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科主治医师-8-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分数:10.00)男性,40 岁,因室内着火大声呼救,被烧伤头、面、颈、背、臀,部分为深度烧伤,部分为度烧伤。(分数:10.00)(1).为保持创面干燥,防止感染,选用长期最佳位置是(分数:2.00)A.半卧B.侧卧C.俯卧D.仰卧E.睡翻身床,定期翻身(2).如果病人睡翻身床,伤后最早翻身时间是(分数:2.00)A.清创后B.休克复苏情况好转后C.24 小时后D.48 小时后E.72 小时后(3).患者除了休克复苏、清创外,重点检查的部位是(分数:2.00)A眼B.外耳C.鼻咽D喉E肺(4
2、).患者感胸闷,颈部肿胀明显,最佳处理是(分数:2.00)A.激素治疗B.蒸汽吸入C.气管切开D.利尿E.吸氧(5).在治疗过程中,进一步的检查应该是(分数:2.00)A.血 pH 值测定B.胸部听诊C.床旁摄片D.痰液涂片找细菌E.痰液培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关于大面积烧伤后早期喂养的目的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可早期提供足够能量B.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肠道黏膜萎缩C.可降低肠道细菌毒素移位D.可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危险E.可降低烧伤后的高代谢2.关于高压电烧伤的认识哪些不正确(分数:2.00)A.肢体受伤后肌肉常出现“夹心坏死”现象B.深部组织损伤范围不超
3、过创面范围C.肢体远端触电时,常在近端关节屈侧出现创面,即所谓“跳跃现象”D.肢体减张时应切至脂肪层,以免损伤深部组织E.易继发厌氧菌感染3.焦痂切开减压术的适应证(分数:2.00)A.肢体远端皮肤青紫或苍白,局部发凉、麻木B.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微弱C.进行性肢体肿胀,感觉迟钝D.胸腹部环形焦痂或焦痂超过腋中线者E.颈部环形焦痂4.冷疗在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作用(分数:2.00)A.可阻止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害B.可缓解疼痛C.可减轻水肿D.对化学烧伤可减少毒物吸收E.可减轻烧伤创面的深度5.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分数:2.00)A.保持循环血量和血压稳定B.积极控
4、制感染C.停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D.不宜手术,尽量采取保痂的方法,避免手术加重肾损害E.营养补充以高热卡为主,减少蛋白质摄入,减轻氮质血症6.伤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致病原因(分数:2.00)A.烧伤休克B.烧伤感染C.肾毒性药物损害D.血管内凝血E.烧伤本身产生的毒性物质7.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分数:2.00)A.禁食B.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C.给予 H2 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D.胃内应用止血药E.手术治疗8.烧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一般分为几个时相(分数:2.00)A.第一时相:烧伤后 30 分钟内B.第二时相:一般在烧伤 30 分钟后,4 小时达高峰C.第三时相:
5、烧伤 8 小时后D.第四时相:烧伤 12 小时后E.第五时相:烧伤后 7 天9.烧伤并发 ARDS 时,以下哪几项属于探索性治疗(分数:2.00)A.应用抗氧化剂B.免疫调理C.外源性一氧化氮(NO)治疗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E.激素治疗10.烧伤病人营养支持时应注意(分数:2.00)A.蛋白质补充可以总热量的 15%20%估计B.主张补充高蛋白质营养C.非蛋白质热量多数主张糖脂混合应用D.营养补充以静脉营养为主E.氨基酸的补充必须有针对性11.烧伤创面处理的目的是(分数:2.00)A.减轻损害及疼痛B.防止感染C.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封闭创面D.最大限度恢复功能E.减少或避免瘢痕形成12.烧伤创面
6、适用于暴露疗法的是(分数:2.00)A.肢体创面B.头颈部创面C.会阴部创面D.大面积创面E.手部创面13.烧伤的临床过程分为(分数:2.00)A.休克期B.体液渗出期C.体液回收期D.急性感染期E.修复期14.烧伤感染败血症一般常发生在病程中的哪几个时期(分数:2.00)A.水肿回收期B.焦痂分离期C.休克期D.后期(伤后 1 个月)E.广泛切痂期15.烧伤感染细菌的主要入侵途径为(分数:2.00)A.创面感染B.静脉感染C.呼吸道感染D.肠源性感染E.骨髓炎,关节炎16.烧伤感染中较突出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有(分数:2.00)A.肠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克雷伯菌E.表皮葡
7、萄球菌17.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时的液体复苏,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必须用胶体补液复苏B.必须用晶体补液复苏C.休克期应减少输液量,防止肺水肿D.按常规补液,根据病情调整E.常较同等烧伤面积而没有吸入性损伤者补液量有所增加18.烧伤后 ARDS 常用治疗措施有(分数:2.00)A.氧疗B.机械通气C.防治感染D.短期使用激素E.病因治疗19.烧伤后 ARDS 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进行性呼吸困难B.肺水肿和肺不张C.顽固性低氧血症D.X 线双肺浸润影E.重度 ALI 的表现20.烧伤后 ARDS 可表现为(分数:2.00)A.发病早期可无异常表现B.动脉血气分析 Pa
8、O2、PaCO2 下降C.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D.呼吸窘迫E.严重时发展成 MODS21.烧伤后发生下列哪些改变,应高度怀疑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分数:2.00)A.延迟复苏者,胃内容 pH 小于 3.5B.经鼻胃管吸出血液C.血红蛋白含量下降D.MPI 显著降低E.以上都不正确22.烧伤后防止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措施有(分数:2.00)A.降低胃液氢离子浓度B.抑制胃蛋白酶活性C.营养支持D.改善胃肠组织灌流和代谢性酸中毒E.加强黏膜保护23.烧伤后机体代谢反应的特点是(分数:2.00)A.蛋白质作为能量消耗,但代谢率升高并不明显B.内源性高代谢反应C.可分为缓升期和高代谢期D.营养摄入不足引起的高
9、代谢E.主要是烧伤创面引起的高代谢反应24.烧伤后糖代谢的特点是(分数:2.00)A.烧伤后糖异生增强B.烧伤后血糖增高C.血胰岛素水平降低D.脓毒症休克时可出现低血糖症E.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25.烧伤后肢体肌间隙综合征表现为(分数:2.00)A.肢体大多高度水肿B.多数情况下可触摸到搏动C.远端发绀D.毛细血管再充盈差E.被动伸展时手、足疼痛26.烧伤患者目前常用的营养检测方法有(分数:2.00)A.体重B.减差法脂肪测定C.磁共振波谱测定法D.氮平衡E.免疫球蛋白27.烧伤休克期常伴有心率增快,以下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可在输液量不足时加重B.可在输液量过多时加重C.经常需要强
10、心苷类药物D.经常需要 -受体阻滞剂等能够平稳降低心率的药物E.是不可避免的,不需治疗28.烧伤休克期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包括(分数:2.00)A.神经内分泌反射弧B.交感神经系统和儿茶酚胺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D.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E.丘脑反射29.烧伤引起的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热源温度B.受热面积C.受热时间D.烧伤深度E.受热部位30.烧伤应激性溃疡的病理特点是(分数:2.00)A.胃部病变多发于胃窦、胃大弯及胃底部B.溃疡数目常为多个C.溃疡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整齐D.溃疡以胃窦部最多见E.溃疡边缘缺乏炎症反应31.烧伤应激引起代谢反应的特点是
11、(分数:2.00)A.能量消耗增加B.蛋白质大量分解、脂肪动员增加C.高血糖伴胰岛素抵抗D.代谢率升高E.代谢紊乱32.烧伤早期的主要并发症是(分数:2.00)A.应激性溃疡B.脓毒症C.急性肾功能不全D.休克E.多脏器衰竭33.烧伤治疗时出现尿少,血红蛋白尿,应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增加肾灌注B.停用损害肾的抗生素C.利尿D.碱化尿液E.输血34.吸入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分数:2.00)A.气道损伤B.肺水肿C.肺塌陷或肺不张D.肺气肿E.肺脓肿35.吸入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以下哪些是错误的(分数:2.00)A.气道损伤B.肺水肿C.肺萎陷或肺不张D.肺间质纤维变E.钙化灶形
12、成36.吸入性损伤临床分期为(分数:2.00)A.即期B.水肿期C.肺不张期D.感染期E.修复期37.下列哪些物质造成的损伤不属于化学烧伤(分数:2.00)A.甲酚B.无机磷C.金属钠D.液氮E.环氧乙烷38.下述哪些因素参与烧伤后 ARDS 的发生(分数:2.00)A.烧伤时吸入有毒气体B.烧伤后细菌感染C.烧伤休克D.医源性因素E.大面积烧伤39.下述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烧伤应激反应(分数:2.00)A.组织损伤B.精神刺激C.手术刺激D.烧伤并发症E.间隙体液重新分布40.下述有关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度烧伤 35 天痊愈,无瘢痕B.浅度烧伤如无感染 12 周痊愈,不留瘢痕C.深
13、度一般 34 周痊愈,遗留瘢痕D.度 34 周焦痂脱落,需植皮愈合E.深度如有感染,有时需要植皮才能愈合41.小儿烧伤面积不足 16%(或度烧伤面积不足 6%)时,伴有下列哪些情况仍可诊断为重度烧伤(分数:2.00)A.复合伤B.中毒C.中、重度吸入性损伤D.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E.婴儿头面烧伤超过 5%42.高压电烧伤后出现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尿,以下哪些处理是正确的(分数:2.00)A.静脉补液B.利尿C.应用碱性药D.受伤肢体减张E.应用止血药43.严重大面积烧伤预防感染的主要原则有(分数:2.00)A.大剂量应用抗生素B.积极维持机体本身的抗菌能力C.及早去除坏死组织D.尽快封闭创面E
14、.严格无菌操作44.严重烧伤病人有血红蛋白尿时,治疗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A.胶体液中应多输全血B.及早给予适量的碱性液体C.输液量应稍大些D.及早使用利尿剂E.休克期成人尿量每小时应该维持在 50ml 以上45.严重烧伤后发生“肠源性高代谢”的可能原因是(分数:2.00)A.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B.肠黏膜破坏C.肠道免疫功能低下D.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内毒素移位增加E.大量细胞因子、炎性介质释放,代谢率升高外科主治医师-8-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分数:10.00)男性,40 岁,因室内着火大声呼救,被烧伤头、面、颈、背、臀
15、,部分为深度烧伤,部分为度烧伤。(分数:10.00)(1).为保持创面干燥,防止感染,选用长期最佳位置是(分数:2.00)A.半卧B.侧卧C.俯卧D.仰卧E.睡翻身床,定期翻身 解析:(2).如果病人睡翻身床,伤后最早翻身时间是(分数:2.00)A.清创后B.休克复苏情况好转后C.24 小时后 D.48 小时后E.72 小时后解析:(3).患者除了休克复苏、清创外,重点检查的部位是(分数:2.00)A眼B.外耳C.鼻咽D喉 E肺解析:(4).患者感胸闷,颈部肿胀明显,最佳处理是(分数:2.00)A.激素治疗B.蒸汽吸入C.气管切开 D.利尿E.吸氧解析:(5).在治疗过程中,进一步的检查应该是
16、(分数:2.00)A.血 pH 值测定 B.胸部听诊C.床旁摄片D.痰液涂片找细菌E.痰液培养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关于大面积烧伤后早期喂养的目的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可早期提供足够能量B.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肠道黏膜萎缩 C.可降低肠道细菌毒素移位 D.可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危险 E.可降低烧伤后的高代谢 解析:2.关于高压电烧伤的认识哪些不正确(分数:2.00)A.肢体受伤后肌肉常出现“夹心坏死”现象B.深部组织损伤范围不超过创面范围 C.肢体远端触电时,常在近端关节屈侧出现创面,即所谓“跳跃现象”D.肢体减张时应切至脂肪层,以免损伤深部组织 E.易
17、继发厌氧菌感染解析:解析 高压电烧伤时深部组织损伤范围常超过创面范围,呈“口小肚子大”现象,减张时应切至深筋膜甚至肌膜,以达到彻底松解的目的。3.焦痂切开减压术的适应证(分数:2.00)A.肢体远端皮肤青紫或苍白,局部发凉、麻木 B.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微弱 C.进行性肢体肿胀,感觉迟钝 D.胸腹部环形焦痂或焦痂超过腋中线者 E.颈部环形焦痂 解析:解析 肢体的环形焦痂可导致主要血管受压出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微弱,皮肤青紫或苍白,局部发凉、麻木,进行性肢体肿胀等体征,应及时切开减压。胸腹部环形焦痂会限制呼吸运动,颈部环形焦痂可压迫颈部的大血管及气道,均应切开减压。4.冷疗在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作用(分
18、数:2.00)A.可阻止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害 B.可缓解疼痛 C.可减轻水肿 D.对化学烧伤可减少毒物吸收 E.可减轻烧伤创面的深度 解析:解析 冷疗可降低创面及皮下温度,阻止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害,减轻烧伤深度。可降低氧耗量及新陈代谢率,减少组织内乳酸的产生而有效缓解疼痛。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胺产生,减少渗出,减轻水肿。由于机械冲刷作用,使创面干净,对化学烧伤可减少毒素吸收。5.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分数:2.00)A.保持循环血量和血压稳定 B.积极控制感染 C.停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 D.不宜手术,尽量采取保痂的方法,避免手术加重肾损害E.营养补充
19、以高热卡为主,减少蛋白质摄入,减轻氮质血症解析:解析 早期、尽可能多地去除焦痂组织可减轻毒素、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不是手术禁忌证;营养补充上应均衡,蛋白摄入过少,自身蛋白分解增多。6.伤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致病原因(分数:2.00)A.烧伤休克 B.烧伤感染 C.肾毒性药物损害 D.血管内凝血 E.烧伤本身产生的毒性物质 解析:7.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分数:2.00)A.禁食 B.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 C.给予 H2 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 D.胃内应用止血药 E.手术治疗 解析:8.烧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一般分为几个时相(分数:2.0
20、0)A.第一时相:烧伤后 30 分钟内 B.第二时相:一般在烧伤 30 分钟后,4 小时达高峰 C.第三时相:烧伤 8 小时后D.第四时相:烧伤 12 小时后E.第五时相:烧伤后 7 天解析:解析 分两个时相,第 1 时相发生在伤后 30 分钟内,主要在微静脉;第二时相在伤后 30 分钟后,4 小时达高峰,其不但发生在微静脉,而且发生在其他毛细血管段支部位。9.烧伤并发 ARDS 时,以下哪几项属于探索性治疗(分数:2.00)A.应用抗氧化剂 B.免疫调理 C.外源性一氧化氮(NO)治疗 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E.激素治疗解析:解析 激素属于临床的常规治疗,临床上对于非感染性 ARDS 可早期
21、、短期使用激素冲击疗法。10.烧伤病人营养支持时应注意(分数:2.00)A.蛋白质补充可以总热量的 15%20%估计 B.主张补充高蛋白质营养 C.非蛋白质热量多数主张糖脂混合应用 D.营养补充以静脉营养为主E.氨基酸的补充必须有针对性 解析:解析 营养补充应以胃肠营养为主,静脉营养为辅。11.烧伤创面处理的目的是(分数:2.00)A.减轻损害及疼痛 B.防止感染 C.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封闭创面 D.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E.减少或避免瘢痕形成 解析:解析 烧伤创面清创处理的目的是减轻损害及疼痛,防止感染,以便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封闭创面,减少或避免瘢痕形成,最大限度恢复功能。12.烧伤创面适用于暴露疗
22、法的是(分数:2.00)A.肢体创面B.头颈部创面 C.会阴部创面 D.大面积创面 E.手部创面解析:解析 头、颈、会阴及大面积创面不易包扎,通常采用暴露疗法。13.烧伤的临床过程分为(分数:2.00)A.休克期B.体液渗出期 C.体液回收期D.急性感染期 E.修复期 解析:解析 烧伤临床过程分 3 期:体液渗出期,急性感染期,修复期。14.烧伤感染败血症一般常发生在病程中的哪几个时期(分数:2.00)A.水肿回收期 B.焦痂分离期 C.休克期 D.后期(伤后 1 个月) E.广泛切痂期 解析:解析 发生在休克期的感染多在伤后 2448 小时,来势凶猛,又称早期暴发性感染。发生在水肿回收期的多
23、在伤后 310 天。也可发生伤后 34 周的焦痂分离期。在伤后 1 个月创面未愈合或未被植皮覆盖,长时间消耗,身体抵抗力极度下降,易发生感染。发生在广泛切痂期是由于病人抵抗力低,营养等支持治疗不够,再加上手术打击等原因。15.烧伤感染细菌的主要入侵途径为(分数:2.00)A.创面感染 B.静脉感染 C.呼吸道感染 D.肠源性感染 E.骨髓炎,关节炎解析:解析 烧伤创面是烧伤感染的最直接的途径,严重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对微生物的易感性明显增加,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呼吸道成为全身性感染的途径更趋明显。静脉感染是重要的医源性感染途径,静脉导管不仅可引发静脉炎,还是全身感染甚至是 MOD
24、S 的根源,严重的烧伤肠黏膜的损害是迅速和明显的,由于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储菌所”和“内毒素库”,细菌和内毒素可以经肠道侵入而播散全身。16.烧伤感染中较突出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有(分数:2.00)A.肠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D.克雷伯菌E.表皮葡萄球菌 解析:解析 目前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烧伤感染中较为突出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17.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时的液体复苏,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必须用胶体补液复苏B.必须用晶体补液复苏C.休克期应减少输液量,防止肺水肿D.按常规补液,根据病情调整 E.常较同等烧伤面积而没有吸入性损伤者补液量有所增
25、加 解析:18.烧伤后 ARDS 常用治疗措施有(分数:2.00)A.氧疗 B.机械通气 C.防治感染 D.短期使用激素 E.病因治疗 解析:解析 以上均为烧伤后 ARDS 常用治疗措施。19.烧伤后 ARDS 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进行性呼吸困难 B.肺水肿和肺不张C.顽固性低氧血症 D.X 线双肺浸润影E.重度 ALI 的表现 解析:解析 肺水肿和肺不张属于病理改变,而 X 线表现并不是特征性体征。20.烧伤后 ARDS 可表现为(分数:2.00)A.发病早期可无异常表现 B.动脉血气分析 PaO2、PaCO2 下降 C.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窘迫 E.严重时发展成
26、MODS 解析:解析 以上均为烧伤后 ARDS 的表现。21.烧伤后发生下列哪些改变,应高度怀疑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分数:2.00)A.延迟复苏者,胃内容 pH 小于 3.5 B.经鼻胃管吸出血液 C.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D.MPI 显著降低 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MPI 为胃黏膜增殖指数。22.烧伤后防止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措施有(分数:2.00)A.降低胃液氢离子浓度 B.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C.营养支持 D.改善胃肠组织灌流和代谢性酸中毒 E.加强黏膜保护 解析:解析 以上均为烧伤后防止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措施。23.烧伤后机体代谢反应的特点是(分数:2.00)A.蛋白质作为能量消耗,但代谢率
27、升高并不明显 B.内源性高代谢反应 C.可分为缓升期和高代谢期 D.营养摄入不足引起的高代谢 E.主要是烧伤创面引起的高代谢反应 解析:解析 烧伤后机体高代谢反应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烧伤创面;另一个来自内脏,而且主要是内源性高代谢反应。24.烧伤后糖代谢的特点是(分数:2.00)A.烧伤后糖异生增强 B.烧伤后血糖增高 C.血胰岛素水平降低D.脓毒症休克时可出现低血糖症 E.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 解析:解析 烧伤后血胰岛素水平并不低,而是利用率和反应性降低,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25.烧伤后肢体肌间隙综合征表现为(分数:2.00)A.肢体大多高度水肿B.多数情况下可触摸到搏动C.远端发绀 D.毛细
28、血管再充盈差 E.被动伸展时手、足疼痛 解析:解析 高压电损伤深部组织,筋膜下水肿明显,压力增高,肌间隙压力过高会造成循环障碍,引起更多的继发性肌肉坏死,远端、末梢血运差,而肢体外观往往肿胀并不明显,多数为轻度、中度水肿,若不能及时发现后果严重。26.烧伤患者目前常用的营养检测方法有(分数:2.00)A.体重 B.减差法脂肪测定C.磁共振波谱测定法D.氮平衡 E.免疫球蛋白 解析:解析 体重、氮平衡和免疫球蛋白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尽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B、C 目前尚未普及和完善。27.烧伤休克期常伴有心率增快,以下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可在输液量不足时加重 B.可在输液量过多时加
29、重 C.经常需要强心苷类药物D.经常需要 -受体阻滞剂等能够平稳降低心率的药物E.是不可避免的,不需治疗解析:解析 输液量不足时,休克加重;输液量过多时,心脏负荷过重;这两种情况下心率增快均会加重。烧伤休克期的治疗应以调整输液的质和量为主,除非有明确的指征,正常情况下很少使用强心和降低心率的药物。但应加以警惕,以免延误有效循环血量的及时补充;并非不需治疗。28.烧伤休克期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包括(分数:2.00)A.神经内分泌反射弧 B.交感神经系统和儿茶酚胺 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D.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E.丘脑反射解析:解析 目前研究表明,休克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包括以上
30、 A、B、C、D 4 个部分。29.烧伤引起的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热源温度 B.受热面积C.受热时间 D.烧伤深度E.受热部位解析:解析 烧伤引起的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热源温度及受热时间。30.烧伤应激性溃疡的病理特点是(分数:2.00)A.胃部病变多发于胃窦、胃大弯及胃底部B.溃疡数目常为多个 C.溃疡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整齐 D.溃疡以胃窦部最多见E.溃疡边缘缺乏炎症反应 解析:解析 胃部溃疡多见于胃窦、胃小弯和胃底部,而应激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最多见。31.烧伤应激引起代谢反应的特点是(分数:2.00)A.能量消耗增加 B.蛋白质大量分解、脂肪动员增加 C.高血
31、糖伴胰岛素抵抗 D.代谢率升高 E.代谢紊乱 解析:解析 烧伤应激反应引起三大营养物质及维生素、微量元素消耗增加,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代谢紊乱,可持续数日、数月或更长时间。32.烧伤早期的主要并发症是(分数:2.00)A.应激性溃疡B.脓毒症C.急性肾功能不全 D.休克 E.多脏器衰竭解析:解析 烧伤早期病理变化主要以体液渗出为主,因此易并发休克,同时由于血容量的不足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其他并发症多发生在休克治疗后。33.烧伤治疗时出现尿少,血红蛋白尿,应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增加肾灌注 B.停用损害肾的抗生素 C.利尿 D.碱化尿液 E.输血解析:解析 出现尿少和血红蛋白尿时,
32、应立即停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并利尿及碱化尿液,同时增加补液量来冲洗肾小管。34.吸入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分数:2.00)A.气道损伤 B.肺水肿 C.肺塌陷或肺不张 D.肺气肿E.肺脓肿解析:解析 吸入性损伤所致的病理变化主要有 3 点:气道损伤,肺水肿,肺塌陷或肺不张。35.吸入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以下哪些是错误的(分数:2.00)A.气道损伤B.肺水肿C.肺萎陷或肺不张D.肺间质纤维变 E.钙化灶形成 解析:36.吸入性损伤临床分期为(分数:2.00)A.即期 B.水肿期 C.肺不张期D.感染期 E.修复期 解析:解析 吸入性损伤临床分 4 期:即期、水肿期、感染期、修复期。37.下
33、列哪些物质造成的损伤不属于化学烧伤(分数:2.00)A.甲酚B.无机磷C.金属钠D.液氮 E.环氧乙烷解析:解析 液氮造成的损伤属于冻伤。38.下述哪些因素参与烧伤后 ARDS 的发生(分数:2.00)A.烧伤时吸入有毒气体 B.烧伤后细菌感染 C.烧伤休克 D.医源性因素 E.大面积烧伤 解析:解析 烧伤后 ARDS 发生与大面积烧伤、吸入性损伤、全身性感染和休克有关,治疗不当如呼吸机使用不当也是一个因素。39.下述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烧伤应激反应(分数:2.00)A.组织损伤 B.精神刺激 C.手术刺激 D.烧伤并发症 E.间隙体液重新分布 解析:解析 烧伤本身引起的应激反应,属于过度的应激反
34、应,损害机体。上述各因素都可以作为应激原(来自体外、体内、心理等因素)引起或参与机体应激反应。40.下述有关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度烧伤 35 天痊愈,无瘢痕 B.浅度烧伤如无感染 12 周痊愈,不留瘢痕 C.深度一般 34 周痊愈,遗留瘢痕 D.度 34 周焦痂脱落,需植皮愈合 E.深度如有感染,有时需要植皮才能愈合 解析:解析 以上各项均是各度烧伤的特点。41.小儿烧伤面积不足 16%(或度烧伤面积不足 6%)时,伴有下列哪些情况仍可诊断为重度烧伤(分数:2.00)A.复合伤 B.中毒 C.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D.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 E.婴儿头面烧伤超过 5% 解析:解析
35、以上为 1970 年全国烧伤会议拟订的标准。42.高压电烧伤后出现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尿,以下哪些处理是正确的(分数:2.00)A.静脉补液 B.利尿 C.应用碱性药 D.受伤肢体减张 E.应用止血药解析:解析 保持足够的液体入量、利尿、碱化尿液利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的排出,避免堵塞肾小管,肢体减张可减少因挤压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进一步入血。43.严重大面积烧伤预防感染的主要原则有(分数:2.00)A.大剂量应用抗生素B.积极维持机体本身的抗菌能力 C.及早去除坏死组织 D.尽快封闭创面 E.严格无菌操作解析:解析 严重大面积烧伤预防感染的主要原则有:积极维持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及早去除坏死组织,尽
36、快封闭创面。44.严重烧伤病人有血红蛋白尿时,治疗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分数:2.00)A.胶体液中应多输全血 B.及早给予适量的碱性液体 C.输液量应稍大些 D.及早使用利尿剂 E.休克期成人尿量每小时应该维持在 50ml 以上 解析:解析 出现血红蛋白尿时,见于度烧伤面积大,红细胞破坏多,胶体液中应多输全血。血红蛋白尿在酸性情况下容易聚集堵塞肾小管,应及时给予适量碱性液体,碱化尿液。同时输液量应稍大并及早使用甘露醇利尿,以冲刷肾小管,防止肾功能衰竭,在休克期成人尿量应该维持在 50ml/h 以上。45.严重烧伤后发生“肠源性高代谢”的可能原因是(分数:2.00)A.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B.肠黏膜破坏 C.肠道免疫功能低下 D.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内毒素移位增加 E.大量细胞因子、炎性介质释放,代谢率升高 解析:解析 严重烧伤后存在“肠源性高代谢”,早期肠道营养可降低代谢率,进一步证实,肠道是烧伤后高代谢反应的主要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