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3507       资源大小:135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

    1、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4 及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A2 型题/B(总题数:42,分数:99.00)1.成为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础概念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理想自我 E.现实自我(分数:2.00)A.B.C.D.E.2.自我的特点是知觉模式的 A.组织性、整体性、一致性 B.现实性、目的性、和谐性 C.理想性、相似性、顺应性 D.现实性、相似性、一致性 E.现实性、整体性、相似性(分数:2.00)A.B.C.D.E.3.作为测量自我的 Q 分类技术的创立者是 A.马斯洛 B.罗杰斯 C.史蒂文森 D.卡特尔 E.弗洛姆(分数:2.00)A.B

    2、.C.D.E.4.罗杰斯认为,心理顺应不良的原因在于自我和经验间的不协调,而不协调的根源在于 A.同一性混乱 B.存在感的丧失 C.价值条件的作用 D.本我和自我的矛盾 E.人的异化(分数:2.00)A.B.C.D.E.5.罗杰斯对健康人格的描述,不包括 A.自我经验的开放态度 B.自我的协调 C.机体估价过程 D.无条件积极关注 E.真诚(分数:2.00)A.B.C.D.E.6.罗杰斯认为适宜的治疗气氛包括三个要求 A.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B.开放、自愿、有条件积极关注 C.热心、负责、有条件积极关注 D.坦诚、热心、无条件积极关注 E.真诚、热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分数:2.00)A

    3、.B.C.D.E.7.马斯洛划分的五个层次需要由低到高是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E.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分数:2.00)A.B.C.D.E.8.关于马斯洛对高层次需要与较低层次需要间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A.越高级的需要,在种族进化中出现越迟 B.越高级的需要,在个体发展中出现相对晚一些 C.越低级的需要,强度越高

    4、 D.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对高级需要的追求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体验 E.需要层次的满足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分数:2.00)A.B.C.D.E.9.在当代人格心理学中,特质概念的提出者是 A.卡特尔 B.阿尔波特 C.高登伯格 D.米歇尔 E.艾普斯坦(分数:2.00)A.B.C.D.E.10.下列关于阿尔波特对特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致性 B.特质具有动力性 C.特质可以直接被观察到 D.特质是人存在的真实的重要部分 E.特质都有独特的和普遍的两个方面(分数:2.00)A.B.C.D.E.11.在阿尔波特特质理论中,“对一个人有一般意义的倾向”的特质是 A.个人特质 B

    5、.一般特质 C.枢纽特质 D.核心特质 E.次要特质(分数:2.00)A.B.C.D.E.12.功能自主概念的提出者是 A.卡特尔 B.高登伯格 C.阿尔波特 D.米歇尔 E.艾普斯坦(分数:3.00)A.B.C.D.E.13.卡特尔认为,人格研究中最好的材料来源是 A.生活记录材料 B.客观测验材料 C.问卷资料 D.他人评价材料 E.梦(分数:2.00)A.B.C.D.E.14.卡特尔从特质的层次上将人格特质划分为 A.个人特质、一般特质 B.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C.个别特质、共同特质 D.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E.能、外能、辅助(分数:2.00)A.B.C.D.E.15.一般认为

    6、西方社会心理学开始于 A.1936 年 B.1928 年 C.1926 年 D.1908 年 E.1918 年(分数:2.00)A.B.C.D.E.16.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两本著作是 A.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科学 B.社会心理科学:大纲与资料集和社会心理学导论 C.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和社会心理科学 D.社会心理科学和社会心理学导论 E.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导论(分数:2.00)A.B.C.D.E.17.为社会心理学诞生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孤独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 A.和 B.和 C.和 D.和 E.和(分数

    7、:2.00)A.B.C.D.E.18.社会心理学是指 A.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映,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C.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景的状况 D.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E.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分数:2.00)A.B.C.D.E.19.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

    8、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 A.角色不清 B.角色领悟 C.角色采择 D.角色扮演 E.角色期望(分数:2.00)A.B.C.D.E.20.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失败和 A.角色转换 B.角色危机 C.角色混乱 D.角色中断 E.角色无能(分数:2.00)A.B.C.D.E.21.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失败 B.角色不清 C.角色间冲突 D.角色中断 E.角色内冲突(分数:2.00)A.B.C.D.E.22.最先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学者是 A.戈夫曼 B.布鲁默 C.米德 D.库利 E.杜威(分数:2.00)A.B.C.D.E.23.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

    9、代表人物是 A.库恩 B.米德 C.戈夫曼 D.布鲁默 E.威因斯坦(分数:2.00)A.B.C.D.E.24.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身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A. B. C. D. E.(分数:2.00)A.B.C.D.E.25.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其先后顺序是 A.注意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保持过程 B.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保持过程 C.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机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动机过程-动作再现

    10、过程 E.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分数:2.00)A.B.C.D.E.26.在社会交换理论者看来,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这属于 A.成功命题 B.刺激命题 C.价值命题 D.剥夺与满足命题 E.侵犯与赞同命题(分数:3.00)A.B.C.D.E.27.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是 A.霍曼斯 B.布劳 C.埃莫森 D.多拉德 E.詹姆斯(分数:3.00)A.B.C.D.E.28.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构成心理动力场的是 A.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 B.心理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C.外部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D.外部环境、心理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E.以上都不

    11、是(分数:3.00)A.B.C.D.E.29.勒温最为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是 A.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B.人际吸引 C.组织压力 D.群体决策 E.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分数:3.00)A.B.C.D.E.30.20 世纪 30 年代,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的是 A.弗洛伊德 B.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 C.美国芝加哥学派 D.人本主义 E.行为主义(分数:3.00)A.B.C.D.E.31.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的是 A.罗斯 B.米德 C.麦孤独 D.詹姆斯 E.霍曼斯(分数:3.00)A.B.C.D.E.3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化的类别 A.

    12、经济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E.语言社会化(分数:3.00)A.B.C.D.E.33.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文化家庭父母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A. B. C. D. E.(分数:3.00)A.B.C.D.E.34.个体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算术模式,除了加法模式和平均模式,还包括 A.减法模式 B.乘法模式 C.除法模式 D.混合模式 E.加权平均模式(分数:3.00)A.B.C.D.E.35.不属于社会知觉的一项是 A.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B.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D.对自我的知觉 E.对群体的知觉(分数:3.00)A.B.C.D

    13、.E.36.中心品质指影响整个印象形成和组织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征,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中心品质的特征是 A.积极/被动 B.勤劳/懒惰 C.开放/保守 D.热情/冷漠 E.勇敢/懦弱(分数:3.00)A.B.C.D.E.37.归因是指 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B.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C.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为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E.以上都不对(分数:3.00)A.B.C.D.E.38.下列有关社会知觉的各种观点,正

    14、确的说法是社会知觉,又叫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基本相同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包括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有认知者的情绪、经验、动机和兴趣等对他人人格的知觉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 A. B. C. D. E.(分数:3.00)A.B.C.D.E.39.归因理论的创始人是 A.凯利 B.海德 C.布鲁姆 D.霍兰夫 E.凯尔曼(分数:3.00)A.B.C.D.E.40.一般人们习惯于从哪三个重要方面来进行归因内部与外部真实与虚假稳定性与易变性全面与片面可控程度 A. B. C. D. E.(分数:3.00)A.B.C.D.E.

    15、41.提出归因的折扣原则的是 A.凯利 B.海德 C.布鲁姆 D.霍夫兰 E.凯尔曼(分数:2.00)A.B.C.D.E.42.有人说,东北人直爽、山东人憨厚、浙江人会做生意、四川人会做菜,这种看法在社会心理学里属于哪种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与定型 D.光环效应 E.晕轮效应(分数:1.00)A.B.C.D.E.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4 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A2 型题/B(总题数:42,分数:99.00)1.成为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础概念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理想自我 E.现实自我(分数:2.00)A.B. C.D

    16、.E.解析:2.自我的特点是知觉模式的 A.组织性、整体性、一致性 B.现实性、目的性、和谐性 C.理想性、相似性、顺应性 D.现实性、相似性、一致性 E.现实性、整体性、相似性(分数:2.00)A. B.C.D.E.解析:3.作为测量自我的 Q 分类技术的创立者是 A.马斯洛 B.罗杰斯 C.史蒂文森 D.卡特尔 E.弗洛姆(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罗杰斯试图将自我操作化,成为可以测量的变量,于是利用史蒂文森创立的 Q 分类技术对自我进行了测量。4.罗杰斯认为,心理顺应不良的原因在于自我和经验间的不协调,而不协调的根源在于 A.同一性混乱 B.存在感的丧失 C.价值

    17、条件的作用 D.本我和自我的矛盾 E.人的异化(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同一性混乱是艾里克森的心理病理观;存在感的丧失是罗洛梅的心理病理观;本我和自我的矛盾是弗洛伊德的心理病理观;人的异化是弗洛姆的心理病理观。5.罗杰斯对健康人格的描述,不包括 A.自我经验的开放态度 B.自我的协调 C.机体估价过程 D.无条件积极关注 E.真诚(分数:2.00)A.B.C.D.E. 解析:6.罗杰斯认为适宜的治疗气氛包括三个要求 A.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B.开放、自愿、有条件积极关注 C.热心、负责、有条件积极关注 D.坦诚、热心、无条件积极关注 E.真诚、热心、无条件积极

    18、关注(分数:2.00)A. B.C.D.E.解析:7.马斯洛划分的五个层次需要由低到高是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E.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分数:2.00)A.B.C. D.E.解析:8.关于马斯洛对高层次需要与较低层次需要间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A.越高级的需要,在种族进化中出现越迟 B.越高级的需要,在个体发展中出

    19、现相对晚一些 C.越低级的需要,强度越高 D.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对高级需要的追求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体验 E.需要层次的满足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需要满足的顺序一般是从低级到高级,但并非一成不变,满足的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倒转。9.在当代人格心理学中,特质概念的提出者是 A.卡特尔 B.阿尔波特 C.高登伯格 D.米歇尔 E.艾普斯坦(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阿尔波特是特质论的首倡者,卡特尔、高登伯格和艾普斯坦都是特质论的支持者和代表人物,米歇尔是特质论的反对者。10.下列关于阿尔波特对特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特

    20、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致性 B.特质具有动力性 C.特质可以直接被观察到 D.特质是人存在的真实的重要部分 E.特质都有独特的和普遍的两个方面(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特质被看做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不是具体可见的,但可以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11.在阿尔波特特质理论中,“对一个人有一般意义的倾向”的特质是 A.个人特质 B.一般特质 C.枢纽特质 D.核心特质 E.次要特质(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阿尔波特根据对一个人人格的影响和意义,将个人特质区分为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枢纽特质是极其弥漫、渗透的,能够影响到这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

    21、;核心特质指对一个人有一般意义的倾向;次要特质是指那些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不明显的、缺乏一般性和一致性的特质,其渗透性极少。12.功能自主概念的提出者是 A.卡特尔 B.高登伯格 C.阿尔波特 D.米歇尔 E.艾普斯坦(分数:3.00)A.B.C. D.E.解析:13.卡特尔认为,人格研究中最好的材料来源是 A.生活记录材料 B.客观测验材料 C.问卷资料 D.他人评价材料 E.梦(分数:2.00)A.B. C.D.E.解析:14.卡特尔从特质的层次上将人格特质划分为 A.个人特质、一般特质 B.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C.个别特质、共同特质 D.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E.能、外能、辅助(分数

    22、:2.00)A.B.C.D. E.解析:解析 A、B 选项是阿尔伯特对人格特质的分类;选项 C 是卡特尔从个体与群体角度对特质的分类;选项 E 是卡特尔对人格动力特质的分类。15.一般认为西方社会心理学开始于 A.1936 年 B.1928 年 C.1926 年 D.1908 年 E.1918 年(分数:2.00)A.B.C.D. E.解析:16.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两本著作是 A.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科学 B.社会心理科学:大纲与资料集和社会心理学导论 C.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和社会心理科学 D.社会心理科学和社会心理学导论 E.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导论(分数:2.0

    23、0)A.B. C.D.E.解析:17.为社会心理学诞生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孤独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 A.和 B.和 C.和 D.和 E.和(分数:2.00)A.B.C. D.E.解析:18.社会心理学是指 A.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映,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C.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景的状况 D.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

    24、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E.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A 是社会心理学的定义,B 是社会心理的定义,C 是社会行为的定义,D 是社会化的定义,E 是社会知觉的定义。19.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 A.角色不清 B.角色领悟 C.角色采择 D.角色扮演 E.角色期望(分数:2.00)A.B.C.D.E. 解析:20.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失败和 A.角色转换 B.角色危机 C.角色混乱 D.角色

    25、中断 E.角色无能(分数:2.00)A.B.C.D. E.解析:21.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失败 B.角色不清 C.角色间冲突 D.角色中断 E.角色内冲突(分数:2.00)A. B.C.D.E.解析:22.最先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学者是 A.戈夫曼 B.布鲁默 C.米德 D.库利 E.杜威(分数:2.00)A.B. C.D.E.解析:23.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库恩 B.米德 C.戈夫曼 D.布鲁默 E.威因斯坦(分数:2.00)A.B.C. D.E.解析:24.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

    26、物自身中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身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A. B. C. D. E.(分数:2.00)A.B.C.D.E. 解析:25.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其先后顺序是 A.注意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保持过程 B.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保持过程 C.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机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动机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E.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分数:2.00)A.B.C.D.E. 解析:26.在社会交换理论者看来,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这属于 A.成功命题 B.刺激命

    27、题 C.价值命题 D.剥夺与满足命题 E.侵犯与赞同命题(分数:3.00)A.B.C. D.E.解析:27.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是 A.霍曼斯 B.布劳 C.埃莫森 D.多拉德 E.詹姆斯(分数:3.00)A. B.C.D.E.解析:28.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构成心理动力场的是 A.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 B.心理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C.外部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D.外部环境、心理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E.以上都不是(分数:3.00)A.B.C.D. E.解析:29.勒温最为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是 A.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B.人际吸引 C.组织压力 D.群体决策 E.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分数:

    28、3.00)A.B.C.D.E. 解析:30.20 世纪 30 年代,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的是 A.弗洛伊德 B.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 C.美国芝加哥学派 D.人本主义 E.行为主义(分数:3.00)A.B.C. D.E.解析:31.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的是 A.罗斯 B.米德 C.麦孤独 D.詹姆斯 E.霍曼斯(分数:3.00)A.B. C.D.E.解析:3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化的类别 A.经济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E.语言社会化(分数:3.00)A. B.C.D.E.解析:33.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文化家

    29、庭父母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A. B. C. D. E.(分数:3.00)A.B.C. D.E.解析:34.个体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算术模式,除了加法模式和平均模式,还包括 A.减法模式 B.乘法模式 C.除法模式 D.混合模式 E.加权平均模式(分数:3.00)A.B.C.D.E. 解析:35.不属于社会知觉的一项是 A.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B.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D.对自我的知觉 E.对群体的知觉(分数:3.00)A.B.C.D.E. 解析:36.中心品质指影响整个印象形成和组织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征,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中心品质的特征是 A.积极/被动 B

    30、.勤劳/懒惰 C.开放/保守 D.热情/冷漠 E.勇敢/懦弱(分数:3.00)A.B.C.D. E.解析:37.归因是指 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B.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C.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为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E.以上都不对(分数:3.00)A. B.C.D.E.解析:38.下列有关社会知觉的各种观点,正确的说法是社会知觉,又叫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基本相同对他人

    31、表情的知觉包括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有认知者的情绪、经验、动机和兴趣等对他人人格的知觉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 A. B. C. D. E.(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含义有所不同,知觉是指人对外界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他人、群体、自己的知觉,所以的看法是错误的。对他人表情的知觉不仅仅包括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还有言语表情,所以的说法是片面的。39.归因理论的创始人是 A.凯利 B.海德 C.布鲁姆 D.霍

    32、兰夫 E.凯尔曼(分数:3.00)A.B. C.D.E.解析:40.一般人们习惯于从哪三个重要方面来进行归因内部与外部真实与虚假稳定性与易变性全面与片面可控程度 A. B. C. D. E.(分数:3.00)A.B.C.D. E.解析:41.提出归因的折扣原则的是 A.凯利 B.海德 C.布鲁姆 D.霍夫兰 E.凯尔曼(分数:2.00)A. B.C.D.E.解析:42.有人说,东北人直爽、山东人憨厚、浙江人会做生意、四川人会做菜,这种看法在社会心理学里属于哪种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与定型 D.光环效应 E.晕轮效应(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这种看法就是将某一地区的人的人格特征进行简单归类,用共性抹杀了个体差异,是一种简单地认知,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持有的一套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且以此作为判断评价他人的依据,是对信息进行类别化的结果,如对性别、人种、民族、阶层、地域等。这种带有简单归类的偏向性的社会知觉,是一种快速认识世界的方法,看法可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为定型。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