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6117       资源大小:4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1、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为说明某地区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门诊病例中的比重大小,应选用的指标是( )(分数:2.00)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均数E.中位数2.用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 ( )(分数:2.00)A.普查B.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抽样调查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是( )(分数:2.00)A.新陈代谢B.信息传递C.能量流动D.物质循环E.食物链4.表示某地 19962000 年肝炎病例的

    2、年龄分布,宜采用( )(分数:2.00)A.直方图B.直条图C.线图D.圆形图E.散点图5.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不包括( )(分数:2.00)A.饮水中不得含有致病的微生物B.化学组成对人体有益无害C.水的感官性状好D.满足生活饮用需要E.不得有细菌和大肠菌群数6.慢性汞中毒三大主要特征是( )(分数:2.00)A.易兴奋性、震颤、口腔炎B.易兴奋性、口腔炎、皮炎C.易兴奋性、震颤、血压不稳D.易兴奋性、口腔炎、肾炎E.易兴奋性、口腔炎、肠炎7.下列诊断矽肺的主要依据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临床症状、体征、职业史B.胸透、职业史C.胸片、职业史D.化验检查、X 线胸片E.接触粉

    3、尘浓度、X 线胸透8.不属于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是( )(分数:2.00)A.矿工患关节炎B.矿工患胃溃疡C.建筑工人的腰背痛D.教师的神经衰弱E.教师习惯性流产9.职业病诊断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是( )(分数:2.00)A.临床表现B.生产环境调查C.职业史D.实验室检查E.流行病学调查10.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定义是( )(分数:2.00)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B.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C.在职业人群中所接触的有害因素D.在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能够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E.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11.在我国居民膳食中缺乏较常见的矿物质营养素为( )(分数:2.00)A.铁、钾、钠B.

    4、钙、磷、锌C.钙、镁、硒D.铁、钙、碘E.碘、钙、磷12.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 )(分数:2.00)A.二巯基丙醇B.小剂量亚甲蓝C.硫代硫酸钠D.二巯基丁二酸钠E.依地酸二钠钙13.我国居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分数:2.00)A.糖类B.薯类C.粮谷类D.蔬菜E.肉、奶类14.长期不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可发生( )(分数:2.00)A.干眼病B.坏血病C.癞皮病D.软骨病E.脚气病15.下列哪项食物中铁的含量最低( )(分数:2.00)A.牛奶B.鸡蛋C.大豆D.大米E.核桃仁16.下面食物中毒哪类最为常见( )(分数:2.00)A.化学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

    5、中毒C.有毒动物食物中毒D.有毒植物食物中毒E.原因不明食物中毒17.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病在某地人群中一定时间内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特征,其常用的术语应除外( )(分数:2.00)A.散发B.暴发C.流行D.短期波动E.大流行18.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下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传染源被移走B.消除了病原携带状态C.传染病流行已经基本终止D.传染源排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E.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末出现病例或感染19.抽样调查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和非病区各 25 名 16 岁女学生身高发育情况,拟了解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和非病区 16 岁女学生身高发育是否不同,宜采用( )

    6、(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 t 检验B.配对计量资料 t 检验C.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t 检验D.四格表资料 2 检验E.配对四格表资料 2 检验20.属于一级预防措施是( )(分数:2.00)A.就业前体检B.普查、筛检、定期体检C.加强医护照顾D.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及康复E.转三级医院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为说明某地区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门诊病例中的比重大小,应选用的指标是( )(分数:2.00)A.率B.构成比 C.相对比D.均数E.中位数解析:解析:率为频率强度指标,说明其现象发生

    7、的频率或强度。构成比为构成指标,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因此也称百分比。相对比简称比,表示两个有关但又相互独立的指标之比。通常以倍数或百分比来表示。2.用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 ( )(分数:2.00)A.普查B.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解析: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亦称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用于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

    8、素,检验病因假说,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是( )(分数:2.00)A.新陈代谢B.信息传递C.能量流动D.物质循环E.食物链 解析:解析:生态系统为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连续流动的系统。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无生命物质(阳光、水、大气等)和分解者(微生物)四个基本要素构成。4.表示某地 19962000 年肝炎病例的年龄分布,宜采用( )(分数:2.00)A.直方图 B.直条图C.线图D.圆形图E.散点图解析:解析:直条图适用于按质分组或量分组资料比较大小。圆形图或百分条图适用于按质分组或量分

    9、组资料比较各部分构成比。线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表示某现象随另一现象的变动趋势。半对数线图用于表示事物的发展速度。直方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表示频数分布情况。散点图表示两种事物变化的相关性和趋势。5.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不包括( )(分数:2.00)A.饮水中不得含有致病的微生物B.化学组成对人体有益无害C.水的感官性状好D.满足生活饮用需要E.不得有细菌和大肠菌群数 解析:解析:生活饮用水基本卫生要求包括:流行病学上安全,即饮用水不应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保证不传播介水传染病,标准为大肠菌群数不超过 3 个/升,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 个/毫升。感官性状好。化学组成不含任何有害物质。水量

    10、充分,取用方便,可见饮用水并不是不得含细菌和大肠菌群数,只是不允许超过标准。6.慢性汞中毒三大主要特征是( )(分数:2.00)A.易兴奋性、震颤、口腔炎 B.易兴奋性、口腔炎、皮炎C.易兴奋性、震颤、血压不稳D.易兴奋性、口腔炎、肾炎E.易兴奋性、口腔炎、肠炎解析:解析:金属汞主要以蒸气的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由于汞蒸气的高度扩散性及亲脂性,故其易透过血脑屏障及胎盘,进入脑组织汞不易排出。汞作用于血管及内脏,不断使大脑皮质兴奋并逐渐导致衰竭,从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因运动中枢功能障碍,反射活动的协调出现紊乱,从而表现出慢性汞中毒三大典型症状和体征:易兴奋性、震颤、口腔炎。7.下列诊断矽

    11、肺的主要依据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临床症状、体征、职业史B.胸透、职业史C.胸片、职业史 D.化验检查、X 线胸片E.接触粉尘浓度、X 线胸透解析:解析:矽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进行性、弥散性纤维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和矽结节形成。因此矽肺诊断的依据是以职业史为前提,以胸片为主要依据,并结合临床表现,生产场所粉尘浓度测定,由矽肺诊断小组综合分析后集体诊断。8.不属于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是( )(分数:2.00)A.矿工患关节炎B.矿工患胃溃疡C.建筑工人的腰背痛D.教师的神经衰弱E.教师习惯性流产 解析:解析:工作

    12、有关的疾病是职业有害因素,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些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已患疾病加重。与职业病不同的是职业有害因素虽与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不是唯一的或主要的病因。纺织女工习惯性流产与职业有害因素无关。9.职业病诊断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是( )(分数:2.00)A.临床表现B.生产环境调查C.职业史 D.实验室检查E.流行病学调查解析:解析:诊断职业病应根据三方面资料,户口职业史、生产环境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职业史是确定职业病的主要前提,没有职业史就不能诊断为职业病。10.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定义是( )(分数:2.00)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B.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C.在职业人群

    13、中所接触的有害因素D.在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能够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E.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解析: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能够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按其来源分为三大类:生产过程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指劳动者在生产中采取的体位和方式,劳动持续时间和强度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指厂房建筑结构,气象条件,采光、照明、通风等条件。11.在我国居民膳食中缺乏较常见的矿物质营养素为( )(分数:2.00)A.铁、钾、钠B.钙、磷、锌C.钙、镁、硒D.铁、钙、碘 E.碘、钙、磷解析:解析:人体内除碳、氢、氧、氮以外的元素称矿物质。正常新陈代谢每天均有一定

    14、量的矿物质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必须通过膳食加以补充。食物中矿物质含量最丰富,只要搭配合理均能满足需要。只有膳食不合理,患有某些疾病时才易造成缺乏,最易缺乏的是钙和铁,在特殊地理或其他条件下,也能造成碘的缺乏。12.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 )(分数:2.00)A.二巯基丙醇B.小剂量亚甲蓝 C.硫代硫酸钠D.二巯基丁二酸钠E.依地酸二钠钙解析:解析:治疗食物中毒在有些情况下有特效解毒药物:亚硝酸盐中毒亚甲蓝;砷化物中毒二巯基丙醇;木薯中毒亚硝酸异戊酯、硫代硫酸钠;铅中毒依地酸二钠钙;汞中毒二巯基丁二酸钠。13.我国居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分数:2.00)A.糖类

    15、B.薯类C.粮谷类 D.蔬菜E.肉、奶类解析:解析:我国居民膳食仍然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粮谷类供给,粮谷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达 70%80%,根茎类食物中也较高,动物性食物中含量很少,蔬菜和水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14.长期不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可发生( )(分数:2.00)A.干眼病B.坏血病 C.癞皮病D.软骨病E.脚气病解析:解析: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 C 含量较多,是人体维生素 C 的主要来源,因此长期不吃新鲜蔬菜、水果将导致维生素 C 的缺乏而引起坏血病。15.下列哪项食物中铁的含量最低( )(分数:2.00)A.牛奶 B.鸡蛋C.大豆D.大米E.核桃仁解析:解析:肉

    16、类食物中,铁主要为卟啉铁,消化吸收率高,为铁的良好来源,蛋富含铁但主要存在于蛋黄中,与蛋黄卵磷脂结合,吸收率 3%左右,粮谷类坚果、绿色蔬菜含铁量也较多。一般动物性食品中铁利用率高于植物性食品。但奶中含钙磷较多,含铁量很少,属贫铁食品,因此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为动物肝、血和肉类。16.下面食物中毒哪类最为常见( )(分数:2.00)A.化学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物食物中毒D.有毒植物食物中毒E.原因不明食物中毒解析:解析:食物中毒是指正常人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而引起的急性非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据

    17、国内外统计,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17.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病在某地人群中一定时间内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特征,其常用的术语应除外( )(分数:2.00)A.散发B.暴发C.流行D.短期波动 E.大流行解析:解析: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散发、流行、暴发、大流行。18.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下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传染源被移走B.消除了病原携带状态C.传染病流行已经基本终止 D.传染源排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E.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末出现病例或感染解析:解析: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消灭疫源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被移走或消灭(住

    18、院、死亡或治愈);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周围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病例或感染。19.抽样调查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和非病区各 25 名 16 岁女学生身高发育情况,拟了解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和非病区 16 岁女学生身高发育是否不同,宜采用( )(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 t 检验 B.配对计量资料 t 检验C.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t 检验D.四格表资料 2 检验E.配对四格表资料 2 检验解析:解析:此不能仅凭样本指标下结论,需要用假设检验的方法,由于比较指标是身高,属计量资料,调查设计是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每组样本量为 20 较小,故选择两样本均数 t 检验。20.属于一级预防措施是( )(分数:2.00)A.就业前体检 B.普查、筛检、定期体检C.加强医护照顾D.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及康复E.转三级医院解析:解析:第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即在发病前期,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宏观措施,针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措施,以及针对机体的健康促进和特殊防护措施等(如就业前体检、筛检职业禁忌证)。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