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5535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

    1、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_。(分数:2.00)A.肺结核和百日咳B.麻疹和丝虫病C.鼠疫和霍乱D.霍乱和麻风病2.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_。(分数:2.00)A.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C.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D.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3.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_。(分数:2.00)A.发病率B.潜在减寿年数C.患病率D.生存率4.暴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_。(分数:2.00)A.发

    2、病率B.患病率C.病死率D.罹患率5.关于疾病年龄分布分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B.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C.致病因子在不同时期强度不同时,出生队列分析能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D.出生队列研究实质是多组队列研究的综合应用6.在人群中进行高血压筛检,经筛检出的病例得到提前治疗,而表面上延长了生存时间,用这类病例来研究疾病的生存期可能会引起_。(分数:2.00)A.检出症候偏倚B.时间效应偏倚C.领先时间偏倚D.病程长短偏倚7.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叙述哪一项不正确_。(分数:2.00)A.筛检试验不是

    3、诊断试验B.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患者和可疑患者区别开来C.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可靠有效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患者8.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_。(分数:2.00)A.母婴垂直传播B.粪-口途径C.医源性传播D.性传播疾病9.流行病学实验人群来自_。(分数:2.00)A.同一总体的患病人群B.同一总体的健康人群C.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D.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10.一项关于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 48.0/10 万,不吸烟者发病率为 25.4/10 万,其相对危险度为_。(分数:2.00)A.0.00048B.0.52C.

    4、0.89D.1.8911.用某地 616 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分数:2.00)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12.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_。(分数:2.00)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1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_。(分数:2.00)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14.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_。(分数:2.00)A.能消除系统误差B.

    5、能消除随机测量误差C.能消除抽样误差D.能减少样本偏性15.数列 10,10,10,10,13,13,13,17,17 的中数为_。(分数:2.00)A.13B.12.66C.12.499D.12.8316.关于众数在分布曲线上对应的位置,如下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总是对应分布曲线的最高点B.总是对应分布曲线的最低点C.位置不确定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7.某地流感爆发,经调查当地 3789 人中 837 人患有流感,患者中有 14 人一月前曾患过感冒,计算得837/3798100%22.0%,这个率应该是_。(分数:2.00)A.阳转率B.患病率C.罹患率D.续发率18.卫生毒

    6、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_。(分数:2.00)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19.作为毒物的靶,不具有下列哪种特性_。(分数:2.00)A.合适的反应性和(或)空间结构B.易接近性C.具有关键的生物生理功能D.具有自我复制功能2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暴露的特征_。(分数:2.00)A.暴露途径B.暴露速率C.暴露期限D.暴露频率21.环状染色体是_。(分数:2.00)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C.染色体两臂

    7、断裂重新形成环状D.以上都对22.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类型不包括_。(分数:2.00)A.基因突变B.癌变C.染色体畸变D.染色体数目异常2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_。(分数:2.00)A.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24.某搬运工从楼下搬重物上楼,作业时氧需超过了氧上限,其劳动强度属于_。(分数:2.00)A.极低强度作业B.低强度作业C.中等强度作业D.大强度作业25.儿童营养需求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_。(分数:2.00)A.营养素需要量高于成年人B.年龄越小,营养缺乏病发病率越高C.营养缺少多少,补多少D.营养

    8、需求有个体差异26.大气污染超标指数_。(分数:2.00)A.考虑了全年监测数据中超过卫生标准历次浓度的平均值B.考虑了全年监测数据中超过卫生标准历次浓度的总和C.考虑了全年监测数据中超过和等于卫生标准历次浓度的平均值D.考虑了全年监测数据中超过和等于卫生标准历次浓度的总和27.关于腺病毒肺炎错误的是_。(分数:2.00)A.多见于 6 月至 2 岁的小儿B.稽留高热、萎靡嗜睡、咳嗽剧烈C.喘憋、发绀D.肺部体征出现较早28.有效温度是下列哪项条件下的空气温度_。(分数:2.00)A.风速=1.0m/s,相对湿度=100%B.风速=1.0m/s,相对湿度=70%C.风速=0.5m/s,相对湿度

    9、=80%D.风速=0m/s,相对湿度=100%29.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是_。(分数:2.00)A.总水分B.结合水C.游离水D.可蒸发水30.常用的短期体内诱癌试验不包括_。(分数:2.00)A.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B.小鼠皮肤肿瘤诱变试验C.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D.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有_。(分数:2.00)A.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B.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C.流行病学调查D.疫点疫区处理32.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_。(分数:2.00)A.提供病因线索B.帮助认识疾病特征C.提出

    10、治疗方案D.有助于制定防治策略33.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A.要有标题B.要有纵轴和横轴C.纵轴和横轴要有标目并注明单位D.比较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表示34.绘制统计表的原则是_。(分数:2.00)A.简单明了B.标目要细C.层次分明D.标目要多样化35.在制定调查计划时,为了明确达到调查目的,要求_。(分数:2.00)A.指标要具体B.指标要精选C.尽量用客观特异性的计量指标D.指标要面面俱到三、判断题(总题数:15,分数:30.00)36.统计学检验的 P 值越小,则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7.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一定

    11、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8.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人是冯特。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9.实验效应的观察指标应当客观性强、灵敏度高和精确性好。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0.用已知的正常值作对照是历史对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1.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数之比称为构成比。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平均数是一类用于推断数值变量及资料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指标。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反映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集中趋势与散离趋势。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凡是水溶性的

    12、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是主动扩散。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大鼠和小鼠。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抵抗力下降。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5:1。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X 射线属于非电离辐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评价。 (分数:2.00)A.

    13、正确B.错误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_。(分数:2.00)A.肺结核和百日咳 B.麻疹和丝虫病C.鼠疫和霍乱D.霍乱和麻风病解析:解析 传染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鼠疫、霍乱;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

    14、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_。(分数:2.00)A.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C.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D.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解析:解析 没有病程短的慢性病,所以 A 项无意义。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通常用

    15、发病率来表示。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通常用罹患率来表示。3.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_。(分数:2.00)A.发病率B.潜在减寿年数 C.患病率D.生存率解析:解析 潜在减寿年数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潜在减寿年数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4.暴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_。(分数:2.00)A.发病率B.患病率C.病死率D.罹患率 解析:解析 罹患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5.关于疾病年龄分布分析方

    16、法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B.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C.致病因子在不同时期强度不同时,出生队列分析能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 D.出生队列研究实质是多组队列研究的综合应用解析:解析 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包括横断面分析和年龄期间队列分析(例如出生队列分析)两种。出生队列分析是分析同一年代出生的一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年代的发病或死亡水平等变化,归类于描述性研究,不属于队列研究的范畴。突发的新急性传染病应用横断面分析可迅速获得年龄与疾病发病的关系。6.在人群中进行高血压筛检,经筛检出的病例得到提前治疗,而表

    17、面上延长了生存时间,用这类病例来研究疾病的生存期可能会引起_。(分数:2.00)A.检出症候偏倚B.时间效应偏倚C.领先时间偏倚 D.病程长短偏倚解析:解析 领先时间偏倚是指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检延长的生存时间。这种表面上延长的生存时间,实际上是筛检导致诊断时间提前所致的偏倚。7.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叙述哪一项不正确_。(分数:2.00)A.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B.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患者和可疑患者区别开来C.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可靠有效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患者 解析:解析 筛检试验阳性者须作进一步的诊断或干预才可确诊,而不能直接确诊。8.甲型肝炎

    18、的主要传播途径_。(分数:2.00)A.母婴垂直传播B.粪-口途径 C.医源性传播D.性传播疾病解析:解析 甲型肝炎传播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9.流行病学实验人群来自_。(分数:2.00)A.同一总体的患病人群B.同一总体的健康人群C.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D.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 解析:解析 流行病学实验人群来自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10.

    19、一项关于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 48.0/10 万,不吸烟者发病率为 25.4/10 万,其相对危险度为_。(分数:2.00)A.0.00048B.0.52C.0.89D.1.89 解析:解析 相对危险度(RR)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它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RR 的计算公式是:RR=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48.0/1025.4/10=1.89。11.用某地 616 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分数:2.00)A.普通线图

    20、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 D.直条图解析:解析 616 岁为连续变量。对于一组连续变量,先将数据分组,每组有一个代表值,落在组内的数据个数就是频数。在平面坐标系统内,以各组代表值为底边,以频数为高度的一系列直方型矩形图表,就称为直方图。用直方图可以很清晰地描述各个年龄段内学生的近视人数。12.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_。(分数:2.00)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解析:解析 同质是指观察单位(研究个体)间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但在人群健康的研究中有些影响因素是难以控制的,甚至是未知的,如遗传、营养、心理等

    21、。因此,实际工作中,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主要的可控制的因素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就可以认为是同质。1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_。(分数:2.00)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解析:解析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地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14.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_。(分数:2.00)A.能消除系统误差B.能

    22、消除随机测量误差C.能消除抽样误差D.能减少样本偏性 解析:解析 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能减少样本偏性。15.数列 10,10,10,10,13,13,13,17,17 的中数为_。(分数:2.00)A.13B.12.66 C.12.499D.12.83解析:解析 此题中数的计算属于当重复数目位于数列中间,数据的个数为奇数的情形。在数列中第 5个数为 13,此为一个重复数目,可以将其视做连续数,理解为三个 13 占据了一个分数单位的全距,即12.513.5,它们均匀地分布在 12.513.5 这个区间内,因为,中数是一个点值,因此,需要计算出第一个 13 所在区间的组中值,这一点就是整个序列中位

    23、居最中间的那一点,就是这组数据的中数。第一个区间的中值为 12.499+0.33/2=12.66。因此,该组数据的中数是 12.66。16.关于众数在分布曲线上对应的位置,如下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总是对应分布曲线的最高点 B.总是对应分布曲线的最低点C.位置不确定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通常数。用 MO 表示。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对众数有理论众数和粗略众数两种定义方法:理论众数是指与频数分布曲线最高点相对应的横坐标上的一点。粗略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频数出现最多的那个数。理论众数可根据资料的分布形态,用积分法求得,但计算甚繁,一

    24、般是用经验公式求理论众数的近似值,或用观察法直接寻找粗略众数。17.某地流感爆发,经调查当地 3789 人中 837 人患有流感,患者中有 14 人一月前曾患过感冒,计算得837/3798100%22.0%,这个率应该是_。(分数:2.00)A.阳转率B.患病率C.罹患率 D.续发率解析:解析 22.1%是当地流感爆发的罹患率。罹患率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通常反映较小范围和较短时间内某种疾病新病例发生的频率。罹患率的分子是某病的新病例数,分母是同时期可能患这种疾病的人数(暴露人数)。计算公式是:罹患率=观察期间的新病例数/同期的暴露人数100%。18.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_。(分数:

    25、2.00)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 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解析:解析 卫生毒理学是与公共卫生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各个毒理学分支,包括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农药毒理学、放射毒理学等的基础和总称。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也是对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科学。毒理学与药理学密切相关,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和实验手段的独立学科,

    26、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毒理学分支。目前公认的毒理学定义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的科学,属于边缘学科范畴。19.作为毒物的靶,不具有下列哪种特性_。(分数:2.00)A.合适的反应性和(或)空间结构B.易接近性C.具有关键的生物生理功能D.具有自我复制功能 解析:解析 毒物的靶没有自我复制功能。2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暴露的特征_。(分数:2.00)A.暴露途径B.暴露速率 C.暴露期限D.暴露频率解析:解析 暴露的特征有暴露途径、暴露期限和暴露频率。21.环状染色体是_。(分数:2.00)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C.染色体两臂断裂重新形成环状 D.以上

    27、都对解析:解析 一条染色体的两臂各有一次断裂,有着丝粒节段的两个断端如彼此重新连接,可形成环状染色体。22.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类型不包括_。(分数:2.00)A.基因突变B.癌变 C.染色体畸变D.染色体数目异常解析:解析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数目异常。2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_。(分数:2.00)A.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解析:解析 根据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种类和有无将血液分成若干类型称为血型。红细胞膜上不含特异凝集素,血浆中含有特异凝集素而不是凝集原,因此答案 A 是错误

    28、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分别为抗原和抗体,而红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并非是特异凝集原,所以答案 C 也是错误的;凝集素不是血液分型的根据,所以 D 也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为 B。24.某搬运工从楼下搬重物上楼,作业时氧需超过了氧上限,其劳动强度属于_。(分数:2.00)A.极低强度作业B.低强度作业C.中等强度作业D.大强度作业 解析:解析 大强度作业为氧需超过氧上限,而极大强度作业为氧债几乎等于氧需。25.儿童营养需求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_。(分数:2.00)A.营养素需要量高于成年人B.年龄越小,营养缺乏病发病率越高C.营养缺少多少,补多少 D.营养需求有个体差异解析:解析 儿童营养指导的原则强

    29、调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如果不重视儿童的发育特点,片面主张补充某一营养素,甚至缺多少,补多少,很容易造成儿童体内营养失衡,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等疾病的发生。26.大气污染超标指数_。(分数:2.00)A.考虑了全年监测数据中超过卫生标准历次浓度的平均值B.考虑了全年监测数据中超过卫生标准历次浓度的总和C.考虑了全年监测数据中超过和等于卫生标准历次浓度的平均值D.考虑了全年监测数据中超过和等于卫生标准历次浓度的总和 解析:解析 大气污染超标指数反映了监测期内若干种污染物屡次出现超标高浓度的总状况。污染物超标指数由若干个超标分指数综合而成。其超标分指数是历次超标浓度总和的数量,并以未完成监测数据计

    30、划次数的相对比例作为权重。27.关于腺病毒肺炎错误的是_。(分数:2.00)A.多见于 6 月至 2 岁的小儿B.稽留高热、萎靡嗜睡、咳嗽剧烈C.喘憋、发绀D.肺部体征出现较早 解析:解析 腺病毒肺炎,多见于 6 个月至 2 岁的婴幼儿。一般急骤发热,至第 34 日多呈稽留或不规则的高热;大多数病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轻度阵咳,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36 日,逐渐加重;重症病例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具有喘息和憋气的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口唇指甲青紫。肺部体征出现较迟,一般在第 35 病日以后方出现湿性啰音,病变面积逐渐增大,易有叩诊浊音及呼吸音减低。28.有效温度是下列哪项

    31、条件下的空气温度_。(分数:2.00)A.风速=1.0m/s,相对湿度=100%B.风速=1.0m/s,相对湿度=70%C.风速=0.5m/s,相对湿度=80%D.风速=0m/s,相对湿度=100% 解析:解析 有效温度是根据室内温度、湿度和风速三项小气候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热感觉指标。适当改变这三项的组合,也能产生相同的热感觉。该热感觉以有效温度来表示,也就是以风速为 0m/s,相对湿度为 100%情况下,产生相同热感觉的温度为有效温度。因此,A、B、C 均错。29.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是_。(分数:2.00)A.总水分B.结合水C.游离水 D.可蒸发水解析:解析 供微生物利用的水

    32、分称游离水,它表示食品中游离水分的多少。30.常用的短期体内诱癌试验不包括_。(分数:2.00)A.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B.小鼠皮肤肿瘤诱变试验C.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D.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解析:解析 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主要有 4 种,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雌性 SD 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大鼠肝转变灶诱发试验和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验。此 4 种短期致癌试验都以特定器官的癌前病变或肿瘤为终点。不属于哺乳动物短期试验的是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此试验是一种致突变试验。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有_。(分数:2.00)A.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

    33、 B.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 C.流行病学调查 D.疫点疫区处理 解析:32.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_。(分数:2.00)A.提供病因线索 B.帮助认识疾病特征 C.提出治疗方案D.有助于制定防治策略 解析:解析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它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诊断很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对疾病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为合理地制订疾病的防制、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3.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A.要有标题 B.要有纵轴和横轴 C.纵轴和横轴要有标目并注明单位 D.比较不同的事物要用

    34、不同的线条或颜色表示 解析:解析 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决定适当的图形;标题应说明资料的内容、时间和地点,一般位于图的下方;图的纵、横轴应注明标目及对应单位,尺度应等距或具有规律性,一般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由小到大;为使图形美观并便于比较,统计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为7:5,有时为了说明问题也可加以变动;比较、说明不同事物时,可用不同颜色或线条表示,并常附图例说明,但不宜过多。34.绘制统计表的原则是_。(分数:2.00)A.简单明了 B.标目要细C.层次分明 D.标目要多样化解析:解析 统计表的制表原则首先是重点突出,即一张表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尽量避免把过多的内容放在

    35、同一张表里;其次,统计表要层次分明,即标目的安排及分组符合逻辑,便于分析比较;最后,统计表应简单明了,文字、数字和线条都应尽量从简。35.在制定调查计划时,为了明确达到调查目的,要求_。(分数:2.00)A.指标要具体 B.指标要精选 C.尽量用客观特异性的计量指标 D.指标要面面俱到解析:解析 在制定调查计划时,为了明确达到调查目的,要求指标要具体、精选,尽量用客观特异性的计量指标。三、判断题(总题数:15,分数:30.00)36.统计学检验的 P 值越小,则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OR 值或者 RR 值越大,则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3

    36、7.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一定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可能是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生物因素在起作用。38.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人是冯特。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冯特于 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39.实验效应的观察指标应当客观性强、灵敏度高和精确性好。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实验效应的观察指标包括:指标的关联性选用的指标必须与所研究的题目具有本质性联系,且能确切反映被试因素的效应;指标的客观性客观性指标是指通过精密设备或仪器测定的数

    37、据,能真实显示试验效应的大小或性质,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其客观性要强;指标的灵敏度通常是由该指标所能正确反映的最小数量级或水平来确定,一般要求其灵敏度能正确反映处理因素对受试对象所引起的反应就够了,并非灵敏度越高越好;测定值的精确性精确性具有指标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双重含义,准确度是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精密度是重复测定值的集中程度,从设计角度来分析,第一强调准确,第二要求精密,既准确又精密最好,准确但精密度不理想尚可,而精密度高但准确度低则不行;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有效性是由该指标的敏感性(敏感度)与特异性(特异度)来决定的。40.用已知的正常值作对照是历史对照。 (分数:2.00)A.正确

    38、B.错误 解析:解析 历史性对照是一组患者(研究组)接受新疗法,将其疗效与以前某个时间用某种方法治疗的同类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加以比较。41.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数之比称为构成比。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常用来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表示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42.平均数是一类用于推断数值变量及资料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指标。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用于推断数值变量及资料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指标是均值。对于极差大的数据,中位数

    39、更具意义。43.反映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集中趋势与散离趋势。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频数分布的两个特征:集中趋势大部分观察值向某一数值集中的趋势称为集中趋势,常用平均数指标来表示,各观察值之间大小参差不齐;离散趋势频数由中央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少,称离散趋势,是个体差异所致,可用一系列的变异指标来反映。44.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是主动扩散。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是载体扩散。45.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大鼠和小鼠。

    40、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游离器官、细胞和细胞器。46.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抵抗力下降。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发生肿瘤。47.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计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48.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5:1。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3:1。49.X 射线属于非电离辐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X 射线属于电离辐射。50.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评价。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