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 7-1 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2,分数:84.00)1.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 H0 为(分数:2.00)A.差值的中位数为 0B.差值的中位数不为 0C.差值的均数为 0D.差值的均数不为 0E.以上都不对2.两随机变量作相关分系,相关系数 r 并经假设检验 p,则 水准上认为两变量间(分数:2.00)A.不存在因果关系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不存在曲线关系E.以上都不对3.相关分析中,对相关系数作假设检验,H0 是(分数:2.00)A.0B.0C.0D.0E.M=04.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
2、程的原则是(分数:2.00)A.各观察点与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和最小B.各观察点与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C.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和最小D.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E.以上都不对5.直线回归中,如果 r 乘不为 0 和 1 的常数,则有(分数:2.00)A.截距改变B.回归系数改变C.两者都改变D.两者都不变E.不能确定6.婴儿死亡率是(分数:2.00)A.某年活产儿中不满 28 天婴儿的死亡频率B.某年活产儿中不满 30 天婴儿的死亡频率C.某年活产儿中不满 31 天婴儿的死亡频率D.某年活产儿中不满半岁婴儿的死亡频率E.某年活产儿中不满 1 周岁婴儿的死亡频率7.下列哪指标
3、受年龄构成影响(分数:2.00)A.总和生育率B.围产儿死亡率C.总生育率D.终生生育率E.期望寿命8.两随机变量作相关分系,相关系数 r0.98,则认为(分数:2.00)A.存在因果关系B.存在线性关系C.存在高度紧密的线性关系D.尚需作假设检验,才能确定两变量间有无线性相关E.存在数量关系9.一般情况下,在相同条件下抽样误差最大的是(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不一定10.对手术后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下列属于终点事件的是(分数:2.00)A.观察病人死亡B.观察病人联系不上C.观察病人死于肺癌D.观察病人死于肺部疾病E.以上都不对11.两组资料
4、中,回归系数 b 较大的一组(分数:2.00)A.r 较大B.r 较小C.直线更陡D.两变量关系越密E.两变量关系越不密切12.描述病程较长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应用(分数:2.00)A.发病率B.生存率C.治愈率D.某病构成百分比E.患病率13.要考查血铅和发铅的关系,宜绘制(分数:2.00)A.百分条图B.统计地图C.直方图D.线图E.散点图14.单向有序资料作秩和检验时,其计算的统计量不经过校正则(分数:2.00)A.结果易不拒绝 H0B.结果易接受 H1C.对结果没影响D.计算的统计量值比经校正的大E.计算的统计量值比经校正的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15.老年人口系数是指(分数
5、:2.00)A.65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B.60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C.55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D.70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E.75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16.寿命表可分为两类(分数:2.00)A.现时寿命表和完全寿命表B.完全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C.现时寿命表和定群寿命表D.完全寿命表和定群寿命表E.现时寿命表和简略寿命表17.已知两个样本的 b1=b2,则有(分数:2.00)A.n1=n2B.r1r2C.tr1=tr2D.tb2=tr2E.tb1=tb218.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分数:2.00)A.处理因素B.受试对象C.实验效应D.A、B、C 三个都是E.A、B、C 三个都不是19.要描
6、述肝癌在某地区的分布情况,宜绘制(分数:2.00)A.百分条图B.统计地图C.直方图D.线图E.散点图20.方差分析中的条件(分数:2.00)A.必须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B.各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C.方差齐D.A、B、C 三个都是E.A、B、C 三个都不是21.四格表如有一个实际数1,分析时(分数:2.00)A.就不能作 x2 检验B.就必须用校正 x2 检验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 x2 检验D.一定可作一般四格表的 x2 检验E.只能用精确概率法22.要进行配对 t 检验时,要求(分数:2.00)A.两样本方差齐B.两样本来自正态总体C.两样本量均必须大于 50D.差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7、E.不需要以上任何条件23.在进行 t 检验时,p 值和 值的关系(分数:2.00)A.P 值是研究者事先确定的B.P 值和 值意义相同,且数值一定相等C.P 值和 值意义相同,且数值不等D.P 值和 值意义不同,且数值不等E. 值是研究者事先确定的24.下列不属于 Possion 分布的是(分数:2.00)A.单位时间放射性脉冲数B.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粉尘数C.稀有野生动物的分布D.每升水中的大肠杆菌数E.钉螺在繁殖期的分布25.第一类错误是指(分数:2.00)A.拒绝实际上成立的 H0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 H0C.拒绝实际成立的 H1D.接受实际成立的 H0E.以上都不对26.两个率比较时
8、,什么情况下只能用确切概率法(分数:2.00)A.出现实际数1 的格子且样本总例数40B.样本总例数40C.出现理论数1 的格子D.出现理论数1 的格子或样本总例数40E.出现理论数1 的格子且样本总例数4027.在应用 Wileoxon 符号轶和检验时,如果 H1 成立则(分数:2.00)A.正秩和的绝对值一定远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B.正秩和的绝对值一定远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C.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D.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E.以上都不对28.四格表 x2 检验用于(分数:2.00)A.两个均数比较B.两个率比较C.率的统计描述D.多个率的比较E.以上都不对29.要比较甲乙两地某病的患病率(患
9、病率受性别影响),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其标准构成应选择(分数:2.00)A.甲地的年龄构成B.乙地的年龄构成C.甲地和乙地合并的年龄构成D.甲地和乙地合并的性别构成E.有代表性、较稳定、较大的人群的年龄构成30.在应用完全随机设计两独立样本比较的 Wilcoxon 秩和检验对两个样本(样本例数不等)进行比较时,取哪组秩和为统计量(分数:2.00)A.T 值小的组B.T 值大组C.样本量大的组D.样本量小的组E.任选一组31.方差分析时,所谓的方差齐是指(分数:2.00)A.样本的方差相差很远B.样本的方差相近C.样本的总体均数相等D.样本的方差不相等E.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32.完全随机设
10、计的方差分析所计算的 F 值(分数:2.00)A.一定等于 1B.一定大于 1C.一定小于 1D.一定大于 0E.一定小于 033.通过平方根反正弦转化可改善以下何种类型资料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分数:2.00)A.对称分布B.普哇松分布C.百分比数据D.对数正态资料E.标准差和均数成比例资料34.下列何种情况不能用/检验(分数:2.00)A.多个均数比较B.多个率比较C.构成比比较D.拟合优度检验E.关联性分析35.在同一总体内随机抽取两个样本,要判断相应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分数:2.00)A.必须作成组 t 检验B.必须作方差分析C.必须先检验两样本方差是否齐后,作成组 t 检验D.必须先检
11、验两样本方差是否齐后,作方差分析E.没必要作统计检验36.要比较 3 组连续变量资料,但它们的分布不清,应选用(分数:2.00)A.t 检验B.u 检验C.Wilcoxon 秩和检验D.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E.K-W 检验37.RxC 表 X2 检验自由度为(分数:2.00)A.1B.R+C-1C.RC-1D.(R-1)(C-1)E.以上都不对38.两个样本均数比较 t 检验(=0.05),当“拒绝 H0,接受 H1“时,P 越小(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两样本的均数差别越显著D.两总体的均数差别越显著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39.以下何
12、种情况进行单侧检验(分数:2.00)A.已知 A 药肯定优于 B 药B.当不能明确是 A 药好还是 B 药好C.已知 A 药一定不会比 B 药差D.知 A 药与 B 药差不多E.以上都不行40.用校正四格表 x2 检验计算公式的条件是(分数:2.00)A.实际数均5B.理论数均5C.实际数5 和样本总例数40D.有出现 5理论数1 的格子,且样本总例数40E.以上都不对41.四个样本率比较,样本总例数为 100,作 x2 检验,其自由度为(分数:2.00)A.1B.99C.96D.4E.342.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 12(分数:2.00)A.用单侧检验B.用双侧检验C.用配对 t 检验D.用
13、成组 t 检验E.不必检验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 7-1 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2,分数:84.00)1.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 H0 为(分数:2.00)A.差值的中位数为 0 B.差值的中位数不为 0C.差值的均数为 0D.差值的均数不为 0E.以上都不对解析:2.两随机变量作相关分系,相关系数 r 并经假设检验 p,则 水准上认为两变量间(分数:2.00)A.不存在因果关系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不存在曲线关系E.以上都不对解析:3.相关分析中,对相关系数作假设检验,H0 是(分数:2.00)A.0B.0 C.0D.
14、0E.M=0解析:4.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分数:2.00)A.各观察点与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和最小B.各观察点与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和最小D.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E.以上都不对解析:5.直线回归中,如果 r 乘不为 0 和 1 的常数,则有(分数:2.00)A.截距改变B.回归系数改变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变E.不能确定解析:6.婴儿死亡率是(分数:2.00)A.某年活产儿中不满 28 天婴儿的死亡频率B.某年活产儿中不满 30 天婴儿的死亡频率C.某年活产儿中不满 31 天婴儿的死亡频率D.某年活产儿中不满半岁婴儿的死
15、亡频率E.某年活产儿中不满 1 周岁婴儿的死亡频率 解析:7.下列哪指标受年龄构成影响(分数:2.00)A.总和生育率B.围产儿死亡率C.总生育率 D.终生生育率E.期望寿命解析:8.两随机变量作相关分系,相关系数 r0.98,则认为(分数:2.00)A.存在因果关系B.存在线性关系C.存在高度紧密的线性关系D.尚需作假设检验,才能确定两变量间有无线性相关 E.存在数量关系解析:9.一般情况下,在相同条件下抽样误差最大的是(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E.不一定解析:10.对手术后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下列属于终点事件的是(分数:2.00)A.观察病人
16、死亡B.观察病人联系不上C.观察病人死于肺癌 D.观察病人死于肺部疾病E.以上都不对解析:11.两组资料中,回归系数 b 较大的一组(分数:2.00)A.r 较大B.r 较小C.直线更陡 D.两变量关系越密E.两变量关系越不密切解析:12.描述病程较长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应用(分数:2.00)A.发病率B.生存率C.治愈率D.某病构成百分比E.患病率 解析:13.要考查血铅和发铅的关系,宜绘制(分数:2.00)A.百分条图B.统计地图C.直方图D.线图E.散点图 解析:14.单向有序资料作秩和检验时,其计算的统计量不经过校正则(分数:2.00)A.结果易不拒绝 H0 B.结果易
17、接受 H1C.对结果没影响D.计算的统计量值比经校正的大E.计算的统计量值比经校正的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解析:15.老年人口系数是指(分数:2.00)A.65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 B.60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C.55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D.70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E.75 岁人口数/人口总数解析:16.寿命表可分为两类(分数:2.00)A.现时寿命表和完全寿命表B.完全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C.现时寿命表和定群寿命表 D.完全寿命表和定群寿命表E.现时寿命表和简略寿命表解析:17.已知两个样本的 b1=b2,则有(分数:2.00)A.n1=n2B.r1r2C.tr1=tr2D.tb2=tr2 E.
18、tb1=tb2解析:18.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分数:2.00)A.处理因素B.受试对象C.实验效应D.A、B、C 三个都是 E.A、B、C 三个都不是解析:19.要描述肝癌在某地区的分布情况,宜绘制(分数:2.00)A.百分条图B.统计地图 C.直方图D.线图E.散点图解析:20.方差分析中的条件(分数:2.00)A.必须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B.各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C.方差齐D.A、B、C 三个都是E.A、B、C 三个都不是解析:21.四格表如有一个实际数1,分析时(分数:2.00)A.就不能作 x2 检验B.就必须用校正 x2 检验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 x2 检验 D.一定可作
19、一般四格表的 x2 检验E.只能用精确概率法解析:22.要进行配对 t 检验时,要求(分数:2.00)A.两样本方差齐B.两样本来自正态总体C.两样本量均必须大于 50D.差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E.不需要以上任何条件解析:23.在进行 t 检验时,p 值和 值的关系(分数:2.00)A.P 值是研究者事先确定的B.P 值和 值意义相同,且数值一定相等C.P 值和 值意义相同,且数值不等D.P 值和 值意义不同,且数值不等E. 值是研究者事先确定的 解析:24.下列不属于 Possion 分布的是(分数:2.00)A.单位时间放射性脉冲数B.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粉尘数C.稀有野生动物的分布D.每升水
20、中的大肠杆菌数E.钉螺在繁殖期的分布 解析:25.第一类错误是指(分数:2.00)A.拒绝实际上成立的 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 H0C.拒绝实际成立的 H1D.接受实际成立的 H0E.以上都不对解析:26.两个率比较时,什么情况下只能用确切概率法(分数:2.00)A.出现实际数1 的格子且样本总例数40B.样本总例数40C.出现理论数1 的格子D.出现理论数1 的格子或样本总例数40 E.出现理论数1 的格子且样本总例数40解析:27.在应用 Wileoxon 符号轶和检验时,如果 H1 成立则(分数:2.00)A.正秩和的绝对值一定远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B.正秩和的绝对值一定远小于负秩和
21、的绝对值C.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 D.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E.以上都不对解析:28.四格表 x2 检验用于(分数:2.00)A.两个均数比较B.两个率比较 C.率的统计描述D.多个率的比较E.以上都不对解析:29.要比较甲乙两地某病的患病率(患病率受性别影响),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其标准构成应选择(分数:2.00)A.甲地的年龄构成B.乙地的年龄构成C.甲地和乙地合并的年龄构成D.甲地和乙地合并的性别构成 E.有代表性、较稳定、较大的人群的年龄构成解析:30.在应用完全随机设计两独立样本比较的 Wilcoxon 秩和检验对两个样本(样本例数不等)进行比较时,取哪组秩和为统计量(分数:2.00
22、)A.T 值小的组B.T 值大组C.样本量大的组D.样本量小的组 E.任选一组解析:31.方差分析时,所谓的方差齐是指(分数:2.00)A.样本的方差相差很远B.样本的方差相近C.样本的总体均数相等D.样本的方差不相等E.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 解析:3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所计算的 F 值(分数:2.00)A.一定等于 1B.一定大于 1C.一定小于 1D.一定大于 0 E.一定小于 0解析:33.通过平方根反正弦转化可改善以下何种类型资料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分数:2.00)A.对称分布B.普哇松分布C.百分比数据 D.对数正态资料E.标准差和均数成比例资料解析:34.下列何种情况不
23、能用/检验(分数:2.00)A.多个均数比较 B.多个率比较C.构成比比较D.拟合优度检验E.关联性分析解析:35.在同一总体内随机抽取两个样本,要判断相应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分数:2.00)A.必须作成组 t 检验B.必须作方差分析C.必须先检验两样本方差是否齐后,作成组 t 检验D.必须先检验两样本方差是否齐后,作方差分析E.没必要作统计检验 解析:36.要比较 3 组连续变量资料,但它们的分布不清,应选用(分数:2.00)A.t 检验B.u 检验C.Wilcoxon 秩和检验D.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E.K-W 检验 解析:37.RxC 表 X2 检验自由度为(分数:2.00)A
24、.1B.R+C-1C.RC-1D.(R-1)(C-1) E.以上都不对解析:38.两个样本均数比较 t 检验(=0.05),当“拒绝 H0,接受 H1“时,P 越小(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两样本的均数差别越显著D.两总体的均数差别越显著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解析:39.以下何种情况进行单侧检验(分数:2.00)A.已知 A 药肯定优于 B 药B.当不能明确是 A 药好还是 B 药好C.已知 A 药一定不会比 B 药差 D.知 A 药与 B 药差不多E.以上都不行解析:40.用校正四格表 x2 检验计算公式的条件是(分数:2.00)A.实际数均5B.理论数均5C.实际数5 和样本总例数40D.有出现 5理论数1 的格子,且样本总例数40 E.以上都不对解析:41.四个样本率比较,样本总例数为 100,作 x2 检验,其自由度为(分数:2.00)A.1B.99C.96D.4E.3 解析:42.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 12(分数:2.00)A.用单侧检验 B.用双侧检验C.用配对 t 检验D.用成组 t 检验E.不必检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