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3596       资源大小:9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5及答案解析.doc

    1、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5 及答案解析(总分:40.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正常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应不低于A130 次/分 B140 次/分C150 次/分 D160 次/分E170 次/分(分数:1.00)A.B.C.D.E.2.以下为食管心房调搏的临床价值,但不包括A能够检测窦房结功能B能够检测房室结前传功能C能够诱发和终止某些折返性心动过速D能够确定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E能够确定旁路前传不应期(分数:1.00)A.B.C.D.E.3.典型的房室结双径路现象是指 S1S2刺激的联律间期缩短 10ms,S 2R 间期突然跳跃延长A30m

    2、s B40msC50ms D60msE70ms(分数:1.00)A.B.C.D.E.4.关于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S 1S1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B刺激频率为 400500 次/分C每次发放刺激脉冲 315 次或更多D选择较小的起搏电压 1015V 即可E选择刺激脉宽 10ms(分数:1.00)A.B.C.D.E.5.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 2刺激后的代偿间期不完全,提示 S2位于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E心房有效不应期(分数:1.00)A.B.C.D.E.6.关于多巴酚丁胺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达到年龄预测最大

    3、心率的 80%时应停药B心电图出现 ST 段压低0.05mV 为阳性标准C多巴酚丁胺的副作用可被 受体阻滞剂所拈抗D是检测冠心病的一种方法E常与超声心动图结合应用(分数:1.00)A.B.C.D.E.7.关于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AS 1S2刺激,联律间期缩短 10ms,S 2R 间期突然延长60msBS 1S1刺激可见两种 S1R1间期,且两者之差60msCS 1S2刺激出现 S2R 间期文氏延长现象,延长量60msD电生理刺激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8.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测定房室结前传 2:1 阻滞点,正常值是A130 次/分 B1

    4、40 次/分C150 次/分 D160 次/分E170 次/分(分数:1.00)A.B.C.D.E.9.在食管的不同部位可记录到不同形态的心房波,最佳的记录位置是A心房上区 B心房区C心房下区(过渡区) D心室区E窦房结所在部位(分数:1.00)A.B.C.D.E.10.关于阿托品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小剂量阿托品可兴奋交感神经B大剂量阿托品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C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窦性心率90 次/分,为阿托品试验阳性D静脉注射阿托品后,以 23 分钟时心率最快E阿托品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分数:1.00)A.B.C.D.E.11.食管心房调搏时,进入旁路前传有

    5、效不应期的表现是A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突然缩短,delta 波消失,QRS 波群时限变为正常B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突然延长,QRS 波群时限不变C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突然缩短,QRS 波群时限增宽D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不变,QRS 波群时限增宽E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突然延长,delta 波消失,QRS 波群时限变为正常(分数:1.00)A.B.C.D.E.12.食管导联最佳部位记录的 P 波形态为A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B直立C倒置 D振幅最低E正负双向,振幅最低(分数:1.00)A.B.C.D.E.13.以下不属于普萘洛尔试验禁忌证的

    6、是A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B严重窦性心动过缓C房室传导阻滞D心电图 T 波低平E支气管哮喘(分数:1.00)A.B.C.D.E.14.关于阿托品试验的阐述,正确的是A不同剂量的阿托品对心脏的影响不相同B小剂量阿托品可使 P 波增高、T 波减低C小剂量阿托品可消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D大剂量阿托品可使窦性频率减慢E阿托品试验通常采用静脉注射阿托品 0.5mg,1 分钟内注射完毕(分数:1.00)A.B.C.D.E.15.以下不属于阿托品试验禁忌证的是A前列腺肥大 B青光眼C高温季节 D窦性心动过缓E窦性心率为 160 次/分(分数:1.00)A.B.C.D.E.16.以下为食管电极导管的

    7、定位方法,但不包括A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 P 波形态B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 T 波形态C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 P 波振幅D根据患者的身高确定电极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E通过起搏定位(分数:1.00)A.B.C.D.E.17.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 2刺激后的代偿间期完全,提示 S2位于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E心房有效不应期(分数:1.00)A.B.C.D.E.18.关于普萘洛尔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普萘洛尔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病变B严重低血压不宜进行普萘洛尔试验C普萘洛尔试验应口服普萘洛尔 20mg,分别记录 30 分钟、1 小时、2 小时

    8、的 12 导联心电图D可用于评估 ST-T 改变是否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E受检者应停用影响 ST-T 的药物 3 天(分数:1.00)A.B.C.D.E.19.可判断双嘧达莫试验阳性的是A出现典型心绞痛,经注射氨茶碱可缓解者B出现 ST 段水平型下移0.1mV,持续 1 分钟,注射氨茶碱后 30 分钟内恢复原状态者C出现 ST 段抬高0.2mVDST 段在原有下移的基础上再下移0.1mV,持续 1 分钟以上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20.食管心房调搏时采用 S1S1刺激可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为A刺激的频率适当B刺激的电压较高C刺激的电压较低D刺激持续的时间较长E刺激

    9、进入了可激动间隙,使折返中断(分数:1.00)A.B.C.D.E.21.固有心率是指A白天的平均心率B夜间的平均心率C24 小时的平均心率D排除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后,窦房结固有的自律性E24 小时最慢的心率(分数:1.00)A.B.C.D.E.22.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 2刺激为插入性房性期前收缩,提示 S2位于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E心房有效不应期(分数:1.00)A.B.C.D.E.23.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A1500ms B1600msC1800ms D2000msE15002000ms(分数:1.00)A.B.

    10、C.D.E.24.关于固有心率的阐述,错误的是A固有心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B固有心率正常值为(10111)次/分C固有心率80 次/分为阳性D固有心率估计值的计算公式为:118.1-0.57年龄E测定固有心率时,应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分数:1.00)A.B.C.D.E.二、A2 型题(总题数:8,分数:8.00)25.患者男性,67 岁,平素有胸闷、头晕、乏力、黑矇症状,体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定窦房结功能。心电图如图 4-7-2 所示,S 1S1定时刺激终止后出现长间距称为(分数:1.00)A.B.C.D.E.26.患者男性,27 岁,因反复发作心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图

    11、 4-7-4 为连续 2 次 S1S2刺激记录,2 次 S1S2刺激后的 S2R 间期明显不等,此现象称为(分数:1.00)A.B.C.D.E.27.心动过速诱发窗口的测定一般采用期前刺激法,即采用步长 10ms 进行反扫描和正扫描,并诱发心动过速,图 4-7-5 显示的心动过速的诱发窗口为(分数:1.00)A.B.C.D.E.28.患者男性,45 岁,近 1 周反复发作心动过速,查体:心率为 180 次/分,律齐,体表心电图示宽 QRS波群心动过速,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的检查是A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B动态心电图C记录 12 导联同步心电图D平板运动心电图E心室晚电位(分数:1.00)A.B.C.D

    12、.E.29.患者男性,57 岁,平素头晕、乏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定窦房结功能,图 4-7-1 中出现的第 2 个长间距(2800ms)称为(分数:1.00)A.B.C.D.E.30.患者男性,41 岁,运动中发生晕厥。心电图示窦性停搏,临床考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判断窦房结功能最有意义的指标是A窦房结恢复时间B诱发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C房室结前传文氏点D窦房传导时间E窦房结不应期(分数:1.00)A.B.C.D.E.31.患者女性,34 岁,体表心电图显示预激图形,因心动过速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图 4-7-3 中第 2 个 S1S2刺激后的 QRS 波群形态恢复正常的原因是

    13、(分数:1.00)A.B.C.D.E.32.患者男性,45 岁,因心悸就诊。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的房室结前传文氏点为 110 次/分,2:1 阻滞点为130 次/分,可能的原因为A存在房室传导阻滞B迷走神经张力增高C经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传导D药物影响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三、A3 型题(总题数:5,分数:6.00)患者女性,56 岁,反复发作心悸,心电图检查如图 4-7-6 所示(图中 ESO 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分数:1.00)(1).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是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C交界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E室上性心动过速(分数:0.50)A.B.C.

    14、D.E.(2).用超速抑制方法,刺激频率从 200300 次/分均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当刺激频率达到 420 次/分时,心动过速终止,转为窦性心律,提示图 4-7-6 的诊断可能为A窦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C心房扑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E房性心动过速(分数:0.50)A.B.C.D.E.患者男性,25 岁,反复心悸数年,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如图 4-7-7 所示(图中 ESO 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心室率约 210 次/分,QRS 波群时限 0.06s。(分数:1.00)(1).患者发生的心动过速类型是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房室结折返性心

    15、动过速(分数:0.50)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B.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选择终止该患者心动过速的最佳刺激频率为A210 次/分 B100 次/分C500 次/分 D260 次/分E400 次/分(分数:0.50)A.210 次/分 B100 次/分B.500 次/分 D260 次/分患者男性,18 岁,反复发作心悸 5 年。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记录到图 4-7-8 和图 4-7-9。(分数:1.50)(1).图 4-7-8 中的电生理现象提示A魏登斯基现象 B裂隙现象C文氏现象 D房室结双径路现象E超常传导(分数:0.50)A.魏登斯基现象 B裂隙现象B.文

    16、氏现象 D房室结双径路现象(2).S2R 间期突然跳跃延长是因为心房激动A经房室结慢径路下传B经房室结快径路下传C发生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D经旁路下传E在房室结发生递减传导(分数:0.50)A.经房室结慢径路下传B.经房室结快径路下传C.发生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D.经旁路下传(3).图 4-7-9 中的 S1S1刺激诱发出的心动过速类型是A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B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C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交界性心动过速(分数:0.50)A.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B.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C.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男性,15

    17、 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可见两种固定的 PR 间期,分别为 0.17s 和0.30s。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图 4-7-10(图中 ESO 为食管导联心电图)所示。(分数:1.50)(1).患者的心动过速类型为A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E心房扑动(分数:0.50)A.B.C.D.E.(2).该患者心电图上 PR 间期为 0.17s 时,提示A心房激动从房室结的快径路下传至心室B心房激动从房室旁路下传至心室C心房激动从房室结的慢径路下传至心室D激动从房室结逆传至心房E激动从房室旁路逆传至心房(分数:0.50)A.B.

    18、C.D.E.(3).该患者心电图上出现 PR 间期为 0.30s 时,提示A心房激动从房室结快径路下传至心室B心房激动从房室旁路下传至心室C心房激动从房室结慢径路下传至心室D心房激动从房室结下传时发生干扰E间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分数:0.50)A.B.C.D.E.患者男性,65 岁,因头晕、乏力 2 周伴晕厥 2 次就诊。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分数:1.00)(1).应首选的检查是A心电向量图 B食管心房调搏C心脏超声 D心室晚电位E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数:0.50)A.B.C.D.E.(2).检查结果发现最长 PP 间距为 2.5s,疑窦房结功能障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食管心房调搏检

    19、查,检查结果见图 4-7-11,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分数:0.50)A.B.C.D.E.四、B 型题(总题数:1,分数:2.50)A评估窦房结功能B区分器质性 ST-T 改变还是功能性 ST-T 改变C青光眼D支气管哮喘E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数:2.50)(1).普萘洛尔试验可用于(分数:0.50)A.B.C.D.E.(2).心脏固有心率测定用于(分数:0.50)A.B.C.D.E.(3).普萘洛尔试验的禁忌证是(分数:0.50)A.B.C.D.E.(4).阿托品试验的禁忌证是(分数:0.50)A.B.C.D.E.(5).食管心房调搏常用于(分数:0.50)A.B.C.D.E.

    20、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5 答案解析(总分:40.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正常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应不低于A130 次/分 B140 次/分C150 次/分 D160 次/分E170 次/分(分数:1.00)A. B.C.D.E.解析:2.以下为食管心房调搏的临床价值,但不包括A能够检测窦房结功能B能够检测房室结前传功能C能够诱发和终止某些折返性心动过速D能够确定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E能够确定旁路前传不应期(分数:1.00)A.B.C.D. E.解析:3.典型的房室结双径路现象是指 S1S2刺激的联律间期缩短 10ms,S 2R 间期突然跳

    21、跃延长A30ms B40msC50ms D60msE70ms(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典型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标准为:S 1S2联律间期缩短 10ms,S 2R 突然延长60ms,且可以重复。4.关于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S 1S1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B刺激频率为 400500 次/分C每次发放刺激脉冲 315 次或更多D选择较小的起搏电压 1015V 即可E选择刺激脉宽 10ms(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的方法有 S1S1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刺激频率为 400500次/分,因心房扑动发作

    22、时无法测定起搏阈值,为提高转复的成功率,起搏电压一般应选择 2535V 较合适。5.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 2刺激后的代偿间期不完全,提示 S2位于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E心房有效不应期(分数:1.00)A.B. C.D.E.解析:6.关于多巴酚丁胺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达到年龄预测最大心率的 80%时应停药B心电图出现 ST 段压低0.05mV 为阳性标准C多巴酚丁胺的副作用可被 受体阻滞剂所拈抗D是检测冠心病的一种方法E常与超声心动图结合应用(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多巴酚丁胺试验的阳性标准为:出现典型的心

    23、绞痛或 ST 段压低0.1mV。7.关于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AS 1S2刺激,联律间期缩短 10ms,S 2R 间期突然延长60msBS 1S1刺激可见两种 S1R1间期,且两者之差60msCS 1S2刺激出现 S2R 间期文氏延长现象,延长量60msD电生理刺激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8.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测定房室结前传 2:1 阻滞点,正常值是A130 次/分 B140 次/分C150 次/分 D160 次/分E170 次/分(分数:1.00)A.B.C.D.E. 解析:9.在食管的不同部位可记录到不同形态的心房波,最佳的

    24、记录位置是A心房上区 B心房区C心房下区(过渡区) D心室区E窦房结所在部位(分数:1.00)A.B. C.D.E.解析:10.关于阿托品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小剂量阿托品可兴奋交感神经B大剂量阿托品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C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窦性心率90 次/分,为阿托品试验阳性D静脉注射阿托品后,以 23 分钟时心率最快E阿托品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小剂量阿托品可兴奋迷走神经。11.食管心房调搏时,进入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的表现是A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突然缩短,delta 波消失,QRS 波群时限变为正

    25、常B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突然延长,QRS 波群时限不变C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突然缩短,QRS 波群时限增宽D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不变,QRS 波群时限增宽ES 1S2刺激后,S 2R 间期突然延长,delta 波消失,QRS 波群时限变为正常(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当 S1S2刺激进入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时,激动只能从房室结下传,此时 S2R 间期突然延长,delta 波消失,QRS 波群时限变为正常。12.食管导联最佳部位记录的 P 波形态为A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B直立C倒置 D振幅最低E正负双向,振幅最低(分数:1.00)A.

    26、B.C.D.E.解析:解析 食管导联贴近左心房后壁,最佳部位记录的 P 波形态应为正负双向,振幅最高。13.以下不属于普萘洛尔试验禁忌证的是A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B严重窦性心动过缓C房室传导阻滞D心电图 T 波低平E支气管哮喘(分数:1.00)A.B.C.D. E.解析:14.关于阿托品试验的阐述,正确的是A不同剂量的阿托品对心脏的影响不相同B小剂量阿托品可使 P 波增高、T 波减低C小剂量阿托品可消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D大剂量阿托品可使窦性频率减慢E阿托品试验通常采用静脉注射阿托品 0.5mg,1 分钟内注射完毕(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小剂量阿托品可使

    27、 P 波减低、T 波增高,大剂量阿托品可使窦性频率加快。阿托品试验的机制是消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采用的方法是静脉注射阿托品 2mg,1 分钟内注射完毕。15.以下不属于阿托品试验禁忌证的是A前列腺肥大 B青光眼C高温季节 D窦性心动过缓E窦性心率为 160 次/分(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前列腺肥大、青光眼、高温季节均是阿托品试验的禁忌证;心率过快时也不宜做阿托品试验。窦性心动过缓是阿托品试验的适应证。16.以下为食管电极导管的定位方法,但不包括A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 P 波形态B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 T 波形态C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 P 波振幅D根据患者的身高确

    28、定电极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E通过起搏定位(分数:1.00)A.B. C.D.E.解析:17.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 2刺激后的代偿间期完全,提示 S2位于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E心房有效不应期(分数:1.00)A. B.C.D.E.解析:18.关于普萘洛尔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普萘洛尔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病变B严重低血压不宜进行普萘洛尔试验C普萘洛尔试验应口服普萘洛尔 20mg,分别记录 30 分钟、1 小时、2 小时的 12 导联心电图D可用于评估 ST-T 改变是否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E受检者应停用影响 ST-T 的药物 3

    29、天(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普萘洛尔试验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病变19.可判断双嘧达莫试验阳性的是A出现典型心绞痛,经注射氨茶碱可缓解者B出现 ST 段水平型下移0.1mV,持续 1 分钟,注射氨茶碱后 30 分钟内恢复原状态者C出现 ST 段抬高0.2mVDST 段在原有下移的基础上再下移0.1mV,持续 1 分钟以上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0.食管心房调搏时采用 S1S1刺激可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为A刺激的频率适当B刺激的电压较高C刺激的电压较低D刺激持续的时间较长E刺激进入了可激动间隙,使折返中断(分数:1.00)A.B.C.

    30、D.E. 解析:21.固有心率是指A白天的平均心率B夜间的平均心率C24 小时的平均心率D排除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后,窦房结固有的自律性E24 小时最慢的心率(分数:1.00)A.B.C.D. E.解析:22.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 2刺激为插入性房性期前收缩,提示 S2位于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E心房有效不应期(分数:1.00)A.B.C.D. E.解析:23.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A1500ms B1600msC1800ms D2000msE15002000ms(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窦房结恢

    31、复时间的正常值为1500ms;1500ms 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2000ms 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24.关于固有心率的阐述,错误的是A固有心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B固有心率正常值为(10111)次/分C固有心率80 次/分为阳性D固有心率估计值的计算公式为:118.1-0.57年龄E测定固有心率时,应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固有心率的正常值为(10111)次/分,其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固有心率80 次/分为阳性,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固有心率估计值的计算公式为:118.1-0.57年龄;为排除自主神经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测定固有心率时,应静脉注射阿

    32、托品和心得安。二、A2 型题(总题数:8,分数:8.00)25.患者男性,67 岁,平素有胸闷、头晕、乏力、黑矇症状,体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定窦房结功能。心电图如图 4-7-2 所示,S 1S1定时刺激终止后出现长间距称为(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图 4-7-2 显示窦房结恢复时间明显延长达 5200ms,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应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6.患者男性,27 岁,因反复发作心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图 4-7-4 为连续 2 次 S1S2刺激记录,2 次 S1S2刺激后的 S2R 间期明显不等,此现象称为(分数:1.00)A.B.C. D

    33、.E.解析:解析 图 4-7-4 中,当 S1S2间期为 310ms 时,S 2R 间期为 280ms;S 1S2间期为 300ms 时,S 2R 间期为 400ms,即 S2R 间期跳跃延长 120ms,此现象称为跳跃现象,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27.心动过速诱发窗口的测定一般采用期前刺激法,即采用步长 10ms 进行反扫描和正扫描,并诱发心动过速,图 4-7-5 显示的心动过速的诱发窗口为(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诱发窗口是指 S1S2程序刺激进行反扫描或正扫描时,能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S1S2刺激联律间期的宽度。在图 4-7-5 中,反扫描时,S 1S2联律

    34、间期为 340ms 时诱发出心动过速;正扫描时,S 1S2联律间期为 240ms 时诱发出心动过速;诱发出心动过速的 S1S2联律间期介于 240340ms 之间,因此诱发窗口为 240340ms。28.患者男性,45 岁,近 1 周反复发作心动过速,查体:心率为 180 次/分,律齐,体表心电图示宽 QRS波群心动过速,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的检查是A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B动态心电图C记录 12 导联同步心电图D平板运动心电图E心室晚电位(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食管导联心电图可以清楚地显示 P 波,有助于判断房室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类型。29.患者

    35、男性,57 岁,平素头晕、乏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定窦房结功能,图 4-7-1 中出现的第 2 个长间距(2800ms)称为(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刺激停止后,第一个窦性激动恢复之后出现的长间距或交界性逸搏称为继发性停搏,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30.患者男性,41 岁,运动中发生晕厥。心电图示窦性停搏,临床考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判断窦房结功能最有意义的指标是A窦房结恢复时间B诱发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C房室结前传文氏点D窦房传导时间E窦房结不应期(分数:1.00)A. B.C.D.E.解析:31.患者女性,34 岁,体表心电图显示预激图形,因心动

    36、过速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图 4-7-3 中第 2 个 S1S2刺激后的 QRS 波群形态恢复正常的原因是(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S 1S2程序刺激时,随着 S2刺激联律间期的缩短,S 2刺激进入旁路有效不应期,心电图可表现为:PR 间期或 S2R 间期突然延长;delta 波消失,QRS 波群时限恢复正常。32.患者男性,45 岁,因心悸就诊。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的房室结前传文氏点为 110 次/分,2:1 阻滞点为130 次/分,可能的原因为A存在房室传导阻滞B迷走神经张力增高C经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传导D药物影响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

    37、解析 房室结前传文氏点低于 130 次/分,2:1 阻滞点低于 150 次/分,常见的原因有:房室传导阻滞;隐匿性房室结传导功能低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如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时,文氏点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经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传导所致;药物影响。三、A3 型题(总题数:5,分数:6.00)患者女性,56 岁,反复发作心悸,心电图检查如图 4-7-6 所示(图中 ESO 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分数:1.00)(1).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是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C交界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E室上性心动过速(分数:0.50)A.B.C.D.E. 解析:(2).用超速抑制方法,刺激频率从 200

    38、300 次/分均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当刺激频率达到 420 次/分时,心动过速终止,转为窦性心律,提示图 4-7-6 的诊断可能为A窦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C心房扑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E房性心动过速(分数:0.50)A.B.C. D.E.解析:解析 图 4-7-6 显示 QRS 波群形态为室上性,心室率约 160 次/分,RP间期=PR 间期,可初步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当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为 150 次/分左右且 RP间期=PR 间期时,不能排除心房扑动。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选用比自身心动过速频率快 20%30%的刺激频率即有效。但在本例患者,刺激频率从 200300 次/分均不能终止心动过

    39、速,刺激频率达到 420 次/分时才能有效地终止心动过速,推测患者心房率为 160 次/分2=320 次/分,为心房扑动,因而刺激频率400 次/分才能有效地终止心动过速。仔细观察发现、aVF 导联可见扑动波,食管导联心电图清晰可见有扑动波落入 QRS 波群中,实际上为 2:1 下传的心房扑动。患者男性,25 岁,反复心悸数年,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如图 4-7-7 所示(图中 ESO 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心室率约 210 次/分,QRS 波群时限 0.06s。(分数:1.00)(1).患者发生的心动过速类型是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房

    40、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分数:0.50)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B.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解析:(2).选择终止该患者心动过速的最佳刺激频率为A210 次/分 B100 次/分C500 次/分 D260 次/分E400 次/分(分数:0.50)A.210 次/分 B100 次/分B.500 次/分 D260 次/分解析:解析 图 4-7-7 示心动过速发作时 QRS 波群形态正常,心室律绝对规则,食管导联 RP间期为100ms,V 1导联 RP间期为 170ms,呈偏心激动,RP间期PR 间期,符合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的心电图表现;一般选用比自身心动过速频率

    41、快 20%30%的频率即可有效地终止心动过速:210(1+20%)=252,210(1+30%)=273,因而选择 260 次/分的刺激频率最合适。患者男性,18 岁,反复发作心悸 5 年。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记录到图 4-7-8 和图 4-7-9。(分数:1.50)(1).图 4-7-8 中的电生理现象提示A魏登斯基现象 B裂隙现象C文氏现象 D房室结双径路现象E超常传导(分数:0.50)A.魏登斯基现象 B裂隙现象B.文氏现象 D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解析:(2).S2R 间期突然跳跃延长是因为心房激动A经房室结慢径路下传B经房室结快径路下传C发生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D经旁路下传E在房室结发生递减传导

    42、(分数:0.50)A.经房室结慢径路下传 B.经房室结快径路下传C.发生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D.经旁路下传解析:(3).图 4-7-9 中的 S1S1刺激诱发出的心动过速类型是A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B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C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交界性心动过速(分数:0.50)A.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B.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C.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解析:解析 图 4-7-8 中,当 S1S2间期为 320ms 时,S 2R 间期为 280ms;S 1S2间期为 310ms 时,S 2R 间期为 380ms,即 S2R

    43、间期跳跃延长 100ms,并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表明激动遇到了快径路不应期而从慢径路下传,即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图 4-7-9 中的食管导联心电图(ESO)显示心动过速发作时,RP间期PR 间期,RP间期70ms,提示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男性,15 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可见两种固定的 PR 间期,分别为 0.17s 和0.30s。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图 4-7-10(图中 ESO 为食管导联心电图)所示。(分数:1.50)(1).患者的心动过速类型为A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E心房扑动(分数:0.

    44、50)A.B.C.D. E.解析:(2).该患者心电图上 PR 间期为 0.17s 时,提示A心房激动从房室结的快径路下传至心室B心房激动从房室旁路下传至心室C心房激动从房室结的慢径路下传至心室D激动从房室结逆传至心房E激动从房室旁路逆传至心房(分数:0.50)A. B.C.D.E.解析:(3).该患者心电图上出现 PR 间期为 0.30s 时,提示A心房激动从房室结快径路下传至心室B心房激动从房室旁路下传至心室C心房激动从房室结慢径路下传至心室D心房激动从房室结下传时发生干扰E间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分数:0.50)A.B.C. D.E.解析:解析 图 4-7-10-A 为窦性心律时同步记录

    45、的、V 1和食管导联的心电图;图 4-7-10-B 为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同步记录的、V 1和食管导联的心电图。图 4-7-10-B 显示心动过速发作时 QRS 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相同,心室率为 166 次/分,RR 间距规则,P波落在 QRS 波群终末部,RP间期PR间期,食管导联 RP间期=V 1导联 RP间期,RP间期70ms,提示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该患者体表心电图存在 2 种不同的 PR 间期,是因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男性,65 岁,因头晕、乏力 2 周伴晕厥 2 次就诊。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分数:1.00)(1).应首选的检查是A心电向量图 B食管心房调搏C心

    46、脏超声 D心室晚电位E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数:0.50)A.B.C.D.E. 解析:(2).检查结果发现最长 PP 间距为 2.5s,疑窦房结功能障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检查结果见图 4-7-11,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分数:0.50)A.B.C.D. E.解析:解析 老年男性患者,有头晕、乏力及晕厥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就诊时应首选无痛苦、安全性高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有长达 2.5s 的长 PP 间距。患者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发现窦房结恢复时间为 2680ms,进一步证实窦房结功能异常,结合患者有晕厥病史,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四、B 型题(总题数:1,分数:2.50)A评估窦房结功能B区分器质性 ST-T 改变还是功能性 ST-T 改变C青光眼D支气管哮喘E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数:2.50)(1).普萘洛尔试验可用于(分数:0.50)A.B. C.D.E.解析:(2).心脏固有心率测定用于(分数:0.50)A. B.C.D.E.解析:(3).普萘洛尔试验的禁忌证是(分数:0.50)A.B.C.D. E.解析:(4).阿托品试验的禁忌证是(分数:0.50)A.B.C. D.E.解析:(5).食管心房调搏常用于(分数:0.50)A.B.C.D.E.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