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动物疾病发展过程中,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到主要症状开始暴露的时期称为( )(分数:2.00)A.潜伏期B.前驱期C.临床经过期D.转归期E.濒危期2.动物疾病发展不同时期中最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是( )(分数:2.00)A.潜伏期B.前驱期C.临床经过期D.转归期E.终结期3.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 )(分数:2.00)A.病毒B.蛇毒C.紫外线D.芥子气E.电磁辐射4.细胞肿胀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分数:2.00)A.细菌感染B.全身性营
2、养不良C.中毒D.缺血E.缺氧5.与细胞水肿发生无关的是( )(分数:2.00)A.细胞内线粒体受损B.脂肪酸的氧化C.细胞膜的钠一钾泵功能障碍D.三羧酸循环障碍E.ATP 生成减少而致细胞能量供应不足6.脂肪变性是指( )(分数:2.00)A.组织中出现脂肪细胞B.脂肪细胞内脂肪滴增多C.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增多D.组织内脂滴增多或脂肪细胞增多E.正常不见脂滴的细胞内出现脂滴,或细胞浆内脂滴增多7.关于坏死的结局错误的描述是( )(分数:2.00)A.反应性炎症B.化生C.腐离脱落D.溶解吸收E.机化、组织包裹与钙化8.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时可以见到的特征性结构是( )(分数:2.00)A.核固
3、缩B.核碎片C.核小体D.残余小体E.凋亡小体9.因代谢障碍引起家禽痛风的物质是( )(分数:2.00)A.甘油三酯B.含铁血黄素C.嘌呤D.胆固醇E.糖原10.动物发生转移性钙化时可以出现( )(分数:2.00)A.血磷不变B.血钙不变C.血钙升高D.血钙降低E.血磷降低11.与肾转移性钙化发生有关的因素是( )(分数:2.00)A.甲状腺机能亢进B.甲状腺机能衰退C.甲状旁腺机能亢进D.甲状旁腺机能衰退E.维生素 D 减少12.黄疸时引起全身皮肤黏膜发生黄染的是( )(分数:2.00)A.胆红素B.脂褐素C.黑素色D.卟啉色素E.含铁血黄素13.新生动物的核黄疸是由于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内(
4、)(分数:2.00)A.与葡萄糖结合B.与蛋白质类物质结合C.与脂肪类物质结合D.与核酸结合E.与盐类结合14.动物心力衰竭细胞中的色素颗粒是( )(分数:2.00)A.脂褐素B.黑色素C.胆红素D.细胞色素E.含铁血黄素15.肺瘀血的常见原因是( )(分数:2.00)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肝功能衰竭D.肾功能衰竭E.脾功能衰竭16.“槟榔肝”的发生是由于( )(分数:2.00)A.肝瘀血伴随肝细胞坏死B.肝瘀血伴随胆色素沉着C.肝瘀血伴随淀粉样物质沉着D.慢性肝瘀血伴随肝细胞脂肪变性E.慢性肝瘀血伴随肝细胞颗粒变性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局部蔓延 B血道扩散 C
5、完全愈合 D不完全愈合 E淋巴道扩散(分数:4.00)(1).动物机体抵抗力较强,且经适当治疗,多数急性炎症局部的结构和功能均可恢复正常,此情形炎症结局最可能是( )(分数:2.00)A.B.C.D.E.(2).动物机体抵抗力低下,或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数量多、毒力强时,炎症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自然通道或组织间隙向周围扩散,此情形炎症结局最可能是( )(分数:2.00)A.B.C.D.E.A尿酸盐 B含铁血黄素 C黑色素 D胆红素 E脂褐素(分数:4.00)(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脏中出现的石灰样物是( )(分数:2.00)A.B.C.D.E.(2).溶血性疾病时,脾脏 HE 染色切片中巨噬
6、细胞内出现的棕色颗粒是( )(分数:2.00)A.B.C.D.E.A高胆红素血症 B血钙浓度升高 C尿酸盐沉着 D磷酸铵镁沉着 E含铁血黄素沉着(分数:4.00)(1).机体发生转移性钙化是由于( )(分数:2.00)A.B.C.D.E.(2).胆管阻塞可引起( )(分数:2.00)A.B.C.D.E.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某肉鸡场病死鸡,剖检见营养状况良好,肝脏肿大,颜色淡黄、油亮,切面结构模糊,有油腻感,质脆如泥。(分数:6.00)(1).该鸡肝脏的病变为( )(分数:2.00)A.脂肪变性B.颗粒变性C.淀粉样变D.脂肪浸润E.玻璃样变(2).将此肝脏作石蜡
7、切片,HE 染色后,镜下可见肝细胞内有( )(分数:2.00)A.红染团块B.红染条索C.红染小颗粒D.均质红染圆滴E.大小不一的空泡(3).若将肝脏作冰冻切片,证明该病变应采用( )(分数:2.00)A.PAS 染色B.苏丹染色C.刚果红染色D.普鲁蓝染色E.甲苯胺蓝染色某鸡场发生大量雏鸡死亡,剖检病死雏鸡见小脑肿胀、质地变软、软脑膜充血,镜下出现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分数:6.00)(1).发生的疾病最可能是( )(分数:2.00)A.维生素 A 缺乏症B.维生素 B 12 缺乏症C.维生素 C 缺乏症D.维生素 D 缺乏症E.维生素 E-硒缺乏症(2).病鸡脑组织病变的机制是( )(分数:
8、2.00)A.缺血性梗死B.干酪样坏死C.蜡样坏死D.液化性坏死E.湿性坏死(3).引起雏鸡脑病变的机制是( )(分数:2.00)A.氧化磷酸化过程障碍B.抗氧化功能障碍C.突触传递障碍D.神经递质生成障碍E.离子通道障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动物疾病发展过程中,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到主要症状开始暴露的时期称为( )(分数:2.00)A.潜伏期B.前驱期 C.临床经过期D.转归期E.濒危期解析:解析: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称为病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9、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诊经过期和终结期四个基本阶段。其中前驱期是指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到主要症状开始暴露的期间。因此,动物疾病发展过程中,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到主要症状开始暴露的时期称为前驱期。2.动物疾病发展不同时期中最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是( )(分数:2.00)A.潜伏期B.前驱期C.临床经过期 D.转归期E.终结期解析:解析:动物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称为病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经过期和终结期。其中临床经过期,又称症状明显期,是指紧接前驱期之后,疾病的主要或典型症状已经充分表现出来的阶段。由于疾病不同,所表现症状的特征和持续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对诊
10、断疾病很有价值。因此,动物疾病发展不同时期中最具有临床上诊断价值的是临床经过期。3.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 )(分数:2.00)A.病毒 B.蛇毒C.紫外线D.芥子气E.电磁辐射解析:解析:动物疾病发生的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等),生物性致病因素是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因。因此,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病毒。4.细胞肿胀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分数:2.00)A.细菌感染B.全身性营养不良 C.中毒D.缺血E.缺氧解析:解析:引起细胞肿胀的原因主要有细菌和病毒感染、中毒、缺氧、缺血、脂质过氧化、免疫反应、机械性损伤、电离辐
11、射等致病因素,凡是能改变细胞的离子浓度和水平衡的各种因素均能导致细胞肿胀。因此,细胞肿胀的常见原因不包括全身性营养不良。5.与细胞水肿发生无关的是( )(分数:2.00)A.细胞内线粒体受损B.脂肪酸的氧化 C.细胞膜的钠一钾泵功能障碍D.三羧酸循环障碍E.ATP 生成减少而致细胞能量供应不足解析:解析:细胞水肿(细胞肿胀)是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由于致病因子的不同,其发病机理也不同。一般是由于细胞受致病因子的作用,造成细胞膜损伤,细胞膜钠一钾泵功能障碍,细胞内 Na + 不能被泵出细胞外,Na + 在细胞内积蓄,致使细胞内 Na + 浓度升高而使细胞
12、内渗透压增高,于是水分进入细胞,结果引起细胞肿胀;或者致病因子破坏线粒体内的生物氧化酶系统,使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发生障碍,ATP 生成减少致使细胞能量供应不足,造成细胞膜钠一钾泵功能低下,使 Na + 在细胞内积蓄,此外还造成细胞内中间代谢产物增多,细胞器和大分子崩解,使细胞嗜水性增强。因此,与细胞水肿发生无关的是脂肪酸的氧化。6.脂肪变性是指( )(分数:2.00)A.组织中出现脂肪细胞B.脂肪细胞内脂肪滴增多C.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增多D.组织内脂滴增多或脂肪细胞增多E.正常不见脂滴的细胞内出现脂滴,或细胞浆内脂滴增多 解析:解析:脂肪变性是细胞内脂肪代谢障碍时的形态表现。其特点是胞浆内出
13、现了正常情况下在光镜下看不见的脂肪滴或胞浆内脂肪滴增多。因此,脂肪变性是指正常不见脂滴的细胞内出现脂滴或细胞浆内脂滴增多。7.关于坏死的结局错误的描述是( )(分数:2.00)A.反应性炎症B.化生 C.腐离脱落D.溶解吸收E.机化、组织包裹与钙化解析:解析:坏死组织作为机体的异物,和其他异物一样可刺激机体发生防御性反应,机体对坏死组织可通过反应性炎症、溶解吸收、腐离脱落、机化和包囊形成、钙化这五种方式加以处理和清除。因此,关于坏死的结局错误的描述是化生。8.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时可以见到的特征性结构是( )(分数:2.00)A.核固缩B.核碎片C.核小体D.残余小体E.凋亡小体 解析:解析:细
14、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动物机体一种保护现象,可以使周围组织免受死亡细胞释放的内容物引起的可能损害。形成凋亡小体是细胞凋亡的重要形态学特征。因此,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时可以见到的特征性结构是凋亡小体。9.因代谢障碍引起家禽痛风的物质是( )(分数:2.00)A.甘油三酯B.含铁血黄素C.嘌呤 D.胆固醇E.糖原解析:解析:禽痛风病是指体内瞟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伴有尿酸盐沉积于组织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可见关节、肾脏或其他组织内有大量石灰样物质沉着而引起相应器官组织的损伤。因此,因代谢障碍引起家禽痛风的物质是嘌呤。10.动物发生转移性钙化时可以出现( )(分数:2.00)A.血磷不变B.
15、血钙不变C.血钙升高 D.血钙降低E.血磷降低解析:解析:转移性钙化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全身性钙盐代谢障碍,血钙和(或)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机体多处健康组织上沉积所致。钙盐沉着的部位多见于肺脏、肾脏、胃黏膜和动脉管壁。因此,动物发生转移性钙化时可以出现血钙升高。11.与肾转移性钙化发生有关的因素是( )(分数:2.00)A.甲状腺机能亢进B.甲状腺机能衰退C.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D.甲状旁腺机能衰退E.维生素 D 减少解析:解析:转移性钙化是由于全身性钙盐代谢障碍,血钙和(或)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机体多处健康组织上沉积所致。钙盐沉着的部位多见于肺脏、肾脏、胃黏膜动脉管壁,血钙升高常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
16、进、骨质大量破坏或维生素 D 摄入量过多。因此,与肾转移性钙化发生有关的因素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12.黄疸时引起全身皮肤黏膜发生黄染的是( )(分数:2.00)A.胆红素 B.脂褐素C.黑素色D.卟啉色素E.含铁血黄素解析:解析:黄疸是由于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全身皮肤、巩膜和黏膜等组织出现黄染的现象。因此,黄疸时引起全身皮肤黏膜发生黄染的是胆红素。13.新生动物的核黄疸是由于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内( )(分数:2.00)A.与葡萄糖结合B.与蛋白质类物质结合C.与脂肪类物质结合 D.与核酸结合E.与盐类结合解析:解析: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时,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内,与脑部基底核的脂类结合,将神经核染成黄色,
17、称为核黄疸,严重时导致神经症状和死亡。因此,新生动物的核黄疸是由于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内与脂肪类物质结合。14.动物心力衰竭细胞中的色素颗粒是( )(分数:2.00)A.脂褐素B.黑色素C.胆红素D.细胞色素E.含铁血黄素 解析:解析:在心脏衰竭时,因肺发生瘀血,红细胞漏出于肺泡中,被肺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含铁血黄素,从而使肺和支气管的分泌物呈淡棕色或铁锈色。这种出现于心脏衰竭者肺内和痰内的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或心衰细胞。因此,动物心力衰竭细胞中的色素颗粒是含铁血黄素。15.肺瘀血的常见原因是( )(分数:2.00)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 C.肝功能衰竭D.肾功能衰竭E.脾功
18、能衰竭解析:解析:肺瘀血多见于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因此时左心腔内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大量血液淤积在肺组织内而造成肺瘀血。因此,肺瘀血的常见原因是左心衰竭。16.“槟榔肝”的发生是由于( )(分数:2.00)A.肝瘀血伴随肝细胞坏死B.肝瘀血伴随胆色素沉着C.肝瘀血伴随淀粉样物质沉着D.慢性肝瘀血伴随肝细胞脂肪变性 E.慢性肝瘀血伴随肝细胞颗粒变性解析:解析:槟榔肝是指肝切面由暗红色的瘀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肪变性部分相互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类似槟榔或肉豆蔻切面的花纹色彩的病变肝脏,主要发生于鸡脂肪肝综合征。肝脂肪变性比较显著和弥漫,一般表现为肝脏肿大,质地脆软,色泽淡黄至土黄,
19、切面结构模糊,有油腻感,质脆如泥。因此,“槟榔肝”的发生是由于慢性肝瘀血伴随肝细胞脂肪变性。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局部蔓延 B血道扩散 C完全愈合 D不完全愈合 E淋巴道扩散(分数:4.00)(1).动物机体抵抗力较强,且经适当治疗,多数急性炎症局部的结构和功能均可恢复正常,此情形炎症结局最可能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炎症的结局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和反应性,致炎因子的性质、刺激强度和作用时间长短等因素也有影响。在多数情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经过适当的治疗,病原微生物被消灭,炎症灶内坏死组织及渗出物被溶解吸收,通过周围健康细胞的
20、再生修复,最后完全恢复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这种炎症结局称为完全痊愈。(2).动物机体抵抗力低下,或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数量多、毒力强时,炎症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自然通道或组织间隙向周围扩散,此情形炎症结局最可能是(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或病微生物毒力强、数量多的情况下,病原微生物在局部大量繁殖,炎症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可经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自然通道向周围组织、器官扩散,这种炎症结局称为局部蔓延。A尿酸盐 B含铁血黄素 C黑色素 D胆红素 E脂褐素(分数:4.00)(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脏中出现的石灰样物是( )(分数:2.00)A. B.C.D
21、.E.解析:解析: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出现的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以引起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形成红白相间的“花斑肾”。因此,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脏中出现的石灰样物是尿酸盐。(2).溶血性疾病时,脾脏 HE 染色切片中巨噬细胞内出现的棕色颗粒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红细胞可以在血管内被破坏,也可以在肺、脾、淋巴结、骨髓、肾脏等器官内被巨噬细胞吞噬而破坏,在细胞酶的作用下,血红蛋白被分解为不含铁的橙色血质和含铁的含铁血黄素而沉着于组织内。因此,溶血性疾病时,脾脏 HE 染色切片中巨噬细胞内出现的棕色颗粒是含铁血黄素。A高胆红素血症 B血钙浓
22、度升高 C尿酸盐沉着 D磷酸铵镁沉着 E含铁血黄素沉着(分数:4.00)(1).机体发生转移性钙化是由于(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转移性钙化是由于全身性的钙、磷代谢障碍,引起动物机体血钙或血磷升高,导致钙盐在机体多处健康组织内沉积所致。因此,机体发生转移性钙化是由于血钙浓度升高。(2).胆管阻塞可引起(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胆管系统的闭塞,胆汁排除障碍,毛细胆管破裂,直接胆红素进入血液所致,容易产生高胆红素血症。因此,胆管阻塞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某肉鸡场病死鸡,
23、剖检见营养状况良好,肝脏肿大,颜色淡黄、油亮,切面结构模糊,有油腻感,质脆如泥。(分数:6.00)(1).该鸡肝脏的病变为( )(分数:2.00)A.脂肪变性 B.颗粒变性C.淀粉样变D.脂肪浸润E.玻璃样变解析:解析:脂肪变性是指细胞内脂肪代谢障碍时的形态表现,其特点是细胞胞浆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在光镜下看不见的脂肪滴,或胞浆内脂肪滴增多。根据病鸡肝脏肿大,颜色淡黄、油亮,切面结构模糊,有油腻感,质脆如泥等肝脏病变特征,判定该鸡肝脏的病变为脂肪变性。(2).将此肝脏作石蜡切片,HE 染色后,镜下可见肝细胞内有( )(分数:2.00)A.红染团块B.红染条索C.红染小颗粒D.均质红染圆滴E.大小
24、不一的空泡 解析:解析:在正常细胞结构中,脂滴是重要的胞浆内含物之一,脂滴以极小的微粒散布于细胞浆中,光镜下看不见。脂滴的主要成分是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及类脂质(胆固醇之类),在常规石蜡切片中由于脂滴被脂溶剂(酒精、二甲苯等)溶解而呈圆形空泡状。因此,将上述肝脏作石蜡切片,HE 染色后,镜下可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一的空泡。(3).若将肝脏作冰冻切片,证明该病变应采用( )(分数:2.00)A.PAS 染色B.苏丹染色 C.刚果红染色D.普鲁蓝染色E.甲苯胺蓝染色解析:解析:在正常细胞结构中,脂滴以极小的微粒散布于细胞浆中,光镜下看不见。在病理情况下,细胞受病因作用的影响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进而引起
25、细胞浆内脂类积聚,由于积聚的脂类量大,用特殊方法染色后,在光镜下可以观察到。目前一般可作冰冻切片、苏丹或油红染色显示脂肪,染料可将脂肪染成橘红色。因此,若将上述肝脏作冰冻切片,证明该病变应采用苏丹染色。某鸡场发生大量雏鸡死亡,剖检病死雏鸡见小脑肿胀、质地变软、软脑膜充血,镜下出现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分数:6.00)(1).发生的疾病最可能是( )(分数:2.00)A.维生素 A 缺乏症B.维生素 B 12 缺乏症C.维生素 C 缺乏症D.维生素 D 缺乏症E.维生素 E-硒缺乏症 解析:解析:液化性坏死是指坏死组织因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分解变为液态。脑组织坏死后很快液化,呈半流体状,故称脑软化。
26、鸡硒-维生素 E 缺乏时引起的小脑软化属于液化性坏死。根据病鸡的临床病变特征,可以判定发生的疾病最可能是维生素 E-硒缺乏症。(2).病鸡脑组织病变的机制是( )(分数:2.00)A.缺血性梗死B.干酪样坏死C.蜡样坏死D.液化性坏死 E.湿性坏死解析:解析:液化性坏死是指坏死组织因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分解变为液态。脑组织坏死后很快液化,呈半流体状,故称脑软化。鸡硒-维生素 E 缺乏时引起的小脑软化属于液化性坏死。因此,病鸡脑组织病变的机制是液化性坏死。(3).引起雏鸡脑病变的机制是( )(分数:2.00)A.氧化磷酸化过程障碍B.抗氧化功能障碍 C.突触传递障碍D.神经递质生成障碍E.离子通道障碍解析:解析:维生素 E 和硒具有抗氧化功能,能保护细胞质膜不受氧化物和自由基的损害。维生素 E-硒缺乏引起脑软化的机制是抗氧化功能障碍。因此,引起雏鸡脑病变的机制是抗氧化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