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药物的吸收-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4986       资源大小:101.50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药物的吸收-1及答案解析.doc

    1、药物的吸收-1 及答案解析(总分:47.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 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 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 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 E维持不变(分数:1.00)A.B.C.D.E.2.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分 B胃肠道内的 pH 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 pH13(空腹偏低,约为 1.21.8,进食后 PH 值上升到 3),十二指肠 pH56,空肠 pH67,

    2、大肠 pH78 CpH 值影响被动扩散的吸收 D主动转运很少受 pH 值的影响 E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分数:1.00)A.B.C.D.E.3.水杨酸片剂中加入下列哪种润滑剂吸收最慢 A5月桂醇硫酸钠 B0.5月桂醇硫酸钠 C不加润滑剂 D5硬脂酸镁 E0.5硬脂酸镁(分数:1.00)A.B.C.D.E.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通常水溶性大的药物较难溶性药物易吸收 B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 C非解离型药物的比例由吸收部位 pH 决定 D通常酸性药物在 pH 低的胃中,碱性药物在 pH 高的小肠中的未解离型药物量减少,吸收也减少,反之都增加 E酸性药物在

    3、pH 高时,分子型药物所占比例降低(分数:1.00)A.B.C.D.E.5.鼻部吸收药物粒子的大小为 A大于 50m B220m C小于 2m D2050m E不用控制粒径(分数:1.00)A.B.C.D.E.6.一位病人在饥饿与饭后的条件下各服用某非巴比妥催眠药,其血药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此下列哪种答案是正确的 A饥饿时药物消除较快 B食物可减少药物吸收速率 C应告诉病人睡前与食物一起服用 D药物作用的发生不受食物的影响 E由于食物存在,药物血浆峰度明显降低 (分数:1.00)A.B.C.D.E.7.被动扩散是许多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迁移,属于从高浓度部位到低浓度部位的扩散过程,下列叙述中哪些不

    4、是其特点o A越过隔膜的转运速率是由膜两边的浓度梯度,扩散的分子大小,电荷性质及亲脂性质所决定o B不需载体o C不耗能o D药物多以不解离型通过生物膜o E需要载体(分数:1.00)A.B.C.D.E.8.胆酸和维生素 B2 的吸收机制为o A被动扩散o B主动转运o C促进扩散o D胞饮作用o E吞噬作用(分数:1.00)A.B.C.D.E.9.细胞膜的特点o A膜结构的对称性o B膜的流动性及对称性o C膜的通透性o D膜结构的稳定性o E膜结构的流动性及不对称性(分数:1.00)A.B.C.D.E.10.奎宁在 pKa 值为 8.4,其在哪个部位更易吸收o A胃o B小肠o C胃和小肠

    5、o D饱腹时胃中o E空腹时胃中(分数:1.00)A.B.C.D.E.11.下列叙述中哪些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o A逆浓度梯度o B药物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需要消耗能量o C需要有特定载体,在膜两边来回穿梭,担负着转运任务o D存在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o E无饱和现象,但消耗能量(分数:1.00)A.B.C.D.E.12.栓剂质量评定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o A融变时限o B重量差异o C体外溶出试验o D硬度测定o E体内吸收试验(分数:1.00)A.B.C.D.E.13.多数药物的吸收的机制是o 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o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o

    6、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o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o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分数:1.00)A.B.C.D.E.14.制备片剂时制备工艺对药物吸收的影响o A混合方法o B包衣o C制粒操作和颗粒o D压片时的压力o E颗粒大小(分数:1.00)A.B.C.D.E.15.下列说法正确的o A当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超过其 CMC 时,会生成胶团,脂溶性药物会溶入到胶团中去,使溶液中游离的药物浓度降低,反而药物吸收速度小o B表面活性剂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能形成络合物o C表面活性剂能溶解消化道上皮细胞的脂质,使药物吸收速度加快,但吸收量减少o

    7、 D高浓度 Tween-80,可使四环素的吸收明显增加o E表面活性剂除能降低表面张力外,还有形成胶团增溶作用,故增加药物吸收(分数:1.00)A.B.C.D.E.16.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o A饭后服用维生素 B2 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o B无定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o C药物微粉化后能增加生物利用度o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o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分数:1.00)A.B.C.D.E.17.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顺序一般认为是o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o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o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o D溶液剂混

    8、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o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分数:1.00)A.B.C.D.E.18.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列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o A缓释片o B肠溶片o C薄膜包衣片o 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o E增加颗粒大小(分数:1.00)A.B.C.D.E.19.目前认为药物透入皮肤吸收的途径有o A透过表皮进入真皮,吸收入血o B通过毛囊o C通过汗腺o D通过皮脂腺o E均可(分数:1.00)A.B.C.D.E.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o A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管,注射结束时血药浓度最高o B静脉注射起效快o C静脉注射的容量一般小于 50mlo D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为水溶液,没有

    9、乳液o E静脉注射不能用混悬液(分数:1.00)A.B.C.D.E.21.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是o A空腹与饱腹o B肠道的蠕动o 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o D药物的多晶体o E以上均可(分数:1.00)A.B.C.D.E.22.如果处方中选用口服硝酸甘油,就应选用较大剂量,因为o A胃肠中吸收差o B在肠中水解o 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o D首过效应明显o E肠道细菌分解(分数:1.00)A.B.C.D.E.23.灰黄霉素在进食何种食物时促进吸收o A高蛋白o B高脂肪o C高纤维素o D高糖o E食物无影响(分数:1.00)A.B.C.D.E.24.下列哪些不是影响胃排空速率的因素o A食物的

    10、 pH 值o B食物的类型o C胃内容物的体积o D药物o E胃内容物的黏度(分数:1.00)A.B.C.D.E.25.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o A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o B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o C药物的黏度o D药物的旋光度o E药物的晶型(分数:1.00)A.B.C.D.E.26.药物透皮吸收是指o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o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o 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o 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o 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分数:1.00)A.B.C.D.E.27.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叙述错误的o A溶液剂

    11、吸收速度大于混悬剂o B胶囊剂吸收速度大于混悬剂o C片剂吸收速度大于包衣片o D胶囊剂吸收速度大于包衣剂o E颗粒剂吸收速度大于胶囊剂(分数:1.00)A.B.C.D.E.28.下列叙述错误的o A植入剂一般植入皮下o B皮内注射,只用于诊断与过敏实验,注射量在 lml 左右o C鞘内注射可用于克服血脑屏障o D肌肉注射的容量一般为 25ml 其溶媒为水,复合溶媒或油o E长效注射剂常是药物的油溶液或混悬剂(分数:1.00)A.B.C.D.E.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o A片剂中加入崩解剂的目的是促进片剂崩解,从而使吸收加快o B崩解剂的用量与药物的溶出速度无关o C润滑剂大多为疏水性和水不溶

    12、性物质,加入会影响药物崩解或溶出o D减少药物粒径可加快溶出速率和吸收速率o E活性炭对一些药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分数:1.00)A.B.C.D.E.30.阿司匹林包衣片,使用哪种包衣液吸收最慢o A1乙基纤维素o B3乙基纤维素o C5乙基纤维素o D3羟丙甲基纤维素o E5羟丙甲基纤维素(分数:1.00)A.B.C.D.E.31.下列口服剂型中吸收最快的是o A溶液剂o B胶囊剂o C混悬剂o D包衣剂o E普通片剂(分数:1.00)A.B.C.D.E.32.下列哪种因素不属于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理化因素o A药物的脂溶性o B药物的解离度o C药物制成不同剂型o D

    13、药物不同晶型o 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33.对于阴道给药制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o A阴道给药制剂多为局部作用o B阴道给药制剂可分为栓剂、膜剂、泡腾片剂、气雾剂o C阴道给药不能起到全身作用,因吸收极少o D阴道给药制剂可能会受阴道中微生物的影响o E以上说法全正确(分数:1.00)A.B.C.D.E.34.一般注射液的 pH 值应为o A38o B310o C49o D510o E411(分数:1.00)A.B.C.D.E.35.药物的分子量对肺部吸收影响很大,下列药物中哪种吸收最快o A维生素 B12o B菊糖o C肝素o D白蛋白o E葡聚糖(分数:1.00)

    14、A.B.C.D.E.36.口腔黏膜中渗透能力最强的是o A牙龈黏膜o B腭黏膜o C舌下黏膜o D内衬黏膜o E颊黏膜(分数:1.00)A.B.C.D.E.37.药物在经皮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在皮肤中积蓄,积蓄的主要部位是o A真皮o B皮下组织o C角质层o D附属器o E肌肉(分数:1.00)A.B.C.D.E.38.下列叙述正确的o A胃内容物增加,胃排空速率增加o B脂肪类食物使胃排空速率增加o C抗胆碱药使胃排空速率减慢o D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使胃排空速率增加o E-受体阻滞剂,使胃排空速率减慢(分数:1.00)A.B.C.D.E.39.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要是o A溶出

    15、度o B崩解时限o C片重差异o D含量o E脆碎度(分数:1.00)A.B.C.D.E.40.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o A饭后服用维生素 B2 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o B无定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o 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o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o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分数:1.00)A.B.C.D.E.41.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达是o A由于皮肤有水合作用,故使一些大分子药物很容易透过o B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治疗作用o C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o D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o E根据治疗要求可进行中断给药(分数:1.00)A.B

    16、.C.D.E.42.哪些条件不能阻止或延缓药物晶型转变o A混悬在水中o B加放高分子材料o C加入 Tween-80o D增加分散溶媒的黏度o E以上均可阻止或延缓药物晶型转变(分数:1.00)A.B.C.D.E.43.关于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阐述不正确的o A人的呼吸器官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组成o B正常人的肺部总面积约为 200 平方米以上,远大于小肠的吸收面积o C肺泡囊是进行空气-血液交换的部位o D肺部给药吸收迅速o E肺部给药,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经受肝的首过效应,所以吸收比较好(分数:1.00)A.B.C.

    17、D.E.44.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o A接近直肠上静脉o B应距肛门口约 2cm 处o C接近直肠下静脉o D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o E接近肛门 6cm 以上(分数:1.00)A.B.C.D.E.45.鼻腔正常分泌液的 pHo A35o B5.56.5o C7.58.5o D67o E6.57.5(分数:1.00)A.B.C.D.E.二、B 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A吸收(总题数:5,分数:2.50)46.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他代谢产物排除体内的过程(分数:0.50)A.B.C.D.E.47.药物由血液向组织脏器转运的过程(分数:0.50)A.B.C.D.E.48

    18、.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分数:0.50)A.B.C.D.E.49.药物从剂型中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分数:0.50)A.B.C.D.E.50.药物从一种化学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的过程(分数:0.50)A.B.C.D.E.药物的吸收-1 答案解析(总分:47.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 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 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 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 E维持不变(分数:1.00)A.B.C. D.E.解析:2.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19、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分 B胃肠道内的 pH 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 pH13(空腹偏低,约为 1.21.8,进食后 PH 值上升到 3),十二指肠 pH56,空肠 pH67,大肠 pH78 CpH 值影响被动扩散的吸收 D主动转运很少受 pH 值的影响 E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分数:1.00)A.B.C.D.E. 解析:3.水杨酸片剂中加入下列哪种润滑剂吸收最慢 A5月桂醇硫酸钠 B0.5月桂醇硫酸钠 C不加润滑剂 D5硬脂酸镁 E0.5硬脂酸镁(分数:1.00)A.B.C.D. E.解析:4

    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通常水溶性大的药物较难溶性药物易吸收 B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 C非解离型药物的比例由吸收部位 pH 决定 D通常酸性药物在 pH 低的胃中,碱性药物在 pH 高的小肠中的未解离型药物量减少,吸收也减少,反之都增加 E酸性药物在 pH 高时,分子型药物所占比例降低(分数:1.00)A.B.C.D. E.解析:5.鼻部吸收药物粒子的大小为 A大于 50m B220m C小于 2m D2050m E不用控制粒径(分数:1.00)A.B. C.D.E.解析:6.一位病人在饥饿与饭后的条件下各服用某非巴比妥催眠药,其血药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此下列哪种答案是正确的 A

    21、饥饿时药物消除较快 B食物可减少药物吸收速率 C应告诉病人睡前与食物一起服用 D药物作用的发生不受食物的影响 E由于食物存在,药物血浆峰度明显降低 (分数:1.00)A.B. C.D.E.解析:7.被动扩散是许多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迁移,属于从高浓度部位到低浓度部位的扩散过程,下列叙述中哪些不是其特点o A越过隔膜的转运速率是由膜两边的浓度梯度,扩散的分子大小,电荷性质及亲脂性质所决定o B不需载体o C不耗能o D药物多以不解离型通过生物膜o E需要载体(分数:1.00)A.B.C.D.E. 解析:8.胆酸和维生素 B2 的吸收机制为o A被动扩散o B主动转运o C促进扩散o D胞饮作用o E

    22、吞噬作用(分数:1.00)A.B. C.D.E.解析:9.细胞膜的特点o A膜结构的对称性o B膜的流动性及对称性o C膜的通透性o D膜结构的稳定性o E膜结构的流动性及不对称性(分数:1.00)A.B.C.D.E. 解析:10.奎宁在 pKa 值为 8.4,其在哪个部位更易吸收o A胃o B小肠o C胃和小肠o D饱腹时胃中o E空腹时胃中(分数:1.00)A.B. C.D.E.解析:11.下列叙述中哪些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o A逆浓度梯度o B药物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需要消耗能量o C需要有特定载体,在膜两边来回穿梭,担负着转运任务o D存在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o E无饱和现象,但消耗能

    23、量(分数:1.00)A.B.C.D.E. 解析:12.栓剂质量评定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o A融变时限o B重量差异o C体外溶出试验o D硬度测定o E体内吸收试验(分数:1.00)A.B.C.D.E. 解析:13.多数药物的吸收的机制是o 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o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o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o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o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分数:1.00)A.B.C.D. E.解析:14.制备片剂时制备工艺对药物吸收的影响o A混合方法o B包衣o C制粒操作和颗

    24、粒o D压片时的压力o E颗粒大小(分数:1.00)A.B.C.D.E. 解析:15.下列说法正确的o A当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超过其 CMC 时,会生成胶团,脂溶性药物会溶入到胶团中去,使溶液中游离的药物浓度降低,反而药物吸收速度小o B表面活性剂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能形成络合物o C表面活性剂能溶解消化道上皮细胞的脂质,使药物吸收速度加快,但吸收量减少o D高浓度 Tween-80,可使四环素的吸收明显增加o E表面活性剂除能降低表面张力外,还有形成胶团增溶作用,故增加药物吸收(分数:1.00)A. B.C.D.E.解析:16.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o A饭后服用维生素 B2 将使生物利用

    25、度降低o B无定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o C药物微粉化后能增加生物利用度o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o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分数:1.00)A.B. C.D.E.解析:17.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顺序一般认为是o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o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o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o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o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分数:1.00)A.B.C.D. E.解析:18.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列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o A缓释片o B肠溶片o C薄膜包衣片o 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o E增加颗粒大小(分数:1.00)A.B. C.D.E.解析:19.目前认为药物透入皮肤吸收的途径有o A透过表皮进入真皮,吸收入血o B通过毛囊o C通过汗腺o D通过皮脂腺o E均可(分数:1.00)A.B.C.D.E. 解析: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o A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管,注射结束时血药浓度最高o B静脉注射起效快o C静脉注射的容量一般小于 50mlo D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为水溶液,没有乳液o E静脉注射不能用混悬液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药物的吸收-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