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液体药剂(三)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4250       资源大小:91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液体药剂(三)及答案解析.doc

    1、液体药剂(三)及答案解析(总分:7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77,分数:77.00)1.表面活性剂在药剂方面常用作(分数:1.00)A.增溶B.乳化C.润湿D.润滑E.去污2.下列关于羟苯烷酯类防腐剂的错误表述为(分数:1.00)A.羟苯烷酯类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B.羟苯丁酯的抑菌能力最差C.表面活性剂能增加羟苯烷酯的溶解度,因而可提高其抑菌活性D.本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E.在碱性溶液中抑菌作用较强3.下列哪些物质可作助悬剂(分数:1.00)A.甘油B.硬脂酸甘油酯C.羧甲基纤维素钠D.阿拉伯胶E.苯甲酸钠4.疏水胶体的性质是(分数:1.00)A.存在强

    2、烈布朗运动B.具有双分子层C.具有聚沉现象D.可以形成凝胶E.具有 Tyndall 现象5.影响乳剂类型因素包括(分数:1.00)A.外相的密度B.内相与外相的体积比例C.乳粒的大小D.乳化剂的 HLB 值E.内相的密度6.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是(分数:1.00)A.均相液体药剂应是澄明溶液B.非均相液体药剂的是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C.口服的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外用的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E.液体药剂的浓度应准确,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7.对乳化剂的基本要求是(分数:1.00)A.应具备较强的乳化能力,并能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B.乳化剂应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

    3、,受各种因素的影响C.应稳定性好D.不应对机体产生近期的和远期的毒副作用E.不应有局部刺激性8.对润湿剂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适宜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为 711B.润湿剂是指能使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润湿的附加剂C.润湿剂可使用固液之间的接触角 减小D.一般用电解质作润湿剂E.润湿剂可降低混悬剂微粒的 电位9.O/W 型乳剂可用于哪些给药途径(分数:1.00)A.口服B.外用C.肌内注射D.静脉注射E.腔道给药10.以下具有乳化作用的是(分数:1.00)A.聚山梨酯B.西黄著胶C.泊洛沙姆D.尼泊金类E.枸橼酸盐11.丙二醇可作为(分数:1.00)A.潜溶剂B.增塑剂C.

    4、保湿剂D.促渗剂E.止痛剂12.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B.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其浓度应大C.表面活性剂 HLB 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现象E.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作消毒剂使用13.下列液体制剂中需评价粒径的是(分数:1.00)A.聚维酮碘溶液B.芳香水剂C.乳剂D.混悬剂E.糖浆剂14.溶解法制备溶液剂作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取处方总量的 3/4 量的溶剂,加入称好的药物搅拌使其溶解B.制备的溶液应过滤,并通过滤器加入溶剂至全量C.如果使用非水溶剂,容器应干燥D.先溶解易溶的药物,再溶

    5、解难溶解的药物E.溶解法的制备过程:药物称量溶解滤过包装质量检查15.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1.00)A.同系物药物分子量越大,增容量越大B.助溶机制包括形成有机分子复合物C.同系物增溶剂碳链愈长,增容量越小D.有些增溶剂可防止药物水解E.增溶剂加入顺序可影响增溶量16.用于制备静脉注射乳剂的是(分数:1.00)A.西黄蓍胶B.SDSC.泊洛沙姆 188D.卵磷脂E.司盘 8517.溶解法制备溶液剂的正确做法是(分数:1.00)A.取处方总量的 3/4 量的溶剂,加入称好的药物,搅拌使其溶解B.先溶解易溶的药物,再溶解难溶的药物C.制备的溶液应过滤,并通过滤器加入溶剂

    6、至全量D.溶解法的制备过程:药物称量一溶解一滤过一包装一质量检查E.如果使用非水溶剂,容器应干燥18.混悬剂的稳定剂依据其作用分为(分数:1.00)A.絮凝剂B.润滑剂C.润湿剂D.助溶剂E.助悬剂19.对絮凝剂与反絮凝剂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絮凝剂离子的化合价与浓度对混悬剂的絮凝无影响B.同一电解质因用量不同,在混悬剂中可以起絮凝作用或起反絮凝作用C. 电位在 2025mV 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D.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作絮凝剂使用E.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电位适当降低,称电解质为反絮凝剂20.下列关于助悬剂的错误表述为(分数:1.00)A.助悬剂可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B.助

    7、悬剂同时可增加微粒的润湿性C.表面活性剂常用来作助悬剂D.助悬剂可降低微粒的 电位E.助悬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絮凝度21.下列用来评价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分数:1.00)A.FoB.C.VD.FE.K22.对乳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其 HLB 值具有加和性B.亲水性高分子作乳化剂是形成多分子乳化膜C.乳剂类型主要由乳化剂的性质和 HLB 值决定D.注射用乳剂应选用硬脂酸钠,磷脂,泊洛沙姆等乳化剂E.乳化剂混合使用可增加乳化膜的牢固性23.对糖浆剂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制备糖浆剂宜用蒸气夹层锅加热,并应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B.热溶法适合

    8、于对热稳定的药物C.单糖浆可作矫味剂、助悬剂用D.单糖浆的浓度为 85%(g/g)E.糖浆剂本身具有抑菌作用,故不必加防腐剂24.下列哪些溶剂具有保湿作用(分数:1.00)A.乙醇B.甘油C.水D.丙二醇E.二甲基亚砜25.药体药剂的分类为(分数:1.00)A.均相液体制剂B.非均相液体制剂C.固体制剂D.内服液体药剂E.外用液体药剂26.下列制剂加等量蒸馏水稀释,哪些能生成沉淀或混浊(分数:1.00)A.10%水杨酸酒精B.50%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C.5%薄荷脑醑D.20%磺胺嘧啶钠溶液E.10%硼酸甘油27.下列哪些物理参数可用来评价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分数:1.00)A.B.VC.KD

    9、.FE.Fo28.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为(分数:1.00)A.西黄蓍胶B.尼泊金类C.聚山梨酯D.枸橼酸盐E.泊洛沙姆29.与表面活性剂应用有关的作用是(分数:1.00)A.助溶作用B.吸附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增溶作用30.甘油可用作(分数:1.00)A.保湿剂B.助悬剂C.增塑剂D.促渗剂E.极性溶剂31.对助悬剂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常用来作助悬剂B.助悬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絮凝度C.助悬剂可降低微粒的 电位D.助悬剂可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E.助悬剂同时可增加微粒的润湿性32.液体药剂的特点是(分数:1.00)A.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的生

    10、物利用度B.给药途径广泛,可以内服,使用方便易于分剂量,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病人,也可外用C.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D.携带、运输、贮存都不方便;易霉变;非均相液体药剂易产生物理方面的不稳定性E.液体药剂易受分散介质的影响,发生药物的化学降解,使疗效降低甚至失效33.下列关于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分子态苯甲酸抑菌作用强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抑菌能力相同C.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在 pH 为 6 时抑菌活性最强D.苯甲酸抑制酵母菌的能力较尼泊金类强E.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随着溶液 pH 的降低抑菌能力增强34.下列关于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

    11、.00)A.溶剂的量B.温度C.溶剂的极性D.药物的量E.药物的极性35.对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在 pH 为 6 时抑菌活性最强B.分子态苯甲酸抑菌作用强C.苯甲酸抑制酵母菌的能较尼泊金类强D.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随着溶液 pH 的降低抑菌能力增强E.相同浓度的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抑菌能力相同36.根据 Stokes 公式判断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是(分数:1.00)A.增加介质粘度B.提高温度C.减小介质粘度D.增大微粒半径E.减小微粒半径37.有关吐温-80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系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油酸酯B.系亲水性非离子型表

    12、面活性剂C.在临界浓度以上,增溶作用变强D.本品 HLB 值在 5 以下E.系聚氧乙烯去水山犁醇单硬脂酸脂38.影响增溶量的因素是(分数:1.00)A.药物的分子量B.粒子大小C.溶剂极性D.增溶剂的种类E.增溶剂加入顺序39.下列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术语是(分数:1.00)A.CMCB.RHC.FD.E.HLB40.下列关于触变胶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触变胶可作助悬剂B.触变胶属于非牛顿流体C.触变胶属于牛顿流体D.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E.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41.甘油在药剂中可用作(分数:1.00)A.助悬剂B.增塑剂C.保湿剂D.溶剂E.促透剂42.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应用的正确表述

    13、为(分数:1.00)A.消毒剂B.助溶剂C.PH 调节剂D.增溶剂E.乳化剂43.混悬剂的稳定剂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分数:1.00)A.润滑剂B.助悬剂C.助溶剂D.润湿剂E.絮凝剂44.制成混悬剂的条件是(分数:1.00)A.凡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B.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折出固体药物时D.为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条件下,都可以考虑制成混悬剂E.可溶于水的药物制成液体制剂45.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数:1.00)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46.下列具有保湿作用的溶剂是(分数:1.00)

    14、A.水B.丙二醇C.二甲基亚砜D.甘油E.乙醇47.下列关于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 电位适当降低,称电解质为反絮凝剂B. 电位在 2025mV 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C.同一电解质因用量不同,在混悬剂中可以起絮凝作用或起反絮凝作用D.絮凝剂离子的化合价与浓度对混悬剂的絮凝无影响E.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作絮凝剂使用48.影响乳剂类型的因素是(分数:1.00)A.乳化剂的 HLB 值B.乳粒的大小C.内相与外相的体积比D.内相的密度E.外相的密度49.下列关于溶胶剂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00)A.溶胶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B.溶胶剂中加入电解

    15、质会产生盐析作用C.溶胶粒子具有双电层结构D. 电位越大,溶胶剂的稳定性越差E.溶胶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因而沉降速度越小50.对混悬剂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絮凝度大的混悬剂稳定性差B.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C.混悬剂应有良好的再分散性D.混悬剂的微粒半径一般在 10m 以上E.混悬剂具有缓释作用51.根据 Stokes 公式判断采用哪几种方法可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分数:1.00)A.减小微粒半径B.提高温度C.增加介质粘度D.减小介质粘度E.增大微粒半径52.对乳化剂选择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外用乳剂一般不宜采用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B.乳化剂混合使用可提高界面膜

    16、强度,增加乳剂稳定性C.根据药物性质、油的类型是否有电解质存在来综合考虑D.口服 O/W 型乳剂应优先选择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E.口服 O/W 型乳剂应优先选择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53.以下影响药物的溶出速度是(分数:1.00)A.助溶剂的用量B.搅拌速度C.温度D.药物的分散度E.增溶剂的种类54.有关吐温-80 的叙述中,正确者是(分数:1.00)A.系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油酸酯B.系亲水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在临界浓度以上,增溶作用变强D.本品 HLB 值在 5 以下E.系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55.下列关于液体制剂的叙述正确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是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

    17、力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具有双亲性B.芳香水剂是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C.溶胶剂是非均匀液体分散体系D.合剂可以是溶液型、混悬型、乳浊型的液体制剂E.洗剂系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56.对乳剂中乳化膜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乳化膜可以阻止乳滴合并,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B.单分子乳化膜有电荷,电荷互相排斥,阻止乳滴合并C.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形成的是多分子乳化膜D.亲水性高分子类乳化剂形成的是单分子乳化膜E.固体微粒吸附于乳滴表面形成团体微粒乳化膜57.表面活性剂在药剂方面常用作(分数:1.00)A.增溶B.乳化C.润湿D.润滑E.去污58.下列可作助悬剂的是(分数:1

    18、.00)A.阿拉伯胶B.苯甲酸钠C.硬脂酸甘油酯D.羧甲基纤维素钠E.甘油59.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是(分数:1.00)A.降低混悬粒子分散的均一性B.降低药物的分散度C.提高药物的分散度D.增加介质的粘度E.提高混悬粒子分散的均一性60.对表面活性剂应用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乳化剂B.增溶剂C.消毒剂D.pH 调节剂E.助溶剂61.关于混悬剂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B.混悬剂具有缓释作用C.絮凝度大的混悬剂稳定性差D.混悬剂应有良好的再分散性E.混悬剂的微粒半径一般在 10m 以上62.下列适宜作润湿剂的是(分数:1.00)A.十二烷基硫酸

    19、钠B.枸橼酸钠C.脂肪酸山梨坦D.糖浆剂E.聚山梨酯类63.处方:沉降硫磺 30g硫酸锌 30g樟脑醑 250ml甘油 50ml 5%新洁尔灭溶液 4ml蒸馏水加至 1000ml对以上复方硫磺洗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樟脑醑应急速加入B.甘油可增加混悬剂的稠度C.新洁尔灭起润湿剂的作用D.甘油可起保湿剂的作用E.制备过程中应将沉降硫磺与润湿剂研磨使之粉碎到一定的细度64.液体制剂中常用的防腐剂是(分数:1.00)A.苯甲酸钠B.酒石酸盐C.羟苯烷酯类D.山梨酸E.20%乙醇溶液65.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1.00)A.同系物药物分子量越大,增溶量越大

    20、B.助溶机制包括形成有机分子复合物C.同系物增溶剂碳链愈长,增溶量越小D.有些增溶剂可防止药物水解E.增溶剂加入顺序可形象增溶量66.对混悬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混悬剂中可加入一些高分子物质抑制结晶成长B.制备成混悬剂后可产生长效作用C.毒性或剂量小的药物应制成混悬剂D.沉降容积比小说明混悬剂稳定E.干混悬剂有利于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67.下列关于混悬剂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混悬剂为非均相液体制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B.疏水性药物配制混悬剂时,必须加入润湿剂C.产生絮凝的混悬剂其稳定性差D.制备混悬剂的方法有分散法、凝聚法两大类E.混悬剂可以口服、外

    21、用与肌内注射68.对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 HLB 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B.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其浓度应大于 CMCC.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现象E.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作消毒剂使用69.下列哪些物质可用作 W/O 型乳剂的乳化剂(分数:1.00)A.普朗尼克B.司盘类C.海藻酸钠D.脂肪酸甘油酯类E.季铵化物70.下列可以作防腐剂的是(分数:1.00)A.聚乙二醇B.羟苯烷酯类C.山梨酸D.苯扎溴铵E.聚山梨酯71.甘油可作为(分数:1.00)A.增塑剂B.极性溶剂C.促渗剂D.保湿剂E.助悬剂72.下列对羟苯

    22、烷酯类防腐剂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能增加羟苯烷酯的溶解度,因而可提其抑菌活性B.本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C.在碱性溶液中抑菌作用较强D.羟苯烷酯类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E.羟苯丁酯的抑菌能力最差73.下列用于评价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分数:1.00)A.测定溶出度B.沉降容积比C.测定絮凝度D.微粒大小的测定E.测定溶解度74.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防腐剂(分数:1.00)A.山梨酸B.聚山梨酯C.羟苯烷酯类D.苯扎溴铵E.聚乙二醇75.下列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是(分数:1.00)A.复方硫磺搽剂B.明胶溶液剂C.芳香水剂D.磷酸可待因糖浆E.炉甘石洗剂76.下列

    23、哪些物质适宜作润湿剂(分数:1.00)A.聚山梨酯类B.脂肪酸山梨坦C.糖浆剂D.十二烷基硫酸钠E.枸橼酸钠77.下列哪些物质用于制备静脉注射用乳(分数:1.00)A.西黄蓍胶B.卵磷脂C.SDSD.泊洛沙姆 188E.司盘 85液体药剂(三)答案解析(总分:7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77,分数:77.00)1.表面活性剂在药剂方面常用作(分数:1.00)A.增溶 B.乳化 C.润湿 D.润滑E.去污 解析:2.下列关于羟苯烷酯类防腐剂的错误表述为(分数:1.00)A.羟苯烷酯类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B.羟苯丁酯的抑菌能力最差 C.表面活性剂能增加羟苯烷酯的溶解

    24、度,因而可提高其抑菌活性 D.本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E.在碱性溶液中抑菌作用较强 解析:3.下列哪些物质可作助悬剂(分数:1.00)A.甘油 B.硬脂酸甘油酯C.羧甲基纤维素钠 D.阿拉伯胶 E.苯甲酸钠解析:4.疏水胶体的性质是(分数:1.00)A.存在强烈布朗运动 B.具有双分子层C.具有聚沉现象 D.可以形成凝胶E.具有 Tyndall 现象 解析:5.影响乳剂类型因素包括(分数:1.00)A.外相的密度B.内相与外相的体积比例 C.乳粒的大小D.乳化剂的 HLB 值 E.内相的密度解析:6.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是(分数:1.00)A.均相液体药剂应是澄明溶液 B.非均相液体药剂的

    25、是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 C.口服的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D.外用的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 E.液体药剂的浓度应准确,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 解析:7.对乳化剂的基本要求是(分数:1.00)A.应具备较强的乳化能力,并能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B.乳化剂应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C.应稳定性好 D.不应对机体产生近期的和远期的毒副作用 E.不应有局部刺激性 解析:8.对润湿剂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适宜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为 711 B.润湿剂是指能使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润湿的附加剂 C.润湿剂可使用固液之间的接触角 减小 D

    26、.一般用电解质作润湿剂E.润湿剂可降低混悬剂微粒的 电位解析:9.O/W 型乳剂可用于哪些给药途径(分数:1.00)A.口服 B.外用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腔道给药 解析:10.以下具有乳化作用的是(分数:1.00)A.聚山梨酯 B.西黄著胶 C.泊洛沙姆 D.尼泊金类E.枸橼酸盐解析:11.丙二醇可作为(分数:1.00)A.潜溶剂 B.增塑剂 C.保湿剂 D.促渗剂 E.止痛剂解析:12.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B.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其浓度应大C.表面活性剂 HLB 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 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27、剂具有昙点现象E.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作消毒剂使用 解析:13.下列液体制剂中需评价粒径的是(分数:1.00)A.聚维酮碘溶液B.芳香水剂C.乳剂 D.混悬剂 E.糖浆剂解析:14.溶解法制备溶液剂作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取处方总量的 3/4 量的溶剂,加入称好的药物搅拌使其溶解 B.制备的溶液应过滤,并通过滤器加入溶剂至全量 C.如果使用非水溶剂,容器应干燥 D.先溶解易溶的药物,再溶解难溶解的药物E.溶解法的制备过程:药物称量溶解滤过包装质量检查解析:15.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1.00)A.同系物药物分子量越大,增容量越大 B.助溶机制包括形成有机分

    28、子复合物C.同系物增溶剂碳链愈长,增容量越小 D.有些增溶剂可防止药物水解E.增溶剂加入顺序可影响增溶量解析:16.用于制备静脉注射乳剂的是(分数:1.00)A.西黄蓍胶B.SDSC.泊洛沙姆 188 D.卵磷脂 E.司盘 85解析:17.溶解法制备溶液剂的正确做法是(分数:1.00)A.取处方总量的 3/4 量的溶剂,加入称好的药物,搅拌使其溶解 B.先溶解易溶的药物,再溶解难溶的药物C.制备的溶液应过滤,并通过滤器加入溶剂至全量 D.溶解法的制备过程:药物称量一溶解一滤过一包装一质量检查E.如果使用非水溶剂,容器应干燥 解析:18.混悬剂的稳定剂依据其作用分为(分数:1.00)A.絮凝剂

    29、B.润滑剂C.润湿剂 D.助溶剂E.助悬剂 解析:19.对絮凝剂与反絮凝剂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絮凝剂离子的化合价与浓度对混悬剂的絮凝无影响 B.同一电解质因用量不同,在混悬剂中可以起絮凝作用或起反絮凝作用 C. 电位在 2025mV 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 D.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作絮凝剂使用E.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电位适当降低,称电解质为反絮凝剂解析:20.下列关于助悬剂的错误表述为(分数:1.00)A.助悬剂可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B.助悬剂同时可增加微粒的润湿性C.表面活性剂常用来作助悬剂 D.助悬剂可降低微粒的 电位 E.助悬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絮凝度 解析:21.下列用

    30、来评价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分数:1.00)A.FoB. C.V D.F E.K解析:22.对乳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其 HLB 值具有加和性 B.亲水性高分子作乳化剂是形成多分子乳化膜 C.乳剂类型主要由乳化剂的性质和 HLB 值决定 D.注射用乳剂应选用硬脂酸钠,磷脂,泊洛沙姆等乳化剂E.乳化剂混合使用可增加乳化膜的牢固性 解析:23.对糖浆剂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制备糖浆剂宜用蒸气夹层锅加热,并应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 B.热溶法适合于对热稳定的药物 C.单糖浆可作矫味剂、助悬剂用 D.单糖浆的浓度为 85%(g/g)E.糖浆剂

    31、本身具有抑菌作用,故不必加防腐剂解析:24.下列哪些溶剂具有保湿作用(分数:1.00)A.乙醇B.甘油 C.水D.丙二醇 E.二甲基亚砜解析:25.药体药剂的分类为(分数:1.00)A.均相液体制剂 B.非均相液体制剂 C.固体制剂D.内服液体药剂 E.外用液体药剂 解析:26.下列制剂加等量蒸馏水稀释,哪些能生成沉淀或混浊(分数:1.00)A.10%水杨酸酒精 B.50%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C.5%薄荷脑醑 D.20%磺胺嘧啶钠溶液E.10%硼酸甘油解析:27.下列哪些物理参数可用来评价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分数:1.00)A. B.V C.KD.F E.Fo解析:28.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为(

    32、分数:1.00)A.西黄蓍胶 B.尼泊金类C.聚山梨酯 D.枸橼酸盐E.泊洛沙姆 解析:29.与表面活性剂应用有关的作用是(分数:1.00)A.助溶作用B.吸附作用C.润湿作用 D.乳化作用 E.增溶作用 解析:30.甘油可用作(分数:1.00)A.保湿剂 B.助悬剂 C.增塑剂 D.促渗剂E.极性溶剂 解析:31.对助悬剂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常用来作助悬剂 B.助悬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絮凝度 C.助悬剂可降低微粒的 电位 D.助悬剂可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E.助悬剂同时可增加微粒的润湿性解析:32.液体药剂的特点是(分数:1.00)A.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发挥药效,提

    33、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B.给药途径广泛,可以内服,使用方便易于分剂量,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病人,也可外用 C.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D.携带、运输、贮存都不方便;易霉变;非均相液体药剂易产生物理方面的不稳定性 E.液体药剂易受分散介质的影响,发生药物的化学降解,使疗效降低甚至失效 解析:33.下列关于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分子态苯甲酸抑菌作用强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抑菌能力相同C.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在 pH 为 6 时抑菌活性最强D.苯甲酸抑制酵母菌的能力较尼泊金类强 E.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随着溶液 pH 的降低抑菌能力增强 解析:34.下列关于影响

    34、药物溶解度的因素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00)A.溶剂的量B.温度 C.溶剂的极性 D.药物的量E.药物的极性 解析:35.对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在 pH 为 6 时抑菌活性最强B.分子态苯甲酸抑菌作用强 C.苯甲酸抑制酵母菌的能较尼泊金类强 D.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随着溶液 pH 的降低抑菌能力增强 E.相同浓度的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抑菌能力相同解析:36.根据 Stokes 公式判断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是(分数:1.00)A.增加介质粘度 B.提高温度C.减小介质粘度D.增大微粒半径E.减小微粒半径 解析:37.有关吐温-80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35、(分数:1.00)A.系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B.系亲水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在临界浓度以上,增溶作用变强 D.本品 HLB 值在 5 以下E.系聚氧乙烯去水山犁醇单硬脂酸脂解析:38.影响增溶量的因素是(分数:1.00)A.药物的分子量 B.粒子大小C.溶剂极性D.增溶剂的种类 E.增溶剂加入顺序 解析:39.下列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术语是(分数:1.00)A.CMC B.RHC.FD.E.HLB 解析:40.下列关于触变胶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触变胶可作助悬剂 B.触变胶属于非牛顿流体 C.触变胶属于牛顿流体D.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 E.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 解析:41.甘

    36、油在药剂中可用作(分数:1.00)A.助悬剂 B.增塑剂 C.保湿剂 D.溶剂 E.促透剂解析:42.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应用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消毒剂 B.助溶剂C.PH 调节剂D.增溶剂 E.乳化剂 解析:43.混悬剂的稳定剂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分数:1.00)A.润滑剂B.助悬剂 C.助溶剂D.润湿剂 E.絮凝剂 解析:44.制成混悬剂的条件是(分数:1.00)A.凡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B.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折出固体药物时 D.为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条件下,都可以考虑制成混悬剂 E.可溶于水的药

    37、物制成液体制剂解析:45.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数:1.00)A.增溶作用 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 D.乳化作用 E.润滑作用解析:46.下列具有保湿作用的溶剂是(分数:1.00)A.水B.丙二醇 C.二甲基亚砜D.甘油 E.乙醇解析:47.下列关于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 电位适当降低,称电解质为反絮凝剂B. 电位在 2025mV 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 C.同一电解质因用量不同,在混悬剂中可以起絮凝作用或起反絮凝作用 D.絮凝剂离子的化合价与浓度对混悬剂的絮凝无影响E.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作絮凝剂使用 解析:48.影响乳剂类型的因素是

    38、(分数:1.00)A.乳化剂的 HLB 值 B.乳粒的大小C.内相与外相的体积比 D.内相的密度E.外相的密度解析:49.下列关于溶胶剂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00)A.溶胶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B.溶胶剂中加入电解质会产生盐析作用C.溶胶粒子具有双电层结构 D. 电位越大,溶胶剂的稳定性越差E.溶胶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因而沉降速度越小 解析:50.对混悬剂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絮凝度大的混悬剂稳定性差B.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C.混悬剂应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D.混悬剂的微粒半径一般在 10m 以上E.混悬剂具有缓释作用 解析:51.根据 Stokes 公式判断采用哪几

    39、种方法可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分数:1.00)A.减小微粒半径 B.提高温度C.增加介质粘度 D.减小介质粘度E.增大微粒半径解析:52.对乳化剂选择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外用乳剂一般不宜采用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 B.乳化剂混合使用可提高界面膜强度,增加乳剂稳定性 C.根据药物性质、油的类型是否有电解质存在来综合考虑 D.口服 O/W 型乳剂应优先选择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 E.口服 O/W 型乳剂应优先选择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解析:53.以下影响药物的溶出速度是(分数:1.00)A.助溶剂的用量B.搅拌速度 C.温度 D.药物的分散度 E.增溶剂的种类解析:54.有关吐温-80 的叙述中,

    40、正确者是(分数:1.00)A.系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B.系亲水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在临界浓度以上,增溶作用变强 D.本品 HLB 值在 5 以下E.系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解析:55.下列关于液体制剂的叙述正确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是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具有双亲性 B.芳香水剂是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 C.溶胶剂是非均匀液体分散体系 D.合剂可以是溶液型、混悬型、乳浊型的液体制剂 E.洗剂系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 解析:56.对乳剂中乳化膜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乳化膜可以阻止乳滴合并,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41、 B.单分子乳化膜有电荷,电荷互相排斥,阻止乳滴合并 C.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形成的是多分子乳化膜D.亲水性高分子类乳化剂形成的是单分子乳化膜E.固体微粒吸附于乳滴表面形成团体微粒乳化膜 解析:57.表面活性剂在药剂方面常用作(分数:1.00)A.增溶 B.乳化 C.润湿 D.润滑E.去污 解析:58.下列可作助悬剂的是(分数:1.00)A.阿拉伯胶 B.苯甲酸钠C.硬脂酸甘油酯D.羧甲基纤维素钠 E.甘油 解析:59.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是(分数:1.00)A.降低混悬粒子分散的均一性B.降低药物的分散度C.提高药物的分散度 D.增加介质的粘度 E.提高混悬粒子分散的均一性 解析:60.对表

    42、面活性剂应用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乳化剂 B.增溶剂 C.消毒剂 D.pH 调节剂E.助溶剂解析:61.关于混悬剂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B.混悬剂具有缓释作用 C.絮凝度大的混悬剂稳定性差D.混悬剂应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E.混悬剂的微粒半径一般在 10m 以上解析:62.下列适宜作润湿剂的是(分数:1.00)A.十二烷基硫酸钠 B.枸橼酸钠C.脂肪酸山梨坦 D.糖浆剂E.聚山梨酯类 解析:63.处方:沉降硫磺 30g硫酸锌 30g樟脑醑 250ml甘油 50ml 5%新洁尔灭溶液 4ml蒸馏水加至 1000ml对以上复方硫磺洗剂,下列说法正确

    43、的是(分数:1.00)A.樟脑醑应急速加入B.甘油可增加混悬剂的稠度 C.新洁尔灭起润湿剂的作用D.甘油可起保湿剂的作用 E.制备过程中应将沉降硫磺与润湿剂研磨使之粉碎到一定的细度 解析:64.液体制剂中常用的防腐剂是(分数:1.00)A.苯甲酸钠 B.酒石酸盐C.羟苯烷酯类 D.山梨酸 E.20%乙醇溶液 解析:65.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1.00)A.同系物药物分子量越大,增溶量越大 B.助溶机制包括形成有机分子复合物C.同系物增溶剂碳链愈长,增溶量越小 D.有些增溶剂可防止药物水解E.增溶剂加入顺序可形象增溶量解析:66.对混悬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

    44、A.混悬剂中可加入一些高分子物质抑制结晶成长 B.制备成混悬剂后可产生长效作用 C.毒性或剂量小的药物应制成混悬剂D.沉降容积比小说明混悬剂稳定E.干混悬剂有利于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 解析:67.下列关于混悬剂的正确表述为(分数:1.00)A.混悬剂为非均相液体制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B.疏水性药物配制混悬剂时,必须加入润湿剂 C.产生絮凝的混悬剂其稳定性差D.制备混悬剂的方法有分散法、凝聚法两大类 E.混悬剂可以口服、外用与肌内注射 解析:68.对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 HLB 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 B.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其浓度应大于

    45、CMCC.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现象E.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作消毒剂使用 解析:69.下列哪些物质可用作 W/O 型乳剂的乳化剂(分数:1.00)A.普朗尼克B.司盘类 C.海藻酸钠D.脂肪酸甘油酯类 E.季铵化物解析:70.下列可以作防腐剂的是(分数:1.00)A.聚乙二醇B.羟苯烷酯类 C.山梨酸 D.苯扎溴铵 E.聚山梨酯解析:71.甘油可作为(分数:1.00)A.增塑剂 B.极性溶剂 C.促渗剂D.保湿剂 E.助悬剂 解析:72.下列对羟苯烷酯类防腐剂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表面活性剂能增加羟苯烷酯的溶解度,因而可提其抑菌活性

    46、 B.本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C.在碱性溶液中抑菌作用较强 D.羟苯烷酯类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E.羟苯丁酯的抑菌能力最差 解析:73.下列用于评价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分数:1.00)A.测定溶出度B.沉降容积比 C.测定絮凝度 D.微粒大小的测定 E.测定溶解度解析:74.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防腐剂(分数:1.00)A.山梨酸 B.聚山梨酯C.羟苯烷酯类 D.苯扎溴铵 E.聚乙二醇解析:75.下列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是(分数:1.00)A.复方硫磺搽剂 B.明胶溶液剂C.芳香水剂D.磷酸可待因糖浆E.炉甘石洗剂 解析:76.下列哪些物质适宜作润湿剂(分数:1.00)A.聚山梨酯类 B.脂肪酸山梨坦 C.糖浆剂D.十二烷基硫酸钠 E.枸橼酸钠解析:77.下列哪些物质用于制备静脉注射用乳(分数:1.00)A.西黄蓍胶B.卵磷脂 C.SDSD.泊洛沙姆 188 E.司盘 85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液体药剂(三)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