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3-1-1 及答案解析(总分:37.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药剂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A 型题(最佳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关于缓控释制剂叙述错误的是( ) A缓释制剂系指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 B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定的速度释放的制剂 C口服缓(控)释制剂,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D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 E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数:1.00)A.B.C.D.E.2.关于颗
2、粒剂的错误表述是( ) A飞散性、附着性较小 B吸湿性、聚集性较小 C颗粒剂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D干燥失重不得超过 8% E可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分数:1.00)A.B.C.D.E.3.影响因素试验中的高温试验要求在多少温度下放置 10 天( ) A40 B50 C60 D70 E80(分数:1.00)A.B.C.D.E.4.注射剂的容器处理方法是( ) A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B检查圆口切割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C检查安瓿的洗涤切割圆口干燥或灭菌 D切割圆口检查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E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检查干燥或灭菌(分数:1.00)A.B.C.D.E.5.包衣片剂
3、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120min(分数:1.00)A.B.C.D.E.6.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错误的叙述是( ) A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角质层,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 B能保持血药水平较长时间稳定在治疗有效浓度范围内 C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 D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 E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分数:1.00)A.B.C.D.E.7.可用于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 ) A单棕榈酸甘油酯 B蜡类 C无毒聚氯乙烯 D甲基纤维素 E脂肪(分数:1.00)A.B.C.D.E.8.下列哪种药物适合制
4、成胶囊剂( ) A易风化的药物 B吸湿性的药物 C药物的稀醇水溶液 D具有臭味的药物 E油性药物的乳状液(分数:1.00)A.B.C.D.E.9.下列滤器中可以用于除菌过滤的有( ) AG5 垂熔玻璃漏斗 B0.25m 微孔滤膜 C砂滤棒 D0.45m 微孔滤膜 EG6 垂熔玻璃漏斗(分数:1.00)A.B.C.D.E.10.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较难通过角质层( ) A100 B200 C300 D500 E600(分数:1.00)A.B.C.D.E.11.湿法制粒工艺流程图为( ) A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 B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C原辅料粉碎昆合制软材
5、制粒整粒压片 D原辅料昆合粉碎制软材制粒整粒干燥压片 E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分数:1.00)A.B.C.D.E.12.溶液剂制备工艺过程为( ) A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 B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灭菌质量检查包装 C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一包装 D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灭菌滤过质量检查包装 E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灭菌包装(分数:1.00)A.B.C.D.E.13.关于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包合物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的复合物 B包合物是一种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囊状物 C包合物能增加难溶性药物
6、溶解度 D包合物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E包合物能促进药物稳定化(分数:1.00)A.B.C.D.E.14.对维生素 C 注射液错误的表述是( )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 pH 值使成偏酸性,避免肌注时疼痛 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 C 稳定性 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 E采用 115热压灭菌 15min(分数:1.00)A.B.C.D.E.15.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析出沉淀或分层属于( ) A物理配伍变化 B化学的配伍变化 C药理的配伍变化 D生物配伍变化 E液体配伍变化(分数:1.00)A.B.C.D.E.16.混
7、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因素不包括( ) A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B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C絮凝与反絮凝 D结晶增长 E分层(分数:1.00)A.B.C.D.E.17.下列哪种片剂用药后可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个月直至几年( ) A多层片 B植入剂 C包衣片 D肠溶衣片 E缓释片(分数:1.00)A.B.C.D.E.18.下列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容易透过类脂质膜 B碱性药物 pKa 低于 8.5 者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 C酸性药物 pKa 在 4 以下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 D粒径愈小、愈易溶解,吸收亦愈快 E溶解度小的药物,因在直肠中溶解的少,吸
8、收也较少,溶解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分数:1.00)A.B.C.D.E.19.热原的除去方法不包括( ) A高温法 B酸碱法 C吸附法 D微孔滤膜过滤法 E离子交换法(分数:1.00)A.B.C.D.E.20.关于微型胶囊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技术,称为微型胶囊 B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 C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 D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 E将固
9、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分数:1.00)A.B.C.D.E.21.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应该是( ) A无热原的蒸馏水 B蒸馏水 C灭菌蒸馏水 D去离子水 E反渗透法制备的水(分数:1.00)A.B.C.D.E.22.下列属于栓剂水溶性基质的有( ) A可可豆脂 B甘油明胶 C硬脂酸丙二醇酯 D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E羊毛脂(分数:1.00)A.B.C.D.E.23.丙烯酸树脂号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 ) A胃溶包衣材料 B肠胃都溶型包衣材料 C肠溶包衣材料 D包糖衣材料 E肠胃溶胀型包衣材料(分数:1.00)A.B.C.D.E.24.脂
10、质体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 A注入法 B薄膜分散法 C复凝聚法 D逆相蒸发法 E冷冻干燥法(分数:1.00)A.B.C.D.E.三、B 型题(配伍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3.50) A按给药途径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按制法分类 D按形态分类 E按药物种类分类(分数:1.00)(1).这种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 )(分数:0.50)A.B.C.D.E.(2).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 )(分数:0.50)A.B.C.D.E. APoloxamer BEudragitl CCarbomer DEC EHPMC(分数:2.00)(1).肠溶衣料( )(
11、分数:0.50)A.B.C.D.E.(2).软膏基质( )(分数:0.50)A.B.C.D.E.(3).缓释衣料( )(分数:0.50)A.B.C.D.E.(4).胃溶衣料( )(分数:0.50)A.B.C.D.E.下列符号表示粉体的何种性质( ) A临界胶团浓度(CMC) B临界相对湿度(CRH) C粒径 D休止角 E接触角(分数:1.50)(1).粉体的吸湿性( )(分数:0.50)A.B.C.D.E.(2).粉体的流动性( )(分数:0.50)A.B.C.D.E.(3).粉体的润湿性( )(分数:0.50)A.B.C.D.E.制备空胶囊时加入下列物质的作用是( ) A成型材料 B增塑剂
12、C增稠剂 D遮光剂 E溶剂(分数:2.00)(1).明胶( )(分数:0.50)A.B.C.D.E.(2).山梨醇( )(分数:0.50)A.B.C.D.E.(3).琼脂( )(分数:0.50)A.B.C.D.E.(4).二氧化钛( )(分数:0.50)A.B.C.D.E. A可可豆脂 BPoloxamer C甘油明胶 DEC E聚乙二醇类(分数:1.50)(1).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 )(分数:0.50)A.B.C.D.E.(2).为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 )(分数:0.50)A.B.C.D.E.(3).多用作阴道栓剂基质( )(分数:0.50)A.B.C.D.E.指出下列处方
13、中各成分的作用 A卡波沫 940 B丙二醇 C尼泊金甲酯 D氢氧化钠 E纯化水(分数:2.00)(1).亲水凝胶基质( )(分数:0.50)A.B.C.D.E.(2).防腐剂( )(分数:0.50)A.B.C.D.E.(3).保湿剂( )(分数:0.50)A.B.C.D.E.(4).中和剂( )(分数:0.50)A.B.C.D.E. A氟氯烷烃 B丙二醇 CPVP D枸橼酸钠 EPVA(分数:1.50)(1).气雾剂中的抛射剂( )(分数:0.50)A.B.C.D.E.(2).气雾剂中的潜溶剂( )(分数:0.50)A.B.C.D.E.(3).膜剂常用的膜材( )(分数:0.50)A.B.C.
14、D.E. A微球 B滴丸 C脂质体 D软胶囊 E微丸(分数:2.00)(1).常用包衣材料制成具有不同释放速度的小丸( )(分数:0.50)A.B.C.D.E.(2).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 )(分数:0.50)A.B.C.D.E.(3).可用滴制法制备,囊壁由明胶及增塑剂组成( )(分数:0.50)A.B.C.D.E.(4).采用聚乳酸等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属被动靶向制剂( )(分数:0.50)A.B.C.D.E.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3-1-1 答案解析(总分:37.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药剂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A
15、 型题(最佳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关于缓控释制剂叙述错误的是( ) A缓释制剂系指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 B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定的速度释放的制剂 C口服缓(控)释制剂,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D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 E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数:1.00)A.B.C. D.E.解析:缓释制剂系指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 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 34 次减少至 12 次的制剂。控释制剂系指
16、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 小时用药次数应从 34 次减少至 12 次的制剂。2.关于颗粒剂的错误表述是( ) A飞散性、附着性较小 B吸湿性、聚集性较小 C颗粒剂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D干燥失重不得超过 8% E可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分数:1.00)A.B.C.D. E.解析: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其特点为:分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比散剂小;服用方便;必要时可包衣。粒度范围:不能通过 1 号筛和通过 4 号筛粒子总和不能超过 8%。若粒径在 105500m 范围内,又
17、称为细粒剂。3.影响因素试验中的高温试验要求在多少温度下放置 10 天( ) A40 B50 C60 D70 E80(分数:1.00)A.B.C. D.E.解析:影响因素试验中的高温试验要求在 60温度下放置 10 天。4.注射剂的容器处理方法是( ) A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B检查圆口切割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C检查安瓿的洗涤切割圆口干燥或灭菌 D切割圆口检查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E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检查干燥或灭菌(分数:1.00)A. B.C.D.E.解析:注射剂的容器处理方法是: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和灭菌。5.包衣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 A15min B30min
18、C45min D60min E120min(分数:1.00)A.B.C.D. E.解析:崩解时限是片剂质量检查项之一,普通片崩解时限要求为 30min;分散片崩解时限要求为 3min;包衣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60min,口崩片崩解时限要求更短。6.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错误的叙述是( ) A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角质层,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 B能保持血药水平较长时间稳定在治疗有效浓度范围内 C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 D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 E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分数:1.00)A. B.C.D.E.解析:7.可用于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 )
19、A单棕榈酸甘油酯 B蜡类 C无毒聚氯乙烯 D甲基纤维素 E脂肪(分数:1.00)A.B.C.D. E.解析:8.下列哪种药物适合制成胶囊剂( ) A易风化的药物 B吸湿性的药物 C药物的稀醇水溶液 D具有臭味的药物 E油性药物的乳状液(分数:1.00)A.B.C.D. E.解析:硬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及适当的辅料(可不添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胶囊中而制成。不宜制成胶囊剂情况:若填充的药物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会使囊壁溶化;若填充风化性药物,可使囊壁软化;若填充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可使脆裂;由于胶囊壳溶化后,局部药量很大,因此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20、。故本题答案选择 D。9.下列滤器中可以用于除菌过滤的有( ) AG5 垂熔玻璃漏斗 B0.25m 微孔滤膜 C砂滤棒 D0.45m 微孔滤膜 EG6 垂熔玻璃漏斗(分数:1.00)A.B.C.D.E. 解析:10.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较难通过角质层( ) A100 B200 C300 D500 E600(分数:1.00)A.B.C.D.E. 解析:经皮给药系统系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为缓释剂型,能保持血药水平较长时间稳定在治疗有效浓度范围内,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
21、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低分子量的小分子药物容易透皮吸收,即小分子渗透比大分子快,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600 的药物,较难通过角质层。11.湿法制粒工艺流程图为( ) A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 B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C原辅料粉碎昆合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 D原辅料昆合粉碎制软材制粒整粒干燥压片 E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分数:1.00)A.B. C.D.E.解析:湿法制粒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12.溶液剂制备工艺过程为( ) A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 B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灭菌质量检查包装 C
22、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一包装 D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灭菌滤过质量检查包装 E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灭菌包装(分数:1.00)A.B.C. D.E.解析:13.关于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包合物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的复合物 B包合物是一种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囊状物 C包合物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 D包合物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E包合物能促进药物稳定化(分数:1.00)A.B. C.D.E.解析:包合物又称分子胶囊,是一种分子包嵌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而形成的包合体。一般将具有空穴结构的分子称为主分子(包合材料);被包嵌的分子称为客分子
23、(药物)。包合物有如下特点: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大药物溶解度;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防止挥发性药物成分的散失;使液态药物粉末化等。故本题答案选择 B。14.对维生素 C 注射液错误的表述是( )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 pH 值使成偏酸性,避免肌注时疼痛 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 C 稳定性 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 E采用 115热压灭菌 15min(分数:1.00)A.B.C.D.E. 解析:15.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析出沉淀或分层属于( ) A物理配伍变化
24、B化学的配伍变化 C药理的配伍变化 D生物配伍变化 E液体配伍变化(分数:1.00)A. B.C.D.E.解析:16.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因素不包括( ) A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B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C絮凝与反絮凝 D结晶增长 E分层(分数:1.00)A.B.C.D.E. 解析: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因素包括: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絮凝与反絮凝;结晶增长等四个方面,不包括分层,故本题答案选择 E。17.下列哪种片剂用药后可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个月直至几年( ) A多层片 B植入剂 C包衣片 D肠溶衣片 E缓释片(分数:1.00)A.B. C.D.E.解析:18.下列关于药物的理化
25、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容易透过类脂质膜 B碱性药物 pKa 低于 8.5 者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 C酸性药物 pKa 在 4 以下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 D粒径愈小、愈易溶解,吸收亦愈快 E溶解度小的药物,因在直肠中溶解的少,吸收也较少,溶解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分数:1.00)A.B.C. D.E.解析: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容易透过类脂质膜;碱性药物 pKa 低于 8.5 者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粒径愈小、愈易溶解,吸收亦愈快;溶解度小的药物,因在直肠中溶解的少,吸收也较少,溶解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故本题答案选择 C。19.热原的除去方法不包括( ) A
26、高温法 B酸碱法 C吸附法 D微孔滤膜过滤法 E离子交换法(分数:1.00)A.B.C.D. E.解析:20.关于微型胶囊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技术,称为微型胶囊 B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 C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 D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 E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分数:1.00)A.B.C.
27、 D.E.解析:微囊是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 (统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21.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应该是( ) A无热原的蒸馏水 B蒸馏水 C灭菌蒸馏水 D去离子水 E反渗透法制备的水(分数:1.00)A. B.C.D.E.解析:22.下列属于栓剂水溶性基质的有( ) A可可豆脂 B甘油明胶 C硬脂酸丙二醇酯 D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E羊毛脂(分数:1.00)A.B. C.D.E.解析:23.丙烯酸树脂号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 ) A胃溶包衣材料 B肠胃都溶型包衣材料 C肠溶包衣材料 D包糖衣材料 E肠胃溶
28、胀型包衣材料(分数:1.00)A. B.C.D.E.解析:丙烯酸树脂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包衣材料,其中丙烯酸树脂号常用作胃溶型薄膜包衣材料;丙烯酸树脂、号常用作肠溶型薄膜包衣材料。24.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 A注入法 B薄膜分散法 C复凝聚法 D逆相蒸发法 E冷冻干燥法(分数:1.00)A.B.C. D.E.解析:三、B 型题(配伍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3.50) A按给药途径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按制法分类 D按形态分类 E按药物种类分类(分数:1.00)(1).这种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 )(分数:0.50)A. B.C.D.E.解析:(2).这种分类
29、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 )(分数:0.50)A.B. C.D.E.解析: APoloxamer BEudragitl CCarbomer DEC EHPMC(分数:2.00)(1).肠溶衣料( )(分数:0.50)A.B. C.D.E.解析:(2).软膏基质( )(分数:0.50)A.B.C. D.E.解析:(3).缓释衣料( )(分数:0.50)A.B.C.D. E.解析:(4).胃溶衣料( )(分数:0.50)A.B.C.D.E. 解析:Poloxamer(泊洛沙姆)常用作水溶性表面活性剂;Eudragit L(聚丙烯酸树脂 L 型)常用作肠溶衣料;Carbome
30、r(卡波沫)常用作水溶性软膏基质和凝胶剂基质;EC(乙基纤维素)不溶性高分子材料,常用作骨架材料和包衣材料;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高黏度常用作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低黏度常用作薄膜包衣材料。下列符号表示粉体的何种性质( ) A临界胶团浓度(CMC) B临界相对湿度(CRH) C粒径 D休止角 E接触角(分数:1.50)(1).粉体的吸湿性( )(分数:0.50)A.B. C.D.E.解析:(2).粉体的流动性( )(分数:0.50)A.B.C.D. E.解析:(3).粉体的润湿性( )(分数:0.50)A.B.C.D.E. 解析:制备空胶囊时加入下列物质的作用是( ) A成型材料 B增塑剂
31、C增稠剂 D遮光剂 E溶剂(分数:2.00)(1).明胶( )(分数:0.50)A. B.C.D.E.解析:(2).山梨醇( )(分数:0.50)A.B. C.D.E.解析:(3).琼脂( )(分数:0.50)A.B.C. D.E.解析:(4).二氧化钛( )(分数:0.50)A.B.C.D. E.解析: A可可豆脂 BPoloxamer C甘油明胶 DEC E聚乙二醇类(分数:1.50)(1).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 )(分数:0.50)A. B.C.D.E.解析:(2).为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 )(分数:0.50)A.B.C.D. E.解析:(3).多用作阴道栓剂基质( )(
32、分数:0.50)A.B.C. D.E.解析:指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A卡波沫 940 B丙二醇 C尼泊金甲酯 D氢氧化钠 E纯化水(分数:2.00)(1).亲水凝胶基质( )(分数:0.50)A. B.C.D.E.解析:(2).防腐剂( )(分数:0.50)A.B.C. D.E.解析:(3).保湿剂( )(分数:0.50)A.B. C.D.E.解析:(4).中和剂( )(分数:0.50)A.B.C.D. E.解析: A氟氯烷烃 B丙二醇 CPVP D枸橼酸钠 EPVA(分数:1.50)(1).气雾剂中的抛射剂( )(分数:0.50)A. B.C.D.E.解析:(2).气雾剂中的潜溶剂( )
33、(分数:0.50)A.B. C.D.E.解析:(3).膜剂常用的膜材( )(分数:0.50)A.B.C.D.E. 解析: A微球 B滴丸 C脂质体 D软胶囊 E微丸(分数:2.00)(1).常用包衣材料制成具有不同释放速度的小丸( )(分数:0.50)A.B.C.D.E. 解析:(2).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 )(分数:0.50)A.B. C.D.E.解析:(3).可用滴制法制备,囊壁由明胶及增塑剂组成( )(分数:0.50)A.B.C.D. E.解析:(4).采用聚乳酸等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属被动靶向制剂( )(分数:0.50)A. B.C.D.E.解析:微
34、球: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亦称基质型)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滴丸剂是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固体基质加热熔化均匀后,经适当口径的管口滴出一定剂量的液滴,在冷凝液中收缩冷凝成球形或各种球形制剂。这种滴法制丸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固体分散体制成滴丸的形式。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 4nm)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软胶囊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溶于适当的辅料中,再用压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微丸是药物溶解、分散在球形或类球形基质骨架中或吸附在基质骨架上的实体小球。粒径通常为 0.252.5mm,主要用于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