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及答案解析(总分:45.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女孩11 个月,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可见肋膈沟,下肢轻度“O”形腿,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其佝偻病应处于 A前驱期 B激期 C初期 D后遗症期 E恢复期(分数:1.00)A.B.C.D.E.2.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类 B脂肪类 C维生素类 D淀粉类 E糖类(分数:1.00)A.B.C.D.E.3.6 个月龄男婴,近 1 个月烦躁、多汗、夜惊不安。查体:头发稀疏,心、肺检查未见异常、不能独坐。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两眼上窜、面色青紫、四肢抽动。
2、紧急处理首选 A20%甘露醇 20ml 静脉注射 B苯巴比妥钠 40mg 肌注 C10%葡萄糖液 15ml 静脉注射 D维生素 D330 万 U 肌注 E10%葡萄糖酸钙 10ml 稀释 1 倍静脉缓慢推注(分数:1.00)A.B.C.D.E.4.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是由于血清中 A钾离子浓度降低 B氯离子浓度降低 C钙离子浓度降低 D磷离子浓度降低 E钠离子浓度降低(分数:1.00)A.B.C.D.E.5.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副大肠杆菌 C乳酸杆菌 D变形杆菌 E肠链球菌(分数:1.00)A.B.C.D.E.6.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
3、或消失,首先累及的部位是 A臀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 E面颊部(分数:1.00)A.B.C.D.E.7.关于母乳营养素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B含矿物质锌、铜、碘较低 C乳糖含量高,且以乙型乳糖为主 D蛋白质生物价值高且酪蛋白含量较步 E维生紊 K 含量较低(分数:1.00)A.B.C.D.E.8.男,6 个月。近 1 个月烦躁、多汗、夜惊。突然两眼上窜、神志不清,四肢抽动口持续约 1 分钟缓解。血清钙 1.6mmol/L,血糖 4.5mmol/L。考虑诊断为 A低钙惊厥 B高热惊厥 C化脓性脑膜炎 D癫瘸 E低血糖(分数:1.00)A.B.C.D.E.9.维生素 D
4、 缺乏性佝偻病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A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 D 摄人不足的病史 B长骨 X 线检查异常及骨骼畸形 C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 D血 25-(OH)-VD3 与 1,25-(0H)2-VD3 水平下降 E烦躁不安、夜惊、多汗等神经精神症状(分数:1.00)A.B.C.D.E.10.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为小儿所特有的是 A排泄损失能量 B活动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生长发育所需 E基础代谢(分数:1.00)A.B.C.D.E.11.对 12 个月婴儿以下哪项不宜作为辅食 A鲜果汁 B青菜汁 C米汤 D代乳粉 E蛋黄(分数:1.00)A.B.C.D.E.12.患儿
5、,1 岁,因食欲差,母乳少,以米糊、稀饭喂养,未添加其他辅食,诊断为营养不良 I 度。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肌张力低下 B皮肤干燥 C皮下脂肪减少 D身长低于正常 E体重不增(分数:1.00)A.B.C.D.E.13.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发生颅骨软化的年龄多见于 A12 个月 B1012 个月 C36 个月 D79 个月 E12 岁(分数:1.00)A.B.C.D.E.14.不属于婴儿总热量分配的是 A生长发育 B思维活动 C基础代谢 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E排泄损失(分数:1.00)A.B.C.D.E.15.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血生化的特点是 A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增高,碱性磷酸酶降低
6、 B血清钙降低,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C血清钙降低,血清磷正常,碱性磷酸酶增高 D血清钙正常,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E血清钙正常,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降低(分数:1.00)A.B.C.D.E.16.营养不良小儿常并发各种维生素缺乏,其中最常见缺乏是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B1 C维生素 B12 D维生紊 A E维生素 D(分数:1.00)A.B.C.D.E.17.4 个月女婴。冬季出生,足月顺产,单纯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半个月来较烦躁,夜哭闹不安,多汗。体检:体重 6lkg,有颅骨软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亚临床维生素 A 缺乏症 B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C婴儿肠痉挛
7、D营养不良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8.小儿每日需热量与营养素较成人相对高。主要是由于小儿 A活动量大所需较高 B消化吸收功能差,丢失较多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较高 D生长发育所需较高 E基础代谢所需较高(分数:1.00)A.B.C.D.E.19.每 100kcal 热量的混合膳食产生的内生水是 A10ml B12ml C16ml D14ml E8ml(分数:1.00)A.B.C.D.E.20.含 8%糖的牛奶 100ml 约供能量 A100kcal B160kcal C140kcal D120kcal EB0kcal(分数:1.00)A.B.C.D.E.21.男
8、孩,1 岁半。其基础代谢所需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 A50%60% B30%以下 C70%80% D30%40% E80%以上(分数:1.00)A.B.C.D.E.22.36 个月婴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 A腕踝部膨大 B方颅 C颅骨软化 D肋骨串珠和肋膈沟 E前囟增大(分数:1.00)A.B.C.D.E.23.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消化功能 B促进食欲 C促进蛋白质合成 D促进糖原合成 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分数:1.00)A.B.C.D.E.24.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小儿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体重不增 B肌张力低下 C皮下脂肪消失 D体重减轻
9、 E身高低于正常(分数:1.00)A.B.C.D.E.25.维生寨 D 缺乏性佝偻病时由骨样组织增生所致的骨骼改变为 A方颅 B脊椎后突或侧弯 C鸡胸或漏斗胸 D“O”形腿或“X”形腿 E肋膈沟(赫氏沟)(分数:1.00)A.B.C.D.E.26.1 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每日每公斤体重 A120kcal B80kcal C100kcal D110kcal E90kcal(分数:1.00)A.B.C.D.E.27.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肾上腺髓质反应迟钝 B甲状腺反应迟钝 C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D肾上腺皮质反应迟钝 E脑垂体反应迟钝(分数:1.00)A.B.C.D.E.2
10、8.1 岁小儿,多汗,枕秃,方颅,常发生惊厥,不伴发热。查血糖 3.2mmol/L,血钙 6.5mg/dl,血镁1mg/d1,血磷 12mg/dl。其确切的诊断应是 A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B低血糖症 C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低镁血症 E婴儿痉挛症(分数:1.00)A.B.C.D.E.29.男,3 个月。健康婴儿。体重 5kg,用牛奶喂养。一般每天应给予 8%糖牛奶和另给水分的量分别是, A550ml 和 200ml B500ml 和 300ml C450ml 和 200ml D650ml 和 200ml E600ml 和 100ml(分数:1.00)A.B.C.D.E.30.维
11、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适当多晒太阳 B提倡母乳喂养 C孕母补充维生素 D 及钙剂 D及时添加辅食 E早产儿 2 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 D(分数:1.00)A.B.C.D.E.31.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B促进蛋白质合成 C促进消化功能 D促进食欲 E促进糖原合成(分数:1.00)A.B.C.D.E.32.女婴,10 个月。体重 10kg,头围 45cm,方颅,前囟 lcm,平坦,今晨突然抽搐一次,持续 1-2 分钟缓解。当时测体温 38.5。抽搐后即入睡。醒后活动如常。查血钙 1.75mmol/L(7mg/d1),血磷45mmol/L(
12、4.5mg/d1)。最 A高热惊厥 B脑积水,脑发育不良 C低血糖症发作 D低钙惊厥 E癫瘸(分数:1.00)A.B.C.D.E.33.1 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每日每公斤约需 A66kcal B80kcal C55kcal D44kcal E30kcal(分数:1.00)A.B.C.D.E.34.4 岁男孩,身高 90cm,体重 11kg,皮肤较松弛,腹部皮下脂肪约 0.3cm,该小儿的营养状况属 A正常 B重度营养不良 C极重度营养不良 D轻度营养不良 E中度营养不良(分数:1.00)A.B.C.D.E.35.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调整饮食,每日开始供给的热量应是 A40kcal/kg B70kc
13、al/kg C50kcal/kg D60kcal/kg E30kcal/kg(分数:1.00)A.B.C.D.E.36.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最后累及的部位是 A胸部 B腹部 C臀部 D面颊部 E四肢(分数:1.00)A.B.C.D.E.37.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供给能量(kcal)分别为 A4,9,4 B9,4,4 C4,9,9 D9,9,4 E4,4,9(分数:1.00)A.B.C.D.E.38.女婴,8 个月,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每日应为 A340kJ/kC(80kcal/kg) B250kJ/kg(60kcal/kg) C375kJ/kg(90
14、kcal/kg) D420kJ/kg(100kcal/kg) E300kJ/kg(70kcal/kg)(分数:1.00)A.B.C.D.E.39.6 岁男孩,自幼营养欠佳,较瘦小,可见方颅、肋膈沟和“O”形腿。查:血钙稍低,血磷降低,X 线示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呈毛刷样,考虑其确切的诊断是 A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B软骨营养不良 C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D抗维生寨 D 佝偻病 E营养不良(分数:1.00)A.B.C.D.E.40.患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 910 个月婴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肋膈沟 B鸡胸 C颅骨软化 D肋骨串珠 E方颅(分数:1.00)A.B.C.D.E.二、A3
15、 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小儿 4 个月,人工喂养。平时易惊,多汗,睡(总题数:3,分数:1.50)41.患儿最可能是 A血糖降低 B血清钙降低 C血清镁降低 D血清钠降低 E脑脊液细胞数增多(分数:0.50)A.B.C.D.E.42.可能的诊断是 A热性惊厥 B低血糖症 C颅内感染 D低钠血症 E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分数:0.50)A.B.C.D.E.43.止抽后的处理是 A静滴钙剂 B供给氧气 C肌注呋塞米(速尿) D肌注维生素 B E静滴葡萄糖液(分数:0.50)A.B.C.D.E.四、8 个月男孩,生后一直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总题数:4,分数:2.00)44.
16、体检时最可能存在的体征是 A鸡胸 B肌张力正常 C颅骨软化 D方颅及前囟增大 E“O”形腿(分数:0.50)A.B.C.D.E.45.若化验检查示血钙 2mmol/L(8mg/d1),钙磷乘积为 25,X 线长骨检查示骨骺软骨明显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状及杯口样改变,则应属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 A初期 B激期 C恢复期 D后遗症期 E以上都不是(分数:0.50)A.B.C.D.E.46.若该患儿在住院过程中突然抽搐一次,表现为四肢抽动,肌张力增高,双眼上翻凝视,口吐白沫,、持续 1 分钟后自行缓解。随后神志清楚,精神正常但体温(肛温)为 38%。为明确抽搐原因,应首选查 A血
17、常规 B血糖 C血钙、磷及镁 D脑脊液常规 E头颅 CT 或 MRI 检查(分数:0.50)A.B.C.D.E.47.若该患儿仍反复抽搐,应给予。 A静滴钙剂 B静注高渗葡萄糖 C肌注维生素 D3 D静注甘露醇 E肌注硫酸镁(分数:0.50)A.B.C.D.E.五、男孩3 岁,自幼人工喂养。食欲极差,有时(总题数:4,分数:2.00)48.其主要诊断应是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营养性贫血 C婴幼儿腹泻 D营养不良 E心功能不全(分数:0.50)A.B.C.D.E.49.假设此患儿出现哭而少泪,眼球结膜有毕脱斑,则有 A维生素 A 缺乏 B维生素 B 缺乏 C维生素 C 缺乏 D维生素 D
18、 缺乏 E维生素 E 缺乏(分数:0.50)A.B.C.D.E.50.假设此患儿清晨突然面色苍白、神志不清、体温不升、呼吸暂停,首先应考虑最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心力衰竭 B低钙血症引起喉痉挛 C低钾血症引起呼吸肌麻痹 D自发性低血糖 E脱水引起休克(分数:0.50)A.B.C.D.E.51.上述情况发生,除立即给氧外首先应采取第十二篇儿科学的措施为 A给予呼吸兴奋剂 B测血糖,静注高渗葡萄糖 C测血钙,静脉补充钙剂 D给予强心剂 E输液纠正脱水(分数:0.50)A.B.C.D.E.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答案解析(总分:45.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0.00
19、)1.女孩11 个月,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可见肋膈沟,下肢轻度“O”形腿,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其佝偻病应处于 A前驱期 B激期 C初期 D后遗症期 E恢复期(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有骨骼和血生化改变,属于佝倭病激期。2.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类 B脂肪类 C维生素类 D淀粉类 E糖类(分数:1.00)A.B.C. D.E.解析:3.6 个月龄男婴,近 1 个月烦躁、多汗、夜惊不安。查体:头发稀疏,心、肺检查未见异常、不能独坐。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两眼上窜、面色青紫、四肢抽动。紧急处理首选 A20%甘露醇 20ml 静脉注射 B苯
20、巴比妥钠 40mg 肌注 C10%葡萄糖液 15ml 静脉注射 D维生素 D330 万 U 肌注 E10%葡萄糖酸钙 10ml 稀释 1 倍静脉缓慢推注(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对发生惊厥患儿首先要控制惊厥。4.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是由于血清中 A钾离子浓度降低 B氯离子浓度降低 C钙离子浓度降低 D磷离子浓度降低 E钠离子浓度降低(分数:1.00)A.B.C. D.E.解析:5.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副大肠杆菌 C乳酸杆菌 D变形杆菌 E肠链球菌(分数:1.00)A.B.C. D.E.解析:6.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
21、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累及的部位是 A臀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 E面颊部(分数:1.00)A.B.C. D.E.解析:7.关于母乳营养素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B含矿物质锌、铜、碘较低 C乳糖含量高,且以乙型乳糖为主 D蛋白质生物价值高且酪蛋白含量较步 E维生紊 K 含量较低(分数:1.00)A.B. C.D.E.解析:8.男,6 个月。近 1 个月烦躁、多汗、夜惊。突然两眼上窜、神志不清,四肢抽动口持续约 1 分钟缓解。血清钙 1.6mmol/L,血糖 4.5mmol/L。考虑诊断为 A低钙惊厥 B高热惊厥 C化脓性脑膜炎 D癫瘸 E低血糖(分数:1.00)A. B
22、.C.D.E.解析:9.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A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 D 摄人不足的病史 B长骨 X 线检查异常及骨骼畸形 C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 D血 25-(OH)-VD3 与 1,25-(0H)2-VD3 水平下降 E烦躁不安、夜惊、多汗等神经精神症状(分数:1.00)A.B.C.D. E.解析:10.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为小儿所特有的是 A排泄损失能量 B活动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生长发育所需 E基础代谢(分数:1.00)A.B.C.D. E.解析:11.对 12 个月婴儿以下哪项不宜作为辅食 A鲜果汁 B青菜汁 C米汤 D代乳粉 E蛋
23、黄(分数:1.00)A.B.C.D.E. 解析:12.患儿,1 岁,因食欲差,母乳少,以米糊、稀饭喂养,未添加其他辅食,诊断为营养不良 I 度。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肌张力低下 B皮肤干燥 C皮下脂肪减少 D身长低于正常 E体重不增(分数:1.00)A.B.C.D.E. 解析:13.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发生颅骨软化的年龄多见于 A12 个月 B1012 个月 C36 个月 D79 个月 E12 岁(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颅骨软化多发生于 36 个月婴儿。方颅发生于 59 个月,鸡胸、漏斗胸发生于 7 个月以上小儿。14.不属于婴儿总热量分配的是 A生长发育 B
24、思维活动 C基础代谢 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E排泄损失(分数:1.00)A.B. C.D.E.解析:15.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血生化的特点是 A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增高,碱性磷酸酶降低 B血清钙降低,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C血清钙降低,血清磷正常,碱性磷酸酶增高 D血清钙正常,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E血清钙正常,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降低(分数:1.00)A.B. C.D.E.解析:16.营养不良小儿常并发各种维生素缺乏,其中最常见缺乏是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B1 C维生素 B12 D维生紊 A E维生素 D(分数:1.00)A.B.C.D. E.解析:17.4 个月女婴
25、。冬季出生,足月顺产,单纯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半个月来较烦躁,夜哭闹不安,多汗。体检:体重 6lkg,有颅骨软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亚临床维生素 A 缺乏症 B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C婴儿肠痉挛 D营养不良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冬季出生。日照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说明存在维生素 D 不足。4 个月,烦躁,夜间哭闹不安,多汗是恂偻病初期特点。18.小儿每日需热量与营养素较成人相对高。主要是由于小儿 A活动量大所需较高 B消化吸收功能差,丢失较多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较高 D生长发育所需较高 E基础代谢所需较高(分数:1.00)A.B.C
26、.D. E.解析:19.每 100kcal 热量的混合膳食产生的内生水是 A10ml B12ml C16ml D14ml E8ml(分数:1.00)A.B. C.D.E.解析:20.含 8%糖的牛奶 100ml 约供能量 A100kcal B160kcal C140kcal D120kcal EB0kcal(分数:1.00)A. B.C.D.E.解析:21.男孩,1 岁半。其基础代谢所需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 A50%60% B30%以下 C70%80% D30%40% E80%以上(分数:1.00)A. B.C.D.E.解析:22.36 个月婴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
27、为 A腕踝部膨大 B方颅 C颅骨软化 D肋骨串珠和肋膈沟 E前囟增大(分数:1.00)A.B.C. D.E.解析:23.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消化功能 B促进食欲 C促进蛋白质合成 D促进糖原合成 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分数:1.00)A.B.C. D.E.解析:24.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小儿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体重不增 B肌张力低下 C皮下脂肪消失 D体重减轻 E身高低于正常(分数:1.00)A. B.C.D.E.解析:25.维生寨 D 缺乏性佝偻病时由骨样组织增生所致的骨骼改变为 A方颅 B脊椎后突或侧弯 C鸡胸或漏斗胸 D“O”形腿或“X”形腿 E肋膈沟(赫氏沟)(
28、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维生索 D 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往往在生长最快的部位最明显,不同年龄有不同表现。26.1 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每日每公斤体重 A120kcal B80kcal C100kcal D110kcal E90kcal(分数:1.00)A.B.C.D. E.解析:27.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肾上腺髓质反应迟钝 B甲状腺反应迟钝 C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D肾上腺皮质反应迟钝 E脑垂体反应迟钝(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和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与甲状旁腺反应有关,前者迟钝,后者正
29、常。28.1 岁小儿,多汗,枕秃,方颅,常发生惊厥,不伴发热。查血糖 3.2mmol/L,血钙 6.5mg/dl,血镁1mg/d1,血磷 12mg/dl。其确切的诊断应是 A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B低血糖症 C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低镁血症 E婴儿痉挛症(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患儿惊厥不伴发热,首先除外热惊厥疾病,而且有多汗、枕秃、方颅等佝偻病表现,血钙降低,血磷升高,结合反复惊厥病史,支持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9.男,3 个月。健康婴儿。体重 5kg,用牛奶喂养。一般每天应给予 8%糖牛奶和另给水分的量分别是, A550ml 和 200
30、ml B500ml 和 300ml C450ml 和 200ml D650ml 和 200ml E600ml 和 100ml(分数:1.00)A. B.C.D.E.解析:30.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适当多晒太阳 B提倡母乳喂养 C孕母补充维生素 D 及钙剂 D及时添加辅食 E早产儿 2 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 D(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预防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应在生后 2 周开始给予生理量维生素 D。31.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B促进蛋白质合成 C促进消化功能 D促进食欲 E促进糖原合成(分数:1.0
31、0)A.B. C.D.E.解析:32.女婴,10 个月。体重 10kg,头围 45cm,方颅,前囟 lcm,平坦,今晨突然抽搐一次,持续 1-2 分钟缓解。当时测体温 38.5。抽搐后即入睡。醒后活动如常。查血钙 1.75mmol/L(7mg/d1),血磷45mmol/L(4.5mg/d1)。最 A高热惊厥 B脑积水,脑发育不良 C低血糖症发作 D低钙惊厥 E癫瘸(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患儿有佝偻病体征,并且血钙明显降低,故应考虑为低钙惊厥。10 个月在高热惊厥发生年龄段,但发作前均有发热,发作多在发热初起体温上升时。体温多大于 39。33.1 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每日每公斤约需 A66kcal B80kcal C55kcal D44kcal E30kcal(分数:1.00)A.B.C. D.E.解析:34.4 岁男孩,身高 90cm,体重 11kg,皮肤较松弛,腹部皮下脂肪约 0.3cm,该小儿的营养状况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