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7415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 )(分数:2.00)A.温度升高,颜色鲜红B.温度升高,颜色暗红C.温度降低,颜色鲜红D.温度降低,颜色暗红E.温度不变,颜色暗红2.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 )(分数:2.00)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C.红色血栓D.透明血栓E.败血型血栓3.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分数:2.00)A.血小板和白蛋白B.血小板和纤维蛋白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小板和白细胞E.纤维蛋白和白细胞4.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

    2、 )(分数:2.00)A.肝脏B.心脏C.肾脏D.大脑E.脾脏5.动物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分数:2.00)A.心B.肝C.脾D.肾E.胃6.在休克发展的微循环瘀血期,微循环的特点是( )(分数:2.00)A.灌少于流B.灌大于流C.灌等于流D.不灌不流E.灌流不变7.休克早期微循环的特征是( )(分数:2.00)A.灌少于流B.灌多于流C.多灌少流D.多灌多流E.不灌不流8.不属于适应性反应的是( )(分数:2.00)A.萎缩B.坏死C.增生D.化生E.肥大9.萎缩是指已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 )(分数:2.00)A.体积不变、功能增强B.体积不变、功能减退C.体积缩小、功能增强D

    3、.体积缩小、功能不变E.体积缩小、功能减退10.创伤愈合时不属于肉芽组织固有成分的是( )(分数:2.00)A.胶原纤维B.成纤维细胞C.中性粒细胞D.平滑肌细胞E.新生毛细血管11.构成肉芽组织主要成分除毛细血管外,还有( )(分数:2.00)A.肌细胞B.上皮细胞C.纤维细胞D.成纤维细胞E.多核巨细胞12.左心功能不全常引起( )(分数:2.00)A.肾水肿B.肺水肿C.脑水肿D.肝水肿E.脾水肿13.创伤性肉芽组织表层结构的组成主要是( )(分数:2.00)A.渗出液和炎性细胞B.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C.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D.成熟的结缔组织E.疏松结缔组织14.呼吸性酸中毒的特征是(

    4、)(分数:2.00)A.血浆 H 2 CO 3 浓度原发性减少B.血浆 H 2 CO 3 浓度原发性升高C.血浆 HCO 3 - 浓度原发性升高D.血浆 HCO 3 - 浓度原发性减少E.血浆 HCO 3 - 浓度不变15.动物某些原发性疾病导致体内 NaHCO 3 含量降低,主要引起( )(分数:2.00)A.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6.呼吸性碱中毒的特点( )(分数:2.00)A.血浆 NaHCO 3 原发性增加B.血浆 NaHCO 3 原发性减少C.血浆 H 2 CO 3 含量原发性增加D.血浆出 H 2 CO 3 含

    5、量继发性增加E.血浆 H 2 CO 3 含量原发性减少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黄色 B鲜红色 C樱桃红色 D酱油色 E苍白色(分数:4.00)(1).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可视黏膜的颜色变化是( )(分数:2.00)A.B.C.D.E.(2).氰化物中毒性缺氧,可视黏膜颜色的变化是( )(分数:2.00)A.B.C.D.E.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分数:4.00)(1).在病毒性脑炎时渗出的炎性细胞主要是( )。(分数:2.00)A.B.C.D.E.(2).在寄生虫性炎症或变态反应性炎症时,引起渗出的白细胞主要是( )(分数:

    6、2.00)A.B.C.D.E.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分数:4.00)(1).化脓灶内的炎性细胞是( )(分数:2.00)A.B.C.D.E.(2).寄生虫病灶内常见的炎性细胞是( )(分数:2.00)A.B.C.D.E.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一奶牛长期患病,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和贫血等。死后剖检可见多种器官组织,尤其是肺、淋巴结和乳房等处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结节性病变,切面有似豆腐渣样、质地松软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物质。(分数:6.00)(1).似豆腐渣样病理变化属于( )(分数:2.00)A.蜡样坏死B.湿性坏C.

    7、干酪样坏死D.液化性坏死E.贫血性梗死(2).该奶牛所患的病最有可能是( )(分数:2.00)A.牛结核病B.牛放线菌病C.牛巴氏杆菌病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E.牛传染性胸膜肺炎(3).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似豆腐渣样物为( )(分数:2.00)A.肉芽组织B.寄生虫结节C.中性粒细胞团块D.嗜酸性粒细胞团块E.无定型结构的坏死物某鸡场,雏鸡发病,表现头颈震颤、共济失调,镜下见脑神经变性坏死,有噬神经元和血管套形成,胶质细胞增多。(分数:6.00)(1).病雏脑部病变是( )(分数:2.00)A.脑软化B.化脓性脑炎C.化脓性脑膜炎D.化脓性脑膜脑炎E.非化脓性脑炎(2).脑部形成血管套的细胞是(

    8、 )(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酸性粒细胞D.碱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3).脑部增生的胶质细胞是( )(分数:2.00)A.星形胶质细胞B.室管膜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小胶质细胞E.雪旺氏细胞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 )(分数:2.00)A.温度升高,颜色鲜红B.温度升高,颜色暗红C.温度降低,颜色鲜红D.温度降低,颜色暗红 E.温度不变,颜色暗红解析:解析:瘀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

    9、因此,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温度降低、颜色暗红。2.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 )(分数:2.00)A.白色血栓 B.混合血栓C.红色血栓D.透明血栓E.败血型血栓解析:解析:白色血栓形成的过程是血小板不断地析出和黏附在受伤的血管壁上,然后混入少量白细胞和纤维蛋白。白色血栓通常见于心脏和动脉系统内,如心瓣膜上,构成血栓的头部。因此,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白色血栓。3.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分数:2.00)A.血小板和白蛋白B.血小板和纤维蛋白 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小板和白细胞E.纤维蛋白和白细胞解析:解析:白色血栓又称析出性血栓,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还含有少量白细胞

    10、,常构成血栓的头部。因此,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4.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 )(分数:2.00)A.肝脏B.心脏C.肾脏D.大脑E.脾脏 解析:解析:梗死是指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发生坏死。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贫血性梗死是指梗死灶的颜色呈灰白色,此种梗死常发生于心、脑、肾等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组织,梗死灶呈黄白色,形状与阻塞动脉的分布区域相一致;贫血性梗死灶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病灶稍隆起,略干燥,硬固,灰白色,与周围的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因此,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脾脏。5.动物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分数:2.00)A.心B.肝

    11、C.脾 D.肾E.胃解析:解析:出血性梗死由于梗死灶的颜色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此种梗死多见于肺、脾、肠等组织结构疏松、血管吻合支较丰富的器官。在发生梗死之前这些器官已处于高度瘀血状态,梗死发生后大量红细胞进入梗死区,使梗死区呈现暗红色或紫色。因此,动物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脾。6.在休克发展的微循环瘀血期,微循环的特点是( )(分数:2.00)A.灌少于流B.灌大于流 C.灌等于流D.不灌不流E.灌流不变解析:解析: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微循环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功能障的全身病理过程。按休克时间可以分为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瘀血期(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和微

    12、循环凝血期。其中微循环瘀血期的特点是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因此,在休克发展的微循环瘀血期,微循环的特点是灌大于流。7.休克早期微循环的特征是( )(分数:2.00)A.灌少于流 B.灌多于流C.多灌少流D.多灌多流E.不灌不流解析:解析:根据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将休克分为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瘀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微循环缺血期是休克发生的早期阶段,微循环的主要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因此,休克早期微循环的特征是灌少于流。8.不属于适应性反应的是( )(分数:2.00)A.萎缩B.坏死 C.增生D.化生E.肥大解析:解析:适应是指动物机体对体内、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各种积极有效的反应。组织细胞

    13、的适应从形态结构变化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增生、萎缩、肥大及化生等。因此,不属于适应性反应的是坏死。9.萎缩是指已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 )(分数:2.00)A.体积不变、功能增强B.体积不变、功能减退C.体积缩小、功能增强D.体积缩小、功能不变E.体积缩小、功能减退 解析:解析: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因其组织细胞的体积减小和数量减少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因此,萎缩是指已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体积缩小、功能减退。10.创伤愈合时不属于肉芽组织固有成分的是( )(分数:2.00)A.胶原纤维B.成纤维细胞C.中性粒细胞D.平滑肌细胞 E.新生毛细血管解析:解析:肉芽组织是由毛细血管

    14、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所形成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的结缔组织。肉芽组织是由幼稚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少量的胶原纤维和多量炎性细胞等有形成分所组成。因此,创伤愈合时不属于肉芽组织固有成分的是平滑肌细胞。11.构成肉芽组织主要成分除毛细血管外,还有( )(分数:2.00)A.肌细胞B.上皮细胞C.纤维细胞D.成纤维细胞 E.多核巨细胞解析:解析:肉芽组织是指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所形成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的结缔组织,肉芽组织是由幼稚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少量的胶原纤维和多量炎性细胞等有形成分所组成,光镜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结构,即表面为坏死层,下层为肉芽组织层,再下层为较成熟

    15、的结缔组织层,最下层是成熟的结缔组织层。因此,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除毛细血管外,还有成纤维细胞。12.左心功能不全常引起( )(分数:2.00)A.肾水肿B.肺水肿 C.脑水肿D.肝水肿E.脾水肿解析:解析:水肿包括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水肿。全身性水肿有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等。心性水肿是心功能不全,特别是右心功能不全时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水肿,主要表现为四肢、胸腹部皮下水肿;而左心心功能不全引起肺水肿;肾性水肿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性水肿是严重肝功能不全、特别是肝硬变时发生的全身性水肿,同时伴有大量的腹水形成。因此,左心功能不全常引起肺水肿。13.创伤性肉芽组织表层结构的组成主

    16、要是( )(分数:2.00)A.渗出液和炎性细胞 B.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C.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D.成熟的结缔组织E.疏松结缔组织解析:解析:肉芽组织是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的新生幼稚结缔组织,表层是均质红染、散在有许多炎性细胞和破碎核的坏死层渗出液。因此,创伤性肉芽组织表层结构的组成主要是渗出液和炎性细胞。14.呼吸性酸中毒的特征是( )(分数:2.00)A.血浆 H 2 CO 3 浓度原发性减少B.血浆 H 2 CO 3 浓度原发性升高 C.血浆 HCO 3 - 浓度原发性升高D.血浆 HCO 3 - 浓度原发性减少E.血浆 HCO 3 - 浓度不变解析:解析:

    17、呼吸性酸中毒是以血浆 H 2 CO 3 浓度原发性增高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因此,呼吸性酸中毒的特征是血浆 H 2 CO 3 浓度原发性升高。15.动物某些原发性疾病导致体内 NaHCO 3 含量降低,主要引起( )(分数:2.00)A.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解析:解析:代谢性酸中毒是指以血浆 HCO 3 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在兽医临床上最为常见和重要,主要见于机体内碱性物质丧失过多(如肠液丢失等)或酸性物质排出减少(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动物原发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因此,动物某些原发性疾病导致体内 NaHCO 3

    18、 含量降低,主要引起代谢性酸中毒。16.呼吸性碱中毒的特点( )(分数:2.00)A.血浆 NaHCO 3 原发性增加B.血浆 NaHCO 3 原发性减少C.血浆 H 2 CO 3 含量原发性增加D.血浆出 H 2 CO 3 含量继发性增加E.血浆 H 2 CO 3 含量原发性减少 解析:解析: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碳酸浓度原发性降低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因此,呼吸性碱中毒的特点是血浆 H 2 CO 3 含量原发性减少。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黄色 B鲜红色 C樱桃红色 D酱油色 E苍白色(分数:4.00)(1).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可视黏膜的颜

    19、色变化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亚硝酸盐可以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运氧能力,表现为可视黏膜发绀、末梢血液呈酱油色。因此,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时可视黏膜的颜色变化是酱油色。(2).氰化物中毒性缺氧,可视黏膜颜色的变化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氰化物中毒会造成动物机体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损伤,使电子传递过程发生障碍,导致组织利用氧障碍,使血液呈鲜红色。因此,氰化物中毒性缺氧时可视黏膜颜色的变化是鲜红色。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分数:4.00)(1).在病毒性脑炎时渗出的炎性

    20、细胞主要是(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病毒性脑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的炎症过程,病变特征为神经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反应和胶质细胞增生等。浸润的主要细胞成分是淋巴细胞,同时也有数量不等的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周围形成血管袖套现象。因此,在病毒性脑炎时渗出的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2).在寄生虫性炎症或变态反应性炎症时,引起渗出的白细胞主要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能吞噬变态反应时抗原抗体复合物,调整限制速发型变态反应;同时在寄生虫引起的炎性反应灶内,可吸附于虫体表面,对寄生虫有

    21、直接杀伤作用。因此,在寄生虫性炎症或变态反应性炎症时,引起渗出的白细胞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分数:4.00)(1).化脓灶内的炎性细胞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成分,是急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及炎症早期最常见的炎细胞,所以又称急性炎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炎症,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嗜碱性粒细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炎;淋巴细胞在慢性炎症、急性炎症的恢复期及病毒性炎症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过程中为主要的炎性细胞;单核细胞常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慢性

    22、炎症、某些非化脓性炎症(结核、伤寒)、病毒感染等。因此,化脓灶内的炎性细胞是中性粒细胞。(2).寄生虫病灶内常见的炎性细胞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成分,是急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及炎症早期最常见的炎细胞,所以又称急性炎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炎症,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嗜碱性粒细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炎;淋巴细胞在慢性炎症、急性炎症的恢复期及病毒性炎症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过程中为主要的炎性细胞;单核细胞常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某些非化脓性炎症(结核、伤寒)、病毒感染等。因此,寄生虫病灶内常见的炎性细

    23、胞是嗜酸性粒细胞。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一奶牛长期患病,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和贫血等。死后剖检可见多种器官组织,尤其是肺、淋巴结和乳房等处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结节性病变,切面有似豆腐渣样、质地松软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物质。(分数:6.00)(1).似豆腐渣样病理变化属于( )(分数:2.00)A.蜡样坏死B.湿性坏C.干酪样坏死 D.液化性坏死E.贫血性梗死解析:解析:干酪样坏死属于凝固性坏死的一种,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和鼻疽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炎症。干酪样坏死灶局部除了凝固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量的由结核杆菌产生的脂类物质,使坏死灶外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松软无结构,似干

    24、酪(奶酪)样或豆腐渣样,故称为干酪样坏死。因此,似豆腐渣样病理变化属于干酪样坏死。(2).该奶牛所患的病最有可能是( )(分数:2.00)A.牛结核病 B.牛放线菌病C.牛巴氏杆菌病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E.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解析:解析: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牛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和贫血等;病理特征是在多种器官组织,尤其是肺、淋巴结和乳房等处形成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根据病牛表现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该奶牛所患的疾病最有可能是牛结核病。(3).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似豆腐渣样物为( )(分数:2.00)A.肉芽组织B.寄生虫结节

    25、C.中性粒细胞团块D.嗜酸性粒细胞团块E.无定型结构的坏死物 解析:解析:干酪样坏死灶除了凝固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量的由结核杆菌产生的脂类物质,使坏死灶外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松软无结构,似干酪(奶酪)样或豆腐渣样。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坏死组织的固有结构完全被破坏而消失,融合成均质、红染的无定型结构,病程较长时,坏死灶内可见有蓝染的颗粒状的钙盐沉着。因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似豆腐渣样物为无定型结构的坏死物。某鸡场,雏鸡发病,表现头颈震颤、共济失调,镜下见脑神经变性坏死,有噬神经元和血管套形成,胶质细胞增多。(分数:6.00)(1).病雏脑部病变是( )(分数:2.00)A.脑软化B.化脓性脑炎C

    26、.化脓性脑膜炎D.化脓性脑膜脑炎E.非化脓性脑炎 解析:解析:非化脓性脑炎是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的炎性过程,其病变特征是神经组织的变性坏死、血管反应以及胶质细胞增生等变化。因此,根据病鸡的病变特征,可以判定病雏脑部病变是非化脓脑炎。(2).脑部形成血管套的细胞是( )(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 C.酸性粒细胞D.碱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解析:解析:非化脓性脑炎是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的炎性过程,血管套是由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围管性细胞浸润所致,浸润的细胞主要成分是淋巴细胞,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周围形成一层或几层,即形成管套。因此,脑部形成血管套细胞是淋巴细胞。(3).脑部增生的胶质细胞是( )(分数:2.00)A.星形胶质细胞B.室管膜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小胶质细胞 E.雪旺氏细胞解析:解析:非化脓性脑炎是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的炎性过程,脑部增生的胶质细胞以小胶质细胞增生为主,可以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因此,脑部增生的胶质细胞是小胶质细胞。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