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9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13,分数:26.00)1.某弱酸性药物的 PKa 是 3.4,在血浆中的解离百分率约为 A.1% B.10% C.90% D.99% E.99.99%(分数:2.00)A.B.C.D.E.2.某药物与受体相结合后,产生某种作用并引起一系列效应,该药属于 A.兴奋剂 B.激动剂 C.抑制剂 D.拮抗剂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3.当细菌与药物作用一段时间后,药物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效应,此称为 A.后遗效应 B.
2、继发效应 C.特异质反应 D.抗菌后效应 E.变态反应(分数:2.00)A.B.C.D.E.4.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的急性毒性反应与何离子的结合有关 A.K+ B.Ca2+ C.Cl- D.Na+ E.Mg2+(分数:2.00)A.B.C.D.E.5.关于多西环素的错误叙述是 A.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B.抗菌作用较四环素强 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D.作用持续时间较四环素长 E.可用于肾功能不良患者(分数:2.00)A.B.C.D.E.6.属非氟瞻诺酮类的药物是 A.培氟沙星 B.诺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依诺沙星 E.吡哌酸(分数:2.00)A.B.C.D.E.7.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是
3、 A.磺胺甲恶唑 B.磺胺嘧啶 C.磺胺甲氧嘧啶 D.甲氧苄啶 E.柳氮磺嘧啶(分数:2.00)A.B.C.D.E.8.对乙胺嘧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有效地抑制恶性疟和间日疟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B.是疟疾病因性预防首选药 C.对成熟的裂殖体也有杀灭作用 D.抑制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 E.与周效磺胺合用有协同作用并可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分数:2.00)A.B.C.D.E.9.阿米巴病排包囊者用 A.甲硝唑 B.依米丁 C.氯喹 D.二氯尼特 E.四环素(分数:2.00)A.B.C.D.E.10.关于拟肾上腺素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肾上腺素可激动 、 受体 B.麻黄碱可激动 、 受体
4、C.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 受体,对 1受体也有一定的激动作用 D.多巴胺可激动 、 受体 E.异丙肾上腺素可激动 、 受体(分数:2.00)A.B.C.D.E.11.治疗儿童癫痫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影响较小的药物是 A.水合氯醛 B.丙戊酸钠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卡马西平(分数:2.00)A.B.C.D.E.12.长期应用地西洋可产生耐受性,其特点是 A.催眠作用的耐受性产生较快,而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产生很慢 B.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产生较快,而催眠作用的耐受性产生很慢 C.催眠作用不产生耐受性,而抗焦虑作用产生耐受性 D.抗焦虑作用不产生耐受性,而催眠作用产生耐受性 E.催眠作
5、用及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同时产生(分数:2.00)A.B.C.D.E.13.左旋多巴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的原因是 A.抗精神病药阻断中枢 DA 受体 B.抗精神病药抑制中枢 DA 的合成 C.抗精神病药引起中枢 DA 受体下调 D.抗精神病药促进中枢 DA 的分解 E.抗精神病药抑制左旋多巴进入中枢(分数:2.00)A.B.C.D.E.二、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6,分数:54.00) A.变态反应 B.后遗效应 C.毒性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副作用(分数:4.00)(1).应用伯氨喹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属于(分数:2.00)A.B.C.D.E.(2).应用巴比妥类药醒后出现的眩
6、晕、困倦等属于(分数:2.00)A.B.C.D.E. A.吸收速度 B.消除速度 C.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D.剂量 E.零级或一级消除动力学(分数:8.00)(1).药物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分数:2.00)A.B.C.D.E.(2).药物作用开始的快慢取决于(分数:2.00)A.B.C.D.E.(3).药物作用持续的久暂取决于(分数:2.00)A.B.C.D.E.(4).药物的 t1/2取决于(分数:2.00)A.B.C.D.E.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磺胺嘧啶 D.四环素 E.氯霉素(分数:8.00)(1).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2).有明显耳毒性
7、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3).易引起严重二重感染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4).严重损害骨髓造血机能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 A.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B.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免疫调节剂 E.抗真菌剂(分数:14.00)(1).英地那韦(分数:2.00)A.B.C.D.E.(2).沙地那韦(分数:2.00)A.B.C.D.E.(3).奈非雷平(分数:2.00)A.B.C.D.E.(4).拉米夫定(分数:2.00)A.B.C.D.E.(5).齐多夫定(分数:2.00)A.B.C.D.E.(6).白介素
8、2(分数:2.00)A.B.C.D.E.(7).干扰素(分数:2.00)A.B.C.D.E. A.参与 NA 的合成 B.参与 Ach 的合成 C.在肝中参与儿茶酚胺的灭活 D.在线粒体中参与儿茶酚胺的灭活 E.参与 Ach 的灭活(分数:10.00)(1).MAO(分数:2.00)A.B.C.D.E.(2).COMT(分数:2.00)A.B.C.D.E.(3).胆碱酯酶(分数:2.00)A.B.C.D.E.(4).胆碱乙酰化酶(分数:2.00)A.B.C.D.E.(5).酪氨酸羟化酶(分数:2.00)A.B.C.D.E. A.哌仑西平 B.山莨菪碱 C.东莨菪碱 D.丙胺太林 E.后马托品(
9、分数:10.00)(1).对胃肠道平滑肌解痉作用强(分数:2.00)A.B.C.D.E.(2).扩瞳作用强而时间短(分数:2.00)A.B.C.D.E.(3).改善微循环作用强(分数:2.00)A.B.C.D.E.(4).中枢镇静作用强(分数:2.00)A.B.C.D.E.(5).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作用强(分数:2.00)A.B.C.D.E.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20.00)14.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A.药物作用及毒性 B.药物在体内浓度变化的规律 C.药物作用机制 D.药物作用的时量关系 E.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分数:2.00)A.B.C.D.E.15.药物的不
10、良反应包括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E.致畸胎、致癌、致突变(分数:3.00)A.B.C.D.E.16.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在于 A.提示药物在血液及组织中分布的相对量 B.用以估算体内的总药量 C.用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 D.反映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及排泄速度 E.用以估算欲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应投给的药量(分数:3.00)A.B.C.D.E.17.青霉素的特点是 A.高效,低毒 B.对螺旋体感染也有效 C.不耐酸,不能口服 D.不耐酸,不耐酶 E.耐酸,不易水解(分数:3.00)A.B.C.D.E.18.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特点是 A.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B.在碱性
11、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C.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 D.易产生耐药性 E.主要经胆汁排泄,并进行肝肠循环(分数:3.00)A.B.C.D.E.19.大剂量的异烟肼可引起 A.四肢感觉异常 B.暂时性转氨酶升高 C.外周神经炎 D.耳鸣、耳聋 E.精神异常(分数:3.00)A.B.C.D.E.20.下列关于青蒿素的正确叙述有 A.对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强大而迅速的杀灭作用 B.对耐氯喹虫株感染有良好疗效 C.最大缺点是复发率高 D.动物实验大剂量时,曾发现骨髓抑制、肝损害、胚胎毒性 E.用于病因性预防(分数:3.00)A.B.C.D.E.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9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
12、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13,分数:26.00)1.某弱酸性药物的 PKa 是 3.4,在血浆中的解离百分率约为 A.1% B.10% C.90% D.99% E.99.99%(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对于弱酸性药物而言,离子型/非离子型=10 的(pH-PKa)次方;血浆的 pH 为 7.4,pH-PKa=7.4-3.4=4离子型/非离子型=10 的 4 次方=10000;解离百分率=离子型/(离子型+非离子型)=10000/10001=99.99%。2.某药物与受体相结合后,产生某种作用并引起一系列效应,该药属于 A.兴奋剂 B.激动剂
13、 C.抑制剂 D.拮抗剂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激动剂,也称完全激动剂或促效剂,其与受体之间既具有高亲和力,同时也具有高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3.当细菌与药物作用一段时间后,药物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效应,此称为 A.后遗效应 B.继发效应 C.特异质反应 D.抗菌后效应 E.变态反应(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抗菌后效应(PAE):指停药后,抗生素在机体内的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 MIC 或者被机体完全清除,细菌在一段时间内仍处于持续受抑制状态。4.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的急性毒性反应
14、与何离子的结合有关 A.K+ B.Ca2+ C.Cl- D.Na+ E.Mg2+(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氨基苷类抗生素类药物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抑制神经末梢 ACh 释放,造成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阻断,从而引起急性毒性反应。5.关于多西环素的错误叙述是 A.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B.抗菌作用较四环素强 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D.作用持续时间较四环素长 E.可用于肾功能不良患者(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考查重点是多西环素的特点,多西环素是半合成长效四环素类抗生素,口服吸收快而完全,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抗菌活性比四环素强,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炎。6
15、.属非氟瞻诺酮类的药物是 A.培氟沙星 B.诺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依诺沙星 E.吡哌酸(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培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等均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吡哌酸为第二代喹诺酮类,已很少应用,仅限于肠道和尿路感染。7.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是 A.磺胺甲恶唑 B.磺胺嘧啶 C.磺胺甲氧嘧啶 D.甲氧苄啶 E.柳氮磺嘧啶(分数:2.00)A.B. C.D.E.解析:8.对乙胺嘧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有效地抑制恶性疟和间日疟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B.是疟疾病因性预防首选药 C.对成熟的裂
16、殖体也有杀灭作用 D.抑制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 E.与周效磺胺合用有协同作用并可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品可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因而干扰疟原虫的叶酸正常代射,对恶性疟及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前期有效,常用作病因性预防药。此外,也能抑制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故可阻断传播。临床上用于预防疟疾和休止期抗复发治疗。9.阿米巴病排包囊者用 A.甲硝唑 B.依米丁 C.氯喹 D.二氯尼特 E.四环素(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甲硝唑对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疗效相当而毒性略低;二氯尼特是目前最有效的杀包囊药。口服后主要靠其未吸收部分杀
17、灭阿米巴原虫的囊前期,对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排包囊者疗效良好。10.关于拟肾上腺素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肾上腺素可激动 、 受体 B.麻黄碱可激动 、 受体 C.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 受体,对 1受体也有一定的激动作用 D.多巴胺可激动 、 受体 E.异丙肾上腺素可激动 、 受体(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异丙肾上腺素对 受体有很强的激动作用,对 1和 2受体选择性很低。11.治疗儿童癫痫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影响较小的药物是 A.水合氯醛 B.丙戊酸钠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卡马西平(分数:2.00)A.B. C.D.E.解析:12.长期应用
18、地西洋可产生耐受性,其特点是 A.催眠作用的耐受性产生较快,而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产生很慢 B.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产生较快,而催眠作用的耐受性产生很慢 C.催眠作用不产生耐受性,而抗焦虑作用产生耐受性 D.抗焦虑作用不产生耐受性,而催眠作用产生耐受性 E.催眠作用及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同时产生(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选择性很高,低剂量即可抑制边缘系统中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发放和传递,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均有明显疗效。随着使用剂量的加大,可有镇静及催眠作用。故而长期应用该药时催眠耐受性产生较快,抗焦虑耐受性产生非常缓慢,该
19、药对肝药酶几乎无诱导作用。13.左旋多巴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的原因是 A.抗精神病药阻断中枢 DA 受体 B.抗精神病药抑制中枢 DA 的合成 C.抗精神病药引起中枢 DA 受体下调 D.抗精神病药促进中枢 DA 的分解 E.抗精神病药抑制左旋多巴进入中枢(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左旋多巴的适应证及作用机制。左旋多巴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的原因是抗精神病药已阻断中枢 DA 受体,使多巴胺无法发挥作用。二、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6,分数:54.00) A.变态反应 B.后遗效应 C.毒性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副作用(分数
20、:4.00)(1).应用伯氨喹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属于(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特异质反应是少数特异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2).应用巴比妥类药醒后出现的眩晕、困倦等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 A.吸收速度 B.消除速度 C.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D.剂量 E.零级或一级消除动力学(分数:8.00)(1).药物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根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
21、剂量增大而增强。因此,药物作用的强弱取决于药物的剂量。一般来说,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很快就会分布到组织发挥作用,因此,药物能否迅速地通过用药部位的生物膜进入血液,即药物的吸收过程,是药物作用开始快慢的关键。(2).药物作用开始的快慢取决于(分数:2.00)A. B.C.D.E.解析:(3).药物作用持续的久暂取决于(分数:2.00)A.B. C.D.E.解析:(4).药物的 t1/2取决于(分数:2.00)A.B. C.D.E.解析: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磺胺嘧啶 D.四环素 E.氯霉素(分数:8.00)(1).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22、本组题考查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青霉素。有明显耳毒性的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易引起严重二重感染的药物是四环素。氯霉素长期应用也可引起二重感染,但不如四环素严重,其最突出不良反应是严重损害骨髓造血功能。(2).有明显耳毒性的药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易引起严重二重感染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 E.解析:(4).严重损害骨髓造血机能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E. 解析: A.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B.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免疫调节剂 E.抗真菌剂(分数:14.00)(1).英地那韦
23、(分数:2.00)A.B.C. D.E.解析:(2).沙地那韦(分数:2.00)A.B.C. D.E.解析:(3).奈非雷平(分数:2.00)A.B. C.D.E.解析:(4).拉米夫定(分数:2.00)A. B.C.D.E.解析:(5).齐多夫定(分数:2.00)A. B.C.D.E.解析:(6).白介素 2(分数:2.00)A.B.C.D. E.解析:(7).干扰素(分数:2.00)A.B.C.D. E.解析: A.参与 NA 的合成 B.参与 Ach 的合成 C.在肝中参与儿茶酚胺的灭活 D.在线粒体中参与儿茶酚胺的灭活 E.参与 Ach 的灭活(分数:10.00)(1).MAO(分数:
24、2.00)A.B.C.D. E.解析:(2).COMT(分数:2.00)A.B.C. D.E.解析:(3).胆碱酯酶(分数:2.00)A.B.C.D.E. 解析:(4).胆碱乙酰化酶(分数:2.00)A.B. C.D.E.解析:(5).酪氨酸羟化酶(分数:2.00)A. B.C.D.E.解析: A.哌仑西平 B.山莨菪碱 C.东莨菪碱 D.丙胺太林 E.后马托品(分数:10.00)(1).对胃肠道平滑肌解痉作用强(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说的是作用强的,应该选丙胺太林,其对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较强。山莨菪碱是一种阻断 M 胆碱受体的,可以使平滑肌松弛并解除血管痉挛,尤
25、其是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的生物碱。能有效作用于心脏及全身微血管,改善心肌末梢循环,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恢复心肌功能,达到有效治疗心脏微血管病变的目的。山莨菪碱与东莨菪碱都属于 M 受体阻断剂,最大的区别就是东莨菪碱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作用强。而山莨菪碱没有中枢作用,外周作用明显。(2).扩瞳作用强而时间短(分数:2.00)A.B.C.D.E. 解析:(3).改善微循环作用强(分数:2.00)A.B. C.D.E.解析:(4).中枢镇静作用强(分数:2.00)A.B.C. D.E.解析:(5).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作用强(分数:2.00)A. B.C.D.E.解析: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
26、数:7,分数:20.00)14.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A.药物作用及毒性 B.药物在体内浓度变化的规律 C.药物作用机制 D.药物作用的时量关系 E.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分数:2.00)A. B.C. D.E. 解析:15.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E.致畸胎、致癌、致突变(分数:3.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16.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在于 A.提示药物在血液及组织中分布的相对量 B.用以估算体内的总药量 C.用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 D.反
27、映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及排泄速度 E.用以估算欲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应投给的药量(分数:3.00)A. B. C. D.E. 解析:17.青霉素的特点是 A.高效,低毒 B.对螺旋体感染也有效 C.不耐酸,不能口服 D.不耐酸,不耐酶 E.耐酸,不易水解(分数:3.00)A. B. C. D. E.解析:18.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特点是 A.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B.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C.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 D.易产生耐药性 E.主要经胆汁排泄,并进行肝肠循环(分数:3.00)A.B. C. D. E. 解析:19.大剂量的异烟肼可引起 A.四肢感觉异常 B.暂时性转氨酶升高 C.外周神经炎 D.耳鸣、耳聋 E.精神异常(分数:3.00)A. B. C. D.E. 解析:解析 考查异烟肼的副作用。20.下列关于青蒿素的正确叙述有 A.对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强大而迅速的杀灭作用 B.对耐氯喹虫株感染有良好疗效 C.最大缺点是复发率高 D.动物实验大剂量时,曾发现骨髓抑制、肝损害、胚胎毒性 E.用于病因性预防(分数:3.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物青蒿素的相关知识点。青蒿素对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强大而迅速的杀灭作用;对耐氯喹虫株感染有良好疗效;最大缺点是复发率高;动物实验大剂量时,曾发现骨髓抑制、肝损害、胚胎毒性。乙胺嘧啶用于病因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