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输血技术相关专业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0157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输血技术相关专业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

    1、输血技术相关专业知识-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19651979年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哪个阶段(分数:2.00)A.集中数据处理阶段B.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阶段C.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阶段D.交互网络阶段E.管理控制阶段2.管理信息系统哪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和实现终端用户间的联络机制(分数:2.00)A.集中数据处理阶段B.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阶段C.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阶段D.交互网络阶段E.多个项目的综合信息管理阶段3.下列哪项属于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分数:2.00)A.社会发展的现状B.群众对管理信

    2、息系统的了解程度C.领导者的能力D.互联网的普及程度E.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4.下列哪项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分数:2.00)A.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基础B.领导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C.管理信息系统的专门人才D.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E.良好的信息管理基础5.下列哪项是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分数:2.00)A.科学管理的基础B.领导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C.管理信息系统的专门人才D.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E.良好的信息管理基础6.下列哪项属于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分数:2.00)A.需要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专门人才B.群众对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有足够的了

    3、解C.需要强有力的管理者D.良好的输血信息管理基础工作E.领导对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大力支持7.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在良好的输血信息管理基础工作之上。这些工作不包括(分数:2.00)A.专门的输血信息管理人员B.输血有关的记录、档案C.按规定的类别和保存期限专柜保管记录和档案D.采供血过程的结果和检测的参数等各种统计和记录E.配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图书和期刊、资料8.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的第 4个阶段是(分数:2.00)A.各部门共享的信息系统B.既面向管理,又面向输血相关事务的处理大规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C.相对独立的、单项业务的信息管理D.多个项目的综合信息管理E.采供血的信息及其管理9.下

    4、列哪项是中国输血事业现代化建设中十分紧迫的任务(分数:2.00)A.采供血信息管理编码的标准化B.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C.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的专业化D.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市场化E.提高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者的能力10.下列哪项是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分数:2.00)A.硬件系统和管理系统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C.管理系统和软件系统D.辅助系统和控制系统E.控制系统和软件系统11.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在硬件方面不包括(分数:2.00)A.高性能的服务器B.大容量的存贮装置C.遍布采供血机构各部门及用血单位的用户终端设备D.数据通信线路E.输血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12.在输血管

    5、理信息系统中,采血供血业务不包括(分数:2.00)A.献血者管理B.血液采集C.临床配血登记D.体检过程管理E.血液制备13.满足临床输血要求的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分数:2.00)A.血站和单采血浆站的基本采供血业务管理B.献血者管理、体检过程管理、血液采集等C.血液制备、发放管理、检验过程管理、财务管理等D.体检过程管理、血液采集、制备、发放管理、临床配血登记、发放登记等E.血液信息的接收、临床配血登记、发放登记、输血反应登记、数据传送等14.下列哪项最能体现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数:2.00)A.具有复杂、难学、防侵入的功能B.系统具有不可扩展性C.具有专业管理功能D.具

    6、有单项事务处理、综合事务处理和辅助决策功能E.具有测试控制功能15.“要能快速、准确地随时提供采供血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支持输血业务工作中的各项基本活动”体现了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分数:2.00)A.收集并永久存贮采、供、用血所需全部数据B.数据共享C.具有切实有效的安全、维护措施D.具备支持系统开发和研究工作的必要软件和数据库E.系统具有可扩展性16.下列哪项属于采用计算机管理时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软件要达到的要求(分数:2.00)A.实用、先进、高效、安全B.功能完善、标准化、系统化、企业化C.先进、安全、简单、系统化D.实用、高效、超前、标准化E.安全、实用、可扩展、企业化17

    7、.从哪方面来评价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问题(分数:2.00)A.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B.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C.无形价值和社会价值D.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E.有形价值和经济价值18.制定采供血信息管理编码标准时,基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分数:2.00)A.是否兼容B.是否可以满足多种机构需求C.是否符合国家保密规定D.是否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不同操作平台、不同操作人员的数据记录的相似性E.是否应该采取国际标准19.下列哪项不属于国际标准采用 ISBT 128条码为基础的原因(分数:2.00)A.适用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安全方面的输血的要求B.数据结构和条码符号与各种现行条码标准的一致性C.美国血液协会(

    8、ABC)的库德巴码的变体已不适应制定国际标准的需要D.按医学标准增加了国际输血规定E.ISBT 128码不能与 ABC Coda bar码相连接20.下列哪项是血液采集、加工和输血方面全世界唯一通用的标识系统(分数:2.00)A.ABC Coda bar码B.ASCII码C.ISBT128码D.扩展 ASCII码E.BCD码21.采用全自动编码技术(FACT-2)0 类(不是数据字母混合)数据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分数:2.00)A.适用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安全方面的输血的要求B.不受其他任何编码的限制C.适应制定国际标准的需要D.Coda bar码数据流转变为 ISBT 128码数据流时不必用符

    9、号标识符E.提高了各种信息编码的灵活性22.下列哪项均属于 ISBT 128条码包含的信息(分数:2.00)A.献血识别码、ABO/Rh 血型、产品编码、有效期、血袋制造商信息B.献血识别码、ABO/Rh 血型、储量情况、献血人姓名C.血袋批号、献血识别码、血液质量、血液处理程序D.ABO/Rh血型、产品编码、储量情况、管理者信息E.产品编码、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处理程序23.下列哪项属于 ABC Coda bar码的局限性(分数:2.00)A.无产品编码,无法提供完整的信息B.没有受到广泛的支持C.产品编码结构不能适应于不断发展的新的血液产品的需要D.不能实现连续性编码E.不支持字母字符编

    10、码24.下列哪项属于 ISBT 128条码的特征(分数:2.00)A.数据共享性B.属于非连续性编码C.广泛的数码范围,支持字母字符D.具有简单、低密度性E.ISBT 128条码可选择 256个不同的字符来编码25.“在 ISBT 128条码中的每一个条码特征都有 3个分开的自我校验机制”,体现了 ISBT 128条码的哪项特征(分数:2.00)A.受到广泛的支持B.高密度C.数据保险D.连续性编码E.广泛的数码范围,支持字母字符26.下列哪项是 ISBT 128条码体制的优点(分数:2.00)A.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B.简单、方便、易学、易懂C.可以大大提高采供血机构经济管理

    11、的效率和活力D.ISBT 128条码能够满足多个 ISBT成员国家的需要E.能够减少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保证供应,取得较直接的经济效益27.对采供血机构分配的唯一标识码的使用期为多少年(分数:2.00)A.80年B.90年C.100年D.110年E.120年28.下列哪项是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简称(分数:2.00)A.BTMISB.MISC.DBMSD.ISBTE.WPADP29.下列肝炎病毒不是 RNA病毒的是(分数:2.00)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丁型肝炎病毒E.戊型肝炎病毒30.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复制,提示乙型肝炎传染性高的重要血清学指标是(分数:2.00

    12、)A.HBsAgB.HBcAgC.抗-HBcD.HBeAgE.抗-HBe31.HBsAg携带者是以下哪一型病毒肝炎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分数:2.00)A.HAVB.HBVC.HCVD.HDVE.HEV32.我国人群 HBsAg携带率约(分数:2.00)A.10%B.30%C.40%D.50%E.70%33.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是(分数:2.00)A.甲型病毒肝炎B.乙型病毒肝炎C.丙型病毒肝炎D.丁型病毒肝炎E.戊型病毒肝炎34.慢性活动性肝炎不会出现以下哪项异常(分数:2.00)A.ALT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B.白/球比例倒置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补体 C3、C4 升高E.自身抗体

    13、及类风湿因子阳性3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分数:2.00)A.性传播B.血液传播C.粪-口途径D.母婴传播E.输血传播36.艾滋病常见症状不包括(分数:2.00)A.发热、盗汗、体重减轻B.咳嗽、咳痰、胸闷气短C.恶心、呕吐、腹泻D.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E.肝、脾大37.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宜用于灭活 HIV(分数:2.00)A.56持续 30分钟B.紫外线照射C.70%乙醇处理 5分钟D.0.1%漂白粉处理 5分钟E.50%胎牛血清中-70冰冻 3个月38.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指(分数:2.00)A.出生 7天内(含 7天)证实有 CMV感染B.出生 14天内(含 14天)证实有 C

    14、MV感染C.出生 28天内(含 28天)证实有 CMV感染D.出生 12周内证实有 CMV感染E.出生 6个月内证实有 CMV感染39.不属于晚期先天梅毒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是(分数:2.00)A.马鞍鼻B.树胶样肿C.口周围皮肤放射状瘢痕D.硬下疳E.哈钦森牙40.下列哪种不是三日疟的典型临床表现(分数:2.00)A.典型者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间歇 3日重复发作B.发作多在下午,持续 46 小时C.常有蛋白尿,可形成疟疾肾病D.易混合感染E.脾大贫血较轻,但复发率高41.肾结核最具有特征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发热、盗汗B.肉眼血尿C.膀胱刺激症状D.腰痛E.消瘦42.我国诊断妊娠女

    15、性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分数:2.00)A.95g/LB.100g/LC.105g/LD.110g/LE.120g/L43.不属于造血调节异常所致的贫血种类是(分数:2.00)A.骨髓基质细胞受损B.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C.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D.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E.淋巴细胞功能亢进44.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分数:2.00)A.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降低B.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C.骨髓中非造血细胞比例降低D.骨髓中粒系细胞明显减少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45.不支持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检查是(分数:2.00)A.游离血红蛋白增高B.高胆红素血症C.血浆结合珠蛋白下

    16、降D.血红蛋白尿E.含铁血黄素尿46.属于正细胞性贫血的是(分数:2.00)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慢性失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肝疾病相关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47.急性白血病 FAB标准中急性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红细胞需(分数:2.00)A.20%B.30%C.40%D.50%E.60%48.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类型是(分数:2.00)A.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49.关于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多见于儿童B.多数与感染因素有关C.出血症状严重,可累及内脏D

    17、.血小板寿命缩短E.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5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分数:2.00)A.皮肤瘀斑B.肌肉血肿C.月经增多D.口腔黏膜出血E.消化道出血输血技术相关专业知识-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19651979年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哪个阶段(分数:2.00)A.集中数据处理阶段B.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阶段 C.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阶段D.交互网络阶段E.管理控制阶段解析:2.管理信息系统哪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和实现终端用户间的联络机制(分数:2.00)A.集中数据处理阶段B.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

    18、阶段C.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阶段D.交互网络阶段 E.多个项目的综合信息管理阶段解析:3.下列哪项属于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分数:2.00)A.社会发展的现状B.群众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了解程度C.领导者的能力D.互联网的普及程度E.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解析:4.下列哪项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分数:2.00)A.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基础 B.领导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C.管理信息系统的专门人才D.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E.良好的信息管理基础解析:5.下列哪项是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分数:2.00)A.科学管理的基础B.领导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 C.管理信息系统的专门

    19、人才D.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E.良好的信息管理基础解析:6.下列哪项属于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分数:2.00)A.需要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专门人才B.群众对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有足够的了解C.需要强有力的管理者D.良好的输血信息管理基础工作 E.领导对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大力支持解析:7.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在良好的输血信息管理基础工作之上。这些工作不包括(分数:2.00)A.专门的输血信息管理人员 B.输血有关的记录、档案C.按规定的类别和保存期限专柜保管记录和档案D.采供血过程的结果和检测的参数等各种统计和记录E.配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图书和期刊、资料解析:8.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20、过程的第 4个阶段是(分数:2.00)A.各部门共享的信息系统B.既面向管理,又面向输血相关事务的处理大规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C.相对独立的、单项业务的信息管理D.多个项目的综合信息管理E.采供血的信息及其管理解析:9.下列哪项是中国输血事业现代化建设中十分紧迫的任务(分数:2.00)A.采供血信息管理编码的标准化B.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 C.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的专业化D.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市场化E.提高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者的能力解析:10.下列哪项是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分数:2.00)A.硬件系统和管理系统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管理系统和软件系统D.辅助系统和控制系

    21、统E.控制系统和软件系统解析:11.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在硬件方面不包括(分数:2.00)A.高性能的服务器B.大容量的存贮装置C.遍布采供血机构各部门及用血单位的用户终端设备D.数据通信线路E.输血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解析:12.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血供血业务不包括(分数:2.00)A.献血者管理B.血液采集C.临床配血登记 D.体检过程管理E.血液制备解析:13.满足临床输血要求的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分数:2.00)A.血站和单采血浆站的基本采供血业务管理B.献血者管理、体检过程管理、血液采集等C.血液制备、发放管理、检验过程管理、财务管理等D.体检过程管理、血液采

    22、集、制备、发放管理、临床配血登记、发放登记等E.血液信息的接收、临床配血登记、发放登记、输血反应登记、数据传送等 解析:14.下列哪项最能体现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数:2.00)A.具有复杂、难学、防侵入的功能B.系统具有不可扩展性C.具有专业管理功能D.具有单项事务处理、综合事务处理和辅助决策功能 E.具有测试控制功能解析:15.“要能快速、准确地随时提供采供血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支持输血业务工作中的各项基本活动”体现了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分数:2.00)A.收集并永久存贮采、供、用血所需全部数据B.数据共享 C.具有切实有效的安全、维护措施D.具备支持系统开发和研究工作的必要

    23、软件和数据库E.系统具有可扩展性解析:16.下列哪项属于采用计算机管理时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软件要达到的要求(分数:2.00)A.实用、先进、高效、安全 B.功能完善、标准化、系统化、企业化C.先进、安全、简单、系统化D.实用、高效、超前、标准化E.安全、实用、可扩展、企业化解析:17.从哪方面来评价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问题(分数:2.00)A.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B.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C.无形价值和社会价值D.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 E.有形价值和经济价值解析:18.制定采供血信息管理编码标准时,基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分数:2.00)A.是否兼容B.是否可以满足多种机构需求C.是否符合国家保密

    24、规定 D.是否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不同操作平台、不同操作人员的数据记录的相似性E.是否应该采取国际标准解析:19.下列哪项不属于国际标准采用 ISBT 128条码为基础的原因(分数:2.00)A.适用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安全方面的输血的要求B.数据结构和条码符号与各种现行条码标准的一致性C.美国血液协会(ABC)的库德巴码的变体已不适应制定国际标准的需要D.按医学标准增加了国际输血规定E.ISBT 128码不能与 ABC Coda bar码相连接 解析:20.下列哪项是血液采集、加工和输血方面全世界唯一通用的标识系统(分数:2.00)A.ABC Coda bar码B.ASCII码C.ISBT128

    25、码 D.扩展 ASCII码E.BCD码解析:21.采用全自动编码技术(FACT-2)0 类(不是数据字母混合)数据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分数:2.00)A.适用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安全方面的输血的要求B.不受其他任何编码的限制C.适应制定国际标准的需要D.Coda bar码数据流转变为 ISBT 128码数据流时不必用符号标识符 E.提高了各种信息编码的灵活性解析:22.下列哪项均属于 ISBT 128条码包含的信息(分数:2.00)A.献血识别码、ABO/Rh 血型、产品编码、有效期、血袋制造商信息 B.献血识别码、ABO/Rh 血型、储量情况、献血人姓名C.血袋批号、献血识别码、血液质量、血液

    26、处理程序D.ABO/Rh血型、产品编码、储量情况、管理者信息E.产品编码、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处理程序解析:23.下列哪项属于 ABC Coda bar码的局限性(分数:2.00)A.无产品编码,无法提供完整的信息B.没有受到广泛的支持C.产品编码结构不能适应于不断发展的新的血液产品的需要 D.不能实现连续性编码E.不支持字母字符编码解析:24.下列哪项属于 ISBT 128条码的特征(分数:2.00)A.数据共享性B.属于非连续性编码C.广泛的数码范围,支持字母字符 D.具有简单、低密度性E.ISBT 128条码可选择 256个不同的字符来编码解析:25.“在 ISBT 128条码中的每一

    27、个条码特征都有 3个分开的自我校验机制”,体现了 ISBT 128条码的哪项特征(分数:2.00)A.受到广泛的支持B.高密度C.数据保险 D.连续性编码E.广泛的数码范围,支持字母字符解析:26.下列哪项是 ISBT 128条码体制的优点(分数:2.00)A.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B.简单、方便、易学、易懂C.可以大大提高采供血机构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活力D.ISBT 128条码能够满足多个 ISBT成员国家的需要 E.能够减少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保证供应,取得较直接的经济效益解析:27.对采供血机构分配的唯一标识码的使用期为多少年(分数:2.00)A.80年B.90年C.100年

    28、 D.110年E.120年解析:28.下列哪项是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简称(分数:2.00)A.BTMIS B.MISC.DBMSD.ISBTE.WPADP解析:29.下列肝炎病毒不是 RNA病毒的是(分数:2.00)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D.丁型肝炎病毒E.戊型肝炎病毒解析: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 DNA病毒,属嗜肝 DNA病毒科,直径 42nm的球形颗粒,又名Dane颗粒,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30.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复制,提示乙型肝炎传染性高的重要血清学指标是(分数:2.00)A.HBsAgB.HBcAgC.抗-HBcD.HBeAg E.抗-HBe解

    29、析:解析 HBeAg 仅存在于 HBsAg阳性者的血液中,通常伴有肝内 HBV DNA的复制,血中存在较多Dane颗粒和 HBV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因此,HBeAg 阳性是病毒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指标,传染性高;抗-HBe传染性相对较低。31.HBsAg携带者是以下哪一型病毒肝炎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分数:2.00)A.HAVB.HBVC.HCVD.HDV E.HEV解析:解析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的嗜肝单链 RNA病毒,需要 HBV的辅助才能进行复制。通常HDV与 HBV同时或重叠感染。HBsAg 携带者是 HDV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32.我国人群 HBsAg携带率约(分数:

    30、2.00)A.10% B.30%C.40%D.50%E.70%解析:解析 我国人群 HBsAg携带率约 10%。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患者及 HBsAg携带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低发区主要为成人,在高发区主要为儿童,而成人患者多为慢性肝炎。33.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是(分数:2.00)A.甲型病毒肝炎 B.乙型病毒肝炎C.丙型病毒肝炎D.丁型病毒肝炎E.戊型病毒肝炎解析:解析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34.慢性活动性肝炎不会出现以下哪项异常(分数:2.00)A.ALT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B.白/球比例倒置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补

    31、体 C3、C4 升高 E.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阳性解析:解析 慢性活动性肝炎:既往有肝炎史,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大便稀薄、可出现黄疸、肝区痛等。体检面色常晦暗,肝大质较硬,伴有触痛及叩击痛,脾多肿大,蜘蛛痣、肝掌及痤疮。肝功能长期明显异常,ALT 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白/球比例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可阳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而补体 C3、C4 降低。部分病例出现肝外器官损害,如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慢性肾小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桥本甲状腺炎等。3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分数:2.00)A.性传播B.血液传播C.粪-口途径 D.母

    32、婴传播E.输血传播解析:解析 艾滋病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通过同性恋之间及异性间的性接触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最早被称为“男同性恋者的免疫缺陷病”,究其原因是同性恋所采取的特殊性交方式较一般方式更容易对黏膜造成损伤。后者是由于人体的肠黏膜是柱状上皮相对于阴道的鳞状上皮更易损伤缘故。血液传播:通过输血、血制品或未消毒的注射器等传播,后者静脉嗜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所致。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和哺乳方式传播。36.艾滋病常见症状不包括(分数:2.00)A.发热、盗汗、体重减轻B.咳嗽、咳痰、胸闷气短C.恶心、呕吐、腹泻D.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E.肝、脾大 解析:解析 艾滋病常

    33、见症状: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热、乏力、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消瘦,在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 10%以上。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咳血痰等。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皮肤和黏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疡等。罕见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西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37.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宜用于灭活 HIV(分数:2.00)A.56持续 30分钟B.紫外线照射 C.70%乙醇处理 5分钟D.0.1%漂白粉处理 5

    34、分钟E.50%胎牛血清中-70冰冻 3个月解析:解析 HIV 对热敏感。5630 分钟失去活性,但在室温保存 7天,仍有活性。不加稳定剂病毒-70冰冻失去活性,而 35%山梨醇或 50%胎牛血清中-70冰冻 3个月仍保持活性。对消毒剂和去污剂亦敏感,0.2%次氯酸钠 0.1%漂白粉,70%乙醇,35%异丙醇、50%乙醚、0.3%H 2 O 2 、0.5%来苏尔处理 5分钟能灭活病毒,1%NP-40 和 0.5%triton-X-100能灭活病毒而保留抗原性。对紫外线、 射线有较强抵抗力。38.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指(分数:2.00)A.出生 7天内(含 7天)证实有 CMV感染B.出生 14天

    35、内(含 14天)证实有 CMV感染 C.出生 28天内(含 28天)证实有 CMV感染D.出生 12周内证实有 CMV感染E.出生 6个月内证实有 CMV感染解析:解析 先天性感染:指由 CMV感染的母亲所生育的子女,在出生 14天内(含 14天)证实有 CMV感染,为宫内感染所致。围生期感染:CMV 感染母亲的子女,在出生 14天内没有发现 CMV感染,在生后第312 周内证实感染者,主要经产道或母乳途径获得感染。后天性(获得性)感染:在出生 12周后证实有感染(出生 12周内无 CMV感染证据)。39.不属于晚期先天梅毒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是(分数:2.00)A.马鞍鼻B.树胶样肿C.口周围皮

    36、肤放射状瘢痕D.硬下疳 E.哈钦森牙解析:解析 晚期先天梅毒:出生后 2岁以上发病。其损害性质与后天梅毒的三期损害相似,表现为对皮肤、黏膜、骨骼及内脏等的损害。具有特征性,如:马鞍鼻、口周围皮肤放射状瘢痕、前额圆凸、胸锁骨关节骨质增厚、胫骨骨膜肥厚形似佩刀状、恒齿病变为哈钦森牙及桑葚状臼齿。硬下疳为一期梅毒的标志性,临床特征。40.下列哪种不是三日疟的典型临床表现(分数:2.00)A.典型者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间歇 3日重复发作B.发作多在下午,持续 46 小时 C.常有蛋白尿,可形成疟疾肾病D.易混合感染E.脾大贫血较轻,但复发率高解析:解析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

    37、。三日疟发作为三日发作一次,发作多在早晨,持续 46 小时。脾大贫血较轻,但复发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儿童感染,可形成疟疾肾病。三日疟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难自愈。41.肾结核最具有特征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发热、盗汗B.肉眼血尿C.膀胱刺激症状 D.腰痛E.消瘦解析:解析 肾结核病变主要在肾脏而临床表现主要在膀胱,膀胱刺激征是肾结核最重要、最早出现的症状。42.我国诊断妊娠女性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分数:2.00)A.95g/LB.100g/L C.105g/LD.110g/LE.120g/L解析:解析 国内诊断标准则是: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110

    38、g/L,孕妇100g/L。43.不属于造血调节异常所致的贫血种类是(分数:2.00)A.骨髓基质细胞受损B.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C.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D.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E.淋巴细胞功能亢进解析:解析 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常见于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包括:骨髓纤维化、骨髓坏死、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等)、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包括: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等)、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包括: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等所致慢性病性贫血)、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

    39、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44.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分数:2.00)A.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降低B.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C.骨髓中非造血细胞比例降低D.骨髓中粒系细胞明显减少 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一般无肝脾大。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45.不支持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检查是(分数:2.00)A.游离血红蛋白增高B.高胆红素血症 C.血浆结合珠蛋白下降D.血红蛋白尿

    40、E.含铁血黄素尿解析:解析 提示溶血的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管内溶血:游离血红蛋白增高;血浆结合珠蛋白下降;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主要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提示血管外溶血:高胆红素血症: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一般黄疸仅为轻一中度;尿胆原增高及粪胆原排量增加。46.属于正细胞性贫血的是(分数:2.00)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慢性失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肝疾病相关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解析 正细胞性贫血:MCV 80100fl,MCHC 32%35%,此类贫血大多为正色素,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47.急性白血病 FAB标准中急性红白血病

    41、骨髓中幼红细胞需(分数:2.00)A.20%B.30%C.40%D.50% E.60%解析:48.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类型是(分数:2.00)A.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解析:解析 白血病细胞可侵犯中枢系统导致脑膜白血病;也可侵犯睾丸;以 ALL更多见。也可浸润其他组织如心肺、消化道及泌尿道等。49.关于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多见于儿童B.多数与感染因素有关C.出血症状严重,可累及内脏D.血小板寿命缩短E.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 解析:解析 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儿童多见,大多数在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出血症状严重,常累及黏膜和内脏,脾脏一般不大。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多,形态小,幼稚型比例增高,无血小板形成;血小板生存时间测定明显缩短。5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分数:2.00)A.皮肤瘀斑B.肌肉血肿 C.月经增多D.口腔黏膜出血E.消化道出血解析:解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肌肉出血少见。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输血技术相关专业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