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及答案解析(总分:1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下列各项关于全胃肠外营养的指征中,不包括 A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 B大面积烧伤 C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D短肠综合征 E肢体外伤性失血(分数:1.00)A.B.C.D.E.2.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一般采用的置管途径是 A股静脉 B小隐静脉 C大隐静脉 D锁骨下静脉 E贵要静脉(分数:1.00)A.B.C.D.E.3.机体对创伤或感染代谢反应不同于禁食代谢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A处理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B尿氮减少 C脂肪动用减慢 D体内蛋白质分解减慢 E机体能量消耗减少(分数:1.00)
2、A.B.C.D.E.4.肠内营养并发症与输入速度及溶液浓度有关的是 A误吸 B肠炎 C腹胀、腹泻 D肠道细菌移位 E胆囊结石(分数:1.00)A.B.C.D.E.5.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应选择的穿刺血管是 A足背静脉 B大隐静脉 C颈内静脉 D头静脉 E颈外静脉(分数:1.00)A.B.C.D.E.6.男性,52 岁,车祸致骨盆骨折,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胃瘫,给予静脉输入 25%葡萄糖 400ml和其他液体,术后 10天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进行性加重。化验血糖 20.3mmol/L。出现黄疸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复合伤导致肝功能失代偿 B糖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损害 C电解质紊乱导致肝功能损害
3、D药物中毒导致肝功能损害 E输血所致血管内溶血(分数:1.00)A.B.C.D.E.7.下列各项关于全胃肠外营养的指征中,不包括 A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 B短肠综合征 C大面积烧伤 D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E肢体外伤性失血(分数:1.00)A.B.C.D.E.8.机体处于应激如创伤、手术、感染等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解加速 B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 C机体处于负氮平衡 D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 E脂肪动员加速(分数:1.00)A.B.C.D.E.9.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时,氨和热量之比应为 A1:(150200)kcal B1:(100120)kcal C1:250kcal 以上 D
4、1:(210240)kcal E1:(5080)kcal(分数:1.00)A.B.C.D.E.10.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时,补充氮(g)和热量(kcal)的比例一般为 A1:10 B1:100 C1:300 D1:50 E1:150(分数:1.00)A.B.C.D.E.11.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应选择的穿刺血管是 A足背静脉 B大隐静脉 C颈外静脉 D颈内静脉 E头静脉(分数:1.00)A.B.C.D.E.12.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时,氨和热量之比应为 A1:(100120)kcal B1:(150200)kcal C1:250kcal 以上 D1:(5080)kcal E1:(210240)kcal
5、(分数:1.00)A.B.C.D.E.13.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时,补充氮(g)和热量(kcal)的比例一般为 A1:300 B1:150 C1:50 D1:100 E1:10(分数:1.00)A.B.C.D.E.14.机体处于应激如创伤、手术、感染等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解加速 B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 C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 D脂肪动员加速 E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分数:1.00)A.B.C.D.E.二、A3 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男性,25 岁。因高位小肠瘘 1天入院,入院(总题数:3,分数:1.50)15.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B肺部感染
6、C气胸 D导管性脓毒症 E咽喉部感染(分数:0.50)A.B.C.D.E.16.观察 8小时如果仍然有高热,应采取的措施是 A肠外营养液中增加胰岛素 B雾化吸人 C胸腔穿刺抽气 D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E咽拭子细菌培养(分数:0.50)A.B.C.D.E.17.如果 24小时后发热仍不退,应采取 A用抗生素 B胸腔穿刺抽气 C停止肠外营养 D气管切开 E增加胰岛素用量(分数:0.50)A.B.C.D.E.四、女,50 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总题数:3,分数:1.50)18.此病人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B肝性昏迷 C导管感染败血症 D糖尿病昏迷 E代谢性酸中毒(分数:0.50)A
7、.B.C.D.E.19.此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 A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 B等渗性脱水 C输液导管细菌滋生 D肝功能损害 E肾功能损害(分数:0.50)A.B.C.D.E.20.此病的预防主要是 A开始一周内注意葡萄糖输注的浓度、速度和与胰岛素的比例 B加强保肝 C加强导管护理、无菌操作 D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预防酸中毒发生 E保护肾功能(分数:0.50)A.B.C.D.E.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答案解析(总分:1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下列各项关于全胃肠外营养的指征中,不包括 A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 B大面积烧伤 C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D短肠综
8、合征 E肢体外伤性失血(分数:1.00)A.B.C.D.E. 解析:2.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一般采用的置管途径是 A股静脉 B小隐静脉 C大隐静脉 D锁骨下静脉 E贵要静脉(分数:1.00)A.B.C.D. E.解析:3.机体对创伤或感染代谢反应不同于禁食代谢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A处理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B尿氮减少 C脂肪动用减慢 D体内蛋白质分解减慢 E机体能量消耗减少(分数:1.00)A. B.C.D.E.解析:4.肠内营养并发症与输入速度及溶液浓度有关的是 A误吸 B肠炎 C腹胀、腹泻 D肠道细菌移位 E胆囊结石(分数:1.00)A.B.C. D.E.解析:5.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应选择的穿
9、刺血管是 A足背静脉 B大隐静脉 C颈内静脉 D头静脉 E颈外静脉(分数:1.00)A.B.C. D.E.解析:6.男性,52 岁,车祸致骨盆骨折,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胃瘫,给予静脉输入 25%葡萄糖 400ml和其他液体,术后 10天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进行性加重。化验血糖 20.3mmol/L。出现黄疸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复合伤导致肝功能失代偿 B糖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损害 C电解质紊乱导致肝功能损害 D药物中毒导致肝功能损害 E输血所致血管内溶血(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本题题干未说明有输血史所以不考虑 E也未说明应用其他损害肝功能药物,因此不考虑 D,如
10、果为复合伤导致肝功能失代偿不应为 l0天以后出现,因此不选 A,题干虽提示有胃瘫,但未说明有电解质紊乱,因此不选 C,唯一提供的线索是应用高糖后血糖升高,因此选 B。7.下列各项关于全胃肠外营养的指征中,不包括 A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 B短肠综合征 C大面积烧伤 D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E肢体外伤性失血(分数:1.00)A.B.C.D.E. 解析:8.机体处于应激如创伤、手术、感染等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解加速 B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 C机体处于负氮平衡 D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 E脂肪动员加速(分数:1.00)A.B.C.D. E.解析:9.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时,氨和热量之比应
11、为 A1:(150200)kcal B1:(100120)kcal C1:250kcal 以上 D1:(210240)kcal E1:(5080)kcal(分数:1.00)A. B.C.D.E.解析:10.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时,补充氮(g)和热量(kcal)的比例一般为 A1:10 B1:100 C1:300 D1:50 E1:150(分数:1.00)A.B.C.D.E. 解析:11.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应选择的穿刺血管是 A足背静脉 B大隐静脉 C颈外静脉 D颈内静脉 E头静脉(分数:1.00)A.B.C.D. E.解析:12.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时,氨和热量之比应为 A1:(100120)kca
12、l B1:(150200)kcal C1:250kcal 以上 D1:(5080)kcal E1:(210240)kcal(分数:1.00)A.B. C.D.E.解析:13.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时,补充氮(g)和热量(kcal)的比例一般为 A1:300 B1:150 C1:50 D1:100 E1:10(分数:1.00)A.B. C.D.E.解析:14.机体处于应激如创伤、手术、感染等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解加速 B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 C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 D脂肪动员加速 E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分数:1.00)A.B.C. D.E.解析:二、A3 型题(总题数:0,分数
13、:0.00)三、男性,25 岁。因高位小肠瘘 1天入院,入院(总题数:3,分数:1.50)15.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B肺部感染 C气胸 D导管性脓毒症 E咽喉部感染(分数:0.5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根据患者突然寒战高热首先考虑为感染,患者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同时有中心静脉管应用两周病史,因此考虑 D。16.观察 8小时如果仍然有高热,应采取的措施是 A肠外营养液中增加胰岛素 B雾化吸人 C胸腔穿刺抽气 D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E咽拭子细菌培养(分数:0.50)A.B.C.D. E.解析:17.如果 24小时后发热仍不退,应采取 A用抗生素 B胸腔穿刺抽气
14、 C停止肠外营养 D气管切开 E增加胰岛素用量(分数:0.50)A. B.C.D.E.解析:四、女,50 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总题数:3,分数:1.50)18.此病人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B肝性昏迷 C导管感染败血症 D糖尿病昏迷 E代谢性酸中毒(分数:0.5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据患者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因此考虑为糖尿病,应用 TPN治疗可引起高血糖,而病人尿内无酮体,进一步考虑为高渗性非酮性昏迷。19.此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 A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 B等渗性脱水 C输液导管细菌滋生 D肝功能损害 E肾功能损害(分数:0.50)A. B.C.D.E.解析:20.此病的预防主要是 A开始一周内注意葡萄糖输注的浓度、速度和与胰岛素的比例 B加强保肝 C加强导管护理、无菌操作 D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预防酸中毒发生 E保护肾功能(分数:0.50)A. B.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