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0124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1、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12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哪条不是疟疾暴发的常见原因(分数:2.00)A.传染源的流行和扩散B.人群免疫水平的自然下降C.按蚊孳生地的增多D.疟原虫致病性的改变E.大批易感人群进入疟区2.疟疾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血液传播B.垂直传播C.接触传播D.按蚊吸血E.以上均是3.疟疾的传染源是(分数:2.00)A.病人B.受感染的动物C.带虫者D.病人及带虫者E.带毒者4.三日疟的潜伏期一般为(分数:2.00)A.10天B.14天C.30天D.6个月E.

    2、1年5.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6.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分数:2.00)A.年发病率B.发病密度C.累计发病率D.罹患率E.以上均不对7.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分数:2.00)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8.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分数:2.00)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

    3、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9.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分数:2.00)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10.在一项有关某病 50名病例和 50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分数:2.00)A.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B.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C.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D.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E.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11.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

    4、最明显的优点是(分数:2.00)A.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B.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E.设立对照组1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分数:2.00)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E.该疾病与暴露无关13.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分数:2.00)A.机体抵抗力下降B.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C.人群中营养状况普遍不良D.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E.致病因素、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失去平衡14.在病例对照试验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分数:2.00

    5、)A.未患某病的人B.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某病的,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C.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人D.未患某病的,其特征与病例组相同的人E.未患某病,与病例组具有同质的人15.某医院心血管内科 1985年和 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是 101人和 121人,那么和 1985年相比(分数:2.00)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判断E.以上均不对16.根据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6、,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该推论是(分数:2.00)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C.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正确,因为用流行病率未用发病率17.P和 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 社区组死亡率较 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结论(分数:2.00)A.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诊断在 P社区较 Q社区更不准确C.诊断在 P社区较 Q社区更准确D.P社区较 Q社区有更多的年轻人E.P社区较 Q社区有更多的老年人18.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分数:2.00)A.为发现某种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

    7、患者以降低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19.在比较 A县与 B县糖尿病病死率时发现 A县低于 B县,但经年龄标准化以后,A、B 两县糖尿病标化死亡率相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分数:2.00)A.A县人口较 B县年轻B.B县人口较 A县年轻C.AB两县人口年龄构成相同D.A县诊断水平高于 B县E.A县诊断水平低于 B县20.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分数:2.00)A.潜伏期B.传染期C.前驱期D.发病前期E.隔离期21.传染期是指(分数:2.00)A.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的时间B.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

    8、时期C.从感染病原体到症状出现的时间D.从临床症状出现到停止排出病原体的时期E.从症状出现到完全消失的时期22.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潜伏期B.前驱期C.传染期D.临床症状期E.恢复期23.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分数:2.00)A.细菌B.细菌芽胞C.病毒D.致病微生物E.病原体24.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所携带病原体的型别、毒力B.携带病原体时间的长短C.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D.有无间接排出病原体E.病原携带者的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25.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来源是(分数:2.00)A.各种病人B.病原

    9、携带者C.动物D.血液制品E.食物26.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分数:2.00)A.衣物B.饮水C.手D.医疗器械E.食品27.在输血质量管理方面,产品质量的含义指(分数:2.00)A.产品(服务)、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标准、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的程度B.产品质量是指血站提供的血液满足法规、标准等规定要求的程度C.质量就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好坏,即优劣的程度”D.产品质量除了含有实物产品之外,还含有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产品质量E.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28.关于质量检验管理缺陷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事后检验无

    10、法监控生产过程B.全数检验成本高,耗时长C.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D.当产品数量庞大或者产品检验具有破坏性时,全数检验几乎无法施行E.以上全对29.全面质量管理比统计质量管理的进步表现在多方面,下面哪项不是(分数:2.00)A.它是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面质量管理B.预防为主的理念C.强调最高管理者的关键作用D.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E.突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30.质量管理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下面哪种方式不是(分数:2.00)A.质量控制B.质量策划C.产品检验D.质量改进E.质量保证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1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

    11、: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哪条不是疟疾暴发的常见原因(分数:2.00)A.传染源的流行和扩散B.人群免疫水平的自然下降C.按蚊孳生地的增多D.疟原虫致病性的改变 E.大批易感人群进入疟区解析:2.疟疾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血液传播B.垂直传播C.接触传播D.按蚊吸血 E.以上均是解析:解析: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极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3.疟疾的传染源是(分数:2.00)A.病人B.受感染的动物C.带虫者D.病人及带虫者 E.带毒者解析:解析:疟疾的传染源为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12、4.三日疟的潜伏期一般为(分数:2.00)A.10天B.14天C.30天 D.6个月E.1年解析:解析:潜伏期间日疟及卵形疟为 1315d,三日疟为 2430d,恶性疟为 712d。5.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解析:6.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分数:2.00)A.年发病率B.发病密度 C.累计发病率D.罹患率E.以上均不对解析:解析:发病密度适用于观察时间长、人口不稳定、存在失访、资料不很整齐

    13、的情况。7.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分数:2.00)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解析:解析:发病率指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而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因此,患病率的升高或降低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8.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分数:2.00)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解析:9.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分数:2.00)A.年龄别发

    14、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解析:10.在一项有关某病 50名病例和 50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分数:2.00)A.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B.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C.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 D.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E.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解析:11.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明显的优点是(分数:2.00)A.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B.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

    15、.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E.设立对照组解析:解析: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是:研究队列的确定是现在(concurrent);根据研究对象现在暴露分组;需要随访(followup);结局在将来某时刻出现。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优点是:时间顺序增强病因推断可信度;直接获得暴露与结局资料,结果可信。1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分数:2.00)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该疾病与暴露无关解析:13.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分数:2.00)A.机体抵抗力下降B.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C.人群中营养状况普遍不良

    16、D.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E.致病因素、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失去平衡 解析:14.在病例对照试验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分数:2.00)A.未患某病的人B.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某病的,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C.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人 D.未患某病的,其特征与病例组相同的人E.未患某病,与病例组具有同质的人解析:解析:对照选择要求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不患有所要研究疾病甚至是同一系统或同一病因的疾病。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15.某医院心血管内科 1985年和 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是 101人和

    17、 121人,那么和 1985年相比(分数:2.00)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判断 E.以上均不对解析:解析:不知道 1985年和 1986年分别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例数,不是基于率的比较,因此不能计算。16.根据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该推论是(分数:2.00)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C.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 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正确,

    18、因为用流行病率未用发病率解析:17.P和 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 社区组死亡率较 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结论(分数:2.00)A.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诊断在 P社区较 Q社区更不准确C.诊断在 P社区较 Q社区更准确D.P社区较 Q社区有更多的年轻人 E.P社区较 Q社区有更多的老年人解析:18.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分数:2.00)A.为发现某种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解析:解析: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点

    19、、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其目的是描述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衡量群体卫生水平,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常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的方法。优点是省时、省力,工作较细;缺点是设计、实施、资料分析较复杂;重复或遗漏不易被发现;变异过大的材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不适合用抽样调查;患病率太低的疾病不适合抽样调查,抽样比75时,不如进行普查。19.在比较 A县与 B县糖尿病病死率时发现 A县低于 B县,但经年龄标准化以后,A、B 两县糖尿病标化死亡率相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分数:2.00)A.A县人口较 B县年轻 B.B县人口较 A县年轻C.AB两县人口年龄构成

    20、相同D.A县诊断水平高于 B县E.A县诊断水平低于 B县解析:20.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分数:2.00)A.潜伏期 B.传染期C.前驱期D.发病前期E.隔离期解析:21.传染期是指(分数:2.00)A.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的时间B.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C.从感染病原体到症状出现的时间D.从临床症状出现到停止排出病原体的时期E.从症状出现到完全消失的时期解析:22.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潜伏期B.前驱期C.传染期 D.临床症状期E.恢复期解析:解析:传染期:指患者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

    21、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23.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分数:2.00)A.细菌B.细菌芽胞C.病毒D.致病微生物 E.病原体解析:解析: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24.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所携带病原体的型别、毒力B.携带病原体时间的长短C.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D.有无间接排出病原体E.病原携带者的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解析:25.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来源是(分数:2.00)A.各种病

    22、人 B.病原携带者C.动物D.血液制品E.食物解析:26.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分数:2.00)A.衣物B.饮水C.手 D.医疗器械E.食品解析:27.在输血质量管理方面,产品质量的含义指(分数:2.00)A.产品(服务)、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标准、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的程度B.产品质量是指血站提供的血液满足法规、标准等规定要求的程度 C.质量就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好坏,即优劣的程度”D.产品质量除了含有实物产品之外,还含有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产品质量E.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解析:28.关于质量检验管理缺陷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事后检验无法监控生产过程B.全数检验成本高,耗时长C.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D.当产品数量庞大或者产品检验具有破坏性时,全数检验几乎无法施行E.以上全对 解析:29.全面质量管理比统计质量管理的进步表现在多方面,下面哪项不是(分数:2.00)A.它是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面质量管理B.预防为主的理念C.强调最高管理者的关键作用D.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 E.突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解析:30.质量管理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下面哪种方式不是(分数:2.00)A.质量控制B.质量策划C.产品检验 D.质量改进E.质量保证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