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1-2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某市欲调查 HBsAg 携带情况,可采用( )。(分数:2.00)A.个案调查B.暴发调查C.抽样调查D.病例对照研究E.队列研究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分数:2.00)A.疾病B.患者C.人群D.无病的人E.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调查时样本量小一些省人力B.调查时样本量越大越好C.调查时应有合适的样本量D.样本量是根据人力、物力来确定的E.样本量是根据预期发病率来确定的4.下列哪项特征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特
2、点( )。(分数:2.00)A.比较经济B.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性C.可直接计算特异危险性D.选无本病者作为对照E.回顾性地评价过去的暴露史时,可能产生偏差5.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分数:2.00)A.患某病的人群B.具有某暴露因素的人群C.未患某病的人群D.患某病且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E.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6.反映病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分数:2.00)A.相对危险度B.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C.致癌因子的流行率D.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E.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7.所谓疫苗的“双盲”实验是指( )。(分数:2.00)A.对照组不知道谁是实验组B.观察者与受试者都不知道
3、疫苗的性质C.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何人接受疫苗、何人接受安慰剂D.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谁是观察者E.试验组接受疫苗,而对照组接受安慰剂8.下列哪种设计对所研究对象不施加干预措施( )。(分数:2.00)A.案例调查设计B.临床试验设计C.社区试验设计D.实验设计E.以上都不是9.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2.00)A.随机、重复、齐同B.随机、重复、均衡C.对照、随机、齐同D.对照、随机、均衡E.对照、重复、随机10.关于自我保健的认识,错误的是( )。(分数:2.00)A.自我保健是应用医学专业措施增进健康,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B.自我保健就是保持健康状态,纠正不良习惯和在患病
4、时的自我照顾C.自我保健单纯指自身的医学照顾D.自我保健是指由个人、家庭、邻里、亲友和同事自发的卫生活动,并做出与卫生有关的决定E.自我保健主要体现在社会与医学部门支持下的卫生、医学和保健方面的自助和协助11.下列哪一项不是自我保健兴起的原因( )。(分数:2.00)A.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医学模式的转变C.减轻医疗保健的供求矛盾D.经济效益好E.疾病谱的改变12.健康教育重点研究的内容是( )。(分数:2.00)A.预防疾病的方法B.消除危险因素的方法C.保健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理论D.促进健康的措施E.以上都不是13.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 )。(分数:2.00)A.二级预防B
5、.三级预防C.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D.一、二级预防E.二、三级预防14.关于健康教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B.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C.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D.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传播医学科普知识E.以上都不对15.在调查某病急性暴发流行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分数:2.00)A.证实暴发的存在B.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C.验证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D.采取控制措施E.详细分析人口资料16.下列关于一级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免疫接种B.控制和消除环境致病危险因素C.加强体育锻
6、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D.定期体格检查,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E.怀孕期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17.一级预防的重点疾病是( )。(分数:2.00)A.心、脑血管病B.呼吸道疾病C.传染病、职业病D.传染病、运动系统疾病E.职业病、地方病、消化道疾病18.所谓疾病的病死率是指( )。(分数:2.00)A.任何疾病的死亡数B.某病的病因死亡率C.10 万人口的粗死亡率D.该病病人中死亡者的百分比E.某病的死亡数占全死因总死亡数的比例19.当一种新的疗法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命,而不能使疾病痊愈,这样( )。(分数:2.00)A.该病的发病率将会升高B.该病的发病率将会降低C.该病的患病率将会升高D.该
7、病的患病率将会降低E.该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将会降低20.预防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措施是( )。(分数:2.00)A.出现症状随时消毒B.早期发现传染源C.接种痢疾菌苗D.切断传播途径E.预防性服药,进行隔离21.法定的甲类传染病有( )。(分数:2.00)A.5 种B.6 种C.2 种D.3 种E.4 种22.下列哪些属于氟中毒的防治原则( )。(分数:2.00)A.坚持防病治病与改造环境、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相结合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空气中氟含量判定划分病区C.控制食盐经营,实行统购统销政策D.预防接种E.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对严重病人实行隔离23.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轻病区( )。(分数:
8、2.00)A.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B.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女性发病率等于男性D.小儿的发病率高于青年的发病率E.可以出现地方性克汀病24.葡萄球菌是( )。(分数:2.00)A.革兰阳性需氧菌B.革兰阳性厌氧菌C.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D.革兰阴性需氧菌E.革兰阴性厌氧菌25.肉毒毒素具有的毒性是( )。(分数:2.00)A.胃肠毒性B.肝肾毒性C.黄曲霉毒性D.神经毒性E.血液毒性26.河豚毒素的毒性是( )。(分数:2.00)A.神经毒性B.肝脏毒性C.血液毒性D.胃肠毒性E.肾毒性27.河豚毒素对人的致死剂量是( )。(分数:2.00)A.20 万小鼠单位B.40 万小鼠单位C.35 万小鼠
9、单位D.78 万小鼠单位E.60 万小鼠单位28.由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引起的毒蕈中毒主要引起( )。(分数:2.00)A.溶血B.神经精神异常C.肝肾损伤D.胃肠损伤E.过敏29.有毒蕈碱引起的毒蕈中毒主要引起( )。(分数:2.00)A.溶血B.神经精神异常C.肝肾损伤D.胃肠损伤E.心脏损害30.毒蕈中毒时鹿花蕈素主要引起( )。(分数:2.00)A.肝肾损伤B.溶血C.胃肠功能异常D.心功能异常E.神经精神异常31.下列可用于治疗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的是( )。(分数:2.00)A.二巯基丙磺酸钠B.阿托品C.肾上腺素D.抗生素E.碘解磷定32.下列可用于治疗肝肾损害型毒蕈中毒的是( )。(
10、分数:2.00)A.二巯基丙磺酸钠B.阿托品C.肾上腺素D.抗生素E.美蓝33.对于肿瘤而言,下列哪种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最小( )。(分数:2.00)A.烟草B.饮酒C.职业因素D.细菌感染E.遗传因素34.甲类传染病是指( )。【2005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鼠疫 狂犬病B.黑热病 炭疽C.鼠疫 炭疽D.鼠疫 霍乱E.炭疽 霍乱35.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2005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甲型病毒性肝炎B.艾滋病C.流行性乙型脑炎D.疟疾E.狂犬病36.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MB
11、.QC.ED.GE.S37.定群研究又称为(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队列研究B.现况调查C.病例对照调查D.临床随访研究E.实验研究38.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部,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MB.QC.ED.GE.S39.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对随机抽出的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普查B.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抽样调查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40.生物转化后的生成物普遍具有性质(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毒性降低B.毒性升高C.极性降低D.极
12、性升高E.极性不变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1-2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某市欲调查 HBsAg 携带情况,可采用( )。(分数:2.00)A.个案调查B.暴发调查C.抽样调查 D.病例对照研究E.队列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现况调查。现况调查经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的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其优点为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容易做得细致,适用于调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缺点是不适用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或发病率低的疾病,调查的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比较复杂。2.流行病学研究的
13、对象是( )。(分数:2.00)A.疾病B.患者C.人群 D.无病的人E.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调查对象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观察单位是要调查的总体中的个体,也是统计计算的单位。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调查时样本量小一些省人力B.调查时样本量越大越好C.调查时应有合适的样本量 D.样本量是根据人力、物力来确定的E.样本量是根据预期发病率来确定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调查方法按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调查,如
14、人口普查,某种疾病的普查;非全面调查又有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是有意识选择好的、中间型的或差的典型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进行调查,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4.下列哪项特征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分数:2.00)A.比较经济B.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性C.可直接计算特异危险性 D.选无本病者作为对照E.回顾性地评价过去的暴露史时,可能产生偏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病例对照研究。5.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分数:2.00)A.患某病的人群B.具有某暴露因素的人群C.未患某病的人群D.患某病且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E.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队列
15、调查。队列调查是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用于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6.反映病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分数:2.00)A.相对危险度 B.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C.致癌因子的流行率D.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E.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队列调查。7.所谓疫苗的“双盲”实验是指( )。(分数:2.00)A.对照组不知道谁是实验组B.观察者与受试者都不知道疫苗的性质C.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何人接受疫苗、何人接受安慰剂 D.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
16、道谁是观察者E.试验组接受疫苗,而对照组接受安慰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临床试验。最好采用盲法,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有单盲和双盲试验,前者是受试者不知道谁是对照或试验组,后者是受试者和试验者双方都不清楚谁是试验组和对照组。8.下列哪种设计对所研究对象不施加干预措施( )。(分数:2.00)A.案例调查设计 B.临床试验设计C.社区试验设计D.实验设计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9.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2.00)A.随机、重复、齐同B.随机、重复、均衡C.对照、随机、齐同D.对照、随机、均衡E.对照、重复、随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临床试验。10.
17、关于自我保健的认识,错误的是( )。(分数:2.00)A.自我保健是应用医学专业措施增进健康,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B.自我保健就是保持健康状态,纠正不良习惯和在患病时的自我照顾C.自我保健单纯指自身的医学照顾 D.自我保健是指由个人、家庭、邻里、亲友和同事自发的卫生活动,并做出与卫生有关的决定E.自我保健主要体现在社会与医学部门支持下的卫生、医学和保健方面的自助和协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自我保健。自我保健不单纯指自身的医学照顾,他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利用多种形式,采取一切有利于健康的自我保健措施。11.下列哪一项不是自我保健兴起的原因( )。(分数:2.00)A.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医学模式
18、的转变C.减轻医疗保健的供求矛盾D.经济效益好E.疾病谱的改变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自我保健。12.健康教育重点研究的内容是( )。(分数:2.00)A.预防疾病的方法B.消除危险因素的方法C.保健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理论 D.促进健康的措施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它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3.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 )。(分数:2
19、.00)A.二级预防B.三级预防C.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D.一、二级预防E.二、三级预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即避免暴露于各种行为、心理、社会环境的危险因素,全面增进健康素质,促进健康。14.关于健康教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B.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C.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D.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传播医学科普知识 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解析;健康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
20、生活方式,以降低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5.在调查某病急性暴发流行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分数:2.00)A.证实暴发的存在 B.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C.验证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D.采取控制措施E.详细分析人口资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疾病分布的概念。16.下列关于一级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免疫接种B.控制和消除环境致病危险因素C.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D.定期体格检查,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E.怀孕期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疾病防制的基本措施。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针对无病期,消除或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有害因素。早发现、
21、早诊断、早治疗属于二级预防。17.一级预防的重点疾病是( )。(分数:2.00)A.心、脑血管病B.呼吸道疾病C.传染病、职业病 D.传染病、运动系统疾病E.职业病、地方病、消化道疾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疾病防制的基本措施。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它是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措施。重点为传染病、职业病。18.所谓疾病的病死率是指( )。(分数:2.00)A.任何疾病的死亡数B.某病的病因死亡率C.10 万人口的粗死亡率D.该病病人中死亡者的百分比 E.某病的死亡数占全死因总死亡数的比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疾病分布的概念。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病患者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病死率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疾
22、病疗效及预后分析中常用的指标。19.当一种新的疗法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命,而不能使疾病痊愈,这样( )。(分数:2.00)A.该病的发病率将会升高B.该病的发病率将会降低C.该病的患病率将会升高 D.该病的患病率将会降低E.该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将会降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疾病分布的概念。当一种新的疗法只能延长病人生命而不能治愈疾病时,只能增加患病人口,因此该病的发病率不变,患病率增加。20.预防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措施是( )。(分数:2.00)A.出现症状随时消毒B.早期发现传染源C.接种痢疾菌苗D.切断传播途径 E.预防性服药,进行隔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防疫措施。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由饮用被患者粪
23、便污染的水引起的传染病,预防细菌性痢疾的重要措施是饮水卫生,即切断传播途径。21.法定的甲类传染病有( )。(分数:2.00)A.5 种B.6 种C.2 种 D.3 种E.4 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防疫措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是鼠疫和霍乱。22.下列哪些属于氟中毒的防治原则( )。(分数:2.00)A.坚持防病治病与改造环境、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相结合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空气中氟含量判定划分病区C.控制食盐经营,实行统购统销政策D.预防接种E.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对严重病人实行隔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性氟病的防制。1一级预防。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氟过量进入人体。 (1)改变水源; (2)饮水
24、除氟; (3)治理氟污染,控制氟危害。 2二级预防:对重点人群进行筛检,尽早发现有氟蓄积的患者,教育其改变膳食结构,增加钙、磷和维生素的摄入,以减少机体对氟的吸收;促进氟从体内排泄。23.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轻病区( )。(分数:2.00)A.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B.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女性发病率等于男性 D.小儿的发病率高于青年的发病率E.可以出现地方性克汀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碘缺乏病的防制。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轻病区女性发病率与男性相等。24.葡萄球菌是( )。(分数:2.00)A.革兰阳性需氧菌B.革兰阳性厌氧菌C.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 D.革兰阴性需氧菌E.革兰阴性厌氧菌解析:解析
25、:本题考查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25.肉毒毒素具有的毒性是( )。(分数:2.00)A.胃肠毒性B.肝肾毒性C.黄曲霉毒性D.神经毒性 E.血液毒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肉毒毒素引起对称性颅脑神经损伤。26.河豚毒素的毒性是( )。(分数:2.00)A.神经毒性 B.肝脏毒性C.血液毒性D.胃肠毒性E.肾毒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河豚鱼中毒。河豚毒素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27.河豚毒素对人的致死剂量是( )。(分数:2.00)A.20 万小鼠单位 B.40 万小鼠单位C.35 万小鼠单位D.78 万小鼠单位E.60 万小鼠单位解析:解
26、析:本题考查河豚鱼中毒。河豚鱼体内含河豚毒素,是极强的神经毒素,剧毒,毒力以“小鼠单位”表示,对人的致死量为 20 万小鼠单位。28.由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引起的毒蕈中毒主要引起( )。(分数:2.00)A.溶血B.神经精神异常C.肝肾损伤 D.胃肠损伤E.过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毒蕈中毒。溶血型:鹿花蕈素可引起。肝损伤型: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引起。神经精神型:毒蕈碱可引起。29.有毒蕈碱引起的毒蕈中毒主要引起( )。(分数:2.00)A.溶血B.神经精神异常 C.肝肾损伤D.胃肠损伤E.心脏损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毒蕈中毒。溶血型:鹿花蕈素可引起。肝损伤型: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引起。神经精神型:毒蕈碱可
27、引起。30.毒蕈中毒时鹿花蕈素主要引起( )。(分数:2.00)A.肝肾损伤B.溶血 C.胃肠功能异常D.心功能异常E.神经精神异常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毒蕈中毒。溶血型:鹿花蕈素可引起。肝损伤型: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引起。神经精神型:毒蕈碱可引起。31.下列可用于治疗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的是( )。(分数:2.00)A.二巯基丙磺酸钠B.阿托品 C.肾上腺素D.抗生素E.碘解磷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毒蕈中毒。神经精神型:潜伏期 10 分钟至数小时,临床表现除胃肠炎症状外,尚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严重中毒时可有幻觉、谵语、抽搐、昏迷等,有的还可出现精神分裂症、木僵症等。多数病人 12 天可恢复。可用阿托
28、品药物及时治疗,可迅速缓解。32.下列可用于治疗肝肾损害型毒蕈中毒的是( )。(分数:2.00)A.二巯基丙磺酸钠 B.阿托品C.肾上腺素D.抗生素E.美蓝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毒蕈中毒。肝肾损害型毒蕈中毒治疗以保护肝脏为主,特效解毒药为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33.对于肿瘤而言,下列哪种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最小( )。(分数:2.00)A.烟草B.饮酒C.职业因素D.细菌感染 E.遗传因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导致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环境因素、生活行为因素、药物因素、病毒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对来说,细菌感染危险度最小。34.甲类传染病是指( )。【2005 年考
29、试真题】(分数:2.00)A.鼠疫 狂犬病B.黑热病 炭疽C.鼠疫 炭疽D.鼠疫 霍乱 E.炭疽 霍乱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防疫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
30、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35.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2005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甲型病毒性肝炎B.艾滋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D.疟疾E.狂犬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传播途径。36.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M B.QC.ED.GE.S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医学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37.定群研究又称为(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队列研究 B.现况调查C.病例对照调查D.临床随访研究E.实验研
31、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定群研究。定群研究是指选择一个尚未发生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根据有无暴露于研究因素而将其分为暴露组(也可根据暴露程度再分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定群研究又称为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发病研究、随访研究、纵向研究等。38.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部,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MB.QC.E D.GE.S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简称均数。用于表达同质计量资料的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 计算公式: 直接法
32、: 加权法: 上式中 f 为各组段频数,x 为该组的组中值。39.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对随机抽出的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普查B.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抽样调查 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典型调查是有意识选择好的、中间型的或差的典型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进行调查,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40.生物转化后的生成物普遍具有性质( )。【2004 年考试真题】(分数:2.00)A.毒性降低B.毒性升高C.极性降低D.极性升高 E.极性不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概述。毒物在体内参与机体固有的生化过程,其本身的化学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生物转化。该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阶段为结合反应。多数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水溶性增高,有利于排出,称为解毒作用,少数毒物进入人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后可致毒性增加,这称为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