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70.00) A.60% B.50% C.30% D.10% E.3%(分数:6.00)(1).西地那非用药剂量为 25mg,服药者发生“蓝视”的比例可能为(分数:2.00)A.B.C.D.E.(2).西地那非用药剂量为 50100mg,服药者发生“蓝视”的比例可能为(分数:2.00)A.B.C.D.E.(3).西地那非用药剂量超过 100mg,服药者发生“蓝视”的比例可能为(分数:2.00)A.B.C.D.E. A.个体化给药 B.恒速静脉滴注 C.静脉注射给药
2、D.首次剂量加倍 E.口服给药(分数:6.00)(1).普萘洛尔的需要量从 40mg 到 600mg 不等,因此应该(分数:2.00)A.B.C.D.E.(2).为使血药浓度平稳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内酰胺类可以(分数:2.00)A.B.C.D.E.(3).为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对安全性较大的口服药物临床上可以(分数:2.00)A.B.C.D.E. A.口服制剂 B.注射剂 C.缓释剂 D.控释剂 E.靶向药物制剂(分数:6.00)(1).药物按一级速率缓慢释放,以达到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产生持久药效的是(分数:2.00)A.B.C.D.E.(2).药物按零级速率释放,使血药浓
3、度稳定在有效浓度水平,产生持久药效的是(分数:2.00)A.B.C.D.E.(3).给药后药物可在某些器官或组织中以较高浓度分布的是(分数:2.00)A.B.C.D.E. A.儿童剂量 B.老人剂量 C.特殊剂量 D.常用剂量 E.成人剂量(分数:6.00)(1).用药剂量在 14 岁以下称为(分数:2.00)A.B.C.D.E.(2).用药剂量在 1416 岁间称为(分数:2.00)A.B.C.D.E.(3).用药剂量在 60 岁以上称为(分数:2.00)A.B.C.D.E. A.可的松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卡托普利 E.奎尼丁(分数:8.00)(1).患者的肝功能严重不足时,不
4、能使用(分数:2.00)A.B.C.D.E.(2).慢性肝病患者应减量的是(分数:2.00)A.B.C.D.E.(3).肝硬化患者应用经肝灭活的药物必须减量慎用,甚至禁用的是(分数:2.00)A.B.C.D.E.(4).给予肝脏疾病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首选(分数:2.00)A.B.C.D.E. A.高敏性 B.种族差异 C.特异质反应 D.低敏性 E.种属差异(分数:10.00)(1).有些个体对药物剂量反应非常敏感,在低于常用量下药物作用表现很强烈称为(分数:2.00)A.B.C.D.E.(2).有些个体需使用高于常用量的剂量,方能出现药物效应称为(分数:2.00)A.B.C.
5、D.E.(3).不同种属动物之间对同一药物的作用和药动学有很大差异,称为(分数:2.00)A.B.C.D.E.(4).不同人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称为(分数:2.00)A.B.C.D.E.(5).某些个体对药物产生不同于常人的反应,与其遗传缺陷有关称为(分数:2.00)A.B.C.D.E. A.出血 B.肝脏毒性增加 C.抗凝血作用增强 D.低血糖 E.嗜睡(分数:8.00)(1).阿司匹林与甲氨蝶呤合用会引起(分数:2.00)A.B.C.D.E.(2).保泰松与华法林合用会引起(分数:2.00)A.B.C.D.E.(3).水合氯醛与华法林合用会引起(分数:2.00)A.B.C.D.E.(4
6、).磺胺药与甲苯磺丁脲合用会引起(分数:2.00)A.B.C.D.E. A.pH 的影响 B.离子的作用 C.加速胃排空的影响 D.损害肠黏膜的吸收功能 E.抗生素的间接作用(分数:10.00)(1).同服硫酸亚铁会降低多西环素的血药浓度属于(分数:2.00)A.B.C.D.E.(2).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减少氨苄西林的吸收属于(分数:2.00)A.B.C.D.E.(3).甲氧氯普胺使小肠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加快属于(分数:2.00)A.B.C.D.E.(4).新霉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后者吸收减少,血浆浓度降低属于(分数:2.00)A.B.C.D.E.(5).抗生素增加口服抗凝药的抗凝血活性属于(分数
7、:2.00)A.B.C.D.E. A.相加作用 B.增强作用 C.增敏作用 D.生理性拮抗 E.药理性拮抗(分数:10.00)(1).钙增敏药增强心肌收缩力属于(分数:2.00)A.B.C.D.E.(2).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属于(分数:2.00)A.B.C.D.E.(3).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属于(分数:2.00)A.B.C.D.E.(4).组胺和肾上腺素合用属于(分数:2.00)A.B.C.D.E.(5).苯海拉明与组胺合用属于(分数:2.00)A.B.C.D.E.二、综合分析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30.00)某患者细菌感染出现高热现象,入院时已经因高热出现抽搐现象。
8、医生给予解热药物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还给予了抗生素治疗。(分数:9.00)(1).使用抗生素治疗属于(分数:3.00)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补充疗法D.替代疗法E.标本兼治(2).使用解热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属于(分数:3.00)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补充疗法D.替代疗法E.标本兼治(3).对于该患者的治疗,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分数:3.00)A.只给予解热药物即可B.只给予抗生素即可C.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比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更重要D.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属于治标,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属于治本E.医生对于该患者的治疗属于标本兼治某药物研究机构对三个新药进行
9、了降压作用研究,得到以下数据,A 药 LD 50 为 1000mg/kg,ED 50 为50mg/kg,B 药 LD 50 为 800mg/kg,ED 50 为 40mg/kg,C 药 LD 50 为 600mg/kg,ED 50 为 30mg/kg。(分数:12.00)(1).三个药物的半数有效量(分数:3.00)A.A 药最大B.B 药最大C.C 药最大D.三药一样大E.无法比较(2).三个药物的效价强度(分数:3.00)A.A 药最大B.B 药最大C.C 药最大D.三药一样大E.无法比较(3).三个药物的治疗指数(分数:3.00)A.A 药最大B.B 药最大C.C 药最大D.三药一样大E
10、.无法比较(4).三个药物的安全范围(分数:3.00)A.A 药最大B.B 药最大C.C 药最大D.三药一样大E.无法比较关于乙酰胆碱的研究曾经先后产生了三个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乙酰胆碱的研究成果在药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数:9.00)(1).乙酰胆碱为(分数:1.80)A.第一信使B.第二信使C.第三信使D.受体E.离子通道(2).乙酰胆碱可激活 M 胆碱受体,M 受体为(分数:1.80)A.G 蛋白偶联受体B.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C.酪氨酸激酶受体D.非酪氨酸激酶受体E.细胞核激素受体(3).乙酰胆碱可激活 N 胆碱受体,N 受体为(分数:1.80)A.G 蛋白偶联受体B.配体门
11、控的离子通道受体C.酪氨酸激酶受体D.非酪氨酸激酶受体E.细胞核激素受体(4).根据乙酰胆碱与受体作用情况,乙酰胆碱为(分数:1.80)A.完全激动药B.部分激动药C.反向激动药D.竞争性拮抗药E.非竞争性拮抗药(5).在乙酰胆碱中加入了竞争性拮抗药 A 和 B,发现拮抗药 A 的 pA 2 值大于拮抗药 B 的 pA 2 值,则拮抗作用(分数:1.80)A.ABB.ABC.A=BD.A 不一定等于 BE.无法判断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70.00) A.60% B.50% C.30% D.
12、10% E.3%(分数:6.00)(1).西地那非用药剂量为 25mg,服药者发生“蓝视”的比例可能为(分数:2.00)A.B.C.D.E. 解析:(2).西地那非用药剂量为 50100mg,服药者发生“蓝视”的比例可能为(分数:2.00)A.B.C.D. E.解析:(3).西地那非用药剂量超过 100mg,服药者发生“蓝视”的比例可能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同一药物剂量大小和药品不良反应密切相关,例如临床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西地那非,用药剂量为 25mg,服药者发生“蓝视”为 3%;剂量为 50mg 至 100mg 时,“蓝视”发生率上升到10%左右;服药
13、超过 100mg 的患者,可能有 50%服药者出现“蓝视”,甚至有报道西地那非可致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甚至失明。 A.个体化给药 B.恒速静脉滴注 C.静脉注射给药 D.首次剂量加倍 E.口服给药(分数:6.00)(1).普萘洛尔的需要量从 40mg 到 600mg 不等,因此应该(分数:2.00)A. B.C.D.E.解析:(2).为使血药浓度平稳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内酰胺类可以(分数:2.00)A.B. C.D.E.解析:(3).为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对安全性较大的口服药物临床上可以(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性存在差异,如不同人
14、群对普萘洛尔的需要量从 40mg 到 600mg不等,应当注意调整用量,做到个体化给药。-内酰胺类抗生素应按规定给药次数给药或者适当增加给药次数,或者恒速静脉滴注使血药浓度平稳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则更有效地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时间过长,有时可能延误治疗。因此,对安全性较大的药物临床上可采取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方法,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口服负荷剂量为常用剂量的二倍,称为首次剂量加倍,如某些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可采用负荷剂量。 A.口服制剂 B.注射剂 C.缓释剂 D.控释剂 E.靶向药物制剂(分数:6.00)(1).药物按一级速率缓慢释放,以达到较
15、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产生持久药效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药物按零级速率释放,使血药浓度稳定在有效浓度水平,产生持久药效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给药后药物可在某些器官或组织中以较高浓度分布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缓释剂是指药物按一级速率缓慢释放,以达到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产生持久药效。控释剂是指药物按零级速率释放,使血药浓度稳定在有效浓度水平,产生持久药效。靶向药物制剂(如静脉乳剂、微球制剂、脂质体制剂、磁性材料制剂、纳米粒、纳米囊、纳米球制剂、单克隆抗体制剂等)给药后药物可在某些器官或组织
16、中以较高浓度分布。 A.儿童剂量 B.老人剂量 C.特殊剂量 D.常用剂量 E.成人剂量(分数:6.00)(1).用药剂量在 14 岁以下称为(分数:2.00)A. B.C.D.E.解析:(2).用药剂量在 1416 岁间称为(分数:2.00)A.B.C.D.E. 解析:(3).用药剂量在 60 岁以上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用药剂量在 14 岁以下为儿童剂量,1416 岁间为成人剂量,60 岁以上为老人剂量。儿童剂量和老人剂量应以成人剂量为参考酌情减量。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和老人的生理功能与成人有较大差异所致。 A.可的松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卡托普利
17、 E.奎尼丁(分数:8.00)(1).患者的肝功能严重不足时,不能使用(分数:2.00)A. B.C.D.E.解析:(2).慢性肝病患者应减量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肝硬化患者应用经肝灭活的药物必须减量慎用,甚至禁用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4).给予肝脏疾病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首选(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患者的肝功能严重不足时,经肝脏代谢活化的药物如可的松、泼尼松等作用减弱,因为可的松和泼尼松均要先经肝代谢,将 11-酮基还原为烃基,成为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才能发挥作用。慢性肝病患者对利
18、多卡因、哌替啶及普萘洛尔的清除率减少 15%,肝硬化患者应用经肝灭活的药物必须减量慎用,甚至禁用,如氯霉素、甲苯磺丁脲、奎尼丁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若给予肝脏疾病患者暇用,应首选无需活化的卡托普利等。 A.高敏性 B.种族差异 C.特异质反应 D.低敏性 E.种属差异(分数:10.00)(1).有些个体对药物剂量反应非常敏感,在低于常用量下药物作用表现很强烈称为(分数:2.00)A. B.C.D.E.解析:(2).有些个体需使用高于常用量的剂量,方能出现药物效应称为(分数:2.00)A.B.C.D. E.解析:(3).不同种属动物之间对同一药物的作用和药动学有很大差异,称为(分数:2.0
19、0)A.B.C.D.E. 解析:(4).不同人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5).某些个体对药物产生不同于常人的反应,与其遗传缺陷有关称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有些个体对药物剂量反应非常敏感,即在低于常用量下药物作用表现很强烈,称之为高敏性;反之,有些个体需使用高于常用量的剂量,方能出现药物效应,称此为低敏性。不同种属动物之间对同一药物的作用和药动学有很大差异,称之为种属差异。不同人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称为种族差异。某些个体对药物产生不同于常人的反应,与其遗传缺陷有关,称为特异质反应。 A.出血 B.肝脏毒性增加
20、 C.抗凝血作用增强 D.低血糖 E.嗜睡(分数:8.00)(1).阿司匹林与甲氨蝶呤合用会引起(分数:2.00)A.B. C.D.E.解析:(2).保泰松与华法林合用会引起(分数:2.00)A. B.C.D.E.解析:(3).水合氯醛与华法林合用会引起(分数:2.00)A.B.C. D.E.解析:(4).磺胺药与甲苯磺丁脲合用会引起(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阿司匹林、保泰松、水合氯醛及磺胺药等都有蛋白置换作用。阿司匹林增加甲氨蝶呤的肝脏毒性。保泰松对华法林的蛋白置换作用使后者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明显加强,可引起出血。水合氯醛使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加强。磺胺药使甲苯磺
21、丁脲的降血糖作用加强,引起低血糖。 A.pH 的影响 B.离子的作用 C.加速胃排空的影响 D.损害肠黏膜的吸收功能 E.抗生素的间接作用(分数:10.00)(1).同服硫酸亚铁会降低多西环素的血药浓度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2).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减少氨苄西林的吸收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3).甲氧氯普胺使小肠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加快属于(分数:2.00)A.B.C. D.E.解析:(4).新霉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后者吸收减少,血浆浓度降低属于(分数:2.00)A.B.C.D. E.解析:(5).抗生素增加口服抗凝药的抗凝血活性属于(分数:2
22、.00)A.B.C.D.E. 解析:解析 硫酸亚铁中的铁离子可以与多西环素形成难溶性络合物,降低多西环素的血药浓度。碳酸氢钠呈碱性,与弱酸性药物氨苄西林同服会增加氨苄西林的解离,减少其吸收。甲氧氯普胺可通过加速胃的排空,使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加快。一些药物如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和环磷酰胺等能损害肠黏膜的吸收功能,引起药物吸收不良。新霉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后者吸收减少,血浆浓度降低。抗生素可抑制肠道细菌,而减少维生素 K 的合成,从而增加口服抗凝药的抗凝血活性。 A.相加作用 B.增强作用 C.增敏作用 D.生理性拮抗 E.药理性拮抗(分数:10.00)(1).钙增敏药增强心肌收缩力属于(分数:2.
23、00)A.B.C. D.E.解析:(2).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3).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4).组胺和肾上腺素合用属于(分数:2.00)A.B.C.D. E.解析:(5).苯海拉明与组胺合用属于(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若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称其为相加作用,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可使解热、镇痛作用相加。增强作用是指两药合用时的作用大于单用时的作用之和,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用药局部的血管收缩,减少普鲁卡因的
24、吸收,使其局麻作用延长,毒性降低,属于增强作用。增敏作用指某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近年研究的钙增敏药,作用于心肌收缩蛋白,增加肌钙蛋白 C 对 Ca 2+ 的亲和力,在不增加细胞内 Ca 2+ 浓度的条件下,增强心肌收缩力。生理性拮抗是指两个激动药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如自体活性物质组胺可作用于 H 1 组胺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肾上腺素作用于 肾上腺素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可迅速缓解休克,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组胺和肾上腺素合用则发挥生理性
25、拮抗作用。药理性拮抗是指当一种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阻止激动剂与其结合,如 H 1 组胺受体拮抗药苯海拉明可拮抗 H 1 组胺受体激动药的作用,属于药理性拮抗。二、综合分析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30.00)某患者细菌感染出现高热现象,入院时已经因高热出现抽搐现象。医生给予解热药物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还给予了抗生素治疗。(分数:9.00)(1).使用抗生素治疗属于(分数:3.00)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 C.补充疗法D.替代疗法E.标本兼治解析:解析 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属于对因治疗,指用药后能消除原发致病因子,治愈疾病的药物治疗。(2).使用解热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属于(分数:3.
26、00)A.对症治疗 B.对因治疗C.补充疗法D.替代疗法E.标本兼治解析:解析 使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属于对症治疗,指的是用药后能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3).对于该患者的治疗,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分数:3.00)A.只给予解热药物即可B.只给予抗生素即可C.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比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更重要D.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属于治标,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属于治本E.医生对于该患者的治疗属于标本兼治 解析:解析 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属于对因治疗,即治本。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属于对症治疗,即治标。对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症状,对症治疗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
27、因治疗。两种治疗应相辅相成。有时应“标本兼治”。医生对于该患者的治疗属于标本兼治。某药物研究机构对三个新药进行了降压作用研究,得到以下数据,A 药 LD 50 为 1000mg/kg,ED 50 为50mg/kg,B 药 LD 50 为 800mg/kg,ED 50 为 40mg/kg,C 药 LD 50 为 600mg/kg,ED 50 为 30mg/kg。(分数:12.00)(1).三个药物的半数有效量(分数:3.00)A.A 药最大 B.B 药最大C.C 药最大D.三药一样大E.无法比较解析:解析 ED 50 为半数有效量,A 药为 50mg/kg,最大。(2).三个药物的效价强度(分数
28、:3.00)A.A 药最大B.B 药最大C.C 药最大 D.三药一样大E.无法比较解析:解析 效价强度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或浓度的比较,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 50%效应量)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C 药的 ED 50 最小,效价强度最高。(3).三个药物的治疗指数(分数:3.00)A.A 药最大B.B 药最大C.C 药最大D.三药一样大 E.无法比较解析:解析 LD 50 与 ED 50 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三者的治疗指数皆为 20,一样大。(4).三个药物的安全范围(分数:3.00)A.A 药最大B.B 药最大C.C 药最大D.三药一样大E.无法比较 解析
29、:解析 安全范围为 ED 95 和 LD 5 之间的距离,因为不知道三药的 ED 95 和 LD 5 ,因此无法比较。关于乙酰胆碱的研究曾经先后产生了三个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乙酰胆碱的研究成果在药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数:9.00)(1).乙酰胆碱为(分数:1.80)A.第一信使 B.第二信使C.第三信使D.受体E.离子通道解析:解析 乙酰胆碱为第一信使,第一信使是指神经递质等细胞外信使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2).乙酰胆碱可激活 M 胆碱受体,M 受体为(分数:1.80)A.G 蛋白偶联受体 B.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C.酪氨酸激酶受体D.非酪氨
30、酸激酶受体E.细胞核激素受体解析:解析 M 胆碱受体属于 G 蛋白偶联受体。(3).乙酰胆碱可激活 N 胆碱受体,N 受体为(分数:1.80)A.G 蛋白偶联受体B.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D.非酪氨酸激酶受体E.细胞核激素受体解析:解析 N 胆碱受体属于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4).根据乙酰胆碱与受体作用情况,乙酰胆碱为(分数:1.80)A.完全激动药 B.部分激动药C.反向激动药D.竞争性拮抗药E.非竞争性拮抗药解析:解析 乙酰胆碱为完全激动药,其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1)。(5).在乙酰胆碱中加入了竞争性拮抗药 A 和 B,发现拮抗药 A 的 pA 2 值大于拮抗药 B 的 pA 2 值,则拮抗作用(分数:1.80)A.AB B.ABC.A=BD.A 不一定等于 BE.无法判断解析:解析 pA 2 值的大小反映竞争性拮抗药对其激动药的拮抗强度。药物的 pA 2 值越大,其拮抗作用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