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及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75,分数:75.00)1.取某药物适量,加 NaOH 试液溶解后,加铁氰化钾试液与正丁醇强力振摇 2min,分层后,上面醇层显强烈的蓝色荧光。该药物应是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C C维生素 B1 D维生素 E E维生素 A2(分数:1.00)A.B.C.D.E.2.取某一维生素类药物适量,加无水乙醇溶解后,加硝酸,75加热 15min,溶液则显橙红色,该药物应为 A维生素 E B维生素 C C维生素 A D维生素 B1 E维生素类药物(分数:1.00)A.B.C.D.E.3.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
2、素 A 时,效价(IU/g)的计算公式应为(分数:1.00)A.B.C.D.E.4.中国药典(2000 年版)收载的维生素 A 是 A维生素 A 醛 B维生素 A 酸 C维生素 A 醇 D维生素 A 醋酸酯 E去氢维生素 A(分数:1.00)A.B.C.D.E.5.中国药典(2000 年版)测定维生素 B1 的方法是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碘量法 C铈量法 D非水滴定法 E溴酸钾滴定法(分数:1.00)A.B.C.D.E.6.采用第一法测定维生素 A 含量时,若 max 在 326-329nm 之间,且测得吸收度比值超过规定值的0.02时,则应 A校正吸收收度 B按 A 328(校正)=3.52
3、(2A 328-A 316-A 340)校正吸收度 C由 A 328(校正)计算()表观 D由 C( )表观计算含量 E( (分数:1.00)A.B.C.D.E.7.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采用 CarrPrice 反应鉴别维生素 A,所用试剂应为o A三氯化锑溶液o B三氯化锑氯仿溶液o C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氯仿溶液o D三氯化铝溶液o E三氯化铁试液(分数:1.00)A.B.C.D.E.8.可用于鉴别维生素 C 的试剂是o A铁氰化钾试液o B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o C发烟硝酸o D2,2,-联吡啶试液o E2,6-二氯靛酚钠(分数:1.00)A.B.C.D.E.9.维生素 A 分
4、子结构特点是具有o A六元环(环己烯)o B羟基o C酯基o D甲基o E共轭多烯侧链的环己烯(分数:1.00)A.B.C.D.E.10.若第 11 题项下得到的 A328(校正)与 A328 差值比 A328 的百分率,即A328(校正)-A328/ A 328 l00%在3%范围内,则处理方法为o A测得的 A328 必须按校正式校正o BA328 不用校正,可直接计算( (分数:1.00)A.B.C.D.E.11.中国药典(2000 年版)采用加硝酸呈色反应鉴别维生素 E 时,溶解试样的溶剂应为 A水 B乙醇 C无水乙醇 D乙醚 E无醇氯仿(分数:1.00)A.B.C.D.E.12.维生
5、素 A 含量测定的第一法选择三个测定波长的方法为 A6/7 定位法 B等吸收度法 C等波长差法 D代数法 E几何法(分数:1.00)A.B.C.D.E.13.测定维生素 A 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又称为 A三点校正法 B差示分光法 C等波长差法 D等吸收度法 E吸收系数法(分数:1.00)A.B.C.D.E.14.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原料药及其制剂时,所用指示剂应为 A酚酞指示剂 B结晶紫指示剂 C铬黑 T 指示剂 D淀粉指示剂 E碘化钾淀粉指示剂(分数:1.00)A.B.C.D.E.15.换算因数的计算公式是 (分数:1.00)A.B.C.D.E.16.中国药典(2000 年版)采用等波
6、长差法测定的维生素类药物应为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A 醇 C维生素 E D维生素 A1 E维生素 A 醋酸酯(分数:1.00)A.B.C.D.E.17.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 A 的生物效价或含量时,杂质与共存物干扰测定,为消除干扰,中国药典(2000 年版)采用 A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B三点校正法 C计算分光光度法 D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EHPLC(分数:1.00)A.B.C.D.E.18.取某药物 1 滴,加氯仿 10ml,振摇,使溶解,取出 2 滴,加氯仿 2ml 与 25%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 0.5ml,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该药物是 A维生素 E B维生素 C C维生
7、素 A D维生素 B1 E硫酸庆大霉素(分数:1.00)A.B.C.D.E.19.第二法测定维生素 A 醇的重要步骤是 A皂化 B水解 C酯化 D氧化 E纯化(分数:1.00)A.B.C.D.E.20.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鉴别维生素 Bl 的反应为 A硫色素反应 B荧光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显色反应 E配位反应(分数:1.00)A.B.C.D.E.21.以下药物无明显紫外吸收者为 A维生素 C 溶液 B维生素 B1 酸性溶液 C异戊巴比妥的酸性溶液 D维生素 E 的正己烷溶液 E维生素 A 的异丙醇溶液(分数:1.00)A.B.C.D.E.22.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 A 醋酸酯含量
8、时,校正 A328 所应采用的公式为 (分数:1.00)A.B.C.D.E.23.维生素 B1 在碱性溶液中,被铁氰化钾氧化成溶于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物质是 A荧光黄 B荧光素 C硫色素 D硫喷安 E醌式结构(分数:1.00)A.B.C.D.E.24.维生素 A 含量测定的第二法适用于测定 A维生素 A 醋酸酯含量 B维生素 A 氧化物含量 C维生素 A 中间体含量 D去水维生素 A 含量 E维生素 A 醇含量(分数:1.00)A.B.C.D.E.25.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的含量时,每 1ml 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维生素 C 的毫克数为(维生素 C 的分子量为 17613,与碘的摩
9、尔比为 1:2) A17.613mg B8.806mg C5.871mg D4.403mg E2.201mg(分数:1.00)A.B.C.D.E.26.某维生素类药物在三氯醋酸或盐酸存在下,经水解、脱羧、失水变为糠醛,加吡咯,加热至 50即产生蓝色,该药物应为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C C维生素 B1 D维生素 E E维生素 D(分数:1.00)A.B.C.D.E.27.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测定维生素 A 含量的方法是 A三氯化锑比色法 BHPLC C反相纸色谱法 D柯柏反应比色法 E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数:1.00)A.B.C.D.E.28.维生素 E 中的特殊杂质应为 A-维生素
10、 E B生育酚 C-维生素 E D-维生素 E E-维生素 E(分数:1.00)A.B.C.D.E.29.维生素 A 不溶于以下哪种溶剂 A乙醚 B氯仿 C乙醇 D水 E环己烷(分数:1.00)A.B.C.D.E.30.维生素 Bl 又称为 A盐酸硫胺 B盐酸硫素 C视网膜醇 D抗坏血酸 E生育酚(分数:1.00)A.B.C.D.E.31.IU/g 维生素 A=( (分数:1.00)A.B.C.D.E.32.第二法测定维生素 A 醇的校正公式是 AA328(校正)=3.2(2A328-A316-A340) BA325(校正)=6.15 A325-2.55 A310-4.60 A334 C( )
11、表观=A/CL DF效价(IU/g)/( )表观 EIU/g 二( (分数:1.00)A.B.C.D.E.33.非水滴定法测定维生素 B1 含量时,1mol 的维生素 B1 应消耗高氯酸的摩尔数是 Almol B2mol C3mol D4mol E1/2mol(分数:1.00)A.B.C.D.E.34.中国药典(2000 年版)收载的维生素 C 原料、维生素 C 片、维生素 C 泡腾片、维生素 C 颗粒剂、维生素 C 钙、维生素 C 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A铈量法 B碘量法 CHPLC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配位滴定法(分数:1.00)A.B.C.D.E.35.GC 测定维生素 E 含量时,其
12、采用的具体方法为 A外标法 B内标法 C内标加校正因子法 D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E面积归一化法(分数:1.00)A.B.C.D.E.36.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 A 含量时,计算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百分含量的公式为(分数:1.00)A.B.C.D.E.37.JP(14)采用 HPLC 测定维生素 E 含量时的具体方法为 A对照品对照法 B内标法 C面积归一化法 D保留时间法 E内标加校正因子法(分数:1.00)A.B.C.D.E.38.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测定维生素 A 醇含量的方法为 A代数法 B等吸收度法 C吸收系数法 D对照品对照法 E分光光度法(分数:1
13、.00)A.B.C.D.E.39.中国药典(2000 年版)采用第一法测定维生素 A 含量时,若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 范围内,并由第 15 题项下计算出的吸收度比值的差值均不超过002,则于 328nm 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A328)则应 A直接代入 A328/(CL)计算 B直接代入 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计算 C不能用本法,应改用第二法测定含量 D不能用本法,应改用皂化法测定含量 E应按 A325(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n 进行校正后计算 (分数:1.00)A.B.C.D.E.40.中国药典表示维生素 A
14、的生物效价为 A单位 BIU C% D单位/克 EIU/ml(分数:1.00)A.B.C.D.E.41.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 A 含量时的换算因数(1900 或 1830)是表示 AIU/g B效价(IU/gg C效价(IU/g)/ (max) D效价(1U/g)/Amax E (分数:1.00)A.B.C.D.E.42.取某一维生素类药物约 5mg,加氢氧化钠试液 25ml 溶解后,加铁氰化钾试液 05ml 与正丁醇 5ml,强力振摇2min,放置使分层,上面的醇层显强烈的蓝色荧光。加酸使成酸性,荧光即消失。再加碱使成碱性,荧光又显出。该药物为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E C维生素 Bl D
15、维生素 A E维生素 B2(分数:1.00)A.B.C.D.E.43.维生素 A 分子结构中具特性的部分是 A共轭多烯侧链 B环己烯 C醇羟基 D甲基 E酯基(分数:1.00)A.B.C.D.E.44.维生素 A 与三氯化锑的呈色反应,其生成物的颜色为 A蓝色 B紫红色 C蓝色渐变成紫红色 D黄色 E黄色变成桃红色(分数:1.00)A.B.C.D.E.45.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采用第一法测定维生素 A 醋酸酯含量时,于 300、316、328、340、360nm 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并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 328nm。计算各波长下的吸收度与 328nm 波长下吸收度比值后,分别与中国
16、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比值比较,若计算测定结果时直接用于 328nm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其差值分别不得超过 A0.02 B0.2 C2.0 D0.01 E0.04(分数:1.00)A.B.C.D.E.46.以下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中,不依据药物还原性者为 A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的含量 B硫色素反应鉴别维生素 B1 C硝酸反应鉴别维生素 E DGC 测定维生素 E 的含量 E铈量法测定维生素 E 的含量或检查维生素 E 中游离维生素 E 的限量(分数:1.00)A.B.C.D.E.47.取某药物适量,加水使溶解,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银的黑色沉淀。该药物是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E C维生素
17、 B1 D维生素 C E炔雌醇(分数:1.00)A.B.C.D.E.48.某药物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氯仿或乙醚等有机溶剂,该药物应是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A C维生素 B1 D盐酸氯丙嗪 E盐酸吗啡(分数:1.00)A.B.C.D.E.49.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维生素 A 的含量表示方法为 A百分含量(g/ml) B单位含量 C百万分之几 D百分含量(g/g) E生物效价国际单位(IU/g)(分数:1.00)A.B.C.D.E.50.每 1 国际单位维生素 A 醋酸酯相当于本品的重量为 A0.344mg B0.344g C0.344ng D0.300g E0.300mg(
18、分数:1.00)A.B.C.D.E.51.维生素 C 中铁的检查方法如下:取样品 50g 两份,分别置于 25ml 量瓶中,一份用 01mol/L HNO3 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供试液(B);另一份加入标准铁溶液(001mgFe/ml)10ml 后,用 0.1mol/L HN03 液稀至刻度,作对照液(A),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于 2483nm 波长处分别测定(B)与(A)的读数为(b)与(a),b 应小于(a-b)。其杂质铁的限量是 A0.0001% B0.0002% C0.0003% D0.0004% E0.0005%(分数:1.00)A.B.C.D.E.52.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19、及其制剂时,溶液需成弱酸性,此时应用的酸为 A醋酸 B盐酸 C稀盐酸 D稀醋酸 E稀硫酸(分数:1.00)A.B.C.D.E.53.检查维生素 E 中的特殊杂质-生育酚时,所采用检查方法为 AHPLC BTLC C硫酸铈滴定法(二苯胺为指示剂) D双相酸碱滴定法(甲基橙为指示剂) E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数:1.00)A.B.C.D.E.54.利用药物分子的极性而设计出的含量测定或鉴别试验方法为 AGC BKober 反应比色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红外分光光度法 E旋光度法(分数:1.00)A.B.C.D.E.55.维生素 A 含量的效价(IU/g)系指 A每 1 克维生素 A 药物中所含维生素
20、 A 的量 B每 1 克药物制剂所含维生素 A 的效价 C每克供试药品中所含维生素 A 的国际单位 D每克供试药品中所含维生素 A 的国内单位 E每克供试药品中所含被测药物的含量(分数:1.00)A.B.C.D.E.56.维生素 C 的测定方法应采用 A高锰酸钾法 B溴量法 C碘量法 D铈量法 E2,6-二氯靛酚法(分数:1.00)A.B.C.D.E.57.维生素 C 的分子结构特性部分是 A类似糖的结构 B二烯醇 C羰基 D内酯环 E多羟基(分数:1.00)A.B.C.D.E.58.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鉴别某维生素类药物的方法为:取维生素类某药物 02g,加水 lOml 溶解。取该
21、溶液 5ml,加 2,6-二氯靛酚钠试液 12 滴,试液的颜色即清失。该药物应为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A1 C维生素 Bl D维生素 E E维生素 B12(分数:1.00)A.B.C.D.E.59.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检查维生素 C 中铜与铁的方法是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可见分光光度法 DTLC E荧光分析法(分数:1.00)A.B.C.D.E.60.每 1 国际单位维生素 A 醇相当于本品的重量为 A0.344g B0.300g C0.344mg D0.344ng E0.300mg(分数:1.00)A.B.C.D.E.61.鉴别维生素 A 所用试剂是 A发
22、烟硝酸 B联吡啶 C三氯化铁试液 D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 E2,6-二氯靛酚钠试液(分数:1.00)A.B.C.D.E.62.JP(14)采用 HPLC 对照品对照法测定维生素 E 含量的计算公式应为(分数:1.00)A.B.C.D.E.63.维生素 A 测定的第一法适用于测定 A溶剂油的含量 B维生素 A 与溶剂油的总量 C维生素 A 醛含量 D维生素 A 醋酸酯含量 E维生素 A 醇含量(分数:1.00)A.B.C.D.E.64.若A328(校正)-A328/ A 328 100%所得值小于-15%或大于+3%,此时处理的方法是 A改用第二法进行测定 B按 A325(校正):6.815 A3
23、25-2.555 A310-4.260A334 式校正 C按 A328(校正):3.52(2A 328-A316-A340) D不用校正,可直接用于测定 E色谱法分除未皂化部分后再测定(分数:1.00)A.B.C.D.E.65.中国药典(2000 年版)采用第二法测定维生素 A 醇的含量时,若测得吸收度 A32s 需要进行校正时,应采用的校正公式为 (分数:1.00)A.B.C.D.E.66.采用第一法测定维生素 A 含量时,若 max 在326329nm 之间,且测得吸收度比值不超过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值的002,计算含量应按 (分数:1.00)A.B.C.D.E.67.中国药典(
24、2000 年版)规定维生素 E 中特殊杂质-生育酚的检查如下:取本品 0.10g,加无水乙醇 5ml 溶解后,加二苯胺试液 1 滴,用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不得超过 1.0mI。计算维生素 E 中生育酚的限量为(生育酚的分子量为 430.0,生育酚与硫酸铈的摩尔比为 1:2) A4.0% B2.5% C8.0% D4.0% E1.8%(分数:1.00)A.B.C.D.E.68.1ml 高氯酸滴定液相当于维生素 B1 的量应是(维生素 B1的分子量为 33727) A3373mg B6746mg C1686mg D843mg E33
25、73mg(分数:1.00)A.B.C.D.E.69.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时,加新沸过放冷的水溶解样品与加稀醋酸酸化被滴定溶液的目的应为 A使碘氧化维生素 C 的速度加快 B使滴定终点易观察 C使碘滴定液稳定 D使维生素 C 易被空气氧化 E使维生素 C 不被分解破坏(分数:1.00)A.B.C.D.E.70.维生素 B1 的硫色素反应是基于 A维生素 B1 分子结构中的噻唑杂环 B分子结构中的嘧啶杂环 C分子结构中的季铵盐 DCl-的特性 E维生素 B1 的还原性(分数:1.00)A.B.C.D.E.71.目前各国药典测定维生素 A 的生物效价的方法是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可见分光光度法 CHPLC D反相 HPLC E反相离子对 HPLC(分数:1.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