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分析同步练习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药物分析主要应用(分数:2.00)A.无机化学的理论和方法B.有机化学的理论和方法C.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D.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E.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2.中国药典的现行版是(分数:2.00)A.2007 年版B.2006 年版C.2010 年版D.2005 年版E.2000 年版3.药物分析的研究内容包括(分数:2.00)A.组成、真伪鉴别B.真伪鉴别、纯度检查C.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D.组成、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E.组成、真伪鉴别、含量测定4.
2、检查固体制剂的崩解时限时,启动崩解仪后,各片(粒)崩解的时间均应少于(分数:2.00)A.5minB.10minC.15minD.20minE.30min5.检查胶囊剂的崩解时限取胶囊(分数:2.00)A.1 粒B.2 粒C.3 粒D.6 粒E.9 粒6.药物杂质是(分数:2.00)A.除药物外的其他化学物质B.除治疗成分及辅料外的其他化学物质C.无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D.产生不良反应的化学物质E.无治疗作用且产生不良反应的化学物质7.药物杂质的来源是(分数:2.00)A.研制和生产过程B.生产和贮存过程C.贮存和使用过程D.生产和使用过程E.研制和使用过程8.药用氯化钠(分数:2.00)A.可
3、用食用氯化钠代替B.可用试剂氯化钠代替C.不可用食用氯化钠代替D.不可用试剂氯化钠代替E.不可用食用和试剂氯化钠代替9.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叫(分数:2.00)A.药品质量标准B.药典C.国家标准D.技术标准E.技术规范10.可以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分数:2.00)A.苯巴比妥B.阿司匹林C.盐酸普鲁卡因D.异烟肼E.维生素 B 111.重氮化-偶合反应可鉴别(分数:2.00)A.芳伯氨基B.酚羟基C.酯键D.酰胺键E.羧基12.丙二酰脲类药物与铜吡啶反应呈(分数:2.00)A.绿色B.黄色C.蓝色D.紫色E.砖红色13.水-乙醚是以下滴定常采用的溶剂(分数:2.00)A
4、.直接酸碱滴定B.剩余酸碱滴定C.置换酸碱滴定D.双相酸碱滴定E.非水酸碱滴定14.采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的药物含有(分数:2.00)A.芳伯氨基B.酚羟基C.酯键D.酰胺键E.羧基15.为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干扰,可在测定前加入(分数:2.00)A.盐酸B.草酸C.丙酮D.乙醚E.三氯甲烷16.以冰醋酸为溶剂、高氯酸为滴定剂、结晶紫为指示剂的滴定方法是(分数:2.00)A.非水酸量法B.非水碱量法C.直接酸碱滴定法D.剩余酸碱滴定法E.置换酸碱滴定法17.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试液作用显色的金属是(分数:2.00)A.有色金属B.贵金属C.稀有金属D.药物中的重金属E
5、.比重大于 5 的金属18.在古蔡检砷装置的导气管中,为吸收硫化氢气体,装入(分数:2.00)A.醋酸铵棉花B.醋酸钠棉花C.醋酸锌棉花D.醋酸汞棉花E.醋酸铅棉花19.检查药品被细菌污染的情况采用(分数:2.00)A.异常毒性检查法B.热原检查法C.降压物质检查法D.无菌检查法E.过敏反应检查法20.注射剂要求检查(分数:2.00)A.崩解时限B.融变时限C.溶出度D.澄清度E.重量差异21.鲎试剂用于(分数:2.00)A.热原检查B.细菌内毒素检查C.无菌检查D.异常毒性检查E.降压物质检查22.颗粒剂的粒度检查要使用(分数:2.00)A.1 号筛和 2 号筛B.1 号筛和 3 号筛C.1
6、 号筛和 4 号筛D.1 号筛和 5 号筛E.1 号筛和 6 号筛23.以氯化钡溶液作沉淀剂检查硫酸盐时,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分数:2.00)A.盐酸酸性B.硝酸酸性C.硫酸酸性D.醋酸酸性E.磷酸酸性24.我国现行版药典的化学药收载于(分数:2.00)A.一部B.二部C.三部D.四部E.五部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100200nmB200400nm C400760nmD2550mE50100m(分数:6.00)(1).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波长范围(分数:2.00)A.B.C.D.E.(2).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波长范围(分数:2.00)A.B.C.D.E.(3).红外
7、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波长范围(分数:2.00)A.B.C.D.E.AEC BGC CHPLC DTLC EPC(分数:6.00)(1).薄层色谱法的英文缩写(分数:2.00)A.B.C.D.E.(2).气相色谱法的英文缩写(分数:2.00)A.B.C.D.E.(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英文缩写(分数:2.00)A.B.C.D.E.药物分析同步练习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药物分析主要应用(分数:2.00)A.无机化学的理论和方法B.有机化学的理论和方法C.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D.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E.生物化学的
8、理论和方法解析:解析:药物分析以分析化学为主要工具。2.中国药典的现行版是(分数:2.00)A.2007 年版B.2006 年版C.2010 年版 D.2005 年版E.2000 年版解析:解析:中国药典现每 5 年再版一次,至今共 9 版。3.药物分析的研究内容包括(分数:2.00)A.组成、真伪鉴别B.真伪鉴别、纯度检查C.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D.组成、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 E.组成、真伪鉴别、含量测定解析:解析:药物分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组成、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4.检查固体制剂的崩解时限时,启动崩解仪后,各片(粒)崩解的时间均应少于(分数
9、:2.00)A.5minB.10minC.15min D.20minE.30min解析:解析:中国药典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各片均应在 15min 内全部崩解。5.检查胶囊剂的崩解时限取胶囊(分数:2.00)A.1 粒B.2 粒C.3 粒D.6 粒 E.9 粒解析:解析:中国药典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取 6 片(粒)进行崩解时限检查。6.药物杂质是(分数:2.00)A.除药物外的其他化学物质B.除治疗成分及辅料外的其他化学物质 C.无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D.产生不良反应的化学物质E.无治疗作用且产生不良反应的化学物质解析:解析:药物杂质是除治疗成分及辅料外的其他化学物质。7.药物杂质的来源是(分数:
10、2.00)A.研制和生产过程B.生产和贮存过程 C.贮存和使用过程D.生产和使用过程E.研制和使用过程解析:解析:药物杂质主要是由生产过程带入和贮存过程产生。8.药用氯化钠(分数:2.00)A.可用食用氯化钠代替B.可用试剂氯化钠代替C.不可用食用氯化钠代替D.不可用试剂氯化钠代替E.不可用食用和试剂氯化钠代替 解析:解析:不同使用目的的同一化学物质,质量标准不同。9.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叫(分数:2.00)A.药品质量标准 B.药典C.国家标准D.技术标准E.技术规范解析:解析: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主要收载于药典中。10.可以用三氯
11、化铁反应鉴别(分数:2.00)A.苯巴比妥B.阿司匹林 C.盐酸普鲁卡因D.异烟肼E.维生素 B 1解析:解析:阿司匹林水解可产生酚羟基。11.重氮化-偶合反应可鉴别(分数:2.00)A.芳伯氨基 B.酚羟基C.酯键D.酰胺键E.羧基解析:解析:芳伯氨基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有色偶氮染料。12.丙二酰脲类药物与铜吡啶反应呈(分数:2.00)A.绿色B.黄色C.蓝色D.紫色 E.砖红色解析:解析:巴比妥类药物与铜吡啶反应生成紫色或紫色沉淀。13.水-乙醚是以下滴定常采用的溶剂(分数:2.00)A.直接酸碱滴定B.剩余酸碱滴定C.置换酸碱滴定D.双相酸碱滴定 E.非水酸碱滴定解析:解析:双相酸碱
12、滴定常采用互不相溶的水和乙醚为溶剂。14.采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的药物含有(分数:2.00)A.芳伯氨基 B.酚羟基C.酯键D.酰胺键E.羧基解析:解析:芳伯氨基可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15.为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干扰,可在测定前加入(分数:2.00)A.盐酸B.草酸C.丙酮 D.乙醚E.三氯甲烷解析:解析:丙酮作为掩蔽剂,消除亚硫酸氢钠的干扰。16.以冰醋酸为溶剂、高氯酸为滴定剂、结晶紫为指示剂的滴定方法是(分数:2.00)A.非水酸量法B.非水碱量法 C.直接酸碱滴定法D.剩余酸碱滴定法E.置换酸碱滴定法解析:解析:以冰醋酸为溶剂可使碱性较弱的物质能
13、够被酸定量测定。17.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试液作用显色的金属是(分数:2.00)A.有色金属B.贵金属C.稀有金属D.药物中的重金属 E.比重大于 5 的金属解析:解析:药物中的重金属杂质是指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试液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18.在古蔡检砷装置的导气管中,为吸收硫化氢气体,装入(分数:2.00)A.醋酸铵棉花B.醋酸钠棉花C.醋酸锌棉花D.醋酸汞棉花E.醋酸铅棉花 解析:解析:在古蔡检砷装置的导气管中装入醋酸铅棉花,可使硫化氢气体生成硫化铅而排除其干扰。19.检查药品被细菌污染的情况采用(分数:2.00)A.异常毒性检查法B.热原检查法C.降压物质检查法D.无菌检查法 E.过敏
14、反应检查法解析:解析:无菌检查法用于检查药物是否无菌。20.注射剂要求检查(分数:2.00)A.崩解时限B.融变时限C.溶出度D.澄清度 E.重量差异解析:解析:澄清度是注射剂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21.鲎试剂用于(分数:2.00)A.热原检查B.细菌内毒素检查 C.无菌检查D.异常毒性检查E.降压物质检查解析:解析:细菌内毒素检查使用鲎试剂,热原检查使用家兔。22.颗粒剂的粒度检查要使用(分数:2.00)A.1 号筛和 2 号筛B.1 号筛和 3 号筛C.1 号筛和 4 号筛 D.1 号筛和 5 号筛E.1 号筛和 6 号筛解析:解析:颗粒剂的粒度要求不能通过 1 号筛和能通过 4 号筛的颗粒
15、和粉末的总和不得过 8 %。23.以氯化钡溶液作沉淀剂检查硫酸盐时,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分数:2.00)A.盐酸酸性 B.硝酸酸性C.硫酸酸性D.醋酸酸性E.磷酸酸性解析:解析:盐酸酸性下,可防止其他阴离子的干扰。24.我国现行版药典的化学药收载于(分数:2.00)A.一部B.二部 C.三部D.四部E.五部解析:解析:我国现行版药典为中国药典(2010 年版),该版药典的化学药收载于二部。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100200nmB200400nm C400760nmD2550mE50100m(分数:6.00)(1).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波长范围(分数:2.00)A.B.
16、C. D.E.解析:(2).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波长范围(分数:2.00)A.B. C.D.E.解析:(3).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波长范围(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的波长依次增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波长范围依次为 200-400nm、400-760nm、2.5-50m。AEC BGC CHPLC DTLC EPC(分数:6.00)(1).薄层色谱法的英文缩写(分数:2.00)A.B.C.D. E.解析:(2).气相色谱法的英文缩写(分数:2.00)A.B. C.D.E.解析:(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英文缩写(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英文依次为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