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治疗学相关专业知识-12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的文化公平测验中没有A系列推理 B图画再生C类同概括 D方阵推理E定性分析(分数:1.00)A.B.C.D.E.2.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不考查A思维流畅性 B思维深刻性C思维灵活性 D思维独创性E思维精确性(分数:1.00)A.B.C.D.E.3.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中包括的分量表数量是A4 个 B14 个 C15 个D16 个 E18 个(分数:1.00)A.B.C.D.E.4.加州心理问卷是在另外一个有名的人格测验的基础上编制的,该测验是
2、AMMPI BEPQ CEPPSDJAS ETAT(分数:1.00)A.B.C.D.E.5.关于瑞文测验,错误说法是A瑞文测验是一种言语智力测验B瑞文测验要求被试理解图形中符号或图案的规律C测量一般智力因素D可个别施测 E可团体施测(分数:1.00)A.B.C.D.E.6.关于百分等级分数的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B容易理解、容易计算C单位相等,适于加减乘除运算和统计分析D呈均匀分布(长方形)E在测验分数转换为百分等级的过程中,接近中位数的分数差值会变大,趋近两极的分数差异值被缩小(分数:1.00)A.B.C.D.E.7.关于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的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
3、因素分析方法编制B测量乐群性、幻想性、紧张性等 16 种人格因素C适用于 16 岁以上成人D除测量 16 种人格特质外,还能根据公式推算人格类型的次元因素E以上说法都对(分数:1.00)A.B.C.D.E.8.心理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有A帮助教育、工业、军事、艺术、体育等部门选拔具有最大可能性成功的人B帮助把人安置到恰当的位置上或指导往恰当的方向发展C帮助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诊断D评价个体在学习、能力、人格等方面的特点,评价儿童的心理发育状态等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9.不属于实施测验前的准备工作的是A告知测验的时间地点、内容范围、试题类型等,使之对测验有所准备B准备
4、与测验相似的材料让被试练习,使之能适应测验方式C熟悉施测程序和指导方式D准备测验相关材料E准备采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中、安静的测验场所(分数:1.00)A.B.C.D.E.10.关于韦氏智力量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编制和修订B第一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表示智力发展水平C量表系列包括三个智力量表,分别适用于成人、儿童、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D各个量表包括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 56 个分测验,可换算出全量表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E量表编制者认为智力是使个体有目的的行动、有条理的思想、有效地适应自身环境的心理能力总和(分数:1.00)A.B.C.D.E.11.第
5、一个团体智力测验的编制者是A古德纳夫(GL Goodenough)B欧提斯(AS Otis)C瑞文(JC Raven)D库尔门(Kulman)E格塞尔(A Gessell)(分数:1.00)A.B.C.D.E.12.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测量A动作能 B应物能 C言语能D应人能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13.某重点高中班主任使用评定量表评定班里学生的进取性、聪慧性时,考上一本、二本、三本和没有上线的所有学生普遍得分高,这种结果很可能存在A严格误差 B宽容误差C趋中误差 D逻辑误差E认知误差(分数:1.00)A.B.C.D.E.14.关于韦氏智力量表的分数计算过程,错误说法
6、是A将分测验原始分转换为平均数 10、标准差 3 的标准分B累加分测验的原始分为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的原始分C累加分测验量表分为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的原始分D查相应年龄组的常模表,把三个量表的原始分转换为智商E韦氏智力量表智商是平均数 100、标准差 15 的标准分(分数:1.00)A.B.C.D.E.15.关于各种形式的标准分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分数单位是标准差B离差智商也是一种转换形式的标准分C标准分数是等距的D不同测验或量表,只要常模团体一样,分数的标准差相同,分数可以比较E以上都对(分数:1.00)A.B.C.D.E.16.选择测验时应阅读测验资料,考虑测验A能否适合自己
7、的测量目的B是否信度满意C是否效度满意D常模样本是否符合准备测试的对象,常模资料是否失效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17.关于中国比奈测验,错误的说法是A1981 年由吴天敏教授修订B适用于 218 岁C采用传统的年龄量表的编排方式,每岁 3 个项目,共 51 项D结果的解释采用传统的心理年龄和比率智商E连续五题未通过,测验停止(分数:1.00)A.B.C.D.E.18.关于常模的选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阅读测验手册,了解常模团体的情况B常模具有时间性,应尽可能选用新近常模C可以为特定目的建立特殊常模D不能脱离特殊常模团体去解释参照特殊常模的导出分数E以上都是正确的(分数:
8、1.00)A.B.C.D.E.19.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用于临床的是A高尔顿 B卡特尔 C可雷丕林D荣格 E弗洛伊德(分数:1.00)A.B.C.D.E.20.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是A比奈智力量表 B韦氏智力量表C陆军测验 D希-内测验E丹佛测验(分数:1.00)A.B.C.D.E.21.率先在智力量表中使用智力商数表示智力发展水平的心理学家是A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美国心理学家推孟C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E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分数:1.00)A.B.C.D.E.22.能用于测量创造性的作业方法是A词语解释 B词语联想C数字背诵 D图形补充E图形推理(分数:1.00)A.B.C.D
9、.E.23.编制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的理论基础是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莫瑞的人类需要理论C奥雷姆的需要理论D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E罗尔的职业兴趣理论(分数:1.00)A.B.C.D.E.24.不包括在皮亚杰智力发展阶段的是A感觉运动期 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E辩证运算期(分数:1.00)A.B.C.D.E.25.测验在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表现在A测验是简便易行、可靠的搜集资料的方法B帮助形成假说 C帮助检验假说D借助测验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达到等组化的要求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26.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的编制者是A哈萨威(SR Hawthway)和麦金利(T
10、C Mackinley)B卡特尔 C詹金斯(CD Jenkins)D莫瑞 E摩根(分数:1.00)A.B.C.D.E.27.关于标准参照测验的编制和使用,说法错误的是A确定测验要测量的知识或技能范围B在教学前、教学后两次测试,两次测试中通过率差值大的项目区分度大C在教学前、教学后两次测试,教学后成绩显著高于教学前则说明测验有效度D测验分数能说明被试在类似人群中的相对位置E测验分数表示被试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数:1.00)A.B.C.D.E.28.不是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言语分测验的是A常识 B类同 C算术D词汇 E阅渎(分数:1.00)A.B.C.D.E.29.不符合投射测验的说法是A测验采
11、用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的刺激材料B被试的反应自由广泛C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D测验解释具有整体性E测验信度、效度满意(分数:1.00)A.B.C.D.E.30.在界定常模团体的组成时常要考虑A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构成比率B不同职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构成比率C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构成比率D不同文化程度的构成比率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31.评定量表的缺点有A高社会赞许性的选项可能影响测验效度B因为光环效应产生测验误差C使观察结果系统化和数量化D记分困难E往往信度、效度不高(分数:1.00)A.B.C.D.E.32.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常模团体时,需要进行确定A常模团体的构成
12、B样本容量C取样方法或策略 D取样的时间进程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33.8 岁的约翰用 1916 年版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量,心理年龄是 9 岁,他的智商约是A8 B9 C11D89 E113(分数:1.00)A.B.C.D.E.34.关于希-内测验,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用于测验聋哑儿童智力B适用于 316 岁儿童C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马歇尔希斯基编制D测验分数解释上采用学习年龄和学习商数E学习年龄是与同年龄全体儿童相比较而得出的(分数:1.00)A.B.C.D.E.35.关于测验实施中的说法,错误的是A说完测验指导语后要询问被试有无疑问,确认无疑问后方开始正式测
13、验B严格按照指导语回答被试的提问,不对测验做额外的解释C事先告知测验的具体时限D及时清楚详细地记录被试的反应E熟练掌握评分标准,及时表扬正确回答(分数:1.00)A.B.C.D.E.36.心理测验的工作者应该A具有一定的资格B尊重被试、不强行测验,保守被试的隐私C保守测验材料的秘密D严格按照标准化测验的指导书使用测验,保证结果真实准确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37.自陈量表的形式是A是非式和折中是非式B选择式 C文字量表式D数字量表式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38.下面属于标准参照分数的是A智力年龄(心理年龄)B韦氏智力量表的智商C心理治疗师资格认
14、证考试的通过或失败D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的临床量表分E学校考试中的排名(分数:1.00)A.B.C.D.E.39.比较有代表性的对智力的看法是A智力是学习的能力B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C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D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40.为了控制社会赞许性,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要求被试的反应方式是A折中是否法 B强迫选择法C自由联想法 D快速表露法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41.不属于投射测验时被试的反应方法的是A联想法 B构造法 C完成法D推理法 E选排法和表露法(分数:1.00)A.B.C.D.E.42.关于丹佛测验,错误的说
15、法是A由夫兰肯堡与多兹编制B测验对象为 06 岁婴幼儿C测验有 105 个项目D可以测量应人能、细动作一应物能、言语能和粗动作四个方面E可以用来预测将来的智力高低(分数:1.00)A.B.C.D.E.43.不是非言语智力测验的是A比奈测验 B希-内测验C画人测验 D瑞文测验E文化公平智力测验(分数:1.00)A.B.C.D.E.44.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四个量表中没有A内外倾性量表 B情绪性量表C聪慧性量表 D说谎量表E精神质量表(分数:1.00)A.B.C.D.E.45.对测验正确看法是A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B心理测验是决策的有益的辅助工具C心理测验结果在数量上尚不精确D心理测验的心理
16、学理论基础尚不扎实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46.给 16 岁的某高二学生测试韦氏智力量表,正确说法是A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不能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B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不能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C既不能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也不能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D既能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也能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E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三个任选一项(分数:1.00)A.B.C.D.E.47.被称为婴幼儿量表创始人的心理学家是A格塞尔(A Gessell)B夫兰肯堡(WK Frankenburg)C贝利(N Bayley)D托兰斯(EP Torra
17、nce)E瑞文(JC Raven)(分数:1.00)A.B.C.D.E.48.不是依据 16PF 的 16 种人格因素推算的次元因素是A适应与焦虑性B内向与外向性C创新与保守性D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E怯懦与果断性(分数:1.00)A.B.C.D.E.49.依据李尚同学三次模拟考试的情况,学校依据预测软件估计他上一类本科的可能性 75%,二类的可能性 20%,其他的可能性为 5%,这种导出分数是A标准分数 B掌握分数C正确百分数 D内容标准分数E结构参照分数(分数:1.00)A.B.C.D.E.50.以下不属于自陈量表的是AMMPI B16PF CEPQDEPPS ETAT(分数:1.00)A.
18、B.C.D.E.心理治疗学相关专业知识-12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的文化公平测验中没有A系列推理 B图画再生C类同概括 D方阵推理E定性分析(分数:1.00)A.B. C.D.E.解析:2.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不考查A思维流畅性 B思维深刻性C思维灵活性 D思维独创性E思维精确性(分数:1.00)A.B. C.D.E.解析:3.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中包括的分量表数量是A4 个 B14 个 C15 个D16 个 E18 个(分数:1.00)A.B.C. D.E.解析:4.加州心理问卷是在另外一个
19、有名的人格测验的基础上编制的,该测验是AMMPI BEPQ CEPPSDJAS ETAT(分数:1.00)A. B.C.D.E.解析:5.关于瑞文测验,错误说法是A瑞文测验是一种言语智力测验B瑞文测验要求被试理解图形中符号或图案的规律C测量一般智力因素D可个别施测 E可团体施测(分数:1.00)A. B.C.D.E.解析:6.关于百分等级分数的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B容易理解、容易计算C单位相等,适于加减乘除运算和统计分析D呈均匀分布(长方形)E在测验分数转换为百分等级的过程中,接近中位数的分数差值会变大,趋近两极的分数差异值被缩小(分数:1.00)A.B.C. D.E.
20、解析:百分等级属于顺序变量,是不等距的,不能进行常规四则运算。7.关于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的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B测量乐群性、幻想性、紧张性等 16 种人格因素C适用于 16 岁以上成人D除测量 16 种人格特质外,还能根据公式推算人格类型的次元因素E以上说法都对(分数:1.00)A.B.C.D.E. 解析:8.心理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有A帮助教育、工业、军事、艺术、体育等部门选拔具有最大可能性成功的人B帮助把人安置到恰当的位置上或指导往恰当的方向发展C帮助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诊断D评价个体在学习、能力、人格等方面的特点,评价儿童的心理发育状态等E以上都是(分数:1.0
21、0)A.B.C.D.E. 解析:9.不属于实施测验前的准备工作的是A告知测验的时间地点、内容范围、试题类型等,使之对测验有所准备B准备与测验相似的材料让被试练习,使之能适应测验方式C熟悉施测程序和指导方式D准备测验相关材料E准备采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中、安静的测验场所(分数:1.00)A.B. C.D.E.解析:10.关于韦氏智力量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编制和修订B第一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表示智力发展水平C量表系列包括三个智力量表,分别适用于成人、儿童、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D各个量表包括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 56 个分测验,可换算出全量表智商、言语智商和
22、操作智商E量表编制者认为智力是使个体有目的的行动、有条理的思想、有效地适应自身环境的心理能力总和(分数:1.00)A. B.C.D.E.解析:韦氏智力量表是由韦克斯勒编制和完善,他对智力测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首次采用离差智商表示智力发展水平。斯腾伯格是当代著名的智力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有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实用性智力三种成分。11.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的编制者是A古德纳夫(GL Goodenough)B欧提斯(AS Otis)C瑞文(JC Raven)D库尔门(Kulman)E格塞尔(A Gessell)(分数:1.00)A.B. C.D.E.解析:12.格塞尔婴幼儿
23、发展量表测量A动作能 B应物能 C言语能D应人能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13.某重点高中班主任使用评定量表评定班里学生的进取性、聪慧性时,考上一本、二本、三本和没有上线的所有学生普遍得分高,这种结果很可能存在A严格误差 B宽容误差C趋中误差 D逻辑误差E认知误差(分数:1.00)A.B. C.D.E.解析:评定量表简单易行,但评定者可能出现误差:严格误差是评定时吹毛求疵,过分严厉;宽容误差是对任何被试选用较优的评语,给分过宽;趋中误差是倾向于将被试评定为中间水平,避免极端评定;逻辑误差是把相互关联的特质看作同样的评定;此外还有认知误差和光环效应。14.关于韦氏
24、智力量表的分数计算过程,错误说法是A将分测验原始分转换为平均数 10、标准差 3 的标准分B累加分测验的原始分为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的原始分C累加分测验量表分为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的原始分D查相应年龄组的常模表,把三个量表的原始分转换为智商E韦氏智力量表智商是平均数 100、标准差 15 的标准分(分数:1.00)A.B. C.D.E.解析:韦氏智力量表分测验分数合成采用的是等量加权,即分测验原始分转换为量表分后再累加为各个量表的原始分。15.关于各种形式的标准分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分数单位是标准差B离差智商也是一种转换形式的标准分C标准分数是等距的D不同测验或量表,只要常模团体
25、一样,分数的标准差相同,分数可以比较E以上都对(分数:1.00)A.B.C.D.E. 解析:16.选择测验时应阅读测验资料,考虑测验A能否适合自己的测量目的B是否信度满意C是否效度满意D常模样本是否符合准备测试的对象,常模资料是否失效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17.关于中国比奈测验,错误的说法是A1981 年由吴天敏教授修订B适用于 218 岁C采用传统的年龄量表的编排方式,每岁 3 个项目,共 51 项D结果的解释采用传统的心理年龄和比率智商E连续五题未通过,测验停止(分数:1.00)A.B.C.D. E.解析:测验结果解释采用被试成绩与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相比较的
26、离差智商。18.关于常模的选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阅读测验手册,了解常模团体的情况B常模具有时间性,应尽可能选用新近常模C可以为特定目的建立特殊常模D不能脱离特殊常模团体去解释参照特殊常模的导出分数E以上都是正确的(分数:1.00)A.B.C.D.E. 解析:19.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用于临床的是A高尔顿 B卡特尔 C可雷丕林D荣格 E弗洛伊德(分数:1.00)A.B.C. D.E.解析:20.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是A比奈智力量表 B韦氏智力量表C陆军测验 D希-内测验E丹佛测验(分数:1.00)A.B.C. D.E.解析:21.率先在智力量表中使用智力商数表示智力发展水平的心理学家是A法国心理学
27、家比奈B美国心理学家推孟C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E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分数:1.00)A.B. C.D.E.解析:22.能用于测量创造性的作业方法是A词语解释 B词语联想C数字背诵 D图形补充E图形推理(分数:1.00)A.B. C.D.E.解析:23.编制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的理论基础是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莫瑞的人类需要理论C奥雷姆的需要理论D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E罗尔的职业兴趣理论(分数:1.00)A.B. C.D.E.解析:24.不包括在皮亚杰智力发展阶段的是A感觉运动期 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E辩证运算期(分数:1.00)A.B.C.D.E. 解析:
28、25.测验在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表现在A测验是简便易行、可靠的搜集资料的方法B帮助形成假说 C帮助检验假说D借助测验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达到等组化的要求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6.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的编制者是A哈萨威(SR Hawthway)和麦金利(TC Mackinley)B卡特尔 C詹金斯(CD Jenkins)D莫瑞 E摩根(分数:1.00)A. B.C.D.E.解析:27.关于标准参照测验的编制和使用,说法错误的是A确定测验要测量的知识或技能范围B在教学前、教学后两次测试,两次测试中通过率差值大的项目区分度大C在教学前、教学后两次测试,教学后成绩显著高
29、于教学前则说明测验有效度D测验分数能说明被试在类似人群中的相对位置E测验分数表示被试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数:1.00)A.B.C.D. E.解析:28.不是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言语分测验的是A常识 B类同 C算术D词汇 E阅渎(分数:1.00)A.B.C.D.E. 解析:29.不符合投射测验的说法是A测验采用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的刺激材料B被试的反应自由广泛C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D测验解释具有整体性E测验信度、效度满意(分数:1.00)A.B.C.D.E. 解析: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反应。通过分析被试的反应去推断被试的人格特质。投射测验可探
30、索被试人格内部深层的机制,但记分困难,缺乏可靠的信度和效度资料。30.在界定常模团体的组成时常要考虑A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构成比率B不同职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构成比率C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构成比率D不同文化程度的构成比率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常模团体是用作比较的参考团体,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的总体或有代表性的样本,制订常模时必须明确测验和常模的拟适用对象的范围和性质,以其总体或有代表性的样本为常模团体。若常模团体是一个样本,应在年龄、性别等性质上对总体有代表性。31.评定量表的缺点有A高社会赞许性的选项可能影响测验效度B因为光环效应产生测验误差C使观察结果系统化
31、和数量化D记分困难E往往信度、效度不高(分数:1.00)A.B. C.D.E.解析:评定量表要求由评定人员经观察对被试相关行为或特质做出评价。严格地说,评定是观察和晤谈的延伸,是观察法和测验法的结合。评定量表可将观察结果系统化和数量化,但会因评定人的反应倾向而产生测验误差。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反应。通过分析被试的反应去推断被试的人格特质。投射测验可探索被试人格内部深层的机制,但记分困难,缺乏可信的信度和效度资料。32.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常模团体时,需要进行确定A常模团体的构成 B样本容量C取样方法或策略 D取样的时间进程E以上都是(分数:
32、1.00)A.B.C.D.E. 解析:33.8 岁的约翰用 1916 年版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量,心理年龄是 9 岁,他的智商约是A8 B9 C11D89 E113(分数:1.00)A.B.C.D.E. 解析:智商 IQ 初期被定义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计算 IQ 的公式是*34.关于希-内测验,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用于测验聋哑儿童智力B适用于 316 岁儿童C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马歇尔希斯基编制D测验分数解释上采用学习年龄和学习商数E学习年龄是与同年龄全体儿童相比较而得出的(分数:1.00)A.B.C.D.E. 解析:希斯基-内布拉斯加学习能力测验在 1941 年
33、编制时主要适用于测验聋哑儿童,该测验在分数解释上采用学习年龄,并计算学习商,计算公式是:学习商=学习年龄/实际年龄100,学习年龄是与同龄聋哑儿童比较而导出的。35.关于测验实施中的说法,错误的是A说完测验指导语后要询问被试有无疑问,确认无疑问后方开始正式测验B严格按照指导语回答被试的提问,不对测验做额外的解释C事先告知测验的具体时限D及时清楚详细地记录被试的反应E熟练掌握评分标准,及时表扬正确回答(分数:1.00)A.B.C.D.E. 解析:在施测过程中,对被试的提问,要严格按照指导语及时做出反馈,可以激励被试努力测验,但对被试的反应本身,主试不应做出点头、皱眉、摇头等暗示性反应。36.心理
34、测验的工作者应该A具有一定的资格B尊重被试、不强行测验,保守被试的隐私C保守测验材料的秘密D严格按照标准化测验的指导书使用测验,保证结果真实准确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7.自陈量表的形式是A是非式和折中是非式B选择式 C文字量表式D数字量表式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8.下面属于标准参照分数的是A智力年龄(心理年龄)B韦氏智力量表的智商C心理治疗师资格认证考试的通过或失败D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的临床量表分E学校考试中的排名(分数:1.00)A.B.C. D.E.解析:根据解释分数时的参照标准不同,可将导出分数分为常模参照分数和
35、标准参照分数。常模参照用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的一般情况做比较对象,常模参照分数是他在该群人总体的相对位置。标准参照用某种特定的标准做比较对象,标准参照分数是被试达标与否及其程度。选项中 C 是标准参照分数,其他是各种形式的常模参照分数。39.比较有代表性的对智力的看法是A智力是学习的能力B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C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D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40.为了控制社会赞许性,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要求被试的反应方式是A折中是否法 B强迫选择法C自由联想法 D快速表露法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41.不属于投射测验
36、时被试的反应方法的是A联想法 B构造法 C完成法D推理法 E选排法和表露法(分数:1.00)A.B.C.D. E.解析:42.关于丹佛测验,错误的说法是A由夫兰肯堡与多兹编制B测验对象为 06 岁婴幼儿C测验有 105 个项目D可以测量应人能、细动作一应物能、言语能和粗动作四个方面E可以用来预测将来的智力高低(分数:1.00)A.B.C.D.E. 解析:丹佛测验是一项筛选测验,只可筛选出可能的智力落后者,对婴幼儿将来的适应能力和智力高低无预测作用。43.不是非言语智力测验的是A比奈测验 B希-内测验C画人测验 D瑞文测验E文化公平智力测验(分数:1.00)A. B.C.D.E.解析:言语智力测
37、验以文字为测试材料或要口头回答,非言语测验主要以图形做为测试材料,或要求被试用手操作物体作出反应。比奈测验属于言语智力测验。44.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四个量表中没有A内外倾性量表 B情绪性量表C聪慧性量表 D说谎量表E精神质量表(分数:1.00)A.B.C. D.E.解析:45.对测验正确看法是A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B心理测验是决策的有益的辅助工具C心理测验结果在数量上尚不精确D心理测验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尚不扎实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46.给 16 岁的某高二学生测试韦氏智力量表,正确说法是A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不能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B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
38、表,不能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C既不能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也不能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D既能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也能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E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三个任选一项(分数:1.00)A.B.C.D. E.解析:韦氏智力量表的年龄范围为 474 岁(第三版扩宽了年龄范围),其中,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适合 46.5 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合 616 岁,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合 1674 岁。47.被称为婴幼儿量表创始人的心理学家是A格塞尔(A Gessell)B夫兰肯堡(WK Frankenburg)C贝利(N Bayley)D托兰斯(EP Tor
39、rance)E瑞文(JC Raven)(分数:1.00)A. B.C.D.E.解析:48.不是依据 16PF 的 16 种人格因素推算的次元因素是A适应与焦虑性B内向与外向性C创新与保守性D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E怯懦与果断性(分数:1.00)A.B.C. D.E.解析:49.依据李尚同学三次模拟考试的情况,学校依据预测软件估计他上一类本科的可能性 75%,二类的可能性 20%,其他的可能性为 5%,这种导出分数是A标准分数 B掌握分数C正确百分数 D内容标准分数E结构参照分数(分数:1.00)A.B.C.D.E. 解析:50.以下不属于自陈量表的是AMMPI B16PF CEPQDEPPS ETAT(分数:1.00)A.B.C.D.E. 解析:自陈量表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回答编制好的客观问题,从而测量相关的人格特点。被试在答题时容易选择高社会赞许性的选项,还可能出现肯定定势、极端定势、谨慎定势及猜测定势等反应倾向。大多数著名人格测验属于自陈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