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师三基考试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试题一 2017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血管造影未找到出血原因,但发现有脑血管痉挛者,进行第二次血管造影复查的时间应与首次造影的时间间隔( ) (分数:2.00)A.1 周B.3 个月C.2 周D.2 天E.半年2.脑巨大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或切除术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的邻近部位的脑出血和脑水肿,最可能的原因是( ) (分数:2.00)A.术后残腔血肿和脑肿胀B.出血性脑梗死C.脑血管痉挛D.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E.脑血管意外3.幕上血肿,一
2、般血肿量超过多少即可产生症状,而需手术处理( )(分数:2.00)A.30mlB.20mlC.8mlD.5mlE.10ml4.下列神经上皮性肿瘤中,对放射治疗最敏感的是( )(分数:2.00)A.室管膜细胞瘤B.松果体细胞瘤C.星形细胞瘤D.少枝胶质细胞瘤E.髓母细胞瘤5.男性,12 岁。突发神志障碍 2 小时。查体:呼吸慢,血压增高,右侧瞳孔散大,双侧对光反射消失。头颅 CT 检查示右侧颞叶血肿。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分数:2.00)A.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B.脱水C.应用抗生素D.血管造影E.应用止血药物6.有关颅骨骨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处理,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
3、.骨膜下血肿穿刺抽吸 1-2 次可痊愈B.血肿周界止于骨缝C.采取早期冷敷,48 小时后热敷D.一般都伴有颅骨线性骨折E.穿刺抽吸,加压包扎7.亚急性脑积水是指( )(分数:2.00)A.2 周内B.3 天内C.1 周内D.1 个月内E.半年以上8.弥漫性轴索损伤系当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暴力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其常见的损伤类型是( )(分数:2.00)A.火器性颅脑损伤B.挥鞭样损伤C.减速性颅脑损伤D.加速性颅脑损伤E.挤压性颅脑损伤9.临床对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主要根据( )(分数:2.00)A.CT、MRI 检查B.脑电图检查C.腰穿、脑脊液测压D.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E.脑血流图
4、检查10.一建筑工人由高空坠落,左枕着地,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应首先考虑( )(分数:2.00)A.右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B.小脑血肿C.左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D.右侧额颞极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E.左侧额颞部脑挫裂伤11.男性,12 岁。突发神志障碍 2 小时。查体:呼吸慢,血压增高,右侧瞳孔散大,双侧对光反射消失。头颅 CT 检查示右侧颞叶血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A.Moya-Moya 病B.脑瘤出血C.出血性脑梗死D.脑动静脉畸形出血E.脑动脉瘤破裂出血12.侧脑室内脑膜瘤多位于( )(分数:2.00)A.侧脑室体部B.以上都不是C.侧脑室尾部
5、D.侧脑室头部E.侧脑室三角部13.颅内压增高进行代偿时,最主要的因素是( )(分数:2.00)A.颅腔容量增加B.脑血流减少C.颅骨密度改变D.脑组织移位E.脑脊液动力学改变14.颅内转移瘤(又称脑转移瘤)系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至颅内,占颅内肿瘤的10%15%。最常见的转移瘤来自( )(分数:2.00)A.泌尿生殖系肿瘤B.肺癌C.黑色素瘤D.消化道肿瘤E.乳腺癌15.男性,10 岁。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步态不稳,向右侧偏斜,饮水呛咳,并出现吞咽困难 10个月。查体:左侧眼部以下面纹变浅,口角向右侧抬高。悬雍垂向右侧偏斜,双侧咽腭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力 4 级,肌张力稍高
6、。头颅 CT 检查:颅后窝高密度圆形阴影,其内可见分层钙化,脑干受压向右后方移位,四脑室偏移。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A.脑膜瘤B.巨型动脉瘤C.颅咽管瘤D.神经鞘瘤E.脊索瘤16.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最好方法是( )(分数:2.00)A.开颅海绵窦铜丝导入术或马尾导入术B.开颅结扎颈内动脉C.血管内栓塞治疗D.结扎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E.开颅海绵窦瘘切开修补术17.硬脊膜外肿瘤,下列哪一类最常见( ) (分数:2.00)A.转移性肿瘤B.神经胶质瘤C.脊膜瘤D.胚胎残余肿瘤E.神经鞘瘤18.火器性颅脑损伤的清创手术,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非穿通性损伤的清创应优
7、先于穿通性损伤B.如已有化脓性感染可暂不缝合伤口C.清创应尽早进行D.应力争一次彻底清创E.有颅内血肿、昏迷者应优先手术19.女性,45 岁,3 小时前车祸头部受伤,伤后立即昏迷,做 CT 后入院,入院检查中度昏迷,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CT 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像。该病例诊断是( )(分数:2.00)A.右额颞急性硬膜下积液,脑疝B.右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C.右额颞脑挫伤,脑疝D.右额颞脑内血肿,脑疝E.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20.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次发生出血的高峰时间段是( )(分数:2.00)A.第 2 周末至第 3 周B.1 周以内C.第
8、1 个月至第 2 个月D.第 3 周末至第 4 周E.第 1 周末至第 2 周21.椎管内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分数:2.00)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22.神经根性感觉障碍表现为( )(分数:2.00)A.共济失调B.症状在病变对侧C.站立不稳D.出现感觉分离E.放射性疼痛23.男性,43 岁。从汽车上摔下左枕部着地 8 小时。查体: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射(-),左侧肢体偏瘫,病理征(+)。诊断首先考虑( )(分数:2.00)A.左枕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B.左枕部脑挫裂伤伴脑疝C.右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D.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E.左枕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
9、脑疝24.女性,37 岁。头部外伤 6 小时。查体:可正确回答问题,可自动睁眼,右侧肢体偏瘫,刺痛可回缩,左侧肢体可随意运动,患者的 GCS 评分为( )(分数:2.00)A.11 分B.12 分C.15 分D.14 分E.13 分25.男性,30 岁。车祸致左颞部伤 1 小时。当时有短暂昏迷,对受伤情况不能回忆。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未查出阳性体征。目前对患者采取的处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分数:2.00)A.暂时禁食、水B.卧床休息C.头颅 CT 扫描D.静脉补液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情况26.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精
10、神症状B.预后好,病程长C.视盘水肿D.头痛、呕吐E.轻偏瘫27.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又称 Brown-Sequard 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点是( )(分数:2.00)A.典型表现是受损以下对侧痛与温觉消失,损害侧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及深部感觉障碍,有时伴同侧脊髓后根症状,如末梢性麻痹,与受损脊髓同节段皮肤区感觉消失B.病变损害脊髓横平面半侧的灰质与白质C.多由外伤、椎管内原发性肿瘤、出血、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等引起D.需要与髓外肿瘤和脊髓动脉供血不全进行鉴别诊断E.以上都是28.相对静止的头颅在遭受打击之后,立即朝着暴力作用的方向移动,但头部的运动因受到躯体的限制而骤然停止,此时脑组织因
11、惯性作用冲撞在颅腔的内壁上,引起脑对冲伤。脑对冲伤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 )(分数:2.00)A.小脑B.顶叶C.额叶D.脑干E.枕叶29.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好发部位是( )(分数:2.00)A.小脑出血B.皮质下C.脑桥出血D.基底节出血E.丘脑出血30.目前,对神经上皮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 )(分数:2.00)A.放疗B.化疗C.激素治疗D.免疫治疗E.手术31.女性,45 岁,3 小时前车祸头部受伤,伤后立即昏迷,做 CT 后入院,入院检查中度昏迷,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CT 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像。最重要的治疗是( )(分数:2.00)A.止血,预
12、防感染治疗B.血肿清除术C.气管切开D.脱水治疗E.冬眠物理降温32.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治疗措施中,不包括( ) (分数:2.00)A.卧向患侧B.头低位C.使用强力脱水剂D.多饮水E.补充低渗液体33.对脑巨大动静脉畸形施行切除术时,下列哪项措施无助于避免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的发生( )(分数:2.00)A.切除畸形血管团,术中及术后适当行控制性降压B.迅速切除畸形血管团C.术后予以脱水、降颅压治疗D.术中注意保护畸形血管团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引流静脉E.术前对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34.急性硬膜外血肿出血来源最常见的血管是( )(分数:2.00)A.脑膜中动脉B.
13、脑膜前动脉C.静脉窦D.脑膜中静脉E.板障静脉35.有关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都有头部外伤史B.小儿有嗜睡、囟门突出、抽搐的特点C.老年人以痴呆、精神异常和锥体束征阳性为多D.偶有癫痫发作E.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36.高血压脑出血,如果单从病情演变角度考虑,出现下列何种情况最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分数:2.00)A.经保守治疗,病情趋于好转B.以上都不是C.经保守治疗,病情仍逐渐加重,脑疝表现尚不明显D.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内即陷入深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E.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37.患者,男性,车祸伤及头部,伤后
14、出现左侧鼻唇沟变浅,鼻出血,左耳听力下降,左外耳道流出淡血性液体。诊断首先考虑( )(分数:2.00)A.脑震荡B.左颞骨骨折C.颅前窝骨折D.颅后窝骨折E.颅中窝骨折38.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在相同节段的是( )(分数:2.00)A.下胸段B.上胸段C.腰段D.下颈段E.上颈段39.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其临床特点不包括( )(分数:2.00)A.意识障碍常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昏迷时间常大于 30 分钟B.腰穿脑脊液是血性C.确诊常需 CT 扫描检查D.临床表现在部分患者可无意识障碍E.多数有“中间清醒期”40.脊髓压迫症的最常见病因是( )(分数:2.00)A.椎管内脊髓外肿瘤B.
15、脊髓空洞症C.急性脊髓炎D.脊髓髓内肿瘤E.脊椎疾病41.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好发部位是( )(分数:2.00)A.枕顶部B.矢状窦旁C.额极部D.颞部E.额顶部42.脊髓休克时可出现( )(分数:2.00)A.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B.以上都是C.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D.尿潴留及直肠内粪积聚E.发汗反射消失43.外伤性颅内幕上血肿导致小脑幕切迹疝的早期表现为( )(分数:2.00)A.意识丧失,双瞳孔缩小,呼吸困难B.意识丧失,血肿对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及对侧偏瘫C.意识丧失,双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D.意识丧失,血肿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及对侧偏瘫E.意识丧失,血肿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16、及同侧偏瘫44.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中,不会出现的是( )(分数:2.00)A.脑脊液蛋白增高B.MRI 检查无特征性表现C.血液中淋巴细胞增高D.CT 检查多为实性,明显均一强化E.X 线检查肿瘤钙化多见45.关于脊髓血管畸形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分数:2.00)A.脊髓血管畸形系先天脊髓血管发育异常B.脊髓动静脉畸形常见发病部位在颈段C.主要临床表现为脊髓受压及出血D.脊髓血管畸形少见,男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 2040 岁之间E.主要为动静脉畸形,其次为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46.下列脑干肿瘤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小且深在的无症状海绵状血管瘤
17、可不必手术B.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年C.脑干肿瘤 DSA 多无异常D.室管膜瘤边界不清,难以全切E.延髓巨大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常出现消化道出血47.对怀疑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最理想的是( )(分数:2.00)A.经单侧颈动脉穿刺造影B.经股动脉穿刺造影C.经双侧颈动脉穿刺造影D.经椎动脉穿刺造影E.经股静脉穿刺造影48.下列颅内肿瘤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女性发病占优势的颅内肿瘤可以是脑膜瘤、泌乳素腺瘤B.成人颅内肿瘤多发生于大脑半球C.胶质母细胞瘤及转移瘤在老年人常见D.胶质瘤很少起源自星形胶质细胞E.儿童期颅内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4
18、9.颅底骨折的临床诊治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必须有脑脊液漏的特征B.依靠临床体征可以作出诊断C.颅底 X 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D.单纯颅底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E.脑脊液漏无需早期修补50.脊髓髓外硬膜下病变最常见的是( )(分数:2.00)A.神经鞘瘤B.脊髓动静脉畸形C.脊髓动脉瘤D.蛛网膜囊肿E.转移瘤医师三基考试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试题一 2017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血管造影未找到出血原因,但发现有脑血管痉挛者,进行第二次血管造影复查的时间应与首次造影的
19、时间间隔( ) (分数:2.00)A.1 周B.3 个月C.2 周 D.2 天E.半年解析:首次血管造影发现不了出血来源,可能是 SAH 后血管痉挛或动脉瘤血栓阻止造影剂充盈,使得造影结果阴性,这种情况可于 2 周后再次造影,因为 2 周以后脑水肿消退,血管痉挛缓解,可发现 1%2%的病变。2.脑巨大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或切除术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的邻近部位的脑出血和脑水肿,最可能的原因是( ) (分数:2.00)A.术后残腔血肿和脑肿胀B.出血性脑梗死C.脑血管痉挛D.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 E.脑血管意外解析:目前认为,最可能是由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引起。3.幕上血肿,一般血肿量超过
20、多少即可产生症状,而需手术处理( )(分数:2.00)A.30ml B.20mlC.8mlD.5mlE.10ml解析:幕上 30ml 的血肿即可产生症状而需手术处理。 4.下列神经上皮性肿瘤中,对放射治疗最敏感的是( )(分数:2.00)A.室管膜细胞瘤B.松果体细胞瘤C.星形细胞瘤D.少枝胶质细胞瘤E.髓母细胞瘤 解析:不同类型的胶质瘤按对放疗的敏感性依次排列为髓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5.男性,12 岁。突发神志障碍 2 小时。查体:呼吸慢,血压增高,右侧瞳孔散大,双侧对光反射消失。头颅 CT 检查示右侧颞叶血肿。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分数:2.00
21、)A.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B.脱水C.应用抗生素D.血管造影E.应用止血药物解析:首先应保证呼吸道通畅,这是后续救治的最重要基础6.有关颅骨骨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处理,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骨膜下血肿穿刺抽吸 1-2 次可痊愈B.血肿周界止于骨缝C.采取早期冷敷,48 小时后热敷D.一般都伴有颅骨线性骨折E.穿刺抽吸,加压包扎 解析:受伤时颅骨发生变形,颅骨与骨膜分离、骨折等,如新生儿产伤、凹陷性颅骨骨折,骨膜撕脱等,血肿范围常受颅缝限制,局限于某一颅骨表面,不超过颅缝。血肿张力高,大者可有波动感,常伴有颅骨骨折。处理时要考虑到颅骨损伤甚至脑损伤的可能,不宜抽吸后加压包扎。
22、7.亚急性脑积水是指( )(分数:2.00)A.2 周内B.3 天内C.1 周内D.1 个月内 E.半年以上解析:按脑积水临床发病的长短及症状轻重,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在 1 周内,亚急性在 1 个月内,慢性在 1 个月以上。 8.弥漫性轴索损伤系当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暴力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其常见的损伤类型是( )(分数:2.00)A.火器性颅脑损伤B.挥鞭样损伤 C.减速性颅脑损伤D.加速性颅脑损伤E.挤压性颅脑损伤解析:由于挥鞭样损伤的瞬间作用及旋转效应所引起的剪应力最为突出,常易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 9.临床对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主要根据( )(分数:2.00)A.C
23、T、MRI 检查B.脑电图检查C.腰穿、脑脊液测压D.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 E.脑血流图检查解析:患者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医师作出高颅压诊断的主要依据。在严重高颅压患者,腰穿应慎行或避免。CT、MRI、脑电图、脑血流图则更多用于高颅压患者的病因诊断或协助判断高颅压的程度。 10.一建筑工人由高空坠落,左枕着地,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应首先考虑( )(分数:2.00)A.右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B.小脑血肿C.左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D.右侧额颞极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 E.左侧额颞部脑挫裂伤解析:患者左枕着地,形成对冲伤,导致右侧额颞极挫裂伤,患者同时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
24、渐散大考虑右侧额颞极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 11.男性,12 岁。突发神志障碍 2 小时。查体:呼吸慢,血压增高,右侧瞳孔散大,双侧对光反射消失。头颅 CT 检查示右侧颞叶血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A.Moya-Moya 病B.脑瘤出血 C.出血性脑梗死D.脑动静脉畸形出血E.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解析:儿童自发性脑内血肿第一位的原因是脑动静脉畸形出血。 12.侧脑室内脑膜瘤多位于( )(分数:2.00)A.侧脑室体部B.以上都不是C.侧脑室尾部D.侧脑室头部E.侧脑室三角部 解析:脑室内脑膜瘤中,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最为多见。13.颅内压增高进行代偿时,最主要的因素是( )(分数:
25、2.00)A.颅腔容量增加B.脑血流减少C.颅骨密度改变D.脑组织移位E.脑脊液动力学改变 解析:颅内脑脊液约占颅腔容积的 8%,颅内压增高时,脑脊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加,并转移至脊髓蛛网膜下腔,是对颅内压增高进行缓冲的主要因素;脑血流约占颅内容积的 2%11%,仅在小范围内变化,否则将造成脑缺血;脑组织体积及颅腔容积在成人均无法改变,颅骨密度改变与颅腔容积无直接关系。14.颅内转移瘤(又称脑转移瘤)系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至颅内,占颅内肿瘤的10%15%。最常见的转移瘤来自( )(分数:2.00)A.泌尿生殖系肿瘤B.肺癌 C.黑色素瘤D.消化道肿瘤E.乳腺癌解析:国内外的临床资料
26、均表明,颅内转移瘤的原发病以肺癌为最常见,其次为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肿瘤、消化道肿瘤等。 15.男性,10 岁。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步态不稳,向右侧偏斜,饮水呛咳,并出现吞咽困难 10个月。查体:左侧眼部以下面纹变浅,口角向右侧抬高。悬雍垂向右侧偏斜,双侧咽腭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力 4 级,肌张力稍高。头颅 CT 检查:颅后窝高密度圆形阴影,其内可见分层钙化,脑干受压向右后方移位,四脑室偏移。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A.脑膜瘤B.巨型动脉瘤 C.颅咽管瘤D.神经鞘瘤E.脊索瘤解析:头颅 CT 提示高密度圆形病灶,其内可见分层钙化,符合动脉瘤的 CT 影像学特征。16.颈内动
27、脉海绵窦瘘治疗的最好方法是( )(分数:2.00)A.开颅海绵窦铜丝导入术或马尾导入术B.开颅结扎颈内动脉C.血管内栓塞治疗 D.结扎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E.开颅海绵窦瘘切开修补术解析:目前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经血管内对瘘口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其治愈率为85%98%,颈内动脉的通畅率为 60%70%,并且损伤小。17.硬脊膜外肿瘤,下列哪一类最常见( ) (分数:2.00)A.转移性肿瘤 B.神经胶质瘤C.脊膜瘤D.胚胎残余肿瘤E.神经鞘瘤解析:硬脊膜外肿瘤以转移癌最为常见。神经胶质瘤都位于脊髓内,偶有髓外胶质瘤;脊膜瘤发生于蛛网膜或软脊膜,约 85%90%位于髓外硬脊膜内,其余骑
28、跨于硬脊膜内外或单纯硬脊膜外者各占一半左右;胚胎残余肿瘤约 3/4 位于脊髓外硬脊膜下,部分位于脊髓内,少数位于硬脊膜外;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根的鞘膜,大多(62%7426)位于髓外硬脊膜下,位于硬脊膜外者占 8.9%31.8%,另外,约 6.2%17%骑跨于硬脊膜内外,极少有髓内生长者。 18.火器性颅脑损伤的清创手术,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非穿通性损伤的清创应优先于穿通性损伤 B.如已有化脓性感染可暂不缝合伤口C.清创应尽早进行D.应力争一次彻底清创E.有颅内血肿、昏迷者应优先手术解析:对穿通性颅脑损伤的清创应优先于非穿通性损伤。盲管伤清创:一般可将颅骨人口扩大,作成34c
29、m 直径的骨窗,清除脑内异物,对于直径 11.5cm 以上的大型金属异物,在不影响脑功能的情况下予以摘除,1cm 以下的脑内小弹片,不需勉强摘除,无感染的创口和无颅内压增高者可以缝合。清创不彻底,有脑肿胀或有感染征象者,不可缝合或行部分缝合。贯通伤清创:有人口和出口,应先处理脑受压或有活动性出血的一侧,人口清创时应摘除所有碎骨片,出口侧脑皮质、颅骨和头皮软组织损伤较人口严重,应彻底清创止血;经额窦穿透伤清创:扩大射入19.女性,45 岁,3 小时前车祸头部受伤,伤后立即昏迷,做 CT 后入院,入院检查中度昏迷,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CT 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
30、像。该病例诊断是( )(分数:2.00)A.右额颞急性硬膜下积液,脑疝B.右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 C.右额颞脑挫伤,脑疝D.右额颞脑内血肿,脑疝E.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解析:本病例特点为 3 小时前受伤,伤后立即中度昏迷,检查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高,病理征(+)。CT 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根据上述应诊断为右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血肿形成快,估计出血应该是受到挫伤的脑表面的动脉。最重要的治疗应该是病因治疗行血肿清除术。 20.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次发生出血的高峰时间段是( )(分数:2.00)A.第 2 周末至第 3 周B.1 周以内C.第 1 个月至第
31、2 个月D.第 3 周末至第 4 周E.第 1 周末至第 2 周 解析:大量资料表明,动脉瘤破裂后的再出血多发生于初次破裂后的 714 天。21.椎管内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分数:2.00)A.颈段B.胸段 C.腰段D.骶段E.尾段解析:发病与椎管长度有关,胸段最长,故多发。 22.神经根性感觉障碍表现为( )(分数:2.00)A.共济失调B.症状在病变对侧C.站立不稳D.出现感觉分离E.放射性疼痛 解析:脊神经后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疼痛,疼痛部位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23.男性,43 岁。从汽车上摔下左枕部着地 8 小时。查体: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射(-)
32、,左侧肢体偏瘫,病理征(+)。诊断首先考虑( )(分数:2.00)A.左枕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B.左枕部脑挫裂伤伴脑疝C.右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 D.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E.左枕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解析:左枕部着力,对冲部位在右额颞,常见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24.女性,37 岁。头部外伤 6 小时。查体:可正确回答问题,可自动睁眼,右侧肢体偏瘫,刺痛可回缩,左侧肢体可随意运动,患者的 GCS 评分为( )(分数:2.00)A.11 分B.12 分C.15 分 D.14 分E.13 分解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是医学上评估患者昏迷程度的方法。GCS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33、即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睁眼能力。昏迷程度以三者分数相加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正常人为 15 分,8 分以下为昏迷,3 分以下为深度昏迷。25.男性,30 岁。车祸致左颞部伤 1 小时。当时有短暂昏迷,对受伤情况不能回忆。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未查出阳性体征。目前对患者采取的处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分数:2.00)A.暂时禁食、水B.卧床休息C.头颅 CT 扫描 D.静脉补液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情况解析:伤后短暂昏迷,逆行性遗忘,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初步诊断脑震荡,骨折线通过脑膜中动脉沟,应警惕硬膜外血肿。行头颅 CT 扫描明确是否合并有脑挫裂伤、
34、颅内血肿等。 26.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精神症状B.预后好,病程长 C.视盘水肿D.头痛、呕吐E.轻偏瘫解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为恶性肿瘤,预后差,病程短,患者多在半年内死亡。27.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又称 Brown-Sequard 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点是( )(分数:2.00)A.典型表现是受损以下对侧痛与温觉消失,损害侧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及深部感觉障碍,有时伴同侧脊髓后根症状,如末梢性麻痹,与受损脊髓同节段皮肤区感觉消失B.病变损害脊髓横平面半侧的灰质与白质 C.多由外伤、椎管内原发性肿瘤、出血、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等引起D.需要与髓外
35、肿瘤和脊髓动脉供血不全进行鉴别诊断E.以上都是解析:脊髓髓外肿瘤常从一侧开始,脊髓受压症状常一侧较明显,可出现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28.相对静止的头颅在遭受打击之后,立即朝着暴力作用的方向移动,但头部的运动因受到躯体的限制而骤然停止,此时脑组织因惯性作用冲撞在颅腔的内壁上,引起脑对冲伤。脑对冲伤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 )(分数:2.00)A.小脑B.顶叶C.额叶 D.脑干E.枕叶解析:因前颅凹底有骨嵴,凹凸不平,容易发生对冲伤。29.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好发部位是( )(分数:2.00)A.小脑出血B.皮质下C.脑桥出血D.基底节出血 E.丘脑出血解析:高血压脑出血 80%位于幕上,最常见的出血部位
36、是基底节,其中 2/3 位于内囊内侧,1/3 位于内囊外侧。30.目前,对神经上皮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 )(分数:2.00)A.放疗B.化疗C.激素治疗D.免疫治疗E.手术 解析:目前胶质瘤治疗仍以手术尽可能彻底切除为主要手段。31.女性,45 岁,3 小时前车祸头部受伤,伤后立即昏迷,做 CT 后入院,入院检查中度昏迷,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CT 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像。最重要的治疗是( )(分数:2.00)A.止血,预防感染治疗B.血肿清除术 C.气管切开D.脱水治疗E.冬眠物理降温解析:本病例特点为 3 小时前受伤,伤后立即中度昏迷,检查右侧瞳孔
37、散大、光反应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高,病理征(+)。CT 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根据上述应诊断为右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血肿形成快,估计出血应该是受到挫伤的脑表面的动脉。最重要的治疗应该是病因治疗行血肿清除术。32.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治疗措施中,不包括( ) (分数:2.00)A.卧向患侧B.头低位C.使用强力脱水剂 D.多饮水E.补充低渗液体解析:使用强力脱水剂不利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易造成血肿复发。33.对脑巨大动静脉畸形施行切除术时,下列哪项措施无助于避免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的发生( )(分数:2.00)A.切除畸形血管团,术中及术后适当行控制性降压B.迅速切除
38、畸形血管团 C.术后予以脱水、降颅压治疗D.术中注意保护畸形血管团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引流静脉E.术前对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解析:对脑巨大动静脉畸形施行切除术,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可预测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发生,重点在于预防。迅速切除畸形血管团对避免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发生并无益处。 34.急性硬膜外血肿出血来源最常见的血管是( )(分数:2.00)A.脑膜中动脉 B.脑膜前动脉C.静脉窦D.脑膜中静脉E.板障静脉解析:脑膜中动脉自棘孔进入颅内,走行于脑膜中动脉沟内,当骨折通过翼点时,容易损伤脑膜中动脉致硬膜外血肿。35.有关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39、A.都有头部外伤史 B.小儿有嗜睡、囟门突出、抽搐的特点C.老年人以痴呆、精神异常和锥体束征阳性为多D.偶有癫痫发作E.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解析:部分慢性硬膜下血肿无明确头外伤史。 36.高血压脑出血,如果单从病情演变角度考虑,出现下列何种情况最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分数:2.00)A.经保守治疗,病情趋于好转B.以上都不是C.经保守治疗,病情仍逐渐加重,脑疝表现尚不明显 D.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内即陷入深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E.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解析:病情逐渐进展的脑出血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证。37.患者,男性,车祸伤及头部,伤后出现左侧鼻唇沟变浅
40、,鼻出血,左耳听力下降,左外耳道流出淡血性液体。诊断首先考虑( )(分数:2.00)A.脑震荡B.左颞骨骨折C.颅前窝骨折D.颅后窝骨折E.颅中窝骨折 解析:患者出现明显的颅底损伤,结合有耳漏考虑颅中窝骨折。38.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在相同节段的是( )(分数:2.00)A.下胸段B.上胸段C.腰段D.下颈段E.上颈段 解析:胚胎早期,脊髓在椎管内大致与椎管等长。以后,椎管的增长较快,脊髓的增长与之不同步。成人只有上颈段脊髓节段与脊柱在相同的水平,所以上颈段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在相同的节段。39.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其临床特点不包括( )(分数:2.00)A.意识障碍常是最突出的临床表
41、现,昏迷时间常大于 30 分钟B.腰穿脑脊液是血性C.确诊常需 CT 扫描检查D.临床表现在部分患者可无意识障碍E.多数有“中间清醒期” 解析:脑挫裂伤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可没有原发性意识障碍,多数伤后立即昏迷,时间常大于 30 分钟。腰穿检查有助于了解脑脊液中含血情况,可赖以与脑震荡鉴别,同时,能够测定颅内压及引流血性脑脊液。不过对有明显颅内高压的患者,应禁忌腰穿检查,以免促发脑疝。CT 扫描检查对脑挫裂伤与脑震荡可以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脑挫裂伤的部位、程度和有无继发损害,如出血和水肿情况。同时,可根据脑室和脑池的大小、形态和移位的情况间接估计颅内压的高低。尤为重要的是,对一
42、些不典型的病例,可以通过定期 CT 扫描,动态地观察脑水肿的演变 40.脊髓压迫症的最常见病因是( )(分数:2.00)A.椎管内脊髓外肿瘤 B.脊髓空洞症C.急性脊髓炎D.脊髓髓内肿瘤E.脊椎疾病解析:脊髓压迫症是由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等对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的压迫而造成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41.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好发部位是( )(分数:2.00)A.枕顶部B.矢状窦旁C.额极部D.颞部 E.额顶部解析:因颞部有脑膜中动脉,易破裂引起硬膜外血肿。 42.脊髓休克时可出现( )(分数:2.00)A.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B.以上都是 C.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D.尿潴留及
43、直肠内粪积聚E.发汗反射消失解析:脊髓损伤后不论轻重立即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弛缓性瘫痪,肌张力消失,感觉丧失,各种反射消失,括约肌功能丧失,尿潴留,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43.外伤性颅内幕上血肿导致小脑幕切迹疝的早期表现为( )(分数:2.00)A.意识丧失,双瞳孔缩小,呼吸困难B.意识丧失,血肿对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及对侧偏瘫C.意识丧失,双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D.意识丧失,血肿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及对侧偏瘫 E.意识丧失,血肿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及同侧偏瘫解析:小脑幕切迹疝时疝入的脑组织压迫同侧动眼神经导致同侧瞳孔散大,压迫中脑导致对侧偏瘫。44.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实验室和影像
44、学检查结果中,不会出现的是( )(分数:2.00)A.脑脊液蛋白增高B.MRI 检查无特征性表现C.血液中淋巴细胞增高D.CT 检查多为实性,明显均一强化E.X 线检查肿瘤钙化多见 解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头颅 X 线片 50%有异常,常见松果体移位和颅内压增高,但肿瘤钙化很少见。 45.关于脊髓血管畸形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分数:2.00)A.脊髓血管畸形系先天脊髓血管发育异常B.脊髓动静脉畸形常见发病部位在颈段 C.主要临床表现为脊髓受压及出血D.脊髓血管畸形少见,男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 2040 岁之间E.主要为动静脉畸形,其次为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解析:脊髓血管畸形系先天脊髓血管发育
45、异常,脊髓动静脉畸形常见发病部位在下胸腰骶段,主要临床表现为脊髓受压及出血。46.下列脑干肿瘤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小且深在的无症状海绵状血管瘤可不必手术B.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年C.脑干肿瘤 DSA 多无异常D.室管膜瘤边界不清,难以全切 E.延髓巨大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解析:室管膜瘤多有边界,在显微镜下多可完全切除。47.对怀疑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最理想的是( )(分数:2.00)A.经单侧颈动脉穿刺造影B.经股动脉穿刺造影 C.经双侧颈动脉穿刺造影D.经椎动脉穿刺造影E.经股静脉穿刺造影解析:在各项检查中只有经股动脉造影才能够
46、选择双侧颈内动脉和双侧椎动脉进行全脑造影,避免漏诊。48.下列颅内肿瘤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女性发病占优势的颅内肿瘤可以是脑膜瘤、泌乳素腺瘤B.成人颅内肿瘤多发生于大脑半球C.胶质母细胞瘤及转移瘤在老年人常见D.胶质瘤很少起源自星形胶质细胞 E.儿童期颅内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解析:胶质瘤最常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49.颅底骨折的临床诊治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必须有脑脊液漏的特征 B.依靠临床体征可以作出诊断C.颅底 X 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D.单纯颅底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E.脑脊液漏无需早期修补解析:颅底骨折的临床体征:颅前窝骨折:眶周皮
47、下及眼球结合膜下瘀血,表现“熊猫”眼征。鼻腔流血并伴脑脊液鼻漏。可合并嗅神经、视神经、脑垂体、丘脑和额叶脑挫伤症状。颅中窝骨折:外耳道流血并脑脊液耳漏,常伴有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和颞叶脑损伤症状。少数患者合并颈内动脉一海绵窦瘘或外伤性动脉瘤。颅后窝骨折:乳突皮下瘀血、肿胀、压痛,有时咽后壁肿胀、瘀血或脑脊液漏。可合并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和小脑、脑干损伤症状。根据上述临床体征即可诊断颅底骨折,颅底 X 线检查诊断率不高,不要求常规拍照, 50.脊髓髓外硬膜下病变最常见的是( )(分数:2.00)A.神经鞘瘤 B.脊髓动静脉畸形C.脊髓动脉瘤D.蛛网膜囊肿E.转移瘤解析:髓外硬膜下肿瘤以神经鞘瘤最为多见,蛛网膜囊肿、脊髓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临床少见;转移瘤以硬膜外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