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理学同步练习试卷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根据受体蛋白的结构、信息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的分类不包括(分数:2.00)A.含离子通道的受体B.G 蛋白偶联的受体C.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E.突出前膜受体2.胆碱能神经不包含(分数:2.00)A.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运动神经3.异丙肾上腺素所导致的药理作用是(分数:2.00)A.兴奋心脏,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B.兴奋心脏
2、,升高收缩压,降低舒张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兴奋心脏,降低收缩压,井高舒张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D.兴奋心脏,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支气管平滑肌E.兴奋心脏,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4.以下不是 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的是(分数:2.00)A.舒张支气管平滑肌B.内在拟交感活性C.膜稳定性D.降压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5.苯二氮革类药物作用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镇静B.催眠C.抗焦虑D.外周性肌肉松弛作用E.用于癫痫持续状态6.有关硫酸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口服给药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B.注射给药可通过吸收作用产生中枢抑制和骨骼肌的松弛、扩张血管,降低
3、血压C.过量时可引起呼吸抑制D.中毒时抢救可静脉注射氯化钙E.口服给药有利胆作用7.禁止与左旋多巴合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卡比多巴B.多巴胺C.维生素 B 12D.维生素 B 6E.苯海索8.关于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正确的是(分数:2.00)A.能使发热患者体温降到正常水平B.能使发热患者体温降到正常以下C.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D.必须配合物理措施E.配合物理降温,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9.口服吸收率最高,t 1 2 最长,作用最为持久的虽心苷是(分数:2.00)A.洋地黄毒苷B.毒毛花苷 KC.毛花苷丙D.地高辛E.铃兰毒苷10.下列药物中具有抗心绞痛,又具有抗心律失常,同时
4、还具有降压作用的是(分数:2.00)A.硝酸甘油B.普萘洛尔C.硝酸异山梨酯D.单硝酸异山梨酯E.硝苯地平11.下面关于卡托普利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用于正常肾素型及高肾素型高血压B.合并有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C.左心肥厚的高血压D.连续用药一年停药后可产生度跳E.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12.米诺地尔属于(分数:2.00)A.钙通道阻滞药B.钾通道开放药C.钠通道阻滞药D.钾通道阻滞药E.氯通道阻滞药13.对组胺 H 2 受体具有阻断作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哌仑西平B.雷尼替丁C.丙谷胺D.甲硝唑E.以上都不是14.咖啡因和下列哪种药物合用用于治疗偏头痛(分数:2
5、.00)A.麦角新碱B.麦角胺C.缩宫素D.氨基麦角碱E.麦角毒15.下列药物中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是(分数:2.00)A.二甲双胍B.甲状腺激素C.甲苯磺丁脲D.米非司酮E.普萘洛尔16.属于第二代喹诺酮药物的是(分数:2.00)A.环丙沙星B.左氧氟沙星C.氧氟沙星D.诺氟沙星E.吡哌酸17.青霉素治疗何种疾病时可引起赫氏反应(分数:2.00)A.大叶性肺炎B.回归热C.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D.破伤风E.草绿色链球菌的心内膜炎18.与高效利尿剂合用,可增强耳毒性的抗生素是(分数:2.00)A.青霉素B.氨苄西林C.四环素D.红霉素E.链霉素19.不良反应最轻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分数:2.0
6、0)A.克霉唑B.甲硝唑C.咪康唑D.酮康唑E.氟康唑20.可诱导肝药酶活性的抗结核药是(分数:2.00)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素D.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21.可作为救援剂减轻甲氨蝶呤毒性的药物是(分数:2.00)A.烷化剂B.抗代谢药C.抗生素D.金属螯合剂E.生物碱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8.00)A普萘洛尔 B尼莫地平 C利血平 C可乐定 D硝苯地平 E氢氯噻嗪(分数:10.00)(1).高血压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宜选用(分数:2.00)A.B.C.D.E.(2).高血压伴变异型心绞痛宜选用(分数:2.00)A.B.C.D.E.(3).高血压伴胃溃疡患者宜选用(分数:2.
7、00)A.B.C.D.E.(4).高血压伴糖尿病不宜选用(分数:2.00)A.B.C.D.E.(5).高血压伴有头痛的患者最为合适的选择是(分数:2.00)A.B.C.D.E.A洛伐他汀 B普罗布考 C烟酸 D非诺贝特 E考来烯胺(分数:8.00)(1).可引起高氯性酸血症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2).糖尿病性和肾性高脂血症患者应首选(分数:2.00)A.B.C.D.E.(3).对家族性型高脂血症效果较好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4).能使 HDL 明显升高的降脂药物为(分数:2.00)A.B.C.D.E.A提高血浆和肾小管腔液渗透压,引起组织脱水
8、而利尿 B抑制远曲小管 Na + 、Cl - 的重吸收 C竞争性对抗醛固酮的作用 D抑制髓袢升支粗段 Na + 、Cl - 的重吸收 E阻断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膜上的 Na + 通道(分数:10.00)(1).呋塞米的利尿机制是(分数:2.00)A.B.C.D.E.(2).螺内酯的利尿机制是(分数:2.00)A.B.C.D.E.(3).氢氯噻嗪的利尿机制是(分数:2.00)A.B.C.D.E.(4).氨苯蝶啶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5).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药理学同步练习试卷 13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
9、: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根据受体蛋白的结构、信息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的分类不包括(分数:2.00)A.含离子通道的受体B.G 蛋白偶联的受体C.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E.突出前膜受体 解析:解析:考查体内受体的类型,包括离子通道受体、G 蛋白相偶联受体、酶活性受体和细胞核激素受体。2.胆碱能神经不包含(分数:2.00)A.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运动神经解析:解析:胆碱能神经包括: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神经的
10、节后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交感神经;运动神经。3.异丙肾上腺素所导致的药理作用是(分数:2.00)A.兴奋心脏,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B.兴奋心脏,升高收缩压,降低舒张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C.兴奋心脏,降低收缩压,井高舒张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D.兴奋心脏,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支气管平滑肌E.兴奋心脏,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析:解析: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是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扩张支气管,但不能收缩支气管黏膜下血管。4.以下不是 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的是(分数:2.00)A.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B.内在拟交感
11、活性C.膜稳定性D.降压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解析:解析: 受体阻断药具有阻断 受体的作用,表现为抑制心脏、降低血压、收缩支气管、抑制糖原及脂肪分解、抑制肾素释放;拟交感活性,常被 受体阻断作用掩盖,不易表现;膜稳定性。5.苯二氮革类药物作用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镇静B.催眠C.抗焦虑D.外周性肌肉松弛作用 E.用于癫痫持续状态解析:解析:苯二氮革类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作用,不具有外周肌松作用。6.有关硫酸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口服给药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 B.注射给药可通过吸收作用产生中枢抑制和骨骼肌的松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C.过量时可
12、引起呼吸抑制D.中毒时抢救可静脉注射氯化钙E.口服给药有利胆作用解析:解析:硫酸镁不同的给药途径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口服给药通过局部作用引起泻下与利胆,可用于导泻和胆囊炎;注射给药可通过吸收作用产生中枢抑制和骨骼肌的松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缓解子痫、破伤风等的惊厥,高血压危象的抢救。血镁过高可引起中毒,出现呼吸抑制、血压剧降、心脏骤停而致死,抢救用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注射。其机制是镁、钙化学性质相似,相互竞争而产生作用。7.禁止与左旋多巴合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卡比多巴B.多巴胺C.维生素 B 12D.维生素 B 6 E.苯海索解析:解析:维生素 B6 是多巴
13、脱羧酶的辅基,能加速左旋多巴在外周转化为 DA,使左旋多巴的疗效降低、外周不良反应增多,故不宜合用。8.关于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正确的是(分数:2.00)A.能使发热患者体温降到正常水平 B.能使发热患者体温降到正常以下C.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D.必须配合物理措施E.配合物理降温,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解析: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特点。解热镇痛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PG 的合成,抑制产热过程,能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到正常水平,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9.口服吸收率最高,t 1 2 最长,作用最为持久的虽心苷是(分数:2.00)A.洋地黄毒苷 B.毒毛花苷 KC.毛花苷丙D.
14、地高辛E.铃兰毒苷解析:解析:洋地黄毒苷为强心苷中极性最低的药物,口服可完全吸收。吸收后部分经胆道排泄入肠再次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使作用维持长久,洋地黄毒苷 t 12 长达 7 日,完全消除需 23 周。10.下列药物中具有抗心绞痛,又具有抗心律失常,同时还具有降压作用的是(分数:2.00)A.硝酸甘油B.普萘洛尔 C.硝酸异山梨酯D.单硝酸异山梨酯E.硝苯地平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普萘洛尔可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对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效果好,普萘洛尔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改善心肌代谢,可用于稳定型和不稳定
15、型心绞痛。同时普萘洛尔阻断 1 受体,减少心排血量,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用于治疗高血压。11.下面关于卡托普利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用于正常肾素型及高肾素型高血压B.合并有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C.左心肥厚的高血压D.连续用药一年停药后可产生度跳 E.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解析:解析:主要考查卡托普利的临床应用特点。卡托普利适用于各型高血压。特别对正常肾素型及高肾素型高血压疗效更佳,合并有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连续用药一年以上仍有效,且停药后不致反跳。12.米诺地尔属于(分数:2.00)A.钙通道阻滞药B.钾通道开放药C.钠
16、通道阻滞药 D.钾通道阻滞药E.氯通道阻滞药解析:解析:米诺地尔是新型抗高血压药,属于钾通道开放药,主要有米诺地尔、吡那地尔、尼可地尔。这类药物使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增多,细胞膜超级化,膜兴奋性降低,Ca 2+ 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13.对组胺 H 2 受体具有阻断作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哌仑西平B.雷尼替丁 C.丙谷胺D.甲硝唑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雷尼替丁能特异性阻断胃壁细胞 H 2 受体,拮抗组胺或组胺受体激动剂所致的胃酸分泌。14.咖啡因和下列哪种药物合用用于治疗偏头痛(分数:2.00)A.麦角新碱B.麦角胺 C.缩宫素D.氨基麦角碱E.麦角毒解析:解析:麦
17、角胺与咖啡因合用能通过收缩脑血管,减少搏动幅度,治疗偏头痛。故答案选 B。15.下列药物中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是(分数:2.00)A.二甲双胍B.甲状腺激素C.甲苯磺丁脲D.米非司酮E.普萘洛尔 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普萘洛尔主要通过阻断 受体,减轻甲亢患者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症状。此外,还可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及阻止外周 T4 脱碘成为 T3 而发挥抗甲亢作用。其他选项均不正确。故答案选择 E。16.属于第二代喹诺酮药物的是(分数:2.00)A.环丙沙星B.左氧氟沙星C.氧氟沙星D.诺氟沙星E.吡哌酸 解析:解析: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通用名后缀统一为“沙星”,吡哌
18、酸属于第二代,所以答案为 E。17.青霉素治疗何种疾病时可引起赫氏反应(分数:2.00)A.大叶性肺炎B.回归热C.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 D.破伤风E.草绿色链球菌的心内膜炎解析:解析: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雅司、鼠咬热或炭疽等感染时,可引起赫氏反应,所以答案为 C。18.与高效利尿剂合用,可增强耳毒性的抗生素是(分数:2.00)A.青霉素B.氨苄西林C.四环素D.红霉素E.链霉素 解析:解析:高效利尿剂可引起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诱发或加重耳聋,应避免,链霉素属氨基糖苷类。19.不良反应最轻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分数:2.00)A.克霉唑B.甲硝唑C.咪康唑D.酮康
19、唑E.氟康唑 解析:解析:氟康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常见恶心、腹痛、腹泻、胃肠胀气等,其他选项抗真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所以答案为 E。20.可诱导肝药酶活性的抗结核药是(分数:2.00)A.异烟肼B.利福平 C.链霉素D.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解析:解析:利福平可诱导肝药酶,加快自身及其他许多药物的代谢,所以答案为 B。21.可作为救援剂减轻甲氨蝶呤毒性的药物是(分数:2.00)A.烷化剂B.抗代谢药C.抗生素D.金属螯合剂 E.生物碱解析:解析:为减轻甲氨蝶呤骨髓毒性,可先用大剂量甲氨蝶呤,经过一定时间后再用甲酰四氢叶酸作为救援剂,以减少毒性,保护正常细胞,用药前应监测肝、肾及骨髓功能。
20、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8.00)A普萘洛尔 B尼莫地平 C利血平 C可乐定 D硝苯地平 E氢氯噻嗪(分数:10.00)(1).高血压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宜选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考查重点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某些症状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 受体阻断药能阻断 受体,普萘洛尔能控制上述症状;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药,扩张冠状血管作用强,可解除冠脉痉挛,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好;可乐定可以抑制消化道的分泌运动,故可以用于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利血平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见精神抑制,高血压伴精神抑郁者不宜选用;氢氯噻嗪长期用药可使
21、血糖升高,不用于伴糖尿病。尼莫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脂溶性较高,可透过血脑屏障,扩张脑血管,缓解头痛。(2).高血压伴变异型心绞痛宜选用(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考查重点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某些症状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 受体阻断药能阻断 受体,普萘洛尔能控制上述症状;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药,扩张冠状血管作用强,可解除冠脉痉挛,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好;可乐定可以抑制消化道的分泌运动,故可以用于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利血平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见精神抑制,高血压伴精神抑郁者不宜选用;氢氯噻嗪长期用药可使血糖升高,不用于伴糖尿病。尼莫地平是
22、钙离子拮抗剂,脂溶性较高,可透过血脑屏障,扩张脑血管,缓解头痛。(3).高血压伴胃溃疡患者宜选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考查重点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某些症状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 受体阻断药能阻断 受体,普萘洛尔能控制上述症状;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药,扩张冠状血管作用强,可解除冠脉痉挛,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好;可乐定可以抑制消化道的分泌运动,故可以用于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利血平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见精神抑制,高血压伴精神抑郁者不宜选用;氢氯噻嗪长期用药可使血糖升高,不用于伴糖尿病。尼莫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脂溶性较高,可透过血脑屏
23、障,扩张脑血管,缓解头痛。(4).高血压伴糖尿病不宜选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考查重点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某些症状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 受体阻断药能阻断 受体,普萘洛尔能控制上述症状;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药,扩张冠状血管作用强,可解除冠脉痉挛,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好;可乐定可以抑制消化道的分泌运动,故可以用于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利血平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见精神抑制,高血压伴精神抑郁者不宜选用;氢氯噻嗪长期用药可使血糖升高,不用于伴糖尿病。尼莫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脂溶性较高,可透过血脑屏障,扩张脑血管,缓解头痛。(5).高血压
24、伴有头痛的患者最为合适的选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考查重点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某些症状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 受体阻断药能阻断 受体,普萘洛尔能控制上述症状;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药,扩张冠状血管作用强,可解除冠脉痉挛,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好;可乐定可以抑制消化道的分泌运动,故可以用于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利血平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见精神抑制,高血压伴精神抑郁者不宜选用;氢氯噻嗪长期用药可使血糖升高,不用于伴糖尿病。尼莫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脂溶性较高,可透过血脑屏障,扩张脑血管,缓解头痛。A洛伐他汀 B普罗布考 C烟酸 D非诺贝
25、特 E考来烯胺(分数:8.00)(1).可引起高氯性酸血症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考来烯胺临床应用时可引起高氯酸血症;洛伐他汀属于他汀类降血脂类药物,可用于 2 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 Ch 血症;非诺贝特属于贝特类降血脂药物,用于原发性高 TG 血症,对型高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有较好的疗效;烟酸为广谱降血脂类药物,烟酸可明显升高 HDL,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TG 浓度降低导致 HDL 分解代谢减少所致。(2).糖尿病性和肾性高脂血症患者应首选(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考来烯胺临床应用时可引起高氯酸血症;洛伐他汀属于他
26、汀类降血脂类药物,可用于 2 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 Ch 血症;非诺贝特属于贝特类降血脂药物,用于原发性高 TG 血症,对型高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有较好的疗效;烟酸为广谱降血脂类药物,烟酸可明显升高 HDL,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TG 浓度降低导致 HDL 分解代谢减少所致。(3).对家族性型高脂血症效果较好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考来烯胺临床应用时可引起高氯酸血症;洛伐他汀属于他汀类降血脂类药物,可用于 2 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 Ch 血症;非诺贝特属于贝特类降血脂药物,用于原发性高 TG 血症,对型高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有
27、较好的疗效;烟酸为广谱降血脂类药物,烟酸可明显升高 HDL,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TG 浓度降低导致 HDL 分解代谢减少所致。(4).能使 HDL 明显升高的降脂药物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考来烯胺临床应用时可引起高氯酸血症;洛伐他汀属于他汀类降血脂类药物,可用于 2 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 Ch 血症;非诺贝特属于贝特类降血脂药物,用于原发性高 TG 血症,对型高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有较好的疗效;烟酸为广谱降血脂类药物,烟酸可明显升高 HDL,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TG 浓度降低导致 HDL 分解代谢减少所致。A提高血浆和肾小管腔液渗透压,引起组织脱水
28、而利尿 B抑制远曲小管 Na + 、Cl - 的重吸收 C竞争性对抗醛固酮的作用 D抑制髓袢升支粗段 Na + 、Cl - 的重吸收 E阻断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膜上的 Na + 通道(分数:10.00)(1).呋塞米的利尿机制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甘露醇的作用机制。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与 K + -Na + -2C1 - 同向转运蛋白可逆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干扰 NaCl 的重吸收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地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促
29、进 Na + 和水的排出,减少 K + 排出。氢氯噻嗪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干扰 Na + -Cl - 同向转运系统,减少 NaCl 和水的重吸收而利尿。氨苯蝶啶阻断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上Na + 通道,减少 Na + 重吸收,使 Na + 和水排出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甘露醇口服不吸收,静脉注射后能升高血浆渗透压,使细胞内水分向组织间隙渗透,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引起组织脱水。(2).螺内酯的利尿机制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甘露醇的作用机制。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与 K + -Na + -2C1 -
30、同向转运蛋白可逆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干扰 NaCl 的重吸收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地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促进 Na + 和水的排出,减少 K + 排出。氢氯噻嗪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干扰 Na + -Cl - 同向转运系统,减少 NaCl 和水的重吸收而利尿。氨苯蝶啶阻断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上Na + 通道,减少 Na + 重吸收,使 Na + 和水排出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甘露醇口服不吸收,静脉注射后能升高血浆渗透压,使细胞内水分向组织间隙渗透,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引起组织脱水。(3).氢氯噻嗪的利尿机制是(分数:2.
31、00)A.B. C.D.E.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甘露醇的作用机制。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与 K + -Na + -2C1 - 同向转运蛋白可逆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干扰 NaCl 的重吸收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地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促进 Na + 和水的排出,减少 K + 排出。氢氯噻嗪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干扰 Na + -Cl - 同向转运系统,减少 NaCl 和水的重吸收而利尿。氨苯蝶啶阻断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上Na + 通道,减少 Na + 重吸收,使 Na +
32、和水排出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甘露醇口服不吸收,静脉注射后能升高血浆渗透压,使细胞内水分向组织间隙渗透,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引起组织脱水。(4).氨苯蝶啶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甘露醇的作用机制。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与 K + -Na + -2C1 - 同向转运蛋白可逆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干扰 NaCl 的重吸收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地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促进 Na + 和水的排出,减少 K + 排出。氢氯噻嗪主要作用
33、于远曲小管,干扰 Na + -Cl - 同向转运系统,减少 NaCl 和水的重吸收而利尿。氨苯蝶啶阻断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上Na + 通道,减少 Na + 重吸收,使 Na + 和水排出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甘露醇口服不吸收,静脉注射后能升高血浆渗透压,使细胞内水分向组织间隙渗透,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引起组织脱水。(5).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甘露醇的作用机制。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与 K + -Na + -2C1 - 同向转运蛋白可逆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干扰 NaCl 的重吸收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地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促进 Na + 和水的排出,减少 K + 排出。氢氯噻嗪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干扰 Na + -Cl - 同向转运系统,减少 NaCl 和水的重吸收而利尿。氨苯蝶啶阻断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上Na + 通道,减少 Na + 重吸收,使 Na + 和水排出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甘露醇口服不吸收,静脉注射后能升高血浆渗透压,使细胞内水分向组织间隙渗透,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引起组织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