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6,分数:60.00)患者,女性,68 岁。患糖尿病 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分数:4.00)(1).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分数:2.00)A.合理控制饮食B.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C.胰岛素注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D.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E.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2).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分数:2.00)A.胰岛素吸收不良B.胰岛素过敏反
2、应C.局部形成硬结D.发生注射疼痛E.脂肪萎缩1.痛风患者可以选择的食物是(分数:2.00)A.鸡肾B.绵羊肉C.贝类D.牛奶E.牛肉汤2.患者,女性,41 岁。关节红、肿、痛及尿路结石 5年,食用肉食症状加重。与患者疾病有关的代谢紊乱是(分数:2.00)A.糖代谢紊乱B.脂代谢紊乱C.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D.嘧啶核苷酸代谢紊乱E.蛋白质代谢紊乱患者,男性,42 岁。有高血压 4年、高血脂 1年、反复性关节炎史 3年。近 3天出现右足踝关节伴第一跖趾关节异常疼痛,伴红肿,不能行走,血尿酸 526mo1L。(分数:4.00)(1).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分数:2.00)A.丙磺舒B.秋水仙碱C.溴
3、水马隆D.别嘌醇E.吲哚美辛(2).护士对患者做饮食指导时,告诫患者 不应 多吃的食物为(分数:2.00)A.鸡蛋B.牛奶C.西兰花D.香蕉E.扁豆3.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精神萎靡B.体重不增C.消瘦D.感染E.运动和智能发育落后4.下列关于小儿营养不良的病因应 除外(分数:2.00)A.消化系统发育畸形B.长期喂养不当C.食物中纤维素过少D.长期摄入营养不足E.早产儿需要营养量过大5.关于小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正确的是(分数:2.00)A.饮食因素B.日照不足C.缺少锻炼D.消化道发育畸形E.心理因素6.迁延不愈的营养不良患儿,可引起突然死亡的并发症是(
4、分数:2.00)A.贫血B.低血糖C.干眼症D.肾盂肾炎E.肺炎7.营养不良的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分数:2.00)A.面部B.胸部C.腹部D.臀部E.四肢8.患儿,5 岁,初步诊断为营养不良。该病导致代谢异常应 除外(分数:2.00)A.血糖偏低B.血清胆固醇降低C.血清总蛋白降低D.血钾、血钙偏低E.白细胞降低9.患儿,6 岁,诊断为营养不良。该患儿皮下脂肪最后减少的部位是(分数:2.00)A.腹部B.面部C.躯干D.大腿E.臀部10.患儿,8 岁,诊断为营养不良,对该患儿治疗中要注意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使用促消化吸收药物B.补充营养物质C.控制继发感染D.去除病
5、因,调整饮食E.加强锻炼11.对于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实验室检查数据为(分数:2.00)A.血清蛋白降低B.血红蛋白降低C.血钾降低D.血碱性磷酸酶降低E.钙磷乘积降低12.小儿易患佝偻病的原因是(分数:2.00)A.缺乏系统的身体训练B.消化酶分泌不足C.胃肠发育不成熟,对钙吸收差D.吸吮能力弱,食物耐受力差E.生长发育快,需维生素 D多13.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明显升高的酶是(分数:2.00)A.谷丙转氨酶B.碱性磷酸酶C.乳酸脱氢酶D.淀粉酶E.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14.佝偻病在 36 个月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分数:2.00)A.出牙延迟B.颅骨软化C.鸡胸D.手镯征、
6、足镯征E.“X”形腿15.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运动发育迟缓B.方颅、鸡胸C.肌肉松弛D.神经精神症状E.“O”或“X”形腿16.预防佝偻病的维生素 D的用量为(分数:2.00)A.200U天B.400U天C.4000U天D.5000U天E.10000U天17.患儿,1 岁。睡眠时哭闹不安、多汗,下肢弯曲呈“O”形腿,诊断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对患儿最佳的护理是(分数:2.00)A.让患儿住单间B.多吃红萝卜C.多喂鲜牛奶D.多到户外运动E.避免久站久行18.下列关于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惊厥特点, 错误 的是(分数:2.00)A.突然两眼上翻,面肌抽动,四
7、肢抽动B.发作次数可数日 1次C.发作时意识丧失D.醒后活动如常E.同时伴发热19.关于手足搐搦症的隐性体征,正确的是(分数:2.00)A.面神经征B.查多克征C.布氏征D.巴宾斯基征E.脑膜刺激征20.患儿,女,8 个月。2 天前突然双眼上翻,面肌和四肢抽动急诊入院,诊断为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该患儿出院时,护士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最重要的内容是(分数:2.00)A.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B.提倡进行站立训练C.遵医嘱补钙D.遵医嘱补充维生素 DE.处理惊厥和喉痉挛的方法21.患儿,8 个月,因搐搦急诊。患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睡眠不安、多汗。近日气温回升,经常户外活动。今日突然出现全身抽
8、搐,约 15秒,停止后精神、食欲无异常。患儿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分数:2.00)A.败血症B.半乳糖血症C.脑炎D.营养不良E.手足搐搦症22.患儿,6 个月,夜间睡眠不安,且爱哭闹,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 D320万 U肌内注射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 2次,每次 3060 秒,停止后精神无异常,有枕秃,血清钙 161mmolL。该患儿出现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缺乏维生素 DB.血清钙减少C.低血糖D.癫痫发作E.低血钾患儿,3 个月,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夜间多汗,爱哭闹。今突发惊厥,查血钙 14mmolL。(分数:4.00)(1).考虑该患儿发生了(分数:2.00)A.流行
9、性脑膜炎B.新生儿破伤风C.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D.低血糖E.癫痫发作(2).最先采取的紧急措施是(分数:2.00)A.立即心肺复苏B.静脉注射 50葡萄糖C.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D.肌内注射止痉药E.肌内注射维生素 D患儿,7 个月。因惊厥持续 5分钟来院就诊。患儿一直以羊奶喂养,未加辅食,2 周来易哭闹,睡眠不稳,无发热、咳嗽,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 376,面肌颤动,口周发绀,四肢抽动,神志不清,前囟平软,2cm2cm,枕部有乒乓球感。(分数:4.00)(1).护士根据患儿的情况考虑该小儿惊厥的原因首先是(分数:2.00)A.脑脓肿B.低血糖C.缺血缺氧性脑病D.维生素 D缺乏
10、性手足搐搦症E.高热惊厥(2).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分数:2.00)A.服用解痉药物B.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光、声刺激C.补充钙剂D.给予维生素 D和钙剂E.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给予钙剂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6,分数:60.00)患者,女性,68 岁。患糖尿病 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分数:4.00)(1).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分数:2.00)A.合理控制饮食B.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C.胰岛素注射方法、常
11、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D.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E.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解析:(2).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分数:2.00)A.胰岛素吸收不良 B.胰岛素过敏反应C.局部形成硬结D.发生注射疼痛E.脂肪萎缩解析:1.痛风患者可以选择的食物是(分数:2.00)A.鸡肾B.绵羊肉C.贝类D.牛奶 E.牛肉汤解析:解析:痛风患者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蛤蟹、肉类、菠菜、蘑菇、黄豆、扁豆、豌豆、浓茶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严禁饮酒,并指导患者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使尿液的 pH在 70 或以上
12、,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2.患者,女性,41 岁。关节红、肿、痛及尿路结石 5年,食用肉食症状加重。与患者疾病有关的代谢紊乱是(分数:2.00)A.糖代谢紊乱B.脂代谢紊乱C.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 D.嘧啶核苷酸代谢紊乱E.蛋白质代谢紊乱解析:解析:因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患者,男性,42 岁。有高血压 4年、高血脂 1年、反复性关节炎史 3年。近 3天出现右足踝关节伴第一跖趾关节异常疼痛,伴红肿,不能行走,血尿酸 526mo1L。(分数:4.00)(1).最佳的治疗方
13、法是应用(分数:2.00)A.丙磺舒B.秋水仙碱 C.溴水马隆D.别嘌醇E.吲哚美辛解析:(2).护士对患者做饮食指导时,告诫患者 不应 多吃的食物为(分数:2.00)A.鸡蛋B.牛奶C.西兰花D.香蕉E.扁豆 解析:3.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精神萎靡B.体重不增 C.消瘦D.感染E.运动和智能发育落后解析:解析: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之体重下降,生长发育停滞,精神萎靡,并出现各器官功能减退,易继发感染。4.下列关于小儿营养不良的病因应 除外(分数:2.00)A.消化系统发育畸形B.长期喂养不
14、当C.食物中纤维素过少 D.长期摄入营养不足E.早产儿需要营养量过大解析:5.关于小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正确的是(分数:2.00)A.饮食因素 B.日照不足C.缺少锻炼D.消化道发育畸形E.心理因素解析:解析:喂养不当是小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6.迁延不愈的营养不良患儿,可引起突然死亡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贫血B.低血糖 C.干眼症D.肾盂肾炎E.肺炎解析:解析: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营养性贫血,主要与造血所需要的原料缺乏有关;干眼症主要由维生素 A缺乏所致;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可并发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中耳炎、肺炎、肠炎、肾盂肾炎等多种感染;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自发性低
15、血糖可导致患儿突然死亡。7.营养不良的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分数:2.00)A.面部B.胸部C.腹部 D.臀部E.四肢解析:解析: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体重减轻。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8.患儿,5 岁,初步诊断为营养不良。该病导致代谢异常应 除外(分数:2.00)A.血糖偏低B.血清胆固醇降低C.血清总蛋白降低D.血钾、血钙偏低E.白细胞降低 解析:解析:新陈代谢异常包括血清蛋白下降、低蛋白性水肿;血清胆固醇下降、肝脂肪浸润及变性;低血糖症;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易出现低渗性脱水、低血钾、低血钙;常伴有缺锌及微量元素缺乏;体温偏低。9.患
16、儿,6 岁,诊断为营养不良。该患儿皮下脂肪最后减少的部位是(分数:2.00)A.腹部B.面部 C.躯干D.大腿E.臀部解析:解析: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以后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体重减轻,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10.患儿,8 岁,诊断为营养不良,对该患儿治疗中要注意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使用促消化吸收药物B.补充营养物质C.控制继发感染D.去除病因,调整饮食 E.加强锻炼解析:解析: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去除病因,调整饮食。11.对于维生素
17、 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实验室检查数据为(分数:2.00)A.血清蛋白降低B.血红蛋白降低C.血钾降低D.血碱性磷酸酶降低E.钙磷乘积降低 解析:12.小儿易患佝偻病的原因是(分数:2.00)A.缺乏系统的身体训练B.消化酶分泌不足C.胃肠发育不成熟,对钙吸收差D.吸吮能力弱,食物耐受力差E.生长发育快,需维生素 D多 解析:解析:小儿每日维生素的需要量为 400800U,而小儿的食物中维生素 D含量很少,即使维生素 D含量较高的人乳、蛋黄、肝等食物,也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不及时补充维生素 D,小儿就易患佝偻病。13.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明显升高的酶是(分数:2.00)A.谷丙
18、转氨酶B.碱性磷酸酶 C.乳酸脱氢酶D.淀粉酶E.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解析:14.佝偻病在 36 个月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分数:2.00)A.出牙延迟B.颅骨软化 C.鸡胸D.手镯征、足镯征E.“X”形腿解析:解析:颅骨软化多见于 36 个月患儿,用四指指尖轻压枕骨、拇指轻压顶骨的中央部,可感觉颅骨稍内陷,随手指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的感觉。15.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运动发育迟缓B.方颅、鸡胸C.肌肉松弛D.神经精神症状 E.“O”或“X”形腿解析:解析:佝偻病初期以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是
19、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此期常无明显的骨骼改变。16.预防佝偻病的维生素 D的用量为(分数:2.00)A.200U天B.400U天 C.4000U天D.5000U天E.10000U天解析:解析:预防佝偻病,新生儿出生 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 D 400(足月儿)800U(早产儿)。17.患儿,1 岁。睡眠时哭闹不安、多汗,下肢弯曲呈“O”形腿,诊断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对患儿最佳的护理是(分数:2.00)A.让患儿住单间B.多吃红萝卜C.多喂鲜牛奶D.多到户外运动E.避免久站久行 解析:解析: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避免过早过长时间地坐、站、走。18.下列关于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惊厥特点,
20、 错误 的是(分数:2.00)A.突然两眼上翻,面肌抽动,四肢抽动B.发作次数可数日 1次C.发作时意识丧失D.醒后活动如常E.同时伴发热 解析:解析:常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者数秒,长者达 10分钟。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醒后活动如常。轻者仅有两眼凝视、惊跳或部分面肌抽动,一般不发热,若伴感染或发作频繁和时间过久者,体温可升高。19.关于手足搐搦症的隐性体征,正确的是(分数:2.00)A.面神经征 B.查多克征C.布氏征D.巴宾斯基征E.脑膜刺激征解析:解析:临床尚未出现上述症状时,通过诱发试验可出现以下隐性体征:面神经征、陶瑟征、腓神经征。20.患儿,女,8 个月。2
21、 天前突然双眼上翻,面肌和四肢抽动急诊入院,诊断为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该患儿出院时,护士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最重要的内容是(分数:2.00)A.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 B.提倡进行站立训练C.遵医嘱补钙D.遵医嘱补充维生素 DE.处理惊厥和喉痉挛的方法解析:21.患儿,8 个月,因搐搦急诊。患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睡眠不安、多汗。近日气温回升,经常户外活动。今日突然出现全身抽搐,约 15秒,停止后精神、食欲无异常。患儿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分数:2.00)A.败血症B.半乳糖血症C.脑炎D.营养不良E.手足搐搦症 解析:22.患儿,6 个月,夜间睡眠不安,且爱哭闹,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
22、D320万 U肌内注射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 2次,每次 3060 秒,停止后精神无异常,有枕秃,血清钙 161mmolL。该患儿出现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缺乏维生素 DB.血清钙减少 C.低血糖D.癫痫发作E.低血钾解析:患儿,3 个月,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夜间多汗,爱哭闹。今突发惊厥,查血钙 14mmolL。(分数:4.00)(1).考虑该患儿发生了(分数:2.00)A.流行性脑膜炎B.新生儿破伤风C.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低血糖E.癫痫发作解析:解析:患儿血钙低于正常,同时有人工喂养、未加辅食的因素,小儿惊厥首先考虑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最先采取的
23、紧急措施是(分数:2.00)A.立即心肺复苏B.静脉注射 50葡萄糖C.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D.肌内注射止痉药 E.肌内注射维生素 D解析:解析:惊厥患儿除了预防窒息、外伤外,立即止痉非常重要。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用 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或地西泮肌内或静脉注射。患儿,7 个月。因惊厥持续 5分钟来院就诊。患儿一直以羊奶喂养,未加辅食,2 周来易哭闹,睡眠不稳,无发热、咳嗽,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 376,面肌颤动,口周发绀,四肢抽动,神志不清,前囟平软,2cm2cm,枕部有乒乓球感。(分数:4.00)(1).护士根据患儿的情况考虑该小儿惊厥的原因首先是(分数:2.00)A.脑脓肿B.低血糖C.缺血缺氧性脑病D.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E.高热惊厥解析:解析:患儿有颅骨软化症状,同时有人工喂养,未加辅食的因素,小儿惊厥首先考虑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分数:2.00)A.服用解痉药物B.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光、声刺激C.补充钙剂D.给予维生素 D和钙剂E.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给予钙剂 解析:解析: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措施为:加压吸氧,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用 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或地西泮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同时给予 10葡萄糖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