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 12-2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 -1.96 到 +1.96 的面积为(分数:2.00)A.95%.B.99%.C.47.5%.D.49.5%.E.97.5%.2.对一个固定总体进行抽样,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使抽样误差减少(分数:2.00)A.增大样本量B.减少样本量C.减少样本的标准差D.增加样本的标准差E.以上方法都不行3.病人的病情分级(轻、中、重)(分数:2.00)A.离散型定量变量B.连续型定量变量C.名义变量D.有序变量E.计量资料4.直线回归分析中,对回归系数作假
2、设检验,其目的是(分数:2.00)A.检验回归系数 b是否等于 0B.判断回归方程代表实测值的好坏C.推断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依存关系D.确定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E.检验两总体回归系数是否相等5.若某项指标呈正态分布,且只过高属异常,则 95%参考值范围为(分数:2.00)A.-+1.64B.-1.64+C.-1.96+1.96D.-1.64+1.64E.-+1.966.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排除了有关疾病等因素对所研究指标有影响的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没有任何疾病的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C.习惯确定只包含 95%或 9
3、9%的人的界值D.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取单侧界限或双侧界限E.资料为正态分布时,可用正态近似法计算7.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应选择用(分数:2.00)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8.对数正态分布是(分数:2.00)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对称分布D.正态分布E.有可能是以上任何一种分布9.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分布表中得到B.其值的大小在 0和 1之间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 0.05或 0.01时可认为在一次抽样中它不可能发生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4、1E.当样本含量 n充分大时,我们有理由将频率近似为概率10.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分数:2.00)A.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样本来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研究对象所在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研究的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11.研究一组数据的分布规律时,画频数表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分数:2.00)A.确定组距B.确定组数C.列表统计D.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出极差E.以上都不是12.下列哪个指标是统计量(分数:2.00)A.总体均数B.总体标准差C.样本均数D.总体方差E.中位数13.已知某年甲乙两地
5、肝癌死亡总数,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甲地各年龄组死亡率,宜采用哪种方法比较两地肝癌死亡率(分数:2.00)A.直接比较两地死亡率大小B.用直接法标化后比较C.用间接法标化后比较D.直接法与间接法均可E.以上都不正确14.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分数:2.00)A.随机误差B.处理因素的作用C.抽样误差D.测量误差E.个体差异15.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分数:2.00)A.均数大的样本B.均数小的样本C.标准差小的样本D.标准误小的样本E.标准误大的样本16.关于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我们可以认为(分数:2.00)A.二
6、者是完全相同的B.可信区间可代替假设检验C.假设检验可代替区间估计D.二者都属统计推断问题E.以上都不对17.以下检验方法属非参数法的是(分数:2.00)A.T检验B.t检验C.u检验D.F检验E.以上都是18.构成比用来反映(分数:2.00)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 A与 C都对19.样本含量的确定下面哪种说法合理(分数:2.00)A.样本越大越好B.样本越小越好C.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增大样本含量D.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减少样本含量E.越易于组织实施的样本含量越好20.对计数资料进行
7、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分数:2.00)A.平均数B.相对数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21.两样本 t检验,按 =0.10 水准,认为两总体均数相等,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概率为(分数:2.00)A.大于 0.10B.小于 0.10C.,而 未知D.1-,而 未知E.等于 0.1022.有关离散度指标意义中,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数值越大,说明个体差异越大B.数值越大,说明观察值的变异度越大C.数值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D.数值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E.应与平均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23.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为(分数:2.00)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增长速度发
8、展速度1C.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00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00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10024.已知某省山区、丘陵区、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差异,现需制订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关指标的正常值范围,调查方法最好采取(分数:2.00)A.单纯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典型抽样25.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分数:2.00)A.率B.构成比C.频率D.相对比E.频数26.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分数:2.00)A.=0.05B.=0.01C.=0.10D.=0.20E.=0.0227.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分数:2.00)A.各
9、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组总体均数相等C.至少有两组总体均数相等D.各组总体均数不等E.各组总体方差相等28.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 的关系为(分数:2.00)A.P值越大, 值就越大B.P值越大, 值就越小C.P值和 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P值和 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P值的大小与 值的大小无关29.样本率的标准误 Sp的特点有(分数:2.00)A.n越大,则 Sp越大B.p越大,则 Sp越大C.1-p越大,则 Sp越大D.np越大,则 Sp越大E.n越大,则 Sp越小30.欲比较 10g氟作业工人工前、工中、工后 4小时的尿氟浓度,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则处理组间与配伍组间自由度分别
10、为(分数:2.00)A.3,10B.2,10C.2,9D.3,9E.4,1131.配伍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有(分数:2.00)A.SS总SS 组间SS 配伍SS 误差B.SS总SS 组间SS 配伍C.SS总SS 组间SS 误差D.SS总SS 组间SS 组内E.SS总SS 组间SS 组内32.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 p0.05,则(分数:2.00)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E.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33.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脑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分数:2.00)A.直条图B.圆形图C
11、.线图D.直方图E.统计地图34.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分数:2.00)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35.SMR表示(分数:2.00)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B.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C.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D.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E.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36.总体率 95%可信区间的意义是(分数:2.00)A.95%的正常值在此范围B.95%的样本率在此范围C.95%的总体率在此范围D.总体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 95%E.样本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 9
12、5%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 12-2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 -1.96 到 +1.96 的面积为(分数:2.00)A.95%. B.99%.C.47.5%.D.49.5%.E.97.5%.解析:2.对一个固定总体进行抽样,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使抽样误差减少(分数:2.00)A.增大样本量 B.减少样本量C.减少样本的标准差D.增加样本的标准差E.以上方法都不行解析:3.病人的病情分级(轻、中、重)(分数:2.00)A.离散型定量变量B.连续型定量变量C.名义变量D.有序变量 E.计量资料解析:4.直线
13、回归分析中,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其目的是(分数:2.00)A.检验回归系数 b是否等于 0B.判断回归方程代表实测值的好坏C.推断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依存关系 D.确定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E.检验两总体回归系数是否相等解析:5.若某项指标呈正态分布,且只过高属异常,则 95%参考值范围为(分数:2.00)A.-+1.64 B.-1.64+C.-1.96+1.96D.-1.64+1.64E.-+1.96解析:6.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排除了有关疾病等因素对所研究指标有影响的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没有任何疾病的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
14、的波动范围 C.习惯确定只包含 95%或 99%的人的界值D.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取单侧界限或双侧界限E.资料为正态分布时,可用正态近似法计算解析:7.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应选择用(分数:2.00)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解析:8.对数正态分布是(分数:2.00)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C.对称分布D.正态分布E.有可能是以上任何一种分布解析:9.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分布表中得到 B.其值的大小在 0和 1之间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 0.05或
15、 0.01时可认为在一次抽样中它不可能发生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E.当样本含量 n充分大时,我们有理由将频率近似为概率解析:10.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分数:2.00)A.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样本来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研究对象所在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研究的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解析:11.研究一组数据的分布规律时,画频数表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分数:2.00)A.确定组距B.确定组数C.列表统计D.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出极差 E.以上都不是解析:12.下列哪个指标是统计量(分数:2
16、.00)A.总体均数B.总体标准差C.样本均数 D.总体方差E.中位数解析:13.已知某年甲乙两地肝癌死亡总数,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甲地各年龄组死亡率,宜采用哪种方法比较两地肝癌死亡率(分数:2.00)A.直接比较两地死亡率大小B.用直接法标化后比较C.用间接法标化后比较 D.直接法与间接法均可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14.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分数:2.00)A.随机误差B.处理因素的作用 C.抽样误差D.测量误差E.个体差异解析:15.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分数:2.00)A.均数大的样本B.均数小的样本C.标
17、准差小的样本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本解析:16.关于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我们可以认为(分数:2.00)A.二者是完全相同的B.可信区间可代替假设检验C.假设检验可代替区间估计D.二者都属统计推断问题 E.以上都不对解析:17.以下检验方法属非参数法的是(分数:2.00)A.T检验 B.t检验C.u检验D.F检验E.以上都是解析:18.构成比用来反映(分数:2.00)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 A与 C都对解析:19.样本含量的确定下面哪种说法合理(分数:2.00)A.样本越大越好B.样
18、本越小越好C.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增大样本含量D.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减少样本含量 E.越易于组织实施的样本含量越好解析:20.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分数:2.00)A.平均数B.相对数 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解析:21.两样本 t检验,按 =0.10 水准,认为两总体均数相等,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概率为(分数:2.00)A.大于 0.10B.小于 0.10C.,而 未知 D.1-,而 未知E.等于 0.10解析:22.有关离散度指标意义中,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数值越大,说明个体差异越大B.数值越大,说明观察值的变异度越大C.数值越小,说明
19、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D.数值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E.应与平均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解析:23.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为(分数:2.00)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C.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00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00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100解析:24.已知某省山区、丘陵区、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差异,现需制订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关指标的正常值范围,调查方法最好采取(分数:2.00)A.单纯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E.典型抽样解析:25.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分数:2.00)A.率B.构成比C.频率D.相对比 E.频数解析:26
20、.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分数:2.00)A.=0.05B.=0.01C.=0.10D.=0.20 E.=0.02解析:27.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分数:2.00)A.各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组总体均数相等 C.至少有两组总体均数相等D.各组总体均数不等E.各组总体方差相等解析:28.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 的关系为(分数:2.00)A.P值越大, 值就越大B.P值越大, 值就越小C.P值和 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P值和 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P值的大小与 值的大小无关 解析:29.样本率的标准误 Sp的特点有(分数:2.00)A.n越大,则
21、Sp越大B.p越大,则 Sp越大C.1-p越大,则 Sp越大D.np越大,则 Sp越大E.n越大,则 Sp越小 解析:30.欲比较 10g氟作业工人工前、工中、工后 4小时的尿氟浓度,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则处理组间与配伍组间自由度分别为(分数:2.00)A.3,10B.2,10C.2,9 D.3,9E.4,11解析:31.配伍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有(分数:2.00)A.SS总SS 组间SS 配伍SS 误差 B.SS总SS 组间SS 配伍C.SS总SS 组间SS 误差D.SS总SS 组间SS 组内E.SS总SS 组间SS 组内解析:32.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 p0.05,则(
22、分数:2.00)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 E.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解析:33.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脑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分数:2.00)A.直条图B.圆形图C.线图D.直方图 E.统计地图解析:34.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分数:2.00)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解析:35.SMR表示(分数:2.00)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B.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C.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D.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E.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解析:36.总体率 95%可信区间的意义是(分数:2.00)A.95%的正常值在此范围B.95%的样本率在此范围C.95%的总体率在此范围 D.总体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 95%E.样本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 95%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