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医院感染学 2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医院内感染常规监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医院内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监测B.漏报率监测C.医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监测D.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监测E.传染病报告卡监测2.治疗室的管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注射治疗时要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存放不能超过 2 小时B.治疗室中开启的各种溶酶超过 24 个小时不能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C.治疗室中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 2 小时内使用D.碘酐、乙醇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并对容器灭
2、菌 12 次E.经灭菌后的棉球、纱布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能超过 48 小时3.关于无菌器械保存液和消毒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1.00)A.无菌器械保存液应该是无菌的,最多允许检出少量微球菌B.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200 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C.无菌器械保存液细菌总数应5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D.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cfumL,允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E.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0 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4.医院内感染主要发生在( ) (分数:1.00)A.门诊、急诊病人B.探视者C.医务人员D.住院病人E.陪护人员5.关于使用中的消
3、毒剂、灭菌剂的监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B.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 1 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C.灭菌剂每月生物监测 1 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的浓度应每天监测E.对戊二醛浓度的监测应每月不少于 1 次6.下列消毒剂中属高水平消毒剂的有( ) (分数:1.00)A.戊二醛B.络合碘C.苯扎溴胺D.乙醇E.碘酊7.关于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错误的叙述是( ) (分数:1.00)A.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B.培训对象包括管理、医务、工勤人员C.非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 2 小时培训D.进修医
4、师必须培训E.实习医师必须培训8.关于地面和拖洗工具的消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1.00)A.地面应经常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既能消毒,又能增白B.因为 2戊二醛是高水平消毒剂,有条件时最好用戊二醛拖地,消毒效果好C.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局部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局部用消毒剂处理D.拖洗工具使用后先洗净,再消毒,然后晾干E.检验科的地面每天均需用消毒剂拖洗9.关于输血科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保持环境清洁,每天清洁桌面B.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可用苯扎溴铵消毒处理C.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并定期检查抗体水平D.血浆置换术应在类环境中进
5、行并注意消毒隔离E.每月对储血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真菌10.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 ) (分数:1.00)A.环氧乙烷灭菌法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E.压力蒸气灭菌法11.细菌耐药最常见的机制是( ) (分数:1.00)A.产生抗生素灭活酶B.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C.细菌改变代谢途径D.细菌细脑膜渗透性改变,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细菌细胞 EE.细菌细胞将抗菌药物排除细菌12.调查医院内感染的最佳方法是( ) (分数:1.00)A.从医院微生物室获得病例来源B.临床医院填报病例C.专职护士到病案室前瞻性发现病例D.
6、病室监控护士报告病例E.专职护士到病案室从出院病历中找查病例13.下列概念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医院内感染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新发病例的频率B.医院内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内感染病例的现象C.医院内感染流行是指某医院、某科室医院内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D.医院内感染散发是指医院内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E.医院内感染的流行趋势是指医院内感染持续流行14.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医院内感染预防,下列哪项错误( ) (分数:1.00)A.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B.广谱抗生素肠道预
7、防感染C.保护性隔离D.治疗局部感染病灶E.疫苗注射15.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无效的公众预防措施是( ) (分数:1.00)A.讲究个人卫生B.注射丙种球蛋白C.在通风不好或人群密集的场所戴口鼻罩D.勤洗手E.不接触传染性非典型病人或临床诊断病人16.在我国医院内感染中,病人最常发生感染的部位是( ) (分数:1.00)A.泌尿道B.外科切口C.血液D.呼吸道E.胃肠道17.属于低水平消毒剂的是( ) (分数:1.00)A.戊二醛B.过氧乙酸C.碘伏D.氯己定E.异丙醇18.预防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发生医院内感染,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分数:1.00)A.注射相关疫苗B.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8、感染C.治疗局部感染病灶D.保护性隔离E.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19.目前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肝炎病毒为 ( ) (分数:1.00)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庚型肝炎病毒20.对怀疑医院内感染的病例取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查,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 ) (分数:1.00)A.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送标本B.为节约经费,应该在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取标本做病原体检查C.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D.采集标本时防止污染E.接到临床标本后及时正确接种二、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10.00)A.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咨询专家委员会 B.省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C.各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
9、理委员会 D.医院感染管理科 E.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分数:5.00)(1).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的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应是( ) (分数:1.00)A.B.C.D.E.(2).对医院发生的医院内感染流行、暴发流行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的应是( ) (分数:1.00)A.B.C.D.E.(3).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感染药,实施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内感染管理的制度的应是( ) (分数:1.00)A.B.C.D.E.(4).对本地区的医院内感染管理进行技术指导的应是
10、( ) (分数:1.00)A.B.C.D.E.(5).进行医院内感染管理的策略研究,为国家提供咨询意见的应是( ) (分数:1.00)A.B.C.D.E.针对下列血清 HBV 标志物检测结果回答问题 (分数:5.00)(1).急性 HBV 感染早期,HBV 复制活跃( ) (分数:1.00)A.B.C.D.E.(2).急性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复制活跃( ) (分数:1.00)A.B.C.D.E.(3).HBV 复制停止( ) (分数:1.00)A.B.C.D.E.(4).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 ) (分数:1.00)A.B.C.D.E.(5).HBsAg、HBeAg 变异( ) (分数
11、:1.00)A.B.C.D.E.三、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5.00)A.0.5碘伏 B.2戊二醛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分数:2.00)(1).低效消毒剂是( ) (分数:1.00)A.B.C.D.(2).高效消毒剂是( ) (分数:1.00)A.B.C.D.A.使用过的注射针头 B.带血的敷料 C.两者均是 D 两者均否 (分数:3.00)(1).医疗废物为( ) (分数:1.00)A.B.C.D.(2).损伤性废物为( ) (分数:1.00)A.B.C.D.(3).生活垃圾为( ) (分数:1.00)A.B.C.D.四、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21.医院内感染,下列叙
12、述中可以发生在( ) (分数:1.00)A.门诊病人B.住院病人C.医务人员D.探视者E.陪护人员22.预防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发生医院内感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注射相关疫苗B.广谱抗生素肠道去污染C.治疗潜在性感染病灶D.保护性隔离E.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23.有关医院内医疗废物的处置正确的是( ) (分数:1.00)A.在废物产生护理单元进行分类收集B.由专人定期在各分类收集点收集、转运医疗废物C.放射性废物按放射防护条例的规定处置D.医院应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E.混有医疗废物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置24.在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中,对致病性微生物监测的规定正确的是(
13、) (分数:1.00)A.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C.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D.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脑菌E.母婴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属25.关于医疗用品的卫生标准,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分数:1.00)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B.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 或 100 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C.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
14、cfug 或 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D.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E.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五、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26.医院内感染监测方法包括 1 和 2 。 (分数:1.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7.内镜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内镜消毒标准为 1 ,灭菌内镜的标准为 2 。 (分数:1.00)填空项 1:_28.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有 1 、 2 、 3 3 种。压力蒸气生物监测指示菌为 4 。 (分数:1.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9.各病室医务人员手指菌数,不能超过个 1
15、 cm 2。 (分数:1.00)填空项 1:_30.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有(写出 3 类) 1 、 2 、 3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为 4 。 (分数:1.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六、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31.碘酊、乙醇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 2 次,容器每周灭菌 2 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2.在口腔科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
16、牙器等)和敷料每人用后均应消毒;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分数:1.00)A.正确B.错误33.输血科的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不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季度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真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导管介入治疗室的一次性使用导管可以重复使用,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5.传染病房应严格执行各病种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时,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教育病人食品、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
17、据要求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执行终末消毒。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6.出院后 1 个月内的手术切口感染属医院内感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7.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 48 小时以后的就是医院内感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8.住院病人只要尿培养出细菌,就可诊断为医院内尿路感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9.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0.医院使用的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 (分数:1.0
18、0)A.正确B.错误七、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41.热力灭菌 (分数:2.00)_42.层流洁净手术室 (分数:2.00)_43.内源性感染 (分数:2.00)_44.消毒 (分数:2.00)_45.严格隔离(分数:2.00)_八、问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46.试述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分数:5.00)_47.试述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分数:5.00)_48.试述酒精的消毒作用。 (分数:5.00)_49.试述碘伏的使用方法。 (分数:5.00)_50.试述医疗废物可能对哪些人群造成危害。(分数:5.00)_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医院感染学 2 答案解析(总分
19、:90.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医院内感染常规监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医院内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监测B.漏报率监测C.医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监测D.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监测E.传染病报告卡监测 解析:2.治疗室的管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注射治疗时要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存放不能超过 2 小时B.治疗室中开启的各种溶酶超过 24 个小时不能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C.治疗室中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 2 小时内使用D.碘酐、乙醇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并对容器灭菌 12 次E.经灭菌后的棉球、纱布包一经打
20、开,使用时间不能超过 48 小时 解析:3.关于无菌器械保存液和消毒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1.00)A.无菌器械保存液应该是无菌的,最多允许检出少量微球菌B.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200 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C.无菌器械保存液细菌总数应5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D.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cfumL,允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E.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0 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解析:4.医院内感染主要发生在( ) (分数:1.00)A.门诊、急诊病人B.探视者C.医务人员D.住院病人 E.陪护人员解析:5.关于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
21、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B.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 1 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C.灭菌剂每月生物监测 1 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的浓度应每天监测E.对戊二醛浓度的监测应每月不少于 1 次 解析:6.下列消毒剂中属高水平消毒剂的有( ) (分数:1.00)A.戊二醛 B.络合碘C.苯扎溴胺D.乙醇E.碘酊解析:7.关于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错误的叙述是( ) (分数:1.00)A.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B.培训对象包括管理、医务、工勤人员C.非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 2 小时培训 D.进修医师
22、必须培训E.实习医师必须培训解析:8.关于地面和拖洗工具的消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1.00)A.地面应经常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既能消毒,又能增白B.因为 2戊二醛是高水平消毒剂,有条件时最好用戊二醛拖地,消毒效果好C.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局部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局部用消毒剂处理 D.拖洗工具使用后先洗净,再消毒,然后晾干E.检验科的地面每天均需用消毒剂拖洗解析:9.关于输血科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保持环境清洁,每天清洁桌面B.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可用苯扎溴铵消毒处理 C.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并定期检查抗体水平D.血浆置换术
23、应在类环境中进行并注意消毒隔离E.每月对储血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真菌解析:10.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 ) (分数:1.00)A.环氧乙烷灭菌法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E.压力蒸气灭菌法 解析:11.细菌耐药最常见的机制是( ) (分数:1.00)A.产生抗生素灭活酶 B.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C.细菌改变代谢途径D.细菌细脑膜渗透性改变,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细菌细胞 EE.细菌细胞将抗菌药物排除细菌解析:12.调查医院内感染的最佳方法是( ) (分数:1.00)A.从医院微生物室获得病例来源B.临床医院填报病例C
24、.专职护士到病案室前瞻性发现病例 D.病室监控护士报告病例E.专职护士到病案室从出院病历中找查病例解析:13.下列概念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医院内感染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新发病例的频率B.医院内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内感染病例的现象C.医院内感染流行是指某医院、某科室医院内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D.医院内感染散发是指医院内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E.医院内感染的流行趋势是指医院内感染持续流行 解析:14.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医院内感染预防,下列哪项错误( ) (分数:1
25、.00)A.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B.广谱抗生素肠道预防感染 C.保护性隔离D.治疗局部感染病灶E.疫苗注射解析:15.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无效的公众预防措施是( ) (分数:1.00)A.讲究个人卫生B.注射丙种球蛋白 C.在通风不好或人群密集的场所戴口鼻罩D.勤洗手E.不接触传染性非典型病人或临床诊断病人解析:16.在我国医院内感染中,病人最常发生感染的部位是( ) (分数:1.00)A.泌尿道B.外科切口C.血液D.呼吸道 E.胃肠道解析:17.属于低水平消毒剂的是( ) (分数:1.00)A.戊二醛B.过氧乙酸C.碘伏D.氯己定 E.异丙醇解析:18.预防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发生医院内感染,下
26、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分数:1.00)A.注射相关疫苗B.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C.治疗局部感染病灶D.保护性隔离E.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解析:19.目前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肝炎病毒为 ( ) (分数:1.00)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E.庚型肝炎病毒解析:20.对怀疑医院内感染的病例取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查,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 ) (分数:1.00)A.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送标本B.为节约经费,应该在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取标本做病原体检查 C.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D.采集标本时防止污染E.接到临床标本后及时正确接种解析:二、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
27、:10.00)A.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咨询专家委员会 B.省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C.各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D.医院感染管理科 E.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分数:5.00)(1).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的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应是( ) (分数:1.00)A.B.C. D.E.解析:(2).对医院发生的医院内感染流行、暴发流行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的应是( ) (分数:1.00)A.B.C.D. E.解析:(3).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感染药,实施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
28、关医院内感染管理的制度的应是( ) (分数:1.00)A.B.C.D.E. 解析:(4).对本地区的医院内感染管理进行技术指导的应是( ) (分数:1.00)A.B. C.D.E.解析:(5).进行医院内感染管理的策略研究,为国家提供咨询意见的应是( ) (分数:1.00)A. B.C.D.E.解析:针对下列血清 HBV 标志物检测结果回答问题 (分数:5.00)(1).急性 HBV 感染早期,HBV 复制活跃( ) (分数:1.00)A. B.C.D.E.解析:(2).急性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复制活跃( ) (分数:1.00)A.B. C.D.E.解析:(3).HBV 复制停止(
29、) (分数:1.00)A.B.C. D.E.解析:(4).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 ) (分数:1.00)A.B.C.D.E. 解析:(5).HBsAg、HBeAg 变异( ) (分数:1.00)A.B.C.D. E.解析:三、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5.00)A.0.5碘伏 B.2戊二醛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分数:2.00)(1).低效消毒剂是( ) (分数:1.00)A.B.C.D. 解析:(2).高效消毒剂是( ) (分数:1.00)A.B. C.D.解析:A.使用过的注射针头 B.带血的敷料 C.两者均是 D 两者均否 (分数:3.00)(1).医疗废物为( ) (分数:1.00
30、)A.B.C. D.解析:(2).损伤性废物为( ) (分数:1.00)A. B.C.D.解析:(3).生活垃圾为( ) (分数:1.00)A.B.C.D. 解析:四、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21.医院内感染,下列叙述中可以发生在( ) (分数:1.00)A.门诊病人 B.住院病人 C.医务人员 D.探视者 E.陪护人员 解析:22.预防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发生医院内感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注射相关疫苗 B.广谱抗生素肠道去污染 C.治疗潜在性感染病灶 D.保护性隔离 E.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解析:23.有关医院内医疗废物的处置正确的是( ) (分数:1
31、.00)A.在废物产生护理单元进行分类收集 B.由专人定期在各分类收集点收集、转运医疗废物 C.放射性废物按放射防护条例的规定处置 D.医院应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 E.混有医疗废物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置 解析:24.在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中,对致病性微生物监测的规定正确的是( ) (分数:1.00)A.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C.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D.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脑菌E.母婴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
32、检出沙门菌属 解析:25.关于医疗用品的卫生标准,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分数:1.00)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B.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 或 100 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C.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 cfug 或 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D.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E.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解析:五、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26.医院内感染监测方法包括 1 和 2 。 (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全面综合性监测)填
33、空项 1:_ (正确答案:目标性监测)解析:27.内镜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内镜消毒标准为 1 ,灭菌内镜的标准为 2 。 (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20 cfu条 无菌生长)解析:28.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有 1 、 2 、 3 3 种。压力蒸气生物监测指示菌为 4 。 (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工艺监测)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化学监测)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物监测)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解析:29.各病室医务人员手指菌数,不能超过个 1 cm 2。 (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0)解析:30
34、.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有(写出 3 类) 1 、 2 、 3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为 4 。 (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环氧乙烷)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等离子体灭菌)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化学浸泡法灭菌)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压力蒸气灭菌)解析:六、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31.碘酊、乙醇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 2 次,容器每周灭菌 2 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2.在口腔科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
35、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等)和敷料每人用后均应消毒;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3.输血科的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不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季度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真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4.导管介入治疗室的一次性使用导管可以重复使用,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5.传染病房应严格执行各病种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时,应严格洗手与
36、手消毒。教育病人食品、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执行终末消毒。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6.出院后 1 个月内的手术切口感染属医院内感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7.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 48 小时以后的就是医院内感染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8.住院病人只要尿培养出细菌,就可诊断为医院内尿路感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9.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
37、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0.医院使用的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七、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41.热力灭菌 (分数:2.00)_正确答案:(热力灭菌:可以灭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及细菌芽胞。热力灭菌法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两种。 )解析:42.层流洁净手术室 (分数:2.00)_正确答案:(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解析:
38、43.内源性感染 (分数:2.00)_正确答案:(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贮菌库(皮肤、口咽、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性,感染发生机制复杂,从目前而言,内源性感染是难以预防的,控制内源性感染是一项艰巨的课题。 )解析:44.消毒 (分数:2.00)_正确答案:(消毒:是指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解析:45.严格隔离(分数:2.00)_正确答案:(严格隔离:使用黄色标志,适用于预防高度传染性与致命性感染经空气和接触传播,如咽白喉、艾滋病、
3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严格隔离要求单人隔离室,入室人员戴口罩、帽子和穿隔离衣;室内一切物品专用,不能随意拿出;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处理。 )解析:八、问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46.试述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分数:5.00)_正确答案:(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如下:介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教膜屏障,如外科手术、各种穿刺、各种插(留置)导管、气管切开等;现代医疗新技术如器官移植、人工装置(人工瓣膜、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等);损伤免疫功能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药、放射治疗等的广泛使用,如抗肿瘤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环抱素、 60Co 治疗等;基础疾病致宿主免疫功能
40、低下,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炎、艾滋病、恶性肿瘤等;使用能引起正常微生态失衡的抗菌药物,破坏机体正常微生态屏障;其他原因,如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存在缺陷,医疗场所过于简陋等。 )解析:47.试述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分数:5.00)_正确答案:(抗生素使用原则如下: (1)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 (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3)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5)根据药敏结果严格选药和给药途径。)解析:48.试述酒精的消毒作用。 (分数:5.00)_正确答案:(乙醇的杀菌作用是使菌体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干扰细菌的新陈代谢
41、,从而杀灭之。乙醇浓度为 75(按容量计)或 70(按重量计)时杀菌力最强。乙醇居中效消毒剂。 )解析:49.试述碘伏的使用方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结合物,为中效广谱杀菌剂,通常采用浸泡、擦拭、冲洗等使用方法。 (1)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消毒,用有效碘 250ppm 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对卫生洗手消毒用含有效碘 500ppm 的消毒液浸泡 2 分钟;外科洗手用含有效磺 500ppm 的消毒液浸泡 3 分钟。 (2)擦拭法:对手术部位或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用含有效碘 5000ppm 的消毒液擦拭 2 遍,作用 2 分钟;对黏膜表面用含有效碘 500ppm 消毒液,作用 35 分钟。 (3)冲洗法:对阴道及伤口消毒可用含有效碘 500 ppm 消毒液冲洗,作用 35 分钟。 )解析:50.试述医疗废物可能对哪些人群造成危害。(分数:5.00)_正确答案:(医疗废弃物可能对医师、护土、病人,医院后勤支持人员、废弃物收集处置人员以及一般公众造成危害。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