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5-1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下列哪项不是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分数:2.00)A.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B.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语言障碍C.颈肌无力,头下垂D.病死率不高,但愈后有后遗症E.唾液分泌减少,咀嚼困难2.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分数:2.00)A.100 个/m1B.150 个/m1C.200 个/mlD.250 个/mlE.300 个/ml3.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苯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分数:2.00)A.恶心、呕吐B.头痛、头晕C.失眠D.
2、乏力E.记忆力减退4.下列不属于高温作业防暑降温保健措施的是(分数:2.00)A.供给含盐饮料B.高温保健食品C.通风D.个人防护E.医疗预防工作5.下列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分数:2.00)A.预防疾病B.增进健康C.及时治疗D.康复防残E.制定医疗卫生政策和法规6.哪项不是自我保健的内容(分数:2.00)A.保持促进健康的行为B.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C.自我预防能力D.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能力E.自我生活能力7.影一向矽肺发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分数:2.00)A.粉尘浓度B.粉尘分散度C.粉尘作业时间D.粉尘中游离 SiO 2 含量E.接触粉尘机会8.饮水消毒的方法中我国广泛采用的
3、是(分数:2.00)A.臭氧消毒B.氯化消毒C.煮沸消毒D.紫外线消毒E.碘化消毒9.慢性苯中毒主要累及(分数:2.00)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D.骨关节系统E.内分泌系统10.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是指(分数:2.00)A.从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从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从生物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1.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 7 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七病“,其预防的传染病不包括(分数:2.00)A.脊髓灰质炎B.结核
4、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D.甲型肝炎E.麻疹12.下列哪项病变不是维生素 D 缺乏的临床表现(分数:2.00)A.牙齿钙化发育不良B.牙齿萌出延缓C.皮肤淤斑D.佝偻病E.成人骨质疏松13.生产性噪声多属于(分数:2.00)A.低频噪声B.中频噪声C.高频噪声D.低、中频噪声E.中、高频噪声14.预防传染病发生流行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最重要(分数:2.00)A.除去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注意消毒E.保护水源15.下列气体中刺激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一氧化氮D.硫化氢E.光气16.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总大肠菌群应不超过(分数:2.00)
5、A.1 个/LB.2 个/LC.3 个/LD.4 个/LE.5 个/L17.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E.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极显著性18.描述某医院 19952000 年间住院病人病死率的变动趋势宜用(分数:2.00)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直条图D.构成图E.散点图19.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分数:2.00)A.亚硝酸盐食物中毒B.苦杏仁中毒C.肉毒杆菌毒素中毒D.沙门菌属食物中毒E.霍乱菌食物中毒20.医学研究中抽样研究的样本是指(分数:2
6、.00)A.研究对象的全体B.总体中特定的部分个体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D.随意收集的部分观察对象E.总体中的部分个体21.下列哪种工种可引起矽肺(分数:2.00)A.水泥厂包装工B.煤矿挖煤工C.电焊工D.石灰厂出窑工E.铸造厂铸件清砂工22.反映一组分布比较对称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宜用(分数:2.00)A.平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算术均数E.均数23.职业危害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机器产生的噪声B.生产性粉尘C.厂房布局不合理D.水中的高氟E.长期处于不良劳动体位24.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是(分数:2.00)A.传染病B.公害病C.职业病D.食物中毒E
7、.血友病25.健康促进的含义不包括(分数:2.00)A.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B.鼓励健康行为C.增强人们改进自身健康问题D.增强人们处理自身健康的能力E.树立人们的健康意识26.平均数是用于表示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分数:2.00)A.分布情况B.离散趋势指标C.集中趋势指标D.精密水平E.个体间变化水平27.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球化学性地方病范围(分数:2.00)A.地方性氟病B.地方性甲状腺肿C.克山病D.大骨节病E.鼠疫和血吸虫病28.反映一组呈正偏态分布特征的资料平均水平用(分数:2.00)A.平均数B.中位数C.均数D.几何均数E.算术均数29.铅吸收是指尿铅含量(分数:2.
8、00)A.超过正常值上限,且有铅中毒的临床表现B.不超过正常值上限,且有铅中毒的临床表现C.超过正常值上限,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D.不超过正常值上限,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E.以上都不是30.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排入水中的哪种物质引起的(分数:2.00)A.氮和锰B.氮和磷C.酚和磷D.氯和磷E.苯及其硝基化合物31.高温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从汗、尿中排出哪种物质过多造成体内缺乏(分数:2.00)A.水B.钠C.钙D.钾E.维生素 B132.铅对机体影响的早期变化是(分数:2.00)A.卟啉代谢障碍B.疲乏无力C.铅面容D.腹绞痛E.腕下垂33.金属汞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
9、.消化道B.眼C.口腔黏膜D.呼吸道E.破损的皮肤34.反映一组呈倍数关系的变量值的集中趋势的指标用(分数:2.00)A.几何均数B.中位数C.平均数D.均数E.算术均数35.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分数:2.00)A.炎症和肺组织纤维化B.肺气肿和融合团块C.融合团块和肺组织纤维化D.胸膜斑和矽结节E.肺组织纤维化和矽结节36.粮谷食品碾磨过细最易丢失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维生素 CB.维生素 B1C.维生素 AD.维生素 B2E.维生素 PP37.目前,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已总结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其自身特点及我国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它的全面实施还面临许多挑战,其顺利实施的关
10、键在于,除了(分数:2.00)A.组织领导B.国际援助C.通力合作D.技术培训E.群众参与38.汞中毒的首选驱汞药物是(分数:2.00)A.依地酸二钠钙B.一巯乙胺C.毒霉胺D.二硫基丙磺酸钠E.低浓度亚甲蓝39.吸入下列哪种毒物可引起“电击样“死亡(分数:2.00)A.甲苯B.氰化氢C.氯乙烯D.一氧化碳E.以上都不是40.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根本性的措施是(分数:2.00)A.选择低氟水源B.从低氟区调换食品C.无低氟水源采用饮水药物降氟D.减少氟的摄入和促进氟的排泄E.控制煤烟和排氟工厂的污染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5-1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
11、:40,分数:80.00)1.下列哪项不是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分数:2.00)A.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B.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语言障碍C.颈肌无力,头下垂D.病死率不高,但愈后有后遗症 E.唾液分泌减少,咀嚼困难解析:2.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分数:2.00)A.100 个/m1 B.150 个/m1C.200 个/mlD.250 个/mlE.300 个/ml解析:3.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苯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分数:2.00)A.恶心、呕吐 B.头痛、头晕C.失眠D.乏力E.记忆力减退解析:4.下列不属于高温作业防暑降温保健措施的是(分数:2.00)
12、A.供给含盐饮料B.高温保健食品C.通风 D.个人防护E.医疗预防工作解析:5.下列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分数:2.00)A.预防疾病B.增进健康C.及时治疗D.康复防残E.制定医疗卫生政策和法规 解析:6.哪项不是自我保健的内容(分数:2.00)A.保持促进健康的行为B.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C.自我预防能力D.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能力E.自我生活能力 解析:7.影一向矽肺发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分数:2.00)A.粉尘浓度B.粉尘分散度C.粉尘作业时间D.粉尘中游离 SiO 2 含量 E.接触粉尘机会解析:8.饮水消毒的方法中我国广泛采用的是(分数:2.00)A.臭氧消毒B.氯化消毒
13、C.煮沸消毒D.紫外线消毒E.碘化消毒解析:9.慢性苯中毒主要累及(分数:2.00)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 D.骨关节系统E.内分泌系统解析:10.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是指(分数:2.00)A.从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从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从生物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析:11.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 7 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七病“,其预防的传染病不包括(分数:2.00)A.脊髓灰质炎B.结核C.白喉、百日咳、破伤
14、风D.甲型肝炎 E.麻疹解析:12.下列哪项病变不是维生素 D 缺乏的临床表现(分数:2.00)A.牙齿钙化发育不良B.牙齿萌出延缓C.皮肤淤斑 D.佝偻病E.成人骨质疏松解析:13.生产性噪声多属于(分数:2.00)A.低频噪声B.中频噪声C.高频噪声D.低、中频噪声E.中、高频噪声 解析:14.预防传染病发生流行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最重要(分数:2.00)A.除去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注意消毒E.保护水源解析:15.下列气体中刺激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一氧化氮D.硫化氢E.光气 解析:16.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总大肠菌群应不超过
15、(分数:2.00)A.1 个/LB.2 个/LC.3 个/L D.4 个/LE.5 个/L解析:17.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E.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极显著性解析:18.描述某医院 19952000 年间住院病人病死率的变动趋势宜用(分数:2.00)A.普通线图 B.直方图C.直条图D.构成图E.散点图解析:19.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分数:2.00)A.亚硝酸盐食物中毒B.苦杏仁中毒C.肉毒杆菌毒素中毒D.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E.霍乱菌食物中毒
16、解析:20.医学研究中抽样研究的样本是指(分数:2.00)A.研究对象的全体B.总体中特定的部分个体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D.随意收集的部分观察对象E.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解析:21.下列哪种工种可引起矽肺(分数:2.00)A.水泥厂包装工B.煤矿挖煤工C.电焊工D.石灰厂出窑工E.铸造厂铸件清砂工 解析:22.反映一组分布比较对称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宜用(分数:2.00)A.平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算术均数 E.均数解析:23.职业危害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机器产生的噪声B.生产性粉尘C.厂房布局不合理D.水中的高氟 E.长期处于不良劳动体位解析:24.下列不属于
17、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是(分数:2.00)A.传染病B.公害病C.职业病D.食物中毒E.血友病 解析:25.健康促进的含义不包括(分数:2.00)A.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B.鼓励健康行为C.增强人们改进自身健康问题D.增强人们处理自身健康的能力E.树立人们的健康意识 解析:26.平均数是用于表示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分数:2.00)A.分布情况B.离散趋势指标C.集中趋势指标 D.精密水平E.个体间变化水平解析:27.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球化学性地方病范围(分数:2.00)A.地方性氟病B.地方性甲状腺肿C.克山病D.大骨节病E.鼠疫和血吸虫病 解析:28.反映一组呈正偏态分布特征的资料平
18、均水平用(分数:2.00)A.平均数B.中位数 C.均数D.几何均数E.算术均数解析:29.铅吸收是指尿铅含量(分数:2.00)A.超过正常值上限,且有铅中毒的临床表现B.不超过正常值上限,且有铅中毒的临床表现C.超过正常值上限,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D.不超过正常值上限,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E.以上都不是解析:30.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排入水中的哪种物质引起的(分数:2.00)A.氮和锰B.氮和磷 C.酚和磷D.氯和磷E.苯及其硝基化合物解析:31.高温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从汗、尿中排出哪种物质过多造成体内缺乏(分数:2.00)A.水B.钠C.钙D.钾 E.维生素 B1解析:32.铅对机
19、体影响的早期变化是(分数:2.00)A.卟啉代谢障碍 B.疲乏无力C.铅面容D.腹绞痛E.腕下垂解析:33.金属汞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消化道B.眼C.口腔黏膜D.呼吸道 E.破损的皮肤解析:34.反映一组呈倍数关系的变量值的集中趋势的指标用(分数:2.00)A.几何均数 B.中位数C.平均数D.均数E.算术均数解析:35.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分数:2.00)A.炎症和肺组织纤维化B.肺气肿和融合团块C.融合团块和肺组织纤维化D.胸膜斑和矽结节E.肺组织纤维化和矽结节 解析:36.粮谷食品碾磨过细最易丢失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维生素 CB.维生素 B1 C.维生
20、素 AD.维生素 B2E.维生素 PP解析:37.目前,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已总结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其自身特点及我国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它的全面实施还面临许多挑战,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除了(分数:2.00)A.组织领导B.国际援助 C.通力合作D.技术培训E.群众参与解析:38.汞中毒的首选驱汞药物是(分数:2.00)A.依地酸二钠钙B.一巯乙胺C.毒霉胺D.二硫基丙磺酸钠 E.低浓度亚甲蓝解析:39.吸入下列哪种毒物可引起“电击样“死亡(分数:2.00)A.甲苯B.氰化氢 C.氯乙烯D.一氧化碳E.以上都不是解析:40.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根本性的措施是(分数:2.00)A.选择低氟水源B.从低氟区调换食品C.无低氟水源采用饮水药物降氟D.减少氟的摄入和促进氟的排泄 E.控制煤烟和排氟工厂的污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