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内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案例题(总题数:12,分数:100.00)案例 患者男性,66 岁。自诉 50 余年前在医院体检被告知可能存在“心脏病”,具体诊断不详。10 余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体力明显下降,一直未予特殊治疗;体检曾发现血压达 150/90mmHg,平素监测血压波动在 120/80mmHg 左右,未行正规降压治疗。既往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次发病前因天气变化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不伴发热,未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出现夜间平卧时胸闷、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坐起后可稍缓解,与体力活动无明显关系;随后
2、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伴有尿量减少,不伴颜面部或腰骶部水肿,体力明显下降,一直未到医院就诊。上述症状日趋严重遂来就诊。 体检:T 36.3,R 24 次/分,P 68 次/分,BP 185/95mmHg,神志清楚,慢性二尖瓣面容,自动体位,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呼吸音较对侧稍弱,左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全心扩大,心音有力,心率 76 次/分,律不齐,呈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以收缩期为主。腹软,肝肋下 34 指,无明显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分数:6.00)(1).根据目前的信息,
3、本次病情加重最可能的诱因是(分数:2.00)A.呼吸道感染B.肺栓塞C.心律失常D.心肌梗死E.血容量增加F.风湿活动(2).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的治疗应采取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 7.13G/L,N79.10% ,L 13.4%,M 5.50%,RBC 3.9610 12 /L,HGB 121g/L,PLT 11010 9 /L。尿常规:蛋白 2+,潜血 1+,余阴性。生化:BUN 5.7mmol/L,SCr 111.4mol/L,BUA 332.3mol/L,TB 31.7mol/L ,DB 16.2mol/L ,AST 23U/L,ALT 9U/L,TP 57.5g/L,ALB
4、 28.7g/L ,空腹血糖 4.54mmol/L,TC 3.51mmol/L,TG 0.57mmol/L,HDL-C 1.59mmol/L,LDL-C 1.79mmol/L,K + 3.0mmol/L,Na + 140mmol/L。心肌酶+TnI:CK 346U/L ,LDH 278U/L ,CK-MB 质量测定 1.5ng/ml,TNI 0.083ng/ml,D-Dimer 1.05mg/L 。NT-pro BNP:9000pg/ml。凝血功能:PT 14.3s,INR 1.13,APTT 42.2s。心脏彩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重度关闭不全(舒张期二尖瓣开口面积 0.6cm 2 ),左心耳
5、附壁血栓形成(2.5cm6.7cm);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增宽并中度肺动脉高压;双房、左室增大(LA 8.2cm,LV 6.1cm,RA 5.9cm,RV 3.9cm),LVEF 34%;少量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aVF 导联 ST-T 改变。胸部正侧位片: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双肺门影增大;普大心,主动脉结相对缩小;双侧胸膜增厚、粘连;右下肺外带透亮度减低,需鉴别少许感染与胸腔积液。(分数:2.00)A.抗感染治疗B.抗心衰治疗C.抗凝治疗D.溶栓治疗E.降压治疗F.纠正低清蛋白血症、低钾血症等支持对症治疗(3).对于该
6、患者的抗心衰治疗,宜采取(分数:2.00)A.利尿:呋塞米B.扩管:硝酸甘油C.神经内分泌拮抗:螺内酯D.强心:洋地黄E.吸氧F.控制水钠摄入,卧床休息案例 患者男性,68 岁,活动后胸闷 3 年,胸痛伴心悸 2 天。(分数:8.00)(1).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的问诊应主要围绕(分数:2.00)A.肺源性心脏病B.心脏瓣膜病C.继发性高血压D.冠心病E.缩窄性心包炎F.肥厚型心肌病(2).患者下一步应做的辅助检查包括 问诊结果 患者为 68 岁男性,退休工人。近三年来,多于上楼后或慢跑后出现胸闷,位于胸骨中下段后,伴出汗,不伴明显胸痛及放射痛,无明显心悸、头晕、恶心呕吐、黑朦晕厥等,休息
7、5 分钟左右可自行好转。未予诊治。昨日晨起后无明显诱因心前区隐痛,位于胸骨中下段后,伴出汗、心悸不适,有恶心感但未吐,无明显头晕头痛、黑矇晕厥,无放射痛,因症状持续不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门诊行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既往高血压病史 10 年,最高血压 180/110mmHg,未规律服药;高脂血症30 余年,未予治疗;大量吸烟史 20 年,20 支/天,尚未戒烟。家族史:父亲患冠心病,母亲患高血压。 体检结果 T 36.8,R 20 次/分,双侧脉搏对称,P 38 次/分,左上肢 BP 160/100mmHg,右上肢150/95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自动体位。口唇无发绀,
8、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律不齐,HR 40 次/分,可及大炮音,未闻及奔马律和各瓣膜区杂音。腹部、四肢、神经等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分数:2.00)A.心肌酶谱、心肌坏死标记物B.超声心动图C.血常规、凝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D.心脏造影E.心电图F.心包穿刺(3).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可诊断为 检查结果 心肌酶谱、心肌坏死标记物:CK 321U/L,CK-MB 18U/L,LDH 284U/L,TnI 5.2ng/L。血常规:白细胞 10.8G/L,中性粒 78%、凝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9、均正常。血脂四项:胆固醇7.4mmol/L,甘油三酯 4.7mmol/L,HDL-C,0.82mmol/L,LDL-C 3.2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符合下壁心梗声像图改变,EF58%。传染病全套:阴性。(分数:2.00)A.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下壁心梗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高血压病 3 级(极高危组)D.混合型高脂血症E.左心衰竭F.右心衰竭(4).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当前应采取的治疗方案为(分数:2.00)A.抗凝B.抗血小板C.降脂抗炎D.补充血容量E.提升心率F.安装永久起搏器案例 患者,男性,45 岁。
10、突发胸痛伴出汗 5 小时。(分数:8.00)(1).根据目前的信息,针对该患者的问诊应考虑到哪些可能的疾病(分数:2.00)A.气胸B.主动脉夹层C.胸膜性胸痛D.肺栓塞E.急性冠脉综合征F.心脏神经症(2).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性,45 岁。商务人员,平素社交应酬多。有长期吸烟及糖尿病病史,有冠心病家族史。5 小时前,晚餐饮酒后突然出现胸闷,呈阵发性,开始持续数分钟,后逐渐延长至半小时间断缓解,且胸闷渐加重休息不能缓解伴全身出汗。 体温:36.2;脉搏:114 次/分;呼吸:22 次/分;血压:9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
11、4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温度偏低。未引出病理征。(分数:2.00)A.气胸B.主动脉夹层C.胸膜性胸痛D.肺栓塞E.急性冠脉综合征F.心脏神经症(3).针对该患者目前的情况,目前应选择的检查为(分数:2.00)A.心电图B.血常规、血沉及 C-反应蛋白C.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检测D.血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测E.运动负荷试验F.冠状动脉造影(4).下一步的处理应为 心电图检查 提示 STv 16 明显上抬达 0.20.6mV,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可迅速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分数:2.00)A.
12、等相关生化检查的结果出来后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B.对症治疗,定时监测心电图的变化C.急诊冠脉造影术D.扩充血容量抗休克E.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F.急诊冠脉搭桥术案例 患者,男,68 岁。间断发热伴体重下降、腹胀、双下肢水肿 3 月。3 个月前出现发热,发热前一周曾在行多颗牙齿根管治疗,使用抗生素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停用后体温又再次升高,近三月体重减轻约 7kg,近三周出现体力耐量明显降低、腹胀、腿肿。 问诊结果 患者 3 个月前行多颗牙齿根管治疗后约一周开始出现发热,体温约波动在 37.538.5之间,自觉症状尚可,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在住宅楼附近的社区诊所就诊,静滴抗生素(类型不详)后,体
13、温降至正常,但间隔 25 天后,患者又出现发热,再次使用抗生素后体温又可以降至正常,但停药后间隔几日又重新出现发热,仍为中低度热型,自测体温未超过 39,患者未引起明显重视,一直间断在社区诊所使用抗生素,三周前感到体力明显下降,上三层楼感觉费力,食欲下降,腹胀,有时候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近三月体重减轻约 7kg,到附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行肝胆 B 超、胃镜、结肠镜和腹部 CT 检查,未发现异常,心脏 B 超,心脏 B 超提示二尖瓣极重度关闭不全,左心扩大,EF38%,遂人住心内科,结合患者既往有心脏瓣膜病史和此次发热前有牙科根管治疗的情况,该院心内科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于是停抗生素做
14、血培养,多次血培养结果提示牛型链球菌。患者既往有 10 年二尖瓣脱垂病史,但未行治疗。(分数:6.00)(1).如果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成立,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社区获得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B.院内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链球菌为主C.半数以上的患者是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病D.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不会发生本病E.心内膜上形成赘生物是基本病理过程F.赘生物形成受累的瓣膜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多见(2).根据目前的信息,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包括 体检结果 患者轻度贫血貌,精神差,无力体型,T 37.2,R22 次/分,P96 次/分,BP 100/80m
15、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自动体位。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无三凹征。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听诊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明显收缩期杂音约级,性质柔和,向腋下传导,未闻及奔马律,颈静脉充盈,肝颈征阳性,肝肋下 1 指,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等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分数:2.00)A.心脏 CTB.血培养C.心电图D.胸部 X 线片E.冠脉造影F.心脏 B 超(3).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可诊断为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 11.3G/L;RBC 4.2210 12 /L;HGB 90g/L;PLT 33210 9 /L。ESR28mm
16、/h。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未见异常。心脏 B 超: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多发赘生物形成,左心扩大,左室 6.8cm,EF38%。血培养:因患者外院血培养有阳性结果(牛型链球菌),而且患者近一周一直在使用抗生素,未进一步行血培养。(分数:2.00)A.肺炎B.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C.心力衰竭D.肺源性心脏病E.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F.消化道恶性肿瘤案例 患者女性,74 岁。8 年前发现血压高,最高血压为 174/110mmHg,平时未规律服药,血压一般在140150/90100mmHg,无中风、偏瘫,无活动后气促、乏力,无夜间不能平卧等情况。7 天前于下楼时出现胸前区疼痛,休息后仍持续,约
17、20 分钟后稍有缓解,无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2 天前患者于大便后再发胸痛,伴呼吸困难、心悸,于当地医院就诊时血压未测出,考虑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给予升血压治疗(具体治疗不详),效果不佳,仍有呼吸困难、心悸,并出现腹胀、食欲缺乏、脚踝水肿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断,特来我院就诊,急诊科以“急性心肌梗死,右心衰竭?”收治入院。起病来,患者精神、食欲差,体力下降。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否认吸烟史、药物过敏史及类似疾病家族史。(分数:8.00)(1).根据目前的信息,对该患者可能诊断应为(分数:2.00)A.高血压并发心衰B.急性冠脉综合征C.急性右室心梗D.右心衰竭E.急性肺栓塞F.急性
18、感染诱发心衰(2).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心衰的可能病因为 体检结果 T 36.6,R 26 次/分,P 116 次/分,BP 82/54mmHg,神志清楚,口唇轻度发绀,气管居中,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静脉怒张。呼吸急促,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两肺未闻及明显的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 116 次/分,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 2/6 级收缩期杂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回流征(+),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双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分数:2.00)A.急性右室心肌梗死B.肥厚型心肌病C.急性肺栓塞D.高血压E.心脏瓣膜关闭不全F.扩张
19、性心肌病(3).该患者的诊断包括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白细胞 11.210 9 /L,中性粒细胞:79.26%,红细胞 4.310 12 /L,血红蛋白 116g/L,血小板 18310 9 /L。尿常规:尿比重1.03,蛋白 1+,余阴性。肝功能:谷草转氨酶 57U/L ,谷丙转氨酶 48U/L ,余无异常。肾功能、电解质:尿素氮 6.19mmol/L,血肌酐74.5mol/L,尿酸 405.1mol/L,K + 4.2mmol/L,Na + 142mmol/L。空腹血糖 5.39mmoL/L,总胆固醇 3.74mmol/L,甘油三酯 1.57mmo/L,HDL-C 1.10mmol/L,
20、LDL-C 1.83mmol/L。TnI 0.882ng/ml ,D-二聚体 1.6mg/L 。NT-pro BNP 11 884pg/ml 。凝血功能:PT 14.5s,INR 1.16,APTT 37.5s。动脉血气分析:pH 7.464,PaO 2 71.6mmHg,PaCO 2 30.3mmHg,SO 2 95.9%。心脏彩超:右室扩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少量心包积液。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早,S1Q3T3,V 1 V 4 导联 T 波倒置或低平,aVF 导联 T 波倒置,V 3R V 5R 导联 Q 波形成。 冠状动脉 CTA 和肺动脉 CTA:冠状动脉
21、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未见明显狭窄。双侧基底干及多发叶段肺动脉栓塞,其中右中叶肺动脉及双下叶部分肺动脉完全栓塞;肺动脉增粗,右心影增大,奇静脉及腔静脉内见反流对比剂,提示右心功能不良;双侧胸腔及心包少量积液。 (分数:2.00)A.急性肺栓塞B.急性右心功能衰竭C.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高血压病 3 级极高危组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F.外周动脉粥样硬化(4).对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分数:2.00)A.吸氧B.溶栓治疗C.扩容D.升血压E.降低肺动脉压F.支气管镜取栓案例 患者女性,23 岁患者为会计,近 15 天一直感觉眼前模糊,偶有头晕、呕吐。5 天前视物模糊症状加重,伴头晕、呕吐,呈持
22、续性,不能缓解,无晕厥黑矇,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当地就诊发现血压 220/130mmHg,给予北京 0 号降压片 1 片 tid 治疗,因症状逐渐加重转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及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病史,无手术外伤史,输血史,无家族高血压病史。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病史。否认发热,关节疼痛。月经量正常。 T 36.5,P 110 次/分,R 22 次/分,左上肢 BP 210/120mmHg,右上肢 BP 200/105mmHg,左下肢BP230/130mmHg,右下肢 BP 220/120mmHg。神
23、志清楚,面肌对称,伸舌居中,呼吸平稳,唇无发绀,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HR110 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叩击有酸胀感,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眼底检查:双眼视盘边界尚清,视盘附近血管周围灶状出血及棉绒斑,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期。(分数:6.00)(1).根据目前的信息,下列关于该患者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可暂不考虑脑血管病B.可暂不考虑高血压累及心脏损害C.需要进一步明确靶器官的功能损害情况D.可暂不考虑肾动脉狭窄E.该患者很可能为恶性高血压F.应当警惕高血压急症的出现(2).根据目前
24、的信息,该患者的诊断包括 辅助检查结果 尿常规:尿蛋白 3+,尿潜血 3+,尿白细胞 2+,沉渣定量分析:尿红细胞定量424.8/l,尿白细胞定量 36.2/l,尿上皮细胞定量 34.0/l,尿管型定量 2.89/l。血常规:红细胞 2.64T/L,血红蛋白 82g/L,血细胞比容 23.5%,中性粒细胞 74.5%,嗜酸性粒细胞 0.4%,血小板112/L。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直接胆红素 1.4mol/L,谷氨酰转肽酶 5U/L,总蛋白 57.7g/L,清蛋白33.0g/L,清球比例 1.3;BUN 18.86mmol/L,Cr 456.4mol/L,尿酸 432.9mol/L;钠 135.
25、0mmol/L,钾 4.7mmol/L,镁 1.01mmol/L。ENA(-),甲功三项(-);皮质醇 8Am128、4Pm51、0Am194g/L;CA 3.45nmol/L;RAS:PRA 7474Pmol/(L.h),Ang 138Pmol/L,ALD 213Pmol/L;抗 G 蛋白耦联受体抗体:抗 1 受体抗体 1:80,抗 AT1 受体抗体 1:40。ECG:窦性心动过速。CT 平扫:颅脑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肾上腺未见异常。B 超:双肾皮髓质与集合系统分界不清,呈肾病声像图改变。双肾动脉阻力指数偏高,双肾血流信号减少。(分数:2.00)A.恶性高血压B.眼底病变期C.肾功能损害(氮质
26、血症期)D.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肾损害E.肾炎并发恶性高血压F.肾上腺有关的继发性高血压(3).根据目前的信息,可判断该患者恶性高血压的基础病因为 进一步的检查结果 肾穿刺和肾脏病理学检查显示肾小球缺血伴节段内皮病变,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动脉透明变性、管腔狭窄闭锁及动脉黏液性水肿、坏死和“洋葱皮样”病变。荧光镜下见 2 个体积增大的肾小球:IgM(+4+),C3(+4+),C1q(+4+),C4(+3+)肾小球节段系膜区少量毛细血管袢颗粒状沉积;IgG(-)及 IgA(-)。肾小球电子显微镜所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不规则,内皮细胞未见增生,部分内皮细胞下间隙增宽,基底膜部分节段不规则增厚,足突
27、广泛融合,系膜区及旁区未见电子致密沉积物。(分数:2.00)A.原发性高血压B.肾小球肾炎C.肾病综合征D.慢性肾盂肾炎E.糖尿病肾病F.肾淀粉样变案例 患者女性,41 岁。呼吸困难 5 年,加重 3 月。(分数:9.52)(1).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可能的疾病为(分数:2.38)A.COPDB.充血性心力衰竭C.支气管哮喘D.急性喉水肿E.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F.自发性气胸(2).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问诊结果 患者为女性,平日主要处理家务。患者 5 年前开始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爬 1 层楼梯或稍快步行即感到呼吸困难、心悸,休息后可缓解。近 3 月来上述症状发作明显加重,稍活
28、动即出现明显气急,且不能平卧,伴有咳嗽,咳出少量白色黏痰。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力衰竭”,给予相应处理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平时易反复发生扁桃体炎症,自服抗生素可好转,未进行正规治疗。 体检结果 T 37.4,R 27 次/分,P 100 次/分,BPl30/76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端坐位,呼吸急促,二尖瓣面容,巩膜无黄染,双侧扁桃体度肿大、无脓点,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双肺底可闻及明显的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有力,心界向左扩大。HR116 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及开瓣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周围血管征阴性。
29、双下肢不肿。(分数:2.38)A.COPDB.心房颤动C.支气管哮喘D.二尖瓣狭窄E.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F.自发性气胸(3).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应选择(分数:2.38)A.血常规B.运动负荷试验C.心电图D.冠脉造影E.胸部 X 线检查F.超声心动图(4).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应采取的紧急治疗方案为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 9.010 9 /L,N 68%,L 20%,M 3%,RBC 4.010 12 /L,血沉12mm/h,抗“O”阴性。心电图:心房颤动、左房扩大、心室率 116 次/分。X 线检查:正位时左房显著扩大,心影呈梨形;右心缘呈双心房影;双侧肺门阴影加深,肺血管自下而上再
30、分布,提示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左房增大(前后径 45mm、),余各心腔内径均在正常范围内。M 型超声示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EF 斜率减低,后叶随前叶向前运动,形成“城墙样”图形。二维超声示二尖瓣前叶增厚,回声增强。舒张期前后叶粘连呈气球样变,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变小,为 0.8cm 2 ,EF 65%,未见明显反流,其余各瓣膜未见异常。心房内未见附壁血栓。(分数:2.38)A.生命体征监测B.给氧C.静脉给予利尿剂及硝酸甘油D.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E.应用地高辛联用钙离子拮抗剂控制心室率F.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案例 患者男性,56 岁。间断发作性胸痛 3 年,再发加重 1 天(分数:5.00)(1).
31、可引起胸痛的疾病包括(分数:2.50)A.带状疱疹B.心绞痛C.胸膜炎D.纵隔肿瘤E.食管癌F.脾梗死(2).结合问诊和体检结果,下一步的检查需重点确认的疾病为 问诊结果 患者为农民,男,56 岁,既往身体健康,其父 48 岁时猝死,吸烟史 30 年;间断性发作胸痛3 年,再发加重 1 天入院;患者 3 年前出现胸痛,主要在活动时或者情绪激动中发生,数分钟内可逐渐缓解,部位以左侧为重,间断发作过 6 次,未有晕厥等其他明显不适伴随,未曾去医疗机构诊疗。入院前一天,患者在劳作时再次出现胸痛,且明显比以前重,立即停下休息,半小时不能缓解,伴有胸闷,大汗;无头昏晕厥,无咯血、咳泡沫痰情况,无心慌、心
32、悸,也未伴有恶心呕吐发生。当时未行特别处理,直接被家人送往我院。 门诊资料:心肌酶:AST 34U/L,CK 63U/L,LDH 126U/L,CK-MB 0.2ng/ml,TNI(-);D-二聚体:(-);心电图:见下图。 (分数:2.50)A.冠脉病变B.瓣膜病C.心肌病D.肺部恶性肿瘤E.肺部感染F.肺间质性疾病案例 患者男性,21 岁,反复心慌伴晕厥 2 年,再发心慌 2 天。患者于 2 年前多于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慌,伴晕厥 3 次,无胸闷、胸痛、气促、发热等不适。发作时均在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症状缓解,但呈反复发作。2 年前被诊断为“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给予
33、ICD 植入术。并长期服药治疗(倍他洛克,能气朗等),症状控制可,近 2 月来因劳累出现反复发作心慌,发作时心率为 110130 次/分,伴乏力食欲缺乏,稍活动感头晕,休息后可缓解,无胸痛、气促、发热等。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无结核、乙肝、血吸虫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分数:10.00)(1).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50)A.属于生理反应的范畴B.药物中毒C.器质性心脏病D.全身性疾病E.心律失常F.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根据目前的信息,下一步的辅助检查应选择 体检结果 T36,R20 次/分,P116 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
34、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稍充盈,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 116 次/分,心律轻度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分裂。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分数:2.50)A.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B.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C.甲功三项D.放射性核素检查E.心电图检查F.心-肺运动试验(3).该患者可进一步诊断为 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心房率:75 次/分,心室率:127 次/分,QRS 波群形态畸形,P 波与 ORS 波无关,QRS 波频率P 波频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7G/L,N 53.82%,RBC
35、3.73T/L,Hgb6.7g/L,HCT 34.9%,PLT 119G/L。尿常规和大便常规正常。凝血功能:PT 17.0s,INR 1.42。肝肾功能电解质:总胆红素 53.5mol/L,直接胆红素 23.1mol/L,-GT 310U/L,胆汁酸14.5mol/L,ALT 117U/L,AST70U/L,清蛋白 40.4g/L,球蛋白 20.6g/L;Cr 77.3mol/L,尿酸463.8mol/L;K + 3.9mmol/L,Na + 139mmol/L,Cl - 104mmol/L,Ca 2+ 2.29mmol/L。血糖血脂:血糖4.3mmol/L,TG 1.91mmol/L,TC
36、 3.97mmol/L,HDL-C1.16mmol/L,LDL-C 2.18mmol/L,Apo A1 1.10g/L,Apo B 0.28g/L。D-Dimer:0.34mg/L(0.50mg/L)。(分数:2.50)A.房性心动过速B.预激综合征C.室性心动过速D.心房颤动E.心室颤动F.室内传导阻滞(4).对该患者,当前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有(分数:2.50)A.间断吸氧B.心肌营养支持C.药物降低心率D.电复律E.植入心脏起搏器F.外科治疗案例 患者女性,70 岁。2 年前开始间断出现胸闷心慌,主要在左前胸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与活动劳累、情绪激动相关联,每次持续
37、时间约 5min 左右,休息后症状缓解。胸闷发作时曾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23min 症状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 年,最高血压 160/90mmHg,未曾正规服药降压及规律检测血压,另有“血脂异常”病史 2 年,未经正规治疗。T 36,R 20 次/分,P 59 次/分,BP 150/7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自动体位。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及附加音。腹部、四肢、神经等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分数:10.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50)A.稳定型心绞痛B.不稳定型心绞痛
38、C.心肌梗死D.左心衰竭E.肥厚梗阻型心肌病F.心包炎(2).根据辅助检查结果,该患者可进一步诊断为 辅助检查结果 静息时心电图:窦性心律,T v16 倒置。发作时心电图:入院后患者于病区步行活动时胸闷再发,T v1v6 双向低平,“假性正常化”,时测 TnI 0.003ng/ml(参考值0.3ng/ml)。缓解时心电图:立即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5mg,23min 后症状缓解,T 波恢复静息时倒置状态,第二日复查 TnI 0.001ng/ml(参考值0.3ng/ml)。心脏超声:升主动脉稍宽,左房稍大。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ALT 17U/L;AST 18U/L;B
39、UN 5.17mmol/L;Cr 49.3mol/L;Na 139mmol/L;K 4.2mmol/L;CK-MB 1.1ng/ml(参考值6.6ng/ml);TnI 0.001ng/ml(参考值0.3ng/ml)。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 5.6mmol/L;总胆固醇 4.89mmol/L;甘油三酯 1.46mmol/L;HDL-C 1.36mmol/L;LDL-C 3.17mmol/L。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都未发现异常。(分数:2.50)A.稳定型心绞痛B.不稳定型心绞痛C.心肌梗死D.左心衰竭E.心包炎F.心理性疾病(3).该患者的治疗可
40、选用药物有(分数:2.50)A.硝酸酯制剂B. 受体阻滞剂C.钙拮抗剂D.阿司匹林E.地高辛F.他汀类药物(4).经过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ACEI 及他汀等药物治疗,患者在住院期间仍有心绞痛发作,且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特点类似。目前应采取的进一步检查为(分数:2.50)A.心室造影B.心脏 X 线C.冠脉造影D.运动试验E.心肌活检F.心脏 CT案例 患者男性,68 岁。有较长时间反复出现活动后气促的症状,5 年前曾经就诊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有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轻-中度狭窄,后间断服用利尿剂等药物,最近轻微活动就可出现气促症状,同时伴有胸前区疼痛。(分数:8.49)(1).如果 5 年前的诊断成
41、立,关于主动脉瓣狭窄,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83)A.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B.单纯的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居多,少数并二尖瓣病变C.患者出现气促症状多与活动相关D.心脏瓣膜病进展可导致胸痛症状E.体循环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F.终末期右心衰多见(2).根据问诊和体检结果,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应选择 问诊结果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疾病史。10 年前开始常于活动时出现气促症状,休息后能逐渐缓解,未出现过晕厥,夜间一直能平卧入睡,无端坐呼吸,双下肢水肿等其他心衰症状。病初症状较轻未介意,5 年前,由于体力活动稍受限,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轻-中度狭窄,间断服用过利尿剂,
4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后自行停服。一周前轻微活动时就可出现气促不适,症状较前加重,并且伴有胸痛,为行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住院治疗。 体检结果 T 36.8,P 88 次/分,R 20 次/分,BP 130/90mmHg。神志清楚,呼吸急促,端坐位。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听诊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界扩大,律齐,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腹部、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分数:2.83)A.心电图B.BNPC.ESR、ASO、CRPD.心脏超声E.胸部 X 线片F.冠脉造影(3).根据目前的信息,应采取的临时急症处理措施
43、包括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N 77% 。BNP 850pg/ml。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心肌酶+TnI、ESR、ASO、CRP 均在正常范围。心脏超声:主动脉瓣瓣缘回声增强、瓣叶变形、僵硬,瓣叶开放明显受限,左室增大,室壁增厚。胸部影像学:双肺轻度淤血,左心增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未见异常。(分数:2.83)A.无需特殊治疗B.避免剧烈运动C.小剂量利尿剂D.小剂量硝酸甘油E.大剂量 受体阻滞剂F.小动脉血管扩张剂案例 患者男性,45 岁。二十余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多于感冒受凉后加重,严重时伴有轻微喘息,不伴有长期低热、乏力、盗汗、胸痛、咯血、心慌
44、等症状,未行正规诊疗,仅于症状严重时给予抗生素、止咳化痰等处理,短期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两月前受凉后咳喘症状再发加重,咳痰为灰白色黏液痰,量较多,伴明显活动后气促,在当地给以抗感染(具体不详)、镇咳化痰(痰易净、咳特灵等)等治疗效果不佳,喘憋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入睡。近期病程中不伴发热畏寒、心慌、胸痛、咯血、晕厥、腹胀食欲缺乏、尿量减少及下肢水肿。曾在外院行胸片检查,提示“双肺纹理明显增强,普大心,心影增大成烧瓶样”。病程中患者近期精神睡眠差,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体力明显下降,体重变化不明显。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无结核、乙肝等传染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有 30 年吸烟史,日均
45、 10 支;30年饮酒史,日均 250ml。长期从事接触粉尘类物质的工作(石料加工),因慢性咳喘在外院曾经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否认先天性心脏病、消化、内分泌、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病史。 查体:T 36.8,P 86 次/分,R 22 次/分,BP 110/88mmH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神志清楚,慢性病容,扶行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手指氧饱和度 96%),咽部略充血,颈软,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糙,双下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可闻及少许散在哮鸣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遥远,心率 86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
46、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和心包叩击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肿大,肝颈反流征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不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周围血管征(-)。(分数:15.00)(1).根据目前的信息,关于该患者叙述,正确的有(分数:3.00)A.可以明确为矽肺B.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C.可能为心源性呼吸困难D.可能有心脏的增大E.可能有心包积液F.心脏疾患可能是目前患者的主要病因(2).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有 辅助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 质量测定1.0ng/ml,TNI 0.001ng/ml。NT-pr
47、oBNP:200.4pg/ml。血常规:WBC 6.4G/L,N 70.8%,RBC 3.99T/L,HGB 103g/L,PLT 319G/L。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尿常规和大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胆红素正常,ALT 84U/L,AST 45U/L,总蛋白 65.4g/L,清蛋白 38g/L;Bun 5.89mmol/L,Cr 76.1mol/L,尿酸正常;K + 3.8mmol/L,余电解质正常。血糖血脂:FBG 5.7mmol/L,TG 0.76mmol/L,TC 2.68mmol/L,HDL-C0.9mmol/L,LDL-C 1.19mmol/L。D-Dimer0.50mg/L。
48、胸部 X 线片检查: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双肺感染可疑,心脏普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量心包积液(平卧位:右室前壁前暗区厚约 1.2cm,左室后壁后暗区厚约 3.1cm,左室侧壁侧暗区厚约 2.9cm、),余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活动正常。腹部 B 超检查:肝胆胰脾,腹膜后大血管旁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明显腹腔积液。(分数:3.00)A.急性心肌受损B.双肺感染可疑C.很可能为肺栓塞引起的呼吸困难D.存在心源性呼吸困难E.心包炎症为慢性期F.心包积液压迫支气管、肺和肺淤血是呼吸困难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3).根据目前的信息,该患者心包积液的病因基本可排除的是 进一步辅助检查结果 肺部 CT 平扫:左肺下叶
49、降主动脉旁结节,性质待定;双肺间质性病变;左肺多发低密度类结节灶,双侧叶间裂增厚,其中左侧斜裂上多发小结节灶,鉴别于肿瘤与炎性病变;纵隔及双侧腋窝淋巴结增多,增大;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节段性膨胀不全;心包积液。心包积液检查:血性浑浊,李凡他试验阳性,细胞总数:5000010 6 /L,白细胞总数:180010 6 /L。生化:总蛋白48.3g/l,总胆固醇 2.0mmol/L,LDH269U/L,ADA15U/L。心包积液细胞学:镜检见大量红细胞,部分淋巴细胞,少量可疑核异质细胞。心包积液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痰液检查:涂片未找到真菌及抗酸杆菌,培养结果为正常口腔细菌生长。血液结核相关抗体、肿瘤标记物、自身免疫抗体、病毒学均为阴性结果。(分数:3.00)A.病毒感染B.化脓性感染C.结缔组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