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感染(一)-2 及答案解析(总分:4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7,分数:47.00)1.关于判断组织器官灌流不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神志淡漠 B皮肤苍白 C收缩90mmHg D中心静脉压 68cmH2O(0.590.78kPa) E尿量(分数:1.00)A.B.C.D.E.2.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A乙状结肠、直肠 B空肠 C回肠 D十二指肠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3.确诊伤寒患者,病原治疗首选下列哪类抗生素 A青霉素 B氯毒素 C氨基甙类 D头孢菌素类 E喹诺酮类(分数:1.00)A.B.C.D.E.4.感染性休克微循环
2、障碍的发展阶段依次为 A微血管扩张、痉挛、麻痹 B微血管痉挛、扩张、麻痹 C微血管麻痹、痉挛、扩张 D微血管痉挛、麻痹、扩张 E微血管扩张、麻痹、痉挛(分数:1.00)A.B.C.D.E.5.在霍乱的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寒战、高热、急性起病 B先泻后吐 C无痛性腹泻 D“米泔水“样吐泻物 E严重者有痛性肌肉痉挛(分数:1.00)A.B.C.D.E.6.败血症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病毒 B支原体 C细菌 D真菌 E螺旋体(分数:1.00)A.B.C.D.E.7.在治疗菌痢时,不宜应用 A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 B痢特灵 C氯霉素 D次碳酸铋 E庆大霉素(分数:1.00)A.B.C.D.E.8.流
3、脑发生的皮肤淤点病理基础是 A血管脆性增加 B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 C广泛血管内凝血 D细菌及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E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分数:1.00)A.B.C.D.E.9.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病原体是 A革兰阳性细菌 B革兰阴性细菌 C病毒 D真菌 E钩端螺旋体(分数:1.00)A.B.C.D.E.10.典型流脑脑膜炎期,脑脊液改变的特点是什么 A外观呈黄白色脓样 B细胞数常达数千/mm3,分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各半 C蛋白质中度升高 D糖正常或略低 E脑脊液沉淀涂片检菌阳性率比培养高(分数:1.00)A.B.C.D.E.1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 B
4、消化道 C虫媒传播 D血液 E接触传播(分数:1.00)A.B.C.D.E.12.对细菌性痢疾来说哪项是对的 A潜伏期 12 天 B近年来在临床上很少见 C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 D通常结肠与小肠均有炎症 E治疗菌痢,首选氯霉素(分数:1.00)A.B.C.D.E.13.霍乱其污染面大,传染性强的重要传染源是 A潜伏期带菌者 B轻型病人 C恢复期带菌者 D隐性感染者 E重型病人(分数:1.00)A.B.C.D.E.14.霍乱典型病例发病后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畏寒、发热 B呕吐 C腹痛 D腹泻 E腓肠肌痛性痉挛(分数:1.00)A.B.C.D.E.15.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 A细菌侵入量
5、多 B细菌毒力强 C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 D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E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应(分数:1.00)A.B.C.D.E.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A血管脆性增强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C血小板减少 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 E凝血功能障碍(分数:1.00)A.B.C.D.E.17.下列哪项不是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典型表现 A高热,中毒症状重 B迅速扩大的全身淤点、淤斑 C脑脊液“米汤样“,糖、氯减少 D脑膜刺激征 E培养脑膜类双球菌阳性(分数:1.00)A.B.C.D.E.18.霍乱患者肌肉痉挛主要是由于 A低钾 B
6、高热 C细菌代谢产物 D低氯 E低钠和电解质丢失(分数:1.00)A.B.C.D.E.19.最适于治疗伤寒胆囊炎的药物是 A复方新诺明 B氨苄青霉素 C氯霉素 D甲砜霉素 E庆大霉素(分数:1.00)A.B.C.D.E.20.伤寒患者血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潜伏期末 B病程第 12 周 C病程第 23 周 D病程第 34 周 E病程第 5周(分数:1.00)A.B.C.D.E.21.伤寒最具特征性的病变部位在 A肝、胆囊 B肠系膜淋巴结 C结肠 D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E乙状结肠(分数:1.00)A.B.C.D.E.22.预防和控制伤寒的主要措施是 A早期隔离和治疗病人 B检出
7、带菌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C伤寒菌苗预防接种 D疫区消毒 E切断传播途径(分数:1.00)A.B.C.D.E.23.下列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A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 B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 1周 C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D脑膜炎球菌 A群菌苗预防接种 E由于细菌对磺胺耐药,近年来已放弃使用磺胺药口服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1.00)A.B.C.D.E.24.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A盲肠 B回肠末端 C直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分数:1.00)A.B.C.D.E.25.下列有关霍乱休克的抢救,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尽快补充液体及电
8、解质,扩容治疗 B大量应用缩血管性血管活性药物是升血压的关键 C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 D及时补充钾离子 E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者用强心剂毛花甙(分数:1.00)A.B.C.D.E.26.慢性菌痢的病程应该超过的时间是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半年 E1 年(分数:1.00)A.B.C.D.E.27.20世纪 90年代引起孟加拉等国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是 A古典生物型 B埃尔托生物型 C彦岛型 DOl39 血清型 EOl57 血清型(分数:1.00)A.B.C.D.E.28.霍乱吐泻“米泔水“样物质是因为泻吐物中 A含大量脱落上皮细胞 B含大量粘液 C含大量胃肠粘膜 D缺乏胆汁 E缺乏
9、胃酸(分数:1.00)A.B.C.D.E.2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下列哪个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A新生儿 B26 个月 C6 个月5 岁 D510 岁 E青壮年(分数:1.00)A.B.C.D.E.30.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A新生儿 B儿童 C青少年 D成人 E老年人(分数:1.00)A.B.C.D.E.31.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抗感染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在得知药敏结果前,应选用强有力的抗菌谱较广的杀菌剂 B应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 C应静脉内给药 D抗菌药物剂量应逐渐加大 E可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数:1.00)A.B.C.D.E.32.下列哪项不是抗菌药物治疗霍乱的目的 A减少腹泻
10、量 B缩短吐泻期 C加快退热 D缩短排菌期 E减少带菌(分数:1.00)A.B.C.D.E.33.不符合脑膜炎双球菌的是 A奈瑟菌属 B仅存在于人体的细菌 C严格的需氧菌 D革兰阳性菌 E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分数:1.00)A.B.C.D.E.34.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哪项是最基本的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D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E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分数:1.00)A.B.C.D.E.35.下列有关伤寒沙门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于沙门菌属中的 D群 B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有鞭毛 C产生外毒素,对致病有一定意义 D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 E在自然
11、环境中生活力强,对热与干燥的抵抗力较弱(分数:1.00)A.B.C.D.E.36.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毒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杀白细胞素 E溶血素(分数:1.00)A.B.C.D.E.37.近年来发现对痢疾杆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 A卡那霉素 B庆大霉素 CSMZ D氟喹诺酮类 E氨苄西林(分数:1.00)A.B.C.D.E.38.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分数:1.00)A.B.C.D.E.39.以下有关中毒型痢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青壮年 B以腹痛、腹泻、脓血便
12、为首发及主要表现 C常引起败血症 D结肠局部病变很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溃疡 E其中休克型表现最凶险(分数:1.00)A.B.C.D.E.40.霍乱弧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是 A菌毛 B鞭毛 C霍乱肠毒素 D内毒素 E荚膜(分数:1.00)A.B.C.D.E.41.暴发型流脑休克型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控制感染 B控制 DIC C纠正休克 D冬眠疗法 E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数:1.00)A.B.C.D.E.42.伤寒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中毒性肝炎 B中毒性心肌炎 C肠出血 D肠穿孔 E急性胆囊炎(分数:1.00)A.B.C.D.E.43.下列哪种因素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 A细
13、菌及其毒素 B机体的内环境与应答 CTNF 等多种细胞因子 D水潴留及脑水肿 E微循环障碍(分数:1.00)A.B.C.D.E.44.流脑的流行病学特点哪项是正确是 A人不是惟一的传染源 B人群带菌率超过 10%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 C流行期的带菌群以 A群为主 D发病常无明显的季节性 E经消化道传播(分数:1.00)A.B.C.D.E.45.感染性休克患者抗休克治疗的最基本手段是 A扩充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D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E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分数:1.00)A.B.C.D.E.46.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A福氏痢疾杆菌 B宋内痢疾杆菌 C鲍氏痢
14、疾杆菌 D舒氏痢疾杆菌 E志贺痢疾杆菌(分数:1.00)A.B.C.D.E.47.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A发热、中毒症状、白细胞减少 B血培养阳性 C粪便培养阳性 D胆汁培养阳性 E肥达反应阳性(分数:1.00)A.B.C.D.E.细菌感染(一)-2 答案解析(总分:4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7,分数:47.00)1.关于判断组织器官灌流不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神志淡漠 B皮肤苍白 C收缩90mmHg D中心静脉压 68cmH2O(0.590.78kPa) E尿量(分数:1.00)A.B.C.D. E.解析:2.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A乙状结肠、直肠
15、 B空肠 C回肠 D十二指肠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3.确诊伤寒患者,病原治疗首选下列哪类抗生素 A青霉素 B氯毒素 C氨基甙类 D头孢菌素类 E喹诺酮类(分数:1.00)A.B.C.D.E. 解析:4.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的发展阶段依次为 A微血管扩张、痉挛、麻痹 B微血管痉挛、扩张、麻痹 C微血管麻痹、痉挛、扩张 D微血管痉挛、麻痹、扩张 E微血管扩张、麻痹、痉挛(分数:1.00)A.B. C.D.E.解析:5.在霍乱的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寒战、高热、急性起病 B先泻后吐 C无痛性腹泻 D“米泔水“样吐泻物 E严重者有痛性肌肉痉挛(分数:1.00)
16、A. B.C.D.E.解析:6.败血症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病毒 B支原体 C细菌 D真菌 E螺旋体(分数:1.00)A.B.C. D.E.解析:7.在治疗菌痢时,不宜应用 A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 B痢特灵 C氯霉素 D次碳酸铋 E庆大霉素(分数:1.00)A.B.C.D. E.解析:8.流脑发生的皮肤淤点病理基础是 A血管脆性增加 B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 C广泛血管内凝血 D细菌及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E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分数:1.00)A.B.C.D. E.解析:9.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病原体是 A革兰阳性细菌 B革兰阴性细菌 C病毒 D真菌 E钩端螺旋体(分数:1.0
17、0)A.B. C.D.E.解析:10.典型流脑脑膜炎期,脑脊液改变的特点是什么 A外观呈黄白色脓样 B细胞数常达数千/mm3,分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各半 C蛋白质中度升高 D糖正常或略低 E脑脊液沉淀涂片检菌阳性率比培养高(分数:1.00)A.B.C.D.E. 解析:1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虫媒传播 D血液 E接触传播(分数:1.00)A.B. C.D.E.解析:12.对细菌性痢疾来说哪项是对的 A潜伏期 12 天 B近年来在临床上很少见 C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 D通常结肠与小肠均有炎症 E治疗菌痢,首选氯霉素(分数:1.00)A. B.C.D.E.解析:13.霍
18、乱其污染面大,传染性强的重要传染源是 A潜伏期带菌者 B轻型病人 C恢复期带菌者 D隐性感染者 E重型病人(分数:1.00)A.B.C.D.E. 解析:14.霍乱典型病例发病后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畏寒、发热 B呕吐 C腹痛 D腹泻 E腓肠肌痛性痉挛(分数:1.00)A.B.C.D. E.解析:15.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 A细菌侵入量多 B细菌毒力强 C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 D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E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应(分数:1.00)A.B.C.D. E.解析: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A血管脆性增强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19、DIC) C血小板减少 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 E凝血功能障碍(分数:1.00)A.B.C.D. E.解析:17.下列哪项不是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典型表现 A高热,中毒症状重 B迅速扩大的全身淤点、淤斑 C脑脊液“米汤样“,糖、氯减少 D脑膜刺激征 E培养脑膜类双球菌阳性(分数:1.00)A.B.C. D.E.解析:18.霍乱患者肌肉痉挛主要是由于 A低钾 B高热 C细菌代谢产物 D低氯 E低钠和电解质丢失(分数:1.00)A.B. C.D.E.解析:19.最适于治疗伤寒胆囊炎的药物是 A复方新诺明 B氨苄青霉素 C氯霉素 D甲砜霉素 E庆大霉素(分数:1.00)A.B. C.D.E.解
20、析:20.伤寒患者血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潜伏期末 B病程第 12 周 C病程第 23 周 D病程第 34 周 E病程第 5周(分数:1.00)A.B. C.D.E.解析:21.伤寒最具特征性的病变部位在 A肝、胆囊 B肠系膜淋巴结 C结肠 D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E乙状结肠(分数:1.00)A.B.C.D. E.解析:22.预防和控制伤寒的主要措施是 A早期隔离和治疗病人 B检出带菌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C伤寒菌苗预防接种 D疫区消毒 E切断传播途径(分数:1.00)A.B.C.D.E. 解析:23.下列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A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
21、B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 1周 C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D脑膜炎球菌 A群菌苗预防接种 E由于细菌对磺胺耐药,近年来已放弃使用磺胺药口服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1.00)A.B.C.D.E. 解析:24.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A盲肠 B回肠末端 C直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分数:1.00)A.B.C. D.E.解析:25.下列有关霍乱休克的抢救,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尽快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扩容治疗 B大量应用缩血管性血管活性药物是升血压的关键 C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 D及时补充钾离子 E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者用强心剂毛花甙(分数:1.00)A.B. C.D.
22、E.解析:解题思路 由于霍乱肠毒素的作用,肠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分泌水和电解质,引起呕吐和剧烈水样泻,导致脱水、循环血量不足,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见抢救的首要措施是补充水和电解质,迅速扩容,纠正酸中毒。大量应用缩血管性血管活性药物不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26.慢性菌痢的病程应该超过的时间是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半年 E1 年(分数:1.00)A.B. C.D.E.解析:27.20世纪 90年代引起孟加拉等国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是 A古典生物型 B埃尔托生物型 C彦岛型 DOl39 血清型 EOl57 血清型(分数:1.00)A.B.C.D. E.解析:28.霍乱吐泻“米泔水“样物
23、质是因为泻吐物中 A含大量脱落上皮细胞 B含大量粘液 C含大量胃肠粘膜 D缺乏胆汁 E缺乏胃酸(分数:1.00)A.B.C.D. E.解析:2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下列哪个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A新生儿 B26 个月 C6 个月5 岁 D510 岁 E青壮年(分数:1.00)A.B.C. D.E.解析:30.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A新生儿 B儿童 C青少年 D成人 E老年人(分数:1.00)A.B. C.D.E.解析:31.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抗感染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在得知药敏结果前,应选用强有力的抗菌谱较广的杀菌剂 B应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 C应静脉内给药 D抗菌药物剂量应逐渐加大 E
24、可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数:1.00)A.B.C.D. E.解析:32.下列哪项不是抗菌药物治疗霍乱的目的 A减少腹泻量 B缩短吐泻期 C加快退热 D缩短排菌期 E减少带菌(分数:1.00)A.B.C. D.E.解析:33.不符合脑膜炎双球菌的是 A奈瑟菌属 B仅存在于人体的细菌 C严格的需氧菌 D革兰阳性菌 E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分数:1.00)A.B.C.D. E.解析:34.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哪项是最基本的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D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E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分数:1.00)A. B.C.D.E.解析:35.下列有关伤寒沙门菌的描述错误
25、的是 A属于沙门菌属中的 D群 B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有鞭毛 C产生外毒素,对致病有一定意义 D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 E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对热与干燥的抵抗力较弱(分数:1.00)A.B.C. D.E.解析:36.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毒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杀白细胞素 E溶血素(分数:1.00)A. B.C.D.E.解析:37.近年来发现对痢疾杆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 A卡那霉素 B庆大霉素 CSMZ D氟喹诺酮类 E氨苄西林(分数:1.00)A.B.C.D. E.解析:38.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分数:1.00)A.B.C.D. E.解析:39.以下有关中毒型痢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青壮年 B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首发及主要表现 C常引起败血症 D结肠局部病变很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溃疡 E其中休克型表现最凶险(分数:1.00)A.B.C.D. E.解析:40.霍乱弧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是 A菌毛 B鞭毛 C霍乱肠毒素 D内毒素 E荚膜(分数:1.00)A.B.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