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3-2 及答案解析(总分:6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男性,46 岁,胃溃疡病史 20 年,近 3 个月疼痛加重,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查血红蛋白 70g/L,红细胞形态具备小细胞低色素特点,血清铁蛋白 8g/L,血清铁 30g/L,血清总铁结合力:600g/L,在下一步诊断措施中,哪一项最重要 A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B大便隐血试验 C铁剂试验治疗 D胃液分析及脱落细胞学检查 E胃镜下可疑病变部位病理活组织检查(分数:1.00)A.B.C.D.E.2.某败血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神志恍惚,血压下降,皮肤瘀
2、斑,注射部位渗血不止,查血小板42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 1.8g/L,出血时间:25 秒,国际标准比率值 2.0,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病人出血的原因应考虑 A感染性休克 B药物副作用 C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合并维生素 K 缺乏症(分数:1.00)A.B.C.D.E.3.男性,发热 38.5,全身有小出血点,头晕乏力,经医院查血红蛋白 80g/L,红细胞 31012/L,白细胞3109/L,血小板 70109/L,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发热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成熟中性粒细胞 B营养不良 C缺氧 D出血 E新陈代谢旺盛(分数:1.00)A.B.C.D.E.
3、4.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女性, 32 岁,经常出血不止,血小板常在 50109/L 以下,经口服泼尼松治疗 6 个月后症状无缓解,最近出血更为严重。血小板计数低于 20109/L,则目前最好应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A改用地塞米松治疗 B应用环磷酰胺治疗 C大量血浆置换 D作脾切除 E输血小板悬液(分数:1.00)A.B.C.D.E.5.男性,50 岁,面色苍白、乏力 1 年。伴左上腹不适。肝肋下 2cm,脾平脐;血红蛋白 65g/L,WBC 4109/L,血小板 160109/L,外周血见少量幼粒、幼红细胞,骨髓多次穿刺“干抽”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脾功能亢进 B慢粒白血病
4、C骨髓纤维化 D淋巴瘤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数:1.00)A.B.C.D.E.6.女性,24 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 年余。目前贫血、出血明显加重,脾迅速肿大。护士为其提供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适当限制活动 B预防各种创伤 C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D保持鼻黏膜湿润,消除鼻腔内血痂 E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饮食(分数:1.00)A.B.C.D.E.7.女性,38 岁,血红蛋白 40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如给予口服铁治疗,饮食护理不正确的是 A补充铁剂同时补充蛋白质 B补充铁剂同时补充维生素 C C每天饮食中必须有含铁丰富的食物 D餐后饮浓茶可以利于铁吸收 E从小剂量开
5、始饭后服用(分数:1.00)A.B.C.D.E.8.男性,15 岁,寒战、高热三天,伴鼻出血和口腔黏膜溃疡,血象红细胞:3.4 1012L,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 109/L,中性粒细胞 0.15,淋巴细胞 0.85,血小板 12109/L,网织红细胞 0.001。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低下,粒、红、巨核三系减少,非造血细胞占 0.85,此病人治疗首选 A抗生素 B抗生素+激素 C抗生素+雄性激素+增白细胞 D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强的松( 泼尼松) E支持及对症治疗 +环孢菌素(环孢素)+增白细胞(分数:1.00)A.B.C.D.E.9.某男性溃疡病人,经常胃出血,经检查 H
6、b 90g/L,RBC 3.81012/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此病的原因是 A慢性失血 B蛋白丢失 C缺乏维生素 B12 D缺乏胃蛋白酶 E缺乏叶酸(分数:1.00)A.B.C.D.E.10.某溃疡病患者,经常胃出血,经检验 Hb 90g/L,RBC 3.81012/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此病的原因是 A慢性失血 B蛋白丢失 C缺维生素 B12 D缺胃蛋白酶 E缺叶酸(分数:1.00)A.B.C.D.E.11.某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WBC 由 50109/L 降至 0.8109/L,血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一旦发生尿酸性结石时,护理人员可直接观察到的征象是 A肉眼血尿 B酱油色尿 C大量浑浊
7、尿 D乳糜尿 E少尿或无尿(分数:1.00)A.B.C.D.E.12.男性,20 岁,发热 2 周,伴皮肤出血;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 1.5cm;血红蛋白 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 35109/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急性白血病 D脾功能亢进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1.00)A.B.C.D.E.13.女性,40 岁,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呼吸急促。患者发生了 A高血压危象 B脑动脉痉挛 C颅内出血 D高血压脑病 E脑梗死(分数:1.00)A.B.C.D.E.14.某哺乳期妇女。因面色苍白、
8、乏力而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其舌质绛红。并有口腔溃疡,化验:血清叶酸浓度 5.8nmol/L,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为该患者提供的健康教育中,错误的是 A进食宜温软 B进餐前后漱口液漱口 C多休息,避免劳累 D多食蔬菜水果等含叶酸丰富的食物 E烹煮蔬菜时间宜适当延长,以保证食物松软便于吸收(分数:1.00)A.B.C.D.E.15.男性,20 岁,面色苍白、乏力 3 个月;体格检查:皮肤可见散在性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红细胞:2.0 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 3.6109/L,中性粒细胞 0.30,淋巴细胞 0.70,血小板 30109/L,网织红
9、细胞 0.00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普通型) E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分数:1.00)A.B.C.D.E.16.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目前血小板计数下降至 15109/L,护士对其进行护理时,最应警惕的表现是 A发热 B咳嗽 C肛周疼痛 D剧烈头痛、呕吐 E皮肤出血点增多(分数:1.00)A.B.C.D.E.17.某人因牙龈及全身皮肤出血而就医。化验:血红蛋白 100g/L,红细胞 3.21012/L,白细胞 3.0109/L,血小板 20109/L,骨髓检查:增生不良,应考虑 A急性再障 B慢性
10、再障 C急性白血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脾功能亢进(分数:1.00)A.B.C.D.E.18.女性,23 岁,近 3 年来月经血多,下肢瘀斑,时有齿龈出血。血象红细胞: 3.01012/L,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 30109/L,网织红细胞 0.03,血涂片显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 B急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缺铁性贫血 EITP 合并缺铁性贫血(分数:1.00)A.B.C.D.E.19.男性,13 岁,因发热 1 个月余就诊。查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肝、脾大,多处触及淋巴结,首先考虑 A再
11、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脾功能亢进 D急性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E.20.女性,30 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常出血不止,经泼尼松治疗 6 个月后症状无好转。最近出血更为严重。应选择的治疗措施是 A输血小板悬液 B改用地塞米松治疗 C脾切除 D血浆置换术 E应用免疫抑制药(分数:1.00)A.B.C.D.E.21.女性,31 岁, 2 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昨日起下肢及臀部皮肤突然出现大片瘀点、瘀斑,对称分布,经检查确诊为过敏性紫癜,下列关于检查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小板寿命缩短 C束臂试验阳性 D出血时间延长 E凝血时间
12、延长(分数:1.00)A.B.C.D.E.22.女性,23 岁,反复出现皮肤瘀点,并有鼻出血、月经过多,近来出现贫血、脾大,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适当限制活动 B预防各种创伤 C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D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鼻腔内血痂 E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饮食(分数:1.00)A.B.C.D.E.23.男性,40 岁,因慢性结肠炎多次使用氯霉素治疗,近来出现皮肤黏膜多处出血点,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血小板计数正常,脾不大,应考虑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数:1.00)A.B.C.D.E.24.女性,头昏、乏力、面色苍白 1 年
13、余,体检除贫血貌外,无特殊发现。血常规示 Hb75g/L,RBC 2.51012/L,WBC 4.0109/L,PLT 120109/L,网织红细胞 0.06,肝肾功能正常,血清铁降低,追问病史,患者有月经过多,初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支持该诊断 A血清铁蛋白降低 B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骨髓缺乏呵染铁 D血清总铁结合力下降 E骨髓红系增生为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细胞系增生正常(分数:1.00)A.B.C.D.E.25.女性,40 岁,不明原因牙龈渗血 3 个月。月经量增多,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哪项不支持该诊断 A血小板计数减少 B血小板
14、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 C出血时间正常 D小板寿命缩短 E血块回缩不良(分数:1.00)A.B.C.D.E.26.女性,24 岁,妊娠 24 周,近来头晕、乏力显著,面色苍白,来院就诊,查体:Hb70g/L,WBC4.210 9/L,PLT12010 9/L,其主要护理问题是 A有感染的危险 B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C有受伤的危险 D气体交换受损 E知识缺乏(分数:1.00)A.B.C.D.E.27.男性,20 岁,有贫血、黄疸及明显脾大,如溶血性贫血确定。最可能是 A急性血管内溶血 B慢性血管内溶血 C急性血管外溶血 D慢性血管外溶血 E原位溶血(分数:1.00)A.B.C.D.E.28.某病人出
15、现发热,皮下出血,贫血加重,脾大助下 6cm。骨髓检查:原淋 76%,POX 染色阴性,苏丹黑染色阴性,其病情变化原因是由于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粒急淋变 C慢粒急粒变 D慢粒急单变 E慢粒与急淋并存(分数:1.00)A.B.C.D.E.29.某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下降为 15109/L,护士对其进行护理时,最应警惕的表现是 A发热 B咳嗽 C肛周疼痛 D剧烈头痛 E皮肤出血点增多(分数:1.00)A.B.C.D.E.30.女性,25 岁,血小板减少,下肢有紫癜,无出血。应首先做的检查是 A抗核抗体 B出血时间 C骨髓穿刺 D凝血时间 E凝血酶原时间(分数:1.00)A.B
16、.C.D.E.二、A3/A4 型题(总题数:5 ,分数:7.00)患者女性,28 岁,常因胃溃疡出血出现头晕乏力、苍白,经检查,HB 90g/L,RBC3.5010 12/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分数:1.50)(1).此种贫血的发生机制是(分数: 0.50)A.蛋白质太少B.缺乏维生素 B12C.缺乏叶酸D.缺乏胃酸E.储存铁缺乏(2).诊断缺铁性贫血可靠的辅助检查是(分数: 0.50)A.血红蛋白测定B.血清铁测定C.骨髓铁染色消失D.血清蛋白定量E.总铁结合力测定(3).应用硫酸亚铁治疗有效的早期表现是(分数: 0.50)A.面色红润B.心搏变慢C.网织红细胞增加D.血压升高E.食欲好转
17、患者女性,15 岁,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查体:体温 39,面色苍白,贫血貌,双下肢皮肤瘀斑。(分数:1.50)(1).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细胞浸润多发生在(分数: 0.50)A.皮肤B.肾脏脏C.肺D.脑E.肝、脾(2).导致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为(分数: 0.50)A.贫血致抵抗力低下B.成熟粒细胞缺如C.选用抗生素不当D.毒素E.白血病细胞浸润(3).确诊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分数: 0.50)A.骨髓穿刺检查B.血常规检查C.细胞化学检查D.免疫学检查E.基因检查患者女性,38 岁,近半年来月经量过多,未予特殊诊治。近 1 周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就诊发现:Hb 80g/L,RBC
18、3.101012/L,P1t 128109/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分数:1.00)(1).储存铁主要指的是(分数:0.50)A.总铁结合力B.血红蛋白C.运铁蛋白D.血清铁E.骨髓含铁血黄素(2).该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是(分数: 0.50)A.气体交换受损B.活动无耐力C.潜在并发症:脑出血D.自理缺陷E.睡眠型态紊乱患者男性,15 岁,寒战、高热 3 天,伴鼻出血和口腔溃疡,体格检查: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 100g/L,白细胞 1.0109/L,中性粒细胞 0.2109/L,淋巴细胞 0.8109/L,血小板 12109/L,网织红
19、细胞 0.001。(分数:1.50)(1).此患者诊断最可能是(分数: 0.50)A.普通型再障B.重型再障C.急性粒细胞缺乏症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检查(分数: 0.50)A.骨髓象检查B.ECT 骨成像C.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D.血培养致病菌+ 药敏试验E.凝血功能检查(3).此患者评估方面应补充(分数: 0.50)A.现病史B.既往病史C.有害物质接触史D.生长发育史E.家庭史患者男性,30 岁,主诉 3 个月乏力,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 5cm,红细胞 3.61012/L,血红蛋白 90g/L,白细
20、胞 170109/L,血小板 300109/L,分类:原粒 1%,早幼粒 3%,中幼粒 10%,晚幼粒 40%,杆粒 34%,分叶粒 10%,碱粒 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分数:1.50)(1).如需确诊,应先做的检查是(分数: 0.50)A.B 超B.CTC.骨髓检查D.血沉E.蛋白电泳(2).要进一步检查,需做的检查是(分数: 0.50)A.染色体B.铬红细胞半衰期寿命C.核磁共振D.同位素骨扫描E.淋巴管造影(3).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分数:0.50)A.环磷酰胺B.白消安(马利兰)C.羟基脲D.柔红霉素E.阿霉素三、B 型题( 总题数: 7,分数: 10.00) A全血细胞
21、减少,骨髓增生低下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中、晚幼和杆状核细胞为主 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原始和早幼细胞为主 D红系增生活跃,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多正常 E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分数:1.50)(1).再生障碍-眭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分数:0.50)A.B.C.D.E.(2).急性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分数: 0.50)A.B.C.D.E.(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分数: 0.50)A.B.C.D.E. A叶酸 B丙酸睾酮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铁剂 E内因子(分数:1.50)(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补充(分数: 0.50)A.B.C.D.E.(
22、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补充(分数: 0.50)A.B.C.D.E.(3).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分数: 0.50)A.B.C.D.E. A血涂片染色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骨髓铁染色 D血清铁测定 E骨髓检查(分数:1.50)(1).评估血红蛋白性贫血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 0.50)A.B.C.D.E.(2).评估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分数: 0.50)A.B.C.D.E.(3).评估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的最可靠依据是(分数: 0.50)A.B.C.D.E. A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凝血能力超过抗凝能力 D小血管和微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E凝血因子缺乏
23、(分数:1.5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分数: 0.50)A.B.C.D.E.(2).过敏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分数: 0.50)A.B.C.D.E.(3).血友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分数: 0.50)A.B.C.D.E. A尿中血红蛋白量增加 B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加 C血中原始和早幼白细胞明显增多 D血中中性杆状及晚幼粒细胞增多 E骨髓巨核细胞数减少(分数:1.50)(1).慢性再障性贫血(分数:0.50)A.B.C.D.E.(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0.50)A.B.C.D.E.(3).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后(分数: 0.50)A.B.C.D.E. A中性
24、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增多 C骨髓存在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 D酸溶血试验阳性 E高半胱氨酸排泄量增多(分数:1.00)(1).缺铁性贫血(分数:0.50)A.B.C.D.E.(2).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0.50)A.B.C.D.E. A贫血 B继发感染 C出血 D心悸 E晕厥(分数:1.50)(1).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可导致(分数: 0.50)A.B.C.D.E.(2).白细胞数量及质量异常可导致(分数: 0.50)A.B.C.D.E.(3).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度出血可导致(分数: 0.50)A.B.C.D.E.四、X 型题( 总题数:14,分数:
25、14.00)31.关于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发热,描述正确的有(分数:1.00)A.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再障等病人B.常可发展为高热,难以控制C.常由于成熟粒细胞减少导致感染所致D.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可用药物降温E.控制感染是彻底治愈的主要手段32.下列关于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有效率达 70%B.一般作为首选治疗手段C.糖皮质激素治疗 6 个月以上无效者可考虑脾切除D.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大于 30mg/d 者可考虑脾切除E.作用机制是减少血小板破坏和抗体产牛33.护理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包括(分数:1.00)A.重度贫血可在床边活动B.服用
26、铁剂应避免与牙齿接触C.注射铁剂应宜深部肌内注射D.给予高蛋白、含铁丰富及富维生素的食物E.注射铁剂后应嘱患者多饮水34.应用注射铁剂治疗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分数:1.00)A.铁剂要作深部肌内注射B.铁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C.严重肝肾疾病时忌用铁剂D.静脉注射铁剂时应避免药液外渗E.使用时剂量计算要正确35.血液病患者出现颅内出血,下列哪些护理措施是正确的(分数:1.00)A.平卧位、高流量吸氧B.保持呼吸道通畅C.迅速建立静脉通路D.禁用脱水剂E.头部置冰袋或冰帽36.护理贫血患者时,有哪些观察要点(分数:1.00)A.注意贫血进展速度B.熟悉各组织缺氧症状并采取必要措施C.观察低血压
27、倾向D.注意有无发绀E.观察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37.急性白血病缓解诱导的目的是(分数:1.00)A.迅速将白血病细胞尽量减少B.控制感染C.使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正常D.纠正贫血E.纠正出血38.化疗期间为保护静脉应(分数:1.00)A.选用中心静脉B.防止化疗药外渗C.化疗前后不必冲管D.穿刺局部疼痛立即停止输液E.化疗药外渗可用热敷39.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分数:1.00)A.心率增快B.皮肤、黏膜、指甲发绀C.头昏、乏力、耳鸣D.杵状指(趾)E.活动后气急40.关于输血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输血速度应先慢后快B.婴儿输血速度不宜超过 30ml/hC.可选 5%葡萄糖做冲管用
28、D.血小板取回后可在冰箱内保存E.Rh 阴性患者必须输 Rh 阴性血小板41.下列关于出血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分数:1.00)A.皮肤出血者应避免搔抓B.关节腔内出血时,应教育患者减少关节活动C.鼻出血者应采取压迫止血或后鼻道填塞止血D.牙龈渗血者应于餐前后使用 1%过氧化氢液漱口E.有脑出血危险者应教育患者避免头部剧烈活动4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是(分数:1.00)A.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B.皮疹多见C.后期有贫血和出血倾向D.以脾显著肿大为主,并有腹胀、低热等E.以淋巴结肿大为主,伴有肝脾肿大43.血液病患者预防出血应(分数:1.00)A.禁止剔牙B.保持大便通畅C.饮食细软少渣D.保持鼻腔清洁干燥E.可随意活动44.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多见于(分数:1.00)A.缺乏正常的白细胞B.肝、脾大C.机体免疫力减退D.严重贫血E.化疗效果差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3-2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