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8-1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对高温作业环境描述有误者是(分数:2.00)A.气温超过 36(炎热地区)B.气温超过 32(寒冷一般地区)C.工作地点气温在 30以上D.工作地点相对湿度超过 80%E.工作地点热辐射强度超过 4.187J/平方厘米2.不属影响毒素在体内作用的因素者是(分数:2.00)A.理化性质B.浓度及接触时间C.毒素联合作用D.个体状态E.季节因素3.多种毒物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于每种毒物分别作用的总和为(分数:2.00)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相乘作用D.联合作用E
2、.拮抗作用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分数:2.00)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流行病学特征D.有感染后免疫E.以上都是5.主要在上呼吸道被吸收的有毒气体是(分数:2.00)A.脂溶性大B.水溶性大C.脂溶性小D.水溶性小E.溶解度小于 0.5m6.不属直接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是(分数:2.00)A.传染病B.公害病C.职业病D.食物中毒E.地方病7.救治化学性肺水肿,应该(分数:2.00)A.及早吸氧、纠正缺氧B.绝对卧床休息C.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防止毒素继续渗入,撤离现场E.应用去泡沫剂8.金属汞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消化道B.眼C.口腔黏膜D.呼吸道E.破损的
3、皮肤9.在人体热能供给中,碳水化合物应占的比例为(分数:2.00)A.40%50%B.50%65%C.50%70%D.55%70%E.70%80%10.生物圈是指(分数:2.00)A.地壳岩石和土壤层B.有人类活动的区域C.有机物存在的地壳表层D.有生物存在的地壳表层E.大气圈和土壤圈的总和11.不属高温作业导致中暑的是(分数:2.00)A.热射病B.热痉挛C.热衰竭D.热休克E.日射病12.下列哪项描述有误(分数:2.00)A.医学统计学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B.医学统计学结合医学实际C.医学统计学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D.医学统计学限于生物医学领域E.医学统计学帮助人们透过偶然把握规律13.相
4、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B.分母不宜过小C.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D.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E.二者之间的可比性14.矽肺的 X 线胸片诊断依据为(分数:2.00)A.肺门改变B.肺部纹理增粗C.肺气肿D.不规则大小类圆形阴影E.规则圆形阴影15.体内不易分解的气体或易挥发性毒物主要(分数:2.00)A.经肺随呼气排出B.经肾随尿液排出C.经肠道随粪便排出D.经皮肤随汗液排出E.经眼随泪液排出16.抽样误差是指(分数:2.00)A.总体参数间的差异B.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C.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
5、异E.以上答案都不对17.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分数:2.00)A.定性指标B.数值变量C.定性因素D.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18.可反映人体汞吸收程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尿汞含量B.血汞含量C.毛发中汞含量D.脑中汞含量E.肾脏中汞含量19.黄曲霉菌的去毒方法应除外(分数:2.00)A.挑除霉粉B.紫外线照射C.加碱破坏毒素D.活性白陶土吸附E.低温冷冻法20.5 种主要死因死亡率的比较,应该用(分数:2.00)A.条图B.线图C.圆形图D.统计地图E.百分条图21.以下对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食物应对人体无毒害B.应有合适的膳食制度和良好的进食环境
6、C.食物不应有微生物污染及腐败变质D.摄取的食品应供给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E.爆炒、油炸能使食品具有良好的色香味,所以是良好的烹调食物的方法22.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分数:2.00)A.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B.使试验更有代表性C.使实验结论更可靠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23.不属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断条件者为(分数:2.00)A.明显地区性B.发病率极高C.化学元素分布与人群有时空相关性D.疾病与元素间有明显剂量反应E.已有现代医学相关理论作基础24.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作用的长期性B.
7、作用的多样性C.对机体危害的复杂性D.危害人群的广泛性E.危害程度的严重性2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分数:2.00)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眼E.口腔黏膜26.救治化学性肺水肿,应(分数:2.00)A.防止毒素继续渗入,撤离现场B.及早吸氧,纠正缺氧C.用去泡沫剂 1%二甲基础油雾化吸入D.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E.绝对卧床休息27.生态平衡是指(分数:2.00)A.自然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B.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C.外界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D.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E.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保持的动态平衡2
8、8.急性苯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急性肝坏死B.急性肾功衰竭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D.中毒性肺炎E.全血细胞下降29.老年人合理营养总的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避免发胖B.减少高脂血症C.预防骨质疏松D.预防贫血E.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30.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分数:2.00)A.氮氧化物B.苯胺C.硫化氢D.二氧化硫E.一氧化碳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8-1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对高温作业环境描述有误者是(分数:2.00)A.气温超过 36(炎热地区) B.气温超过 32(寒冷一般地区)C.工
9、作地点气温在 30以上D.工作地点相对湿度超过 80%E.工作地点热辐射强度超过 4.187J/平方厘米解析:2.不属影响毒素在体内作用的因素者是(分数:2.00)A.理化性质B.浓度及接触时间C.毒素联合作用D.个体状态E.季节因素 解析:3.多种毒物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于每种毒物分别作用的总和为(分数:2.00)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相乘作用D.联合作用 E.拮抗作用解析: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分数:2.00)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流行病学特征D.有感染后免疫E.以上都是 解析:5.主要在上呼吸道被吸收的有毒气体是(分数:2.00)A.脂溶性大B.水溶性大 C.脂溶性小D.
10、水溶性小E.溶解度小于 0.5m解析:6.不属直接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是(分数:2.00)A.传染病B.公害病C.职业病D.食物中毒E.地方病 解析:7.救治化学性肺水肿,应该(分数:2.00)A.及早吸氧、纠正缺氧B.绝对卧床休息C.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防止毒素继续渗入,撤离现场 E.应用去泡沫剂解析:8.金属汞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消化道B.眼C.口腔黏膜D.呼吸道 E.破损的皮肤解析:9.在人体热能供给中,碳水化合物应占的比例为(分数:2.00)A.40%50%B.50%65%C.50%70%D.55%70% E.70%80%解析:10.生物圈是指(分数:2.0
11、0)A.地壳岩石和土壤层B.有人类活动的区域C.有机物存在的地壳表层D.有生物存在的地壳表层 E.大气圈和土壤圈的总和解析:11.不属高温作业导致中暑的是(分数:2.00)A.热射病B.热痉挛C.热衰竭D.热休克 E.日射病解析:12.下列哪项描述有误(分数:2.00)A.医学统计学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B.医学统计学结合医学实际C.医学统计学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D.医学统计学限于生物医学领域 E.医学统计学帮助人们透过偶然把握规律解析:13.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B.分母不宜过小C.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D.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E
12、.二者之间的可比性解析:14.矽肺的 X 线胸片诊断依据为(分数:2.00)A.肺门改变B.肺部纹理增粗C.肺气肿D.不规则大小类圆形阴影 E.规则圆形阴影解析:15.体内不易分解的气体或易挥发性毒物主要(分数:2.00)A.经肺随呼气排出 B.经肾随尿液排出C.经肠道随粪便排出D.经皮肤随汗液排出E.经眼随泪液排出解析:16.抽样误差是指(分数:2.00)A.总体参数间的差异B.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C.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17.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分数:2.00)A.定性指标B.数值变量 C.定性因素D.计数资料E
13、.等级资料解析:18.可反映人体汞吸收程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尿汞含量B.血汞含量C.毛发中汞含量D.脑中汞含量E.肾脏中汞含量 解析:19.黄曲霉菌的去毒方法应除外(分数:2.00)A.挑除霉粉B.紫外线照射C.加碱破坏毒素D.活性白陶土吸附E.低温冷冻法 解析:20.5 种主要死因死亡率的比较,应该用(分数:2.00)A.条图 B.线图C.圆形图D.统计地图E.百分条图解析:21.以下对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食物应对人体无毒害B.应有合适的膳食制度和良好的进食环境C.食物不应有微生物污染及腐败变质D.摄取的食品应供给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E.爆炒、油炸能
14、使食品具有良好的色香味,所以是良好的烹调食物的方法 解析:22.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分数:2.00)A.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B.使试验更有代表性C.使实验结论更可靠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E.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解析:23.不属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断条件者为(分数:2.00)A.明显地区性B.发病率极高 C.化学元素分布与人群有时空相关性D.疾病与元素间有明显剂量反应E.已有现代医学相关理论作基础解析:24.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作用的长期性B.作用的多样性C.对机体危害的复杂性D.危害人群的广泛性E.危害程
15、度的严重性 解析:2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分数:2.00)A.呼吸道 B.消化道C.皮肤D.眼E.口腔黏膜解析:26.救治化学性肺水肿,应(分数:2.00)A.防止毒素继续渗入,撤离现场 B.及早吸氧,纠正缺氧C.用去泡沫剂 1%二甲基础油雾化吸入D.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E.绝对卧床休息解析:27.生态平衡是指(分数:2.00)A.自然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B.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C.外界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D.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E.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保持的动态平衡解析:28.急性苯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急性肝坏死B.急性肾功衰竭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中毒性肺炎E.全血细胞下降解析:29.老年人合理营养总的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避免发胖B.减少高脂血症C.预防骨质疏松D.预防贫血E.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 解析:30.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分数:2.00)A.氮氧化物B.苯胺C.硫化氢 D.二氧化硫E.一氧化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