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口腔医学练习试卷 9-1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药物方法控制牙菌斑,不包括以下药物(分数:2.00)A.洗必泰B.香精油C.氟化亚锡D.血根碱E.氟化钠2.要取得最佳防龋效果,饮用加氟水应以(分数:2.00)A.出生开始B.孕妇开始C.幼儿园开始D.小学开始E.中学开始3.我国饮水氟适宜浓度以下哪项较为适宜(分数:2.00)A.1.0ppmB.0.5ppmC.0.8ppmD.0.50.8ppmE.0.81.0ppm4.为了衡量各国或各地区居民患龋情况,WHO 规定(分数:2.00)A.以乳牙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
2、标准B.以恒牙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C.以 6 岁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D.以 12 岁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E.以 18 岁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5.宿主龋齿非易感性表现在(分数:2.00)A.口腔菌斑量多B.牙齿窝沟点隙多C.漱口次数多D.氟的摄入量多E.糖的摄入量多6.牙齿中氟浓度的高低依次为(分数:2.00)A.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B.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C.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D.牙骨质,牙本质,牙釉质E.牙骨质,牙釉质,牙本质7.学龄儿童最经常使用的防龋措施有(分数:2.00)A.窝沟封闭B.定期洁治C.含氟牙膏刷牙D.口服氟片E.氟水漱口8.对于 CPITN 计分为 2 的
3、患者,应建议(分数:2.00)A.有效刷牙B.使用牙线C.洁治D.龈下刮治E.口服消炎药9.在口腔健康调查中,冠龋的诊断标准为(分数:2.00)A.釉质上的白斑B.釉质上着色的不平坦区C.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底部不发软D.窝沟底部发软的病损E.釉质上的窝沟10.用氟化自来水防龋,效果特别好的牙面是(分数:2.00)A.光滑面B.邻面C.窝沟D.A 和 CE.A 和 B11.牙膏中游离氟的含量及稳定性与所用磨擦剂的种类有关,下列哪种氟化物与磨擦剂完全不相容(分数:2.00)A.氟化亚锡-偏磷酸盐B.单氟磷酸钠-偏磷酸盐C.氟化钠-碳酸钙D.单氟磷酸钠-碳酸钙E.氟化钠-二氧化碳12.Kappa
4、 检查的值为 0.5,则几名检查者之间的可靠度是(分数:2.00)A.可靠度不合格B.可靠度中等C.可靠度优D.完全可靠E.以上都不是13.龋病的患病率是指(分数:2.00)A.在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B.人群中龋齿占龋、失、补的比例C.在一定时期内,某患龋人群中新发生龋病的频率D.人群中新发生龋齿占全部龋齿的百分率E.在一定时期内,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14.疾病监测的目的是(分数:2.00)A.疾病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B.疾病患病的情况C.疾病发病的条件D.疾病发病的症状E.疾病发病的状况15.临床检查中不应计为龋齿的牙是(分数:2.00)A.已充填有龋B.充填无龋C.桥基牙D.龋失
5、牙E.残根16.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的内容应包括,除了(分数:2.00)A.积极治疗患牙B.定期口腔检查C.口腔健康教育D.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E.产前咨询教育17.下列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是(分数:2.00)A.常规资料分析B.病例对照研究C.横断面研究D.纵向研究E.以上都是18.急性氟中毒的主要症状不包括(分数:2.00)A.恶心、呕吐B.骨硬化症C.肌肉痉挛D.肠道出血E.呼吸困难19.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功能牙至少保存(分数:2.00)A.14 颗B.16 颗C.18 颗D.20 颗E.24 颗20.乳磨牙最适宜作窝沟封闭的时间(分数:2.00)A.半岁B.半岁1
6、岁C.1 岁2 岁D.3 岁4 岁E.5 岁6 岁21.DMFT 中的 F 所指为(分数:2.00)A.因龋充填的牙B.同龋丧失的牙数C.缺失的牙数D.因病拔除的牙数E.生理脱落所丧失的牙数22.若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 1/3 与 2/3 之间,软垢指数(分数:2.00)A.0B.1C.2D.3E.423.口腔健康调查的步骤包括(分数:2.00)A.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C.收集资料、待查资料D.收集资料、总结资料、制定措施E.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24.刷牙不易清洁的部位是(分数:2.00)A.牙颈部B.邻接面C.上后牙颊侧D.下牙舌侧E.后牙正中25.
7、关于牙刷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分数:2.00)A.牙刷毛越软,清洁作用越好B.牙刷的刷头大小要合适C.尼龙丝牙刷较猪鬃毛牙刷好D.牙刷毛太硬容易损伤牙齿E.牙刷不用时应刷头朝上放在牙杯中26.1981 年 WHO 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分数:2.00)A.无龋齿、无牙周组织疾病B.无牙石、无龋洞、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溢脓C.洁白的牙齿、粉红色的牙龈D.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E.洁白牙齿、正常的牙龈、无异味27.下列哪些氟化物不用于含氟牙膏(分数:2.00)A.氟化亚锡B.氟化钠C.氟化铵D.单氟磷酸钠E.氟化钾28.社区口腔保健,为掌握基线资料,首先应先进行(分数:
8、2.00)A.预调查B.抽样调查C.分层调查D.试点调查E.普查29.哪一人群不会患龋病(分数:2.00)A.出生 1 个月的婴儿B.出生 8 个月的婴儿C.6 岁左右的儿童D.16 岁左右的青少年E.30 岁左右的中年男性30.下列属于全身用氟的是(分数:2.00)A.氟化物牙膏B.含氟漱口液C.含氟涂料D.氟滴剂E.含氟凝胶31.牙周疾病二级预防概念不包括(分数:2.00)A.去除菌斑和牙石B.治疗食物嵌塞C.恢复缺失牙D.去除不良修复体E.专业性洁治32.唾液的哪种作用可促进龋的发生(分数:2.00)A.黏滞度低B.溶菌酶含量高C.流量和流速低D.缓冲能力高E.再矿化能力低33.将牙刷沿
9、着食物咀嚼作用中自然的流动渠道洗刷牙面的方法称(分数:2.00)A.圆弧法B.竖刷法C.生理刷牙法D.横刷法E.擦洗法34.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冠龋诊断标准是(分数:2.00)A.牙釉质上的白斑、着色的不平坦区B.底部发软的病损、釉质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者C.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但底部不发软D.中到重度氟牙症所造成的牙釉质上硬的凹陷E.以上均是标准35.哪一种氟水平被看作监测氟摄入量的最佳指标之(分数:2.00)A.发氟水平B.尿氟水平C.指甲氟水平D.唾液氟水平E.泪液氟水平36.老年人牙本质和牙髓结构的变化不包括(分数:2.00)A.管周牙本质形成B.继发性牙本质增加C.成牙本质细胞减少D.纤
10、维组织增加E.牙齿磨损增加37.根据老年口腔健康的目标,老年人口腔内至少要保持(分数:2.00)A.24 颗功能牙B.22 颗功能牙C.20 颗功能牙D.15 颗功能牙E.12 颗功能牙38.口腔预防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分数:2.00)A.人群B.患者C.儿童D.中年人E.青少年39.目前尚不能在人群中推广使用的防龋方法是(分数:2.00)A.预防性充填B.氟化物防龋C.免疫防龋D.窝沟封闭E.寻找蔗糖代用品40.口腔操作中的感染传播依赖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感染源B.传播媒介和载体C.传播途径D.消毒方法不正确E.易感宿主预防口腔医学练习试卷 9-1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
11、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药物方法控制牙菌斑,不包括以下药物(分数:2.00)A.洗必泰B.香精油C.氟化亚锡D.血根碱E.氟化钠 解析:2.要取得最佳防龋效果,饮用加氟水应以(分数:2.00)A.出生开始 B.孕妇开始C.幼儿园开始D.小学开始E.中学开始解析:3.我国饮水氟适宜浓度以下哪项较为适宜(分数:2.00)A.1.0ppmB.0.5ppmC.0.8ppmD.0.50.8ppmE.0.81.0ppm 解析:4.为了衡量各国或各地区居民患龋情况,WHO 规定(分数:2.00)A.以乳牙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B.以恒牙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C.
12、以 6 岁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D.以 12 岁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 E.以 18 岁龋均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解析:5.宿主龋齿非易感性表现在(分数:2.00)A.口腔菌斑量多B.牙齿窝沟点隙多C.漱口次数多D.氟的摄入量多E.糖的摄入量多 解析:6.牙齿中氟浓度的高低依次为(分数:2.00)A.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B.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C.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D.牙骨质,牙本质,牙釉质 E.牙骨质,牙釉质,牙本质解析:7.学龄儿童最经常使用的防龋措施有(分数:2.00)A.窝沟封闭B.定期洁治C.含氟牙膏刷牙 D.口服氟片E.氟水漱口解析:8.对于 CPITN 计分为 2 的患者,应
13、建议(分数:2.00)A.有效刷牙B.使用牙线C.洁治 D.龈下刮治E.口服消炎药解析:9.在口腔健康调查中,冠龋的诊断标准为(分数:2.00)A.釉质上的白斑B.釉质上着色的不平坦区C.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底部不发软D.窝沟底部发软的病损 E.釉质上的窝沟解析:10.用氟化自来水防龋,效果特别好的牙面是(分数:2.00)A.光滑面B.邻面 C.窝沟D.A 和 CE.A 和 B解析:11.牙膏中游离氟的含量及稳定性与所用磨擦剂的种类有关,下列哪种氟化物与磨擦剂完全不相容(分数:2.00)A.氟化亚锡-偏磷酸盐B.单氟磷酸钠-偏磷酸盐C.氟化钠-碳酸钙 D.单氟磷酸钠-碳酸钙E.氟化钠-二氧化
14、碳解析:12.Kappa 检查的值为 0.5,则几名检查者之间的可靠度是(分数:2.00)A.可靠度不合格B.可靠度中等 C.可靠度优D.完全可靠E.以上都不是解析:13.龋病的患病率是指(分数:2.00)A.在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B.人群中龋齿占龋、失、补的比例C.在一定时期内,某患龋人群中新发生龋病的频率D.人群中新发生龋齿占全部龋齿的百分率E.在一定时期内,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解析:14.疾病监测的目的是(分数:2.00)A.疾病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 B.疾病患病的情况C.疾病发病的条件D.疾病发病的症状E.疾病发病的状况解析:15.临床检查中不应计为龋齿的牙是(分数:2.0
15、0)A.已充填有龋B.充填无龋C.桥基牙 D.龋失牙E.残根解析:16.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的内容应包括,除了(分数:2.00)A.积极治疗患牙 B.定期口腔检查C.口腔健康教育D.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E.产前咨询教育解析:17.下列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是(分数:2.00)A.常规资料分析B.病例对照研究 C.横断面研究D.纵向研究E.以上都是解析:18.急性氟中毒的主要症状不包括(分数:2.00)A.恶心、呕吐B.骨硬化症 C.肌肉痉挛D.肠道出血E.呼吸困难解析:19.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功能牙至少保存(分数:2.00)A.14 颗B.16 颗C.18 颗D.20 颗 E
16、.24 颗解析:20.乳磨牙最适宜作窝沟封闭的时间(分数:2.00)A.半岁B.半岁1 岁C.1 岁2 岁D.3 岁4 岁 E.5 岁6 岁解析:21.DMFT 中的 F 所指为(分数:2.00)A.因龋充填的牙 B.同龋丧失的牙数C.缺失的牙数D.因病拔除的牙数E.生理脱落所丧失的牙数解析:22.若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 1/3 与 2/3 之间,软垢指数(分数:2.00)A.0B.1C.2 D.3E.4解析:23.口腔健康调查的步骤包括(分数:2.00)A.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收集资料、待查资料D.收集资料、总结资料、制定措施E.收集资料、进行统计
17、学处理解析:24.刷牙不易清洁的部位是(分数:2.00)A.牙颈部B.邻接面 C.上后牙颊侧D.下牙舌侧E.后牙正中解析:25.关于牙刷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分数:2.00)A.牙刷毛越软,清洁作用越好 B.牙刷的刷头大小要合适C.尼龙丝牙刷较猪鬃毛牙刷好D.牙刷毛太硬容易损伤牙齿E.牙刷不用时应刷头朝上放在牙杯中解析:26.1981 年 WHO 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分数:2.00)A.无龋齿、无牙周组织疾病B.无牙石、无龋洞、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溢脓C.洁白的牙齿、粉红色的牙龈D.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E.洁白牙齿、正常的牙龈、无异味解析:27.下列哪些氟化物
18、不用于含氟牙膏(分数:2.00)A.氟化亚锡B.氟化钠C.氟化铵D.单氟磷酸钠E.氟化钾 解析:28.社区口腔保健,为掌握基线资料,首先应先进行(分数:2.00)A.预调查B.抽样调查C.分层调查D.试点调查E.普查 解析:29.哪一人群不会患龋病(分数:2.00)A.出生 1 个月的婴儿 B.出生 8 个月的婴儿C.6 岁左右的儿童D.16 岁左右的青少年E.30 岁左右的中年男性解析:30.下列属于全身用氟的是(分数:2.00)A.氟化物牙膏B.含氟漱口液C.含氟涂料D.氟滴剂 E.含氟凝胶解析:31.牙周疾病二级预防概念不包括(分数:2.00)A.去除菌斑和牙石B.治疗食物嵌塞C.恢复缺
19、失牙 D.去除不良修复体E.专业性洁治解析:32.唾液的哪种作用可促进龋的发生(分数:2.00)A.黏滞度低B.溶菌酶含量高C.流量和流速低 D.缓冲能力高E.再矿化能力低解析:33.将牙刷沿着食物咀嚼作用中自然的流动渠道洗刷牙面的方法称(分数:2.00)A.圆弧法B.竖刷法C.生理刷牙法 D.横刷法E.擦洗法解析:34.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冠龋诊断标准是(分数:2.00)A.牙釉质上的白斑、着色的不平坦区B.底部发软的病损、釉质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者 C.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但底部不发软D.中到重度氟牙症所造成的牙釉质上硬的凹陷E.以上均是标准解析:35.哪一种氟水平被看作监测氟摄入量的最佳指标
20、之(分数:2.00)A.发氟水平B.尿氟水平 C.指甲氟水平D.唾液氟水平E.泪液氟水平解析:36.老年人牙本质和牙髓结构的变化不包括(分数:2.00)A.管周牙本质形成B.继发性牙本质增加C.成牙本质细胞减少D.纤维组织增加E.牙齿磨损增加 解析:37.根据老年口腔健康的目标,老年人口腔内至少要保持(分数:2.00)A.24 颗功能牙B.22 颗功能牙C.20 颗功能牙 D.15 颗功能牙E.12 颗功能牙解析:38.口腔预防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分数:2.00)A.人群 B.患者C.儿童D.中年人E.青少年解析:39.目前尚不能在人群中推广使用的防龋方法是(分数:2.00)A.预防性充填B.氟化物防龋C.免疫防龋 D.窝沟封闭E.寻找蔗糖代用品解析:40.口腔操作中的感染传播依赖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感染源B.传播媒介和载体C.传播途径D.消毒方法不正确 E.易感宿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