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2 及答案解析(总分:2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17,分数:25.00)A弗洛伊德B艾里克森C塞尔曼D皮亚杰E科尔伯格(分数:1.50)(1).提出成年期“心理的延缓偿付期”的是(分数:0.50)A.B.C.D.E.(2).提出心理发展八阶段说的是(分数:0.50)A.B.C.D.E.(3).提出儿童友谊发展五阶段说的是(分数:0.50)A.B.C.D.E.A婴儿期B幼儿期C青少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分数:1.50)(1).情绪思维的形成是在(分数:0.50)A.B.C.D.E.(2).心理上的断乳期带来孤独的心境、压抑的心理是在(分数:0.5
2、0)A.B.C.D.E.(3).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是在(分数:0.50)A.B.C.D.E.A替代B认同C压抑D反向形成E合理化(分数:1.50)(1).“酸葡萄”效应所反映的防御机制是(分数:0.50)A.B.C.D.E.(2).年轻妇女模仿电影明星的装束、发型和行为风格所反映的防御机制是(分数:0.50)A.B.C.D.E.(3).一个内心讨厌抚养孩子的母亲却对孩子非常关心、照顾,其所反映的防御机制是(分数:0.50)A.B.C.D.E.A自律-羞愧B创新-罪恶C勤奋-自卑D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E亲密-孤独(分数:1.50)(1).产生“刻板严厉,过度自责,怀疑,关注自我,空虚”消极结果的
3、危机是(分数:0.50)A.B.C.D.E.(2).产生“爱:感情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积极结果的危机是(分数:0.50)A.B.C.D.E.(3).产生“能力: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积极结果的危机是(分数:0.50)A.B.C.D.E.A人格面具B阴影C阿尼玛D阿妮姆斯E自身(分数:1.50)(1).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是(分数:0.50)A.B.C.D.E.(2).来源于前人类祖先的动物本能的是(分数:0.50)A.B.C.D.E.(3).男性中的女性成分或意向称为(分数:0.50)A.B.C.D.E.A社会兴趣B生活风格C器官缺陷与补偿D追求卓越E自卑情结
4、(分数:1.00)(1).阿德勒视为人格的原初动力的是(分数:0.50)A.B.C.D.E.(2).阿德勒视为人格的首要动力的是(分数:0.50)A.B.C.D.E.A观察学习B强化C替代性强化D消退E自我强化(分数:1.50)(1).斯金纳认为,处理非期望行为的合适方式是(分数:0.50)A.B.C.D.E.(2).班杜拉否认对于习得的必要性的概念是(分数:0.50)A.B.C.D.E.(3).使人类能逐渐形成满足延迟能力的是(分数:0.50)A.B.C.D.E.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D尊重需要E归属和爱的需要(分数:2.00)(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般而言,在安全
5、需要满足之后,紧接着可得到满足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E.(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度最高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E.(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种族进化中,比尊重需要出现稍早些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E.(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得到满足之后能产生最深刻的幸福体验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E.A表面特质B次要特质C枢纽特质D核心特质E根源特质(分数:1.00)(1).那些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不甚明显的、缺乏一般性和一致性的特质是(分数:0.50)A.B.C.D.E.(2).卡特尔用大量取样和因素分析
6、法确认了 16 种(分数:0.50)A.B.C.D.E.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印象与定型D光环效应E归因偏差(分数:1.50)(1).刚学的单词比三个月前学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出来,这是因为存在(分数:0.50)A.B.C.D.E.(2).无论初恋结果如何,人们都感觉很难忘记,这是因为存在(分数:0.50)A.B.C.D.E.(3).人们经常说,“一白遮百丑”,“伟人似乎都是十全十美的”,这是因为存在(分数:0.50)A.B.C.D.E.A安全需要B生理需要C社交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E尊重需要(分数:1.50)(1).个人需要与人交往、归属某一群体,被接纳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分数:0.50)A
7、.B.C.D.E.(2).最低级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E.(3).马斯洛认为最难以实现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E.A成就动机B社会赞许性动机C亲和动机D挫折反应E心理防御机制(分数:1.50)(1).船员小李长期在海轮上工作,休假回到家中发现自己很难与家人进行沟通,这是因为他缺乏(分数:0.50)A.B.C.D.E.(2).小明工作能力很强,但从不愿意参加任何竞赛,安心做一名普通的职员,他的同事认为他是缺乏(分数:0.50)A.B.C.D.E.(3).每当有人打阿 Q,他没能力还手,总是说“儿子打老子”,这属于(分数:0.50)A.B.C.D.E.A升华B
8、反向C幽默D否定E投射(分数:1.50)(1).小张出车祸去世了,但他的妈妈坚持认为他只是出差了,每次吃饭都给他摆上一双筷子,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分数:0.50)A.B.C.D.E.(2).司马迁身受腐刑,但仍然完成了史记的撰写而流芳百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分数:0.50)A.B.C.D.E.(3).小刘很早就秃头了,他经常告诉别人的是“热闹的马路不长革,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分数:0.50)A.B.C.D.E.A社会角色理论B符号互动理论C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D社会交换理论E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分数:1.50)(1).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的实验是什么理论
9、的重要研究(分数:0.50)A.B.C.D.E.(2).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景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是(分数:0.50)A.B.C.D.E.(3).班杜拉是什么理论的代表人物(分数:0.50)A.B.C.D.E.A态度的内隐性B态度的对象性C态度的稳定性D态度的改变E态度的形成(分数:1.50)(1).“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有不少人至死都拥护,这说明(分数:0.50)A.B.C.D.E.(2).虽然可以看到他人的外在行为,但很难知道别人真实的态度,这是因为(分数:0.50)A.B.C.D.E.(3).认知失调论主要是研究(分数:0.50)A.B.C.D.E.A舒茨B
10、柏恩C费斯廷格D海德E勒温(分数:1.50)(1).P-A-C 分析的提出者是(分数:0.50)A.B.C.D.E.(2).心理动力场概念的提出者是(分数:0.50)A.B.C.D.E.(3).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的提出者是(分数:0.50)A.B.C.D.E.A从众B合作C竞争D社会惰化E社会助长(分数:1.50)(1).小杨不喜欢去跳健美操,但科室的女职员都参加,她最后也一块去了,这属于(分数:0.50)A.B.C.D.E.(2).小张最讨厌与别人一起工作,认为这样会带给自己心理压力,做不好事情,这属于(分数:0.50)A.B.C.D.E.(3).小田是个“人来疯”,人越多他表演的舞蹈就越精
11、彩(分数:0.50)A.B.C.D.E.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2 答案解析(总分:2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17,分数:25.00)A弗洛伊德B艾里克森C塞尔曼D皮亚杰E科尔伯格(分数:1.50)(1).提出成年期“心理的延缓偿付期”的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提出心理发展八阶段说的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提出儿童友谊发展五阶段说的是(分数:0.50)A.B.C. D.E.解析:在心理发展的研究上,弗洛伊德根据性心理的发展提出心理发展的五阶段说;艾里克森提出了心理发展八阶段说和成年期“心理的延缓偿付期”的
12、概念;塞尔曼提出了儿童友谊发展五阶段说;皮亚杰提出儿童思维发展的四阶段说;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三期六阶段说。A婴儿期B幼儿期C青少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分数:1.50)(1).情绪思维的形成是在(分数:0.50)A.B. C.D.E.解析:(2).心理上的断乳期带来孤独的心境、压抑的心理是在(分数:0.50)A.B.C. D.E.解析:(3).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是在(分数:0.50)A.B.C.D.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要掌握两个知识点,其一是各发展阶段的时间,其二是各发展阶段情绪情感的特点。A替代B认同C压抑D反向形成E合理化(分数:1.50)(1).“酸葡萄”效应所反映的防御机制
13、是(分数:0.50)A.B.C.D.E. 解析:(2).年轻妇女模仿电影明星的装束、发型和行为风格所反映的防御机制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一个内心讨厌抚养孩子的母亲却对孩子非常关心、照顾,其所反映的防御机制是(分数:0.50)A.B.C.D. E.解析:替代是指用一个有效的对象替代无效的对象,用不产生焦虑的对象或活动替代引起焦虑的对象或活动;认同是指自我将环境中的现实对象与本我对满足需要之物的想象对应的过程,人通过接收模仿人物的行为、风格和特征来增强自己的趋向;压抑是指自我通过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水平来降低焦虑的一种方法;反向形成是指无意识中的真实思想
14、以它的相反形式在意识中呈现出来;合理化是指自我为那些引起焦虑的思想或行为提出正当的理由或合理依据。A自律-羞愧B创新-罪恶C勤奋-自卑D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E亲密-孤独(分数:1.50)(1).产生“刻板严厉,过度自责,怀疑,关注自我,空虚”消极结果的危机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产生“爱:感情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积极结果的危机是(分数:0.50)A.B.C.D.E. 解析:(3).产生“能力: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积极结果的危机是(分数:0.50)A.B.C. D.E.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艾里克森人格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此理论的学习,
15、要重点掌握三点:各阶段的“危机”、年龄阶段、“危机”积极或消极解决的结果。A人格面具B阴影C阿尼玛D阿妮姆斯E自身(分数:1.50)(1).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来源于前人类祖先的动物本能的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男性中的女性成分或意向称为(分数:0.50)A.B.C. D.E.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荣格的原型理论,要求掌握各种原型的含义及其作用。A社会兴趣B生活风格C器官缺陷与补偿D追求卓越E自卑情结(分数:1.00)(1).阿德勒视为人格的原初动力的是(分数:0.50)A.B.C. D.E.解析:(2)
16、.阿德勒视为人格的首要动力的是(分数:0.50)A.B.C.D. E.解析:此题中几个概念以及创造性自我构成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需要深入理解。A观察学习B强化C替代性强化D消退E自我强化(分数:1.50)(1).斯金纳认为,处理非期望行为的合适方式是(分数:0.50)A.B.C.D. E.解析:(2).班杜拉否认对于习得的必要性的概念是(分数:0.50)A. B.C.D.E.解析:(3).使人类能逐渐形成满足延迟能力的是(分数:0.50)A.B.C.D.E. 解析: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以斯金纳和班杜拉的理论为代表,对于斯金纳的理论,需重点掌握强化、塑造、消退、部分强化和连续强化的概念和
17、原理;对于班杜拉的理论,需重点掌握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自我效能的概念和原理。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D尊重需要E归属和爱的需要(分数:2.00)(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般而言,在安全需要满足之后,紧接着可得到满足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E. 解析:(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度最高的需要是(分数:0.50)A.B.C. D.E.解析:(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种族进化中,比尊重需要出现稍早些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E. 解析:(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得到满足之后能产生最深刻的幸福体验的需要是(
18、分数:0.50)A.B. C.D.E.解析:此题首先要求掌握五种需要的先后顺序,其次要求深刻理解较高层次需要与较低层次需要间的差异,例如在种族进化和个体发展中出现时间的差异、与生存关系的差异、强度的差异、满足之后幸福体验的差异以及满足顺序的相对性等。A表面特质B次要特质C枢纽特质D核心特质E根源特质(分数:1.00)(1).那些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不甚明显的、缺乏一般性和一致性的特质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卡特尔用大量取样和因素分析法确认了 16 种(分数:0.50)A.B.C.D.E.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特质理论的主要概念,首先要辨析出哪些概念是阿尔伯特提出的概念
19、,哪些是卡特尔提出的概念;其次要准确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印象与定型D光环效应E归因偏差(分数:1.50)(1).刚学的单词比三个月前学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出来,这是因为存在(分数:0.50)A.B. C.D.E.解析:(2).无论初恋结果如何,人们都感觉很难忘记,这是因为存在(分数:0.50)A. B.C.D.E.解析:(3).人们经常说,“一白遮百丑”,“伟人似乎都是十全十美的”,这是因为存在(分数:0.50)A.B.C.D. E.解析:刚学过的单词比三个月前学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原因在于最新获得的信息在时间认知上离学习者更近,印象比较鲜活,受到时间因素的干扰少,记忆痕迹
20、还没有消退更多,这是近因效应的表现;初恋难以忘记,是因为对当事人来说,初恋是第一次接触,信息出现的顺序中,排第一的因为位置特殊,当事人倾注了更多的感情,形成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难以忘记,这是位置顺序对记忆的影响,属于首因效应;“一白遮百丑”、“伟人似乎都是十全十美的”说明认知是片面的。只看到优势,没看到不足,如果对一个人或物形成了一种倾向性的印象,好比一个光环罩住,其他的品质则被赋予相同的特征,所以形成的印象就比较笼统,产生一种以偏概全的印象,称为光环效应。A安全需要B生理需要C社交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E尊重需要(分数:1.50)(1).个人需要与人交往、归属某一群体,被接纳的需要,这种需要是
21、(分数:0.50)A.B.C. D.E.解析:(2).最低级的需要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马斯洛认为最难以实现的需要是(分数:0.50)A.B.C.D. E.解析:个人需要与人交往、归属某一群体,被接纳的需要,这体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个体在社会中成长、发展和生活,是一种社交需要,说明个体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最低级的需求,是个体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如衣食住行,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最低需求;最难以实现的需求,则是个体想发挥个体潜能、完善自己、实现理想等方面的需求,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很多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有这方面的需求,缺乏动力去追求这种需求的获得,一般只
22、有少数人可以达到这种需要的满足。A成就动机B社会赞许性动机C亲和动机D挫折反应E心理防御机制(分数:1.50)(1).船员小李长期在海轮上工作,休假回到家中发现自己很难与家人进行沟通,这是因为他缺乏(分数:0.50)A.B.C. D.E.解析:(2).小明工作能力很强,但从不愿意参加任何竞赛,安心做一名普通的职员,他的同事认为他是缺乏(分数:0.50)A. B.C.D.E.解析:(3).每当有人打阿 Q,他没能力还手,总是说“儿子打老子”,这属于(分数:0.50)A.B.C.D.E. 解析:船员小李长期在船上工作,习惯了独处,缺乏亲和,这是一种社会剥夺的表现,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难以与
23、家人沟通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小明不参加竞赛,缺乏追求有重要价值的目标,胜过他人,达到理想,所以是一种成就动机不足;阿 Q 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在内心是比较痛苦的,为了平衡自己的内心,他必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形成一种是“儿子打老子”,在口头上占到便宜得到补偿的自我保护,用来减轻精神痛苦和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平衡心理的适应性倾向,这是一种自发的心理调节技能。A升华B反向C幽默D否定E投射(分数:1.50)(1).小张出车祸去世了,但他的妈妈坚持认为他只是出差了,每次吃饭都给他摆上一双筷子,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分数:0.50)A.B.C.D. E.解析:(2).司马迁身受腐刑,但仍然完成了史记
24、的撰写而流芳百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分数:0.50)A. B.C.D.E.解析:(3).小刘很早就秃头了,他经常告诉别人的是“热闹的马路不长革,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分数:0.50)A.B.C. D.E.解析:小张去世,小张的母亲坚持认为他并没有真正离开,潜意识中期望他只是出差,这种否定现实、不接受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目的是解除自己不愿意痛失亲人的痛苦,平衡内心不安的心理机制;司马迁能在身受大辱的情况下,坚持著述,最终获得了世人的认可,这种变逆境为挑战,不断战胜自我的心理机制,属于升华;小刘能俏皮地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用喜剧一样的语言来真实地表达自己,是一种值得赞许的、
25、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幽默。A社会角色理论B符号互动理论C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D社会交换理论E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分数:1.50)(1).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的实验是什么理论的重要研究(分数:0.50)A.B.C.D.E. 解析:(2).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景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班杜拉是什么理论的代表人物(分数:0.50)A.B.C. D.E.解析:A态度的内隐性B态度的对象性C态度的稳定性D态度的改变E态度的形成(分数:1.50)(1).“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有不少人至死都拥护,这说明(分数:
26、0.50)A.B.C. D.E.解析:(2).虽然可以看到他人的外在行为,但很难知道别人真实的态度,这是因为(分数:0.50)A. B.C.D.E.解析:(3).认知失调论主要是研究(分数:0.50)A.B.C.D. E.解析:A舒茨B柏恩C费斯廷格D海德E勒温(分数:1.50)(1).P-A-C 分析的提出者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心理动力场概念的提出者是(分数:0.50)A.B.C.D.E. 解析:(3).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的提出者是(分数:0.50)A. B.C.D.E.解析:舒茨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柏恩提出了 P-A-C 分析(又叫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27、),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凋论,勒温是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心理动力场概念。A从众B合作C竞争D社会惰化E社会助长(分数:1.50)(1).小杨不喜欢去跳健美操,但科室的女职员都参加,她最后也一块去了,这属于(分数:0.50)A. B.C.D.E.解析:(2).小张最讨厌与别人一起工作,认为这样会带给自己心理压力,做不好事情,这属于(分数:0.50)A.B.C.D. E.解析:(3).小田是个“人来疯”,人越多他表演的舞蹈就越精彩(分数:0.50)A.B.C.D.E. 解析:小杨为了合群,不得不屈从于无形的集体压力,这种服从集体的行动准则,违背自身愿望和需要的行动,虽然在外在看来是当事人自觉自愿的行为,其实体现了一种群体的规范,是当事人的从众反应;小张不喜欢与他人共事,原因是与他人活动效率反而比单独活动更低下,也叫社会抑制;小田喜欢他人在场,认为他人在场可以提高关注度,可以激发自己表现得更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一种社会助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