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3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15,分数:100.00) A.冯特 B.弗洛伊德 C.詹姆斯 D.华生 E.韦特海默(分数:6.00)(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分数:2.00)A.B.C.D.E.(2).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分数:2.00)A.B.C.D.E.(3).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分数:2.00)A.B.C.D.E. A.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B.先天的成熟 C.后天的经验 D.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 E.力比多的发展(分数:6.00)(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心理起源于(分数:2.00)A.B.C
2、.D.E.(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智力起源于(分数:2.00)A.B.C.D.E.(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思维起源于(分数:2.00)A.B.C.D.E. A.刺激物的新异性 B.刺激物的强度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兴趣 E.情感(分数:6.00)(1).在中国贵州偏僻的农村,高鼻子黄头发的外国人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原因是(分数:2.00)A.B.C.D.E.(2).夜晚,闪烁的霓虹灯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原因是(分数:2.00)A.B.C.D.E.(3).婴儿的哭声容易引起母亲的注意,原因是(分数:2.00)A.B.C.D.E. A.阳性强化 B.阴性强化 C.替代强化 D.消退
3、E.惩罚(分数:6.00)(1).小鼠被关在笼子里,只要它触摸到笼子里红色的按钮就可得到一颗食物,于是小鼠很快就学会了一进笼子就去按红色的按钮以得到食物,这是(分数:2.00)A.B.C.D.E.(2).小鼠被关在带电的笼子里,只要它触摸到笼子里红色的按钮就可免除电击,于是小鼠很快就学会了按红色的按钮以免遭电击,这是(分数:2.00)A.B.C.D.E.(3).小鼠被关在笼子里,只要它触摸到笼子里红色的按钮就会遭受电击,于是小鼠很快就学会了不去触摸红色的按钮以免遭电击,这是(分数:2.00)A.B.C.D.E.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经验思维 E.直觉思维(分数:6
4、.00)(1).某画家利用对亡妻的印象给她画了幅遗像,这思维方式是(分数:2.00)A.B.C.D.E.(2).幼儿园的小朋友用小木棒来学习加减运算,这种思维方式是(分数:2.00)A.B.C.D.E.(3).地质学家利用地质构造理论来解决石油勘察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是(分数:2.00)A.B.C.D.E. A.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B.强度、肌张力水平、快感度、复杂度 C.愤怒、快乐、恐惧、悲哀 D.心境、激情、应激 E.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分数:4.00)(1).情绪研究的维度是(分数:2.00)A.B.C.D.E.(2).情绪状态的分类是(分数:2.00)A.B.C.D.E. A.
5、沙赫特和辛格理论 B.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C.拉扎勒斯理论 D.阿诺德评定-兴奋学说 E.詹姆斯-兰格理论(分数:8.00)(1).“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此观点属于(分数:2.00)A.B.C.D.E.(2).“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此观点属于(分数:2.00)A.B.C.D.E.(3).“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此观点属于(分数:2.00)A.B.C.D.E.(4).“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此观点属于(分数:2.00)A.B.C.D.E. A.生理发展标准 B.种系演化标准 C.智力发展标准 D.人格发展
6、特征标准 E.活动特点标准(分数:4.00)(1).柏曼把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胸腺时期、松果腺时期、性腺时期,这一划分标准属于(分数:2.00)A.B.C.D.E.(2).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 岁);摆弄实物活动(13 岁);游戏活动(37 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 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 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 岁),这一划分标准属于(分数:2.00)A.B.C.D.E. A.达尔文 B.普莱尔 C.柯林渥斯 D.霍尔 E.荣格(分数:9.00)(1).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展为从出生到成熟期(青少年期到青春期)的心理学家
7、是(分数:2.25)A.B.C.D.E.(2).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观点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25)A.B.C.D.E.(3).重视“中年危机”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25)A.B.C.D.E.(4).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提出了追求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该书的作者是(分数:2.25)A.B.C.D.E. A.口唇期 B.肛门期 C.生殖器期 D.潜伏期 E.青春期(分数:5.00)(1).恋父情结出现在(分数:2.50)A.B.C.D.E.(2).恋母情结出现在(分数:2.50)A.B.C.D.E. A.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B.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
8、任感 C.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D.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E.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分数:12.50)(1).婴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C.D.E.(2).学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C.D.E.(3).儿童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C.D.E.(4).学龄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C.D.E.(5).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C.D.E.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守株待兔 C.杀鸡给猴看 D.屈打成招 E.惩奸罚恶(
9、分数:10.00)(1).属于正强化的是(分数:2.50)A.B.C.D.E.(2).属于负强化的是(分数:2.50)A.B.C.D.E.(3).属于替代强化的是(分数:2.50)A.B.C.D.E.(4).属于泛化的是(分数:2.50)A.B.C.D.E. A.班杜拉 B.维果斯基 C.鲁利亚 D.列昂节夫 E.皮亚杰(分数:5.00)(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是(分数:2.50)A.B.C.D.E.(2).强调“最佳学习期限”的是(分数:2.50)A.B.C.D.E.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无思维阶段(分数:7.50)(1).“认为看不
10、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数:2.50)A.B.C.D.E.(2).“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数:2.50)A.B.C.D.E.(3).“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数:2.50)A.B.C.D.E. A.格林斯潘 B.盂昭兰 C.格维茨 D.托马斯 E.布雷泽尔顿(分数:5.00)(1).认为新生儿即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表情的学者是(分数:2.50)A.B.C.D.E.(2).将婴儿气质划分为活泼型、安静型和一般型三种类型的学者是(分数:2.50)A.B.C.D.E.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38 答案解析(总分:10
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15,分数:100.00) A.冯特 B.弗洛伊德 C.詹姆斯 D.华生 E.韦特海默(分数:6.00)(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心理学理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心理学家,除了题中已给出答案的以外,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和构造主义的先驱,詹姆斯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A.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B.先天的成熟 C.后天的
12、经验 D.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 E.力比多的发展(分数:6.00)(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心理起源于(分数:2.00)A. B.C.D.E.解析:(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智力起源于(分数:2.00)A. B.C.D.E.解析:(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思维起源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先天的成熟”是遗传决定论的心理发展观;“后天经验”是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
13、”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观;“力比多的发展”是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A.刺激物的新异性 B.刺激物的强度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兴趣 E.情感(分数:6.00)(1).在中国贵州偏僻的农村,高鼻子黄头发的外国人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原因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夜晚,闪烁的霓虹灯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原因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婴儿的哭声容易引起母亲的注意,原因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容易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刺激自身的特点如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和人本身的状态如需要、情感、兴趣、动机、
14、期望、习惯、经验等;高鼻子黄头发的外国人是个“新异性刺激”,闪烁的霓虹是“运动变化的刺激”,婴儿的哭声容易引起母亲的情感,从而易引起不随意注意。 A.阳性强化 B.阴性强化 C.替代强化 D.消退 E.惩罚(分数:6.00)(1).小鼠被关在笼子里,只要它触摸到笼子里红色的按钮就可得到一颗食物,于是小鼠很快就学会了一进笼子就去按红色的按钮以得到食物,这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小鼠被关在带电的笼子里,只要它触摸到笼子里红色的按钮就可免除电击,于是小鼠很快就学会了按红色的按钮以免遭电击,这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小鼠被关在笼子里,只要
15、它触摸到笼子里红色的按钮就会遭受电击,于是小鼠很快就学会了不去触摸红色的按钮以免遭电击,这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阳性强化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给予某种正性刺激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阴性强化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导致某种厌恶刺激的撤除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替代强化是指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作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消退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给予强化物而逐渐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逐渐降低;惩罚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导致某种厌恶刺激的出现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降低。 A.直观动作思维
16、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经验思维 E.直觉思维(分数:6.00)(1).某画家利用对亡妻的印象给她画了幅遗像,这思维方式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幼儿园的小朋友用小木棒来学习加减运算,这种思维方式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地质学家利用地质构造理论来解决石油勘察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逻辑思维是指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思
17、维;经验思维是指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直觉思维是指人们在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新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 A.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B.强度、肌张力水平、快感度、复杂度 C.愤怒、快乐、恐惧、悲哀 D.心境、激情、应激 E.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分数:4.00)(1).情绪研究的维度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情绪状态的分类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要求辨析情绪的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情绪研究的维度(强度、肌张力水平、快感度、复杂度)、情绪的种类(愤怒、快乐、恐惧、悲哀)、情绪的状态(心境、激情、
18、应激)以及情绪的社会意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A.沙赫特和辛格理论 B.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C.拉扎勒斯理论 D.阿诺德评定-兴奋学说 E.詹姆斯-兰格理论(分数:8.00)(1).“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此观点属于(分数:2.00)A.B.C.D.E. 解析:(2).“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此观点属于(分数:2.00)A.B.C.D.E. 解析:(3).“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此观点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4).“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此观点属于(分数:2.00)A.B.C
19、. D.E.解析:解析 沙赫特和辛格理论整合的结果认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拉扎勒斯理论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阿诺德评定-兴奋学说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价不同,产生的情绪反应就不同;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两人都强调外周神经系统在情绪中的决定作用,合称外周理论。 A.生理发展标准 B.种系演化标准 C.智力发展标准 D.人格发展特征标准 E
20、.活动特点标准(分数:4.00)(1).柏曼把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胸腺时期、松果腺时期、性腺时期,这一划分标准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2).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 岁);摆弄实物活动(13 岁);游戏活动(37 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 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 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 岁),这一划分标准属于(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目前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标准及其代表:以生理发展为划分标准,最典型的是柏曼(L Berman)关于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的意见,如胸腺时期(幼年时期
21、)、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以心理性欲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分如下:口唇期(01 岁)、肛门期(13 岁)、早期生殖器期(36 岁)、潜伏期(611 岁)、青春期(11 或 13岁开始)。以种系演化为划分标准,施太伦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幼儿期(6 岁以前)是从哺乳类动物到原始人类的阶段;意识的学习期(从小学到 13岁)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阶段;青年成熟期(1418岁)是近代文化阶段。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为划分标准。皮亚杰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
22、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以自我的矛盾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 岁);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24 岁);第三阶段,主动性对内疚(47岁);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6 岁)。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 岁);摆弄实物活动(13 岁);游戏活动(37 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 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 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 岁)。 A.达尔文 B.普莱尔 C.柯林渥斯 D.霍尔 E.荣格(分数:9.00)(1).将
23、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展为从出生到成熟期(青少年期到青春期)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25)A.B.C.D. E.解析:(2).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观点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25)A.B.C.D.E. 解析:(3).重视“中年危机”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25)A.B.C.D.E. 解析:(4).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提出了追求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该书的作者是(分数:2.25)A.B.C. D.E.解析:解析 选项中的人物都对发展心理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一书被视为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普莱尔 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学一书被公
24、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标志普莱尔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展为从出生到成熟期(青少年期到青春期);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了老年心理;柯林渥斯的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提出了追求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 A.口唇期 B.肛门期 C.生殖器期 D.潜伏期 E.青春期(分数:5.00)(1).恋父情结出现在(分数:2.50)A.B.C. D.E.解析:(2).恋母情结出现在(分数:2.50)A.B.C. D.E.解析:解析 弗洛伊德根据心理性欲的发展来划
25、分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嘴唇是性快感的主要部位;肛门期:肛门区是最重要的性敏感区;生殖器期:力比多转移到生殖器部位,手淫,对异性父母的性好奇以及对同性父母的死亡愿望,引起了儿童前期最后一个也是最强烈的冲突,都出现在这个阶段;潜伏期:随着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的成功解决,力比多受到压抑,性能量转移到了创造性的游戏和学习上;青春期:表现出强烈的性欲,并集中在成年生殖器上。 A.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B.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C.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D.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E.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分数:12.
26、50)(1).婴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 C.D.E.解析:(2).学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C.D.E. 解析:(3).儿童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 B.C.D.E.解析:(4).学龄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C.D. E.解析:(5).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分数:2.50)A.B.C. D.E.解析:解析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各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如下:婴儿期: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学步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儿童早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学龄期:获得勤奋感,克服
27、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年期: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现着爱情的实现;中年期: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老年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守株待兔 C.杀鸡给猴看 D.屈打成招 E.惩奸罚恶(分数:10.00)(1).属于正强化的是(分数:2.50)A.B. C.D.E.解析:(2).属于负强化的是(分数:2.50)A. B.C.D. E.解析:(3).属于替代强化的是(分数:2.50)A.B.C. D.E.解析:(4).属于泛化的是(分数:2.50)A. B.C
28、.D.E.解析:解析 正强化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给予某种正性刺激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农夫偶尔到树下的行为受到死兔(正性刺激)的强化而使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导致某种厌恶刺激的撤除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招供行为可导致拷打这一厌恶刺激的撤除而增加了发生的概率;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或看到别人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猴子”看到“鸡”因某种行为被杀而降低了做出该行为的概率;泛化是指某种特殊刺激的条件反射习得之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唤起这种反应,由被蛇咬而产生的恐惧反应泛化到对与蛇相似
29、的井绳也产生恐惧反应;惩罚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导致某种厌恶刺激的出现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降低,给“奸、恶”行为某种厌恶刺激而使“奸、恶”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 A.班杜拉 B.维果斯基 C.鲁利亚 D.列昂节夫 E.皮亚杰(分数:5.00)(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是(分数:2.50)A.B. C.D.E.解析:(2).强调“最佳学习期限”的是(分数:2.50)A.B. C.D.E.解析:解析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提出了观察学习概念;维果斯基、鲁利亚和列昂节夫都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和关于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强调“最佳学习期限”,认为教
30、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无思维阶段(分数:7.50)(1).“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数:2.50)A. B.C.D.E.解析:(2).“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数:2.50)A. B.C.D.E.解析:(3).“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数:2.50)A.B.C. D.E.解析:解析 感觉运动阶段(02 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6 个月以前,婴儿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到 2岁时,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前运算阶段
31、(27 岁),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也可运用符号从事思考活动,只是从表现上总是从其自己的观点看世界;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个体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有了完全心理运算的能力,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并加强了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于形式逻辑的演绎和归纳等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的程度。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论中没有“无思维阶段”。 A.格林斯潘 B.盂昭兰 C.格维茨 D.托马斯 E.布雷泽尔顿(分数:5.00)(1).认为新生儿即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表情的学者是(分数:2.50)A.B. C.D.E.解析:(2).将婴儿气质划分为活泼型、安静型和一般型三种类型的学者是(分数:2.50)A.B.C.D.E. 解析:解析 此题中的学者对婴幼儿的情感和个性发展的研究都作出了贡献。美国儿科研究院根据格林斯潘的提议,提出婴儿情感发展有六个里程碑;格维茨描述了反射微笑-社会性微笑-选择性微笑的婴儿微笑发展顺序;托马斯将婴儿气质分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