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内科学练习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疟疾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间歇性高热、寒战B.可有皮疹C.出汗D.脾肿大E.贫血2.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分数:2.00)A.刺激胰岛 细胞释放胰岛素B.抑制胰岛 细胞分泌胰升血糖素C.促进肌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D.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E.加速无氧糖酵解3.乙脑的脑脊液改变,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压力增高,外观透明B.白细胞多在 0.050.59/L 左右C.蛋白质显著降低D.糖含量正常或偏高E.氯化物正常4.肺心病死亡的
2、首要病因是(分数:2.00)A.心律失常B.酸碱平衡失调C.肺性脑病D.休克E.消化道出血5.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的主要鉴别是(分数:2.00)A.年龄B.昏迷程度C.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D.血压高低E.起病缓急6.供给大脑半球前 3/5部血液的血管是(分数:2.00)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颈内动脉系统D.椎基底动脉系统E.前交通动脉7.诊断有机磷中毒的最重要指标为(分数:2.00)A.确切的毒物接触史B.呕吐物有大蒜味C.毒草碱样和烟碱样症状D.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E.托品试验阳性8.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积极控制感染B.脱敏疗法C.氢化可的松
3、的应用D.纠正代谢性酸中毒E.防治并发症9.肺心病功能失代偿期的治疗关键是(分数:2.00)A.改善呼吸功能B.控制肺部感染C.控制心律失常D.处理并发症E.应用糖皮质激素10.急性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的是(分数:2.00)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栓塞D.蛛网膜下腔出血E.高血压脑病11.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潜伏期一般 1周B.发热是本病必有症状C.三痛是头痛、上腹痛、足痛D.低血压于病程早期出现E.整个病程 2周左右12.酮体是指(分数:2.00)A.丙酮+乳酸+乙酰乙酸B.丙酮+ 羟丁酸+乙酰乙酸C.丙酮+醋酸+乙酰乙酸D.丙酮+乳酸+草酰乙酸E.
4、丙酮+丙烯酸+乙酰乙酸13.伤寒的并发症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肠出血多出现于病程 23 周B.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中毒性肝炎C.肠穿孔好发于回肠末段D.严重病人出现中毒性心肌炎E.伤寒可引起脑膜炎14.用于预防复发疗效最好的抗疟药是(分数:2.00)A.磷酸咯萘啶B.奎宁C.青蒿素D.伯氨喹E.甲氟喹15.肝炎病人血清酶测定时,正确的是(分数:2.00)A.急性期病人黄疸消失后 1周 ALT恢复正常B.重型肝炎患者,若黄疸迅速加深 ALT反而下降,表明肝细胞大量坏死C.AKP在淤胆型肝炎时正常D.-GT 在淤胆型肝炎时正常E.慢性肝炎时,AST 持续升高提示为慢性迁延性肝炎16.传染病传
5、播途径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传播B.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均不经饮食传播C.传染病可经土壤传播D.传染病可经虫媒传播E.多数肠道传染病经水传播17.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传染源是人及蚊虫B.儿童对本病较之青壮年更易感C.感染后终身免疫D.无明显地区性E.流行季节主要在夏季18.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尽快纠正组织缺氧应首选(分数:2.00)A.吸氧B.血液透析C.高压氧舱D.冬眠疗法E.激素治疗题19.急性中毒性菌痢的分型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休克型B.肠型C.急性型D.心力衰竭型E.以上都不是20.目前 2型糖尿病的
6、主要死亡原因是(分数:2.00)A.感染B.酮症酸中毒C.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D.心脑血管病变E.糖尿病肾病21.有机磷中毒毒蕈碱样症状的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腺体分泌减退,平滑肌松弛B.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痉挛C.腺体分泌减退,平滑肌痉挛D.腺体分泌亢进,运动神经兴奋E.平滑肌痉挛,运动神经兴奋22.关于肝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甲肝病毒为 DNA病毒B.乙肝病毒为 RNA病毒C.丁肝病毒必须依赖 HBV或其他嗜肝病毒的帮助才能复制D.戊肝病毒有蛋白质外壳E.煮沸 5分钟可使 HBV灭活23.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腺病毒B.流感嗜血
7、杆菌C.粉尘D.志贺菌E.钩虫幼体24.伤寒患者解除隔离的时间应为体温正常后(分数:2.00)A.7天B.10天C.12天D.20天E.15天25.伤寒的病理特点(分数:2.00)A.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B.胆囊病变明显C.不出现心脏病变D.玫瑰疹中无伤寒杆菌E.回肠淋巴组织无显著病理改变26.乙脑的流行病学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蚊虫感染乙脑病毒后亦可发病B.人对乙脑不易感,因此感染后仅少数人发病C.乙脑流行高峰在夏秋季节D.乙脑多发于青壮年E.动物非其传染源27.颈内动脉系统 TIA的临床表现有(分数:2.00)A.眩晕B.共济失调C.复视D.Horner征交叉瘫E.阵
8、挛性痉挛发作28.症状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发病与年龄有相关性,有自愈倾向B.发作频繁C.脑电图局灶性异常多见D.一般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E.神经影像学检查多发现异常29.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的脑区有(分数:2.00)A.脑干、小脑B.脑干、小脑、丘脑后部C.大脑后 2/5、脑干、小脑D.大脑后 2/5、脑干、丘脑后部E.大脑后 2/5、脑干、小脑、丘脑后部30.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分数:2.00)A.丘脑B.内囊及基底节附近C.小脑D.脑干E.脑叶31.钩体病的流行病学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好发季节是 79 月B.主要传染源是鼠及患者C.经疫水、土壤和
9、破损皮肤侵入D.人群普遍易感E.病后有较强的同型免疫力32.普通型流脑临床分期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脑膜脑炎期B.上感期C.败血症期D.脑膜炎期E.恢复期33.菌痢的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潜伏期 714 天B.中毒型菌痢多见于成人C.病程迁延不愈超过 3个月称为慢性菌痢D.轻型菌痢的病程 36 天,常可自愈E.最常见的慢性型为慢性隐匿型34.钩体病恢复期常见症状是(分数:2.00)A.后发热B.腓肠肌后发症C.慢性肾功能衰竭D.肺水肿E.DIC35.最有利于晕厥与闲性发作鉴别诊断的病史描述是(分数:2.00)A.发作性意识丧失B.多在直立位或体位变更时发生C.发作
10、前期有短暂而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D.伴有抽搐、青紫、尿失禁或舌咬伤,醒后头痛E.常反复类似发作3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不包括(分数:2.00)A.好发于 5070 岁B.常反复发作,症状相对恒定C.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 l小时,不超过 24小时D.可遗留神经功能缺损E.男多于女37.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分数:2.00)A.糖代谢B.蛋白质代谢C.脂肪代谢D.维生素代谢E.水、盐代谢38.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正确的是(分数:2.00)A.急性重型肝炎时,肝明显肿大B.淤胆型肝炎时,有毛细胆管胆栓形成,无肝炎的变化C.活动性肝硬化有肝细胞弥漫性大片坏死D.急性肝炎时肝细胞广泛变性E.慢性活
11、动性肝炎时病变较急性时轻,无明显坏死39.肺心病的病因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支气管肺疾病B.胸廓运动障碍C.肺血管疾病D.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中枢功能障碍造成通气不足40.以下关于糖尿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一组临床综合征B.高血糖是本病的重要特征C.胰岛素绝对缺乏是本病的主要改变D.可引起糖、蛋白、脂肪等代谢紊乱症候群E.晚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41.以下哪类病人不适合应用胰岛素(分数:2.00)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疗效不佳者C.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D.糖尿病合并妊娠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2.鉴别起病几小时的卒中病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的确切方法是
12、(分数:2.00)A.有无高血压B.有无昏迷C.脑脊液检查D.CT检查E.脑电图检查43.重症钩体病的病理改变错误的是(分数:2.00)A.肺主要表现为出血B.肝肿大、脂肪变性、窦间隙可见钩体C.肾受累很少见D.脑膜与脑受累E.腓肠肌肿胀出血44.疟疾的并发症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心肌炎B.黑尿热C.肾损害D.脾功能亢进E.肝硬化45.对癫痫诊断意义较小的脑电图波型是(分数:2.00)A.棘波B.尖波C.3Hz棘慢复合波D.12.5Hz 尖慢复合波E.节律性 9波爆发46.霍乱属于(分数:2.00)A.呼吸道传染病B.性传播疾病C.人畜共患病D.肠道传染病E.自然疫源性传染病47.典
13、型间日疟发作的临床分期,错误的是(分数:2.00)A.发冷期持续 30分钟左右B.寒战期持续 1小时C.发热期持续 26 小时左右D.大汗期持续 23 小时左右E.间歇期无显著症状48.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是(分数:2.00)A.血液高凝状态B.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压C.先天性血管畸形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动脉炎49.关于乙脑病毒,正确的说法是(分数:2.00)A.乙脑病毒是虫媒病毒 B组中的一种B.脑病毒是 DNA病毒C.抵抗力极强D.耐酸E.不耐低温50.霍乱的临床分型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症状型者亦无排菌B.轻型病人有轻度脱水表现C.中型患者有轻度脱水表现D.重型病人亦无
14、休克表现E.爆发型较常见西医内科学练习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疟疾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间歇性高热、寒战B.可有皮疹 C.出汗D.脾肿大E.贫血解析:2.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分数:2.00)A.刺激胰岛 细胞释放胰岛素 B.抑制胰岛 细胞分泌胰升血糖素C.促进肌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D.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E.加速无氧糖酵解解析:3.乙脑的脑脊液改变,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压力增高,外观透明B.白细胞多在 0.050.59/L 左右C.蛋白质显著降低 D.糖含量
15、正常或偏高E.氯化物正常解析:4.肺心病死亡的首要病因是(分数:2.00)A.心律失常B.酸碱平衡失调C.肺性脑病 D.休克E.消化道出血解析:5.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的主要鉴别是(分数:2.00)A.年龄B.昏迷程度C.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D.血压高低E.起病缓急解析:6.供给大脑半球前 3/5部血液的血管是(分数:2.00)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颈内动脉系统 D.椎基底动脉系统E.前交通动脉解析:7.诊断有机磷中毒的最重要指标为(分数:2.00)A.确切的毒物接触史B.呕吐物有大蒜味C.毒草碱样和烟碱样症状D.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E.托品试验阳性解析:8.哮喘持续状态
16、的处理,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积极控制感染B.脱敏疗法 C.氢化可的松的应用D.纠正代谢性酸中毒E.防治并发症解析:9.肺心病功能失代偿期的治疗关键是(分数:2.00)A.改善呼吸功能B.控制肺部感染 C.控制心律失常D.处理并发症E.应用糖皮质激素解析:10.急性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的是(分数:2.00)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栓塞 D.蛛网膜下腔出血E.高血压脑病解析:11.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潜伏期一般 1周B.发热是本病必有症状 C.三痛是头痛、上腹痛、足痛D.低血压于病程早期出现E.整个病程 2周左右解析:12.酮体是指(分数:2.
17、00)A.丙酮+乳酸+乙酰乙酸B.丙酮+ 羟丁酸+乙酰乙酸 C.丙酮+醋酸+乙酰乙酸D.丙酮+乳酸+草酰乙酸E.丙酮+丙烯酸+乙酰乙酸解析:13.伤寒的并发症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肠出血多出现于病程 23 周B.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中毒性肝炎 C.肠穿孔好发于回肠末段D.严重病人出现中毒性心肌炎E.伤寒可引起脑膜炎解析:14.用于预防复发疗效最好的抗疟药是(分数:2.00)A.磷酸咯萘啶B.奎宁C.青蒿素D.伯氨喹 E.甲氟喹解析:15.肝炎病人血清酶测定时,正确的是(分数:2.00)A.急性期病人黄疸消失后 1周 ALT恢复正常B.重型肝炎患者,若黄疸迅速加深 ALT反而下降,表明肝细
18、胞大量坏死 C.AKP在淤胆型肝炎时正常D.-GT 在淤胆型肝炎时正常E.慢性肝炎时,AST 持续升高提示为慢性迁延性肝炎解析:16.传染病传播途径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传播B.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均不经饮食传播 C.传染病可经土壤传播D.传染病可经虫媒传播E.多数肠道传染病经水传播解析:17.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传染源是人及蚊虫B.儿童对本病较之青壮年更易感C.感染后终身免疫 D.无明显地区性E.流行季节主要在夏季解析:18.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尽快纠正组织缺氧应首选(分数:2.00)A.吸氧B.血液透析C.高压氧舱 D
19、.冬眠疗法E.激素治疗题解析:19.急性中毒性菌痢的分型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休克型 B.肠型C.急性型D.心力衰竭型E.以上都不是解析:20.目前 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分数:2.00)A.感染B.酮症酸中毒C.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D.心脑血管病变 E.糖尿病肾病解析:21.有机磷中毒毒蕈碱样症状的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腺体分泌减退,平滑肌松弛B.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痉挛 C.腺体分泌减退,平滑肌痉挛D.腺体分泌亢进,运动神经兴奋E.平滑肌痉挛,运动神经兴奋解析:22.关于肝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甲肝病毒为 DNA病毒B.乙肝病毒为 RNA
20、病毒C.丁肝病毒必须依赖 HBV或其他嗜肝病毒的帮助才能复制 D.戊肝病毒有蛋白质外壳E.煮沸 5分钟可使 HBV灭活解析:23.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腺病毒B.流感嗜血杆菌C.粉尘D.志贺菌 E.钩虫幼体解析:24.伤寒患者解除隔离的时间应为体温正常后(分数:2.00)A.7天B.10天C.12天D.20天E.15天 解析:25.伤寒的病理特点(分数:2.00)A.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B.胆囊病变明显C.不出现心脏病变D.玫瑰疹中无伤寒杆菌E.回肠淋巴组织无显著病理改变解析:26.乙脑的流行病学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蚊虫感染乙脑病毒后亦可发
21、病B.人对乙脑不易感,因此感染后仅少数人发病C.乙脑流行高峰在夏秋季节 D.乙脑多发于青壮年E.动物非其传染源解析:27.颈内动脉系统 TIA的临床表现有(分数:2.00)A.眩晕B.共济失调C.复视D.Horner征交叉瘫 E.阵挛性痉挛发作解析:28.症状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发病与年龄有相关性,有自愈倾向 B.发作频繁C.脑电图局灶性异常多见D.一般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E.神经影像学检查多发现异常解析:29.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的脑区有(分数:2.00)A.脑干、小脑B.脑干、小脑、丘脑后部C.大脑后 2/5、脑干、小脑D.大脑后 2/5、脑干、丘脑后部E.大脑后 2/
22、5、脑干、小脑、丘脑后部 解析:30.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分数:2.00)A.丘脑B.内囊及基底节附近 C.小脑D.脑干E.脑叶解析:31.钩体病的流行病学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好发季节是 79 月B.主要传染源是鼠及患者 C.经疫水、土壤和破损皮肤侵入D.人群普遍易感E.病后有较强的同型免疫力解析:32.普通型流脑临床分期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脑膜脑炎期 B.上感期C.败血症期D.脑膜炎期E.恢复期解析:33.菌痢的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潜伏期 714 天B.中毒型菌痢多见于成人C.病程迁延不愈超过 3个月称为慢性菌痢D.轻型菌痢的病程 3
23、6 天,常可自愈 E.最常见的慢性型为慢性隐匿型解析:34.钩体病恢复期常见症状是(分数:2.00)A.后发热 B.腓肠肌后发症C.慢性肾功能衰竭D.肺水肿E.DIC解析:35.最有利于晕厥与闲性发作鉴别诊断的病史描述是(分数:2.00)A.发作性意识丧失B.多在直立位或体位变更时发生C.发作前期有短暂而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D.伴有抽搐、青紫、尿失禁或舌咬伤,醒后头痛 E.常反复类似发作解析:3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不包括(分数:2.00)A.好发于 5070 岁B.常反复发作,症状相对恒定C.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 l小时,不超过 24小时D.可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E.男多于女解析:37.胰岛
24、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分数:2.00)A.糖代谢 B.蛋白质代谢C.脂肪代谢D.维生素代谢E.水、盐代谢解析:38.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正确的是(分数:2.00)A.急性重型肝炎时,肝明显肿大B.淤胆型肝炎时,有毛细胆管胆栓形成,无肝炎的变化C.活动性肝硬化有肝细胞弥漫性大片坏死D.急性肝炎时肝细胞广泛变性 E.慢性活动性肝炎时病变较急性时轻,无明显坏死解析:39.肺心病的病因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支气管肺疾病B.胸廓运动障碍C.肺血管疾病D.代谢性酸中毒 E.呼吸中枢功能障碍造成通气不足解析:40.以下关于糖尿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一组临床综合征B.高血糖是本
25、病的重要特征C.胰岛素绝对缺乏是本病的主要改变 D.可引起糖、蛋白、脂肪等代谢紊乱症候群E.晚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解析:41.以下哪类病人不适合应用胰岛素(分数:2.00)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疗效不佳者 C.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D.糖尿病合并妊娠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解析:42.鉴别起病几小时的卒中病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的确切方法是(分数:2.00)A.有无高血压B.有无昏迷C.脑脊液检查D.CT检查 E.脑电图检查解析:43.重症钩体病的病理改变错误的是(分数:2.00)A.肺主要表现为出血B.肝肿大、脂肪变性、窦间隙可见钩体C.肾受累很少见 D.脑膜与脑受累E.腓肠肌肿胀出
26、血解析:44.疟疾的并发症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心肌炎 B.黑尿热C.肾损害D.脾功能亢进E.肝硬化解析:45.对癫痫诊断意义较小的脑电图波型是(分数:2.00)A.棘波B.尖波C.3Hz棘慢复合波D.12.5Hz 尖慢复合波E.节律性 9波爆发 解析:46.霍乱属于(分数:2.00)A.呼吸道传染病B.性传播疾病C.人畜共患病D.肠道传染病 E.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解析:47.典型间日疟发作的临床分期,错误的是(分数:2.00)A.发冷期持续 30分钟左右B.寒战期持续 1小时 C.发热期持续 26 小时左右D.大汗期持续 23 小时左右E.间歇期无显著症状解析:48.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是(分数:2.00)A.血液高凝状态B.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压 C.先天性血管畸形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动脉炎解析:49.关于乙脑病毒,正确的说法是(分数:2.00)A.乙脑病毒是虫媒病毒 B组中的一种 B.脑病毒是 DNA病毒C.抵抗力极强D.耐酸E.不耐低温解析:50.霍乱的临床分型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症状型者亦无排菌B.轻型病人有轻度脱水表现C.中型患者有轻度脱水表现 D.重型病人亦无休克表现E.爆发型较常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