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12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关于 RhD DEL型,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分数:2.00)A.可通过吸收放散来鉴定B.作为供血者可以引起抗一 D的产生C.是一种极弱的 D变异体D.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E.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2.关于 Rh抗体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分数:2.00)A.大部分 Rh抗体属于 IgMB.Rh抗体主要由输血或妊娠产生C.IgG类的 Rh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新生儿溶血病D.Rh抗体可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E.可用人 Rh(D)免疫球蛋白来防止 Rh
2、阳性红细胞的初次免疫3.RhD阴性确认的常用方法是(分数:2.00)A.PCRB.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交叉配血E.抗体筛查4.检测母亲 IgG抗一 A、抗一 B效价,用哪种方法处理 IgM抗体(分数:2.00)A.盐水法处理B.木瓜酶法C.2一巯基乙醇法D.血型物质E.清蛋白法5.血型不规则抗体指的是(分数:2.00)A.天然抗体B.抗 A、抗 B抗体C.寒冷性抗体D.抗 A、抗 B以外的抗体E.获得性抗体6.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不能单独采用的交叉配血法是(分数:2.00)A.凝胶微柱法B.间接抗球蛋白法C.凝聚胺法D.盐水法E.酶法7.不能检出 IgG抗体的交叉配血
3、方法是(分数:2.00)A.凝胶微柱法B.间接抗人球蛋白法C.盐水法D.凝聚胺法E.酶法8.导致交叉配血假阴性的原因不包括(分数:2.00)A.试管污染洗涤剂B.溶血现象C.试验温度过高D.血清中有高浓度血型物质E.血清中可能存在的不规则抗体9.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的原因不包括(分数:2.00)A.玻璃器皿严重污染了血清或红细胞B.患者输入了高分子血浆代用品或静脉注射造影剂等药物C.红细胞被细菌污染D.患者纤维蛋白原增高或为异常蛋白血症E.试验温度过高10.下列哪项不是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数:2.00)A.病人或供血者 ABO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 ABO血型不配合B.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
4、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C.病人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D.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E.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1.下列哪项实验阳性,有助于证实婴儿患有新生儿溶血病(分数:2.00)A.吸收试验B.中和试验C.游离抗原检查D.血红蛋白检测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12.患者,男性,79 岁,患外套细胞淋巴瘤第期,无输血史,因继发性贫血而就诊。血液常规检查:Hb 70gL,HCT 023。医生申请输注 RBC,血库对患者标本进行常规血型鉴定(试管法)和抗体筛选试验(抗人球蛋白法),结果见下表: (分数:2.0
5、0)A.A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阴性B.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阳性C.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阴性D.A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阳性E.A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阴性13.某患者输注 A型 RBC,输完第 1个单位后无不良反应,但输注第 2袋 30ml后出现无痛性鲜红色尿,患者主诉寒战、下腹部疼痛,无发热,无发绀。胸部 X线检查无显著变化。患者血液涂片检查未见球形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血氧饱和度下降不明显,未发生 DIC,血流动力学稳定,医生怀疑为急性溶血反应。当怀疑有急性溶血反应时,应立即进行的检查包括(分数:2.00)A.用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重复 ABO血型和 Rh血型鉴定B
6、.用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在室温 (2025)条件下与所输的剩余血液重复交叉配血试验C.测定血红蛋白D.取输血后患者血液标本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E.取血袋剩余血液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14.某患者血型正定型为 O型,反定型为 B型,唾液血型物质测定为阴性。该患者的血型可以肯定为(分数:2.00)A.AB.BC.OD.非分泌型E.分泌型15.冬季,某健康献血者,女,18 岁,某高校学生,参加街头无偿献血,经体格检查符合献血标准,初筛血型(正定型平板法)为 AB型,自述几年前鉴定血型为 0型。次日献血后复检血型(试管法),发现正反定血型不符,正定型为 AB型,反定型为 O型,肉眼可见血袋内的血
7、细胞凝集成大块,如何解释此种凝集情况(分数:2.00)A.冷凝集B.红细胞多凝集C.缗钱状凝集D.弱凝集E.类 B凝集16.某男,55 岁,患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入院做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试管法),正定型:抗 A+,抗 B一,抗 AB+。反定型:Ac 一,Bc 一,Oc 一。镜下观察为缗钱状凝集。继续做自身对照不凝集,抗体筛查阴性,吸收放散试验测定含 A抗原,唾液中血型物质也含 A物质,最后确定血型为 A型。该患者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为(分数:2.00)A.串钱状假凝集B.抗原减弱C.ABO抗体丢失D.多次输血E.免疫球蛋白的干扰17.患者韩某,常规血型鉴定时,出现患者的红细胞与抗 A凝集,与
8、抗 B强凝集;患者的血清与 A1细胞凝集为 1+,与 B细胞不凝集。该患者红细胞上的凝集原为(分数:2.00)A.AB.A1C.BD.A2E.A+B18.患者黄某,女性,45 岁,因子宫肌瘤入院。行手术切除,术后输注悬浮红细胞 2U。于输血后 1小时出现血红蛋白尿。查体,该患者体温正常,没有发冷、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疼痛、腹痛、胸前压迫感、呼吸困难、发绀、黄疸等症状。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输血不良反应为(分数:2.00)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急性溶血反应D.迟发性溶血反应E.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19.患者王某,女性,36 岁,体重 50kg,血型 O型,贫血待查入院。既往有多次输血与妊娠史。血
9、常规示: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6010 9 L,白细胞 6210 9 L。对患者进行抗体筛查与交叉配血试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交叉配血相合,没有必要再做抗体筛查B.抗体筛查的目的是检测 AB0抗体C.抗体筛查中使用的是 ABO混合红细胞D.抗体筛查中使用的是 O型红细胞E.不做抗体筛查,进行盐水交叉配血20.孕妇 35岁,怀孕 15周,本次门诊做产前检查,患者自述第一胎为女孩,现 8岁,以后又怀 2胎夭折,现为第 4胎,产科医生建议做产前新生儿溶血病预测。夫妻首先鉴定哪组血型(分数:2.00)A.Lewis与 P血型B.Duffy与 Diego血型C.P与 LW血型D
10、.ABO与 RhD血型E.Kell与 I血型21.患者,男,17 岁。无输血史,因车祸股骨粉碎性骨折入院,临床医师申请备血 1200ml。检验正定型为A型(玻片法),Rh(D)阳性,反定型未做,交叉配血使用盐水法,且凝集结果未在显微镜下观察。输血1000ml。约 4h后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头痛,腰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复核血型(试管法)正反定型均为 AB型。误定为 A型的原因为(分数:2.00)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存在自身抗体B.仅用玻片法做正定型,抗 B血清效价较低,出现凝集慢C.病人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从而引起红细胞串钱状凝集D.AB亚型,仅用玻片法做正定型,未做反定型E.
11、仅用玻片法做正定型,抗 A血清效价较低,出现凝集慢22.孕妇高,孕 32周,血型 O型,其丈夫血型为 A型,因担心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要求检测胎儿血型。医生建议进行血型的基因分型。血型基因分型的应用不包括(分数:2.00)A.产前胎儿血型鉴定B.多次输血患者或大量输血患者的血型鉴定C.临床疑难血型的鉴定D.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或具有多凝集作用的患者E.替代血清学分型23.采血秤的混合频率应为每分钟(分数:2.00)A.1015 次B.1520 次C.2025 次D.2530 次E.3035 次24.采血前献血者手臂消毒的时间和皮肤消毒范围应为(分数:2.00)A.不少于 15秒,直径 4c
12、m6cmB.不少于 15秒,直径 6cm8cmC.不少于 20秒,直径 4cm6cmD.不少于 30秒,直径 6cm6cmE.不少于 30秒,直径 6cm8cm25.采血秤称量允许的误差为实际重量的(分数:2.00)A.1B.2C.3D.4E.526.浓缩红细胞外观检查的内容包括(分数:2.00)A.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储血容器无破损,标签完好B.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储血容器无破损,采血袋上保留至少 20cm长分段热合注满全血的采血管C.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储血容器无破损,容量为标示量10D.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储血容器无破损,血
13、细胞比容 065080E.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容量为标示量10,血细胞比容 06508027.浓缩红细胞血细胞比容标准和检查频率分别是(分数:2.00)A.065080,4 袋月B.035045,4 袋月C.035045,8 袋月D.050065,8 袋月E.035045,5 袋月28.浓缩红细胞的容量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和检查数量分别是(分数:2.00)A.标示量5,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B.标示量10,2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C.标示量10,2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D.200ml全血分:(12010)ml,400ml 全血分:(24010)ml,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4、510E.200m1全血分:(12010)ml,400ml 全血分:(24010)ml,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29.悬浮红细胞的标签应包括的内容有(分数:2.00)A.检验结果B.血液保存液的名称、配方和体积C.采血日期或失效日期D.保存血液条件E.产品批号30.浓缩少白红细胞的容量标准、检查频率和检查数量分别是(分数:2.00)A.标示量5,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B.标示量10,2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C.标示量10,2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D.200ml全血分:(10010)ml,400ml 全血分:(20010)ml,1 次月,当日库存数 510E.200ml全血分:(100
15、10)ml,400ml 全血分:(20010)ml,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1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关于 RhD DEL型,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分数:2.00)A.可通过吸收放散来鉴定B.作为供血者可以引起抗一 D的产生C.是一种极弱的 D变异体D.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E.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解析:解析:RhD DEL 型是第九外显子碱基突变形成的,为吸收放散型(非常弱)D,即盐水介质阴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阴性,但吸收放散试验阳性。红细胞上 D
16、抗原数目比弱 D还要少,红细胞上D抗原的质量也有变化的。某些 DEL型红细胞 D抗原缺失某些表位,可以产生抗 D抗体。2.关于 Rh抗体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分数:2.00)A.大部分 Rh抗体属于 IgM B.Rh抗体主要由输血或妊娠产生C.IgG类的 Rh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新生儿溶血病D.Rh抗体可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E.可用人 Rh(D)免疫球蛋白来防止 Rh阳性红细胞的初次免疫解析:解析:Rh 抗体中,极少数是天然抗体,如抗 E、抗 CW,绝大多数是通过输血或妊娠产生的免疫性抗体,这些抗体均为 IgG,但在免疫应答早期也有部分 IgM。Rh 血型抗体主要有 5种,即抗 D、抗 E、抗C
17、、抗 c、抗 e,其中最常见的是抗 D,其余 4种依次为抗 E、抗 c、抗 C、抗 e。3.RhD阴性确认的常用方法是(分数:2.00)A.PCRB.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交叉配血E.抗体筛查解析:解析:变异型 D和不完全 D型红细胞带有 D抗原,与大多数抗 D试剂在盐水介质中不发生凝集,但细胞与抗 D血清一起孵育后,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发生凝集。因此必须进行 Rh阴性确认试验,排除变异型 D和不完全 D型的可能。4.检测母亲 IgG抗一 A、抗一 B效价,用哪种方法处理 IgM抗体(分数:2.00)A.盐水法处理B.木瓜酶法C.2一巯基乙醇法 D.血型物质E.清蛋白
18、法解析:解析:02molL 2 一巯基乙醇可以使 IgM抗体分子裂解,失去与相应红细胞凝集的作用,而 IgG抗体分子不受影响。借此排除 IgM抗体的干扰。上述其他物质没有此作用。5.血型不规则抗体指的是(分数:2.00)A.天然抗体B.抗 A、抗 B抗体C.寒冷性抗体D.抗 A、抗 B以外的抗体 E.获得性抗体解析:解析:在血型抗体中,有些抗体会自然产生,例如:抗 A、抗 B。正常人:A 型含有 B抗体,B 型含有 A抗体,O 型含有 A抗体和 B抗体,AB 型不合有 A和 B的抗体。这类正常人存在的抗体叫规则抗体。而一些由于血液免疫产生的其他血型抗体,如:RhD 阴性人产生的 D抗体,RhE
19、 阴性人产生的 E抗体,这一类偶然发生的抗体,在血型血清学检验中称这类抗体为不规则抗体,又称之为意外抗体。6.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不能单独采用的交叉配血法是(分数:2.00)A.凝胶微柱法B.间接抗球蛋白法C.凝聚胺法D.盐水法 E.酶法解析:解析: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往往产生意外抗体。人的血型抗体有 IgG和 IgM两类。现在所知ABO血型系统的抗一 A,抗一 B是 IgM型,其他血型系统的抗体都是 IgG型。IgM 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与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传统 ABO血型鉴定);而 IgG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致敏,不能使红细胞凝结。IgG 型抗体
20、与相应的红细胞反应必须借助酶学试验或抗人球蛋白试验才能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也就是说传统的盐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只对 ABO血型系统有效,而对其他多种血型系统无效。7.不能检出 IgG抗体的交叉配血方法是(分数:2.00)A.凝胶微柱法B.间接抗人球蛋白法C.盐水法 D.凝聚胺法E.酶法解析:解析:IgG 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致敏,不能使红细胞凝结。8.导致交叉配血假阴性的原因不包括(分数:2.00)A.试管污染洗涤剂B.溶血现象C.试验温度过高D.血清中有高浓度血型物质E.血清中可能存在的不规则抗体 解析:解析:血清中存在的不规则抗体可以使红细胞凝集而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
21、阳性结果。如 A2和 A2B型患者血清内有抗 A1抗体,能凝集 A1红细胞。此外还有抗 I抗体等。9.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的原因不包括(分数:2.00)A.玻璃器皿严重污染了血清或红细胞B.患者输入了高分子血浆代用品或静脉注射造影剂等药物C.红细胞被细菌污染D.患者纤维蛋白原增高或为异常蛋白血症E.试验温度过高 解析:解析:ABO 血型系统的 IgM抗体最适温度为 422,如达 37凝集力即下降,出现假阴性的结果。10.下列哪项不是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数:2.00)A.病人或供血者 ABO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 ABO血型不配合B.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C.
22、病人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D.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E.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解析:解析:主侧交叉配血是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检测对供者红细胞起反应的抗体。即使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也不会影响主侧交叉配血的结果,但可能会影响次侧交叉配血的结果,如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及红细胞缗钱状凝集。11.下列哪项实验阳性,有助于证实婴儿患有新生儿溶血病(分数:2.00)A.吸收试验B.中和试验C.游离抗原检查D.血红蛋白检测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解析:解析: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血清学检测主要是所谓的“三项试验”
23、,即:直抗、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直抗是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方法,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是否存在免疫抗体。在体内,红细胞即使仅仅结合或者说致敏了少量的球蛋白,也会被逐渐清除掉(主要由脾脏清除),引起溶血。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红细胞直抗阳性,即成为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有力证据。游离试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如果检出的抗体能够和新生儿红细胞反应,则新生儿可能患溶血症。例如在 A型的新生儿血清中检测到了IgG抗 A,则该新生儿可能患有 ABO新生儿溶血病。正因为这样,当我们在游离试验中检测到抗体时,只有在新生儿同时具备相应抗原的情况下,游离试验才为阳性。释放试验和直抗试验相同,也是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的
24、致敏的血型抗体,只是方法有所不同。释放试验首先利用特殊的方法将致敏在新生儿红细胞上的抗体放散下来,然后再检测放散液中的抗体。如果在放散液中检测到了血型抗体,理论上都可以证明新生儿患有溶血病。实际检测中,只有当放散液中检出抗体,同时新生儿红细胞上又存在相应抗原时,才确认释放试验阳性。12.患者,男性,79 岁,患外套细胞淋巴瘤第期,无输血史,因继发性贫血而就诊。血液常规检查:Hb 70gL,HCT 023。医生申请输注 RBC,血库对患者标本进行常规血型鉴定(试管法)和抗体筛选试验(抗人球蛋白法),结果见下表: (分数:2.00)A.A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阴性B.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阳
25、性C.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阴性D.A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阳性E.A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阴性 解析:解析:该患者血型正定型中红细胞与抗一 A、抗一 B抗体均有反应,说明其红细胞上存在 A和 B两种抗原;反定型中血清与 A1和 B型红细胞均无反应,说明其血清中没有抗一 A、抗一 B抗体。抗一 D阳性,三细胞抗体筛查阴性。综合上述,可以确定该患者为 AB型、Rh 阳性-、抗体筛查阴性。13.某患者输注 A型 RBC,输完第 1个单位后无不良反应,但输注第 2袋 30ml后出现无痛性鲜红色尿,患者主诉寒战、下腹部疼痛,无发热,无发绀。胸部 X线检查无显著变化。患者血液涂片检查未见球形
26、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血氧饱和度下降不明显,未发生 DIC,血流动力学稳定,医生怀疑为急性溶血反应。当怀疑有急性溶血反应时,应立即进行的检查包括(分数:2.00)A.用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重复 ABO血型和 Rh血型鉴定 B.用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在室温 (2025)条件下与所输的剩余血液重复交叉配血试验C.测定血红蛋白D.取输血后患者血液标本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E.取血袋剩余血液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解析:解析:溶血性输血反应(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HTR)是由于免疫不配合性,造成的红细胞被加速清除或溶解,该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虽然所列项目都
27、是该类输血反应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但首先应该做的是重复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 ABO血型和 Rh血型的鉴定,因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主要的原因是 ABO血型或 Rh血型不合。14.某患者血型正定型为 O型,反定型为 B型,唾液血型物质测定为阴性。该患者的血型可以肯定为(分数:2.00)A.AB.BC.OD.非分泌型 E.分泌型解析:解析:决定血型特异性的物质称为血型物质。此类血型物质在有些人中只存在于他们的红细胞或细胞表面,称为非分泌型;在另一些人中,其唾液、精液、汗、泪等体液中也有发现,此称为分泌型。该患者的信息不能确定是何种血型,只能说是正、反定型不符。但该患者唾液血型物质测定为阴性,所以,
28、可以肯定是非分泌型。15.冬季,某健康献血者,女,18 岁,某高校学生,参加街头无偿献血,经体格检查符合献血标准,初筛血型(正定型平板法)为 AB型,自述几年前鉴定血型为 0型。次日献血后复检血型(试管法),发现正反定血型不符,正定型为 AB型,反定型为 O型,肉眼可见血袋内的血细胞凝集成大块,如何解释此种凝集情况(分数:2.00)A.冷凝集 B.红细胞多凝集C.缗钱状凝集D.弱凝集E.类 B凝集解析:解析:冷凝集素是冷反应型抗红细胞抗体,在 04时最易和红细胞膜抗原结合,是 IgM型,是较强的凝集红细胞的一种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的抗体,低效价一般没有临床意义。该献血者在冬季献血,肉眼可见血袋
29、内的血细胞凝集成大块,都是冷凝集素造成的。16.某男,55 岁,患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入院做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试管法),正定型:抗 A+,抗 B一,抗 AB+。反定型:Ac 一,Bc 一,Oc 一。镜下观察为缗钱状凝集。继续做自身对照不凝集,抗体筛查阴性,吸收放散试验测定含 A抗原,唾液中血型物质也含 A物质,最后确定血型为 A型。该患者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为(分数:2.00)A.串钱状假凝集B.抗原减弱C.ABO抗体丢失 D.多次输血E.免疫球蛋白的干扰解析:解析:该患者血型正定型时其红细胞与抗一 A血清反应,说明有 A抗原;但反定型时与 A、B、O 三种细胞均无反应,说明其血清中血型抗体
30、滴度下降或缺失,其原因是因患丙种球蛋白血症使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而使血清定型时不凝集或弱凝集。17.患者韩某,常规血型鉴定时,出现患者的红细胞与抗 A凝集,与抗 B强凝集;患者的血清与 A1细胞凝集为 1+,与 B细胞不凝集。该患者红细胞上的凝集原为(分数:2.00)A.AB.A1C.BD.A2E.A+B 解析:18.患者黄某,女性,45 岁,因子宫肌瘤入院。行手术切除,术后输注悬浮红细胞 2U。于输血后 1小时出现血红蛋白尿。查体,该患者体温正常,没有发冷、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疼痛、腹痛、胸前压迫感、呼吸困难、发绀、黄疸等症状。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输血不良反应为(分数:2.00)A.发热反应B.
31、过敏反应C.急性溶血反应 D.迟发性溶血反应E.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解析:解析:该患者于输血后 1小时出现血红蛋白尿,符合急性溶血反应的特征。查体排除了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另外,血管内溶血的特征是血浆中出现大量血红蛋白和出现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常见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而血管外溶血常见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9.患者王某,女性,36 岁,体重 50kg,血型 O型,贫血待查入院。既往有多次输血与妊娠史。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6010 9 L,白细胞 6210 9 L。对患者进行抗体筛查与交叉配血试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交叉配血相合,没有
32、必要再做抗体筛查B.抗体筛查的目的是检测 AB0抗体C.抗体筛查中使用的是 ABO混合红细胞D.抗体筛查中使用的是 O型红细胞 E.不做抗体筛查,进行盐水交叉配血解析:解析:抗体筛查的目的是检测 ABO以外的抗体,使用 O型混合红细胞已排除 A、B 抗原的干扰。盐水交叉配血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检出不配合的 IgM型抗体,即完全抗体,而不能检出 IgG型抗体,即不完全抗体,因此还需要进行抗体筛查。理论上讲,抗体筛查阴性者可以不做交叉配血,欧美国家的电子配血即基于此。20.孕妇 35岁,怀孕 15周,本次门诊做产前检查,患者自述第一胎为女孩,现 8岁,以后又怀 2胎夭折,现为第 4胎,产科医生建议做
33、产前新生儿溶血病预测。夫妻首先鉴定哪组血型(分数:2.00)A.Lewis与 P血型B.Duffy与 Diego血型C.P与 LW血型D.ABO与 RhD血型 E.Kell与 I血型解析:解析: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病因是胎母 ABO和(或)RhD 血型不一致引起,起因于父母血型不一致。所以,首先应该鉴定夫妻双方的 ABO与 RhD血型。21.患者,男,17 岁。无输血史,因车祸股骨粉碎性骨折入院,临床医师申请备血 1200ml。检验正定型为A型(玻片法),Rh(D)阳性,反定型未做,交叉配血使用盐水法,且凝集结果未在显微镜下观察。输血1000ml。约 4h后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头痛,腰痛,发热,恶
34、心,呕吐,血压下降。复核血型(试管法)正反定型均为 AB型。误定为 A型的原因为(分数:2.00)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存在自身抗体B.仅用玻片法做正定型,抗 B血清效价较低,出现凝集慢 C.病人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从而引起红细胞串钱状凝集D.AB亚型,仅用玻片法做正定型,未做反定型E.仅用玻片法做正定型,抗 A血清效价较低,出现凝集慢解析:解析:玻片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22.孕妇高,孕 32周,血型 O型,其丈夫血型为 A型,因担心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要求检测胎儿血型。医生建议进行血型的
35、基因分型。血型基因分型的应用不包括(分数:2.00)A.产前胎儿血型鉴定B.多次输血患者或大量输血患者的血型鉴定C.临床疑难血型的鉴定D.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或具有多凝集作用的患者E.替代血清学分型 解析:解析:目前血型基因分型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产前胎儿血型鉴定,预测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危险性。 (2)多次输血患者或大量输血患者,由于外周血液中含有供者的血液,使用经典的血型血清学方法不易正确鉴定患者血型,在一定条件下的 PCR可以避免输血后血样 DNA嵌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可以使用患者输血后的血样通过基因分型鉴定血型。 (3)对于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或具有多凝集作用
36、的患者标本,可使用基因检测技术鉴定血型。 (4)临床疑难血型的鉴定。如可解决 ABO血型正反定性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对于弱表达抗原的红细胞分型相应抗体容易得到假阴性结果,也可以使用基因分型确认,如 Rh血型系统抗原变异型鉴定。 (5)作为血清学参比实验室的辅助技术,用于试剂红细胞的筛选和质量控制。 (6)当血清学试剂质量较差或试剂短缺时用血型基因分型筛选供者。但是基因检测技术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例如不能用于抗体筛选;基因分型只能预测,而不能确定表现型等,因此,目前血型基因分型还不能替代血清学分型。即使将来有可能取代血清学方法,基因分型方法也要首要达到与传统方法相似的高通量以及更好的准确性。由
37、于目前大量的低频抗原(或高频抗原缺失)并不是常规的检测项目,仅在患者产生抗体后,才可以通过血清学交叉配血等方法发现患者与供者血型并不匹配,因此,如果大规模基因分型用于常规献血者,将显著改变血液供应的管理模式。23.采血秤的混合频率应为每分钟(分数:2.00)A.1015 次B.1520 次 C.2025 次D.2530 次E.3035 次解析:24.采血前献血者手臂消毒的时间和皮肤消毒范围应为(分数:2.00)A.不少于 15秒,直径 4cm6cmB.不少于 15秒,直径 6cm8cmC.不少于 20秒,直径 4cm6cmD.不少于 30秒,直径 6cm6cmE.不少于 30秒,直径 6cm8
38、cm 解析:解析:采血前献血者手臂消毒的时间不能少于 30秒钟,皮肤消毒范围应为直径 6cm8cm,消毒后的部位不能接触。25.采血秤称量允许的误差为实际重量的(分数:2.00)A.1 B.2C.3D.4E.5解析:26.浓缩红细胞外观检查的内容包括(分数:2.00)A.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储血容器无破损,标签完好B.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储血容器无破损,采血袋上保留至少 20cm长分段热合注满全血的采血管 C.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储血容器无破损,容量为标示量10D.无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储血容器无破损,血细胞比容 065080E.无
39、凝块、溶血、黄疸、气泡及重度乳糜,容量为标示量10,血细胞比容 065080解析:27.浓缩红细胞血细胞比容标准和检查频率分别是(分数:2.00)A.065080,4 袋月 B.035045,4 袋月C.035045,8 袋月D.050065,8 袋月E.035045,5 袋月解析:解析:浓缩红细胞的血细胞比容应为 065080,检查频率 4袋月。28.浓缩红细胞的容量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和检查数量分别是(分数:2.00)A.标示量5,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B.标示量10,2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C.标示量10,2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D.200ml全血分:(12010)ml,400ml
40、 全血分:(24010)ml,1 次月,当日库存数 510E.200m1全血分:(12010)ml,400ml 全血分:(24010)ml,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 解析:解析:浓缩红细胞质量标准:容量检查,200ml 全血分:(12010)ml,400ml 全血分:(24010)ml,检查频率 1次月,检查数量为当日库存数 15。29.悬浮红细胞的标签应包括的内容有(分数:2.00)A.检验结果B.血液保存液的名称、配方和体积C.采血日期或失效日期 D.保存血液条件E.产品批号解析:解析:悬浮红细胞的标签应包括下列各项: (1)血液成分的名称。 (2)血站的名称及生产许可证号。(3)采血日
41、期或失效日期。 (4)献血者姓名或献血编号。 (5)采血者姓名或代号。 (6)血型。 全血及血液成分、献血编号、血型、采血与失效日期等标签应有条形码。30.浓缩少白红细胞的容量标准、检查频率和检查数量分别是(分数:2.00)A.标示量5,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B.标示量10,2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C.标示量10,2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D.200ml全血分:(10010)ml,400ml 全血分:(20010)ml,1 次月,当日库存数 510E.200ml全血分:(10010)ml,400ml 全血分:(20010)ml,1 次月,当日库存数 15 解析:解析: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容量标准为,200ml 分:(10010)ml,400ml 分:(20010)ml,检查频率 1次月,检查数量为当日库存数 15。