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19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用百分位数确定医学正常值范围,适用于如下分布(分数:2.00)A.任何分布型B.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近似正态分布2.配对设计的目的是(分数:2.00)A.提高测量精度B.操作方便C.为了可以使用 t检验D.提高组间可比性E.减少抽样误差3.以下关于参数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区间估计优于点估计B.样本含量越大,参数估计准确的可能性越大C.样本含量越大,参数估计越精确D.对于一个参数只能有一个估计值E.以上均不正确
2、4.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B.采用配对 t检验还是成组 t检验是由实验设计方法决定的C.检验结果若 P值大于 005,则接受 H 0 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D.用 u检验进行两样本总体均数比较时,要求方差齐性E.以上均不正确5.两样本比较时下列哪种情况第二类错误最小(分数:2.00)A.=005B.=001C.=010D.=020E.=00016.统计推断的内容是(分数:2.00)A.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参数B.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A、B 均不是D.A、B 均是E.误差大小7.当两总体方差不齐时,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两样本总体均数比较(分数:
3、2.00)A.t检验B.t检验C.u检验(假设是大样本时)D.F检验E. 2 检验8.甲、乙两人分别从随机数字表抽得 30个 (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 (分数:2.00)A.B.作两样本 t检验,必然得出无差别的结论C.作两方差齐性的 F检验,必然方差齐D.分别由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 95可信区间,很可能有重叠E.分别由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 95可信区间,一定不重叠9.以下关于参数点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CV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越可靠B.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越准确C.越大,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差D.S越小,表
4、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越可靠E.以上均不正确10.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分数:2.00)A.SS组内SS 组间B.MS组间MS 组内C.MS总=MS 组间+MS 组内D.SS总=SS 组间+SS 组内E.MS组间MS 组内11.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 P005 时,可认为(分数:2.00)A.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B.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C.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D.各总体均数相等E.各样本均数相等1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
5、,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3.当组数等于 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 t检验结果的关系是(分数:2.00)A.完全等价且 F=t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t检验结果更准确D.完全等价且 t=E.不能用方差分析14.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单位组设计相比较(分数:2.00)A.两种设计试验效率一样B.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小于完全随机设计C.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大于完全随机设计D.随机单位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比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E.完全随机设计的变异来源比随机单位组设计分得更细15.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v 配伍 等于(分数:2.00)A.v 总 一 v 误差B.v 总
6、 一 v 处理C.v 总 一 v 处理 +v 误差D.v 总 一 v 处理 一 v 误差E.以上都不对16.方差分析中变量变换的目的是(分数:2.00)A.方差齐性化B.曲线直线化C.变量正态化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17.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分数:2.00)A.各对比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C.各对比组样本均数不相等D.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相等E.以上都不对18.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 SS和自由度各分解为几部分(分数:2.00)A.2,2B.2,3C.2,4D.3,3E.3,219.配对 t检验可用哪种设计类型的方差分析来替代(分数:2.00)A.完全随机
7、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两种设计都可以D.AB都不行E.析因设计20.下列哪项检验不适用 2 检验(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的比较B.两样本率的比较C.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D.拟合优度检验E.多个样本率比较21.关于样本率 P的分布正确的说法是(分数:2.00)A.服从正态分布B.服从 2 分布C.当 n足够大,且 P和 1一 P均不太小,P 的抽样分布逼近正态分布D.服从 t分布E.服从 u分布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u检验B.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t检验C.两样本率比较时,有 u= 2D.两样本率比较时,有 t 2 = 2E.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t检验
8、23.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B.C.D.E.24.用两种方法检查某疾病患者 120名,甲法检出率为 60,乙法检出率为 50,甲、乙法一致的检出率为 35,以下正确的是(分数:2.00)A.不能确定两种方法的优劣B.甲、乙法效果一样C.甲法优于乙法D.乙法优于甲法E.通过比较样本率可以下结论25.多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分数:2.00)A.t检验B.u检验C.秩和检验D. 2 检验E.F检验26.对贫血耐受能力较差的疾病是(分数:2.00)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脾破裂C.再生障碍性贫血D.恶性肿瘤E.缺铁性贫血27.急性失血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分数
9、:2.00)A.补液B.补充血浆扩容C.输注红细胞D.止血E.补充冷沉淀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检测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不能真实反映机体失血量B.血红蛋白下降的同时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伴有出血、感染应考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C.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应尽可能输注新鲜红细胞,将 Hb维持在较高水平D.输血治疗不能解决慢性贫血患者的根本问题E.慢性贫血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主要依据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对贫血的耐受情况29.脑外伤患者,男,26 岁,既往体健,术前血压 11070mmHg,RBC 4010 12 ,HCT35,Hb 110gL,术中出血量约
10、 800ml,术中未输血。术后 24小时伤口血性液体引流量约 300ml,Hb 90gL,血压 9060mmHg,以下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复查凝血四项及血常规B.监测生命体征,适当补充血容量C.输注红细胞D.输注新鲜冰冻血浆E.血小板数量应保持在 10010 9 L 左右30.贫血患者临床上考虑是否需要输血的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患者贫血程度B.心肺代偿功能C.有无代谢率增高D.年龄E.性别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19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用百分位数确定医学正常值范
11、围,适用于如下分布(分数:2.00)A.任何分布型B.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近似正态分布解析:解析:对于偏态分布,其正常值范围宜用百分位数法。2.配对设计的目的是(分数:2.00)A.提高测量精度B.操作方便C.为了可以使用 t检验D.提高组间可比性 E.减少抽样误差解析:解析:配对设计的目的是减少非处理因素的影响,提高可比性。3.以下关于参数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区间估计优于点估计B.样本含量越大,参数估计准确的可能性越大 C.样本含量越大,参数估计越精确D.对于一个参数只能有一个估计值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参数估计的概念。样本含量越大,标准
12、误越小,参数估计准确的可能性越大。样本含量越大,标准误越小,参数估计准确的可能性越大。4.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B.采用配对 t检验还是成组 t检验是由实验设计方法决定的 C.检验结果若 P值大于 005,则接受 H 0 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D.用 u检验进行两样本总体均数比较时,要求方差齐性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假设检验的概念。5.两样本比较时下列哪种情况第二类错误最小(分数:2.00)A.=005B.=001C.=010D.=020 E.=0001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关系。当样本量一定时, 越小 越大
13、, 越大 越小。6.统计推断的内容是(分数:2.00)A.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参数B.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A、B 均不是D.A、B 均是 E.误差大小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假设检验概念。假设检验的目的是统计推断,包含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参数,检验统计假设是否成立。7.当两总体方差不齐时,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两样本总体均数比较(分数:2.00)A.t检验B.t检验 C.u检验(假设是大样本时)D.F检验E. 2 检验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假设检验方法选择。方差不齐时,两总体均数比较采用 t检验。8.甲、乙两人分别从随机数字表抽得 30个 (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 (分数:2.00
14、)A.B.作两样本 t检验,必然得出无差别的结论C.作两方差齐性的 F检验,必然方差齐D.分别由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 95可信区间,很可能有重叠 E.分别由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 95可信区间,一定不重叠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参数估计概念。9.以下关于参数点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CV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越可靠B.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越准确C.越大,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差 D.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越可靠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10.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分数:2.00)A.SS组内SS 组间B.MS组间M
15、S 组内C.MS总=MS 组间+MS 组内D.SS总=SS 组间+SS 组内 E.MS组间MS 组内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方差分析过程中离均差平方和的分解、离均差平方和与均方的关系。方差分析时总变异的来源有: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总离均差平方和等于组间离均差平方和与组内离均差平方差之和,因此,等式 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 是成立的。离均差平方和除以自由度之后的均方就不再有等式关系,因此 C选项不成立。A、B 选项不一定成立。D 选项为正确答案。11.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 P005 时,可认为(分数:2.00)A.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B.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16、D.各总体均数相等E.各样本均数相等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及统计推断。方差分析用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它的备择假设(H 1 )是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当 P005 时,接受 H 1 ,即认为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因此答案选 B。1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及均方的概念。方差就是标准差的平方,也就是均方,因此选项 A是错误的。选项
17、B、C 是方差分析对资料的要求,因此选项 B和 C都是正确的。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D 选项也是正确的。13.当组数等于 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 t检验结果的关系是(分数:2.00)A.完全等价且 F=t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t检验结果更准确D.完全等价且 t= E.不能用方差分析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方差分析与 t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同一资料,当处理组数为 2时,t 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结果一致且 t=14.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单位组设计相比较(分数:2.00)A.两种设计试验效率一样B.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小于完全随机设计C.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误差
18、一定大于完全随机设计 D.随机单位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比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E.完全随机设计的变异来源比随机单位组设计分得更细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两种设计及其方差分析的区别。两种设计不同,随机区组设计除处理因素外,还考虑了单位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时,变异来源多分解出一项:单位组间变异。因此 C选项为正确答案。15.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v 配伍 等于(分数:2.00)A.v 总 一 v 误差B.v 总 一 v 处理C.v 总 一 v 处理 +v 误差D.v 总 一 v 处理 一 v 误差 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方差分析。16.方差分析中变量变换的目的是(分数:2.00)A.方差齐
19、性化B.曲线直线化C.变量正态化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方差分析条件。17.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分数:2.00)A.各对比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 C.各对比组样本均数不相等D.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相等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假设检验中的假设是对总体而言的,方差分析的无效假设是“各对比组的总体均数相等”。18.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 SS和自由度各分解为几部分(分数:2.00)A.2,2B.2,3 C.2,4D.3,3E.3,2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方差分析思想。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将误差分解为两部分,组间和组内;随机区组设计将误差
20、分解成三部分,组间、组内和区组间。19.配对 t检验可用哪种设计类型的方差分析来替代(分数:2.00)A.完全随机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 C.两种设计都可以D.AB都不行E.析因设计解析:解析:配对 t检验相对于两个区组的设计,可以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进行假设检验。20.下列哪项检验不适用 2 检验(分数:2.00)A.两样本均数的比较 B.两样本率的比较C.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D.拟合优度检验E.多个样本率比较解析:解析:本题考点: 2 检验的主要用途。 2 检验不能用于均数差别的比较。21.关于样本率 P的分布正确的说法是(分数:2.00)A.服从正态分布B.服从 2 分布C.当 n足够大,且
21、 P和 1一 P均不太小,P 的抽样分布逼近正态分布 D.服从 t分布E.服从 u分布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样本率的分布特征。样本率 P的分布服从二项分布,当 n足够大,且 P和 1一 P均不太小,P 的抽样分布逼近正态分布。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u检验 B.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t检验C.两样本率比较时,有 u= 2D.两样本率比较时,有 t 2 = 2E.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t检验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样本率的比较。样本率比较一般采用卡方检验,当样本量足够大时,可用 u检验。23.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本题
22、考点是样本率的标准误的计算。24.用两种方法检查某疾病患者 120名,甲法检出率为 60,乙法检出率为 50,甲、乙法一致的检出率为 35,以下正确的是(分数:2.00)A.不能确定两种方法的优劣 B.甲、乙法效果一样C.甲法优于乙法D.乙法优于甲法E.通过比较样本率可以下结论解析:解析:本题考点是假设检验的作用。假设检验的目的是由样本推断总体,不能通过直接比较样本统计量对两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下结论,而要通过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才能推断总体。25.多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分数:2.00)A.t检验B.u检验C.秩和检验 D. 2 检验E.F检验解析:解析:本题考点:参数检验的适用
23、范围。分布类型不明时,差别检验应首先考虑非参数统计方法。26.对贫血耐受能力较差的疾病是(分数:2.00)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脾破裂 C.再生障碍性贫血D.恶性肿瘤E.缺铁性贫血解析:27.急性失血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分数:2.00)A.补液B.补充血浆扩容C.输注红细胞D.止血 E.补充冷沉淀解析: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检测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不能真实反映机体失血量B.血红蛋白下降的同时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伴有出血、感染应考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C.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应尽可能输注新鲜红细胞,将 Hb维持在较高水平 D.输血治疗
24、不能解决慢性贫血患者的根本问题E.慢性贫血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主要依据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对贫血的耐受情况解析:29.脑外伤患者,男,26 岁,既往体健,术前血压 11070mmHg,RBC 4010 12 ,HCT35,Hb 110gL,术中出血量约 800ml,术中未输血。术后 24小时伤口血性液体引流量约 300ml,Hb 90gL,血压 9060mmHg,以下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复查凝血四项及血常规B.监测生命体征,适当补充血容量C.输注红细胞 D.输注新鲜冰冻血浆E.血小板数量应保持在 10010 9 L 左右解析:30.贫血患者临床上考虑是否需要输血的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患者贫血程度B.心肺代偿功能C.有无代谢率增高D.年龄E.性别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