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6091       资源大小:59.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

    1、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0-2 及答案解析(总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衡量氯化消毒效果最简便的指标是( )。(分数:2.00)A.水中大肠杆菌总数B.有效氯含量C.水中细菌总数D.水中氯化物含量E.水中游离性余氯含量2.当水进行加氯消毒时,供水管网末梢水中要求含有一定量余氯,监测余氯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2.00)A.保证管网内的水持续消毒B.保证流行病学上安全C.增加消毒剂与饮用水的作用时间D.是否发生二次污染的信号E.保持继续消毒的能力3.饮水消毒的方法较多,其中最常用的是( )。(分数:2.00)A.高温消毒B.臭氧消毒

    2、C.煮沸法D.氯化消毒E.碘消毒4.水源水只经氯消毒即供饮用者,原水中总大肠菌群( )。(分数:2.00)A.不得检出B.不应超过 10 个/LC.不应超过 100 个/LD.不应超过 1000 个/LE.不应超过 10000 个/L5.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有以下诸多方面,除外( )。(分数:2.00)A.感官性状良好B.流行病学上安全C.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D.净化消毒设施完善E.水量充足,取水方便6.营养素供给量是指在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饮食习惯、食物生产、社会和经济条件而制定的( )。(分数:2.00)A.适宜数值B.适宜摄取量C.适宜需要量D.需要量的均值E.以上都是7.

    3、我国人民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分数:2.00)A.禽、肉类食品B.奶及其制品C.粮谷类食品D.蔬菜水果E.大豆类食品8.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DRI)不包括( )。(分数:2.00)A.适宜摄入量B.平均需要量C.推荐摄入量D.最低需要摄入量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9.长期摄入推荐摄入量的营养素,可满足特定人群中多少个体的需要( )。(分数:2.00)A.84%90%B.90%95%C.97%98%D.95%96%E.100%10.影响新生儿储铁的因素不包括( )。(分数:2.00)A.生儿体重B.脐带结扎时间与方法C.父母遗传素质D.孕妇的铁营养状况E.有无胎儿至胎儿、胎儿至母体的输血

    4、11.衡量人体能量摄入与消耗是否平衡的直观指标是( )。(分数:2.00)A.身体发育状况B.能量的消耗量C.身体对能量的需要量D.体重E.能量摄入量1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成人每天摄入谷类( )。(分数:2.00)A.100200gB.200300gC.300500gD.500600gE.600700g13.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分数:2.00)A.食的食物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要B.贮存、加工烹调方式合理C.膳食制度合理D.食物对人体无害E.以上都对14.肉、鱼、禽、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腐败变质的判断最为敏感的指标是( )。(分数:2.00)A.感官指标B.pH 值C.

    5、三甲胺D.挥发性盐基总氮E.过氧化物值15.采用巴氏消毒法可以( )。(分数:2.00)A.彻底灭菌B.杀死绝大部分繁殖型细菌C.杀死所有致病菌D.杀死所有肠道致病菌及其芽孢E.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无灭菌作用16.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 )。(分数:2.00)A.粮油及其制品B.豆类及豆制品C.动物性食品D.罐头食品E.发酵食品17.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 )。(分数:2.00)A.致病菌B.非致病菌C.食品添加剂D.酵母菌E.真菌18.对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应重点进行( )。(分数:2.00)A.血常规的检查B.神经系统的检查C.生物材料中粉尘含量的检查D.肺部 X 线的检查E.细胞学改

    6、变的检查19.职业病的诊断应由哪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分数:2.00)A.省级B.地级C.市级D.县级E.乡级20.易引起血癌的有机溶剂是( )。(分数:2.00)A.甲苯、二甲苯B.苯C.三硝基甲苯D.苯胺、联苯胺E.苯二胺、硝基氯苯2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 )。(分数:2.00)A.呼吸道B.眼C.皮肤D.消化道E.口腔黏膜22.铅主要蓄积在( )。(分数:2.00)A.肺B.肝C.肾D.脾E.骨骼23.在轻度铅中毒基础上,具有以下哪种表现者可认为是中度中毒( )。(分数:2.00)A.铅麻痹B.铅脑病C.血铅增高D.尿 ALA 增高E.

    7、腹绞痛24.反映苯接触水平的指标是( )。(分数:2.00)A.测血中高铁 Hb 的含量B.测血中的赫恩小体C.测尿酚的量D.测尿中对苯二酚的含量E.测尿中对苯硫醇的含量25.预防汞中毒应注意下列哪些措施( )。(分数:2.00)A.个人防护B.技术革新C.密闭通风D.做好职业性定期体检E.综合以上各项26.吸烟、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属于( )。(分数:2.00)A.经济因素B.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C.生物学因素D.卫生保健服务因素E.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27.总体是由( )组成。(分数:2.00)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E.研究目的组成28.比较某年某地宫颈癌

    8、、肝癌和胃癌的死亡率,选择的统计图应是( )。(分数:2.00)A.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D.直条图E.构成图29.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脑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 )。(分数:2.00)A.直条图B.圆形图C.线图D.直方图E.统计地图30.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分数:2.00)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E.不对称分布31.变异系数表示( )。(分数:2.00)A.变异数B.平均水平C.集中趋势D.对称分布E.相对变异32.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相比( )。(分数:2.00)A.误差更大B.不宜受极端值影响C.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D.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的资料E.数值

    9、相等33.分类变量的统计分析中所计算的 S,表示( )。(分数:2.00)A.样本率B.总体率的标准误C.总体中数据的变异度D.样本率的标准误的估计值E.总体率34.下列哪种不属于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 )。(分数:2.00)A.试剂浓度不准确B.仪器未经校正C.操作方法不规范D.观察值本身的变异E.诊断标准不统一35.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采用( )。(分数:2.00)A.参考值范围B.正常值范围C.最小二乘估计D.可信区间E.点估计36.两样本均数比较 t 检验,当 P0.01,说明( )。(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不相等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C.两样本均数差别较大D.两总体均数差别较大

    10、E.两样本均数差别有实际意义37.关于构成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各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 100%B.分子是分母的一个构成部分C.构成比的大小受分子分母两方面的影响D.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频率或强度大小的指标E.构成比又称百分比38.四格表中有一个实际频数为 0,则( )。(分数:2.00)A.不能作 检验B.可以作检验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检验D.可作校正检验E.以上说法都不对39.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 220.01(2)可以是( )。(分数:2.00)A.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B.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三个总体

    11、率中有两个不同40.RC 表资料的 2 检验的自由度为( )。(分数:2.00)A.R-1B.C-1C.RC-1D.(R-1)(C-1)E.R+C-241.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 )。(分数:2.00)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临床试验法E.干预试验法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0-2 答案解析(总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衡量氯化消毒效果最简便的指标是( )。(分数:2.00)A.水中大肠杆菌总数B.有效氯含量C.水中细菌总数D.水中氯化物含量E.水中游离性余氯含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细菌学指标。游离性余氯:

    12、实验证明,接触时间达 30 分钟,游离性余氯在0.3mg/L 以上时,对肠道病原体、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充分杀灭作用。规定用氯消毒时,接触时间 30 分钟后,游离性余氯应不低于 0.3mg/L。2.当水进行加氯消毒时,供水管网末梢水中要求含有一定量余氯,监测余氯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2.00)A.保证管网内的水持续消毒B.保证流行病学上安全C.增加消毒剂与饮用水的作用时间D.是否发生二次污染的信号 E.保持继续消毒的能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当水进行加氯消毒时,在接触 30 分钟后,水中余氯应不低于 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 0.05mg/L。余氯

    13、是管网水是否发生二次污染的信号。3.饮水消毒的方法较多,其中最常用的是( )。(分数:2.00)A.高温消毒B.臭氧消毒C.煮沸法D.氯化消毒 E.碘消毒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水的消毒。水消毒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物理法,如煮沸、紫外线照射、超声波杀菌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杀灭水中的细菌。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是氯化消毒法。4.水源水只经氯消毒即供饮用者,原水中总大肠菌群( )。(分数:2.00)A.不得检出B.不应超过 10 个/LC.不应超过 100 个/LD.不应超过 1000 个/L E.不应超过 10000 个/L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5.

    14、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有以下诸多方面,除外( )。(分数:2.00)A.感官性状良好B.流行病学上安全C.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D.净化消毒设施完善 E.水量充足,取水方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饮用水在卫生学上应满足以下要求: 1流行病学上安全; 2化学性状良好,所含化学物质应对人体无害; 3感官性状良好; 4水量充分,取用方便。6.营养素供给量是指在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饮食习惯、食物生产、社会和经济条件而制定的( )。(分数:2.00)A.适宜数值B.适宜摄取量C.适宜需要量 D.需要量的均值E.以上都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合理膳食的卫生要求。7.我国人民膳

    15、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分数:2.00)A.禽、肉类食品B.奶及其制品C.粮谷类食品 D.蔬菜水果E.大豆类食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供给。一般膳食中的 60%80%左右的热能来自谷类,谷类中蛋白质含量约8%10%,约占膳食蛋白质来源的 50%60%,谷类是无机盐及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8.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DRI)不包括( )。(分数:2.00)A.适宜摄入量B.平均需要量C.推荐摄入量 D.最低需要摄入量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合理膳食的卫生要求。9.长期摄入推荐摄入量的营养素,可满足特定人群中多少个体的需要( )。(分数:2.00)A.84%90%B.90%9

    16、5%C.97%98% D.95%96%E.100%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合理膳食的卫生要求。10.影响新生儿储铁的因素不包括( )。(分数:2.00)A.生儿体重B.脐带结扎时间与方法C.父母遗传素质 D.孕妇的铁营养状况E.有无胎儿至胎儿、胎儿至母体的输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矿物质供给。11.衡量人体能量摄入与消耗是否平衡的直观指标是( )。(分数:2.00)A.身体发育状况B.能量的消耗量C.身体对能量的需要量D.体重 E.能量摄入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合理膳食的卫生要求。1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成人每天摄入谷类( )。(分数:2.00)A.100200gB.200300gC.300

    17、500g D.500600gE.600700g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供给。13.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分数:2.00)A.食的食物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要B.贮存、加工烹调方式合理C.膳食制度合理D.食物对人体无害E.以上都对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合理膳食的卫生要求。基本要求如下: 1满足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 2正确选配食物和科学烹调加工; 3应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食环境; 4食物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14.肉、鱼、禽、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腐败变质的判断最为敏感的指标是( )。(分数:2.00)A.感官指标 B.pH 值C.三甲胺D.挥发性盐基总氮E.过氧化物值解析:

    18、解析:本题考查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5.采用巴氏消毒法可以( )。(分数:2.00)A.彻底灭菌B.杀死绝大部分繁殖型细菌 C.杀死所有致病菌D.杀死所有肠道致病菌及其芽孢E.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无灭菌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6.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 )。(分数:2.00)A.粮油及其制品 B.豆类及豆制品C.动物性食品D.罐头食品E.发酵食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食品污染的种类、来源及主要危害。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分为 AFB 与 AFG。其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17.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

    19、 )。(分数:2.00)A.致病菌B.非致病菌 C.食品添加剂D.酵母菌E.真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食品污染的种类、来源及主要危害。微生物污染:主要指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及其毒素等。细菌包括致病菌与只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非致病菌。18.对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应重点进行( )。(分数:2.00)A.血常规的检查B.神经系统的检查C.生物材料中粉尘含量的检查D.肺部 X 线的检查 E.细胞学改变的检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矽肺及其防治。矽肺诊断应以接触硅尘的职业史为前提,以 X 线胸片检查为依据,根据尘肺 X 线诊断标准 (GB 5906-1986),结合劳动卫生调查和临床表现及动态观察资料,由矽肺诊断

    20、小组综合分析,集体诊断。19.职业病的诊断应由哪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分数:2.00)A.省级 B.地级C.市级D.县级E.乡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职业性损害。职业病的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诊断依据为:职业接触史;临床检查资料;现场调查资料。20.易引起血癌的有机溶剂是( )。(分数:2.00)A.甲苯、二甲苯B.苯 C.三硝基甲苯D.苯胺、联苯胺E.苯二胺、硝基氯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则导致慢性中毒,造成对骨髓的渐进性和不可逆性损害。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21、。2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 )。(分数:2.00)A.呼吸道 B.眼C.皮肤D.消化道E.口腔黏膜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概述。在生产条件下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也可经消化道进入人体22.铅主要蓄积在( )。(分数:2.00)A.肺B.肝C.肾D.脾E.骨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铅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在生产条件下铅主要呈粉末、烟的形式污染车间空气,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并在骨骼蓄积。23.在轻度铅中毒基础上,具有以下哪种表现者可认为是中度中毒( )。(分数:2.00)A.铅麻痹B.铅脑病C.血铅增高D.尿 ALA 增高E.腹绞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22、、诊断与防治。中度中毒:至少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腹绞痛、贫血、感觉型多发神经炎或伸肌无力。24.反映苯接触水平的指标是( )。(分数:2.00)A.测血中高铁 Hb 的含量B.测血中的赫恩小体C.测尿酚的量 D.测尿中对苯二酚的含量E.测尿中对苯硫醇的含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25.预防汞中毒应注意下列哪些措施( )。(分数:2.00)A.个人防护B.技术革新C.密闭通风D.做好职业性定期体检E.综合以上各项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汞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控制污染源;清除汞污染用 1g/m3 的碘加酒精点燃熏蒸,生成碘化汞,用水洗去;加强防护。

    23、26.吸烟、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属于( )。(分数:2.00)A.经济因素B.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C.生物学因素D.卫生保健服务因素E.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因素与健康。27.总体是由( )组成。(分数:2.00)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 D.研究指标组成E.研究目的组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医学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28.比较某年某地宫颈癌、肝癌和胃癌的死亡率,选择的统计图应是( )。(分数:2.00)A.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D.直条图 E.构成图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统计图。直条图:多用于以直条的长短比较

    24、相互独立的数值大小的资料。29.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脑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 )。(分数:2.00)A.直条图B.圆形图C.线图D.直方图 E.统计地图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统计图。直方图:多用于以直方的面积表达各组段频数或频率分布的资料30.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分数:2.00)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E.不对称分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标准差。标准差与均数一起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31.变异系数表示( )。(分数:2.00)A.变异数B.平均水平C.集中趋势D.对称分布E.相对变异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标准差。32.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相比( )。(分数:

    25、2.00)A.误差更大B.不宜受极端值影响C.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 D.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的资料E.数值相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简称均数。用于表达同质计量资料的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中位数代表居中位置变量值的大小。故前者更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33.分类变量的统计分析中所计算的 S,表示( )。(分数:2.00)A.样本率B.总体率的标准误C.总体中数据的变异度D.样本率的标准误的估计值 E.总体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抽样误差与标准误。34.下列哪种不属于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 )。(分数:2.00)A.试剂浓度不准确B.仪器未经校正C.操作方法

    26、不规范D.观察值本身的变异 E.诊断标准不统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抽样误差与标准误。35.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采用( )。(分数:2.00)A.参考值范围B.正常值范围C.最小二乘估计D.可信区间 E.点估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估计。按一定概率 100(1-)%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称可信区间,1- 为可信度,要预先确定,常用 95%和 99%的概率估计总体均数 所在的范围。36.两样本均数比较 t 检验,当 P0.01,说明( )。(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不相等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两样本均数差别较大D.两总体均数差别较大E.两样本均数差别有实际意义解析:解析

    27、:本题考查假设检验。37.关于构成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各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 100%B.分子是分母的一个构成部分C.构成比的大小受分子分母两方面的影响D.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频率或强度大小的指标 E.构成比又称百分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常用相对数的种类与计算方法。为构成指标,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因此也称百分比。38.四格表中有一个实际频数为 0,则( )。(分数:2.00)A.不能作 检验B.可以作检验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检验 D.可作校正检验E.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率的抽样误差和检验。四格表资料(两个样本

    28、率)检验的条件:四个格子的理论数均应大于 5,且 n40 时可采用检验公式。当 1T5 时,且 n40,则应用 2 连续校正公式 。当 T1 或 n40 时,需用直接概率法计算概率值。39.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 220.01(2)可以是( )。(分数:2.00)A.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B.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率的抽样误差和检验。40.RC 表资料的 2 检验的自由度为( )。(分数:2.00)A.R-1B.C-1C.RC-1D.(R-1)(C-1) E.R+C-2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率的抽样误差和检验。41.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 )。(分数:2.00)A.观察法 B.实验法C.理论法D.临床试验法E.干预试验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其用途。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