动物性食品,尤其是肉与肉制品(病死畜禽肉、酱卤肉、熟内脏等)、蛋与蛋制品。因此,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肉与肉制品。12.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分数:2.00)A.具有毒性作用B.导致肠道菌群失调C.细菌耐药性增加D.引起心血管疾病 E.引起变态(过敏)反应解析:解析:抗微生物药
20、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变态反应、毒性作用、菌群失调和耐药株出现等。因此,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不包括引起心血管疾病。13.评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指标是( )(分数:2.00)A.大肠杆菌B.大肠菌群C.沙门氏菌D.菌落总数 E.布鲁氏菌解析:解析:菌落总数的多少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菌落总数的测定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用以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食品卫生学评价。因此,评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指标是菌落总数。14.大肠菌群的特性不包括( )(分数:2.00)A.发酵乳糖B.产酸产气C.无芽孢D.革兰氏阳性 E.需氧和兼性厌氧解析
21、:解析: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因此,大肠菌群的特性不包括革兰氏阳性。15.动物肉品中不得检出( )(分数:2.00)A.志贺氏菌 B.微球菌C.乳酸杆菌D.嗜盐杆菌E.黄色杆菌解析:解析:致病菌是指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细菌,食品中致病菌主要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志贺氏菌是典型的肠道致病菌,可导致动物性食物中毒;而微球菌、乳酸杆菌、嗜盐杆菌、黄色杆菌等不属于致病微生物。16.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的特征为( )(分数:2.00)A.腹痛B.腹泻C.呕吐D.发热E.肌肉麻痹 解析:解析:
22、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为 17 天,中毒特征为肌肉麻痹。主要症状为头晕、无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咽喉阻塞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垂体等,严重者死亡。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因此,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的特征为肌肉麻痹。17.所有食品动物禁用的药物是( )(分数:2.00)A.赛拉唑B.巴胺磷C.氯羟吡啶D.呋喃唑酮 E.氯硝柳胺解析:解析:巴胺磷为广谱有机磷杀虫剂,能杀灭家畜体表寄生虫和卫生害虫;赛拉唑具有镇痛、镇静和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氯羟吡啶具有广泛的抗球虫作用;氯硝柳胺可杀灭钉螺,对绦虫有效;而呋喃唑酮为国家规定的食品动物禁用兽药。18.不具有游离作用的是(
23、 )(分数:2.00)A.破伤风毒素B.肉毒毒素C.抗毒素D.内毒素 E.外毒素解析:解析:细菌毒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外毒素是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类蛋白质,如破伤风毒素、肉毒毒素。它们被细菌分泌出去后有游离作用;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所以不具有游离作用。因此,不具有游离作用的是内毒素。19.通过食用猪肉传播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 )(分数:2.00)A.绦虫病B.棘球蚴病C.旋毛虫病 D.肝片吸虫病E.日本血吸虫病解析:解析: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寄生于人、猪、犬
24、、猫等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的幼虫与成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宿主因摄食了含有包囊幼虫的动物肌肉而受感染,所以人可以通过食用猪肉感染旋毛虫病。因此,通过食用猪肉传播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旋毛虫病。20.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是( )(分数:2.00)A.炭疽B.结核病C.旋毛虫病 D.钩端螺旋体病E.日本血吸虫病解析:解析:炭疽、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日本血吸虫病等均为人兽并重的人畜共患病;只有旋毛虫病为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21.属于互源性人兽共患病的是( )(分数:2.00)A.棘球蚴病B.日本血吸虫病 C.肉孢子虫病D.旋毛虫病E.肝片吸虫病解析:解析:人畜并重的(互源性)人兽共患
25、病是指人和动物都是其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在自然条件下,病原体可以在人间、动物间及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染,人和动物互为传染源,如结核病、炭疽、日本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因此,属于互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是日本血吸虫病。22.属于人兽并重的人畜共患病是( )(分数:2.00)A.炭疽 B.马脑炎C.旋毛虫病D.棘球蚴病E.囊尾蚴病解析:解析:人畜并重的(互源性)人兽共患病是指人和动物都是其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在自然条件下,病原体可以在人间、动物间及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染,人和动物互为传染源,如结核病、炭疽、日本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因此,属于人兽并重的人畜共患病是炭疽。23.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是( )(分
26、数:2.00)A.沙门氏菌病B.猪链球菌病C.流行性出血热 D.牛海绵状脑病E.高致病性禽流感解析:解析: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动物地方病,是指一种疾病和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传染给人和家畜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反映了病原体的进化本质及与各种生物的内在联系。已知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疾病。因此,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是流行性出血热。24.猪场带猪消毒最常用的消毒药是( )(分数:2.00)A.01高锰酸钾溶液B.01氢氧化钠溶液C.03食盐溶液D.03过氧乙酸溶液 E.03福尔马林溶液解析:解析:定期进行带畜禽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
27、生物。常用于带畜禽消毒的消毒药物有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溶液或 01新洁尔灭溶液,05以下浓度的过氧乙酸对人畜无害。2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鸡应作( )(分数:2.00)A.产酸处理B.冷冻处理C.高温处理D.盐腌处理E.销毁处理 解析:解析:根据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规定,烈性疾病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需根据技术要求进行销毁处理。因此,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鸡应作销毁处理。26.常用于染疫皮张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是( )(分数:2.00)A.化制B.高温高压C.化学消毒 D.煮沸消毒E.紫外线照射解析:解析:对于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可疑被污染和一
28、般染疫动物的皮毛消毒常用盐酸食盐溶液消毒法,属于化学消毒法无害化处理。因此,常用于染疫皮张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是化学消毒。27.对患结核病的奶牛应作( )(分数:2.00)A.高温处理B.化制处理C.销毁处理 D.生物热处理E.化学消毒处理解析:解析: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定中销毁的适用对象疾病名录中含有结核病。因此,对患结核病的奶牛应作销毁处理。28.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水疱病病猪应进行( )(分数:2.00)A.高温处理B.冷冻处理C.盐腌处理D.销毁处理 E.产酸处理解析:解析:按照国家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办法,销毁适用对象包括确认为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
29、洲马瘟等的染疫动物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应该销毁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因此,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水疱病病猪应进行销毁处理。29.不能用生物热消毒法处理病畜粪便的疫病是( )(分数:2.00)A.口蹄疫B.猪瘟C.炭疽 D.猪丹毒E.布鲁氏菌病解析:解析:生物热消毒法无法杀灭炭疽、气肿疽等能形成芽孢的病原微生物,只能通过焚烧或经有效的消毒液消毒后深埋处理。因此,不能用生物热消毒法处理病畜粪便的疫病是炭疽。30.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最常用且经济的方法是( )(分数:2.00)A.焚烧B.掩埋C.化学消毒D.生物热消毒 E.机械性清除解析:解析: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有
30、焚烧法、掩埋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热消毒法。其中生物热消毒法是粪便经济而有效的消毒方法,湿粪堆积发酵所产生的生物热可杀灭一切不形成芽孢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因此,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最常用且经济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31.经过好氧处理后的屠宰污水上层清液,在排放前常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分数:2.00)A.氯化消毒 B.碱消毒C.酸消毒D.过氧化消毒E.表面活性剂消毒解析:解析:经过好氧处理后的污水上层清液,经氯化消毒后排出,沉积的剩余污泥则进行浓缩处理。因此,经过好氧处理后的屠宰污水上层清液,在排放前常采取的处理方法是氯化消毒。32.动物诊疗场所选址,距离畜禽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动物交
31、易场所应不少于( )(分数:2.00)A.40mB.60mC.80mD.100mE.200m 解析:解析:依据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动物诊疗场所选址距离畜禽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动物交易场所应不少于 200m。33.动物诊疗机构兽医人员进入高危险性人畜共患病病区时需使用的加强防护用品是( )(分数:2.00)A.工作服B.工作帽C.工作鞋D.防护镜 E.医用口罩解析:解析:按照法律条款规定,动物诊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和医用口罩。而进入高危险性人畜共患病病区时需使用的加强防护用品是防护镜、外科口罩、手套和鞋套。因此,动物诊疗机构兽医人员进入高危险性人
32、畜共患病病区时需使用的加强防护用品是防护镜。34.动物诊疗结构至少应有两个分区,其中之一必须是( )(分数:2.00)A.动物手术区B.动物诊疗区C.动物处理区D.动物疫病区 E.动物消毒区解析:解析:动物诊疗机构至少要分成动物普通病区和动物疫病区,且对动物疫病区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非医疗工作人员和病畜畜主不得进入动物疫病区。因此,动物诊疗结构至少应有两个分区,其中之一必须是动物疫病区。二、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30.00)A工业三废污染 B饲草种植中农药残留 C畜禽养殖中兽药残留 D食品流通中掺杂掺假 E食品加工中添加剂使用(分数:6.00)(1).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 )
33、(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亚硝酸盐是一类能使肉类制品呈现良好色泽的食品添加剂,对肉毒梭菌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提高肉制品的风味。在动物性食品加工中,滥用食品添加剂,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添加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从而造成污染,如肉制品中过量添加护色剂亚硝酸盐。因此,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中添加剂使用。(2).肉制品中的多氯联苯主要来源于(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污染土壤环境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有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以及农药、化肥、石油、酚类、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类、有机合成洗涤剂、橡胶等。因此,肉制品中的多氯
34、联苯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污染。(3).猪肉中的盐酸克伦特罗主要来源于(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盐酸克伦特罗是平喘药,俗称瘦肉精,为一种 -兴奋剂,添加在饲料中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的瘦肉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但猪肉中残留盐酸克伦特罗会导致食用者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和疼痛等中毒症状。因此,猪肉中的盐酸克伦特罗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中兽药残留。A孔雀石绿 B己烯雌酚 C氯霉素 D克伦特罗 E呋喃唑酮(分数:6.00)(1).一养牛户,为治疗奶牛乳房炎,将某种禁用药物注入奶牛乳房中治疗数日,使乳中大量残留该药物,可以引起食用者骨髓造血机能受到抑制,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35、。牛奶中最可能残留的禁用药物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氯霉素能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均禁止氯霉素用于所有食品源性动物。因此,牛奶中最可能残留的禁用药物是氯霉素。(2).一养牛户为了促进肉牛生长,长期给肉牛使用某种禁用药物,使肉牛中大量残留该药物,长期食用对食用者的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有可能引起癌变。牛肉中最可能残留的禁用药物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性激素,如己烯雌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对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诱发癌症,对人的肝脏等组
36、织有损害作用。因此,牛肉中最可能残留的禁用药物是己烯雌酚。(3).一养猪户,为增加瘦肉率,减少脂肪沉积,在饲料中非法添加某种禁用药物,造成猪肉中大量残留该药物,可引起食用者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和疼痛等中毒症状。猪肉中最可能残留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兴奋剂是一类能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并激活该受体的药物,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瘦肉率,减少脂肪沉积,提高饲料转化率。目前在畜禽养殖中非法使用较广泛的激动剂主要有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沙丁胺醇等。人食用克伦特罗后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和疼痛等中毒症
37、状。因此,猪肉中最可能残留的药物是克伦特罗。A沙门氏菌 B葡萄球菌 C李斯特菌 D肉毒梭菌 E大肠埃希菌(分数:6.00)(1).一中年妇女食用熟猪头肉后,发生腹痛和腹泻,随后出现发热、败血症和脑膜炎症状。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的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也是食品中常见的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主要中毒食品来源为熟肉制品、乳制品和水产品等。中毒后病人表现为腹痛和腹泻,随后出现发热、败血症和脑膜炎症状。因此,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李斯特菌。(2).一男童
38、夏天饮用牛乳后,突然发生恶心,反复剧烈呕吐,唾液很多,上腹部疼痛,并有腹泻。呕吐物中混有胆汁和血液,腹泻为水样便。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由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中毒食物来源主要为乳与乳制品、剩饭、含乳的冷冻食品等。中毒后病人表现为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大量分泌唾液,上腹部疼痛,并有腹泻。呕吐物中混有胆汁和血液,腹泻为水样便。因此,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3).一男青年食用牛肉罐头后,出现头晕,无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
39、困难,吞咽和呼吸困难,脖子无力而垂头等肌肉麻痹为特征的症状。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又称肉毒毒素食物中毒,是由摄入肉毒梭菌毒素而发生的一种细菌毒素性食物中毒。中毒食物来源主要是肉罐头、家庭自制发酵食品、肉制品等。中毒后病人表现为头晕,无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困难,吞咽和呼吸困难等肌肉麻痹症状。因此,根据食物中毒症状,选出受污染食物中最可能的病原菌是肉毒梭菌。A醛和酮 B多环芳烃 C多氯联苯 D亚硝酸盐 E胺类化合物(分数:6.00)(1).肉品发生腐败变质时,由于蛋白质分解,会产
40、生不良气味且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的物质。这种有害的物质最可能是( )(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肉品发生腐败变质时由于蛋白质大量分解,会产生大量氨和胺类物质,这些物质气味不良,且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因此,这种有害的物质最可能是胺类化合物。(2).熏肉、羊肉串等肉类在熏、烤过程中,因与明火和烟接触,温度高,会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这种有害物质最可能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熏肉、羊肉串等肉类在熏、炸、烤的过程中,因与明火和浓烟接触,温度极高,会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这类物质对人具有致癌作用。因此,这种有害的物质最可能是多环芳烃。(3).
41、为了使肉制品成色良好,加工中添加一种护色剂。但添加过量或混合不均匀时,食入较多的该种物质可引起食用者出现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缺氧症状。肉品中这种有害物质最可能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护色剂是一种能使肉品呈现良好色泽的添加剂,目前常用的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但添加过量或混合不均匀时,食入较多的该种物质可以引起食用者出现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缺氧症状。因此,这种有害的物质最可能是亚硝酸盐。A溶解氧 B生化需氧量 C化学耗氧量 D悬浮物 E混浊度(分数:6.00)(1).一定时间和温度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受微生物分解所耗去水体溶解氧的总量是( )(分数:2.00)A.
42、B. C.D.E.解析:解析:在一定时间和温度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受微生物氧化分解时所耗去水体溶解氧的总量称为生化需氧量,数值越高说明有机污物含量越多。(2).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和一些还原物质所耗氧量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和一些还原物质所消耗的总氧量称为化学耗氧量,代表水体中可以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3).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为(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称为悬浮物,包括不溶于水的淤泥、黏土、有机物、微生物等。因此,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为悬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