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外科学副主任医师_主任医师-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0903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外科学副主任医师_主任医师-2及答案解析.doc

    1、外科学副主任医师_主任医师-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3,分数:100.00)1.关于中心静脉压的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中心静脉压提示静脉血回流到中心静脉和右心房的情况,但不直接反映血容量B.测膈肌下的下腔静脉压可代表中心静脉压C.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一般比动脉压的变化早D.低血容量致动脉压下降时,中心静脉压肯定下降E.颈外静脉曲张与瘪陷可粗略反映中心静脉压的程度2.休克治疗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的是(分数:2.00)A.升高血压B.提高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C.提高心脏前负荷D.提高心脏后负荷E.增加心肌收缩力3.低血容

    2、量性休克是指(分数:2.00)A.失血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损伤性休克D.神经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4.导致休克的原因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分数:2.00)A.血压下降B.脉压缩小C.有效循环血量减少D.中心静脉压下降E.四肢湿冷5.创伤性休克即刻采取的扩容措施最好为(分数:2.00)A.输全血B.输血浆C.输平衡液D.输右旋糖酐E.输葡萄糖液6.导致感染性休克的是(分数:2.00)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链球菌感染D.两者均有E.两者均无7.可引起明显休克体征,溃疡急性出血量一般需达到(分数:2.00)A.400mlB.600mlC.800mlD.1000mlE.1200ml8.休

    3、克病理生理变化中,有关微循环的改变,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B.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C.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血液淤滞,静脉回流减少D.血液流变性质改变,血液黏滞性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细胞坏死9.失血性休克是出血占全身血容量的(分数:2.00)A.10%B.15%C.20%D.30%E.40%10.各类休克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下降C.脉压减小D.尿量减少E.有效循环量减少11.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是(分数:2.00)A.保暖B.密切监测血压C.留置导尿管

    4、D.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E.快速输全血12.损伤性休克早期会出现(分数:2.00)A.碱中毒B.皮肤湿冷C.血压下降D.酸中毒E.合并感染13.骨盆骨折伴有失血性休克,经快速补充全血效果不佳。此时应选(分数:2.00)A.立即手术止血B.快速补充晶体C.选择性血管造影、栓塞出血血管D.立即手术止血并固定骨折E.腹带压迫止血14.严重损伤性休克后,首先应预防的是(分数:2.00)A.感染B.肾功能衰竭C.急性心力衰竭D.肝性脑病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休克早期,尿量每小时(分数:2.00)A.25mlB.3540mlC.3035mlD.2530mlE.4045ml16.休克抑制期的微循

    5、环改变是(分数:2.00)A.微循环衰竭期B.微循环扩张期C.微循环收缩期D.直接通道开放E.动静脉短路关闭17.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分数:2.00)A.血压稍降低,脉搏、脉压正常B.血压稍升高,脉搏、脉压正常C.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无变化D.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缩小E.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扩大18.休克病人的体位一般应采用(分数:2.00)A.平卧位B.头低脚高位C.头高脚低位D.头和躯干抬高 2030,下肢抬高 1520E.侧卧位19.微循环变化和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较重的是(分数:2.00)A.低血容量休克B.神经源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20.严重

    6、烧伤患者休克期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疼痛B.中枢神经系统异常C.血容量不足D.脓毒血症E.心理因素21.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使用血管收缩剂的副作用是(分数:2.00)A.血压骤升,可引起脑血管意外B.诱发心律失常及室颤C.进一步减少组织器官的灌注D.减少心脑组织血液灌注量E.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22.休克重要的代谢障碍是(分数:2.00)A.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B.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C.低渗性脱水,低镁血症D.低血糖症E.低乳酸血症、糖酵解障碍23.抗休克时,临床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根据是(分数:2.00)A.血压情况B.心率情况C.尿量情况D.神志情况

    7、E.休克的类型和阶段24.休克经处理后,临床上微循环改善的最重要指标是(分数:2.00)A.血压回升B.尿量增多C.肢端温度上升D.皮肤颜色较红E.神志恢复清楚25.休克时,510 分钟快速静滴等渗盐水 250ml 后,如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则提示(分数:2.00)A.心功能不全B.血容量过多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D.血容量不足E.肾功能不全26.休克时,穿休克服(裤)的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有助于下肢出血的止血B.压迫下半身,起自体输血的作用C.约可增加 400500ml 的血液D.可使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流得到改善E.增加有效循环血量27.以下哪项符合休克代偿期的典型临床表现(分数

    8、:2.00)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B.脉细速,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C.脉细速,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D.脉正常或稍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28.最能反映休克预后的检测指标是(分数:2.00)A.静脉血氧测定B.动脉血气分析C.动脉血乳酸盐值D.二氧化碳结合力E.血细胞比容29.可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是(分数:2.00)A.骨盆骨折B.青霉素过敏C.张力性气胸D.绞窄性肠梗阻E.脾破裂30.休克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为 20cmH 2 O,血压 120/80mmHg,处理原则为(分数:2.00)A.适当补液B.收缩血管C.舒张血管D.补液试验E.充分

    9、补液31.外科救治感染性休克时不正确的做法是(分数:2.00)A.应用抗菌药物B.补充血容量C.待休克好转后手术处理感染灶D.使用皮质激素E.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32.休克期反映器官血流灌注最简单可靠的指标是(分数:2.00)A.收缩压B.舒张压C.脉压D.脉率E.尿量33.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特点正确的是(分数:2.00)A.暖休克病人神志淡漠或嗜睡B.冷休克病人皮肤色泽淡红或潮红C.暖休克病人,每小时尿量大于 30mlD.冷休克病人脉搏慢、搏动清楚E.暖休克病人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4.治疗感染性休克时,糖皮质激素不能(分数:2.00)A.阻断 受体的兴奋作用B.兴奋 受体的血管收缩作用C.

    10、抑制炎性介质释放D.促进糖原异生E.增进线粒体功能35.对于急性失血者。失血量为 600ml,应采取的适宜治疗措施是输注(分数:2.00)A.血浆 600mlB.浓缩红细胞 2 单位C.浓缩血小板 2 单位D.全血 600mlE.平衡盐溶液 1000ml36.治疗休克时,收缩压 88mmHg,但中心静脉压 16mmH 2 O,错误的判断是(分数:2.00)A.心功能不全B.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C.血容量充足D.肺循环阻力增加E.充血性心力衰竭37.感染性休克手术治疗时机是(分数:2.00)A.即刻手术B.短期抗休克治疗后C.抗休克治疗无效时D.感染灶局限化以后E.感染灶即将破溃前38.心源性休克

    11、病人心率慢宜选用哪种药物治疗(分数:2.00)A.低分子右旋糖酐B.酚妥拉明C.多巴酚丁胺D.西地兰(毛花苷 C)E.糖皮质激素39.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是(分数:2.00)A.心脏指数B.血气分析C.肺动脉楔压D.中心静脉压E.心排出量40.治疗感染性休克时,纠正血容量不足的最适宜输液方案是(分数:2.00)A.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血浆或全血B.以胶体溶液(如代血浆)为主C.以等渗生理盐水和代血浆为主D.以等渗葡萄糖溶液和代血浆为主E.以全血配合等渗葡萄糖溶液41.关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依据与方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糖皮质激素可以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免受内毒

    12、素破坏B.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心脏发挥正性肌力作用C.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合并症D.糖皮质激素应从大剂量开始E.要取得疗效至少要使用 5 天42.判断休克已纠正除血压正常外,尿量每小时至少应稳定在(分数:2.00)A.25ml 以上B.30ml 以上C.40ml 以上D.50ml 以上E.60ml 以上43.腹部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主要处理原则为(分数:2.00)A.快速补充液体B.给予大量止血药物C.主要为输血以补足血容量D.应用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E.在积极治疗休克的同时手术探查止血44.烧伤休克的特点是下列哪项(分数:2.00)A.有效循环量迅速减少B.有效循环量减少逐渐发生C.血液有

    13、形成分大量破坏D.血电解质变化不明显E.快速补液可迅速纠正45.休克病人补充细胞外液最好用(分数:2.00)A.乳酸钠林格液B.生理盐水C.5%葡萄糖D.右旋糖酐E.碳酸氢钠等渗盐水46.休克抑制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分数:2.00)A.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破裂,造成细胞自溶B.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后的小静脉处在收缩状态C.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大量儿茶酚胺D.细胞能量来源主要是糖酵解E.毛细血管内有微细血栓形成47.发生休克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血压下降B.CVP 下降C.心排血量下降D.代谢性酸中毒E.组织低灌流并细胞缺氧48.关于失血性休克,哪项是错误

    14、的(分数:1.00)A.其发生与失血量和出血速度有关B.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C.休克代偿期血压可略高于正常D.中心静脉压可低于 6cmH2OE.失血量达全身血容量 20%40%时可全部用代血浆补充49.烧伤休克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分数:1.00)A.水分摄入减少B.输液量不足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D.输血不足E.失血过多50.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应首选(分数:1.00)A.全血B.血浆C.等渗盐水,平衡盐溶液D.右旋糖酐E.10%葡萄糖溶液51.高动力型休克最常见于(分数:1.00)A.过敏性休克B.出血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损伤性休克52.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不正确

    15、的是(分数:1.00)A.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 0.490.98kPa(510cmH2O)B.中心静脉压低于 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C.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一般比动脉压变化较晚D.中心静脉压高于 1.47kPa(1.5cmH2O)时,提示有肺循环阻力增加,心功能不全E.中心静脉压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等因素的影响53.下列对休克病人的紧急抢救措施中,哪种不适宜(分数:1.00)A.保持病人安静,避免过多搬动B.尽量控制活动性大出血,可使用休克服(裤、袜等)C.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D.病人的体位采取头和躯干抬高 1520,下肢抬高 2030的体位E.

    16、可间歇吸氧,给氧量 68L/min外科学副主任医师_主任医师-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3,分数:100.00)1.关于中心静脉压的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中心静脉压提示静脉血回流到中心静脉和右心房的情况,但不直接反映血容量B.测膈肌下的下腔静脉压可代表中心静脉压 C.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一般比动脉压的变化早D.低血容量致动脉压下降时,中心静脉压肯定下降E.颈外静脉曲张与瘪陷可粗略反映中心静脉压的程度解析:2.休克治疗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的是(分数:2.00)A.升高血压 B.提高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C.提高心脏前负荷D.

    17、提高心脏后负荷E.增加心肌收缩力解析:3.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指(分数:2.00)A.失血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C.损伤性休克D.神经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解析:4.导致休克的原因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分数:2.00)A.血压下降B.脉压缩小C.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D.中心静脉压下降E.四肢湿冷解析:5.创伤性休克即刻采取的扩容措施最好为(分数:2.00)A.输全血B.输血浆C.输平衡液 D.输右旋糖酐E.输葡萄糖液解析:6.导致感染性休克的是(分数:2.00)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 C.链球菌感染D.两者均有E.两者均无解析:7.可引起明显休克体征,溃疡急性出血量一般需达到(分数:2.00)

    18、A.400mlB.600mlC.800ml D.1000mlE.1200ml解析:8.休克病理生理变化中,有关微循环的改变,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 B.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C.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血液淤滞,静脉回流减少D.血液流变性质改变,血液黏滞性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细胞坏死解析:9.失血性休克是出血占全身血容量的(分数:2.00)A.10%B.15%C.20% D.30%E.40%解析:10.各类休克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下降C.脉压减小D.尿量减

    19、少E.有效循环量减少 解析:11.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是(分数:2.00)A.保暖B.密切监测血压C.留置导尿管D.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 E.快速输全血解析:12.损伤性休克早期会出现(分数:2.00)A.碱中毒 B.皮肤湿冷C.血压下降D.酸中毒E.合并感染解析:13.骨盆骨折伴有失血性休克,经快速补充全血效果不佳。此时应选(分数:2.00)A.立即手术止血B.快速补充晶体C.选择性血管造影、栓塞出血血管 D.立即手术止血并固定骨折E.腹带压迫止血解析:14.严重损伤性休克后,首先应预防的是(分数:2.00)A.感染 B.肾功能衰竭C.急性心力衰竭D.肝性脑病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解析

    20、:15.休克早期,尿量每小时(分数:2.00)A.25ml B.3540mlC.3035mlD.2530mlE.4045ml解析:16.休克抑制期的微循环改变是(分数:2.00)A.微循环衰竭期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收缩期D.直接通道开放E.动静脉短路关闭解析:17.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分数:2.00)A.血压稍降低,脉搏、脉压正常B.血压稍升高,脉搏、脉压正常C.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无变化D.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缩小 E.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扩大解析:18.休克病人的体位一般应采用(分数:2.00)A.平卧位B.头低脚高位 C.头高脚低位D.头和躯干抬高 2030,下肢抬

    21、高 1520E.侧卧位解析:19.微循环变化和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较重的是(分数:2.00)A.低血容量休克 B.神经源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解析:20.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疼痛B.中枢神经系统异常C.血容量不足 D.脓毒血症E.心理因素解析:21.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使用血管收缩剂的副作用是(分数:2.00)A.血压骤升,可引起脑血管意外B.诱发心律失常及室颤C.进一步减少组织器官的灌注 D.减少心脑组织血液灌注量E.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解析:22.休克重要的代谢障碍是(分数:2.00)A.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 B.

    22、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C.低渗性脱水,低镁血症D.低血糖症E.低乳酸血症、糖酵解障碍解析:23.抗休克时,临床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根据是(分数:2.00)A.血压情况B.心率情况C.尿量情况D.神志情况E.休克的类型和阶段 解析:24.休克经处理后,临床上微循环改善的最重要指标是(分数:2.00)A.血压回升B.尿量增多 C.肢端温度上升D.皮肤颜色较红E.神志恢复清楚解析:25.休克时,510 分钟快速静滴等渗盐水 250ml 后,如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则提示(分数:2.00)A.心功能不全B.血容量过多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D.血容量不足 E.肾功能不全解析:26.休克时,穿休克服

    23、(裤)的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有助于下肢出血的止血B.压迫下半身,起自体输血的作用C.约可增加 400500ml 的血液 D.可使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流得到改善E.增加有效循环血量解析:27.以下哪项符合休克代偿期的典型临床表现(分数:2.00)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B.脉细速,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C.脉细速,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D.脉正常或稍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 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解析:28.最能反映休克预后的检测指标是(分数:2.00)A.静脉血氧测定B.动脉血气分析C.动脉血乳酸盐值 D.二氧化碳结合力E.血细胞比容解析:29.可引起感染性休克的

    24、是(分数:2.00)A.骨盆骨折B.青霉素过敏C.张力性气胸D.绞窄性肠梗阻 E.脾破裂解析:30.休克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为 20cmH 2 O,血压 120/80mmHg,处理原则为(分数:2.00)A.适当补液B.收缩血管C.舒张血管 D.补液试验E.充分补液解析:31.外科救治感染性休克时不正确的做法是(分数:2.00)A.应用抗菌药物B.补充血容量C.待休克好转后手术处理感染灶D.使用皮质激素E.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解析:32.休克期反映器官血流灌注最简单可靠的指标是(分数:2.00)A.收缩压B.舒张压C.脉压D.脉率E.尿量 解析:33.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特点正确的是(分数

    25、:2.00)A.暖休克病人神志淡漠或嗜睡B.冷休克病人皮肤色泽淡红或潮红C.暖休克病人,每小时尿量大于 30ml D.冷休克病人脉搏慢、搏动清楚E.暖休克病人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解析:34.治疗感染性休克时,糖皮质激素不能(分数:2.00)A.阻断 受体的兴奋作用B.兴奋 受体的血管收缩作用 C.抑制炎性介质释放D.促进糖原异生E.增进线粒体功能解析:35.对于急性失血者。失血量为 600ml,应采取的适宜治疗措施是输注(分数:2.00)A.血浆 600mlB.浓缩红细胞 2 单位C.浓缩血小板 2 单位D.全血 600ml E.平衡盐溶液 1000ml解析:36.治疗休克时,收缩压 88mm

    26、Hg,但中心静脉压 16mmH 2 O,错误的判断是(分数:2.00)A.心功能不全B.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C.血容量充足D.肺循环阻力增加 E.充血性心力衰竭解析:37.感染性休克手术治疗时机是(分数:2.00)A.即刻手术B.短期抗休克治疗后 C.抗休克治疗无效时D.感染灶局限化以后E.感染灶即将破溃前解析:38.心源性休克病人心率慢宜选用哪种药物治疗(分数:2.00)A.低分子右旋糖酐B.酚妥拉明C.多巴酚丁胺 D.西地兰(毛花苷 C)E.糖皮质激素解析:39.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是(分数:2.00)A.心脏指数B.血气分析C.肺动脉楔压D.中心静脉压 E.心排出量解析:40.治疗感染性

    27、休克时,纠正血容量不足的最适宜输液方案是(分数:2.00)A.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血浆或全血 B.以胶体溶液(如代血浆)为主C.以等渗生理盐水和代血浆为主D.以等渗葡萄糖溶液和代血浆为主E.以全血配合等渗葡萄糖溶液解析:41.关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依据与方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糖皮质激素可以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免受内毒素破坏B.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心脏发挥正性肌力作用C.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合并症D.糖皮质激素应从大剂量开始E.要取得疗效至少要使用 5 天 解析:42.判断休克已纠正除血压正常外,尿量每小时至少应稳定在(分数:2.00)A.25ml 以上B.

    28、30ml 以上 C.40ml 以上D.50ml 以上E.60ml 以上解析:43.腹部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主要处理原则为(分数:2.00)A.快速补充液体B.给予大量止血药物C.主要为输血以补足血容量D.应用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E.在积极治疗休克的同时手术探查止血 解析:44.烧伤休克的特点是下列哪项(分数:2.00)A.有效循环量迅速减少B.有效循环量减少逐渐发生 C.血液有形成分大量破坏D.血电解质变化不明显E.快速补液可迅速纠正解析:45.休克病人补充细胞外液最好用(分数:2.00)A.乳酸钠林格液B.生理盐水 C.5%葡萄糖D.右旋糖酐E.碳酸氢钠等渗盐水解析:46.休克抑制期的病理生理

    29、改变主要是(分数:2.00)A.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破裂,造成细胞自溶B.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后的小静脉处在收缩状态 C.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大量儿茶酚胺D.细胞能量来源主要是糖酵解E.毛细血管内有微细血栓形成解析:47.发生休克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血压下降B.CVP 下降C.心排血量下降D.代谢性酸中毒E.组织低灌流并细胞缺氧 解析:48.关于失血性休克,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其发生与失血量和出血速度有关B.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C.休克代偿期血压可略高于正常D.中心静脉压可低于 6cmH2OE.失血量达全身血容量 20%40%时可全部用代血浆补

    30、充 解析:49.烧伤休克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分数:1.00)A.水分摄入减少B.输液量不足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输血不足E.失血过多解析:50.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应首选(分数:1.00)A.全血B.血浆C.等渗盐水,平衡盐溶液 D.右旋糖酐E.10%葡萄糖溶液解析:51.高动力型休克最常见于(分数:1.00)A.过敏性休克B.出血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 E.损伤性休克解析:52.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 0.490.98kPa(510cmH2O)B.中心静脉压低于 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C.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一般比动脉压变化较晚 D.中心静脉压高于 1.47kPa(1.5cmH2O)时,提示有肺循环阻力增加,心功能不全E.中心静脉压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等因素的影响解析:53.下列对休克病人的紧急抢救措施中,哪种不适宜(分数:1.00)A.保持病人安静,避免过多搬动B.尽量控制活动性大出血,可使用休克服(裤、袜等)C.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D.病人的体位采取头和躯干抬高 1520,下肢抬高 2030的体位 E.可间歇吸氧,给氧量 68L/min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外科学副主任医师_主任医师-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