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分数:1.00)A.B.C.D.2.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氡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设计是( )A现场干预试验 B病例对照研究C横断面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分数:1.00)A.B.C.D.3.同病率是指( )A因为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因此。其所患疾病或症状也相同B同卵双生子共同罹患某种疾病的对子数C异卵双生子共同罹患某种疾病的对子
2、数D双生子中某种疾病(或症状)的一致性(分数:1.00)A.B.C.D.4.有关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B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类似CHBV 和 HDV易发生联合感染 DHEV 经水传播不易实现(分数:1.00)A.B.C.D.5.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种类包括( )A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C选择偏倚、回忆偏倚和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分数:1.00)A.B.C.D.6.下列哪一项关于筛检的说法是正确的( )A从有病的人群中确诊病人B是一种诊断方法C从无病的人群中找出病人D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
3、者(分数:1.00)A.B.C.D.7.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研究的特点(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C多用于罕见疾病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分数:1.00)A.B.C.D.8.描述定量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 (分数:1.00)A.B.C.D.9.某地区某种疾病在某年的发病人数为 a0,以后历年为 a1,a 2,a n,则该疾病发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分数:1.00)A.B.C.D.10.用来反映率的抽样误差的指标为( )Ap BS CS P D (分数:1.00)A.B.C.D.11.有序分类变量比较宜用( )At 检验 Bx 2检验 C秩和检验 D
4、F 检验(分数:1.00)A.B.C.D.12.直线回归方程 (分数:1.00)A.B.C.D.13.某研究者打算利用横断面调查资料描述职业与肝炎患病率的关系,其统计图宜采用( )A散点图 B圆图 C条图 D直方图(分数:1.00)A.B.C.D.14.在病伤死因统计分析中,用作死因顺位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死因百分构成比C死因别死亡率 D死因别病死率(分数:1.00)A.B.C.D.15.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是( )A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B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C医学的社会化趋势 D预防医学的发展(分数:1.00)A.B.C.D.16.教育有哪两种职能( )A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改变人的
5、行为B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规范人的行为C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传播社会准则(分数:1.00)A.B.C.D.17.当测得某一个体三项危险因素的危险分数分别为 0.5、2.5、0.8,则其组合危险分数应该是( )A1.9 B2.8 C2.9 D3.8(分数:1.00)A.B.C.D.18.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要素不包括( )A健康教育 B增进必要的营养,提供安全饮用水C慢性病防治 D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分数:1.00)A.B.C.D.19.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持续性服务包括( )A人生各个阶段的服务B健康、疾病、康复的各阶段服务C任何时间、地点对各种健康问题的
6、服务D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20.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算是一项( )保健措施。A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B高投入、低产出、高效益C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D低投入、高产出、低效益(分数:1.00)A.B.C.D.21.( )诊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社区人群的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A流行病学诊断 B社会诊断C行为和环境诊断 D教育学和组织诊断(分数:1.00)A.B.C.D.22.不属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是( )A儿童和青少年 B妇女C壮年人群 D老年人(分数:1.00)A.B.C.D.23.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健康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
7、)A开展相关人员培训 B组织相关专家座谈C开展调查研究 D迅速有效的信息传播(分数:1.00)A.B.C.D.24.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B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分数:1.00)A.B.C.D.25.吸收由太阳放射出来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损害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逸散层(分数:1.00)A.B.C.D.26.水俣病是一种慢性( )A镉中毒 B氟中毒 C铅中毒 D甲基汞中毒(分数:1.00)A.B.C.D.2
8、7.与人为污染无关的是( )A烟雾事件 B光化学烟雾C水俣病 D地方性氟病(分数:1.00)A.B.C.D.28.常见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有( )A一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甲烷 D细菌总数(分数:1.00)A.B.C.D.29.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 )A加氯量 B有效氯 C余氯量 D细菌学指标(分数:1.00)A.B.C.D.30.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工艺改革,以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B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C加强通风排毒D个体防护(分数:1.00)A.B.C.D.31.哪项不是慢性汞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A类神经症 B腹绞痛 C震颤 D口
9、腔炎(分数:1.00)A.B.C.D.32.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中,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常温下为固体或液体 B沸点高,但易挥发C难溶或不溶与水 D易溶于脂肪、醇和醚等(分数:1.00)A.B.C.D.33.氯乙烯的清釜工人可患( )A视网膜动脉瘤 B肢端溶骨病C下颌骨坏死 D氟骨症(分数:1.00)A.B.C.D.34.砷引起的职业性肿瘤是( )A肝血管肉瘤 B膀胱癌 C白血病 D皮肤癌(分数:1.00)A.B.C.D.35.引起“电击型”死亡的是哪种生产性毒物中毒( )A铅 B苯 C聚乙烯 D氰化氢(分数:1.00)A.B.C.D.36.下面对脂溶性维生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
10、A常与脂类物质共存 B缺乏症状出现加快C长期大剂量摄入,易引起中毒 D随脂肪经淋巴系吸收(分数:1.00)A.B.C.D.37.胆固醇含量最高的部位( )A脑 B内脏 C瘦肉 D肥肉(分数:1.00)A.B.C.D.38.我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指( )A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B某一特定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C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营养素需要量的摄入水平D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分数:1.00)A.B.C.D.39.老年人蛋白质摄入应质优量足并维持氮平衡主要原因如下,但不包括( )A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 B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
11、谢C蛋白质吸收利用率低 D肝、肾功能降低(分数:1.00)A.B.C.D.40.Aw的意义( )AAw 小不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 BAw 小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CAw 大不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 DAw 大霉菌不产毒(分数:1.00)A.B.C.D.41.组胺中毒的机制( )A扩张支气管 B收缩毛细血管C降低体温 D扩张毛细血管(分数:1.00)A.B.C.D.42.从胎儿到成人,出现的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分数:1.00)A.B.C.D.43.能较客观、精确反映发育成熟程度的是( )A第二性征年龄 B齿龄C骨龄 D体重年龄(分数:1.00)A.B.C
12、.D.44.我国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内空气中 CO2最高允许浓度为( )A0.50% B0.30% C0.15% D0.10%(分数:1.00)A.B.C.D.45.在学校建筑设计中,小学合适的服务半径应是( )A500m 以内 B0.51.0km C1.01.5km D1.52.0km(分数:1.00)A.B.C.D.46.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周期一般为( )A1 天 B1 周 C2 周 D3 周(分数:1.00)A.B.C.D.47.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分数:1.00)A.B.C.D.48.未观察到作用水平是(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
13、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分数:1.00)A.B.C.D.49.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绝对致死剂量(LD 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 01)C最大耐受剂量(LD 0) D半数致死剂量(LD 50)(分数:1.00)A.B.C.D.50.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 )A效应 B反应 C量反应 D质反应(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51.下列疾
14、病病因的判断标准,哪些较合适( )(分数:1.00)A.联系的强度大B.可重复性与特异性C.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52.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分数:1.00)A.q检验B.t检验C.Dunnett-t检验D.LSD-t检验53.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是( )(分数:1.00)A.特异性弱B.多因多果C.潜伏期长D.联合作用强54.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分数:1.00)A.保证效果原则B.针对性原则C.速度快原则D.可及性原则55.以下哪些是污染物的室内主要污染来源( )(分数:1.00)A.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B.家用电器C.相邻住宅污染D.室内燃料燃
15、烧56.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分数:1.00)A.甲烷B.二氧化硫C.硫化氢D.CO57.膳食调查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分数:1.00)A.评估法B.称量法(或称重法)C.记账法D.询问法58.尘肺病诊断标准中用于尘肺诊断的主要 X线影像为( )(分数:1.00)A.矽结节B.圆形小阴影C.不规则小阴影D.大阴影59.评价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 )(分数:1.00)A.身高B.坐高C.体重D.胸围60.下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分数:1.00)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
16、大影响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61.以下偏倚中属于信息偏倚的有( )(分数:2.00)A.入院率偏倚B.报告偏倚C.易感性偏倚D.回忆偏倚62.病例对照研究中,不匹配不分层的资料分析包括( )(分数:2.00)A.每个暴露因素可整理成四格表形式B.利用卡方检验,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有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C.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 ORD.计算 OR的可信区间63.队列研究中对照人群的选择有( )(分数:2.00)A.内对照B.外对照C.空白对照D.一般人群对照64.关于可信区
17、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99%可信区间优于 95%,可信区间B.可信区间的精密度反映应在区间的宽度C.当样本含量确定时,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互相矛盾的D.可信区间的准确度反映在(1-)上65.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误差变异的自由度为( )(分数:2.00)A.N-kB.k-1C.bk-b-k-1D.(k-1)(b-1)66.通常对配对四格表资料进行两样本率比较时,在何种情况下需用其校正公式( )(分数:2.00)A.T5B.b+c40C.1T5 且 n40D.b+c4067.法国医生盖林把社会医学分成四部分( )(分数:2.00)A.社会生理学B.社会卫生学C.社会预防学D
18、.社会心理学68.狭义文化是指( )(分数:2.00)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主文化D.亚文化69.危害健康行为特征( )(分数:2.00)A.稳定性B.危害性C.习得性D.偏离性70.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 )(分数:2.00)A.恐惧心理B.孤僻心理C.自傲心理D.嫉妒心理71.以下哪些是氟斑牙的临床表现( )(分数:2.00)A.釉面光泽度改变B.釉面着色C.釉面缺损D.牙齿疼痛72.常见的居室内空气污染物有( )(分数:2.00)A.二硫化碳B.甲醛C.一氧化碳D.病原微生物73.某男,年龄 37岁,建筑工人,长期使用各种振动工具搅拌水泥等工作。因手指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就诊。此工人
19、可能患何种疾病( )(分数:2.00)A.局部振动病B.末梢神经炎C.风湿性关节炎D.周围神经炎74.下列不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 )(分数:2.00)A.敌敌畏B.敌百虫C.虫草灵D.敌杀死75.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有( )(分数:2.00)A.感官指标B.物理指标C.化学指标D.微生物指标76.维生素 C的良好食物来源是( )(分数:2.00)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B.粮谷类C.动物性食物D.豆类77.龋齿病因明确,主要由以下因素共同作用( )(分数:2.00)A.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B.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C.乳酸杆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D.乳酸杆菌、宿主
20、抗龋力、时间长短78.教室人工照明的主要卫生要求( )(分数:2.00)A.不因人工照明导致室内温度过高而影响空气的质量和安全性B.照度分布比较均匀C.不产生或少产生阴影D.保证课桌面和黑板面上有足够照度79.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分数:2.00)A.对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D.以上都是80.随着 CC14对大鼠染毒剂量增高,大鼠血清 GPT活性显著增高的现象是( )(分数:2.00)A.生物效应B.反应C.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 答案解析(总分
21、: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呈现严格季节性的传染病一般为虫媒传播的传染病,因为其传播媒介的生长繁殖受到季节的影响。2.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氡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设计是( )A现场干预试验 B病例对照研究C横断面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铀矿工入从暴露于氡气到发生肺癌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用前瞻性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用回顾性研究更
22、合适。3.同病率是指( )A因为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因此。其所患疾病或症状也相同B同卵双生子共同罹患某种疾病的对子数C异卵双生子共同罹患某种疾病的对子数D双生子中某种疾病(或症状)的一致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同病率的定义就是双生子中某种疾病(或症状)的一致性。4.有关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B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类似CHBV 和 HDV易发生联合感染 DHEV 经水传播不易实现(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HEV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即通过被病人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因此 D选项错误。5.流
23、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种类包括( )A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C选择偏倚、回忆偏倚和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都可发生,因此 D选项正确。6.下列哪一项关于筛检的说法是正确的( )A从有病的人群中确诊病人B是一种诊断方法C从无病的人群中找出病人D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它是从健康人群中
24、早期发现可疑病人的一种措施,不是对疾病做出诊断。7.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研究的特点(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C多用于罕见疾病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前瞻性研究的缺点之一就是不适用于研究罕见病,而罕见病的研究主要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8.描述定量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用于描述定量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有极差(R)、四分位数间距(OR)、方差(S 2)、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因此此题选择 D。9.某地区某种疾病在某年的发病人数为 a0,以后历年为 a1,a 2,
25、a n,则该疾病发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10.用来反映率的抽样误差的指标为( )Ap BS CS P D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率的标准误是用来描述率的抽样误差的指标,其表示符号为 SP,因此选项 C正确。11.有序分类变量比较宜用( )At 检验 Bx 2检验 C秩和检验 DF 检验(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有序分类变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12.直线回归方程 (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直线的走向为左下到右上,说明 X,Y 为同
26、向变化,即 X每减(增)一个单位,Y 平均减(增)b个单位,故选 B。13.某研究者打算利用横断面调查资料描述职业与肝炎患病率的关系,其统计图宜采用( )A散点图 B圆图 C条图 D直方图(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条图是用等宽直条的长短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大小及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此题欲描述不同职业与肝炎患病率的关系,应选择条图。14.在病伤死因统计分析中,用作死因顺位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死因百分构成比C死因别死亡率 D死因别病死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死因顺位是指各类死因构成比按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故选 B
27、。15.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是( )A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B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C医学的社会化趋势 D预防医学的发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是: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16.教育有哪两种职能( )A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改变人的行为B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规范人的行为C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传播社会准则(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教育属于一种规范文化,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即对人的智能规范;二是传播社会准则,
28、即对人的行为规范。17.当测得某一个体三项危险因素的危险分数分别为 0.5、2.5、0.8,则其组合危险分数应该是( )A1.9 B2.8 C2.9 D3.8(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组合危险分数计算方法如下:(2.5-1)+(0.50.8)=1.9。18.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要素不包括( )A健康教育 B增进必要的营养,提供安全饮用水C慢性病防治 D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基本要素包括: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基本的环境卫生;妇幼保健,包括计划生育;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目前主要
29、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的宣传教育;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保证基本药物的供应。19.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持续性服务包括( )A人生各个阶段的服务B健康、疾病、康复的各阶段服务C任何时间、地点对各种健康问题的服务D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社区卫生服务是“从生到死”的全程健康服务,其持续性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生的各个阶段的服务;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的服务;在任何时间、地点,对各种健康问题的服务。20.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算是一项( )保健措施。A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B高投入、低产出、高效益C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D低投入、高产出、低效益(分数:1.
30、00)A. B.C.D.解析:解析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算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保健措施。21.( )诊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社区人群的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A流行病学诊断 B社会诊断C行为和环境诊断 D教育学和组织诊断(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诊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社区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22.不属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是( )A儿童和青少年 B妇女C壮年人群 D老年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象中重点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妇女、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
31、等弱势人群。壮年人群虽然是属于教育的对象,但不属于重点人群。23.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健康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 )A开展相关人员培训 B组织相关专家座谈C开展调查研究 D迅速有效的信息传播(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信息传播活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关键环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公众往往焦虑、情绪不稳,非常渴望了解相关信息,此时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反应灵敏,行动迅速,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向社会公众传播准确清晰的信息以及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自我防护方法。如果由于疾病的突发性,尚未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也不要坐等,应尽快将最新动态先行传播。如果等到
32、有了完整结论再发布信息就失去了信息的时效性和指导性。24.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B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次生环境是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很多都是利于人类发展的,但是当人类过分索取,不考虑自然规律,就会造成生态失衡。25.吸收由太阳放射出来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损害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逸散层(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臭氧能吸收由太阳放射出
33、来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损害,它位于平流层大气层。26.水俣病是一种慢性( )A镉中毒 B氟中毒 C铅中毒 D甲基汞中毒(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镉中毒引起痛痛病,汞中毒引起水俣病,甲基汞是环境中的汞进入机体后的反应产物,最终导致水俣病的是甲基汞。27.与人为污染无关的是( )A烟雾事件 B光化学烟雾C水俣病 D地方性氟病(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烟雾事件是人类燃料燃烧产物污染所致,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水俣病是含汞废水污染引起,地方性氟病是自然界中某些地区天然的非人为影响情况下,氟含量高,导致生活在当地的居民长期摄入过多
34、引起。28.常见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有( )A一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甲烷 D细菌总数(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常见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有 CO2、细菌总数、悬浮颗粒、SO 2等。29.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 )A加氯量 B有效氯 C余氯量 D细菌学指标(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加氯量指氯化消毒时使用的消毒剂的量,有效氯指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细菌学指标是评价饮用水水质的。只有余氯量能说明是否消毒合格,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与水接触30min,水中游离性余氯不低于 0.3mg/L。30.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35、 )A工艺改革,以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B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C加强通风排毒D个体防护(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个体防护是生产性毒物预防措施,但并不能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故应选 D。31.哪项不是慢性汞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A类神经症 B腹绞痛 C震颤 D口腔炎(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详见汞中毒的临床表现。32.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中,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常温下为固体或液体 B沸点高,但易挥发C难溶或不溶与水 D易溶于脂肪、醇和醚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在常温沸点高、挥
36、发性低,呈固体或液体状态,难溶或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醇、醚、氯位及其他有机溶剂。33.氯乙烯的清釜工人可患( )A视网膜动脉瘤 B肢端溶骨病C下颌骨坏死 D氟骨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肢端溶骨病为聚乙烯慢性中毒典型临床表现,肢端溶骨症,多发生于工龄较长的清釜工,发病工龄最短者仅一年。早期表现为雷诺综合征:手指麻木、疼痛、肿胀、变白或紫绀等。随后逐渐出现末节指骨骨质溶解性损害。34.砷引起的职业性肿瘤是( )A肝血管肉瘤 B膀胱癌 C白血病 D皮肤癌(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砷致肺癌、皮肤癌。35.引起“电击型”死亡的是哪种生产性毒物中毒( )
37、A铅 B苯 C聚乙烯 D氰化氢(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氰化氢重度中毒后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极度困难,瞳孔散大,出现惊厥,皮肤和黏膜呈鲜红色,逐渐转为紫绀,最后由于呼吸中枢麻痹和心跳停止发生“电击型”死亡。36.下面对脂溶性维生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与脂类物质共存 B缺乏症状出现加快C长期大剂量摄入,易引起中毒 D随脂肪经淋巴系吸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是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其吸收与肠道中的脂类密切相关,易储存于体内,而不易排出体外,摄入过多,易在体内蓄积而导致毒性作用,若摄入过少,可缓慢出现缺乏症状。故选择 B。37.胆固
38、醇含量最高的部位( )A脑 B内脏 C瘦肉 D肥肉(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含胆固醇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脑、肝、肾等内脏和蛋类,肉类和奶类也有一定量的胆固醇,其中脑中的胆固醇含量最高。38.我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指( )A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B某一特定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C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营养素需要量的摄入水平D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指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39、。39.老年人蛋白质摄入应质优量足并维持氮平衡主要原因如下,但不包括( )A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 B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C蛋白质吸收利用率低 D肝、肾功能降低(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老年人容易出现负氮平衡,即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且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降低,摄入蛋白质过多可增加肝、肾负担。所以,老年人膳食蛋白质的摄入应以适量优质蛋白质为宜。40.Aw的意义( )AAw 小不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 BAw 小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CAw 大不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 DAw 大霉菌不产毒(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通常使用 Aw来表示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
40、在许多情况下,食品稳定性和 Aw是密切相关的。总的趋势是 Aw越小的食品越稳定,较少出现腐败变质现象。Aw 低于 0.06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是无法生长。故 A是正确答案。41.组胺中毒的机制( )A扩张支气管 B收缩毛细血管C降低体温 D扩张毛细血管(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组胺是一种生物胺,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支气管痉挛;循环系统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病人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骤停。所以 D的描述是正确的。42.从胎儿到成人,出现的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41、整个生长发育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 4个月至出生后 1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43.能较客观、精确反映发育成熟程度的是( )A第二性征年龄 B齿龄C骨龄 D体重年龄(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各有其适用范围,发育年龄中的骨龄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发育水平。44.我国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内空气中 CO2最高允许浓度为( )A0.50% B0.30% C0.15% D0.10%(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42、 我国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内空气中 CO2最高允许浓度为 0.15%。45.在学校建筑设计中,小学合适的服务半径应是( )A500m 以内 B0.51.0km C1.01.5km D1.52.0km(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城市学校布点时,服务半径可按小学生上学走路需 10分钟左右,中学生需 1520 分钟左右计算。中小城镇的上学距离规定为小学500m,中学1000m。农村居民居住较分散,服务半径可适当增大,推荐走读小学生不超过 1500m,中学生不超过 2500m为参考。46.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周期一般为( )A1 天 B1 周 C2 周 D3 周(分数:1.
43、00)A.B.C. D.解析:解析 国内外许多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规定,急性毒性的观察时间一般为 714 天,如有必要可延长至 14天以上。47.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最重要的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液排泄,其次是随粪便排泄,经肺排出的主要是气态物质。48.未观察到作用水平是(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未观察到作用水平(NO
44、EL):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有害或非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49.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绝对致死剂量(LD 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 01)C最大耐受剂量(LD 0) D半数致死剂量(LD 50)(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 100或 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50.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 )A效应 B反应 C量反应 D质反应(分数:1.00)A.B.C.D.
45、 解析:解析 反应即质反应,表示暴露某一化学物质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质反应。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51.下列疾病病因的判断标准,哪些较合适( )(分数:1.00)A.联系的强度大 B.可重复性与特异性 C.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 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解析:解析 病因推断的标准包括联系的强度、联系的时间顺序、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特异性、分布的一致性、剂量反应关系、实验证据、生物学合理性。52.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多个样本均
46、数的两两比较( )(分数:1.00)A.q检验 B.t检验 C.Dunnett-t检验D.LSD-t检验 解析:解析 q 检验用于多个样本均数全面的两两比较;Dunnett-t 检验主要用于多个处理组与一个对照组的两两比较;LSD-t 检验用于一对或几对在专业上有特殊意义的比较。因此 ABD正确。53.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是( )(分数:1.00)A.特异性弱 B.多因多果C.潜伏期长 D.联合作用强 解析:解析 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是潜伏期长;特异性弱;联合作用明显;广泛存在。54.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分数:1.00)A.保证效果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速度快原则 D.可及性原则 解析:
47、解析 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保证效果原则、针对性原则、速度快原则、可及性原则、经济性原则。55.以下哪些是污染物的室内主要污染来源( )(分数:1.00)A.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 B.家用电器 C.相邻住宅污染D.室内燃料燃烧 解析:解析 室内污染来源主要是室内燃料燃烧室内人的活动、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室内生物性污染、家用电器、生活用水污染等。相邻住宅污染是室外污染来源。56.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分数:1.00)A.甲烷 B.二氧化硫C.硫化氢 D.CO 解析:解析 甲烷属于窒息性气体中的单纯性窒息性气体,硫化氢和 CO则属于化学性窒息性气体。而二氧化硫为刺激性气体,故应排除 B。57.膳食调查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分数:1.00)A.评估法B.称量法(或称重法) C.记账法 D.询问法 解析:解析 膳食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称量法(或称重法)、记账法、询问法、化学分析法、食物频率法。所以选择 BCD。58.尘肺病诊断标准中用于尘肺诊断的主要 X线影像为( )(分数:1.00)A.矽结节B.圆形小阴影 C.不规则小阴影 D.大阴影 解析:解析 尘肺患者的 X线影像有大阴影、小阴影、肺门变化、肺气肿、肺纹理、胸膜变化等。而尘肺诊断的主要 X线影像依据是小阴影(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阴影。59.评价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 )(分数:1.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