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100.00) A.完全激动药 B.部分激动药 C.反向激动药 D.竞争性拮抗药 E.非竞争性拮抗药(分数:10.00)(1).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 =0,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强度达到原来水平,使 E max 下降的是(分数:2.00)A.B.C.D.E.(2).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 =0,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的是(分数:2.00)A.B.C.D.E.(3).对失活态的受体亲和力大于活化态,药物与受
2、体结合后引起与激动药相反的效应的是(分数:2.00)A.B.C.D.E.(4).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1)的是(分数:2.00)A.B.C.D.E.(5).虽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 1 的是(分数:2.00)A.B.C.D.E. A.同源脱敏 B.异源脱敏 C.受体增敏 D.受体激动 E.受体拮抗(分数:8.00)(1).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 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为(分数:2.00)A.B.C.D.E.(2).磺酰脲类使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强为(分数:2.00)A.B.C.D.E.(3).长期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异丙肾上腺素疗效逐渐减弱为(分数:2
3、.00)A.B.C.D.E.(4).维生素 A 使胰岛素受体脱敏为(分数:2.00)A.B.C.D.E. A.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B.药理作用协同 C.竞争性对抗 D.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 E.减少吸收(分数:10.00)(1).肝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C.D.E.(2).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C.D.E.(3).维生素 K 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C.D.E.(4).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C.D.E.(5).硫酸亚铁与四环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C.D.E. A.去甲肾上
4、腺素 B.吗啡 C.普鲁卡因胺 D.左旋多巴 E.对乙酰氨基酚(分数:10.00)(1).代谢物作用与母药相似的是(分数:2.00)A.B.C.D.E.(2).代谢物活性大于母药的是(分数:2.00)A.B.C.D.E.(3).代谢物作用减弱或消失的是(分数:2.00)A.B.C.D.E.(4).代谢后激活的是(分数:2.00)A.B.C.D.E.(5).转化为有毒代谢物的是(分数:2.00)A.B.C.D.E. A.耐受性 B.耐药性 C.致敏性 D.生理依赖性 E.首剂现象(分数:8.00)(1).反复使用某种抗生素,细菌可产生(分数:2.00)A.B.C.D.E.(2).哌唑嗪具有(分数
5、:2.00)A.B.C.D.E.(3).反复使用麻黄碱会产生(分数:2.00)A.B.C.D.E.(4).反复使用吗啡会出现(分数:2.00)A.B.C.D.E. A.吗啡 B.硝酸甘油 C.乙醚 D.硝苯地平 E.青霉素(分数:8.00)(1).易挥发的是(分数:2.00)A.B.C.D.E.(2).见光易分解的是(分数:2.00)A.B.C.D.E.(3).易氧化的是(分数:2.00)A.B.C.D.E.(4).水溶液中极不稳定,需临用前现配的是(分数:2.00)A.B.C.D.E. A.维生素 B B.阿司匹林 C.胰岛素 D.地西泮 E.青霉素(分数:8.00)(1).对胃肠道黏膜有刺
6、激作用,宜饭后服用的是(分数:2.00)A.B.C.D.E.(2).饭后服用增加其吸收的是(分数:2.00)A.B.C.D.E.(3).宜饭前注射的是(分数:2.00)A.B.C.D.E.(4).宜睡前服用的是(分数:2.00)A.B.C.D.E. A.快速耐受性 B.交叉耐受性 C.耐药性 D.身体依赖性 E.多重耐药(分数:10.00)(1).连续应用阿片类药物时出现(分数:2.00)A.B.C.D.E.(2).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称为(分数:2.00)A.B.C.D.E.(3).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致使化疗失败称
7、为(分数:2.00)A.B.C.D.E.(4).少数药物在短时间内,应用几次后很快产生耐受称为(分数:2.00)A.B.C.D.E.(5).化学结构类似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又对另一药物的敏感性也降低称为(分数:2.00)A.B.C.D.E. A.镇静、解痉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B.镇痛作用 C.导泻作用 D.抗心律失常作用 E.用药部位出现阻滞麻醉作用(分数:8.00)(1).硫酸镁口服产生(分数:2.00)A.B.C.D.E.(2).硫酸镁肌内或静脉注射产生(分数:2.00)A.B.C.D.E.(3).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产生(分数:2.00)A.B.C.D.E.(4).
8、利多卡因硬脊膜外注射产生(分数:2.00)A.B.C.D.E. A.氯霉素 B.四环素 C.氨茶碱 D.庆大霉素 E.吗啡(分数:10.00)(1).儿童使用易出现中枢兴奋而致惊厥的是(分数:2.00)A.B.C.D.E.(2).新生儿应用易导致灰婴综合征的是(分数:2.00)A.B.C.D.E.(3).儿童应用易造成骨骼发育障碍和牙齿黄染的是(分数:2.00)A.B.C.D.E.(4).儿童应用易造成听觉损害的是(分数:2.00)A.B.C.D.E.(5).儿童应用易导致呼吸抑制的是(分数:2.00)A.B.C.D.E. A.阿司匹林 B.琥珀胆碱 C.洋地黄 D.硝酸酯类 E.吗啡(分数:
9、10.00)(1).遗传性肥大性主动脉阻塞的患者,对其会出现异常反应的是(分数:2.50)A.B.C.D.E.(2).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服用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是(分数:2.50)A.B.C.D.E.(3).特异质个体可致呼吸麻痹甚至呼吸停止的是(分数:2.50)A.B.C.D.E.(4).缺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者不能服用的是(分数:2.50)A.B.C.D.E.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100.00) A.完全激动药 B.部分激动药 C.反向激动药 D.竞争性拮抗药 E.
10、非竞争性拮抗药(分数:10.00)(1).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 =0,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强度达到原来水平,使 E max 下降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 =0,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对失活态的受体亲和力大于活化态,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与激动药相反的效应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1)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5).虽与受体有较强的亲
11、和力,但内在活性 1 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1)的为完全激动药。虽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低(1)的为部分激动药。对失活态的受体亲和力大于活化态,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与激动药相反效应的为反向激动药。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 =0,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的为竞争性拮抗药。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 =0,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强度达到原来水平,使 E max 下降的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 =0,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强度达到原来水平,使 E
12、 max 下降的为非竞争性拮抗药。 A.同源脱敏 B.异源脱敏 C.受体增敏 D.受体激动 E.受体拮抗(分数:8.00)(1).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 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为(分数:2.00)A.B.C. D.E.解析:(2).磺酰脲类使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强为(分数:2.00)A.B.C. D.E.解析:(3).长期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异丙肾上腺素疗效逐渐减弱为(分数:2.00)A. B.C.D.E.解析:(4).维生素 A 使胰岛素受体脱敏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 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为受体增敏。
13、磺酰脲类使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强为受体增敏。长期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异丙肾上腺素疗效逐渐减弱为同源脱敏。维生素 A 使胰岛素受体脱敏为异源脱敏。 A.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B.药理作用协同 C.竞争性对抗 D.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 E.减少吸收(分数:10.00)(1).肝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 C.D.E.解析:(2).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 B.C.D.E.解析:(3).维生素 K 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C. D.E.解析:(4).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C.D. E.解析:(5).硫
14、酸亚铁与四环素合用可产生(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肝素与双香豆素均具有抗凝作用,合用可产生药理作用协同。保泰松和双香豆素合用后会竞争结合血红蛋白,前者的结合能力大于后者,最终使血液中游离的双香豆素的浓度过高,从而导致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增加,导致出血反应。维生素 K 与双香豆素结构相似,合用可产生竞争性对抗作用。苯巴比妥是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双香豆素的代谢,降低其抗凝作用。硫酸亚铁与四环素合用时,四环素可与铁络合,不利于铁的吸收。 A.去甲肾上腺素 B.吗啡 C.普鲁卡因胺 D.左旋多巴 E.对乙酰氨基酚(分数:10.00)(1).代谢物作用与母药相似的是(分数:2.0
15、0)A.B.C. D.E.解析:(2).代谢物活性大于母药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代谢物作用减弱或消失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代谢后激活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5).转化为有毒代谢物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普鲁卡因胺的代谢物与母药相似。吗啡的主要代谢产物吗啡-6-葡萄糖苷酸的镇痛活性明显强于吗啡。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物作用消失。左旋多巴脱羧后转化成多巴胺,发挥药理作用。对乙酰氨基酚有极少部分进一步代谢为有毒性的代谢中间体对乙酰苯醌亚胺,长期用药或过量中毒时,此毒性中间体可
16、致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坏死。 A.耐受性 B.耐药性 C.致敏性 D.生理依赖性 E.首剂现象(分数:8.00)(1).反复使用某种抗生素,细菌可产生(分数:2.00)A.B. C.D.E.解析:(2).哌唑嗪具有(分数:2.00)A.B.C.D.E. 解析:(3).反复使用麻黄碱会产生(分数:2.00)A. B.C.D.E.解析:(4).反复使用吗啡会出现(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反复使用某种抗生素,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称耐药性或抗药性。哌唑嗪具有首剂现象,引起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眩晕、头痛、心悸、出汗等,这是由于阻断内脏交感神经的活性使
17、静脉扩张,回心血量显著减少所致。反复使用麻黄碱会产生快速耐受性。反复使用吗啡会出现生理依赖性,又称身体依赖性。 A.吗啡 B.硝酸甘油 C.乙醚 D.硝苯地平 E.青霉素(分数:8.00)(1).易挥发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见光易分解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易氧化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水溶液中极不稳定,需临用前现配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青霉素在干粉状态下有效期为 3 年,而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需临用前现配。乙醚易挥发。维生素 c、硝酸甘油等易氧化。肾上腺素
18、、去甲肾上腺素、硝普钠、硝苯地平等易光解等。 A.维生素 B B.阿司匹林 C.胰岛素 D.地西泮 E.青霉素(分数:8.00)(1).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宜饭后服用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饭后服用增加其吸收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宜饭前注射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宜睡前服用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根据不同药物选择合理的用药时间对增强药效和减少不良反应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饭前用药吸收好,作用快,如促消化药、胃黏膜保护药、降血糖药等;饭后用药吸收较差,作用慢
19、,但有利于维生素 B,螺内酯、苯妥英钠等的吸收,也可减少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硫酸亚铁、抗酸药等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胰岛素宜饭前注射。催眠药宜在睡前服用。 A.快速耐受性 B.交叉耐受性 C.耐药性 D.身体依赖性 E.多重耐药(分数:10.00)(1).连续应用阿片类药物时出现(分数:2.00)A.B.C.D. E.解析:(2).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称为(分数:2.00)A.B.C. D.E.解析:(3).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致使化疗失败称为(分数:2.00)A.B.C.D.E. 解析:(4).少数药物在短时间
20、内,应用几次后很快产生耐受称为(分数:2.00)A. B.C.D.E.解析:(5).化学结构类似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又对另一药物的敏感性也降低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连续应用阿片类药物时出现身体依赖性,是由于反复用药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后可产生为戒断综合征。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为耐药性。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致使化疗失败的现象称为多重耐药。少数药物在短时间内,应用几次后很快产生耐受,称之为快速耐受性。化学结构类似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机体对某药产
21、生耐受性后,又对另一药物的敏感性也降低,如乙醇和巴比妥类,能产生交叉耐受性。 A.镇静、解痉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B.镇痛作用 C.导泻作用 D.抗心律失常作用 E.用药部位出现阻滞麻醉作用(分数:8.00)(1).硫酸镁口服产生(分数:2.00)A.B.C. D.E.解析:(2).硫酸镁肌内或静脉注射产生(分数:2.00)A. B.C.D.E.解析:(3).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产生(分数:2.00)A.B.C.D. E.解析:(4).利多卡因硬脊膜外注射产生(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的作用也不同。硫酸镁肌内或静脉注射时,可以产生镇静、解痉和降低颅内压的作
22、用,而口服则产生导泻作用。有较强首过效应的利多卡因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低,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很难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若为静脉注射,能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立即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若硬脊膜外注射,很少吸收,只能在用药部位产生阻滞麻醉作用。 A.氯霉素 B.四环素 C.氨茶碱 D.庆大霉素 E.吗啡(分数:10.00)(1).儿童使用易出现中枢兴奋而致惊厥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新生儿应用易导致灰婴综合征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儿童应用易造成骨骼发育障碍和牙齿黄染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儿童应用易造成
23、听觉损害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5).儿童应用易导致呼吸抑制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由于儿童血-脑屏障和脑组织发育不完善,对中枢抑制药和中枢兴奋药非常敏感,使用吗啡、哌替啶极易出现呼吸抑制,而对尼可刹米、氨茶碱、麻黄碱等又容易出现中枢兴奋而致惊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毒性极易造成听觉损害。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药物代谢和排泄的能力较低。氯霉素主要在肝脏代谢,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后因为肝脏代谢能力较低可造成灰婴综合征。儿童的骨骼、牙齿生长也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四环素类药物容易沉积于骨骼和牙齿,造成骨骼发育障碍和牙
24、齿黄染,儿童现已停用。 A.阿司匹林 B.琥珀胆碱 C.洋地黄 D.硝酸酯类 E.吗啡(分数:10.00)(1).遗传性肥大性主动脉阻塞的患者,对其会出现异常反应的是(分数:2.50)A.B.C. D.E.解析:(2).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服用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是(分数:2.50)A. B.C.D.E.解析:(3).特异质个体可致呼吸麻痹甚至呼吸停止的是(分数:2.50)A.B. C.D.E.解析:(4).缺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者不能服用的是(分数:2.50)A.B.C.D. E.解析:解析 某些个体对药物产生不同于常人的反应,与其遗传缺陷有关,称为特异质反应。某些患者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当其服用伯氨喹、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某些患者遗传性血浆胆碱酯酶活性低下,应用琥珀胆碱可致呼吸麻痹甚至呼吸停止。遗传性肥大性主动脉阻塞的患者,对洋地黄会出现异常反应。缺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者不能服用硝酸酯类和磺胺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