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5539       资源大小:60.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

    1、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2.00)1.理论流行病学可以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行病规律。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为可疑患者。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相关系数又称积差相关系数,以符号 r 表示,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非参数不足之处是符合作参数检验的资料,如用非参数检验,因没有充分利用资料提供信息,检验效率

    2、低于参数检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构成比的计算公式是:构成比=甲指标/乙指标100%。 (分数:2.00)A.正确B.错误6.急性毒性是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分数:2.00)A.正确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7.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_。(分数:2.00)A.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B.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C.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8.发病率不适用于_。(分数:2.00)A.描述疾病的分布B.寻找病因线索C.评价防治

    3、效果D.衡量疾病严重程度9.某校发生一起因食用自制冷饮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描述其暴发严重性的最佳指标是_。(分数:2.00)A.发病人数B.续发人数C.可疑食物的食用人数D.罹患率10.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_。(分数:2.00)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C.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D.误诊率又称为假阴性率,漏诊率又称假阳性率11.普查中对 400 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 400 名正常妇女进行 X 线诊断,结果是前者中 100 例阳性,后者 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_。(分

    4、数:2.00)A.87%、12%B.67%、33%C.25%、87.5%D.33%、67%12.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_。(分数:2.00)A.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B.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C.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D.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小13.许多性传播疾病可经胎盘、产道等途径由母亲传给胎儿,这种传播途径称为_。(分数:2.00)A.血液传播B.医源性传播C.日常生活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14.属于气体灭菌剂的是_。(分数:2.00)A.次氯酸钠B.环氧乙烷C.过氧乙酸D.戊二醛15.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_。(分数:2.00

    5、)A.均是分析性研究B.均是前瞻性研究C.均是回顾性研究D.均是实验性研究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传染病有_。(分数:2.00)A.2 类 23 种B.2 类 32 种C.3 类 35 种D.3 类 39 种1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_。(分数:2.00)A.群体特征B.对比的特征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预防为主的特征18.正偏态资料计算平均水平,首选_。(分数:2.00)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加权均数19.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来估计总体均数的 95%可信区间,则估计精密的是_。(分数:2.00)A.均数大的样本B.标准差小的

    6、样本C.标准误大的样本D.标准误小的样本20.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关系是_。(分数:2.00)A.二者是同一图形的两个名称B.都是仅以条形高度表示数据变化的图形C.都是仅以条形面积表示数据变化的图形D.二者所适合的数据类型不同21.相对数是表示_。(分数:2.00)A.计量资料相对大小的指标B.表示平均水平的指标C.表示事物关联程度的指标D.计数资料相对水平的指标22.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分数:2.00)A.t 值不变B.t 值变小C.t 值变大D.t 值变小或变大23.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分数:2.00)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

    7、D.某病感染人数24.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_。(分数:2.00)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25.总体标准差描述的是_。(分数:2.00)A.所有个体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B.某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D.所有某个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26.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_。(分数:2.00)A率B.构成比C.频率D.相对比27.杂环胺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_。(分数:2.00)A.食道B.口腔C胃D肝28.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的作用是_。(分数:2.00)A.消除医生的心理作用B.消

    8、除对照组病人的心理作用C.消除实验组病人的心理作用D.消除医生和对照病人的心理作用29.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_。(分数:2.00)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C.适用于对罕见病的研究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30.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_。(分数:2.00)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3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_。(分数:2.00)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滤过C.单纯扩散D.载体扩散32.化学毒物的蓄积系数是_。(分数:2.00)A.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的比B.一次

    9、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C.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D.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8.00)33.下列属于队列研究的优点的有_。(分数:3.00)A.研究人群定义明确,选择性偏倚较小B.由于是前瞻性的,有可能使测量暴露的方法标准化,以减少观察者、对象和技术变异而引起的误差,又由于事先不知道谁将发病,信息偏倚较小C.有可能观察到暴露和疾病在时间上的先后D.可按暴露水平分级,从而有可能观察到剂量反应关系34.从流行病学观点,有四类因素在疾病病因中起作用,它

    10、们是_。(分数:3.00)A.易患因素B.诱发因素C.速发因素D.加强因素35.普通线图是用来表示_。(分数:3.00)A.各自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B.变量值的频数分布C.可以同时描述几种事物D.某现象随着另一现象而变动的速度36.广义的统计表包括_。(分数:3.00)A.调查表B.整理汇总表C.统计分析表D.年龄分组表37.抽样调查决定样本大小的原则有_。(分数:3.00)A.计量资料样本可以小些B.计数资料应大些C.影响因素较单纯,样本可以小些D.影响因素较复杂。样本可以大些38.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结局包括_。(分数:3.00)A.畸形B.早产C.肿瘤D.遗传性疾病四、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

    11、:6,分数:18.00)39.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_。(分数:3.00)A.传染期B.潜伏期C.临床症状期D.恢复期40.筛检的主要目的是_。(分数:3.00)A.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B.对某病的患者进行明确诊断C.发现高危人群,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D.了解疾病的自然史41.在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对照方式有_。(分数:3.00)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C.实验对照D.相互对照42.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_。(分数:3.00)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C.

    12、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有显著性D.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4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_。(分数:3.00)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3.00)A.生物转化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B.外源化合物生物转化酶所催化的反应分相反应和相反应C.一般说来,生物转化使外源化合物水溶性增加,毒性降低D.以上说法都不对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2.00)1.理论流行病学可以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

    13、疾病流行病规律。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它使用数学公式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行规律,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制措施的效应。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为可疑患者。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病例为确诊患某病的人,而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3.相关系数又称积差相关系数,以符号 r 表示,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相关系数,或称积差相关系数,以符号

    14、 r 表示,r 值的范围在-1 和+1 之间。r0 为正相关;r0 为负相关;r=0 表示不相关;r 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是衡量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4.非参数不足之处是符合作参数检验的资料,如用非参数检验,因没有充分利用资料提供信息,检验效率低于参数检验。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5.构成比的计算公式是:构成比=甲指标/乙指标100%。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构成比表示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

    15、单位总数)100%。同一事物各构成部分的构成比总和一定等于 1 或 100%。6.急性毒性是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急性毒性是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 24 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7.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_。(分数:2.00)A.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B.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C.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解析:解析 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

    16、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一定时期对于病程较长的疾病可以是 1 年,病程短的可以是月或是天。8.发病率不适用于_。(分数:2.00)A.描述疾病的分布B.寻找病因线索C.评价防治效果D.衡量疾病严重程度 解析:解析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可用来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可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通过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可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为病死率。9.某校发生一起因食用自制冷饮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描述其暴发严重性的最佳指标是_。(分数:2.00)A.发病人数B.续发人数C.可疑食物的食用人数D.罹

    17、患率 解析:解析 罹患率主要用于局部地区的疾病暴发。10.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_。(分数:2.00)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C.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D.误诊率又称为假阴性率,漏诊率又称假阳性率 解析:解析 假阴性率(FNR),又称漏诊率或第类错误,指实际有病,但根据筛榆试验被定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的是筛检试验漏诊病人的情况。假阳性率也称误诊率,是指实际无病,通过筛检试验检出是阳性的人数。11.普查中对 400 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 400 名正常妇女进行 X 线诊断,结果是前者

    18、中 100 例阳性,后者 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_。(分数:2.00)A.87%、12%B.67%、33%C.25%、87.5% D.33%、67%解析:12.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_。(分数:2.00)A.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B.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 C.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D.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小解析:解析 诊断标准降低则会将更多的正常人判断为病人导致特异度降低,但却会发现更多的病人,因而灵敏度会增加。13.许多性传播疾病可经胎盘、产道等途径由母亲传给胎儿,这种传播途径称为_。(分数:2.00)A.血液传播B.医源

    19、性传播C.日常生活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 解析:解析 许多性传播疾病可经胎盘、产道等途径由母亲传给胎儿,这种传播途径称为母婴传播。14.属于气体灭菌剂的是_。(分数:2.00)A.次氯酸钠B.环氧乙烷 C.过氧乙酸D.戊二醛解析:解析 环氧乙烷为气体灭菌剂。15.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_。(分数:2.00)A.均是分析性研究 B.均是前瞻性研究C.均是回顾性研究D.均是实验性研究解析: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相同点是分析性研究和验证病因假设。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传染病有_。(分数:2.00)A.2 类 23 种B.2 类 32 种C.3 类 35

    20、种D.3 类 39 种 解析: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传染病有甲、乙、丙三类,共 39 种。1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_。(分数:2.00)A.群体特征B.对比的特征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预防为主的特征解析:解析 流行病学的特征有群体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18.正偏态资料计算平均水平,首选_。(分数:2.00)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 D.加权均数解析:解析 正偏态资料计算平均水平,首选中位数。19.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来估计总体均数的 95%可信区间,则

    21、估计精密的是_。(分数:2.00)A.均数大的样本B.标准差小的样本C.标准误大的样本D.标准误小的样本 解析:20.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关系是_。(分数:2.00)A.二者是同一图形的两个名称B.都是仅以条形高度表示数据变化的图形C.都是仅以条形面积表示数据变化的图形D.二者所适合的数据类型不同 解析:解析 条形图适用于分类变量,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低或长短表示数据变动特征的图形。直方图适用于连续性的数据资料,又名“等距直方图”,是以矩形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21.相对数是表示_。(分数:2.00)A.计量资料相对大小的指标B.表示平均水平的指标C.表示事物关联程度的指标D.

    22、计数资料相对水平的指标 解析:解析 相对数是表示计数资料相对水平的指标。22.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分数:2.00)A.t 值不变 B.t 值变小C.t 值变大D.t 值变小或变大解析:23.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分数:2.00)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 C.血型D.某病感染人数解析:解析 病人白细胞计数属于数值变量。24.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_。(分数:2.00)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解析:解析 由频数表可看出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25.总体标准

    23、差描述的是_。(分数:2.00)A.所有个体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B.某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D.所有某个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解析:解析 总体标准差描述的是所有某个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26.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_。(分数:2.00)A率B.构成比C.频率D.相对比 解析:解析 相对比为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27.杂环胺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_。(分数:2.00)A.食道B.口腔C胃 D肝解析:解析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资料表明,杂环胺可能与胃癌、乳腺癌、直肠癌和胰腺癌有显著关系,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杂环胺和

    24、结肠癌、前列腺癌有关,而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C 最为合适。28.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的作用是_。(分数:2.00)A.消除医生的心理作用B.消除对照组病人的心理作用 C.消除实验组病人的心理作用D.消除医生和对照病人的心理作用解析:解析 安慰剂指不含任何有效成分的制剂。即便安慰剂不含任何有效成分,一些服用安慰剂的病人病情得到缓解。这种现象获称“安慰剂效应”。安慰剂可产生好的或坏的强烈效应。医学文献大量报道了安慰剂的作用,它可以消除对照组病人的心理作用。29.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_。(分数:2.00)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C.适用于对罕见病的研究 D

    25、.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解析:解析 在本题备选答案中,C 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相对于队列研究的优点。A 项不成立,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在产生系统误差和控制系统误差中各有自己特殊性,无难易之分。B、D 项皆是队列研究的优点。由于队列研究的研究方向是由因及果的,因此,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肓,它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容易验证病因假设。30.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_。(分数:2.00)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解析:解析 半数致死剂量为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3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_。(分数:2.00)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

    26、滤过C.单纯扩散 D.载体扩散解析:解析 单纯扩散为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32.化学毒物的蓄积系数是_。(分数:2.00)A.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的比B.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C.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D.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解析:解析 化学毒物的蓄积系数是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8.00)33.下列属于队列研究的优点的有_。(分数:3.00)

    27、A.研究人群定义明确,选择性偏倚较小 B.由于是前瞻性的,有可能使测量暴露的方法标准化,以减少观察者、对象和技术变异而引起的误差,又由于事先不知道谁将发病,信息偏倚较小 C.有可能观察到暴露和疾病在时间上的先后 D.可按暴露水平分级,从而有可能观察到剂量反应关系 解析:解析 队列研究的优点有:研究人群定义明确,选择性偏倚较小;由于是前瞻性的,有可能使测量暴露的方法标准化,以减少观察者、对象和技术变异而引起的误差,又由于事先不知道谁将发病,信息偏倚较小;可以直接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从而计算出 RR 和 AR 等反映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病因的作用;有可能观察到暴露和疾病在

    28、时间上的先后;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有时还可能获得多种预计以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可按暴露水平分级,从而有可能观察到剂量反应关系。34.从流行病学观点,有四类因素在疾病病因中起作用,它们是_。(分数:3.00)A.易患因素 B.诱发因素 C.速发因素 D.加强因素 解析:解析 从流行病学观点,易患因素、诱发因素、速发因素、加强因素等四类因素在疾病病因中起作用。35.普通线图是用来表示_。(分数:3.00)A.各自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B.变量值的频数分布C.可以同时描述几种事物 D.某现象随着另一现象而变动的速度 解析:解析 普通线图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其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在某两个不同的时

    29、间段上,如果终点相对于起点的“绝对改变量”相同,将在图形上表现为相同的增幅(或减幅),直观呈现的是数量变化的态势,可以同时描述几种事物。36.广义的统计表包括_。(分数:3.00)A.调查表 B.整理汇总表 C.统计分析表 D.年龄分组表解析:解析 广义的统计表包括调查表、登记表、整理汇总表及表达最后结果的统计分析表在内。37.抽样调查决定样本大小的原则有_。(分数:3.00)A.计量资料样本可以小些 B.计数资料应大些 C.影响因素较单纯,样本可以小些 D.影响因素较复杂。样本可以大些 解析:解析 抽样调查决定样本大小。计数资料应大些;影响因素较复杂,样本可以大些;计量资料样本可以小些;影响

    30、因素较单纯,样本可以小些。38.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结局包括_。(分数:3.00)A.畸形 B.早产 C.肿瘤D.遗传性疾病 解析:解析 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结局包括畸形、早产和遗传性疾病。四、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8.00)39.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_。(分数:3.00)A.传染期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D.恢复期解析:解析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潜伏期。40.筛检的主要目的是_。(分数:3.00)A.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 B.对某病的患者进行明确诊断C.发现高危人群,以

    31、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 D.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解析:解析 筛检的主要目的:早期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以便进一步确诊,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早期治疗往往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有较好的预后;发现高危人群,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利用筛检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或开展流行病学监测,例如筛检乙型肝炎表而抗原携带者,这类筛检一般不包含治疗。41.在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对照方式有_。(分数:3.00)A.空白对照 B.标准对照 C.实验对照 D.相互对照 解析:解析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方式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42.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

    32、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_。(分数:3.00)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有显著性D.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解析:解析 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4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_。(分数:3.00)A.体内、体外实验 B.流行病学研究 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 解析:解析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动物整体试验、体外体内试验、人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3.00)A.生物转化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B.外源化合物生物转化酶所催化的反应分相反应和相反应 C.一般说来,生物转化使外源化合物水溶性增加,毒性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