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2 及答案解析(总分:2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1,分数:2.00)患者,女性,烧伤后继发医院内感染,伤口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发现:血平板上培养物呈迁徒扩散生长,麦康凯琼脂上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分数:2.00)(1).引起继发感染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变形杆菌属 B.摩根菌属 C.普罗威登斯菌属 D.埃希菌属 E.葡萄球菌属(分数:1.00)A.B.C.D.E.(2).如果无法准确判断病原菌是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或摩根菌属中的一种,则用生化特征进行辅助判断,最合理的组合项是 A.硫化氢和鸟氨酸脱羧酶 B.氧化酶和动力 C.
2、氧化酶和硫化氢 D.鸟氨酸脱羧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 E.靛基质和尿素酶(分数:1.00)A.B.C.D.E.二、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4,分数:5.00) A.褐色 B.黑色 C.粉红色 D.绿色 E.红色(分数:1.00)(1).立克次体经过吉姆尼茨(Gimenez)染色法后其颜色呈(分数:0.50)A.B.C.D.E.(2).立克次体经过吉姆尼茨(Gimenez)染色法后其背景为(分数:0.50)A.B.C.D.E. A.淡水螺 B.淡水虾 C.溪蟹、蜊蛄 D.猫、狗 E.鼠(分数:1.50)(1).并殖吸虫的第一宿主是(分数:0.50)A.B.C.D.E.(2).并殖吸虫的第二宿主是(
3、分数:0.50)A.B.C.D.E.(3).华支睾吸虫的储存宿主是(分数:0.50)A.B.C.D.E. A.K抗原 B.H抗原 C.Vi抗原 D.O抗原 E.M抗原(分数:1.00)(1).脂多糖是(分数:0.50)A.B.C.D.E.(2).鞭毛素是(分数:0.50)A.B.C.D.E. A.霍乱弧菌培养 B.破伤风杆菌培养 C.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D.钩端螺旋体培养 E.白喉棒状杆菌培养(分数:1.50)(1).庆大霉素培养基(分数:0.50)A.B.C.D.E.(2).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分数:0.50)A.B.C.D.E.(3).巧克力血琼脂平板(分数:0.50)A.B.C.D.E.三
4、、B多选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1.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Ig包括 A.IgL B.IgG C.IgM D.IgA E.IgD(分数:1.00)A.B.C.D.E.2.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的形态为 A.蝌蚪形 B.微球形 C.杆状 D.丝形 E.双球形(分数:1.00)A.B.C.D.E.3.细菌的 3种基本形态是 A.螺杆菌 B.球菌 C.杆菌 D.链球菌 E.螺形菌(分数:1.00)A.B.C.D.E.4.细菌的变异根据基因结构是否发生改变可分为 A.结构变异 B.耐药性变异 C.表型变异 D.基因型变异 E.菌落变异(分数:1.00)A.B.C.D.E.5.沙门菌属的抗原构
5、造有 A.M抗原 B.H抗原 C.Vi抗原 D.N抗原 E.O抗原(分数:1.00)A.B.C.D.E.6.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 A.持续高热 B.相对缓脉 C.肝、脾增大 D.皮肤出现玫瑰疹 E.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变(分数:1.00)A.B.C.D.E.7.细菌中含有异染颗粒的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鼠疫耶尔森菌 C.葡萄球菌 D.炭疽芽胞杆菌 E.结核分枝杆菌(分数:1.00)A.B.C.D.E.8.常用于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方法是 A.鸡胚培养 B.血琼脂培养 C.小鼠培养 D.细胞培养 E.液体培养基培养(分数:1.00)A.B.C.D.E.9.大肠埃希菌感染后可表现为 A.急性尿路感
6、染 B.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 C.胆道感染症状 D.肠道感染症状 E.脓毒血症(分数:1.00)A.B.C.D.E.10.动物实验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的主要用途是 A.分离和鉴定细菌 B.测定细菌毒力 C.制备免疫血清 D.制备抗生素 E.制备类毒素(分数:1.00)A.B.C.D.E.11.细菌外毒素包括 A.神经毒素 B.细胞毒素 C.肠毒素 D.类毒素 E.细菌素(分数:1.00)A.B.C.D.E.1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鞭毛 D.性菌毛 E.普通菌毛(分数:1.00)A.B.C.D.E.13.人畜共患病包括 A.钩端螺旋体病 B.梅毒 C.淋病 D.猩红热
7、E.鹦鹉热(分数:1.00)A.B.C.D.E.14.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衣原体 E.真菌(分数:1.00)A.B.C.D.E.15.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可见于 A.菌株发生耐药性变异 B.免疫功能低下 C.寄生部位的改变 D.菌株发生毒力变异 E.菌群失调(分数:1.00)A.B.C.D.E.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2 答案解析(总分:2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1,分数:2.00)患者,女性,烧伤后继发医院内感染,伤口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发现:血平板上培养物呈迁徒扩散生长,麦康凯琼脂上形成不发酵乳糖
8、菌落。(分数:2.00)(1).引起继发感染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变形杆菌属 B.摩根菌属 C.普罗威登斯菌属 D.埃希菌属 E.葡萄球菌属(分数:1.00)A. B.C.D.E.解析:(2).如果无法准确判断病原菌是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或摩根菌属中的一种,则用生化特征进行辅助判断,最合理的组合项是 A.硫化氢和鸟氨酸脱羧酶 B.氧化酶和动力 C.氧化酶和硫化氢 D.鸟氨酸脱羧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 E.靛基质和尿素酶(分数:1.00)A. B.C.D.E.解析:二、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4,分数:5.00) A.褐色 B.黑色 C.粉红色 D.绿色 E.红色(分数:1.00)(1).
9、立克次体经过吉姆尼茨(Gimenez)染色法后其颜色呈(分数:0.50)A.B.C.D.E. 解析:立克次体革兰染色阴性,但一般着染不明显,因此常用 Gimenez、Giemsa 或 Macchiavello法染色,其中以 Gimenez法最好。该法着染后,除恙虫病立克次体呈暗红色外,其他立克次体均呈鲜红色。(2).立克次体经过吉姆尼茨(Gimenez)染色法后其背景为(分数:0.50)A.B.C.D. E.解析:立克次体经过吉姆尼茨(Gimenez)染色法后其背景为绿色。 A.淡水螺 B.淡水虾 C.溪蟹、蜊蛄 D.猫、狗 E.鼠(分数:1.50)(1).并殖吸虫的第一宿主是(分数:0.50
10、)A. B.C.D.E.解析:并殖吸虫的第一宿主是淡水螺。毛蚴侵入淡水螺体内,经胞细长、母雷细长、子雷蚴的发育和增殖阶段最形成微尾蚴,从螺体逸出后侵入第二宿主。(2).并殖吸虫的第二宿主是(分数:0.50)A.B.C. D.E.解析:并殖吸虫的微尾蚴,从螺体逸出后侵入溪蟹和蜊蛄体内,形成囊蚴。若被人食用,即可感染。(3).华支睾吸虫的储存宿主是(分数:0.50)A.B.C.D. E.解析:人是华支睾吸虫的终宿主,猫、狗、猪、鼠等多种肉食或杂食动物均可为贮存宿主。 A.K抗原 B.H抗原 C.Vi抗原 D.O抗原 E.M抗原(分数:1.00)(1).脂多糖是(分数:0.50)A.B.C.D. E
11、.解析:O 抗原,即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种属特异性。(2).鞭毛素是(分数:0.50)A.B. C.D.E.解析:H 抗原位于鞭毛上,是鞭毛素。 A.霍乱弧菌培养 B.破伤风杆菌培养 C.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D.钩端螺旋体培养 E.白喉棒状杆菌培养(分数:1.50)(1).庆大霉素培养基(分数:0.50)A. B.C.D.E.解析:庆大霉素培养基是霍乱弧菌的强选择培养基,可抑制标本中其他杂菌的生长而对霍乱弧菌无抑制。(2).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分数:0.50)A.B.C.D.E. 解析:白喉杆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或生长不良,常用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3).巧
12、克力血琼脂平板(分数:0.50)A.B. C.D.E.解析:破伤风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可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三、B多选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1.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Ig包括 A.IgL B.IgG C.IgM D.IgA E.IgD(分数:1.00)A.B. C. D. E. 解析:特异性 B细胞经过抗原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过程成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包括 IgG、IgM、IgA、IgD 和 IgE5类。2.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的形态为 A.蝌蚪形 B.微球形 C.杆状 D.丝形 E.双球形(分数:1.00)A. B. C.D. E.解析:电
13、子显微镜下,噬菌体有 3种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3.细菌的 3种基本形态是 A.螺杆菌 B.球菌 C.杆菌 D.链球菌 E.螺形菌(分数:1.00)A.B. C. D.E. 解析:4.细菌的变异根据基因结构是否发生改变可分为 A.结构变异 B.耐药性变异 C.表型变异 D.基因型变异 E.菌落变异(分数:1.00)A.B.C. D. E.解析:细菌的变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细菌的变异可分为基因型变异与表型变异。基因型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表型变异是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5.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有 A
14、.M抗原 B.H抗原 C.Vi抗原 D.N抗原 E.O抗原(分数:1.00)A.B. C. D.E. 解析: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主要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 2种,少数菌具有表面抗原,功能与大肠埃希菌的 K抗原相似,一般认为与毒力有关,故称 Vi抗原。6.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 A.持续高热 B.相对缓脉 C.肝、脾增大 D.皮肤出现玫瑰疹 E.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变(分数:1.00)A. B. C. D. E.解析:伤寒患者症状明显,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大及全身中毒症状,部分病例皮肤出现玫瑰疹,但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7.细菌中含有异染颗粒的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鼠疫耶尔森菌
15、C.葡萄球菌 D.炭疽芽胞杆菌 E.结核分枝杆菌(分数:1.00)A. B. C.D.E. 解析:8.常用于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方法是 A.鸡胚培养 B.血琼脂培养 C.小鼠培养 D.细胞培养 E.液体培养基培养(分数:1.00)A. B.C. D. E.解析:9.大肠埃希菌感染后可表现为 A.急性尿路感染 B.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 C.胆道感染症状 D.肠道感染症状 E.脓毒血症(分数:1.00)A. B.C. D. E.解析:大肠埃希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污染下尿道是引起急性肾盂。肾炎的重要原因,常由O4、O6、O75 等血清型引起;阑尾穿孔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均可引起腹腔脓肿;胆
16、道感染常发生于胆道结石、胆石梗阻者;该菌还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病原体之一,大多发生于医院内感染。10.动物实验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的主要用途是 A.分离和鉴定细菌 B.测定细菌毒力 C.制备免疫血清 D.制备抗生素 E.制备类毒素(分数:1.00)A. B. C. D.E.解析:动物实验是细菌学检验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主要用途是分离和鉴定病原菌,测定细菌的毒力,制备免疫血清以及鉴定生物制品的安全和毒性试验等。11.细菌外毒素包括 A.神经毒素 B.细胞毒素 C.肠毒素 D.类毒素 E.细菌素(分数:1.00)A. B. C. D.E.解析:1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鞭毛
17、 D.性菌毛 E.普通菌毛(分数:1.00)A. B. C.D.E.解析:13.人畜共患病包括 A.钩端螺旋体病 B.梅毒 C.淋病 D.猩红热 E.鹦鹉热(分数:1.00)A. B.C.D.E. 解析:14.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衣原体 E.真菌(分数:1.00)A. B.C. D. E. 解析: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螺旋体、衣原体和真菌等。病毒直径很小,常以纳米计,必须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15.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可见于 A.菌株发生耐药性变异 B.免疫功能低下 C.寄生部位的改变 D.菌株发生毒力变异 E.菌群失调(分数:1.00)A.B. C. D.E. 解析:在正常条件下,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口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都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寄居。这些菌群对宿主一般无害,甚至有益,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寄居部位发生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