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3504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

    1、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情绪状态的分类描述错误的是A心境、激情和应激是情绪的三种状态B心境是人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的一种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C应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D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发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E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分数:1.00)A.B.C.D.E.2.学龄期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B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C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D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

    2、着能力的实现E建立自我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的混乱(分数:1.00)A.B.C.D.E.3.下面不属于知觉特性的是A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B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D知觉的恒常性E知觉的随意性(分数:1.00)A.B.C.D.E.4.下面是有关语言加工的陈述,错误的是A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B根据注意参与的程度,语言加工可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加工C受控制加工是一种不需要运用注意资源,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D模块化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E交互作用的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间的加工非单独进行(分数:1.00)A.B.C.D.E.5.被视为儿童心理学早

    3、期专题研究成果的是A儿童心理B一个婴儿的传略C发展心理学概论D儿童心理之研究E心理学年鉴(分数:1.00)A.B.C.D.E.6.下面有关意识和注意的陈述,说法错误的是A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B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C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D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不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E注意不等同于意识(分数:1.00)A.B.C.D.E.7.关于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描述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学习理论,把发展视为以奖励、惩罚和模仿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功能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斯金纳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下进一步发展的学习理论C经典条件反射是中性的特殊刺激和已存在的生物和情绪反应之间建立的纽带D操作性

    4、条件反射并不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E操作条件反射关注的是某种类型的后果对行为出现频率的作用效果(分数:1.00)A.B.C.D.E.8.下面关于强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强化的数量越小,学习的速度越快B在反应之后立即给予奖励与惩罚是无效的C强化定义为减弱反应可能性的任何事件D阳性强化物在反应之后呈现时能提高反应的概率E两次强化的周期不能由无强化反应的次数确定(分数:1.00)A.B.C.D.E.9.动机的冲突的种类不包括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C接近回避式冲突D双重接近回避式冲突E多重接近回避式冲突(分数:1.00)A.B.C.D.E.10.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1

    5、876 年 B1879 年 C1882 年D1904 年 E1957 年(分数:1.00)A.B.C.D.E.11.艾里克森认为,主要任务是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是A婴儿期 B学步期 C儿童早期D学龄期 E青年期(分数:1.00)A.B.C.D.E.12.下列有关错觉的陈述,错误的是A一种特殊的知觉形式B人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歪曲C人们会产生一些共同的错觉D错觉是缺乏相应的现实刺激E大小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都属于错觉的种类(分数:1.00)A.B.C.D.E.13.下面不属于思维的种类的是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 D概括思维E辐合思维(分数:1

    6、.00)A.B.C.D.E.14.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依次是A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青春期B口唇期;潜伏期;肛门期;生殖器期;青春期C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D口唇期;生殖器期;肛门期;潜伏期;青春期E口唇期;青春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分数:1.00)A.B.C.D.E.15.下面有关社会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B把人的行为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决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C班杜拉认为强化只可以直接强化D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E间接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分数:1.00)A.B.C.D.E.16.空

    7、间知觉不包括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 D距离知觉E运动知觉(分数:1.00)A.B.C.D.E.17.遗忘的种类不包括A不完全遗忘 B完全遗忘C间歇性遗忘 D临时性遗忘E永久性遗忘(分数:1.00)A.B.C.D.E.18.下面不是人格差异和发展影响因素的是A遗传 B社会文化C家庭环境 D早期童年经历E能力(分数:1.00)A.B.C.D.E.19.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非快速眼动睡眠分为A两个阶段 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分数:1.00)A.B.C.D.E.20.气质是A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

    8、格特征C指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D不受神经系统活动特性的制约,有好坏之分E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分数:1.00)A.B.C.D.E.21.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属于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持续性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集中性E注意的分配性(分数:1.00)A.B.C.D.E.22.下面有关强化的陈述,正确的是A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强化的概念B强化会使先前的某一行为出现频率增加C由于一种新刺激的加入增进了行为的出现频率是负强化D由于某一刺激的撤销或减少而使行为频率增加是正强化E负强化与惩罚相同(分数:1.00)A.B.C.D.E.23.特殊的意识状态

    9、是指A清醒与警觉 B警觉与梦C梦与睡眠 D睡眠与注意集中E注意集中与回忆(分数:1.00)A.B.C.D.E.24.下面不属于注意的功能的是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持续性C注意的集中性 D注意的稳定性E注意的分配性(分数:1.00)A.B.C.D.E.25.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表现依次是A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B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心理活动的个性化C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

    10、地变化、组合D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E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分数:1.00)A.B.C.D.E.26.关于泛化理解错误的是A一个小孩被狗咬过之后,从此害怕所有带皮毛的东西是一种泛化B泛化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而辨别是对类似事物的反应C泛化是某种刺激的条件反射习得之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唤起这种反应D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是辨别E新刺激越是近似于原刺激,就越可能唤起泛化反应(分数:1.00)A.B.C.D.E.27.下面有关短时记忆的描述错误的

    11、是A编码方式以听觉为主,不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B容量有限,大约为 7加减 2个单位C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D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在 5秒到 2分钟E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得不到复述的情况下会很快遗忘(分数:1.00)A.B.C.D.E.28.下面不属于非直接强化的是A自己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B学习者如果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C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就削弱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D如果看到受罚的行为,就会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E依据自我评价标准,通过自我的奖惩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分数:1.00)A.B.C.D.E.29.操作

    12、条件反射最优化的三个主要步骤是A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操作行为的习得B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C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操作行为的习得;实践习得的行为D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操作行为的习得;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E操作行为的习得;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实践习得的行为(分数:1.00)A.B.C.D.E.30.有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错误的是A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B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慢,以后逐渐变快C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D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E艾宾浩斯曲线告诉

    13、我们在学习之后要立即复习的重要性(分数:1.00)A.B.C.D.E.31.下面有关长时记忆的描述错误的是A容量没有限度,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B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C编码只有语义编码D信息提取的方式为再认和回忆E它的保存时间长,从 1分钟到几年,甚至终身(分数:1.00)A.B.C.D.E.32.关于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描述错误的是A艾里克森人格发展论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B他认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C他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阶段D任一时期的发展,其顺利与否,与前一时期的发展无关E将人生的第一时期,均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时

    14、期(分数:1.00)A.B.C.D.E.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1 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情绪状态的分类描述错误的是A心境、激情和应激是情绪的三种状态B心境是人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的一种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C应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D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发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E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分数:1.00)A.B.C. D.E.解析:2.学龄期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B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C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15、,体验目的的实现D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E建立自我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的混乱(分数:1.00)A.B.C.D. E.解析:3.下面不属于知觉特性的是A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B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D知觉的恒常性E知觉的随意性(分数:1.00)A.B.C.D.E. 解析:4.下面是有关语言加工的陈述,错误的是A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B根据注意参与的程度,语言加工可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加工C受控制加工是一种不需要运用注意资源,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D模块化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E交互作用的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间的加工非单独进

    16、行(分数:1.00)A.B.C. D.E.解析:5.被视为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的是A儿童心理B一个婴儿的传略C发展心理学概论D儿童心理之研究E心理学年鉴(分数:1.00)A.B. C.D.E.解析:6.下面有关意识和注意的陈述,说法错误的是A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B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C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D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不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E注意不等同于意识(分数:1.00)A.B.C.D. E.解析:7.关于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描述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学习理论,把发展视为以奖励、惩罚和模仿为基础的学习的主要功能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斯金纳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下进一步发展

    17、的学习理论C经典条件反射是中性的特殊刺激和已存在的生物和情绪反应之间建立的纽带D操作性条件反射并不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E操作条件反射关注的是某种类型的后果对行为出现频率的作用效果(分数:1.00)A.B.C.D. E.解析:8.下面关于强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强化的数量越小,学习的速度越快B在反应之后立即给予奖励与惩罚是无效的C强化定义为减弱反应可能性的任何事件D阳性强化物在反应之后呈现时能提高反应的概率E两次强化的周期不能由无强化反应的次数确定(分数:1.00)A.B.C.D. E.解析:9.动机的冲突的种类不包括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C接近回避式冲突D双重接近

    18、回避式冲突E多重接近回避式冲突(分数:1.00)A.B.C.D. E.解析:10.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1876 年 B1879 年 C1882 年D1904 年 E1957 年(分数:1.00)A.B.C. D.E.解析:11.艾里克森认为,主要任务是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是A婴儿期 B学步期 C儿童早期D学龄期 E青年期(分数:1.00)A.B. C.D.E.解析:12.下列有关错觉的陈述,错误的是A一种特殊的知觉形式B人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歪曲C人们会产生一些共同的错觉D错觉是缺乏相应的现实刺激E大小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都属于错觉的种类(分数:1

    19、.00)A.B.C.D. E.解析:13.下面不属于思维的种类的是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 D概括思维E辐合思维(分数:1.00)A.B.C.D. E.解析:14.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依次是A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青春期B口唇期;潜伏期;肛门期;生殖器期;青春期C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D口唇期;生殖器期;肛门期;潜伏期;青春期E口唇期;青春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分数:1.00)A.B.C. D.E.解析:15.下面有关社会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B把人的行为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决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C班杜拉

    20、认为强化只可以直接强化D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E间接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分数:1.00)A.B.C. D.E.解析:16.空间知觉不包括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 D距离知觉E运动知觉(分数:1.00)A.B.C.D.E. 解析:17.遗忘的种类不包括A不完全遗忘 B完全遗忘C间歇性遗忘 D临时性遗忘E永久性遗忘(分数:1.00)A.B.C. D.E.解析:18.下面不是人格差异和发展影响因素的是A遗传 B社会文化C家庭环境 D早期童年经历E能力(分数:1.00)A.B.C.D.E. 解析:19.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非快速眼动睡眠分为A两个阶段 B三个

    21、阶段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分数:1.00)A.B.C. D.E.解析:20.气质是A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C指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D不受神经系统活动特性的制约,有好坏之分E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分数:1.00)A. B.C.D.E.解析:21.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属于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持续性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集中性E注意的分配性(分数:1.00)A.B.C.D.E. 解析:22.下面有关强化的陈述,正确的是A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强化的概念B强化

    22、会使先前的某一行为出现频率增加C由于一种新刺激的加入增进了行为的出现频率是负强化D由于某一刺激的撤销或减少而使行为频率增加是正强化E负强化与惩罚相同(分数:1.00)A.B. C.D.E.解析:23.特殊的意识状态是指A清醒与警觉 B警觉与梦C梦与睡眠 D睡眠与注意集中E注意集中与回忆(分数:1.00)A.B.C. D.E.解析:24.下面不属于注意的功能的是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持续性C注意的集中性 D注意的稳定性E注意的分配性(分数:1.00)A.B.C. D.E.解析:25.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表现依次是A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心

    23、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B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心理活动的个性化C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D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E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分数:1.00)A.B. C.D.E.解析:26.关于泛化理解错误的是A一个小孩被狗咬过之后,从此害怕所有带皮毛的东西是一种泛化B泛化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

    24、,而辨别是对类似事物的反应C泛化是某种刺激的条件反射习得之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唤起这种反应D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是辨别E新刺激越是近似于原刺激,就越可能唤起泛化反应(分数:1.00)A.B. C.D.E.解析:27.下面有关短时记忆的描述错误的是A编码方式以听觉为主,不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B容量有限,大约为 7加减 2个单位C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D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在 5秒到 2分钟E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得不到复述的情况下会很快遗忘(分数:1.00)A. B.C.D.E.解析:28.下面不属于非直接强化的是A自己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B

    25、学习者如果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C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就削弱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D如果看到受罚的行为,就会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E依据自我评价标准,通过自我的奖惩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分数:1.00)A. B.C.D.E.解析:29.操作条件反射最优化的三个主要步骤是A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操作行为的习得B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C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操作行为的习得;实践习得的行为D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操作行为的习得;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E操作行为的习得;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实践

    26、习得的行为(分数:1.00)A.B. C.D.E.解析:30.有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错误的是A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B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慢,以后逐渐变快C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D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E艾宾浩斯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之后要立即复习的重要性(分数:1.00)A.B. C.D.E.解析:31.下面有关长时记忆的描述错误的是A容量没有限度,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B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C编码只有语义编码D信息提取的方式为再认和回忆E它的保存时间长,从 1分钟到几年,甚至终身(分数:1.00)A.B.C. D.E.解析:32.关于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描述错误的是A艾里克森人格发展论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B他认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C他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阶段D任一时期的发展,其顺利与否,与前一时期的发展无关E将人生的第一时期,均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时期(分数:1.00)A.B.C.D. 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